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课件)沉积岩实验五 硅质岩
第十章硅质岩

四、蛋白土(蛋白岩)和板状硅藻土(粉蛋白岩)
两者成分主要都是蛋白石,常由成细小的棱角或球 粒状质点(0.01~0.001mm)的集合体。多数具有微孔构 造,呈透镜体产出。
它们与硅藻土或蛋白石质放射虫岩不同之处在于: 不含或含极少硅质生物遗体。除蛋白石外,还可有粘土、 碳酸盐、黄铁矿、海绿石、沸石、玉髓、方英石、碎屑 石英及有机质等。
华东石油学院对我国华北震旦亚界燧石岩进行过详细的研究, 并按其产出形态划分为层纹状、条带状、结核状、团块状和放射状
五种类型(见表15-2)。
层状硅质岩
结核状硅质岩
硅质岩与其他化学岩共生时,也常见各种类型层理及波痕等。
(3) 颜色
硅岩的颜色多姿,且随岩石中所含的杂质而异,常见灰 黑色、灰白色,有时可见灰绿色、红色等色调。
总体上,硅岩致密坚硬且性脆,化学性质稳定,抗风化 能力强。当与其他岩类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论 硅质岩的主要类型 硅质岩的成因 硅质岩的成岩后生变化
硅质岩的主要类型
硅藻土(或硅藻岩): 主要由硅藻遗体组成,以蛋白石为主。 海绵岩: 硅质海绵骨针组成,多为蛋白石。 放射虫岩: 由硅质放射虫壳组成。 板状硅藻土和蛋白土: 由蛋白石组成。 燧石岩: 最常见,由微晶石英和玉髓组成。 碧玉岩: 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可含有少量生物遗体。 硅华: 典型的化学成因硅质岩,常形成于火山作用后期温泉
内部具球粒结构,集合体多呈葡 萄状、钟乳状。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蛋白光泽。性脆,易干裂,贝壳状断 口。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不同种类 的蛋白石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opal
(2)玉髓
化学成分:SiO2·nH2O ,隐一微晶及至细晶石英的集合体, 通称为燧石。玛瑙和玉髓均为隐晶质石英,矿物学中统 称为玉髓。宝石界将其中具纹带构造隐晶质块体石英称 玛瑙,如果块体无纹带构造则称玉髓。
沉积岩岩石标本图片课件

白云岩标本:由镁质碳酸盐矿 物组成,常呈灰色或白色,具 有晶粒结构或生物碎屑结构。
藻礁石灰岩标本:由藻类在海 洋中堆积而成,具有丰富的生 物构造和化石,展示了生物在 地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沉积岩岩石标本图片课件 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沉 积岩的成因、类型和特征,提 高地质学的教学效果。
粘土岩类标本
泥岩标本
由粒径小于0.0039毫米的粘土矿 物颗粒组成,质地细腻,具有滑 腻感,常见有水平层理。
页岩标本
由粘土矿物颗粒经过压实作用形 成,具有薄片状层理,能沿层理 面剥离成薄片,常用于制作石板 、石砚等。
化学及生物沉积岩类标本
石灰岩标本:主要由化学沉淀 作用形成的碳酸钙矿物组成, 常见有生物碎屑、晶体、晶粒
04
沉积岩岩石标本图片分析
图片拍摄与处理技术
01
02
03
高清拍摄
使用高分辨率相机,确保 图片清楚度高,细节丰富 。
色彩校准
对图片进行色彩校准,确 保颜色真实反应岩石标本 的自然色泽。
图像处理
利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 进行亮度、对照度调整, 使岩石特征更加突出。
图片中的沉积岩特征与构造辨认
层理构造
矿物成分
分析图片中矿物的颜色、光泽等特征,推断沉积 物源区和古地理条件。
沉积构造与古地理
综合图片中的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等信息,重建 古沉积环境的地理格局、气候特征和水文条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地貌塑造:沉积岩在地壳抬升和腐蚀 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地貌景观(如峡 谷、溶洞等)。
矿产资源: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如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都储存在沉 积岩中。
通过本次课件的学习,希望学生对沉 积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辨认和 描述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及其特征。
第10章 硅质岩

