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道空间数据库及其水下地形分析应用
无验潮模式下应用RTK技术的长江航道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研究

1 RK T 技术
差 分GP ( G S 是 最近 几 年 发展 起 来 SD P )
程 , 种 方 法称 为GP 这 Sபைடு நூலகம்验 潮 测 深 。
度 较 高 的 原 因所 在 。
假 定 参 考 站 天 线 高 为 hl 参 考 站 的 正 ,
的一 种新 的测量 方法 。 实时 动态 ( a i 常 高 为 h , 动 站 的 天 线 高 为 h , 考站 3 基本 作业步骤研 究 Re l T me 2流 3参 K n ma i简称R ie t c TK) 量 技术 , 测 也称载 波相 GPS 线 处 的正 常 高 和 大 地 高 分 别 为 h4 天 、 水 下 地 形 测 量 的作 业 系统 主 要 由G S P 位 差 分 技 术 , 以 载 波 相 位 观 测 量 为 根 据 h , 动 站 G S 线 相 位 中心 的 大 地 高 和 接收 机( 方GP ) 数 字 化 测 深 仪 、 据 通 是 5流 P 天 南 S、 数 的实 时 差 分G S I P  ̄ 量技 术 , ] 它是 G s P 测量 技 正 常 高分 别为h 、 7 换 能器 的 瞬 间高 程为 信 链 和 便 携 式 计 算 机 及 相 关 软 件 ( 方 6h , 南 术 发 展 中的 一 个 新 突 破 。 时动 态 测 量 的 h , 点 高 程 为h。 实 8测 由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h5 一h6=h4一h7t
3 1测前 的准备 .
( ) 转换 参数 。 1求 ①将 G S 准站 架 设 在 已知 点A上 , P 基 设
线 电 接 收 设 备 , 收 基 准 站 传 输 的观 测 数 接 据 , 后 根据 相 对 定 位 的 原 理 , 时地 计 算 然 实 并显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
星站差分GPS在长江三峡库区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星站差分GPS在长江三峡库区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摘要:介绍星站差分GPS原理,通过SF-3040型星站GPS与GPS RTK在长江三峡库区河段的测试,结果表明SF-3040型星站GPS性能稳定、高效、高精度适合运用三峡库区水下地形测量。
关键词:星站差分GPS 三峡库区水下地形测量长江三峡库区航道在2008年175 m试验性蓄水后,水位的日变化随着三峡大坝的下泻流量而变化,日变幅最大0.2 m,水面高程相对比较稳定,本文详细介绍采用SF-3040型星站差分GPS在三峡库区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 水下地形测量的组成水下地形测量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不管硬件部分还是软件部分都是水下地形测量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面定位中所采用的GPS直接影响着测量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1.1 硬件部分(1)测量专用船艇(长9.28 m,宽 2.5 m);(2)无锡海鹰测深仪HY-1600型号,测深精度为0.05+0.01Hm;(3)电脑;(4)SF-3040型星站GPS(或GPS RTK 1+1);(5)各种端口数据线。
1.2 软件部分(1)星站差分GPS设置软件:StarUtil-3000;(2)测量导航软件:南方自由行;(3)内业成图软件:清华山维。
2 星站差分GPS原理[2]星站差分GPS属于广域差分GPS(de area DGPS,W ADGPS)范畴,Starfire星站差分网络系统最初是John Deere&Co.和NavCom Technology Inc两家公司开发的广域差分矫正定位系统。
地面参考站网络由28个遍布全世界的高性能双频GPS接收机构成,数据处理中心将这些数据发送到3个地面卫星注入站(分别位于英格兰Goonhilly、加拿大Laurentides和新西兰Auckland),由这些卫星将差分矫正信号向全球播放。
3 星站差分GPS与GPS RTK在长江三峡库区河段的测试和应用为了测试SF-3040型星站GPS在三峡库区水下地形测量中的精度和效率,选择了在长江三峡库区鳊鱼溪(145 km)至万州(330 km)共155 km航道固定水下断面测量时进行测试。
长江上游航道测量控制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Th t b s a a e e tS se f Hy r g a h c Co t o e Da a a e M n g m n y t m o d o r p i n r l
Ab t a t sr c :Ma a e n f a u e n aa a c i e a l y e n a ot n ato a u i g w r . n te Rie o t sr h n g me t s r me td t r h v sh sawa sb e n i o me mp r tp r f a me s rn o k Ya gz v rr ue i i c
第3 5卷 第 1期
2 2年 1月 01
测 绘 与 空 间地 理信 息
G OMAT C & S AT A NF E IS P I L l oRMA oN T HNO OGY Tl EC L
Vo . 5, o 1 13 N .
