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2(答题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温馨提醒: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上,注意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祝你考试成功!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5 分)(1)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_____________,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3)树叶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 。

(朱自清《春》)(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5)《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7)《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政府正在引导企业大力提高口罩产能产量,用于解决当前口罩不足。

B.溜洲岛的潮音,紫霄山的怪石,广化寺的钟声,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C.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市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D 扎实地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是当前中小学复课复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7 分)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追述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挚.①(A.chè,B.zhì)爱与怀念,以及对自己甲(A.年少无知 B.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伤感不已。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一)班级姓名座号成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基础与积累(25分)1.(10分) 默写。

(1)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登城时所见月下景色、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李白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__________了。

②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cū guǎng__________。

③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__________。

④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__________的,笑着,走着。

3. (3分)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节日里,大姑娘小伙子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B.开学前期,教科局的领导们莅临我校,检查我校相关工作。

C.他摆出咄咄逼人的姿态,其实是色厉内荏的表现。

D.春天来了,大家都来到公园里,小朋友们则呼朋引伴,快乐地放起了风筝。

4.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对《春》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3月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3月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xiá及此。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目不kuī园无xiá及此漂白深xiāo2.文中“兀兀穷年”中“穷年”的意思是。

“沥尽心血”中“沥”的意思是。

(2分)3.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2分)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在大学里,我们有幸观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5.(2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B.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D.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的主人公是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辽宁省新民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新民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猥琐(suǒ) 忏悔(qiān) 拖沓(tà) 天崖海角(yá)B.瀑布(pù) 译路(yì) 契约(qì) 诲人不倦(huǐ)C.炽热(chì) 服侍(shì) 笼罩(lǒng) 忧心忡忡(chōng)D.竹蔑(miè) 保佑(yòu) 稠密(chóu) 忍俊不禁(jìn)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从未见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_。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3.选出对下面一段话从语法角度表述有误的一项()(分)我爱柳树,因为人们总说它弱不禁风,所以它表现出了春的柔美。

早春二月,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柳树却早已抽出一条条青翠的枝条,吐露出一簇簇嫩绿的新芽,迎接着春姑娘的到来。

瞧,它那长长的软软的枝条在那平静的湖面上款款摇摆,动作是那样轻快,那样温柔。

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用优美的舞姿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A.“青翠”“整齐”都是形容词:“总”是副词;“那样”是代词。

B.“春的柔美”“寒意全消”“吐露新芽”“优美的舞姿”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不同。

C.“瞧,它那长长的软软的枝条在那平静的湖面上款款摇摆,动作是那样轻快,那样温柔。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划线句是病句。

应该把“因为----所以---”改为“尽管---但-”。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7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丰饶.(yáo)哀悼.(diào)任人宰.割(zǎi)锲.(qiè)而不舍B.殷.红(yīn)草率.(suài)嗥.(háo)鸣目不窥.园(kuī)C.弯曲.(qū)校.对(jiào)酣.然入梦(hān)粗拙.(zhuó)D.哺.育(bǔ)污秽.(huì)取缔.(dì)不可捉.摸(zhuō)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烦躁深霄灌输不已为然B.荒僻埋葬斑斓致死不懈C.震悚谣言萦绕家喻户晓D.愧怍荒僻筹划妇儒皆知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ㅤ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绝境,令你不知所措,令你几乎。

要前进就必须把泪擦干,哪怕前方道路,也要不屈地走完,哪怕几次三番从头做起也心甘。

在这关键时刻,需要有人帮你推开一扇心窗,抚慰你灵魂的创伤。

这推开心窗之人,可以是亲朋好友,也可以是陌生路人;可以是的哲人名流,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A.面临阻塞险峻鹤立鸡群B.面临窒息险峻德高望重C.濒临窒息崎岖德高望重D.濒临阻塞崎岖鹤立鸡群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一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取了典型事例一刻画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形象。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鲁迅先生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C.《孙权劝学》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吕蒙读书后的惊人变化,说明读书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

D.《卖油翁》作者是宋代欧阳修,字茂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本文主要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5.选出对名著《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含答案)145157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含答案)145157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考试总分:10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1.(15分) 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3)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舂谷持作饭,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5)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仍希望自己重新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童年读书(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常常读起书来会不顾一起。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真是一辈子也忘不掉。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请用正楷将下面句子(含标点符号)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笃行致远,擘画蓝图。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蔚.蓝(wèi)瞬.息(shùn)闲睱.(xiá)忧心忡.忡(chóng)B.服侍.(sì)稠.密(chóu)烦躁.(zào)以身作责.(zé)C.修茸.(qì)炽.热(chì)凛冽.(liè)惊心动魄.(pè)D.侮辱.(wǔ)忏.悔(chàn)陡峭.(qiào)沥尽心血.(xuè)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里。

每一朵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上去,想摘一朵。

A.花朵待放打开走B.花苞待放绽开走C.花朵盛开打开凑D.花苞盛开绽开凑4.下列选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以“和平、健康、交流、一起走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在生机盎然的五月举行..。

②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多个省市的徒步爱好者....绿色生态之美。

③行走在如.....在这里充分感受诗如画的滨海路,穿过槐花飘香的绿色山谷,远眺山水朦胧、影影绰绰,近处百花绚烂、葱茏草木、人头............攒动..。

A.第①句中的第三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B.第①句中的“在”和“举行”都是动词。

