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水现状难以得到缓解:发电面临断水

合集下载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最新年文档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最新年文档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一、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1、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极度不合理。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

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

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

2 .城市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快速增长,大中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 用水浪费和缺水现象并存,江河湖库水污染严重工农业用水紧张,同时浪费也很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此外,江河湖库收到工业污水污染严重。

4. 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生态环境恶化西北内陆河流域,灌溉农业的不断扩大、绿洲农业耗水量的增大及水资源利用程度提高,引起了下游生态环境恶化。

5. 地下水开采过量全国各大发达城市均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面下沉,地下供水层供水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

6.水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

三.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一). 建立健全明确的水体资源管理制度国家需要从传统的以政府作为决策主体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转向现代化的水资源治理模式:1.健全的法律框架;2.有效的体制安排;3.透明的决策和信息公开4.公众的积极参与。

中国水危机:对策与出路

中国水危机:对策与出路

中国水危机:对策与出路马军1999年底,我完成了《中国水危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一书,书中分析了中国七大流域各自面临的水问题,指出洪水、缺水都和生态退化直接相关,而水污染又大大恶化了水资源紧缺。

我在书中提出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工程措施来解决,如果不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变革治水思路,中国很多地区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水危机。

今天,北方的持续旱情正使水危机从预言变成报刊的头条新闻,而南方很多城市和乡村则陷入守着河湖没水喝的境地,水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巨大危害开始显现,人们渐渐意识到,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但仅仅认识到水危机的威胁是不够的,要应对这样的威胁,要避免陷入危机,必须认识其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改革现有的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 七大流域面对三大难题当今中国的水问题可以归纳为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问题。

两千年来,洪水泛滥的威胁一直被视为心腹之患,防洪是治水的主要动力,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的大水再次凸现了这一主题。

但实际上,缺水矛盾自70年代起在中国多个地区蔓延发展,并在世纪之交爆发出来。

继1999和2000年发生严重旱灾后,2001年再次发生特大干旱,旱情波及全国二十三个省区。

此时人们才猛然意识到,缺水已经上升为中国水资源的首要矛盾。

目前在全国城市缺水严重,六百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四百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00亿元。

1990年起,缺水每年造成农业减产1,000万吨到5,000万吨,至今尚有2,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与此同时,水污染问题也伴随工业化的高速推进而急剧恶化,每年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达630亿吨,理论上足以污染全国所有的地表水源。

北方的海河、淮河和辽河变黑发臭,几乎成了超级排污沟,而南方的太湖、巢湖和滇池由于接纳了大量有机污染物,造成严重富营养化,时常因藻类爆发而失去使用价值。

中国水危机:对策与出路

中国水危机:对策与出路

中国水危机:对策与出路马军1999年底,我完成了《中国水危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一书,书中分析了中国七大流域各自面临的水问题,指出洪水、缺水都和生态退化直接相关,而水污染又大大恶化了水资源紧缺。

我在书中提出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工程措施来解决,如果不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变革治水思路,中国很多地区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水危机。

今天,北方的持续旱情正使水危机从预言变成报刊的头条新闻,而南方很多城市和乡村则陷入守着河湖没水喝的境地,水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巨大危害开始显现,人们渐渐意识到,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但仅仅认识到水危机的威胁是不够的,要应对这样的威胁,要避免陷入危机,必须认识其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改革现有的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 七大流域面对三大难题当今中国的水问题可以归纳为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问题。

两千年来,洪水泛滥的威胁一直被视为心腹之患,防洪是治水的主要动力,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的大水再次凸现了这一主题。

但实际上,缺水矛盾自70年代起在中国多个地区蔓延发展,并在世纪之交爆发出来。

继1999和2000年发生严重旱灾后,2001年再次发生特大干旱,旱情波及全国二十三个省区。

此时人们才猛然意识到,缺水已经上升为中国水资源的首要矛盾。

目前在全国城市缺水严重,六百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四百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00亿元。

1990年起,缺水每年造成农业减产1,000万吨到5,000万吨,至今尚有2,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与此同时,水污染问题也伴随工业化的高速推进而急剧恶化,每年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达630亿吨,理论上足以污染全国所有的地表水源。

