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固体物理

合集下载

固体物理黄昆第一章

固体物理黄昆第一章

元激发的能量与寿命
元激发的能量与晶体的振动频率或量子数有关,可以通过量子力学公式计算。
元激发的寿命取决于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的耗散机制。在某些条件下,元激发的寿命 可以很长,使得它们在某些物理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例如,在超导材料中,声子与电子相互作用 导致电子配对,从而实现超导态。
05
完美晶体
理想状态下,晶体中的原子或 分子应完全规则排列。
线缺陷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出现 中断,形成一条线上的缺陷。
形成原因
晶体缺陷的形成与温度、压力、 杂质等因素有关。
晶体缺陷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01
光学性质
晶体缺陷可以影响光的折射、反射 和吸收等性质。
热学性质
晶体缺陷可以影响热导率、热膨胀 等性质。
黄昆的贡献与影响
贡献
黄昆是中国固体物理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固体物理学的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包括晶体结构、晶体 振动、相变等方面。
影响
黄昆的学术成果不仅对中国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全球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 的学术思想和方法论对后来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揭示了声子在固体中的传播特性
通过声子理论,黄昆揭示了声子在固体中的传播特性,包括声速、衰 减等,为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热学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黄昆的极化子理论
01
提出极化子的概念
黄昆在极化子理论中,提出了极化子 的概念,即某些固体中由于晶格振动 和电子运动的耦合而形成的元激发。
02
发展了极化子的计算 方法
02
元激发与量子力学中的粒子不同,它是一种波动现象,具有 波粒二象性。
03
元激发是晶体中能量的传递和转换机制,是理解固体物理中 许多现象的基础。

《固体物理》复习大纲

《固体物理》复习大纲

«固体物理»复习大纲招生专业: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专题除外), 主要有:晶体结构, 晶体结合, 晶格振动和晶体热学性质, 晶体的缺陷, 金属电子论和能带理论.主要参考书目: 1. 黄昆, 韩汝琦, 固体物理学, 高教出版社2. 陆栋, 蒋平, 徐至中, 固体物理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3. 朱建国, 郑文琛等, 固体物理学, 科学出版社«新型功能材料»复习大纲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光学工程一、复习大纲1,材料、新材料的重要性;2,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形成与学科内涵;3,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的内容;“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用图来表示);“四要素”在材料研究中的作用;(要求能结合具体材料事例予以说明)4,如何理解材料、特别是新材料是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先导;5,怎样区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的内涵是什么?6,了解新型功能材料中相关科学名词的解释,并能给出适当的例子,如:信息材料;光电功能材料;能源材料;高性能陶瓷;纳米材料;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材料);压电材料;铁电材料;复合材料;梯度材料;智能材料与结构;材料设计;环境材料;低维材料;生物材料;非线形光学材料;光子晶体;半导体超晶格;等等;7,注意了解材料检测评价新技术的发展;注意了解材料的成分测定、结构测定、形貌观测的方法;材料无损检测评价新技术的发展概况;8,能结合具体的材料对象,给出材料的成分分析、原子价态分析、结构(含微结构)分析、形貌分析等所采用的主要技术,以及利用这些技术所得出的主要结果;9,对若干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XRD),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俄歇电子能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核磁共振谱分析,等,能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它们在材料物化结构分析中的作用和能解决的具体问题;10,材料科学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综合性学科;材料科学技术的学科内涵极为丰富;当代材料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8个方面。

福州大学固体物理第五章

福州大学固体物理第五章
2
2
2
εK
k
(k x k y k z )
2m
2m
这就是色散关系,能量随波矢的变化是抛物线函数。
对于一个三维晶体,需要的量子数为:
(1)波矢k(三个分量kx、ky、kz)
(2)自旋量子数 ms 1
2
给定了 k 就确定了能级,k 代表同能级上自旋相反的
一对电子轨道。
在波矢空间自由电子的等能面是一个球面

2 2
εk
(k x k y2 k z2 )
2m
在波矢空间是一球面方程,不同能量的等能面是一
系列同心球面。
➢费米能级和费米面:
在T=0K时,电子的能级与轨道填充时有两个原则:
① 先填能量低的能级
② 服从泡利原理
在T=0K时,由N个电子组成的自由电子系
2
1
3
相应的费米能:
2
kF
2
EF

