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生铁和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残渣,残渣的成分是( )A. 铁B. 氯化铁C. 氯化亚铁D. 碳和一些杂质2.通常状况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A. Fe3O4B. FeOC. Fe2O3D. Fe(OH)33.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象为( )A. B.C. D.4.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

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 稀盐酸、石灰石B. 水、烧碱C. 稀硫酸、铁粉D. 水、硝酸铵5.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

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

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B. 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C.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D.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6.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则过滤得到的金属是( )A. Fe、CuB. AgC. Fe、Cu、AgD. Fe7.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可行的是( )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8.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

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Zn、MgCl2溶液、AgB.MgSO4溶液、Ag、ZnSO4溶液C.ZnCl2溶液、Ag、MgCl2溶液D.AgNO3溶液、Zn、MgCl2溶液答案:D解析:D【解析】【详解】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设计方案为“中间金属两边盐,两边金属中间盐”,理论上锌、银、镁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镁>锌>银,故方案一为选金属锌和镁盐与银盐;方案二是金属镁和银与锌盐,故选D。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可能含 Cu B.滤渣中只含 FeC.滤液中不含 CuSO4D.滤液中不一定含 FeSO4答案:C解析:C【解析】反应时应是氧化铜先和酸反应,转化为铜离子,当铜离子与氢离子同时存在时,铁应该先和铜离子反应;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过量,说明原稀硫酸完全反应,且铜离子没有剩余,才会有氢气生成,也就说明,铜离子完全转化为铜单质而成为不溶物;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故A错误;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过量,故B错误;C、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因此,所生成的硫酸铜可能会被铁粉完成反应,所得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C正确;D、铁与硫酸或硫酸铜反应都能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亚铁,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故D错误。

故选C。

3.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答案:D解析:D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正确;C、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锰是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正确;D、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铁单质中铁为0价,错误。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较低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解析:各项中钠的物理性质都是正确的。

答案: D2.关于钠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同的质子数B.钠原子易失一个电子,表现强氧化性C.不同条件下,钠单质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同的氧化物D.自然界中钠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解析:钠原子易失一个电子,表现强还原性。

答案: B3.小明家中收藏了一件200年前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完好。

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不易被氧化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解析: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里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保护内部的金属Al不被继续氧化。

答案: D4.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湿抹布C.泡沫灭火器 D.干沙解析:Na着火生成的Na2O2能与H2O、CO2反应生成O2,使火势更旺。

答案: D5.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C.稀盐酸 D.AlCl3溶液解析:先用排除法将D项排除,Fe与AlCl3溶液不反应,Fe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每加入56 g铁,放出2 g氢气,溶液质量会增加,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每加入56 g铁,会析出64 g铜,溶液质量会减轻,故选B。

答案: B6.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多选)( )A.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D.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解析:镁带与铝条在空气中点燃的现象不一样: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并没有耀眼的白光也没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滤渣中的成分正确是A.只有Cu B.只有ZnC.一定有Cu,可能有Zn D.一定有Zn和Cu2.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

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

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3.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4.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5.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 )A.Fe、Ag、Cu(NO3)2B.Fe、Cu、AgNO3C.Fe、CuSO4、AgNO3D.Fe、Cu、Ag、HCl6.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7.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B.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会增加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少8.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A.Zn B.Cu C.Zn、Cu D.ZnSO4、Cu9.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X>Y B.Y>X>Z C.X>Y>Z D.X>Z>Y10.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稀H2SO4 B.稀HCl C.CuSO4溶液D.FeSO4溶液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Fe2+、NO3-B.Fe2+、H+、 NO3-C.Fe2+、Cu2+、 NO3-D.Fe2+、Cu2+、Ag+、NO3-12.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A.锌B.铝C.碳D.银13.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14.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C.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答案】 AB【解析】 A、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所以对于酸来说刚开始滴加金属是过量的,酸与金属反应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消耗完,然后另一种金属会继续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铝生成的氢气比镁生成的多,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A正确; B、向氢氧化钡中逐渐的滴加硫酸,两者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所以溶质的质量会逐渐的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溶质质量为零,再滴加硫酸,溶质质量是硫酸,会逐渐的增加,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B正确; C、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快,用的时间少,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C错误; D、碳和氧化铜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质量会逐渐的减少,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保持不变,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D错误.故选:A、B【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2.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填 a 或 b)(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填化学式)【答案】(1)a (2)H2SO4(3)Fe【解析】由关系图生成的氢气不同,可知金属反应完全无剩余,因为金属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金属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合价相同时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的氢气多,可知(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a; (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H2SO4有剩余的情况;(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Fe。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1.下列对铁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容易传热导电B.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铁有良好的延展性【答案】C【解析】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解答,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A、铁容易传热导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用眼睛就能观察,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需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D、铁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2.锌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较(填“活泼”或“不活泼”)能与、、等几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铁与以上几类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活泼氧气硫酸硫酸铜3Fe+2O2==Fe3O4Fe+H2SO4=FeSO4+H2↑ Fe+CuSO4=FeSO4+Cu【解析】根据锌、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分析锌和铁的化学性质即可作答。

