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对外汉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
那是。
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他是。
(三)学习新课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练习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
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文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使学生了解校外租房所需的住宿条件,怎样向同学朋友介绍新住所,怎么样与房东打交道等实际应用问题。
新词的意思: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教学要求:复习巩固前一课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交谈,设计语言请境,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
运用提问,会话,或成段表达及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房子的情况,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人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以及“那还用说”“这倒是”“对了”等日常口语表达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内容(略)二、读生词(在新的课文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式导入课文,如“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呢?”“大家觉得在校外住有什么好处?”等)读生词时请一位同学读两到三个,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提醒,但是同学出现的明显或规律性错误要及时改正。
)三、解释生词短语(在解释生词的同时注意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在解释的同时,注意同学的反应,时刻用“大家明白了吗?”“大家听清楚了吗?”等语句获得学生的回馈)1、合租:至少两人一起租住一间或一套住房“如果大家在校外租房子,我想大部分同学也都会选择合租这种方式吧?”2、请客:宴请客人“简单的说就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或是显餐馆里吃饭自己付钱。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一、语法基础知识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等。
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形式。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用于句子中代替特指或泛指的对象。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几种类型。
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或存在等意义的词语。
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种。
及物动词需要与宾语搭配使用,而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宾语。
形容词是用来表示事物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作定语或表语。
形容词有形容词比较级和形容词最高级两种形式,用于比较描述事物的程度或层次。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用于增添句子的细节、程度或方式等。
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等多种类型。
介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连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表达位置、方向、原因、时间、方式等含义。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表达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等。
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关联连词等多类。
语序是指汉语中词语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包括主谓宾语的顺序、状语、定语等的位置。
语序的正确使用能够准确表达句子的主题和句意。
二、语法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语法规则,并通过例句进行演示。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要点。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语法现象,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差异和规律。
比较常用的对比包括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等。
3. 练习巩固法语法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练习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语法运用能力和判断能力。
4.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将语法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生活场景或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对话、讨论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适用对象:非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中级至高级水平学时:36学时(分为18节课,每节课2学时)教材:对外汉语语法教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能够正确使用多种语法结构进行交流,提高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名词的基本用法1.名词的分类及义项2.名词的数的变化规则3.名词的格的用法4.定语和名词的搭配5.名词的补语和补语结构第二节:代词的用法1.人称代词的使用2.指示代词的用法3.疑问代词的用法4.反身代词的用法5.代词的补充第三节:动词的基本用法1.动词的分类及义项2.动词的时态和语态3.动词的语气和体4.动词的补充第四节:形容词的用法1.形容词的基本用法2.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3.形容词的修饰结构第五节:副词的用法1.副词的基本用法2.副词的修饰结构3.副词的位置和数量第六节:量词的用法1.量词的分类及义项2.量词的使用规则3.量词的修饰结构第七节:数词的用法1.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2.数量的表达方式3.复数和种类的表达方式第八节:介词的用法1.介词的基本用法2.介词短语的用法3.介词的补充第九节:连词的用法1.并列连词的用法2.递进连词的用法3.转折连词的用法4.条件连词的用法5.结果连词的用法第十节:语气词的用法1.感叹语气的表达2.祝愿语气的表达3.议论语气的表达4.命令语气的表达第十一节:虚词的用法1.的、地、得的用法2.着、过、了的用法3.了、过、得的用法4.吧、呢、啊的用法第十二节:倒装句的用法1.全倒装句的用法2.部分倒装句的用法3.含有否定词的倒装句第十三节:强调句的用法1.断定的强调句2.肯定的强调句3.否定的强调句第十四节:比较句的用法1.相等比较句2.不相等比较句3.比喻比较句4.原级比较句第十五节:条件句的用法1.真实条件句2.虚拟条件句3.除非条件句4.只要条件句第十六节:间接引语的用法1.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别2.陈述句的间接引语3.问句的间接引语第十七节:主谓一致的用法1.人称一致的规则2.数量一致的规则3.动词一致的规则第十八节:语法综合运用1.根据语境补全句子2.综合运用语法知识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教师讲解、示范、分析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对外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2.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语法表达意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句子结构。
