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基础复习资料

审计学基础复习资料
审计学基础复习资料

.

《审计学基础》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审计主体

2.审计对象

3.审计客体

4.审计性质

5.审计利害关系人

6.政府审计

7.内部审计

8.注册会计师

审计

9.合法合规审计 10.绩效审计 11.财务报表审计 12.审计业务约

定书

1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14.审计计划 15.审计方法 16.审计抽查

17.审计判断抽样法 18.审计统计抽样法 19.审计审阅法 20.审计验算

21.审计核对法 22.审计调整法 23.审计调节法 24.审计比较

分析法

25.审计比率分析法 26.审计平衡分析法 27.审计因素分析法 28.审计账户

分析法

审计询问审计质量鉴定法 31.审计函证 32.29.存货监盘 30.

审计证据 36. 33.审计观察法 34.审计抽样 35.审计电子商务

分部报告生产循环 38.投资 39.审计期后事项 40. 37.

关联方交易41.

二、不定项选择题: [ ] )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

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1.(

合理性 C.合法性 D.A.权威性 B.独立性

[ ] )查起。2.逆查法应先从(

会计报表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账簿 D. [ ] )的可信性。3.国家出台审计准则的主要原因是增强的(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D. A.会计档案 B.会计报表 C. [ ] )下达。4.审计通知书应由(

审计小组国家审计机关 B. C.内部审计机构 D. A.会计师事务所

[ ] ()是证明力最差的证据。5.环境证据 D. A.实物证据 B.

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 ] 属于内部证据的有6.材料出库单 D. 银行对账单A.购货发票

B.销货发票

C. [ ] 7.被审单位的内部控

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是经营风险检查风险 D.控制风险A.固有风险

B. C. [ ] 8.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评审

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事前审计A. D. 抽样审计详细审计 B.局部

审计 C. [ ] 9.

()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保管员和车间主任经理和董事长A. 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C.

D. [ ] 10.样本设计时应

考虑的因素有审计证据 D. 审计意见审计报告A.审计目的 B. C. [ ] 11.用于内部控制符

合性测试的是统计抽样 D. 变量抽样属性抽样审计抽样A. B. C. [ ] 1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的主要作用是监督鉴证评价检查A. B. C.

D. [ ] 当注册会计师表示()意见时,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可

以省略。13.拒绝表示意见无保留意见A. B. 否定意见 C.保留意见

D. [ ] 14.具有法定证明效力

的审计报告是单位审计报告国家审计报告A.部门审计报民间审计报告 B. C.

D.

[ ] 15.提交()是民间审计人员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一

种表现。 B.审计报告A.审计工作底稿 C.审计业务约定书 D.管理建

议书.

.

16.我国审计起源甚早,产生于

[ ]

A.奴隶社会末期

B.秦、汉两代

C.隋唐时期

D.元、明、清

17.1986 年至今,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已经颁布了30多个文件,将审计准则分为

[ ]

A.一般准则

B.工作准则

C.行为准则

D.程序准则

18.审计按目的内容的不同分类工作是

[ ]

A.合法、合规审计

B.绩效审计

C.财务报表审

D.内部审计

19.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所进行的审计

[ ]

A.是由政府部门审核批准的

B.会计师事务所不附属于任何机构

C.具有法人资格

D.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20.现代内部审计产生

[ ]

A.20 世纪40年代

B.9 世纪40年代

C.20 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

2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部控制鉴证时应根据鉴证计划实施工作

[ ]

A.企业记录

B.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C.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D.财务报告

22.政府审计的发展模式

[ ]

A.立法型模式

B.司法型模式

C.行政型模式

D.独立型模式

2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 ]

A.1918 年学者

B.17 世中叶

C.19 世纪初

D.18世纪下半

24.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为

[ ]

A.分部收入、分部利润(亏损)

B.分部资产和分部负债总额

C.财务报表

D.企业经营风险

25.审计报告的种类工作

[ ]

A.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B.控制审计报告

C.财经法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D.财政财务审计报告

26.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的依据是

[ ]

A.我国《宪法》第91条

B.我国《审计法》第4章

C.我国《审计法》第6章

D.我国《宪法》第109条

27.按照审计报告的性质可分为

[ ]

A.工作审计报告

B.项目审计报告

C.财务审计报告

D.标准审计报告

28.确定评价特定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

[ ]

A.财务管理方式

B.特定内部控制的性质

C.内部管理的描述方式

D.经营活动及其管理系统的复杂性

29.审计报告的内容要求规范包括

[ ]

A.文字部分

B.报表部分

C.说明部分

D.其他部分

30.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 ]

A.审核检查权

B.调查取证权

C.要求报送资料权

D.建议意见权

31.颁布质量控制准则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为会计师事务所更好地取信于民

B.为会计师事务更好地服务于委托人

C.为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D.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32.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的制定依据有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B.《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C.《企业会计准则》

D.《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

33.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主要用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

[ ]

A.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

B.特殊行业审计

C.特殊性质审计

D.特殊目的审

34.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有

[ ]

A.独立审计准则

B.职业道德准则

C.审计质量准则

D.后续教育准则

35.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

.

A.产生的基础不同

B.方法不同

C.工作程序不同

D.职能不同

36.审计的基本职能有

[ ]

A.经济核算

B.经济监督

C.经济鉴证

D.经济评价

37.按审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

[ ]

A.全部审计

B.局部审计

C.送达审计

D.强制审计

38.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盘存法

B.调节法

C.观察

D.鉴定法

39.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具体包括

[ ]

A.独立原则

B.科学原则

C.公证原则

D.客观原则

40.世界各国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都有严格要求,概括起来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

A.专业教育

B.资格考试

C.资格审核

D.工作经验

三、判断题:

1.存款明细账是反映各种存款增减变动情况和期末库存数量及相关成本信息的会计记录。

[ ]

2.成本管理控制是对成本费用支出业务进行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部控制。

[ ]

3.成本会计控制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控制,直接人工成本控制、制造费用控制等。

[ ]

4.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耗用或销售而储存或持有的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流动资产。[ ]

5.在审计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审计准则是政府审计准则。

[ ]

6.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

[ ]

7.国际审计准则一般不包括后续审计准则。

[ ]

8.颁布质量控制准则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 ]

9.在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中,执业规范指南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不具有强制性。

[ ]

10.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

[ ]

1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

[ ]

12.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客观依据,并且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

[ ]