一、硅藻土(或硅藻岩)
硅藻土主要由古代的硅藻遗体组成 古代的硅藻遗体组成。主要化学成分是含 古代的硅藻遗体组成 水的SiO2。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A
(1)硅藻土质纯者呈白色, (1)硅藻土质纯者呈白色,但常被铁质或有机质染成 硅藻土质纯者呈白色 黄色或暗灰色甚至黑色。 黄色或暗灰色甚至黑色。 (2)岩石外貌呈土状,结构疏松,质软而轻, (2)岩石外貌呈土状,结构疏松,质软而轻,比重只有 岩石外貌呈土状 0.4~0.9; 0.4~0.9; (3)孔隙度甚高,吸 (3)孔隙度甚高, 孔隙度甚高 水性强,可粘舌。 水性强,可粘舌。 (4)在显微镜下具生 (4)在显微镜下具生 物结构,一般层理不明显, 物结构,一般层理不明显, 有时可见水平层理。 有时可见水平层理。
石器
六、碧玉岩
碧玉岩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可含有 少量生物遗体,如放射虫、海绵骨针等。 含氧化铁杂质的,称铁质碧玉岩,常呈红色、 绿色或黄色;含有机炭的,称炭质碧玉岩,常 呈黑色;燧石岩和碧玉岩在元古宙的地层中经 常出现。
红碧玉岩 碧玉岩
三江彩卵石,又名红彩卵石、三江石,产于广西柳州地区三江县境内融江河 段及上游龙胜县境内大地和侗烈等地。该石属碧玉岩类,石质坚硬细密,硬 度为6.5~7度,表面润泽光滑;以黄、红、紫为主色调。
形成环境
大部分硅藻土产于第三纪以来的海相或湖泊相的地 层中,少数分布于白垩纪的地层中。多与粘土岩、泥灰岩 共生,有时与火山岩共生。 年代较老的地层中硅藻土一般均转变为板状硅藻土 或蛋白土,最终渐变至燧石岩。现代硅藻主要分布在两极 及中纬度的海洋中,并与洋流分布有关。
二、海绵岩
海绵岩主要由硅质海绵骨针组成,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
放射虫软泥广泛主要分布于现代热带海洋沉积中
硅质岩

硅质岩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叫做硅质岩。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有多种工业用途。
如燧石以其硬度大,可作为研磨原料和硅质耐火材料;碧玉也以坚硬致密和色泽美丽作为细工石料。
硅藻土因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在日用化工、制糖业和净水工业等多种部门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火山活动可提高海洋中的硅质含量,也是硅质岩中硅的主要物源。
硅藻土主要由古代的硅藻遗体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是含水的SiO2。
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A。
硅藻土具有典型的硅藻生物结构,具有微细的纹理。
纯净的硅藻土呈白色,外观呈土状易于碎裂成粉末,易溶于碱而不溶于酸,吸附性强,熔点高。
海绵岩[1]主要由硅质海绵骨针组成,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
外貌为细粒状,呈灰绿色或黑色,疏松的海绵岩胶结程度较差,其中夹有粘土和砂。
坚硬的海绵岩其内的骨针被蛋白石、玉髓等硅质矿物所胶结,以海相成因为主。
放射虫岩主要由硅质放射虫介壳组成,具有质轻硬度小的特点。
坚硬的放射虫岩中的放射虫介壳完全被氧化硅胶结。
放射虫软泥广泛主要分布于现代热带海洋沉积中。
板状硅藻土和蛋白土主要由棱角状或球粒状蛋白石质点组成,多数具有微孔构造,呈透镜体产出。
板状硅藻土较硫松,呈粉状,颜色较浅。
蛋白土坚硬,贝壳状断口,颜色较深,常呈暗灰或灰黑色。
碧玉岩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可含有少量生物遗体,如放射虫、海绵骨针等。
碧玉岩因含氧化铁而呈现各种颜色,常为红色、绿色或灰黄色,使岩石具斑杂状色调。
燧石岩主要由微晶石英和玉髓组成。
岩性致密坚硬,具贝壳状断口。
颜色因含杂质不同而变。
显微镜下纯净燧石是一种无色的微晶石英集合体。
燧石形成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层单元:碳酸盐岩中的燧石结核;稳定地区的层状燧石;超盐度湖泊环境的燧石。
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以二氧化硅为主要造岩成分的沉积岩。
也称燧石岩。
一般含SiO2在80%以上,常可达95%以上。
其中SiO2矿物不是来自碎屑,而是来自生物的硅质骨骼、壳体或碎片,由化学作用直接沉淀或交代作用产生。
实验常见沉积岩的鉴定 PPT

