102例疱疹性咽峡炎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体会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体会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体会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是儿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

2007年6月~2009年8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例,经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64例均为6个月至5岁小儿,其中男40例,女24例。

夏秋季发病,均有突然发热、流涎、拒食,咽腭弓、悬雍垂、扁桃体、咽腔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出现溃疡。

血常规WBC(3.8~12.5)×109/L,淋巴细胞15%~85%,未见异型淋巴细胞,参照儿科学的有关标准均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1]。

1.2 治疗原则及用药在对症、补液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更昔洛韦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若外周血象示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则加用头孢他啶等抗生素抗感染。

3~5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疱疹消失,无溃疡形成或原有溃疡面愈合。

2 护理2.1 合理饮食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

2.2 高热的护理2.2.1 保持周围环境通风和安静,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次,室内温度调节在20~22℃,相对湿度在50%~60%,有助于散热和降低代谢率,多饮水以利出汗而散热。

先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物理降温常用头部冷湿敷(即用冷湿巾敷于患儿的额部)、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和酒精擦浴,在物理降温无效时,适当选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我科常用的口服药是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滴剂或栓剂,根据病情可4~6h重复使用1次。

2.2.2 对体温过高、吞咽不适、拒食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60~80ml/kg的1/5张的含钠液以补充生理需要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 口腔舒适护理因口腔部位黏膜和舌面均可出现疱疹及溃疡,患儿阵发性哭吵不安,吞咽疼痛,会影响患儿饮食摄入。

疱疹性咽颊炎心得体会

疱疹性咽颊炎心得体会

疱疹性咽颊炎心得体会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口腔科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

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咽喉发炎、口疮等。

我近期也经历了这种疾病,从中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及时就医。

即使症状不是很明显,也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我最初只是感觉喉咙痛,没有在意,结果等到咽喉发炎,口疮的时候才去看医生,治疗起来就会比较麻烦。

及早诊断也可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其次,注意口腔卫生。

这个疾病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口内的溃疡和痛楚,因此,要每天用盐水清洁口腔,特别是疱疹部位。

另外,要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比如辛辣食品、酸性饮料、咖啡以及酒类等。

这些东西都会刺激口腔溃疡,导致炎症加重。

第三,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疾病期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这有助于缓解身体的压力,增强免疫力。

并且,要避免过度劳累、摄入过多的糖分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最后,要保持心态积极。

虽然这种疾病可能会带来一些身体不
适和疼痛,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会有助于身体快速康复。


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获得情绪上的支持。

总之,疱疹性咽颊炎虽然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比较大,但只要我
们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调整好心态,就可以渡过这
个难关。

希望大家在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这种疾病。

如若不幸感染了,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让身体早
日康复。

疱疹性咽峡炎工作总结

疱疹性咽峡炎工作总结

疱疹性咽峡炎工作总结引言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疱疹病毒引起。

近期,在医院工作中接诊了多位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的诊治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提高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咽部灼热感、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咽腔可见到明显的红斑、水疱或溃疡。

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包括咽痛、发热等。

2.实验室检查:采集咽部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核酸检测,以确定疱疹病毒的存在。

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包括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发热、咽痛等症状,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抗病毒治疗:可以选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口服或静脉注射,以减轻病情。

3.后期管理: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患者管理经验总结1.做好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病史,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细心观察: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关注患者的体温、呼吸状况等,判断病情稳定性。

3.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及饮食注意事项等。

防控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

2.做好消毒工作:对医疗设备、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

3.隔离措施: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应该进行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结束语通过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治经验总结,我们发现,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同时,做好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卫生,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

希望本文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和治疗有所帮助,提高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SS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SS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SS一、传染预防措施1.与患者直接接触时,护士应佩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衣,以避免病毒的直接传播。

2.定期消毒环境和物品,并加强手卫生。

3.对于有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二、照顾患者的咽峡不适1.给患者饮用温水,以缓解咽痛。

温水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缓解不适。

2.给患者提供含茶碱的沉淀饮料,如温茶或混合橙汁。

茶碱可以缓解喉头和咽喉的疼痛。

3.帮助患者保持喉咙湿润,可以通过吸湿器或使用加湿器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4.避免给患者喂食辛辣、酸性或油腻食物。

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喉咙,并加重症状。

三、病毒性感染预防措施1.推荐患者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一些病毒感染,包括疱疹病毒。

