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的差异

合集下载

新经典东北话大全通用版

新经典东北话大全通用版

新经典东北话大全通用版愣然,偏偏河边。

新经典东北话大全通用版东北话,也称为东北方言,是指中国东北地区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

它是中国方言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方言之一,因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交流的加强,东北话已逐渐成为东北人民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为了帮助更多人理解和学习东北话,特编写本《新经典东北话大全通用版》。

一、语音特点东北话与普通话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其丰富的声调。

东北话中的声调变化丰富、抑扬顿挫,给人以鲜明的感觉。

此外,在语音的发音上,东北话辅音浊化较多,元音也有一定变化。

比如,“哪儿”在普通话中发音为「na3r」,而在东北话中则发音为「no2r」。

二、常用词汇1. 打招呼在东北地区,见面时的打招呼方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东北方言中,人们常用“哟”、“吆”、“咋样”来表示问候和打招呼。

例如,当两个人见面时,他们会互相问候「哟,还好吧?」。

2. 饮食方面东北地区以其丰富的美食而闻名,而东北话中涉及到饮食的词汇也有一定特点。

比如,“鸡蛋”在普通话中称为「ji dan」,而在东北方言中则称为「咪唥子」;“烤鸭”在普通话中称为「kao ya」,而在东北方言中则称为「烤鸭皮」。

3. 动词短语在动词短语方面,东北话中有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也值得注意。

例如,“吃饭”在普通话中称为「chi fan」,而在东北方言中则称为「掂饭」;“睡觉”在普通话中称为「shui jiao」,而在东北方言中则称为「敷床」。

4. 喜欢夸人东北人也以善于夸人而闻名,他们喜欢用夸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美。

在东北话中,常用的夸赞方式包括“真铁”、“狠行”、“牛B”等。

例如,当赞美一个人漂亮时,他们会说「你真铁漂亮」。

三、语法结构东北话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在普通话中,表示“有”的时候常用“有”的字眼,而在东北话中则更倾向于使用“有着”的结构。

另外,在问答句的构造上,东北方言中常用重复的方式来表达,例如,“你知道不知道”在普通话中是「ni zhi dao bu zhi dao」,而在东北方言中则是「你知道丫不知道」。

论湖南方言与东北方言的差别

论湖南方言与东北方言的差别

论湖南方言与辽宁方言在词语使用上的差异摘要:南方方言与东北方言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差别。

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也存在着差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在生活上,工作上对于方言的使用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人们在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用上,分别表现出南、北方语言的差异。

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南、北方使用方言的特色。

关键词:湖南;辽宁;名词;形容词;动词引言在不同地区,表达同一事物所使用的名词表达的词语不同,这就是名词使用的差别,同样,在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上也存在着差别,所以本文主要介绍湖南省与辽宁省在使用词汇上的差别。

一、名词表达方式的不同1、太阳张家界:太阳(tǎiyāng)大连:日头2、水桶张家界:桶子(tōngzi)大连:水烧3、衣领张家界:领子(lingzi)大连:脖领子4、尾巴张家界:尾巴(weiba)大连:尾巴5、额头张家界:脑壳(naoke)大连:业脑盖根据以上的名词,可以得出,在名词的表达上,张家界的语言接近普通话,只是在音调上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而在大连方言中可以得出,这些名词与普通话的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知道在部分名词的表达上,东北话与普通话差别较大。

二、形容词表达1、肮脏,不卫生。

湖南:邋遢【NaTa】[例]三伢子屋里堂客冇得一点收捡,屋里稀式派赖的,邋遢死哒。

辽宁:埋汰【máitai】[例]张三是个懒人,屋子里总是很埋汰。

2、成年妇女湖南:堂客【DangKe】[例]我想是想上网啊,只是我屋里领导(堂客)还冇批准。

辽宁:老娘们儿[例] 都中午了,我家老娘们儿(老婆)还不做饭。

3、讨厌湖南:讨嫌[例] 这是谁家的崽啊,好讨嫌啊!辽宁:膈应[例] 这个小孩儿真膈应,太不听话啦!4、怎么;为什么湖南:何什【OShi】。

[例]何什咯号样泛啰?[例]何什搞啰?你告诉我唦。

辽宁:咋啦[例]这是咋啦?5、骂人的话湖南:宝气【BaoQi】[例]莫搞哒,我会发宝气哒喃![近]宝里宝气,出宝,大宝六,发哈辽宁:傻拉吧唧[例]你总是听不懂人家的话,怎么傻啦吧唧的啊?本文通过比较形容词,可以观察到,在湖南与辽宁两个省之间,在使用形容词表达的时候,各有各自的词汇,而这些词汇也正是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中总结的出来的。