13.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制度。

[ ]

14.会计部门不需要对有关单据进行审核,现金出纳员见到支付凭单后就可以付款。

[ ]

15.审计人员审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时,应注意包装费、运输费不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 ]

16.审计人员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可以代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决策职能。

[ ]

17.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

[ ]

18.审计报告使用人是促进建立审计准则的主要动力之一。

[ ]

19.期后事项的审核应在整个审计工作即将结束前完成。

[ ]

20.审计人员亲自取得的证据比他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力强。

[ ]

21.凡是具有经济责任关系的单位,都是审计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实体。

[ ]

22.顺查法的优点是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 ]

23.内部审计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

[ ]

24.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核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 ]

25.民间审计组织是行业纪律组织,不承担行政管理职能。

[ ]

26.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之前,要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下达审计通知书。

[ ]

27.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

[ ]

28.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员工询问后形成的记录属于口头证据。

[ ]

29.采用调查表法描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关键控制点无须分别列项。

[ ]

30.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 ]

.

.

四、简答题:顺查法和逆查法的特征及优缺点。1.分部报告的确定。

2. 什么是审计的总目标?它与审计的具体目标存在什么关系?

3. 调节法和调整法适用的范围。抽查法和详查法的特征及优缺点。 5.

4. 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有何作用?试说明审计证据的类型及特性。 7.6. 9.简述应收账款实质性测试程序。试述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8. 11.试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的主要

内容。10.简述营业费用的实质性测试。 13.简述股本实质性测试程序。12.支出循环内部控制测试。库存现金的盘点要注意哪些问题? 15.14.简述长期投资实质性测试程序。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16.银行存款余额的函证有何作用? 17. 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8. 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20.19.

五、论述题: 2.试论审计计划含义与作用。1.试述审计风险的含义及组成要素。

3.试论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基本要素。

4.论支出循环主要业务活动。

5.论支出循环的符合性测试。

6.论存货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7.论实收资本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8.论测试内部控制。

9.论或有事项的审计风险规避对策。 10.论现金的审查。

.

.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审计主体:具有专职资格和能力的人员。审计人员必须有确定的能力熟知既定的标准,并且能够确定为得出适当结论所需审计证据的类型和数量。就外部审计而言,是指那些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或审计师资格的人员;就内部审计而言,是指独立于单位会计机构而又详知单位会计制度及监督制度的被赋予监督权、审计权的人员。

2.审计对象:是特定经济实体或特定事项的可计量的信息证据。可计量的信息有很多形式,但共同特点是有可确认、证实的形式。

3.审计客体:即审计谁的可计量的信息证据,解决审计“谁”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实体与法人实体一致,比如股份有限公司、政府单位、合伙公司等。但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实体有可能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车间,有时甚至是个人。

4.审计性质: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在独立基础上的客观计量和评价。

5.审计利害关系人:是指所有使用和依赖审计报告的个体。对一个企业来说,审计利害关系人通常包括股东、管理当局、债权人、政府机构和一般社会公众。

6.政府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政府机构及国有企业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制性。

7.内部审计:是由各单位自身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与改进,但由于内部审计是由单位内部人员所完成,其独立性相对较弱。

8.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所进行的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不附属于任何机构,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9.合法合规审计:是对一个单位的某些财务或经营活动收集并评价证据,以确定其是否按照特定的标准来执行。

10.绩效审计:是检查一个企业或组织经营的程序和方法以确定经营效率、效果和经济性。

11.财务报表审计:是审查企业编制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责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附表),以确定这些可计量的信息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的过程。

12.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1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14.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15.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

16.审计抽查法:是在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按照一定抽样方式抽取部分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作为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17.审计判断抽样法: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有目的地从特定审计对象总体中抽查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抽样方法。

18.审计统计抽样法: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效样本进行审查,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

19.审计审阅法:是审查和阅读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20.审计验算法:又称复算法,是对会计资料等书面资料中的有关数据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原来的计算是否正确,有无错误或舞弊行为。

21.审计核对法:是将不同书面资料的相关记录或者将书面资料的记录与实物进行相互对照检查,从而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22.审计调整法:是根据审计结果,更正查账中已经核实的错误或作假账项的一种检查法,通常也称调账法。

.

.

23.审计调节法:是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资料,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资料的方法。

24.审计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相同项目的本期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或与上期实际指标,或与同类企业的同期实际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差异数,借以检查有无反常变化或可疑情况,为进一步审查提供线索。

25.审计比率分析法:是通过对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所构成的比率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异常情况,以便进一步追查其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26.审计平衡分析法:是对相关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对照分析,以测定各项目相互变动而相互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差距,分析问题,为深入追查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

27.审计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计算各个因素变动对有关综合性指标的影响程度,以便进一步查明其具体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的一种分析方法。

28.审计账户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额及余额进行分析,借以发现账务处理错误和异常现象,为进一步审查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

29.存货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30.审计质量鉴定法:是运用化验分析、物理检验等专门技术方法对原材料、产品、商品及基建工程等的质量进行鉴定检查的一种方法。

31.审计函证:是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32.审计询问:是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33.审计观察法:是审计人员实地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来获取证据的方法。

34.审计抽样:是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5.审计电子商务,是被审计单位利用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从事的商品购买和销售、劳务接受和提供等交易活动。

36.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得出审计结论,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获取的各种凭据,是审计人员用以证实审计事项,据以形成审计意见或建议的一切资料。

37.生产循环: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储备开始经生产到产品售出的经营活生产循环主要内容是存货管理及生产成本的计算,涉及的报表项目主要有存货、待摊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

38.投资:是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39.审计期后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40.分部报告:是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

41.关联方交易:是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C

6.D

7.B

8.C

9.D 10.A 11.B 12.C 13.A 14.B 15.D

16.A

17.AB 18.ABC 19.ABCD 20.A 21.BC 22.ABCD 23.D

24.AB

25.ACD 26.ABCD 27.D 28.BD 29.ABD 30.ABCD 31.D

32.BD

33.BCD 34.ABCD 35.ABCD 36.BCD 37.AB 38.ABCD 39.ACD 40.ABD

.