2. 中文语法中的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
教学难点:1. 中文语法中的语序和语法功能。
2. 中文动词的词汇辨析和用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文语法教材、课件、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即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2. 引发学生对语法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语法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部分。
二、学习基础语法知识(15分钟)1. 讲解中文语法中的基本概念,例如词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介绍中文句子结构,例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
三、讲解词法规则(20分钟)1. 以动词为例,讲解动词的词义、时态和语气等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动词的正确用法,例如动词的时态变化、动词短语和动词搭配的使用方法。
四、讲解句法规则(20分钟)1. 以中文语序为例,讲解中文句子的基本语序和其他常见语序的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中文语序的特点和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
五、练习活动(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使用正确的语法表达简单的句子。
2.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中文语法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语法比赛或语法知识竞赛,提高对中文语法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2. 建议学生多阅读中文语法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语法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对语法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教学时可以使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和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五篇材料)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语法微格教学教案课程名称:中级汉语语法课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教学对象:成人中级班授课学时:15分钟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只有……才”与“只要……就”之间的差异;2、通过例句分析与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两组关联词二、教学要求1、要求能区分“只有……才”、“只要……就”两组关联词;2、要求能运用这两组关联词造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只有……才”中的“只有”后接的条件与“只要……就”中的“只要”后接的条件不同;(二)不同语境下,二者表达的意思不同。
五、教学过程1、“只有……才”的讲解(1)解释“只有……才”的含义。
“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
如:只有A才B,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只有(干什么)才(有可能怎么样)”。
(2)举出例句“小明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分析例句“强调‘刻苦学习’是唯一的条件,除此之外,别的条件都不能使小明‘取得好成绩’”。
(3)列出更多例句并齐读句子。
(4)做“补充句子”的练习。
每做完一题,齐读句子。
2、“只要……就”的讲解(1)解释“只要……就”的含义。
表示条件非唯一。
如:只要A就B,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只要”则强调的是必要条件,即“就”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只要”的条件是必备之一,但不是唯一。
也就是“只要(干什么)就(一定能怎么样)”。
(2)举出例句“小明(只要)刻苦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分析例句“强调的是做到了‘刻苦学习’就满足了‘取得好成绩’的条件。
也就是说,当小明做到了‘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必然的。
”(3)列出更多例句并齐读句子。
(4)做练习选择“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
每完成一个句子,朗读句子一遍。
3、语境讲解(老师问学生“从数学应用题中学习语文知识,有没有信心”,学生回答)(1)出题目: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约需15分钟,骑自行车约需8分钟,爸爸开车送约需4分钟,离上课还有10分钟,小明该怎么办(2)给1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用“只要……就……”“只有……才……”以及题目中提到的交通工具造一个句子来帮助小明(3)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答案(4)请学生选择“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完成句子(5)老师对题目作出修改:把“离上课还有10分钟”改为“离上课还有5分钟”,请学生选择“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完成句子(6)总结选择这两组关联词填空不能离开语境(7)学生朗读一遍句子六、布置作业。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适用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4. 教学时长:20课时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汉语语法概述1.1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1.2 汉语语法的构成要素1.3 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2. 第二章:词类2.1 名词2.2 动词2.3 形容词2.4 副词2.5 量词和数词2.6 代词2.7 介词和连词3. 第三章:句子结构3.1 句子的基本结构3.2 主谓结构3.3 动宾结构3.4 偏正结构3.5 联合结构3.6 句子分类4. 第四章:时态和体态4.1 基本时态4.2 进行时态4.3 完成时态4.4 被动语态4.5 虚拟语态5. 第五章:语气和情态5.1 语气词5.2 疑问语气5.3 否定语气5.4 肯定语气5.5 情态动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法规则,分析实例,进行对比。
2. 互动法:提问、回答、讨论,增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4. 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法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实时检验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法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辅助教材:相关语法练习册、案例分析等。
3. 教学工具:PPT、视频、音频等。
4. 在线资源:相关语法学习网站、论坛等。
