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规划与设计

合集下载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一、仓库规划的目标仓库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仓库的物理空间和作业流程,实现货物的高效存储、准确配送和快速动态调度。

主要目标包括:1.最大化存储容量:采用合适的垂直和水平存储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存储密度。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合理划分工作区域、优化作业流程等措施,提高仓库操作效率。

3.减少作业成本:通过合理布局、设备配置和自动化技术应用,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投入。

4.提高配送速度:通过合理的拣选方式、快速补货和合理路线规划等手段,提高配送速度和准确性。

5.保障货物安全:通过合理安排货物摆放、设备维护和安全设施设置,确保货物安全。

二、仓库规划的步骤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仓库基本信息、库存数据、货物特性和作业流程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2.目标设定:根据仓库规划的目标,确定具体的提升方向和改善要求。

3.布局设计:根据仓库的具体情况、需求和目标,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

4.设备选择和配置:根据作业流程和货物特性,选择合适的仓储设备和作业设备,并进行配置。

5.软硬件支持:选用适当的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

6.实施和改进:进行规划的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布局设计原则1.功能分区原则: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收货区、存储区、拣选区和发货区等,使各功能区域互相独立、相互配合,提高作业效率。

2.流线布置原则:根据货物的流向和作业流程,合理安排输送设备和作业设备的位置,使物流流线畅通,减少作业路径和时间浪费。

3.垂直空间利用原则: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可以采用高架货架、自动立体库等方式,提高存储容量。

4.安全保护原则:合理设置防火、防潮和防盗设备,保护货物安全,并设置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员工的安全。

5.灵活调整原则:设计仓库布局时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改进,留出适当的余地,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案例分析以一个电子产品仓库为例,进行仓库规划和布局设计。

第四章 仓库规划以及布局设计

第四章 仓库规划以及布局设计

横列式: 横列式:指货位的 长度方向与货物的长度方 向相垂直。 向相垂直。 纵列式: 纵列式:指货位的长度与货场的长度方向相 同。
横列式布局
纵列式布局
纵列式布局的优缺点 横列式布局的优缺点 优点:仓库平面利用率较高 优点:主要通道长且宽,副 通道短,有利于货物的取 缺点:存取货物不方便,对 存、检查;通风和采光条 于通风采风不利。 件好;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缺点:主通道占用面积多, 货物面积的利用率会受到 影响。
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指建设场地平面布局中每个因素, 如库房、货场、专运线、道路、排水、供 电、站台等,在地面标高线上的相互位置。
货场
库房 设 备 场 地 维修间 一个仓库总平面布置图
地磅 磅 大 门
办公楼
2、仓库总平面布置 指对仓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存货区、入库 检验区、理货区、配送备货区、通道以及 辅助作业区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全面合理的 安排。
1、Y厂原仓库而已及存在的问题 、 厂原仓库而已及存在的问题 Y厂仓库有三层。一、二层分别存储主料、辅料;三层主要用于存放成品,按 厂仓库有三层。 厂仓库有三层 二层分别存储主料、辅料;三层主要用于存放成品, 照各个车间来划分存储区域。一层用于存放主料,主料质量重、何种大, 照各个车间来划分存储区域。一层用于存放主料,主料质量重、何种大,考虑到楼 板的承载能力,将其置于一层是合理的选择。 板的承载能力,将其置于一层是合理的选择。由于每单位主料的重要均不在人工搬 运能力的范围之内,一层的搬运设备主要是为平衡重式叉车。一层通道大约宽3-4米 运能力的范围之内,一层的搬运设备主要是为平衡重式叉车。一层通道大约宽 米 搬运车辆可以在仓库通行及调转方向。货区布置采用的是垂直式, 、搬运车辆可以在仓库通行及调转方向。货区布置采用的是垂直式,主通道长且宽 副通道短,便于存取查拣,且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副通道短,便于存取查拣,且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如何进行仓库的规划与设计

如何进行仓库的规划与设计

如何进行仓库的规划与设计仓库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关键性的项目,它直接影响到仓库的运营效率和工作效率。

