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基本知识(健康管理师)

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病死率= ×100%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病例数
特点:
• 与疾病严重程度、诊疗水平有关,亦反映 危害程度; • 计算时,需对分母作详细说明。
如传染病:发病人数
住院病人:某时期该病住院总人数
• 误用为死亡率。注意它们在概念(非率)、 时间的限定、影响因素及结果介释上的不 同。
(摘自中华医学管理杂志 1999;15:229)
例3
顺 位 1
某市军队男性老年人群1998年发病
病 种 患病人数 346 发病率(%) 27.3
前列腺疾病
2
3 4 5 6
冠心病
脑血管病 白内障 慢阻肺 各类肿瘤
321
286 230 192 142
25.3
22.5 18.1 15.1 11.2
共计22个干休所 1269名男性离退休人员
2.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调查)、队列
研究(前瞻性调查或纵向随访观察)。主要用
于分析可疑病因(组)与疾病发生的相关与否 和联系强度的大小。
3.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即针对可疑病因采取措施(或治疗) 以观察对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是否有效 的干预性研究。 其设计原则类同临床试验:随机(分 组)、(设)对照、盲法(观察疗效)。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 该现象的总人数)×K
K=100%,1000‰,10000/万,100000/10万
率必须包括受累人群数目(可以是某病 的临床症状、死亡、残疾、实验室异常等)、 被观察到的受累人群所处的总体数目和规定 的时间三方面内容才能构成“率”。
(二)发病指标
1. 发病率与患病率:
•
• 图10-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管理与防治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管理与防治研究进展邱晓萍1,刘铠婕1,林宇慧1,徐思承2,张启航2,王希3,丁晨召4,曹阳4,林夏鸿41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广东深圳518000;2 中山大学医学院;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症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大幅上涨。
各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环境、生活习惯或种族的差异等有关。
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有较大差异。
在骨质疏松症的管理中,多数国家建议对人群进行骨折危险因素评估,再根据结果考虑是否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骨折风险评估,确定防治方案。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既要加强患病人群的筛选和管理,也要倡导防治并重及个体化治疗。
未患病或低风险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中高风险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或延缓骨量的降低,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包括双膦酸盐类、雌激素、降钙素、RANKL抑制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并发症;骨折;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膦酸盐类药物;雌激素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1.026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1-0107-05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
骨质疏松症可以引起轻微创伤性骨折,增加老年群体的死亡风险。
并且,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显著增加,给全球带来了很大的疾病负担。
对老年群体进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定期筛查,及对患者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彝族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管理

彝族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管理[摘要] 目的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方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高流行区B县,对2个乡的全人群进行了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测、问卷调查等。
结果全人群调查进展顺利,92.0%的人群接受了调查。
得到了当地全人群艾滋病、梅毒、丙肝等疾病的感染率数据,加大了对发现的感染者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传染源。
结论开展此类调查应该做到周密的前期准备,大力开展群众动员,严格现场操作和质量控制,分阶段调查以实现全覆盖,对查出的疾病及时转介治疗。
开展类似的调查还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1986年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逐渐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在局部地区呈高流行态势。
[1- 2]艾滋病疫情大多通过病例报告、哨点监测、专题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得。
[3-5] 在高流行地区开展全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病学普查可以准确了解疫情形势,为制定科学防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但此类普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较多困难,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加不易。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示范区项目属国家“十一五”期间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B县属艾滋病高发地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被选定为“四川乙肝结核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调及协同综合防治一体化示范研究”艾滋病防治示范区。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B县2个乡的全体人群,其中98%以上人口为彝族。
1.2 方法开展了现场体检、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
现场体检包括内外科检查、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血样采集、小便常规检测;实验室检测包括肝功能、HIV、梅毒、丙肝检测;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相关知识、高危行为等。
2结果2.1 组织措施四川省、凉山州、B县分别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省州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了省州县乡政府、卫生部门的工作机制、措施与方案。
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在内的一类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预防和管理心脑血管疾病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1.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为了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危险因素等。
通过对大规模样本的抽样和观察,可以揭示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和发病趋势。
流行病学调查常常采用问卷调查、体检等方法,以获取相关数据。
2. 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观察和调查,可以找出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相关的因素。
3.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任务。
科学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都是降低发病风险的关键。
其次,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等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4. 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时有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可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护理等,以达到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5.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的挑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导致患者数量增加,对医疗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存在差异,需要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此外,疾病预防与管理还需与公共卫生、医疗保险等相关制度紧密配合。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个体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危害。