北方的海河、淮河和辽河变黑发臭,几乎成了超级排污沟,而南方的太湖、巢湖和滇池由于接纳了大量有机污染物,造成严重富营养化,时常因藻类爆发而失去使用价值。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解决中国的水资源危机—————假如我是水利工程师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中国水资源量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

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

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

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

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4)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

目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目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目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

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

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

标签: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目前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日本的1/2,美国1/4,俄罗斯的1/12。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全国水源污染仍呈发展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

在我国水的浪费现象还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

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应当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的工作方针。

回顾半个多世纪对水污染的斗争,全世界,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几千亿的产值,治污就需要逾千亿的投入,而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还难以遏制!我们需不需要有些新思想呢?污染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指导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的新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中国水资源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国水资源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国水资源困境及对策研究作者:朱婷婷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19期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关乎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而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和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显,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同时还伴随污染,使用效率低和分布不均等问题,论文在我国水资源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水资源困境(一)水资源匮乏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相比美国等国家差距很大,同时我们国家还饱受水旱灾害的影响,更是造成水资源的短缺,2018年灾情造成306.69万人饮水困难,426.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在过去的20年里,灾情平均造成2362.52万人口饮水困难,1787.31万大牲畜饮水困难。

按水利局统计,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为1971.85立方米,在过去的10年内,人均水资源量基本维持在2000立方米左右,按照国际公认的缺水标准,我国基本上在中度缺水的边缘徘徊,甚至几度达到中度缺水标准。

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所以我国水资源在人口多多大环境下是很匮乏的。

(二)用量增加迅速我国水资源匮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用水需求旺盛,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我国用水量达到5991亿立方米,这几十年来我国用水量增加的速度很小,但是年平均的增长量依然有62亿立方米左右。

用水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农业用水在过去15年里也是大幅度增长,在近5年才有所缓慢下降,同时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都是呈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生态用水在2004年-2018年增长量超过100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在2004年-2018年增长量更是超过了2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在上世纪末是呈现上升趋势,在2004年到2018年是逐渐下降的,但是用水量整体是不断增加的。

(三)分布不均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水资源空间分布均匀性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南部沿海分区不同类型水资源空间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向西、北方向不均匀性有增加的趋势。

中国水问题_ 现状、趋势与解决途径

中国水问题_ 现状、趋势与解决途径

中国水问题:现状、趋势与解决途径王浩博士清华大学博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水无所不在,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生态的控制要素,人的60%—70%.也是水,水问题不单纯是科学技术问题、工程问题,是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发展、综合国力的问题,也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就下面四个方面谈水问题:一、目前存在的中国水问题二、如何看待水问题,造成此视的原因三、目前水问题的发展趋势四、解决的可能途径一、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从现象上看,就是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的问题。

水多:洪涝灾害仍是部分地区发展的心腹大患。

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在洪涝灾害上的损失平均为100亿美元,其中洪水只占三成四,伴随洪水发生的涝灾占六或五。

水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

河道外用水较多,造成了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等。

水脏:水环境污染等。

水浑:包括水土流失,地下水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也包括沙尘暴问题。

这四大类问题的基本情况是:首先说洪水。

从四个方面认识洪水造成危害的机制。

先说洪水形成的生存环境。

森林植被影响洪水,如森林植被好,同样的降水量,同样的气候条件,形成洪水的过程比较缓,总量也较小。

换句话说,就是可能造成的灾害的风险小一些。

第二个是洪水的演进环境,包括在河道里、江河湖泊里的吞吐、澄净的过程,这时就要看防洪的体系如何。

第三方面,就是在洪泛区中的财产多不多。

财产越多,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第四个方面,是说洪水造成的灾害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做为社会来讲,就是对洪水的抗拒能力和耐受能力,即灾敏感性。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这四个方面能做好,就能有效控制洪水造成的灾害。

就我国目前来说,水多仍是心腹之患。

如长江98-99的大水。

这样的灾害在今后的十年、十五年内,下非常大的力气,才能有所控制。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能有所缓解。

目前,我国关于洪水的问题,大约和25年前或30年前的美国差不多。

国家一方面就防洪的投入不断增多,98大水之后,防洪投入的力度非常大,每年都在200亿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