下面将从仓库规划与设计的步骤、要点和建议等方面详细介绍。

1.了解需求:首先需要了解仓库的需求,包括存储物品的种类、数量、尺寸以及工作环境要求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规划仓库的布局和设计。

2.确定布局:根据仓库的需求确定合适的布局。

一般来说,仓库可以分为接收区、存储区、拣选区和发货区等。

在布局时,要考虑货物的流动路径,尽量减少货物的搬运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3.设定存储设备:根据仓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包括货架、托盘、搁板和容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仓库的空间,并且使货物易于管理和检索。

4.设计流程:根据仓库的运营流程设计相关的操作流程。

例如,货物的接收、入库、拣选、打包和发货等。

这样可以规范仓库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考虑安全:在仓库规划与设计中要考虑安全因素。

包括货物的稳定性、安全通道和消防设备等。

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确保仓库的安全运营。

6.考虑环境:在仓库规划与设计中也要考虑环境因素。

例如,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仓库内的货物质量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7.使用技术:现代仓库管理常常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如仓库管理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仓库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8.定期评估和改进:仓库规划与设计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定期评估仓库的运营情况,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以上是关于仓库规划与设计的一些基本步骤和要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细化。

1.多方沟通:在仓库规划与设计之前,多方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这样可以避免规划与设计与实际使用不符。

2.灵活运用空间: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尽量减少空间浪费。

例如,使用高度可调的货架等。

3.标准化管理:在仓库规划与设计中,可以考虑引入标准化管理,如标准化的货物编码和仓库布局等。

第3章仓库规划与设计

第3章仓库规划与设计

Tf (Gi * Tdi )
i 1
k
案例:
某公司拟建一爆竹加工厂,有三处备选场址方案A、B、C ,重要经济因素成本如下表2所示,非经济因素主要考虑政 策法规、气候因素和安全因素。就政策因素而言,A方案最 宽松,B方案次之,C方案最次;就气候因素而言,A、B两个 方案相平,C方案次之;就安全因素而言,C方案最好,B方 案次之,A方案最差。据专家评估,三种非经济因素比重为 :政策法规因素0.5、气候因素0.4、安全因素0.1。要求用 因次分析法确定最佳场址。
案例练习
• 某配送中心选址,设计了甲乙丙丁四种方 案,请根据下表利用加权因素法确定最佳 方案。
非经济因 素
权重
各选址方案等级及因素 甲方案 乙方案 丙方案 丁方案
场址位置
面积 地势 风向 交通 施工条件 同城市规 划的关系
9
6 2 5 7 3 10
A
A O E I I A
E
A E E E O E
选址例子2
7-11选址评估标准
• 商圈评估 购买力评估 家庭状况 人口密度 客流量 购买力 商圈的竞争评估——饱和度评估 • 细节技巧
商圈研究
• 1、商圈所在区域商贸状况、环境的优劣势、道路 交通状况; • 2、经营业种业态、物业管理、经营模式; • 3、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消费特征、购买力和人 文特征; • 4、锁定并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及经营策略; • 5、影响商圈的其他市场因素,如政策、法规、城 市规划等; • 6、商圈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
• (2) 确定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f 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f 的计算分三个步骤: 1 、确定单一非经济因素对于不同候选场址的重要性。即就 单一因素将被选场址两两比较,令较好的比重值为1,较 差的比重值为0。将各方案的比重除以所有方案所得比重 之和,得到单一因素相对于不同场址的重要性因子Td , 计算公式为:

仓库规划与设计内容

仓库规划与设计内容

仓库规划与设计内容引言仓库是一个用于存储和管理物品的场所,其规划和设计对于高效的物流运作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设计的仓库可以提高物品的存储能力、减少物品损失、优化物流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等。

本文将介绍仓库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包括仓库选择、布局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以帮助您实现一个优化的仓库管理系统。

1. 仓库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仓库对于仓库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仓库的要点:•位置:选择靠近供应链和市场的地理位置,以便于物品的快速运输和分发。