.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简答题:

1.答:企业应当以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

报告分部是指符合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定义,按要求应当予以报告的分部。符合下列标准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方可作为报告分部披露其相关的会计信息。

(1)重要性标准——10%,一个分部是否作为报告分部,取决于其是否有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判断其重要性主要依据其是否达到下列各项目中至少一项标准。

(2)报告分部75%的标准,企业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符合上述三项10%的标准确认为报告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对外营业收入合计额应达到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75%的比例。

(3)报告分部的数量不超过10个,作为报告分部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不得超过10个,因为如果将过多的分部作为报告分部,对其会计信息予以披露,则将导致披露的信息过多,使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流于琐碎,反而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2.答:又称正查法,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顺查法的审计程序与会计核算程序基本一致,首先审查原始凭证,以查明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合规;其次审查记账凭证并与原始凭证核对,以查明会计分录是否正确,数据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合;再次审查会计账簿(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并进行账证、账账核对,以查明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记录是否正确无误,账账之间是否相符,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最后审查和分析会计报表并进行表账、表表核对,以查明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是否正确、完整、合规,与账簿记录是否相符,表表之间是否相符。此外,还应抽查盘点实物资产和核对债权债务,以验证财物是否完整,债权债务是否正确。顺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审计工作细致、全面,不容易发生遗漏,容易查出错误和舞弊,审计结果比较可靠。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高,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效率低。

3.答:审计的总目标是根据我国的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它们的关系是: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在审计的具体目标中,一般审计目标适应于所有项目的审计。项目审计目标只是适应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只有了解一般的项目审计目标,才能据以确定项目审计目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就可以对管理当局的任何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再把对每个认定的结论结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以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了。

4.答:抽查法是指在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按照一定抽样方式抽取部分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作为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正确性的一种方法。抽查法一般可分为三种: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和统计抽样法。任意抽样法是指在被审计经济活动的总体中,任意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审查。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对于抽取哪些样本,

样本量多大等无章可循,极具盲目性和偶然性,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审计风险很大。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进行全面、详细地审查。详查法的优点是容易查出各种错误和舞弊,审计风险较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审计效率低。在实际工作中,除对有严重问题的、非彻底检查不可的专案审计以及经济活动很少的小型企事业单位采用此法之外,一般不采用此法。

.

.

答:调整法是指根据审计结果,更正查账中已经核实的错误或作假账项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也称调5.账法。当审计工作结束时,审计人员应该核实查账结果,对所查出并已落实的各种错误,包括科目处理错误、漏账、重账错误、计算错误、转账错误以及弄虚作假的账项等,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编制“账项调整汇总表”交由被审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调账处理,并据以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资料,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资料的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如对银行存款实存数的审查,通常运用调节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企业单位与开户银行双方所发生的“未达账项”进行增减调节,以便根据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来验证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又如,为了证实财产物资账实是否相符,也可以运用调节法。当盘存日与书面资料结存日不同时,结合实物盘点,将盘存日期与结存日期之间新发生的出入数量用来对结存日期有关的财产物资的结存数进行调节,以验证或推算结存日期有关财产物资的应结存数。其计算公式为:结存日(书面资料日期)数量=盘存日盘点数量+结存日至盘存日发出数量-结存日至盘存日收入数量。

答:审计证据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四大类:6.)实物证据。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1(在的证据。)书面证据。书面证据是指审计人员所获取的以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被审事项的书面资料。(2)口头证据。口头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提问得到口头答复所形成的证3(据。 4()环境证据环境证据是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4条指出:《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中第,正是审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这里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计证据的两大特性。

7.答: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等作出的工作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审计业务中普遍使用的专业工具。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工作底稿是连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

(2)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3)审计工作底稿便于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4)审计工作底稿是解脱或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评价或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

(5)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质量控制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六是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价值。

8.答: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工作的质量,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是切实可行的。所谓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就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这一复核制度目前已在我国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对提高审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经理(或者项目负责人)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它要求项目

经理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逐张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审计人员及时修改完善。部门经理(或注册会计师)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二级复核,称为一般复核。它是在项目经理完成了详细复核之后,再对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等进行复核。部门经理复核既是对项目经理复核的一种再监督,也是对重要审计事项的重点把关。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复核是三级复核中的最后一级复核,又称为重点复核。它是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审计问题、重大审计调整事项及重要的审计工作. .

底稿所进行的复核。主任会计师复核既是对前面二级复核的再监督,也是对整个审计工作的计划、进度、质量的重点把握。

)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应首先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19.答:的余额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并记入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必要的调整。)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审计人员应当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并与总2(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且与坏账准备账户报表数核对相符。在此基础上,对表中所列项目进行总体性分析并实施必要的抽查,注意表中是否存在异常项目,如贷方余额、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等。)编制并分析应收账款账龄表应收账款的账龄,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3(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在编制该表时,可以选择重要的客户及其余额列示,不重要的或金额较小的,可以汇总列示。审计人员通过该表的分析,不但可以了解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而且还可以确定函证对象。)函证应收账款函证是应收账款审计中最重要的一项审计程序。函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应收账4(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在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

)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数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检1答:(10. 是否划清了营业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界限。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检查营业费用各项目的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开支内容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产品销售2(等活动有关,计算是否正确。)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3 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必要时,对营(4 业费用实施截止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建议作必要调整。)核对营业费用有关项目金额与累计折旧、应付工资、预提费用等项目相关金额的勾稽关系,(5 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检查营业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查明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营业费用、人为调节利润6()检查营业费用是否已在利润表上恰当披露。的情况。(7

答: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主要是为了确定将要发表的审计意见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11.否遵循了审计准则。为此,注册会计师必须按顺序完成下面四个步骤的工作: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对会计报表进行技术性复核;对会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起草审计报告;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

答:审计人员应把审计重点放在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上,这就会大大减少报表项目实质性测试的工12. 作量,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初步评价支出循环的内部控制;(1)了解和描述支出循环内部控制;2()支出循环的符合性测试,包括请购控制的符合性测试,订货控制的符合性测试,验收控制的3(付款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储存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会计记录控制的符合性测试,退货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审计人员应对支出循环内部控制的健全性、进一步评价支出循环内部控制完成符合性测试后,(4)有效性进行进一步评价。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必要的控制,或者现有的控制不足以防止或发现错报或漏报,那么审计人员就应该考虑控制缺陷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比如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

.