J n 2 1 a ., 0 1
长 江 上 游 航 道 测 量 控 制 点数 据 库 管 理 系统 的 实 现
a d ma a e n . h p e n gz v rh d o r p i o n fd tb s n g me t y tm sp r o e d tb e ma a e n y — n n g me t T e u p rYa te Rie y r g a h c p i t aa a e ma a e n s o s e i at f h a a a n g me ts s t s t m ft e Ya g z v rr u eme r me t T a i o a n g me to a u e n o ns i a sai rwi g ac ie ma a e n y e o h n te Rie o t  ̄u e n . rd t n lma a e n f i me s r me t i t s t t d a n r h v n g me t p c b u i g ma u lma a e n n h n e n o k ey i c n e in . h s at l s s t e C# p o a sn n a n g me ta d te ma a me tlo s v r n o v ne t T i r c e u e h g i rg mmig t e lz h f c e t r n o r aie t e ef i n i
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几个关键问题及对策

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几个关键问题及对策李良雄【摘要】长江数字航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信息化工程,涉及多项技术的融合和技术实现。
介绍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主要框架和建设目标,从通信现状、监控技术发展、智能通行指挥及分段实施中技术发展4个方面对长江数字航道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应优先解决信息孤岛、提升GIS 平台建设质量、技术上实现动态跟踪、不断变革管理思路,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数字航道建设设计、施工及整体推进具有指导作用。
%Yangtze digital waterway construction is a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is completed through a number of fusion technology design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in frame and the goal of the Yangtze digital waterway construction and gives the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e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telligent traffic comman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hases.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angtze digital waterway should at first solve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silos improve GIS platform construction quality technologically dynamic tracking continuous change management idea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igital channel construc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verall progress.【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数字航道;框架;目标;关键问题;思路;对策【作者】李良雄【作者单位】长江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目前,长江干线正在实施全河段的数字航道建设。
GPS-RTK技术在长江河道采砂监管工作中的应用

泛应用于各种控制测量 、 地形 地籍测
坐 标 转 换 高 程 转 换
流 动 站 地 方 平 面 坐 标 +正 常 高 程
一
管理部 门监 管提供 及时 、 实 、 翔 可靠
的资料 , 而科 学 、 范 、 从 规 有序 地实施 监管 , 到合理 开发 、 达 保护 长江水 砂
图 1 GP — T S R K工 作 原理 图
【2 施 工过 程 中围堤 轴线位 置的核 . 2
程采砂作业区 采砂区平面位置范围的精确定 位和控制 , 是确保采砂按许可要求实 施的基础。根据《 海门新通海沙整治 上段岸线综合整治工程吹填采砂可 行性论证报告》 及其审查批复许可文 件, 本工程第一年度审批的采砂区为 两块 : 一处砂源区位于吹填区前缘约 80m区域 , 0 控制开采深度 2m 控制 , 开采量 60 i ; 0 万 n 另一处砂源区位于 长江北支口门区域 , 控制开采深度 4 m 控制开采量 10 万 m。 , 10 采砂船必 须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的采 砂区域进行采砂作业。 采砂区的平面位置应有施工管 理单位采用 G S R K系统定位并在 P—T 采砂区周围设置标志物; 对部分采量 较小 、 采用水上或陆上参照物容易定 位的项 目, 可不必应用 G S P 设置标志 物, 而采用文字描述加图示等相对简 易的方法告知施工作业船只。 在本采砂项 目 实施过程中, 我们 采用 G S R K技术对施工管理部门 P—T