流行病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原理及研究方法一.流行病学原理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系统方法对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者事件的“谁”、“什么时候 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发生”“ 怎么办”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个系统中。
的两个基本因素是研究人群和对照分析。
通过对疾病病因和相关危(wei )险因素提出假设、 验证假 设,对不同人群疾病发生状况的差异进行评价。
流行病学是一门建立在概率论、 统计学和可靠研究方法基础之进行定量研究的科学, 赤 是一门从生物学角度对健康相关状态和事件提出可能假设并加以验证的因果推理方法。
和其他学科一样, 流行病原理是由对个别流行事故——主要是传染病暴发流行事故研究 发展起来的。
流行一词即住几乎都是指传染病爆发, 就近将超限发病率作流行的基本含义。
流行和非流行是相对的;1.不掌握非流行期间的发病率即无法判定流行的存在;2 很低的发 病率其意义可以和高发病率同样有重要性,如尼姑自宫颈炎对于建立宫颈癌成因说是十分重 要的;3 某些慢性病流曲线高低不规则即使有可资比较的数据,也很难判断那一假是流行期。
二、流行病学思维方式(已有胶片)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并方法解决人类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年轻科学。
2.方法分类回顾(胶片)3.1993 年耿贯一对流行病学方法的描述(胶片)(三) 流行病学思维方法无论是病因研究或者其他因素探索。
流行病学工作者用群体的、 宏观的动态的逻辑思 维去进行描述性分析或者分析性的描述。
在建立或者检验假设时思维方式大致如下;非逻辑思维法、 直觉判断立论或者检验立论逻辑思维归纳排除类比求同 求异 共变 利余 稳定1.、几个具体方法1 求同,不同条件不存在共同因素, 如伤寒与被传染水源的关系、 阴道腺癌病因研 究。
2、求异法、不同条件下发病分布差异, 察布查尔米送乎乎病因调查,尼姑和普通妇女宫颈癌发病差异研究。
3 共变法,病本随因素而变水氟与齿的关系,早产儿晶体纤维增生性失旺与出生时高浓度给氧的关系4 类比法不明疾病与已知疾病因素分布一致 johu snow 对英国霍乱的病因分布、钩体性脑动脉病因的确立。
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互联网+应用nternet Application 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李克东山东省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为了使流行病患者信息采集、发病与就诊、危险因素与暴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实验室检测、调查分析的全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流行病学调查业务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规范化,我们开发和应用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管理系统。
方法:系统采用B/S结构,界面框架果用eclipse工具进行开发,模块应用程序采用java进行了系统开发。
结果:该系统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确诊能力,缩短了检测时间,扩大了筛查范围,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少传染、少恐慌,最大限度降低传染风险,可以大大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流行病学调查业务的管理更加准确、全面、完美、规范。
结论: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程序,做到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管理系统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DCLi Kedong(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ning City,Shandong Province, 272000)[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make the whol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disease onset and treatment,risk factors and exposure history,close contacts,laboratory testin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pidemic patients automatic management,and realize the automation,informa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卫生人才评价考试题库(卫生管理-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1对爆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D)A . 死亡率B . 发病率C . 患病率D . 病死率E . 罹患率2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A . 设立对照组B . 不设立对照组C .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 . 盲法E . 统计学检验3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C)A .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4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B)A . 串联使用B . 并联使用C .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 . 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E . 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5抽样方法不包括(E)A . 随意抽样B . 系统抽样C . 分层抽样D . 整群抽样E . 单纯随机抽样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些是错误的(D)A . 项目排列先易后难B . 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C . 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 . 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E . 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7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D)A . 核实诊断B . 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C . 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D .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E . 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8发病率可用来(E)A描述疾病的分布B探讨发病的因素C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D提出病因假设E以上都是9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是指(B)A流行病学B扩大免疫计划C被动免疫D预防接种10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C)A . 严重型病人B . 男女人数必须相等C . 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D . 非典型症状病11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三者之间的正确的关系是(B)A.发病率=患病率×病程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发病率=患病率+病程D.发病率=患病率-病程E.病程=发病率×患病率12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A . 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 . 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 . 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 . 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 . 以上都不是13疫病的“三间”分布是指(D)A . 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B . 年龄、性别和种族C . 国家、地区和城乡D . 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E . 职业、家庭和环境14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C)A . 预防性消毒B . 终末消毒C . 随时消毒D . 化学消毒E . 物理消毒15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评价指标是(C)A.患病率B.免疫力C.保护率D.发病率E.病死率16对病毒和真菌污染的物品消毒,最好采用(A)A . 过氧乙酸B . 漂白粉C . 酒精D . 来苏儿E . 紫外光17判断因果联系时的必要条件是(D)A . 联系的合理性;B . 联系的可重复性;C . 联系的一致性;D . 时间顺序-先因后果;E . 剂量-反应关系。
2019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3.2 病例对照研究
概念:
目的:
选择一组患某疾病 比队列研究便宜,
的患者与一组无此 时间短,应用较广
疾病的对照组,调
查其发病前的某些
因素的暴露状况, 比较两组中暴露率
分组因素:疾病状态 比较因素:暴露水平
和暴露水平的差异,
研究疾病与暴露水
平的关系。
特点:
1. 研究开始时已有可选择的 病例
从因到果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3.5 诊断试验 – 基本概念
诊断指标: 主观指标 半客观指标 客观指标
结果长什么样?