13.答:股本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公司章程、合同和投资协议的规定向股东募集的资本,代表股东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

(1)审阅公司章程、实施细则和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记录;(2)检查出资方式和出资比例;(3)索取或编制股本明细表;(4)审查股票发行、收回;(5)函证发行在外的股票;

(6)审查股票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7)确定股本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14.答:(1)核实长期投资的实有数;(2)审查长期投资业务的合规性及合法性;

(3)审查长期投资计价的正确性;(4)审查企业长期投资核算的正确性;

(5)审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相互划转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检查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审查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15.答:(1)盘点库存现金应采取突击方式进行,以防止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影响盘点结果的真实性。

(2)为了不影响被审单位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盘点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3)盘点时,必须有出纳人员、会计部门负责人和审计人员同时在场。

(4)如果库存现金多处存放,应采取同时盘点的方法进行,人手不够时,也可先封存现金,再逐一盘点。

16.答: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包含的银行存款余额是否存在,是货币资金审计中的重要内容,向开户银行询证是确定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审计程序之一。通过询证既可以获得企业银行存款存在的证据,又可以获得被审计单位是否拥有该资产所有权的证据,同时还可能发现企业未入账的银行负债。

17.答: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后,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同时符合下述情况时,应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已经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3)不存在应当调整或披露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或披露的重要事项。

18.答: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后,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反映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恰当的,但还存在看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因审计范围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无法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取得应有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个别重要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

见的审计报告。

19.答:一般而言,一个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职务分工控;(2)授权批准控制;(3)货币资金支付程序控制;(4)凭证和记录控制;(5)货币资金保管控制;(6)票据及印章管理控制。

20.答:(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审计人员应首先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复核其.

.

加计数,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和报表数核对相符。

(2)进行分析性复核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目的是从总体上确认收入的合理性、真实:根据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编制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表,将本期与前期的主营业务收入相比较,如果变动较大,则分析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正常,若不正常,还要分析其他可能的原因。比较本年不同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以查实企业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现象。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同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五、论述题:

1.答:知识点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遗漏,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会给利用审计报告的有关使用者造成损失,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这一后果承担责任。这种审计意见偏离客观事实,并导致审计责任的可能性就构成了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Audit Risk,简称AR),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所谓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缩写为IR),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

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所谓控制风险(Control Risk,缩写为CR),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类别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所谓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缩写为DR),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在审计风险的三个构成要素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对此无能为力。但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高低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便可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从定量的角度看,审计风险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

根据上述公式,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计算如下: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

控制风险或 DR=AR/IR*CR。

2.答:知识点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计划仅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预先规划。审计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常常会产生预期计划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在审计过程中通过检查,发现被审计单位某些内部控制执行效果不佳,导致原来制定的审计程序和实际预算需要改变时,就应及时对审计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

审计计划的作用:

(1)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有利于审计工作按步骤进行,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审计计划,审计项目负责人可以全面了解审计工作的整体安排和各审计步骤的具体时间安排,掌握好审计工作的进程。同时,一般审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审计计划明确自己在审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应做的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利于做好审计工作。

(2)有利于对审计工作实行监督和检查。通过审计计划与实际工作结果的对比,可以检查在. .

审计过程中究竟完成了哪些应完成的工作、所完成的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是否存在重大遗漏问题等。)有利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协调工作,避免误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3审计业务的过程中,要想保持良好的信誉,要想最大限度的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这一切离不开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和协助通过审计计划,审计人员可据此对被审计单位提出要求,进行协调,也避免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可能发生的误解。以保持同被审计单位的良好关系,也便于以合理的成本完成优质的审计工作。

3.答:知识点

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一般包括十个基本要素: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会计报表的编报单位。若会计报表编报单位为某一集团的下属公司,则应同时写明下属公司的名称。

(2)审计项目名称:即某一会计报表项目名称或某一审计程序及实施对象的名称,如具体审计项目是某一分类会计科目,则应同时写明该分类会计科目。

(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指某一资产负债类项目的报告时点或某一损益类项目的报告期间。(4)审计过程记录:即审计人员的审计轨迹与专业判断的记录。审计人员应将其实施审计而达到审计目标的过程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审计标识是审计人员为便于表达审计含义而采用的符号。为了便于他人理解,审计人员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各种审计标识所代表的含义,审计标识应前后一致。(6)审计结论:即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对某一审计事项所作的专业判断。就符合性测试而言,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满意程度以及是否可以信赖;就实质性测试而言,是指审计人员对某一审计事项的余额或发生额的确认情况。

(7)索引号及页次:索引号是指审计人员为整理利用审计工作底稿,将具有同一性质或反映同一具体审计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分别归类,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控制所作的特定编号;页次是在同一索引号下不同的审计工作底稿的顺序编号。

(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即审计人员必须在其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名和签署日期。(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即审计人员必须在其复核过的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名和签署日期。若有多级复核,每级复核者均应签名和签署日期。

(10)其他应说明事项:即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判断,认为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予以记录。

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应把握以下基本结构:

(1)被审计单位的未审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有关会计账项的未审计发生额

审计学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的最本质特征是()。 A.公正性 B.独立性 C.权威性 D.真实性 2.税务机关的财务收支业务应当由()来进行审计。 A.国家审计 B.财政局 C.民间审计 D.监事会 3.政府审计的重要特点()。 A.强制性 B.独立性 C.广泛性 D.无偿性 4.()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业务范围。 A.验资 B.审计业务 C.会计咨询业务 D.会计监督 5.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在审计()中进行。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终结阶段 D.后续阶段 6.审计人员对存货盘点进行监督,取得盘点记录是证明实物的()。 A.外部证据 B.直接证据 C.间接证据 D.环境证据 7.()是指从实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含性能来证明事物真相的各种财产物资。 A. 环境证据 B.加工证据 C.书面证据 D.实物证据 8.()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A.会计和审计 B.推销员和销售科长 C.技术员和车间主任 D.门卫和保卫科长 9.下列项目中,需要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才能提供审计服务的是() A.政府审计 B.注册会计师审计 C.内部审计 D.内部审核 10.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 A.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B.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C.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检查风险 D.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11.()是建立在内部控制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方法 A.制度基础审计 B.账项基础审计 C.风险基础审计 D.注册会计师审计 12.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是一种有偿服务,下列不能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收费依据的是() A.审计结果的大小 B.服务性质 C.工作量大小 D.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13一般来讲,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是()。 A.审计人员 B.审计机关的项目负责人 C.企业管理人员 D.被委托的第三人 14.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终结阶段 D.审批阶段