东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东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东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普通话与东北话区别
东北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从语音体系上讲,就是普通话不过不够标准。

其差别虽然细微
,但也是成系统的,无论是语音上还是语感上,都有一定的特点。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突出表现在
声、韵、调方面,尤以声母最为严重,其次是声调,韵母问题较小些。

大多数的差别富有规律性易于掌
握,个别的差异是因东北人的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没有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只能死记硬背
东北话的特点:
东北话尽管分属于三种不同的官话大方言区,不过内部有着较一致的特点,例如其声调(特别是阴平的调值)就有极其相似的一面。

因此,尽管沈阳话和大连话分属于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但外地人很
容易从中听出相同的“东北味”
来。

东北话中融入了众多的满语词汇,以及其他土著民族语言、朝、日和俄语词汇。

在汉语中,东北话与普通话是相对很接近的,如哈尔滨话就高度接近于普通话(老派北京话与普通话之间则有相当明显的差距,以至于交流有时会有些障碍)。

从东北北部的黑龙江省到南部的辽宁省,大致而言发音朝含糊、“东北味”重的方向发展。

到了沈阳,当地的方言就不太容易被普通话使用者所流畅理解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与东北不同地区汉族人到达东北的时间有所不同,语言的融合程度各异有关。

但与中国关内其他地区不同的是,生活在东北这一广大区域的人们之间几乎不存在语言交流的困难。

东北话富有亲和力,并且幽默,广泛使用在小品,相声,评书等艺术表演中。

中国大批喜剧演员用东北话作为表演语言。

本文作者:笑笑笑不停。

东北方言大全的话

东北方言大全的话

东北方言大全的话东北方言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语言风格,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的方言。

它作为汉语方言的一个分支,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东北方言的特点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1. 明显的咬字音:东北方言的音节发音比较硬朗、明显,尤其是咬字音,常常听起来比较有力。

比如“对”读作“咧”,“热”读作“嚒”。

2. 鼻韵音的出现:东北方言中经常出现带有鼻音的字,比如“心”读作“咸”,“竹”读作“竺”。

3. 退化的韵尾音:东北方言中韵尾音的音变比较明显,尤其是鼻音韵尾,会出现退化现象。

比如“亲”读作“勤”,“热”读作“嚒”。

4. 不规则的浊辅音变异:东北方言中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浊辅音变异现象。

比如字母“d”和“n”的发音经常互换,比如读“东”时可能会读作“冬”。

二、东北方言的词汇特点1. 俚语丰富:东北方言中有许多丰富多样的俚语和民间语言,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描述特定的事物。

比如“碰瓷”(指故意制造事故骗取赔偿),“拎包入住”(指什么都不用准备就可以嫁人),这些俚语都是东北方言特有的。

2. 方言词汇独特:东北方言中有许多与汉语普通话完全不同的词汇,用来描述特定的事物或者形容特定的情感。

比如“豇豆”(指豆角),“木结子”(指胡桃),这些词汇都是东北方言特有的。

3. 常用简化词:东北方言中常用一些简化的词语来表示特定的含义。

比如“省事”(指方便),“穷眼”(指小气),这些词语虽然简短,但能够表达准确的意思。

三、东北方言的语法特点1. 句子短小精悍:东北方言的句子通常比较简短,但却能够表达清晰的意思。

比如“你咋不信呢?”(为什么不相信呢?),这个句子虽然简短,但完整地表达了一种疑问的含义。

2. 字词的重复:东北方言中常常使用字词的重复来加强语气或者表示程度。

比如“好好好”(非常好),“快快快”(赶快),这种复读的方式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4. 拟声词的广泛使用:东北方言中非常喜欢使用拟声词来形容特定的声音。