六、第六章: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6.1 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6.2 动词短语的类型和用法6.3 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的搭配七、第七章:形容词和副词7.1 形容词的性质和用法7.2 副词的性质和用法7.3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7.4 形容词和副词的修饰关系八、第八章:介词和连词8.1 介词的分类和用法8.2 连词的分类和用法8.3 介词和连词的搭配8.4 介词和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九、第九章:句子分类和句子成分9.1 句子的分类9.2 句子成分的分析9.3 主语、谓语、宾语的确定9.4 定语、状语、补语的作用十、第十章:汉语语法的应用10.1 语序和句子结构10.2 语义场和词汇搭配10.3 语境和语言表达10.4 语法错误分析和纠正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册第5单元“语法点:比较句”。
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并掌握比较句的结构:“A比B+形容词”。
2. 学会使用程度副词修饰比较句。
3. 能够运用比较句描述人物、事物和场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较句描述事物之间的差异。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程度副词修饰比较句,表达更精确的比较。
3.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较句的结构和程度副词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卡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句进行描述,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比较句的结构,举例说明,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3. 例题讲解:给出例句,解释程度副词的用法,引导学生进行替换练习。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比较句描述各自的角色,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比较句描述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句2. 板书内容:比较句结构:A比B+形容词程度副词:很、非常、更、稍微等例句:他比我高很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比较句描述你的家庭成员。
(2)用程度副词修饰比较句,描述下列场景:a. 学校的操场和篮球场b. 妈妈的厨艺和爸爸的厨艺2. 答案示例:(1)我哥哥比我高很多。
(2)a. 学校的操场比篮球场大很多。
b. 妈妈的厨艺比爸爸的好很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比较句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用比较句描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多与外国朋友交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比较表达方式,拓宽视野。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语法知识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
2. 语法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的构成。
3. 语法实例: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类型的辨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语法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类型的辨别。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法结构。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子引导学生进入语法学习的话题。
2. 讲解:讲解语法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语法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题评估: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语法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语法知识,如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等。
2. 实践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汉语角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语法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反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对象/班级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三、教材:名称、第几册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八、教学时间/课时支配/时间安排:100分钟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1) 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2) 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3) 重点词语讲练:(4) 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4、小结与布置作业:十、板书设计:十一、课后记/思索/评估:胜利与教训;值得留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晰;哪些问题学生驾驭起来较困难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2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学生: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学问目标:驾驭汉语声调的基本学问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爱好教学重难点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时间:上午8:00—8:45教学过程1) 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 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a, ei, ing, ba, ma, hei, bing )2、讲授新课 (15分钟)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导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借助五线谱引导学生找到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意半上的教学)。
6)举不同调不同义的汉字进行对比教学,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作用。
如:mā má mǎ mà dī dí dǐ dì zhī zhí zhǐ zhì妈麻马骂,低笛底弟,知直纸至yī yí yǐ yì fēi féi fěi fèi衣宜以意,飞肥匪费1) 在黑板上写几组单韵母,老师说调类,叫学生标出调号。
2)学生自己读黑板上的标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 (如:ā á ǎ à bā bà mǎ má měi mèi bǐng bīng )。
3)老师写一些带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再叫几个学生单独读,纠错(如:bā mā bá féi ě lěi mào dìng)。
4)嬉戏: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老师念生词(1、单音节生词 2、双音节生词),做手势,学生说出来是第几声,纠错。
4、本课小结 (3分钟)学生自己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学问,搭档之间相互检查发音是否正确。
5、布置作业 (2分钟)一首标有拼音的小诗《鹅》,让学生朗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3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越来越成为对外汉语教学探讨的重点。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根基。