审计学基础复习资料

. 《审计学基础》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审计主体 2.审计对象 3.审计客体 4.审计性质 5.审计利害关系人 6.政府审计 7.内部审计 8.注册会计师 审计 9.合法合规审计 10.绩效审计 11.财务报表审计 12.审计业务约 定书 1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14.审计计划 15.审计方法 16.审计抽查 法 17.审计判断抽样法 18.审计统计抽样法 19.审计审阅法 20.审计验算 法 21.审计核对法 22.审计调整法 23.审计调节法 24.审计比较 分析法 25.审计比率分析法 26.审计平衡分析法 27.审计因素分析法 28.审计账户 分析法 审计询问审计质量鉴定法 31.审计函证 32.29.存货监盘 30. 审计证据 36. 33.审计观察法 34.审计抽样 35.审计电子商务 分部报告生产循环 38.投资 39.审计期后事项 40. 37. 关联方交易41. 二、不定项选择题: [ ] )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 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1.( 合理性 C.合法性 D.A.权威性 B.独立性 [ ] )查起。2.逆查法应先从( 会计报表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账簿 D. [ ] )的可信性。3.国家出台审计准则的主要原因是增强的(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D. A.会计档案 B.会计报表 C. [ ] )下达。4.审计通知书应由( 审计小组国家审计机关 B. C.内部审计机构 D. A.会计师事务所 [ ] ()是证明力最差的证据。5.环境证据 D. A.实物证据 B. 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 ] 属于内部证据的有6.材料出库单 D. 银行对账单A.购货发票 B.销货发票 C. [ ] 7.被审单位的内部控 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是经营风险检查风险 D.控制风险A.固有风险 B. C. [ ] 8.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评审 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事前审计A. D. 抽样审计详细审计 B.局部 审计 C. [ ] 9. ()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保管员和车间主任经理和董事长A. 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C.

《审计学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审计学原理》模拟卷(A) 一、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1、按照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分类包括有()。 A.口头证据 B.辅助证据 C.书面证据 D.基本证据 E.环境证据 22、会计账簿审查的重点是()。 A.总账 B.明细账 C.日记账 D.辅助账簿 E.对账单 23、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基本上经过哪几个步骤?() A.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B.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C.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D.对描述的结果进行复核 E.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 24、下列选项中,关于审计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在具体实施审计流程时编制的工作计划 B.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指南 C.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D.审计计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 E.审计计划是由主任会计师进行编制的 25、有权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的人是()。 A.项目负责人 B.初级审计人员 C.部门负责人 D.审计机构负责人 E.审计委托人 26、可以用于肯定式函证的账户有()。 A.应收账款金额较大,拖欠时间较长 B.存在贷方余额 C.年终时大量赊销 D.发生财务危机的客户 E.所有客户 27、在下列()情况下,应实施应付账款的函证。 A.控制风险高 B.财务状况不佳 C.存在大量小金额欠账 D.应付账款金额较大 E.所有应付账款 28、审计人员对产品销售成本的审查,应涉及()的审查。 A.直接材料成本 B.直接人工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E.财务费用 29、下列行为中属于在处理国家财产方面违反财经法纪的有()。 A.擅自转让国有企业财产 B.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 C.擅自转让集体企业财产 D.滥发奖金、津贴、补贴 E.没有按税法要求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 30、审计人员通过对()的审查,来达到业务经营审计的目的。 A.资金筹集过程 B.材料采购过程 C.产品产生过程 D.产品销售过程 E.投资过程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核对借方余额合计和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符是会计记录核对的哪种()。 A.账表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 D.账证核对 2、一般来讲,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是()。 A.审计人员 B.审计机关的项目负责人 C.企业管理人员 D.被委托的第三人 3、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终结阶段 D.审批阶段 4、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表示不满时应向上级审计机关提出()。 A.复审 B.起诉 C.复核 D.复议 5、对于注销的应收账款,会计部门应在()中予以登记,同时进行追踪控制,以防随后收回时被内部人员贪污。 A.备查账簿 B.销售发票 C.明细账 D.销售合同 6、如果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出现借方余额,审计人员应提请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列示。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预付账款 7、被审计单位“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账”中记有以下费用项目,应予以确认的是()。 A.生产车间领用的产品包装费 B.常设销售机构经费 C.厂部销售部门管理人员工资 D.为购买单位垫付的运费 8、财经法纪审计的结论与决定具有()。 A.代表性 B.广泛性 C.指导性 D.强制性 9、()是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A.财政审计 B.内部审计 C.财务审计 D.财经法纪审计 10、内部审计结论的执行与否,主要取决于()。 A.被审计单位领导的意志 B.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意志 C.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 D.被审计单位当时的具体情况 11、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人大常委会 D.财政部 12、企业下列行为违背企业会计处理方法一贯性原则,审计人员根据其重要性,考虑在审计报告中反映的有()。 A.上期提取甲存货跌价准备5,000,鉴于其可变现净值降低,本期再提8,000元 B.根据国家统一会计要求,从本期开始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 C.本期经营状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法由年数总和法改成平均年限法

审计学复习题

《审计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 1.在秦汉时期,(C )制度日益完善。 A.监察 B.御史 C.上计 D.下计 2.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政府审计机关隶属于(C)。 A.司法系统 B.行政系统 C.立法系统 D.司法系统 3.审计行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评价(C )。 A.剥削 B.统治 C.受托经济责任 D.经济利益 4.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C )。 A.经济评价 B.经济监察 C.经济监督 D.经济司法 5.在审计工作中,揭示审计对象的差错和弊端,属于审计的(A )。 A.制约性作用 B.促进性作用 C.建设性作用 D.宏观调控作用 6.审计按其主体分类,是审计的(A )。 A.基本分类 B.其他分类 C.技术分类 D.综合分类 7.民间审计,在我国亦称(D )。 A.查账 B.财务大检查 C.验资 D.社会审计 8.对某一特定项目所进行的审计,称为(C )。 A.局部审计 B.财经法纪审计 C.专项审计 D.民间审计 9.一般民间审计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对其进行的财务审 计或经济效益审计,属于( A )。 A.任意审计