考虑到交通便利性,选择靠近高速公路、铁路站或港口的地点。

•面积: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确定所需的仓库面积。

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通常建议选择稍微大于预计需求的面积。

•安全性:选择具有可靠的安全系统和防火设施的仓库,以保护存储的物品不受盗窃或火灾的损失。

•租金:考虑到仓库租金的成本,选择符合预算的仓库。

2. 仓库布局设计仓库布局的设计应该根据物品的特性和物流流程进行优化,以实现最大化的存储能力和运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建议:•货架布局:选择符合需要的货架类型和高度,并考虑到不同物品的大小、重量和存储方式。

根据物品的快速访问频率,将常用物品放置在离拣选区域较近的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

•通道设计:设置合理的通道宽度,以便操作人员和运输设备能够自由通行。

采用合适的标识和标牌,以便快速找到所需物品。

•流程优化:根据物品的流动路径,布置库位、拣选区、装卸区、包装区等功能区域,以最小化物品的运输距离和操作时间。

•安全区域:划定专门的安全区域,用于存放危险品或高价值物品,设置合适的安全设备来保护这些物品不受损失。

3. 仓库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仓库设备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人员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仓库设备:•起重设备:根据物品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如叉车、吊车等,以便于快速、安全地装卸物品。

•存储设备:根据物品的特性和存储方式,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如货架、垂直升降式货梯、自动化存储系统等,以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物品的访问效率。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整体实施方案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整体实施方案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整体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1确定需求和目标:明确仓库规划与布局的目标,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等。

1.2调研分析:了解相关行业的仓库规划与布局现状,借鉴成功案例,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1.3立项与预算: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范围、成本等要求,并制定预算。

1.4团队组建:组建专业的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团队,包括工程师、设计师、项目经理等。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2.1收集仓库数据:收集仓库的实际运营数据,包括货物种类、货物量、进出货频率、储存方式、设备使用情况等。

2.2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现有仓库的瓶颈、问题和改进空间。

2.3资源评估:评估仓库现有的设备、人员和空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效率,并进行优化方案设计。

三、规划设计方案3.1决策原则:基于分析结果和目标需求,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设计方案。

3.2布局设计:根据仓库的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设计布局图,包括储存区域、作业区域、行人通道、设备摆放等。

3.3设备选型:根据仓库的需求和布局设计,选择适当的设备,如货架、叉车、输送带等。

3.4安全设计:考虑仓库的安全因素,如防火、防盗、疏散等,制定相应的安全设计方案。

3.5环境设计:考虑仓库的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制定相应的环境设计方案。

四、实施与监控4.1项目实施: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工作,包括设备安装、货物搬迁、空间整理等。

4.2培训与协调:为仓库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适应新的仓库规划与布局。

4.3遗留问题处理:及时处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4监控与评估:对实施后的仓库进行监控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五、效果评估与调整5.1效果评估:对实施后的仓库进行效果评估,包括工作效率、成本节约、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评估。

5.2反馈收集:收集仓库员工和管理层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新仓库规划与布局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仓库规划与设计

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仓库规划与设计

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仓库规划与设计物流分析设施规划是一项涉及到物流管理的重要工作。

仓库规划与设计作为物流设施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对物流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仓库的选址、布局、设备及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规划,以期达到提高物流效率的目标。

一、仓库选址仓库选址是物流设施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进行仓库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交通便利性:仓库应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以方便货物的快速运输和配送。

2.地理位置:仓库应尽量选址在经济发展区域,以确保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有效对接。

3.配送网络覆盖范围:仓库选址应充分考虑配送网络覆盖范围,以确保货物能够及时送达目的地。

4.周边环境:仓库选址应尽量避免选择污染源附近的位置,以保证货物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5.土地成本:仓库选址还需考虑土地成本因素,确保规划设计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仓库布局仓库布局是仓库规划与设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在进行仓库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空间利用率:仓库布局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仓库内部的存储空间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货物储存能力。

2.流线作业:仓库布局应考虑货物流动路径,使货物在仓库内部的流线作业更加顺畅、高效。

3.装卸设备布局:仓库布局还需考虑装卸操作区域,以确保装卸设备与货物流动路径之间的协调性。

4.储货方式:仓库布局还需根据不同货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存储方式,如架式、托盘、货架等。