(3 2 n) 2 / 3
2me
2m
2
也是由电子气的密度唯一地决定。
费米速度:
k F
vF
(3 2 n)1/ 3
m
m
也唯一决定于电子气密度,电子气的密度越大,
F .VF .k F
都越大。
思考: 晶体膨胀时,费米能级如何变化?
如一些典型金属的费米面参数:
面,即E到E+dE之间的体积,可以转化为半径k
到k+dk的两个球面之间的体积。转化公式:
k 2mE /
在波矢空间,波矢为k的球的球体体积为:4/3πk3,
每个k值占的体积为(2π/L)3,每个k又对应自旋相反的一
对电子,则:

固体物理 教学安排(本科生)

固体物理 教学安排(本科生)
2课时习题课)
第一节 离子性结合 第二节 共价结合(2学时/2.1,2.2) 第三节金属结合 第四节 范德瓦尔斯结合 第五节 元素与化合物晶体的结合的规律性(2学时/2.3)
第三章 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14学时,其中2课时习题课)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八节 第八节 第十节 简谐近似与简正坐标 第二节 一维单原子链(2学时/3.1) 一维双原子链 声学波与光学波 (2学时/ 3.2 ) 三维晶格的振动(2学时/ 3.3 ) 离子晶体的长光学波 (2学时/ 3.5 ) 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 第七节 局域振动 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1) (2学时/ 3.6,) 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2) 第九节 晶格振动模式密度 晶格的状态方程和热膨胀 第十一节 晶格的热传导
教材名称:固体物理学 作者:黄昆 韩汝琦 出版日期:1988年10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获奖情况: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使用情况:国内许多院校使用 主要参考书: 固体物理学 方俊鑫 陆栋主编 上册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C Kittle Solid State Physics, N W Aschroft 固体物理学基础 阎守胜 教学反馈信箱:NCXMXCN@
教学时数分配 第一章 晶体结构(12学时,其中2课时习题课)
第一节 典型晶格实例(含绪论) 第二节 晶体的周期性 (2学时/1.1,1.2) 第三节 晶向、晶面、密勒指数 (2学时/1.6) 第四节 倒格子(2学时/1.3,1.4,1.5) 第五节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第六节 点群(2学时/1.11) 第七节 晶格的对称性 第八节 晶体表面的几何结构 第九节 非晶态材料的结构 第十节 准晶态(2学时/1.9,1.12)

固体物理学_答案(黄昆 原著 韩汝琦改编)

固体物理学_答案(黄昆 原著  韩汝琦改编)

《固体物理学》习题解答黄昆 原著 韩汝琦改编 (陈志远解答,仅供参考)第一章 晶体结构1.1、解:实验表明,很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都具有或接近于球形对称结构。

因此,可以把这些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晶体看作是很多刚性球紧密堆积而成。

这样,一个单原子的晶体原胞就可以看作是相同的小球按点阵排列堆积起来的。

它的空间利用率就是这个晶体原胞所包含的点的数目n 和小球体积V 所得到的小球总体积nV 与晶体原胞体积Vc 之比,即:晶体原胞的空间利用率, VcnVx = (1)对于简立方结构:(见教材P2图1-1)a=2r , V=3r 34π,Vc=a 3,n=1 ∴52.06r 8r34a r 34x 3333=π=π=π= (2)对于体心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BG=x 334a r 4a 3=⇒= n=2, Vc=a 3∴68.083)r 334(r 342a r 342x 3333≈π=π⨯=π⨯=(3)对于面心立方:晶胞面对角线BC=r 22a ,r 4a 2=⇒= n=4,Vc=a 374.062)r 22(r 344a r 344x 3333≈π=π⨯=π⨯= (4)对于六角密排:a=2r 晶胞面积:S=6260sin a a 6S ABO ⨯⨯=⨯∆=2a 233 晶胞的体积:V=332r 224a 23a 38a 233C S ==⨯=⨯ n=1232126112+⨯+⨯=6个 74.062r224r346x 33≈π=π⨯= (5)对于金刚石结构,晶胞的体对角线BG=3r 8a r 24a 3=⇒⨯= n=8, Vc=a 334.063r 338r 348a r 348x 33333≈π=π⨯=π⨯=1.2、试证:六方密排堆积结构中633.1)38(a c 2/1≈= 证明:在六角密堆积结构中,第一层硬球A 、B 、O 的中心联线形成一个边长a=2r 的正三角形,第二层硬球N 位于球ABO 所围间隙的正上方并与这三个球相切,于是: NA=NB=NO=a=2R.即图中NABO 构成一个正四面体。