B.强制审计 C.专项审计 D.突击审计 10.在实际工作中,与审阅法结合起来运用的方法是(D )。 A.观察法 B.鉴定法 C.比较法 D.核对法 11.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证实书面资料与有关财产物质是否相符 的方法是( D )。 A.监督盘存 B.观察法 C.调节法 D.直接盘点 12.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 法是( B )。 A.鉴定法 B.调节法 C.盘存法 D.抽样法 13.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 而采用的方法是( A )。 A.属性抽样 B.变量抽样 C.任意抽样 D.判断抽样 14.样本的可靠程度主要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当内部控制系 统较健全、有效时,一般可选择的可靠程度为( D )。 A.95% B.100% C.99% D.90% 15.从8000张现金支出凭证中抽取400张进行审计,采用系统抽样法,这抽 样间隔数为(B )。 A.10 B.20 C.30 D.40 16.民间审计组织在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的审计项目之前提交给被审计单位 的正式文件是( D )。 A.审计通知书 B.审计报告 C.审计建议书 D.审计约定书 17.被审计单位拒不缴纳应缴的违法款项、罚款的,政府审计机关可通知的 扣缴单位为( B )。 A.上级主管部门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完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审计学基础(专科) 一、名词解释: 1.实质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 2.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3.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各种证明文件和资 料。 4.经济评价职能:通过审核检查,评价被审单位的经营决策、计划和方案等是否先进,内部控制系统 是否健全,是否切实执行,财政财务收支是否按照计划、预算和有关规定执行,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经济效益是否较优,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等。 5.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效益性进行 审查。 6.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用以证实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据。 7.审计准则: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或会计师职业团体组织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 格,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8.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获取的用以 证明审计事项真相或性质并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一切凭据或证明材料。 9.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包含错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 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0.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 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 11.实质性测试:也叫真实性测试,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测试来验证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各项认定是否 公允,同时揭露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要舞弊行为和工作差错。 12.审计依据: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 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13.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 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 14.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15.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所作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 这些重要财务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16.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 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17.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方法, 是用于符合性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法。 18.简式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对应公布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具有记 载事项为法令或审计准则所规定的特征,一般适用于公布目的。 二、单项选择题: 1. 审计人员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其体现了审计的( A ) A. 独立性 B. 权威性 C. 公正性 D. 依法性 2.( A )用来衡量被审计事项是否优劣的准绳。 A. 审计依据 B. 审计证据 C. 审计准则 D. 审计标准 3.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 D ) A. 经济公证 B. 经济鉴证 C. 经济评价 D. 经济监督

《审计学》模拟试题(一)与答案

《审计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维护独立性的措施不足以消除威胁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 A. 以或有收费形式收取审计费用 B. 对报表发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C. 将威胁独立性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 D. 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 【答案】 D 【解析】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能消除对独立性的影响或不能将其影响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必须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 2. 业务质量控制中 ,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不应当考虑()。 A. 招聘 B. 职业经验 C. 专业胜任能力 D. 业绩评价 【答案】 B 【解析】业务质量控制中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应当考虑:招聘;业绩评价;人员素质;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发展;晋升;薪酬;人员需求预测。 3. 下列各项中,为获取适当审计证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最相关的是()。 A. 从被审计单位销售发票中选取样本,追查至对应的发货单,以确定销售的完整性 B. 实地观察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以确定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C对已盘点的被审计单位存货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盘点记录相核对,以确定存货的计价 正确性 D.复核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确定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答案】 D 【解析】选项 A 一般与销售的发生、完整性均无关;选项B实地观察主要是与存在相关; 选项C主要是与存在和完整性相关。本题考核的是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 4. 以下对审计证据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一般包括对初始分录的记录和支持性记录 B. 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C. 可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包括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 D.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共同构成了审计证据,两者缺一不可 【答案】 B 【解析】会计记录中含有信息的性质决定了其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故 B不对,其余皆正确。 5 .以下审计程序中,不属于分析程序的是()。 A. 根据增值税申报表估算全年主营业务收入 B. 分析样本误差后,根据抽样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 C. 将购入的存货数量与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进行比较 D. 将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毛利率进行对比,判断关联方交易的总体合理性【答案】 B

【精品】《审计学基础》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各章节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单选题DBACC,多选题ABC, AD, AC, BCD, AB, BCE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教材P29-30 (2)审计是指由独立的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 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冃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 济责任。审计具有独立性、权威性两个属性。 (3)民间审计。P18页民间审计的定义 案例二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也规定:在管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该案例中,董事长一方面作为董事会的成员,应对管理层在编制报表中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他还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应当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最终的责任。 总经理作为公司日常经营的管理者,理应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不能因为只懂技术不懂财务而减轻责任。 总会计师是负责财务的直接领导,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报表是其直接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并对利益相关人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审计责任。 第二章 单选题BDDDD;多选题ABCD, BD, ABCD, ABCD, ACD, AC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二、五(略) 案例三(1)注册会计师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属于责任方认定的鉴证业务;对其与2006年12月31 H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属于直接报告鉴证业务。

2019年7月自考真题审计学共17页文档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审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注册会计师与政府审计部门如果对同一事项进行审计,最终形成的审计结论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审计的依据不同 B.审计的独立性不同 C.审计的性质不同 D.审计的方式不同 2.下列有关审计监督体系的理解表达,正确的是( ) A.内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 B.政府审计是独立性最强的一种审计 C.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D.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心的 3.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但没有诋毁同行 B.没有利用其知悉的客户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C.按照业务约定和审计准则的要求完成年报审计工作 D.除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形外,没有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各种鉴证服务 4.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同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提供年报审计和( ) A.法律服务 B.纳税申报 C.代编财务报表 D.IT系统服务 5.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原因不包括( ) A.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及能力无法由广告内容加以评估