5.人员活动区域:仓库布局还需考虑员工的活动区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三、设备与技术应用在仓库规划与设计中,设备与技术应用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及技术应用:1.自动化设备:仓库可以引入自动化设备,如无人机、AGV(自动导引车)、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实现自动化操作和处理。

2.系统集成:仓库规划与设计还可以采用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软件的集成,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仓库管理的智能化。

仓库规划与仓库设计

仓库规划与仓库设计

仓库规划与仓库设计1. 介绍仓库规划和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流程,它涉及到仓库的布局、设备的选择、库存管理和工作流程的优化。

一个合理的仓库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损失,并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

本文将介绍仓库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讨论一些关键的考虑因素,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最佳实践。

2. 仓库规划仓库规划是指确定仓库的基本布局和结构。

以下是一些应考虑的因素:2.1 仓库大小仓库的大小应根据业务需求和预期的库存量来确定。

合理的仓库大小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流程。

2.2 仓库布局仓库的布局应根据物流流程进行优化。

例如,货物的流动路径应尽量简短,以减少行程和时间。

同时,应保留足够的空间,以便在需要时轻松搬运货物。

2.3 仓库区域划分仓库应根据货物的类型和属性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

例如,易损货物和危险品应单独存放,以避免交叉污染和损坏。

2.4 存储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可以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例如,货架可以用于存放小件货物,而堆垛机可以用于存放大件货物。

此外,自动化存储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3. 仓库设计仓库设计是指确定仓库内各个区域的具体设计和布置。

以下是一些应考虑的因素:3.1 货物存储和检索仓库的设计应提供方便快捷的货物存储和检索方式。

合理的货物分类和标识系统可以帮助员工快速找到所需的货物,并减少错误。

3.2 库存管理系统一个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库存的准确性和更新速度。

仓库设计应考虑如何集成库存管理系统,以便实时跟踪货物的进出。

3.3 照明和通风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系统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仓库设计应考虑如何提供充足的照明和通风。