数据通讯 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G S R K基 本 工 作 原 理 :在 已 P—T
知点上安置接 收机为参考站 , 对卫星
21 0 1年第 1 1期
江苏 水利
舅误 裹 差 篱 鬟 蓑
i 2以 。 验 本 的 效 一 % 内 从而 证了 模型 有 描 苏 六 的 际 水 。 用 模 可 步 述北 市 实供 量利模 型还 进一 完善以 预 提高 测精
长江中游航道测量水深数据处理方法初探

处理 方法 的改进
根 据 航 道 维 护 测 量 工 作 的 特 点 ,需 要 尽 可 能 全 面掌 握 测 量 区 域 的 水 深 信 息 , 由此 需 要 寻 找 另 一 种 方 法 完 成 水 深 数 据 的 处 理 。 首 先 对 记 录存 储 文 件 进 行 一 个 个逐 一 析 分
采集。
2、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水 深数 据处 理的 一般方 法
要 解 决 上 述 问 题 ,首 先 分 析 一 般 水 深 数 据 处 理 方 法 : 一 先 编 辑 一 个 水 位 文 件 ,按 照 内插 进 行 水 位 改 正 ,实 现 平 面 定 位 点 和 高 成 数 据 的 对 应 。在 离 散 点 基 础 上 进 行 数 字 高 程
I
nt ni on v a o
长 江 中游 航道测量 水深 数 据处理 方法长江航道测量 已经完全采用 GP S配合数据式测深仪实现水深和平面定位 数据 的采集 ,但如何 在基本 比例尺下提高水深测量精度 ,科学宏观掌握航道基本特征 ,更好地为航道维护管理服务 ,提高航道
量 区域 的 水 深 信 息 , 为 航 道 维 护 管 理 提 供 及 时 、准 确 的 地
形 资 料 ,增 强 航 道 维 护 工 作 的 主动 性 和 预 见 性 成 为 _测 量 『 工作 中必 须要 思 考 的问 题 。
位 数 据 ,测 量 轨 迹 线 长 1. k 85 m,总 计 历 时 4 6 s 5 8 2 ,船 舶 平 均 航 行 速 度 为 38m 8 如 果 按 照 10 的 间 隔 定 位 一 个 点 , .1 /。 0m 则 需 要 2s 右 才 能 采 集 一 组 平 面 数 据 , 与此 同 时 水深 数 6左 据 的 总 量 则呈 几 何 级 数 的 增 长 。2 8组 平 面 定 位 数 据 相对 应 l 的 是 5 4 0组 水 深 采 集 数 据 ,正 是 由 于 两 者 之 间数 量 上 的 33 差 异 ,客 观 上 造 成 了 在 数 据 处 理 和 成 图 中 , 图 面 数 据 信 息
水下地形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开发的研究

浚 河 湖 、 治航 道 , 要 进 行 水 下 地 形 测 量 。 同 样 . 建 港 口 、 上 运 整 需 兴 水 覆 盖 整个 测 区 。 高 程 控 制 点应 布 设 在 测 区水 域 附 近 . 引 支 点 到 比较 并 输 、 底 探 矿 、 展 水 产 、 域 划 界 、 战 保 障 等 任 务 都 需 要 各 种 内 容 海 发 海 海 稳 定 的 堤 岸 边 作 为 水 位 测 量 点 , 于 大 面积 测 区 。 布 设 多 个 水 位 测 对 应 的水 下 地 形 测 量 。 利 用 G S G S等 技 术 进 行 数 据采 集 和处 理 . 高 新 P 、I 将 量 点 。平 面 控 制 测 量 一 般 采 用 G S进 行 , 与 国 家 等 级 点 联 测 。 高程 P 并 技 术 直 接 应 用 到 生 产 领 域 . 目前 科 技 市 场 热 点 项 目。 是 控 制 测 量 一 般 按 四 等规 范施 测 。 在 大 型 河 道 如 长 江 和 海 域 进 行 水 下 地 形 测 量 时 , 于 水 域 面 积 大 由 1 . 测 线 布 设 : 进 行 野 外 作 业 前 , 首 先 在 电子 地 形 图上 布 设 测 .2 4 在 应 且 水 上 无 任 何 参 照 物 、 流 急 且 浪 大 等 条 件 下 , 统 的水 下 地 形 测 量 水 传 线, 即测 船 计 划 航 行 线 路 。具 体 做 法 为, 导 航 软 件 的 电 子 地 图上 标 出 在 作 业 方 式 已不 能满 足 要 求 . 用 G S和 导 航 软 件 对 测 深 船 进 行 定 位 . 采 P 测 区边 界 ' 然后 按 照 制 订 的测 线 布设 方 案 布 设 测 线 '9 通 常 布 设 为 平 钡线 并 指 导 测 深 船 在 指 定 测 量 断 面 上 航 行 , 时 利 用 测 深 系 统 测 深 . 能 同 才 行 线 和 扇 形 。标 出特 殊 水 下 地 形 的位 置 , 浅 滩 、 如 暗礁 、 壑 等 。 沟 获 得 均 匀 布 满 测 区 和 满 足 精 度 指 标 的 测 点 , 时 , 了获 得 水 下 地 物 同 为 1 . 仪 器 校 正 : 括 测 深 仪 校 正 和 G S差 分 定 位 检 校 , 防 仪 器 错 .3 4 包 P 以 的 海拔 高程 , 除 潮 汐 、 位 落 差 等 因 素 的影 响 , 行 水 位 ( 位 ) 测 消 水 进 潮 监 误或参数设置错误 。 也 是 一 个重 要 的 环 节 。 此 研 制 一 套 能 够 实 时 反 映 水 下 地 形 数 据 采 集 因 1 . 导 航 和 野 外 数 据 采 集 : 先 运 行 数 据 采 集 软 件 , 查 各 设 备 的 .4 4 首 检 现状 的 系统 非 常必 要 。 本 文 基 于 嵌 入 式 技 术 、 信 技 术 和 Gs地 理 信 通 I( 连 通 及 工 作 状 况 , 后 设 置 采 样 频 率 及 定 位 延 迟 。一 切 正 常后 便 可 开 然 息 系统 ) 术 , 出 一 种 基 于 G S GI 水 下 地 形 测 量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 技 提 P 、 S的 始 工 作 。测 船 航 行 路 线 按 自先 布 设 的测 线 进 行 导 航 ,船 速保 持 在 5 7 ~ 节 , 约 9 1k / 。当地 形 变 化较 大 时, 加 密测 线 或 进 行 迂 回航 行 测 大 ~ lm h 应 1 水 下地 形 测 量数 据 采 集 系 统