B.广告可能威胁专业服务的精神 C.广告可能导致同行之间的不当竞争 D.广告可能对注册会计师进行丑化 6.下列类别,不属于注册会计师针对列报相关的认定是( ) A.分类和可理解性 B.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 C.完整性、准确性和计价 D.截止和分摊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鉴证业务中的三方关系是( ) A.注册会计师 B.责任方 C.委托人 D.预期使用者 8.对被审计单位的应付账款,注册会计师应侧重审查其( ) A.存在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1)学习资料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审计学基础》 一、专业名词解释题: 1. 审计主体:审计主体,具有专职资格和能力的人员。审计人员必须有确定的能力熟知既定 的标准,并且能够确定为得出适当结论所需审计证据的类型和数量。就外部审计而言,是指那些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或审计师资格的人员;就内部审计而言,是指独立于单位会计机构而又详知单位会计制度及监督制度的被赋予监督权、审计权的人员。 2.审计对象:是特定经济实体或特定事项的可计量的信息证据。可计量的信息有很多形式, 但共同特点是有可确认、证实的形式。 3. 审计客体:即审计谁的可计量的信息证据,解决审计“谁”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经 济实体与法人实体一致,比如股份有限公司、政府单位、合伙公司等。但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实体有可能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车间,有时甚至是个人。 4. 审计性质: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在独立基础上的客观计量和评价。 5.审计利害关系人:是指所有使用和依赖审计报告的个体。对一个企业来说,审计利害关系 人通常包括股东、管理当局、债权人、政府机构和一般社会公众。 6. 政府审计:政府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政府机构及国有企业进行的审计。政 府审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制性。 7.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各单位自身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进行的审计。 内部审计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与改进,但由于内部审计是由单位内部人员所完成,其独立性相对较弱。 8.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所进行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不附属于任何机构,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9. 合法合规审计:合法、合规审计是指对一个单位的某些财务或经营活动收集并评价证据, 以确定其是否按照特定的标准来执行。 10. 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指检查一个企业或组织经营的程序和方法以确定经营效率、效果 和经济性。 11. 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指审查企业编制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责表、损 益表、现金流量表和附表),以确定这些可计量的信息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的过程。 12.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 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1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 等的总称。 14.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 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15.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手段和技 术的总称。 16. 审计抽查法:是指在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按照一定抽样 方式抽取部分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作为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

审计基础复习题及答案(1)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 A )。 A.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B.生产发展的需要 C.会计发展的需要 D.管理的现代化 2.( B )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A.公正性 B.独立性 C.权威性 D.真实性 3.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相同的地方,包括( A )。 A.均为外部审计,独立性较强 B. 均需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C. 依靠收费维持生存 D. 按区域划分,承接业务 4.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审计可分为(B )。 A.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B.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C.强制审计、任意审计 D.报送审计、就地审计 5.国家审计属于( B )。 A.任意审计 B.强制审计 C.专项审计 D.突击审计 6.下列不适用函证的项目是( A )。 A.库存现金 B.银行存款 C.由其他单位代为保管、加工或销售的存货 D.应收账款 7.逆查法应先从( D )。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账簿 D.会计报表 8.( A )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者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会计记录或其他书面文件进行审查。 A.检查记录或文件 B.询问 C.函证D.重新计算 9.( B )是指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调查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A.函证B.询问 C.分析程序 D.观察 10.( C )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A.计算B.检查C.分析程序D.比较 11.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时,应同被审计单位签订( B )。 A.审计准则 B.审计业务约定书 C.审计通知书 D.审计报告 12.( A )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 A.总体审计策略 B.审计业务约定书 C.审计依据 D.具体审计计划 13. ( A )对项目总体质量负责 A.项目负责人 B.主任会计师 C.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D.助理人员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被审计单位舞弊的是( C )。 A.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B. 原始会计数据或原始记录的计算、抄写错误 C. 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D. 对事实的疏忽 15. 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对错误与舞弊的相关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如果未能查出重大错报是由于被审计单位舞弊造成的,则注册会计师对此不承担责任 B.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与舞弊 C.及时防治和发现错误与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 D.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发现所审计会计报表中的所有错误和舞弊 16.审计责任是指( D )。

《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审计学》试卷一~四 《审计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1分)?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由国家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该准则的体系不包括() A.业务准则(含审计准则) B.质量控制准则 C.后续教育准则 D.职业道德准则 2.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初步评价后,注册会计师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则选择实质性程序的策略应为() A.以分析程序为主 B.以细节测试为主 C.以控制测试为主 D.以双重目的测试为主 3.为证实销售业务的完整性,注册会计师应选择最有效的具体审计程序是() A.抽查发运凭证 B.抽查销售明细账 C.抽查应收账款明细账 D.抽查银行对账单 4.下列审计程序中,注册会计师最有可能证实已记录应付账款存在的是() A.向供应商函证余额为零的应付账款 B.检查采购文件以确定是否使用预先编号的采购单 C.抽查购货合同、购货发票和入库单等凭证,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 D.从应付账款明细账追查至购货合同、购货发票和入库单等凭证 5.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特征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其充分性 B.审计通常不涉及鉴别文件记录证据的真伪,但应考虑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C.审计证据越多越好 D.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成本的高低作为减少不可替代审计程序的理由 6.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属于合理保证鉴证业务的是() A.对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 B.对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 C.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D.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7.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承担最终责任的人是() A.全体合伙人 B.主任会计师 C.部门经理 D.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8.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可选择实施的审计程序是() A.风险评估程序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细节测试 D.控制测试 9.注册会计师对存货实施的监盘程序,与判定存货的哪项认定最相关() A.所有权 B.完整性 C.存在 D.估价 10.下列审计程序中,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序有() A.检查有形资产 B.重新计算 C.函证 D.询问 11.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审计业务时应当与被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签约的时间应在() A.审计工作之前 B.审计工作之中 C.审计工作之后 D.提交审计报告时 12.某会计师事务所于2006年2月15日对某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对该公司审计的审计档案应当() A.至少保存至2007年2月15日 B.至少保存至2011年2月15日C.至少保存至2016年2月15日 D.长期保存 二、多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

审计学基础

审计学基础 教学大纲 《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审计学基础》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明确审计的目标和作用,认识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学习专业审计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审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审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审计的概念、对象和审计规范,了解在实务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使学生对审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审计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掌握学科的理论要素;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行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对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是本章的重点。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2、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理论 3、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与分类 一、审计的概念 1、美国会计学会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审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审计学原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审计职能是() A.经济监督B.经济鉴证C.经济评价D.经济管理 2、审计工作一般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 A.报告阶段→实施阶段→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准备阶段 C.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D.报告阶段→实施阶段→准备阶段 3、国家出台审计准则的主要原因是增强的()的可信性。 A.会计档案 B.会计报表 C.会计账簿 D.会计凭证 4、对注册会计师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定要求是( ). A.独立审计具体准则B.执业规范指南C.会计制度D.审计约定书5、采取下列哪种方法获得的审计证据品质低,证据力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 A.询问法 B.盘存法 C.函证法 D.分析法 6、属于内部证据的有( ) A.购货发票B.销货发票 C.银行对账单D.材料出库单 7、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是( ) 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D.经营风险 8、采用监盘法一般能取得较为可靠的()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9、()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A.经理和董事长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D.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10.从特定审计对象的总体中有选择地、有重点地抽取部分项目进行审计的抽样技术,属于() A. 判断抽样 B. 统计抽样 C. 随机抽样 D. 随意抽样 11.某些账户在没有内控的情况下,存在差错的风险很高,此种风险属于() A. 固有风险 B. 总体风险 C. 控制风险 D. 检查风险 12.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是() A标准误差B可容忍性误差C标准方差D预期总体误差 13.被审单位个别重要会计处理方法的不符合一贯性原则,则应出具() A. 肯定意见 B. 保留意见 C. 否定意见 D. 拒绝表示意 14.抽样审计可运用的程序是( )。 A.函证B.询问 C.观察D.分析性复核 15.签发审计通知书属于() A. 准备阶段 B. 实施阶段 C. 报告阶段 D. 复议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审计的基本职能有( )。 A、经济核算 B、经济监督 C、经济管理 D、经济评价 E、经济鉴证 2、审计准则的作用包括()。 A. 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工作规范 B. 为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 C. 提供了衡量审计客体的尺度 D. 维护了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 3、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的区别表现在() A.方法不同 B.对象不同 C. 责任不同 D.影响程度不同E撰写人不同 4、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表现在() A.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B有利于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C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D有利于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