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分析

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分析

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分析东北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中的一个主要方言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

这里我们将主要探讨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语音元音1.韵尾元音的发音:东北方言在韵尾元音的发音上较为独特。

尤其是在严格模仿普通话的情况下,韵尾元音会被发出来,而非省略。

例如,“说”字,普通话读音为/shuō/,而在东北方言中,韵尾元音/u/也会被发音,读作/shuǒu/。

同样,普通话的“朝气”读作/cháoqì/,而在东北方言中,会发成/cháochī/。

2.轻声元音的发音:在东北方言中,轻声元音的发音包括声调的变化和元音的低或轻声。

同样的音节,在普通话中可能带有不同的声调,而在东北方言中,元音的低或轻声的变化可能会对轻声造成影响。

例如,“鞋”字,在普通话中轻声读作/xié/,而在东北方言中,可能会读作/xhěi/。

3.元音的喉化:在东北方言中,声母h在元音前也会产生喉音。

例如,“好”字,在普通话中读音为/hǎo/,而在东北方言中,发音为/h a̤o/。

语音辅音1.舌尖音和舌面音:在东北方言中,舌尖音和舌面音的发音相对于普通话中较为重要。

例如,“汉语”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为/hàn yǔ/,而在东北方言中,读音为/hà nŏ/,舌尖音和舌面音都更为清晰。

2.送气音和浊音的交替:在东北方言中,送气音和浊音的交替非常常见。

例如,“桌子”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为/zhuō zi/,而在东北方言中,读音为/zhuókì/,发音中可以听到送气音和浊音的明显交替。

3.辅音音节的发音:在东北方言中,辅音音节的发音也有比较明显的特点。

例如,“背”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为/bèi/,而在东北方言中,读音为/pei/,清晰地表现出了辅音音节的发音。

语音韵律1.语音重音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重音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与普通话不同。

东北方言调型

东北方言调型

东北方言调型
东北方言调型是中国方言中的一种特殊语音特征,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东北方言调型与普通话的语音特点有很大的不同,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东北方言调型的特点之一是语言调调较重,声调变化丰富。

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在东北方言中常常会发生变化,有的声调变得很平,有的声调变得很高扬。

这种变化给人一种豪放、热情的感觉,也使得东北方言听起来韵律感十足。

东北方言调型中还有一个特点是声调的浮动。

即使在一个句子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发出不同的声调。

这种浮动给东北方言增加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并使得东北方言听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东北方言调型中还有强调音的使用。

强调音是指在发音时音量明显增大、音调变高的音节。

在东北方言中,使用强调音的频率较高,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东北方言调型的存在,与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人们性格豪爽、直率,语言表达也更加激情四溢。

东北方言调型的特点正是这种粗犷而热情的体现。

最后,东北方言调型的独特之处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

对于不习惯东北方言的人来说,很可能会遇到理解困难。

因此,在东北地区生活、工作或旅游的人,学习一些东北方言的基本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总的来说,东北方言调型是中国方言中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语音特征。

它的存在使得东北方言听起来韵律感十足、生动有趣。

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和体验东北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

东北话完整教程范文

东北话完整教程范文

东北话完整教程范文东北话,也被称为东北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之一,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使用。

东北话和普通话之间有很多差异,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不同。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东北话教程。

一、东北话发音东北话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入声字发音:和普通话不同,东北话的入声字发音是从轻声到浊声的转变。

比如“心”读作“新”(xin),“山”读作“娱”(yu)。

2. 辅音发音:东北话的辅音发音比较粗糙,有时候会带有喉音。

比如“谢谢”读作“整整”(zheng zheng),“三”读作“歇”(xie)。

3. 元音发音:东北话的元音发音比较浑厚,有时候会带有口音。

比如“好”读作“蓦”(mo),“天”读作“田”(tian)。

二、东北话常用词汇东北话的词汇和普通话也有一些不同,以下是一些东北话常用词汇的例子:1.心疼(很可怜):在普通话中,“心疼”表示心痛的感觉,而在东北话中,它的意思是“很可怜”。