2.建议患者经常洗手,并避免接触有病毒的物品和人员。

3.避免与有感冒或疱疹性病毒的人密切接触。

四、疾病管理和治疗1.根据医嘱,给患者用药。

可能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炎药、止痛药和退烧药。

2.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

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监测患者的进食和排尿情况,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4.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5.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

六、心理护理1.与患者保持有效的沟通,了解其疾病状况和治疗情况。

2.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不适,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和安慰,提供心理支持。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如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活动。

七、教育患者和家属1.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知识,包括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等。

2.强调患者和家属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有症状的人密切接触等。

3.教育患者和家属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咽峡保护,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4.帮助患者和家属制定恢复计划,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总结: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护理措施包括传染预防措施、照顾患者的咽峡不适、病毒性感染预防措施、疾病管理和治疗、心理护理以及教育患者和家属。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
咽峡炎 护理
目录 咽喉保湿 口腔卫生 休息与饮食 注意事项
咽喉保湿
咽喉保湿
温开水漱口: 温开水含有保湿作用 ,可帮助缓解咽喉疼痛和干燥不适 。
合理用药: 可咨询医生使用适当的 止痛喷雾或漱口液,帮助缓解咽喉 疼痛和红肿症状。
咽喉保湿
避免刺激食物: 避免辛辣、酸 性和粗糙食物,以免刺激咽喉 黏膜,加重不适。
休息与饮食
补充营养: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 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水果、蔬 菜和全谷类食品,有助于提高 免疫力。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减少接 触病毒源,避免传染和复发。 遵循医嘱: 如有医生的治疗建 议或用药指导,请按照医嘱执 行。
注意事项
定期复诊: 患者需定期复诊, 接受医生的进一步治疗和护理 建议。
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
正确刷牙: 使用软毛牙刷,轻 柔刷牙,避免刷牙过程中过于 用力损伤咽喉黏膜。
漱口清洁: 使用温盐水漱口, 帮助清洁口腔,减少感染风险 。
口腔卫生
避免吸烟饮酒:吸烟和饮酒容 易刺激咽喉黏膜,影响愈合过 程。
休息与饮食
休息与饮食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帮助身体恢复,加快痊愈速度。 温热饮食: 食用温热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如温热的汤类、热粥等, 可以减少咽喉刺激,缓解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措施疱疹性咽峡炎的概述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由疱疹病毒引起。

它主要影响喉咙和咽喉区域,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和咽喉红肿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个自限性疾病,通常会在数天到两周内自行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措施1. 休息炎症导致身体疲劳,因此休息是恢复的关键。

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促进身体自我修复。

2. 温水漱口温水漱口是缓解咽喉不适的有效方法。

患者可以用温开水加少许盐,或是温盐水进行漱口,有助于减轻炎症症状。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和饮料,会进一步刺激咽喉,导致更严重的不适和疼痛。

因此,患者需避免食用这些刺激性物质,以免加重症状。

4. 保持水分摄入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避免脱水。

温开水、温茶和温汤可以缓解咽喉不适,同时帮助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5. 预防交叉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传播给他人。

这包括频繁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杯子,以及避免亲密接触。

6. 起居有度患者在疾病期间应保持适当的起居有度。

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用嗓,尽量保持喉咙和咽喉区域的休息。

7. 温度适宜的食物和饮料患者可以选择温度适宜的食物和饮料,如温热的汤类食物、软食和温开水。

这样可以减轻咽喉的不适和疼痛。

8. 避免烟草和酒精烟草和酒精会刺激咽喉,导致炎症加重。

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免加重症状。

9. 使用保湿剂有时,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导致口腔和咽喉干燥不适的感觉。

使用保湿剂,如含有甘油成分的喉糖或含有椰子油的漱口水,可以帮助缓解干燥不适。

10. 锻炼和健康饮食尽管患者需要休息,但适度的锻炼和健康饮食也是重要的。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健康饮食包括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以促进身体康复。

结语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患者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1.休息: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来帮助身体恢复。

咽部疼痛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和睡眠困难,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2.饮食:患者在食物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柔软易咽的食物,如冰淇淋、果泥、汤类等。

同时,需要避免辛辣、酸性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柠檬汁和咖啡等,以免加重咽部疼痛和不适。

3.喝水:咽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缓解咽部干燥和疼痛。

可以饮用温开水、凉白开或自制的饮料,避免酒精和咖啡因。

4.温暖湿润环境:维持房间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感。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里放置水盆来增加空气湿度,并避免冷空气和有刺激性气味的环境。