审计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审计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名词 1.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用此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2. 财务报表审阅:指注会接受委托,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业务的鉴证业务。 3. 审计风险:指注会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4. 审计工作底稿:指注会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5. 管理层的认定: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述,反映了管理层在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尊享版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序及结果。 二、单选 1?审计意见指在提高被动审计单位(A.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2.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明确了审计工作以(B.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 3. 下列不适用函证的项目是(库存现金)。 4.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属于(分析性复核)。 5.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分别评价(C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个层次的重要性。 6. 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属于(B存货)。 7. 主要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项,有极高的可信赖程度的抽样方法是(D.发现抽样)。8?当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中出现除??…的影响外”的字样时,表明审计报告含(B. 保留意见)。 9. 有限责任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中,负责签名并盖章的人员应当有( B.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和一名负责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10. 以前针对上期财务报告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导致非无保留 意见的事项已经解决,但对本期仍很重要,注册会计师应当( A.在审计报告中增 加强调事项段提及这一情况)。 三、多项选择题 1.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程序,按其运用的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风险评估程序、B控制测试程序、C实质性程序)。 2. 作为审计证据的会计记录有(A.会计凭证B.会计账簿C各种试算表D.各种汇总表)。 3. 审计意见的基本类型有(A.无保留意见B否定意见C保留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4. 下列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有(A.控制环境B.风险管理C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

审计学基础与实务--模拟试题--两套

模拟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及时发现并纠正被审计单位的错误与舞弊,是()的责任。 A.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B.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师 C.税务机关的注册税务师 D.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 2.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因而审计人员没有查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此时审计人员()。 A.没有过失 B.有普通过失 C.有重大过失 D.三种过失都有可能 3.如果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00元,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是20000元,则在计划 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应确定()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A. 20000元 B. 15000元 C. 10000元 D. 18000元 4.用来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错误金额的抽样方法称为()。 A. 属性抽样 B. 变量抽样 C. 统计抽样 D. 非统计抽样 5.下列各项不属于实质性测试的是()。 A. 交易的细节测试 B. 余额的细节测试 C. 控制测试 D. 列报测试 6.对于未予函证的应收帐款,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A.重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B.审查与应收帐款有关的销货凭证 C.执行分析性复核 D.负债表日后的收款情况 7.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其所有权应归属 于()。 A.会计师事务所 B.被审计单位 C.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D.委托单位 8.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除前段所述……的影响外”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审计报告D.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9.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 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审计报告D.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10.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由于上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审计报告D.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被审计单位应负的会计责任包括()。 A.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B.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C.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 D.确保盈利预测的实现 2.下列情况中,注册会计师为确保其独立性而应回避的有()。 A.两年前曾在委托单位任职 B.在委托单位有经济利益 C.担任委托单位常年会计顾问 D.与委托单位的负责人有近亲属关系 3.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的依据有()。

自考_审计学基础_王守龙_电子版_《审计》考试大纲doc

附件1: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审计课程(课程代码:00944)考试大纲 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审计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2章审计类型和审计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3章审计组织的形式、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4章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5章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6章资产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7章负债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8章所有者权益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9章收入、成本和费用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10章利润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11章审计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12章验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地位 二、本课程开始的总体要求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自学方法指导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审计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财会与审计(专科)专业必考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审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设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审计这门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对审计人才和经济监督人才的迫切需要。审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特征,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综合性课程,对考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认识审计的意义和目的,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实务知识,充分理解审计对于现代经济生活的现实作用,包括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的基本方法、技巧,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型人才。侧重点在于着力培养应考者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适应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满足社会尤其是农村对审计人才的迫切需要。 审计学基础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11章;次重点章为第7章、第9章、第10章;一般章节为:第8章、第12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审计的意义和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务技能,能够运用审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1章审计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发展的过程;理解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二、考试内容 1.1 审计的概念 1.1.1 审计概念的表述

审计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审计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审计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审计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审计准则是(政府审计准则)。 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 3.国际审计准则一般不包括(后续审计准则)。 4.颁布质量控制准则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5.在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中,(执业规范指南)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不具有强制性。 6.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 7.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有(ABCD)。 A.独立审计准则 B.职业道德准则 C.审计质量准则 D.后续教育准则 2.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包括(ABD) A.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B.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D.执业规范指南 3.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主要用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BCD)业务 B.特殊行业审计 C.特殊性质审计 D.特殊目的审计 4.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的制定依据有(BD)。 B.《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D.《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 5.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主要用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BCD)业务。 B.特殊行业审计 C.特殊性质审计 D.特殊目的审计

6.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ABC)。 A.机构独立 B.人员独立 C.工作独立; 三、判断题: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它包括一般准则、外勤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三个部分。(×) 2.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应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 3.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客观依据,并且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 的。(√) 4.监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其全面质量控制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审计目标、风险与重要性 一、论述与问答题: 1.什么是审计的总目标?它与审计的具体目标存在什么关系? 答:审计的总目标是根据我国的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它们的关系是: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在审计的具体目标中,一般审计目标适应于所有项目的审计。项目审计目标只是适应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只有了解一般的项目审计目标,才能据以确定项目审计目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就可以对管理当局的任何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再把对每个认定的结论结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以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了。 2.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分哪几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