3.4 安全设施仓库设计应考虑安全设施,以确保员工和货物的安全。

例如,安全门、监控系统和火灾报警器等设施应予以考虑。

4. 仓库规划和设计的挑战仓库规划和设计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资金限制:仓库规划和设计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之前,需要对预算进行仔细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0.3m,梁下间隙尺寸a=0.5m,求最大举升货高与梁 下有效高度。
最大举升货高度 HL=Hr+HA+FA=3.2+1.3+0.3=4.8m 梁下有效高度 He=Hr+HA+FA+a=4.8+0.5=5.3m
2014-3-1 24
6.储存空间的有效利用
空间有效利用的方法有三种: (1) 向上发展 (2) 平面经济的有效利用 ① 非储存空间设置角落 ② 减少通道面积 ③ 货架的安装设置应尽量采取方型配置,以减少因货架安置而剩下过多无
自动化仓库
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仓库300坐
2014-3-1 27
2、自动化仓库的基本组成
建筑物
货架 :自动化仓库的中心部分
理货区:整理货物或倒货区域, 与高层货架区相连
管理区 :出入库管理及库存 管理区域
堆垛机械:低层自动化库一 般使用叉车等;中高层自动化 库使用有轨巷道堆垛机、无轨 巷道堆垛机或桥式堆垛机 配套机械
D
平均存货量 平均每托盘堆码货品量
托盘尺寸=
Q N
( P P)
储存区域面积还需考虑叉车存取作业所需通道面积,若 通道占全部面积的30%~35%,则储存区域面积为: A=D/(1-35%)
2014-3-1 11
②托盘多层叠堆
假设托盘尺寸为P×P平方米,由货品尺寸及托盘尺寸算
出每托盘平均可码放N箱货品,托盘在仓库内可堆码L层, 若仓库平均存货量约为Q,则存货面积需求(D)为:
储存空间的设计应优先
考虑保管设备的布置效 率,其空间的设计尽可 能大而完整以供储存设 备的安置,故应配合储 存设备的规划,来决定 柱子的间距。
2014-3-1
19
① 托盘货架宽度方向往子的排列
计算例: 托盘深度Lp=1.0m,通道宽
度WL=2.5m,货架背面间隔
Cr=0.05m,平房建筑,柱子
(1) 荷重计算法
荷重计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仓库有效面
积上的单位面积承重能力来确定仓库面积的方法。
储存区域面积= 全年储存货物量(t)
物料平均储存天数(天) 1 2 单位有效面积平均承重能力(t/m ) 年有效工作日(天) 储存区域面积利用率( 0 0 ) Q T T0 q
2014-3-1
31
重力式货架(gravity rack)特点:其层间间隔由重力滚轮或滚筒输 送装置组成,并且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低端作为出货端, 而高的一端入货端。这样托盘或箱装货物便会由重力作用自动向 低端滑移,还可以在滚轮下埋设充气软管控制倾斜角度,以调整 货物滑移的速度。 2014-3-1 32
Q——全年物料入库量(t); q——单位有效面积的平均承重能力(t/m2); 7 T0——年有效工作日数;
用公式符号表示为:S
式中:
S——储存区域面积(m2); T——物料平均储备天数; 2014-3-1 a——储存面积利用系数;
举例: 某建材公司计算建造一座建筑材料仓库,年
入库量为20000吨,一年中工作300天,物料平均 储备期50天,有效面积上平均货重0.7吨/平方米,仓 库利用系数为0.4, 试用荷重计算法求仓库面积。
2014-3-1
30
[3] 按货架的形式分类 ——贯通式货架仓库
——旋转式货架仓库
——移动式货架仓库 ——单元货格式货架仓库:应用最广泛;货物以
集装单元的形式储存

单元货格式仓库特点:货架沿仓库的宽度方 向分为若干排,每两排货架为一组,其间有 一条巷道,供堆垛机作业。每排货架沿仓库 纵长方向(L)分为若干列,沿垂直方向(H) 分为若干层,从而形成大量货格。
2014-3-1 28
2014-3-1
29
3、自动化仓库的分类
[1] 按照建筑形式分类
——整体式自动化仓库:一般高度>12m;货架与仓库建筑物构成一个整
体;结构重量轻、整体性好、抗震性强。
——分离式自动化仓库:一般高度< 12m;施工安装灵活方便
[2] 按仓库高度分类
——高层(>12 m) ——中层(5 ~ 12m) ——低层(<5m)
0.3m,梁下间隙尺寸a=0.5m,求最大举升货高与梁
下有效高度。
最大举升货高 HL=N×HA+FA=3×1.3十0.3=4.2m 梁下有效高度 He=N×HA+FA+a=4.2+0.5=4.7m
2014-3-1
23
(2)采用货架储存时,梁下有效高度的计算
计算例: 货架高度Hr=3.2m,货物高度HA=1.3m,货叉的抬货高度
14
图中符号说明:
P1:货格宽度 P2:货格长度
则: 货架使用平面面积
Z:每货架区的货格数(每格位含2