2.淨兜子(口袋):在普通话中,“淨兜子”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在东北话中,它的意思是“口袋”。

3.服(穿):在普通话中,“服”表示对其中一种情感或者事件的接受,而在东北话中,它的意思是“穿”。

三、东北话语法东北话的语法也与普通话有一些差异,以下是一些东北话语法的特点:1.省略主语:在东北话中,经常省略主语,因为主谓宾结构中主语通常是明确的。

比如,“吃饭了”可以简化为“食饭了”。

2.反义疑问句:东北话中的反义疑问句常常使用肯定的形式,而不是普通话中的否定形式。

比如,“你是不是要出去?”可以说“你是要出去是吧?”3.助词使用:东北话中的助词使用比较灵活,经常根据语境来确定使用哪种助词。

比如,“吃饭了吧”可以说成“食饭了嗮”,“食饭了郧”。

四、东北方言区域差异东北地区有着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这三个省份在东北话的发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一些差异。

1.发音差异:辽宁省的东北话发音比较轻柔;吉林省的东北话发音比较粗糙;黑龙江省的东北话发音比较浑厚。

中国的地方方言有哪些?

中国的地方方言有哪些?

中国的地方方言有哪些?一、北方方言1. 官话官话是指汉字的标准读音,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主要包括普通话和华北官话。

- 普通话是中国的标准语言,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方言,也是国家的官方语言。

它主要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方言为主体,并融合了南方方言的部分特点。

- 华北官话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如河北、山西等地,它和普通话有着相似的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2. 东北方言东北方言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方言,主要包括辽宁话、吉林话和黑龙江话等。

- 辽宁话以沈阳话为代表,语音和音韵上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带有独特的东北特色。

- 吉林话以长春话为代表,与普通话相比,吉林话的语音和音调有所不同。

二、南方方言1. 粤语粤语是中国广东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所以粤语也广泛传播。

- 粤语音韵丰富,有六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

2. 闽南语闽南语是中国福建地区和台湾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主要以福州话和台湾话为代表。

- 闽南语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是一种独特的方言。

三、西南方言1. 四川话四川话是中国四川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四川人口众多,所以四川话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言。

- 四川话的语音独特,发音比较重,有自己的语法规则。

2. 贵州话贵州话是中国贵州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贵州话发音独特,词汇丰富,有着自己的语法规则。

四、西北方言1. 陕西话陕西话是中国陕西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它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方言。

2. 宁夏话宁夏话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宁夏主要由回族人口构成,所以宁夏话带有强烈的回族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方方言繁多,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语言文化多样性。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中国的语言体系,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交流和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方面,学习和探索中国的地方方言将会带来更深入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的差异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的差异,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1.儿化音较多。

2.调值不够。

尤其阴平调值为5—5调值,而东北地区基本停留在3—3调值;上声调值为4—1—2,而东北地区基本上是4—1
3.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区分不清
4.平直中有波澜,东北人说话有弯儿。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多元文化的融合。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随着东北各民族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情形,其中,至今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东北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满语,如肉和油变质称“哈喇”,遇事疏忽称“喇忽”,称唱歌为“喝咧”,称陡峭的石头山为“砬子”,松花江为女真语,松花之意为白色。

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

卡伦湖中的“卡伦”为锡伯语边防哨卡之义。

“牡丹江”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曲的江。

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大批被清朝流放人员来到东北,仅镇压“三藩”流放就有20多万人,
这些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

随着满汉的合居交融,很多满族人学习汉文、汉语。

到清朝末年,使用满文、满语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更少。

有的东北方言还直接吸收了外来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等等。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正字的误读。

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开来的,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形成方言。