5.温水漱口:温水漱口可以缓解咽部疼痛和不适感。

患者每天可以多次用温开水进行漱口,每次持续漱口约30秒钟,并尽量避免用力漱口,以免加重炎症和伤口。

6.抗病毒药物:对于疱疹咽峡炎疫情的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药物,并严格按时服药。

7.监测体温: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的病情和展开进一步的治疗。

如果体温超过38.5°C或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8.定期复诊: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重点是保持良好的休息和营养,维持适宜的水分摄入和温度湿度,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监测体温变化,并定期复诊。

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与其他人直接接触,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9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9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95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疱疹性咽峡炎护理措施。

方法:从我院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疱疹性咽峡炎患儿95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

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退热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差异明显;疱疹消失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差异明显;观察组院内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运用优质护理效果确切明显,适合临床使用。

【关键词】护理措施;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消失天数疱疹性咽峡炎为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柯萨奇病毒A型、肠道病毒71型为主要病原体[1]。

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也可发病,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表现较明显。

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传染性较强。

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防治、控制疫情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从我院选取95例患儿展开实验,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我院选取对象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26例、21例,年龄范围2-8岁,平均年龄范围(4.51±1.1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8例、20例,年龄范围2-9岁,平均年龄范围(4.78±1.21)岁。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进行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对比。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未受他人强迫,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知晓实验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②拒绝实验。

1.3方法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展开退热护理、提供舒适环境,维持室内通风等。

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通过肢体动作、温柔触摸等,减轻陌生感,提高舒适度。

告知患儿、家属疾病基础知识、治疗方式、目的、护理干预意义等,提高了解程度,促进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例疱疹性咽峡炎护理体会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分外类型之一,好发于夏秋季,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等粘膜上有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病程1周左右。

无特效治疗方法。

我院儿科对10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合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康健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102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疗程5天左右,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大凡资料102例疱疹性咽峡炎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病例,年龄1~5岁,均符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6版[1]诊断标准,病程1-2天,均有发热、咽峡部疱疹。

1.2治疗方法:在常规对症、补液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6ml/kg加入5%葡萄糖100-250ml中稀释静滴,1次/d(最大量10ml/d),疗程5d。

2.护理
2.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减少探视人员,病房每日通风3~4次,每次3O
min至1h,循环消毒机每日2次,每次30min至1h。

床头桌等物品每日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穿刺盘、听诊器等医疗用品每个病房单独备用,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双手用消毒液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2高热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如体温在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常用方法有:头部置冰枕,解开衣被,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温水擦浴患儿颈部、腋窝、大腿根部。

如体温在38.5℃以上,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

对不能口服给药的小儿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

2.3口腔护理:患儿咽峡部有疱疹、溃疡,患儿因疼痛常阵发性哭
吵担心,吞咽疼痛,影响饮食摄入,所以保持口腔纯洁,做好口腔舒畅护理尤其严重,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数次。

对小婴儿每天定时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3次,重者用康复新液涂抹创面。

2.4饮食护理:患儿因口腔疼痛,张口困难,不愿进食,但溃疡的愈合需要营养,故应给予营养丰盛的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饮食,以稍凉为宜,不能过酸或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纯洁,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儿,可合适静脉支持营养,保证生理需要量。

本组所有患儿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指导,多于1―2d恢复正常饮食【2】。

2.5治疗时的护理:本组患儿静脉输入热毒宁抗感染,但热毒宁为中成药,一定要现配现用,输入热毒宁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反应。

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寒颤、发热,皮疹等表现,如出现立即更换输液器并报告医生予妥善处理。

2.6心理护理:由于患儿高热、拒食,精神差,家属多较吃紧,故康健宣教很严重:告诉家长:
(1)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分外类型,本病系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夏秋季。

主要通过呼吸道、肠道(粪一口)或虫媒传播,要注意手卫生。

(2)此病系病毒感染,预后较好,有自限性,病程1周左右,如未合并细菌感染,不用抗生素,要先全身感染控制、退烧,再疱疹、溃疡愈合痊愈,而合理治疗和护理才可以加快身体康复。

(3)低热有利于疾病恢复,高热才对患儿无益,故退热药只在高热时服用。

不能预防发热,且退热药对原发疾病没有治疗作用,过多应用还会出现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过敏等。

因此,不发热或体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