固体物理 第二章 结合能

固体物理 第二章 结合能
在两原子间的自旋反向电子对似乎产生吸引力,使两 原 子 键 和 , 从 而 能 量 降 低 , 称 为 成 键 态 ( bonding state)。 能量较高的-态则称反键态(antibonding state),电 子处在-态时,能量高于自由原子情形,不利于原子 间的键和。
固体物理第二章 23
固体物理第二章
17
固体物理第二章
18
3
典型的共价键是氢分子的共价键,两个氢原子 的价电子,围绕着两个氢原子核运动,形成 电子云。在两个氢核之间,为两个氢核所共 有。实际上,共价键的现代理论正是由氢分 子的量子理论开始的。 设想有原子A 和 B ,它们表示互为近邻的一对 原子。当它们是自由原子时,各有一个价电 子,归一化的波函数分别用 A 、 B 表示,即:
这一四体问题迄今还不能严格求解,需作近 似处理,常用的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分子轨道 法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 。忽略电子 - 电 子间相互作用,且假定 : (r1 , r2 ) 1 (r ) 2 (r )
固体物理第二章 20
2 2 2 2 1 2 VA1 VA 2 VB1 VB 2 V12 2m 2m

* H dr
* H aa * A H A dr B H B dr 0
* H ab * A H B dr B H A dr 0

* dr
2 2C ( H aa H ab )
+态波函数是对称的,可填充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态的能量亦低于自由氢原子1s态的能量。较多出现
固体物理第二章 3
2-1 结合力的普遍性质与结合能
研究组成晶体的原子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结合力与结 合力的性质,是固体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之一。 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结合力类型,但它们的结合力 在定性上具有共同的普遍性质。 在晶体中,粒子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吸引作用和排斥作 用两类。当粒子间距离较远时(大于几个A),吸引作 用为主;当距离较近时 ( 小于平均粒子间距),排斥 作用为主;当距离适当时,二者相等,相互抵消, 使晶体中的粒子处于平衡状态。 首先研究处于基态的两个相同的原子由相距无穷远处 移到一起时能量和结合能变化的情形。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908 总学分:3学分固体物理(Solid-State Physics)课程性质:学科大类基础课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48学时。

其中:理论课学时:46学时(含演示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习题课学时:2学时。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高等数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后续课:量子力学,原子物理。

教材:《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陆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固体物理基础》,阎守胜,北京大学出版社《固体物理简明教程》,蒋平,徐至中,复旦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固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和物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继四大力学之后的一门基础且关键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及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阐明固体的性能和用途,尤其以固态电子论和固体的能带理论为主要内容。

通过固体物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描述,固体电子论和能带理论,以及实际晶体中的缺陷、杂质、表面和界面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等,掌握周期性结构的固体材料的常规性质和研究方法,了解固体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三级: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属于较高要求。

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理解:属于一般要求。

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对于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不要求会推导。

了解:属于较低要求。

对于要求了解的内容,应该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对它们进行定性解释,还应知道与问题直接有关的物理量和公式等的物理意义。

三、课程教学内容绪论:了解固体的分类和固体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了解固体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o.doc

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o.doc

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代码:081001专业简介福州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自1981年开始招生“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九五”期间“211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重点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又列入国家“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是2004年批准的省部共建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依托学科和重要建设内容。

本学科以现代通信理论为基础,研究数字与数据通信、多媒体信息通信、卫星通信、信息安全、无线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图像通信、宽带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

在学期间坚持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了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对于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位获得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新技术,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

2、具备独立承担和研究解决本专业理论研究课题和前沿发展课题,并提供创造性成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至少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专业主要从事多媒体通信与无线传输,地球信息技术与遥感应用,信息系统与信息共享技术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主要有:1、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2、多媒体通信3、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4、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5、医学信息工程与医学图像系统6、地球信息科学与遥感应用技术7、地理信息工程与系统集成8、智能信息系统三、学制全日制攻读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