东北人常说的“母们”是“我们”的误读。

典型的东北话“那嘎哒”是“那个地方”的误读。

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是“老公母俩”的误读。

“干哈”是“干啥”的误读。

“稀罕”是“喜欢”的误读。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一字多意。

在这一点上和普通话十分一致。

“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还有“非常”和“特别”的意思。

“贼好”不是说小偷好,而是“非常好”的意思。

“贼漂亮”不是说小偷漂亮,而是“特别漂亮”的意思。

“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混蛋”的意思。

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

“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的意思。

东北方言有的无从查考。

有一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它、认同它、运用它。

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放在前面的字上。

比如,“埋汰”是脏的意思。

“的瑟”是不务正业或臭美的意思。

“整个浪儿”是全部的意思。

东北话在语调上天然是幽默的,这就不难解释东北人的响声小品艺术在全国都那么受欢迎的原因了。

受水平局限在语音方面我只能发掘这么多。

当然这是东北话与普听话不同的地方,值得申明的是,东北话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都是与普通话最近的,对普通话的掌握会起到鸟瞰东北话的作用。

词汇方面,东北人有其自己的地域特点,东北话有很多独一无二的词,比如东北人称”开关”为”闭火”。

称”聊天”为”唠嗑”,称”嚣张”为”诈唬”,称”散步”为”溜达”,如此等等。

东北话在词汇方面的另一特点是作为量词”个”在很多场合都可用,以致我在小学考试时,填量词的空都填”个”错的几率就很少,这一点不同于非官话方言。

另外,东北方言中有表意丰富的副词,例如,同是表示“非常”、“很”的程度意义,有“贼”,例如“贼好”就是“非常好”的意思,近几年来,同样表示程度的又有了“钢钢”、“嘎嘎”、“傲傲”,这些词用在语句中,再配上东北人讲话时对这些词加重、加强、拉长的发音方式,更加地绘声、绘色、绘形,尽显东北人的爽快与豪放。

东北方言中的魅力还表现在表达风格的夸张及夸张带来的幽默。

例如:“脚打后脑勺儿”、“两脚不沾地儿”形容人忙。

其实人再忙也不会跑起来两脚不沾地甚至因甩开大步而脚打到后脑部位,可见这是一种夸张。

“八杆子打不着”是说彼此关系不甚密切。

这种说法及其形象直观,八杆子都够不到的关系那还不疏远吗?“拽着猫尾巴上炕”是说人极度劳累,这也显然是言过其实,小猫的力量都要借,
极言疲劳无力。

“初一打的十五还颤悠呢”形容人胖脂肪多。

想想得有多少脂肪才能够颤颤悠悠地持续半个月呢?此外,东北方言中有很多熟语,表意都十分形象生动。

“褶子了”表示事情办糟了;“扭头别膀”是说意见不合见面不说话;或不听话,故意顶撞。

“横踢马槽”是说不讲理胡搅蛮缠。

“抓心挠肝”,是说内心烦躁或痛苦。

“溜光水滑儿”,是说仪表堂堂。

“着猫儿斗狗”是说“爱惹事”。

还有拿东北话与吴侬细语比,只要智力正常都能立刻区分,为什么?我想这又与中国人性格的地区差异有关,性格差异无非源于地区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人文方面,东北曾是满人等少数民族人崛起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这的人民,他们继承了东北土著居民粗放的血统。

自然方面,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肆无忌惮地在这里横冲直撞,气候恶劣,人的性情受气影响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暴躁,干脆,粗放的语言也不足怪了。

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豪迈与东北人性格的豪气冲天如同姐妹。

与东北人没有小家字气一样,东北在语言操作上往往力度明显。

管上街叫上”gai”,干啥叫干”ha”,怎么办叫”咋整”,热叫”ye”等等,这些语言与东北人外部形象和性格相当吻合。

东北方言具有直爽的特点,缺少南方人的圆润,北京人的温柔。

东北方言不将平仄,在运用上有相当大的空间,这就有了游猎民族驰骋林海与种田农民固守田园的差异。

XX
些年来,东北方言开始走向全国,说明东北方言具有很强的生
命力。

这里应该归功于那些有东北特点的相声、小品和电视连续剧的创作人员。

通过方言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东北人感到亲切,北方人能够看懂听懂,南方人感觉特别新鲜。

在文学艺术百花园中又多了一朵奇葩,也为民族语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东北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