词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正确相识、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娴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日常会话交际。
本文将主要谈论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一、比较法比较法一般多用于同义词的辨析中。
运用比较法能更好的区分同义词之间的相像和差别之处。
有的同义词存在着意义的轻重。
例如:轻视和蔑视都表示有瞧不起的含义。
但是蔑视的程度明显要高于轻视。
还有类似这样的词语:盼望和渴望、悲观和无望。
有的同义词的范围的大小不同。
例如:战役和斗争,明显战役的范围大于斗争。
还有的同义词表示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包含特征。
例如:树林和树、书籍和书、河流和河。
还有同义词所搭配的对象不同。
足够和充足都表示足够的意思。
但是足够搭配对象多是自然界或者物质方面的东西。
阳光足够、食物足够。
充足搭配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
精力充足、感情充足。
有的同义词就有褒义、贬义和中性的差别。
例如:成果结果后果都有结局的意思。
但是成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是贬义词。
还有一些同义词运用的场合不同,有的用在日常口语中,有的用在正式的书面语中。
妈妈和母亲,妈妈常用在口语中,母亲则多见于书面语中,显得比较正式。
例如:深刻和深化都表示深的含义。
但是这两个词的词性是不同的。
深刻是形容词,有接触到事物本质的意思。
如:你分析得很透彻。
还有表示人的内心感受,如: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化是动词,有达到事物内部的含义。
如:这句广告语深化人心。
二、干脆法干脆法是指不允许运用母语,用动作、幻灯、图画和肢体语言等直观手段说明词义和句子。
采纳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强调干脆学习和干脆应用。
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简洁易懂、一目了然。
大多数的名词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尤其是详细事物的名词。
例如:教室、黑板、台灯、帽子、大楼、窗户、房子。
还有一些颜色的词,老师可以利用彩色粉笔或者是彩色水彩笔。
表示动作的词,可以利用肢体动作来表示。
例如:跑、跳、蹦、走。
有些形容词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例如:高、矮、胖、瘦、大、小。
三、翻译法翻译法就是利用学习者的母语或者是某种中介语对词语进行说明和翻译的方法。
汉语中有一些词语比较抽象,假如用汉语说明只会越说明越麻烦,让学生听的是一头雾水。
这种状况下假如用翻译法就会比较简洁便利,快捷省时,有利于学习者快速理解词义。
例如:制度、理论、政策就可以干脆用英语system、theory和policy。
翻译法的主动作用是值得确定的,但是它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不同语言之间能够对译的词语是特别少的。
即使有一些词从表面上看含义是相同的.,但是文化含义、附属义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
比如:汉语中的叔叔、伯父、伯伯、舅父、姨丈、姑父等,在英语中只用uncle表示。
还有再和又都可以用英语翻译成again但是事实上这两个字在汉语中还是有差别的,不宜干脆用英语进行翻译讲解。
四、语境法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有些词语都多个义项,每个义项都有其自己特定的语境。
所以要想真正学懂这个词,就要把这个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行。
因此,老师运用的语境应当事先细心设计,尽量选择跟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环境有亲密关系的,或者是学习者感爱好的。
语境设计要真实贴近生活。
这样学习者不仅可以比较精确地理解词义,而且会对所学的词语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想给同学讲解管用这个词,就可以设计一个语境:假如你生病了,吃了药后,你的病好了,这种药是有效的。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药呢?这是老师就可以引出管用这个词,学生利用这个语境也就明白了。
五、文化内涵说明法文化内涵说明法是指通过不同语言之间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来说明词语总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词汇具有民族性。
同类事物不同语言用什么词语或者用几个词来表现不同,还有在词语的色调意义上也体现词汇的民族性。
例如:中国人非常宠爱红色,过年过节都要挂红灯笼,放红鞭炮和贴红对联。
甚至中国的国旗都是五星红旗。
还能常常见到红运、红色政权、一颗红心。
而哈萨克人喜爱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真诚。
他们经常会说一颗白心。
还有狗在汉语中经常为不好的含义,象征着卑鄙和谄媚。
因此有仗势欺人、狗眼看人低、狗腿子、人模狗样这些词汇。
但是英吉利人却和我们截然相反,他们非常爱狗。
在他们的语言中有许多关于狗的褒义词语。
如:a lucky dog、to work like a dog、love me,love my dog。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肯定要重视词汇的教学,从过去的错误观念里转变过来,主动探讨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老师要加强词汇的教学,学生要加强词汇的学习。
真正做到使词汇教学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每一个过程。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4教学目标:1、娴熟驾驭汉语的四声调值。
2、能够娴熟精确的读出这四个调。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你们确定也曾经因为你们的滑稽语调而获得过大片掌声,甚至是好感。
可见语调很是重要,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语调肯定可以让你更加别出心裁。
外语的语调是没有模版可以学的,但是汉语不同,通过学习她美丽的声调可以艺术性的传达出你的感情!今日,老师将在这里把这项汉语语言学界的创举再次传授给大家。
学好声调,将拨开汉字的第一层神奇面纱。
2、老师书写课题,学生看。
二、小牛试刀1、将四声调值一个接一个的写在黑板上,先让大家自己试读。
2、先让大家听老师读,然后引导学生跟读。
3、跟读3—4遍之后,检查同学们的驾驭状况,依据状况加以指导。
重新订正。
三、孰能生巧在黑板上写上一系列的拼音,让同学们一起来练,做到发音饱满,标准。
四、功德圆满在黑板上写上一些绕口令,让大家多多练习发音。
五、布置作业1、熟读这四声声调2、给学生发一篇短文回去练习,下节课检查状况。
一、声调概述汉语有四个声调,同一个音节用不同的声调念时,表示不同的语义,并有自己相应的汉字,这是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当然也是外国留学生感到最难的一点。
阴平(第一声)特征:高调值:55调号:阳平(其次声)特征:升调值:35调号:上声(第三声)特征:低调值:214调号去声(第四声)特征:降调值:51调号:二、重点和难点平调出现过多;上声错误最多,上声常被学生发成调值为24、34或224、334,或发成高调和上升调;阳平调域不稳定,常发成224、223或34、23或发成别的声调;去声降不下来三、教学技巧1、声调的展示技巧:发音规范是最基本的展示声调的方法。
在刚起先发音时,应留意适当延长发音过程,适当夸张音高的改变,让学生体会到声调凹凸曲折的改变。
五度声调示意图。
利用这个图,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形象。
在示范时,一边用手指着发音过程图,一边随着音高的改变发音。
2、指导声调发音的技巧:适当调整四个声调的教学依次。
这样可以化难为易。
比较好的依次是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在教其次声和第三声。
在练习中还是按依次读。
利用手势。
在发音时辅以手的位置移动代表音高的改变,提示学生正确地发出要发的声调。
如教第四声时,手掌由高向下挥,表示51调值。
3、声调的练习技巧:唱四声:ē—é—ě—è定调:一般在进入声调练习之前,老师要留意用或者其他简洁的音节搭配来定调,引导学生在本次练习起先之前先找准调,娴熟以后可以渐渐削减到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