个托盘空间) W1:叉车直角存取的通道宽度 W2:货架区侧向通道宽度 A:货架使用平面面积 B:储区内货架总存货面积 S:储存区总平面面积 Q:平均存货需求量 L:货架层数 N:平均每托盘码放货品箱数 D:存货所需的基本托盘地面空间
间隔内可放2对货架(N=2), 求内部柱子间距。
Wc=(WL+2×Lp+Cr)×N=
(2.5+2×1.0+0.05)×2= 9.1m
Wc:柱子间距;Lp:货架深度;WL:通道宽 度; Cr:货架背面间隔;N:货架巷道数。
2014-3-1
20
②托盘货架长度方向柱子的排列
托盘宽Wp=1.0m,托盘
求柱子间距: Wc=W×N十Ct×(N-1)十2×Cg
计算例: 货车宽W=2.49m,货车N=2台,货车间距Ct =l m 侧面间隙尺寸Cg=0.75m,求内部柱间距尺寸: Wi=W×N十Ct×(N-1)十2×Cg =2×2.49十l×1十2×0.75 =7.48m
18
2014-3-1
(2) 根据储存设备的种类及尺寸确定柱子间距
法使用空间。
④ 储存空间顶上的通风管路及配电线槽,宜安装于最不影响存取作业的角
落上方,以减少对于货架的安置干涉。减少安置干涉,相对的就可增加货 架数量,而提高保管使用空间。
(3) 采用自动仓库
2014-3-1 25
AS/RS规划与设计
2014-3-1
26
一、自动化仓库的概述
1、自动化仓库的发展概况
运次数及距离、空间利用原则等。
2014-3-1 5
2.仓库储存区域面积的计算
仓库面积含储存区域面积和辅助设施面积两部分 储存区域面积指货架、料垛实际占用面积。
辅助面积指验收、分类、分发作业场地、通道、办公室
及生活间等需要的面积。
这里主要介绍货物储存区域面积的计算。
2014-3-1
6
仓储设施布局规划与设计
2014-3-1
1
第一节 普通仓库的布置规划与设计
一.仓库的布置规划设计的含义
普通仓库一般由:物料储存区、验收分发作业
区、管理室及生活间及辅助设施组成。仓库的 布置规划就是对上述区域的空间面积配置作出 合理安排的同时,重点对仓库的储存区域的空 间及技术要求、设备选择及作业通道宽度等进 行规划设计。
2014-3-1
16
4.柱子间距设计
(1) 根据卡车台数及种类确定柱子间距
进入仓库内停靠的卡车台数及种类:不同型式重量的载货卡车
会有不同的体积长度,停靠站台所需的空间及柱距也有不同。
货车在室内停靠时柱子排列如图所示。
2014-3-1
17
柱子间距计算:
Wc:柱子间距;W:货车宽度;N:货车数量;Ct:货车间距;Cg:侧面间间隙尺寸。
列数Np=7盘,托盘间隔 Cp=0.05m,侧面间隙Co =0.05m,求内部柱间距。 Wi=Wp×Np十Cp×(Np1)十2×Co =1.0×7十0.05×6 十2×0.05=7.4m
2014-3-1
Wi:柱子间距;Wp:货架宽度; Np:货架列数; Cp:货架间距; Co:通道宽度。
21
2014-3-1 3
2014-3-1
4
二.仓库储存区域空间规划
1.储存区域空间规划的影响因素
(1)存储方式。一般存储方式有散放、堆码、货架储存三种。 (2)货品尺寸、数量。 (3)托盘尺寸、货架空间。 (4)使用的机械设备(型号/式样、尺寸、产能、回转半径)。 (5)通道宽度、位置及需求空间。 (6)库内柱距。 (7)建筑尺寸与形式。 (8)进出货及搬运位置。 (9)补货或服务设施的位置(防火墙、灭火器、排水口)。 (10)作业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单元化负载、货品不落地原则、减少搬
2014-3-1
2
普通仓库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仓库的储存区域空间规划
储存货物的空间规划是普通仓库规划的核心,储存空间



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 储存空间规划的内容包括: 仓储区域面积规划 柱子间隔规划 库房高度规划 通道宽度规划。
2.仓库常用设备的选择
D

平均存货量 平均每托盘堆码货品箱数 堆码层数 Q L N ( P P)
托盘尺寸
储存区域面积再需考虑叉车存取作业所需通道面积即可。
2014-3-1 12
③托盘货架储存计算法
假设货架为L层,每托盘占用一个货格,每货格放入货物后的左右
间隙尺寸为P′,前后间隙尺寸为P″,每托盘约可码放N箱,若公司 平均存货量为Q,存货需占的面积为D,则存货面积(D)为:
5.库房高度规划
在储存空间中,库房的有效高度也称为梁下高度,理论上是越高超
好,但实际上受货物所能堆码的高度、叉车的扬程、货架高度等因 素的限制,库房太高有时反而会增加成本及降低建筑物的楼层数, 因此要合理设计库房的有效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