锌、铁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前列,所以锌与铁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都能与氧气反应,;锌和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和铜的前面,所以锌、铁均可以与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考点】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点评: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某不纯锌块6.5克,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0.18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Mg B.Al C.Fe D.Cu【答案】D【解析】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这里所指的酸并不是所有的酸,主要是指稀盐酸和稀硫酸。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1.市面上有不法分子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假黄金首饰行骗,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哪种化学试剂无法鉴别用黄铜做成的假黄金首饰()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铝溶液【答案】D【解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黄铜(铜锌合金)中的锌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并产生气泡,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故上述三种物质都可以鉴别出用黄铜做成的假黄金首饰,故选D【考点】金属的和化学性质2.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X﹥YB.相对原子质量:X﹥YC.金属活动性:Y﹥XD.消耗硫酸的质量:X﹥Y【答案】B【解析】A、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成氢气的质量:X﹥Y ,正确,B、当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故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X﹥Y ,则相对原子质量:X<Y ,错误,C、根据反应时间,金属Y反应所需时间更短,故金属活动性:Y﹥X ,正确,D、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X﹥Y ,消耗硫酸的质量:X﹥Y,正确,故选B【考点】金属的活动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3分) 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并边加边搅拌,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写离子符号)?(2) 写出b~c(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点的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答案】(1)Ag+ 、Cu2+、 Zn2+ (2)Zn + Cu(NO3)2="=" Zn(NO3)2+ Cu(3)3【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Zn、Cu、Ag的活动性顺序是Zn>Cu>Ag,所以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先发生反应:2AgNO3+Zn==Zn(NO3)2+2Ag,再发生反应:Cu(NO3)2+Zn==Zn(NO3)2+2Cu(1)结合图像,a点的溶液表示的是第一个反应还在进行,所以此时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g+ 、Cu2+、 Zn2+(2)b~c(不包括b点)段表示的是发生第二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Cu(NO3)2="="Zn(NO3)2+Cu(3)到了C点表示2个反应都完全发生,自然c~d表示所加的Zn过量,所以d点的固体中含有被置换出来的Cu、Ag,还有过量的Zn,共3中物质【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4.(6分)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巩固提升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1山东泰安泰山二模)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C.滤液中一定无AgNO3D.滤液中可能有三种金属离子2、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3、(2021·衢州中考)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4、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B.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C.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D.它们的活动性Cu>Fe>Mg5、(2021河南信阳商城一模)某镁样品中混有Zn、Fe、Al、Cu中的两种,取24 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2 g H2,则此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Fe和AlB.Fe和ZnC.Zn和AlD.Al和Cu6、(2019·益阳中考)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是()A.CuB.AgC.ZnD.Hg7、(2021安徽阜阳颍州三模)向盛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缓加入锌粉,使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现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加入锌粉的质量为横坐标,以烧杯中固体质量为纵坐标,小科同学分别做出了甲、乙、丙图像。

其中A点表示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线段BC表示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丙图表示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C.反应结束时,三种情况的溶液溶质种类不同D.线段O B与x轴夹角>45°>线段BC与x轴夹角的主要原因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不同8、(2021·株洲中考)经过实验探究,人们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C.铜、银单质分别与稀盐酸混合,铜置换出氢气更快D.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9、(2021·三明期末)兴趣小组同学用相同形状的铁、镁、铝、锌四种金属分别和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汞 B. 铜 C. 铝 D. 铁
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牛奶 B. 面粉
C. 花生油
D. 氯化钠
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形成酸性溶液的是() A. 蔗糖和水 B. 酒精和水 C. 氯化钠和水 D. 氢氧化钠和水
二、填空题
4、金属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包括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下列情况不成立的是() A. 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B. 铜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C. 银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D. 金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三、实验题
6、取两块表面为黑色的铁块,一块为纯铁,另一块为铁碳合金。

将它们块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纯铁在上层,产生气
体速率较慢;铁碳合金在下层,产生气体速率较快。

对此现象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纯铁和酸反应速率较慢,是因纯铁的熔、沸点较高 B. 铁碳合金的熔点较低,且其中的碳元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C. 该实验说明纯铁和铁碳合金在空气中都能被氧化而发生化学
腐蚀 D. 将这两块表面为黑色的铁块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纯铁的溶解速率仍较慢
四、计算题
7、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pH=0,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锌完全溶解后,酸有剩余,剩余的H2SO4 为0.54mol B. 反应中共消耗H2SO4 1.85mol C.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BACL2,不会有沉淀生成 D. 反应中共消耗H2SO4 1.625mo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铝是活动性最强的金属,因此C是正确答案。

2、D. 氯化钠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牛奶、面粉、花生油不溶于水,因此D是正确答案。

3、D.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溶于水后会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呈现
酸性,因此D是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
4、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

金属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它们还可以与氧气、酸和盐反应。

这些反应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一些金属可以用于制造电线和电路板,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另外,一些金属可以用于制造餐具和炊具,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此外,一些金属还可以用于制造合金和化工原料。

41、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因此B 是错误答案。

三、实验题
6、B. 取两块表面为黑色的铁块,一块为纯铁,另一块为铁碳合金。

将它们块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纯铁在上层,产生气体速率较慢;铁碳合金在下层,产生气体速率较快。

对此现象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B选项:铁碳合金的熔点较低,且其中的碳元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ACD三项叙述均不正确。

61、C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pH=0,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选项:在反应后
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BACL2,不会有沉淀生成。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浓硫酸与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水,硫酸浓度逐渐降低直到变成稀硫酸后停止反应。

因此剩余的酸是稀硫酸。

所以A选项错误。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B选项错误。

根据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