水下地形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践应用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3月下 49水下地形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践应用侯先栋江苏诚泰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泰州 225300摘 要 在部分水下工程项目中,水下测量技术是工程项目实施的一个关键所在,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对相应的水下地形地貌进行测量,为我国水下工程施工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对水域进行一定的监测。
因此,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在水下测绘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数字化测绘技术;水下地形测量;应用研究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Hou Xian-dongJiangsu Chengtai Geomatics Engineering Co., Ltd., Taizhou 2253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Abstract In some underwater engineering projects, underwater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a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rough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the corresponding underwater topography can be measured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underwat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s used to conduct certain monitoring of water area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China,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s application in underwater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application research1 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现状概述数字化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内涵,即是指依据先进的数字化测量测绘技术,对水下地形地貌进行勘测,结合相应的GPS 定位、CORS 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等,对复杂的水下地形地貌进行数据测量,并通过相应的数据传输接口,将收集数据传送到测绘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中心,绘制相应的水下地形地貌图,为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提供线路以及施工流程上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航道历史数据工程
扫描
配准
数字化
“上浏段”数字航道数据工程共扫描图纸17000余幅,制作DRG(数字栅格图)数 据8715幅,DLG(数字线划图)数据3509幅,DEM(数字高程模型)12224 幅
民国31年(1942),长江南京段
长江航道历史数据工程
1968年,长江镇江段
长江航道历史数据工程
扫描
配准
数字化
共扫描历史纸图17000余幅(1901~2000) 制作各类4D产品24448图幅
长江航道空间数据特点
规模性
历史纸图数字工程后,我局累计的航道空间数据达到PB级别
Volume
高速性
爆炸性增长 时效性要求高
Velocity
大数据 特征
多样性
Variety 空间数据类型丰富、格式多种 多样、标准不统一
道
空
船舶
桥梁
间
数
据
Remote Sensing Imagery
长江航道空间数据类型
长 江 航 道 空 间 数 据
3D Models
长江航道历史数据工程
扫描
配准
数字化
长江航道历史数据工程
扫描
配准
数字化
“上浏段”数字航道数据工程共扫描图纸17000余幅,制作DRG(数字栅格图)数 据8715幅,DLG(数字线划图)数据3509幅,DEM(数字高程模型)12224 幅
长江航道空间数据现状
高空 立 体
近空 化 观 海量航 道空间数据
长江航道空间数据类型
为了长江上船舶更加安全畅通的航行,我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定期 感知获取长江水面及以下部分数据:水深、河床、泥沙、水流流态…
长江航道空间数据类型
长
码头
江
洲滩
航
航道演变分析 冲淤分析 断面分析 方量计算
……
长江航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入库
• 自动化航道要 素及元数据提 取
• 高精度水下 DEM自动建模
• 统一转换为 WGS84坐标
• 支持dwg, edb, txt, shp等多种 格式
空间数据管理
多源空间数据叠加展示
水下地形分析-冲淤分析
水下地形分析-冲淤分析
Value
价值性
海量空间数据需要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
长江航道空间数据应用需求
基础功能(管起来)
多源空间数据入库
空间数据预处理 格式转换、坐标转换、要素提
取
空间数据展示 基础数据加载显示、水深数据、
DEM、影像数据、叠加显示
空间数据管理 检索查询、数据导出、数据共
享交换、图层管理、元数据
业务应用(用起来)
水下地形分析-冲淤分析
水下地形分析-水下地形动态演变
水下地形分析-水下地形动态演变
成果发布
成果发布
成果发布
汇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