是什么?
定义:对疾病进行诊 断的试验方法。 有哪些?
包括试验室检查、病 史体检、影像检查等
结果怎么解读?
需要确定一个诊断指 标
诊断标准
用以区别正常和异常
怎么评价诊断试验?
选择诊断标准的原则 ① 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疗效较好,漏诊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暴露人群中,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 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
AR% = [(Ie-I0)/Ie]*100% e.g. AR% = (0.139%-0.007%)/ 0.139% = 94.96%
提供了更多的危险程度的信息。
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 PAR%
真实性=有效性
特异度 = b/(b+d) 假阴性率 = c/(a+c)
诊断 + a b 结果 - c d
假阳性率 似然比
= b/(b+d) 阳性似然比 = [a/(a+c)]/[b/(b+d)] 阴性似然比 = [c/(a+c)]/[d/(b+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五 卫生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范围
卫生计划 卫生服务需求评价 卫生服务项目评价 医院管理评价 临床指南
5th epidemiology
5th epidemiology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四 评价的概念
判断计划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评价应针对卫生项目的全过程 计划制定、实施及结局都应进行评价 计划的可行性及实施的质量是结果评 价的重要前提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开展评价和监督, 提高管理水平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影响决策过程, 提高决策水平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三管理流行病学的发展(一)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三 管理流行病学的发展(二)
1975年3月,国际流行病学协会专门召开了流 行病学在卫生服务计划、管理及评估中作用的 国际会议 1982年北美大学卫生管理项目协会(AUPHA) 出版了“新的流行病学-对卫生管理的挑战” 一书 1984年Alan Dever主编的“流行病学在卫生管 理中的应用”出版,形成了管理流行病学特有 的内容体系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二 管理流行病学的用途
收集卫生信息,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进行社区诊断,掌握基线资料 制定卫生计划,确定策略和措施 实施卫生计划,进行质量控制 开展评价和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影响决策过程,提高决策水平
卫生服务需求评价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 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情况进行 考察,发现社区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利用 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通过实施卫生干预措施 来解决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收集卫生 信息,为 卫生决策 提供依据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进行社区 诊断,掌 握基线资 料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制定卫生计划, 确定策略措施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实施卫生计划, 进行质量控制
5th epidemiology
20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流行病学家Anderson 和Sackett提出,流行病学是制定社区卫生计 划的基础学科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将流行病学的基本 理论、基本方法与卫生管理的有关内容如计划、 管理与评价等结合起来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卫生计划
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通过社区诊断,发 现主要卫生问题,确定重点疾病、高危人群及 主要危险因素,从而制定计划目标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5th epidemiology
调查 评价 爆发 研究
灾害 概念 实例 范围 类型 应急 步骤 准备 模式 处理 实例
卫生 事业 管理 前景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三 管理流行病学的发展(三)
1992年胡善联主编的“管理流行病学”一书出 版,包括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在卫生管理各环 节的具体应用 1996年第十四届国际流行病学大会上,专门设 立了与流行病学有关的卫生管理研究的分会场 1999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 流行病学大会中,将流行病学在卫生服务、初 级卫生保健和卫生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列为大 会的主要内容之一
前言
管理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 要研究领域,是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在卫生 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计划、实施和评价是卫 生管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三者密切联系, 循环发展。本章重点介绍管理流行病学的概 念与用途,评价的基本原理,评价的类型, 现场调查评价模式以及流行病学在卫生事业 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管理流行病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出现,是 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管理学科历史发展的必 然。最初,这两个学科是互相分离的,但由 于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均是社区人群,其 目标都围绕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等有关问题, 这为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卫 生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卫生 事业管理的发展也拓展了现代流行病学研究 的范围,促进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主要内容
概述 流行病学与评价研究 流行病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管理流行病学的应用与前景
目录 概述
概念 定义 分类 用途 意义 发展
一 管理流行病学的概念
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 是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与卫生管理实 践相结合来研究卫生管理领域中的相关问 题,如卫生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评估,临 床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指 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