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成功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成功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成功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成功发展的几点思考

张毅

【摘 要】产业集聚区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进一步成为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排头兵,成为带动所在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遍地开花的产业集聚区在拉大城市框架,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县市的产业集聚区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中率先步入现代化,其成功做法值得思考。

【期刊名称】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9)003

【总页数】3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规划布局

产业集聚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加快产业集聚区开发与建设,能够聚集优势资源,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培育企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劳动力转移,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区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因此,目前许多县市都在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笔者通过对北京、天津、南京、郑州、廊坊、邯郸、固安等地CBD、高新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参观考察,对现代化产业集聚区的成功做法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功能定位要科学,围绕资源做文章

各地的实际情况差别很大,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必须对当地的相对优势有深入了解,因地制宜,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相对优势一般有两种,一是资源优势,二是交通优势。

资源受地域限制,具有先天不可变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什么资源丰富就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例如,安阳滑县位于豫北平原,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总人口124万

,其中农业人口103万。当地气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适合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农作物生长,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七连冠,农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滑县瞅准这一资源优势,建起了10多万亩的种子繁育基地,成立了育种科研部,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良种推广体系,成功打造了全国种业50强唯一一家县级种子公司,惠及育种农户2万余户,增加经济收入3000余万元。滑县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农业资源做文章,建立了占地3200亩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多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5家,引进和培育壮大了华康实业、神华面业、滑丰种业、柏林饼业、嘉禾牧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产品转化增值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