C.第②句中的“徒步爱好者”和“充分感受”都是偏正短语。

D.第③句因“葱茏草木”与“百花绚烂”“人头攒动”短语类型不同而不顺畅。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响.午(shǎng) 取缔.(tì) 猥缩.(suō) 仙露琼.浆(qióng)B.屏障.(zhàng) 瑶.言(yáo) 校.对(jiào) 目不窥.园(kuì)C.愧怍.(zuò) 侮.辱(wū) 亘.古(gèn) 慷慨.淋漓(kǎi)D.坚韧.(yìn) 嗥.鸣(háo) 粗拙.(zhuō) 坷.捐杂税(kē)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诗词歌赋表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

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是为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

A.蕴含重温也行稳致远B.包含回忆才踽踽独行C.蕴含回忆才行稳致远D.包含重温也踽踽独行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

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A.“我” “家乡”是名词;“找寻”“是”是动词;“一定”是形容词。

B.“必须”“美丽”是副词;“因为”是连词;“在”是介词。

C.“北方的大熊”“我起来”“她的身边”“污秽和耻辱”都是偏正短语。

D.画线语句标点使用有误,应改为: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4.下列选项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营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镐头(gǎo)亘古(gèng)朔气(shuò)气魄(pò)B.哀悼(dào)烦琐(suǒ)污秽(suì)缔结(dì)C.惩罚(chěng)愧作(kuì zuò)晌午(shǎng)诘问(jiē)D.憎恶(zēng wù)烦躁(zào)糟糕(zāo)惶恐(huá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______,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____,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

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______!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枝条_____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

A.肃立观望恰到好处不枝不蔓B.肃立端详恰到好处旁逸斜出C.肃穆观望适可而止旁逸斜出D.肃穆端详适可而止不枝不蔓3.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①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②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③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④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大约已四十多岁了,他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⑤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A.第②句中,“他”是主语。

B.第③句中的“常常”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它表现了事件发生的经常性,突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的性格特征。

C.第④句中划线部分有语病,句中“大约”与“多”重复了。

D.第⑤中的“佩服”“他”“很”“少”分别是:动词、名词、副词、形容词。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

B.《老山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所写,文章以文化大革命作为时代背景。

C.《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

该文表达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郭茂倩编纂而成,这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二、填空题5.名著《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塑造了一群像祥子一样处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形象。

请根据下面具有特征性的文字,写出小说中人物的姓名。

A.她的气派很老到,绝不像个新出嫁的女子,正像虎妞那样永远没有过少女的腼腆与温柔。

她烫着头,穿着高跟鞋,衣服裁得正好能帮忙她扭得有棱有角。

( ) B.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

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 )C.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 )三、句子默写6.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②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④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文。

⑤以夸张手法表现木兰矫健身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四、选择题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对上面的两首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写到了因为听到笛声引起的诗人的思乡之情。

B.《春夜洛城闻笛》写到了笛子吹奏的具体曲调是《折柳曲》,并由此曲而引发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春夜闻笛》只写到听笛后迁客的感情变化,没有写具体的笛曲。

C.《春夜闻笛》一诗,春天来了大雁北飞,而自己只能孤单在江南作客,以雁能北归来反衬自己不能归,更看见其思乡情感之浓烈。

D.两首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都调用了听觉、触觉和视觉的感官器官。

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节选【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当涂掌事(2)及鲁肃过寻阳(3)即更刮目相待(4)一见辄能诵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10.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1.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C.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D.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2.吕蒙和秦观的学习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手拿金箍棒、身着宇航服,乐高“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

这款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呈现出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

据了解,丹麦乐高集团已连续四年在进博会首发中国文化新品,此次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品发布。

与“悟空小侠”太空探索套装一同首发的,还有乐高新春六习俗套装和乐高冰上新春套装等几款致敬中国文化的新品。

集团希望拥有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传统经典故事,通过乐高积木演绎,传递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

作为童话王国丹麦诞生的品牌,从美人鱼到马里奥,乐高曾演绎过无数各地儿童喜爱的人气角色。

不过,以中国经典名著为灵感设计玩具,“悟空小侠”还是头一个。

乐高集团高级设计师温笑东反馈:“海外消费者已经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看《西游记》的书了。

”(摘编自黄启哲《乐高爱上〈西游记>,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材料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

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

两幅会徽均包括奥运标志、运动项目及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互为补充、寓意深远。

“冬”和“飞”的上半部分刚劲曲折,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会徽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绵延起伏。

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冬梦”“飞跃”会徽堪称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行云流水的书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现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互为肌理,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摘编自郑梦娟《冬奥会里的中文创意》)材料三:近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主题为“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品茶活动。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洪博、世界粮食计划署助理执行干事克拉默特、意大利副外长塞雷尼、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等出席活动。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弘扬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天的活动现场准备了龙井绿茶、英德红茶、云南普洱茶等。

碧草蓝天的映衬下,茶艺师温茶、冲泡、分茶、敬茶,每款茶都别具特色,茶汤茶色各有不同。

嘉宾们品味、分享茶文化魅力、并就各国特色茶种和国际茶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

活动现场还穿插了古筝、舞蹈等表演。

袅袅音乐间,交流互动,意蕴深远。

“千百年来,茶从中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大。

”广德福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24日)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述材料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同形式走向世界的事实。

B.材料一主要写“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

这是乐高集团第一次发布中国文化新品,将中国经典故事通过积木演绎,传递给全球的消费者。

C.材料二主要写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践行了奥运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D.材料三报道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的“茶和世界,共品共享”品茶活动盛况,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14.从三则材料中,你得出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榆钱飞满天刘亚华“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

那时采回了榆钱,不是贪图那玩耍,妈妈要做饭,让我去采它。

榆钱饭榆钱儿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故乡那些熟透了的榆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飘在优美的《采榆钱》歌声里,又像妈妈温暖的手,轻轻地把我牵回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