碎屑结构:据颗粒大小划分:
粒径> 2 ㎜得称为砾(砾状结构) 2 - 0、05 ㎜得称为砂(砂状结构) 粗粒 2 -0、5 ㎜ 中粒 0、5 - 0、25 ㎜ 细粒 0、25 -0、05 ㎜ 0、05 -0、005 ㎜得为粉砂(粉砂结构) 粒径<0、005mm得成为泥(泥状结构)
泥状结构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观察沉积岩得颜色 2 、了解沉积岩得矿物组分 3 、认识沉积岩得结构构造 胶结物、胶结类型及生物化石
顔色
沉积岩得颜色取决于岩石成分及所含 杂质颜色,能反映生成环境
白色:多为高岭石、石英等成分组成 深灰到黑色:有机质或锰、硫铁矿等杂质,还原环境 肉红色及深红色:正长石或高价氧化铁,氧化环境 黄褐色:与含褐铁矿有关 绿色:氧化亚铁,缺氧得还原环境
4、鉴定颜色:将岩石新鲜面与风化面颜色 分别描述。次要颜色在前,主要颜色在后,如 黄绿色、黄褐色等
描述举例:
暗褐紫色。 中砂状结构。砂粒分选好,磨圆
度为次圆形。 砂粒含量约80%,胶结物约20%。 碎屑为石英砂,砂粒表面紫红色。
胶结物为铁质,呈暗褐紫色。根 据以上描述,定名为
铁质中粒石英砂岩
砾屑灰岩
竹叶状灰岩
水平层理
斜层理
沉积岩得构造
岩石成分与结构不均一性引 起岩石在宏观上得特征
层理构造:按形态分平行层理、 交错层理与递变层理。 野外一般按厚度划为5级:
块状(厚度 > 1m ) 厚层状(厚度 1 — 0、5m ) 中层(厚度 0、5 — 0、1m ) 薄层状( 0、1 — 0、01m ) 极薄层(厚度 <0、01m )
Cross beCddroinsgs b交ed错d层in理g 交错层理
Stephen Marshak
沉积岩PPT课件 精品

沉积物在向沉积岩的转化过程中,除了体积、密度 上的变化外,同时还生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稳定矿物,例 如:方解石、燧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等新的沉积岩矿 物。
三、沉积岩的地质特性
(一)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沉积岩组成成分的颗粒 形态、大小和连结形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碎屑结构 2.泥状结构
1.机械搬运
碎屑物质和粘土物质多以机械方式在流水、海水、湖水、 冰川、风力和重力等营力下被搬运。 以流水搬运为例,在运动过程中, 有三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悬浮、跳跃 和滚动,根据沉积物大小、重量与搬 运力大小来决定。沉积物在搬运过程 中,相互碰撞和磨蚀,沉积物原有棱 角逐渐消失,成为卵圆或滚圆形。碎 块、颗粒圆滑的程度称磨圆度。搬运 距离愈长,磨圆度愈高。 当搬运力逐渐减小时,被搬运的 沉积物质先后沉积下来。大的比小的 先沉积,球状比片状的先沉积,重的 比轻的先沉积。
3.化学结构
4.生物化学结构
1.碎屑结构
是指一种由50%以上的碎屑组成的岩石的结构,具此 种结构的岩石属于碎屑岩。在其组分中,除了主要的碎 屑外,还有杂质和胶结物。按主要碎屑颗粒的大小可以 分为: (1)砾状结构; (2)砂状结构
2.泥状结构
是粘土岩的特有结构,其特点是岩石中粘土物质占 50%以上,由于混有不同含量的砂及粉砂,故存在一系列 过渡型结构。
砾 岩
砂 岩
泥 岩
石 灰 岩
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的形成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原岩的风化破碎作用——沉积物质的 形成; (二)沉积物的搬运作用;
(三)沉积物的沉积作用;
(四)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一)原岩的风化破碎作用
岩石的风化产物按其性质可分为: 1.碎屑物质:这类物质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包括包 括各种岩石碎屑和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碎屑。 2.粘土物质:这是母岩在分解过程中残余的或新生成的 矿物。它们常是化学风化过程中呈胶体状态的,不活泼的物 质,如Al2O3、SiO2等,在适合的条件下就形成粘土矿物。也 有部分粘土物质是机械磨蚀的碎屑物质。 3.溶解物质:在化学风化的过程中,母岩中活泼性较大 的金属元素(如K、Na、Ca、Mg等)分解出来溶于水中,呈离 子状态,形成真溶液;溶解度低的 Al、Fe、Si 等的氧化物和 Fe、 Al的氢氧化物则多成为胶体溶液。
沉积岩实验五 硅质岩

1.矿物成分 2.结构、构造 与碳酸盐岩相似。内碎屑结构、鲕状结构、球粒结构、生物碎屑结 构、结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 胶结物具有胶状结构、放射状结构、环带状结构等。
交错层理、粒序层理、波痕、结核别为: 颜色:新鲜面为灰色、黄棕色、棕色、黑色,风化面具蓝灰色或白色
硅藻——生物化学作用
200倍水中硅藻
二、磷质岩类主要特征——
是指P2O5=7.8~19.5%,即含磷灰石20~50%的岩石。
若P2O5<7.8%时,即磷灰石= 5~20%时,称为含磷沉积岩。 若P2O5>19.5%时,即磷灰石>50%时,称为磷块岩。
基本特征 主要为胶磷矿、碳~氟磷灰石组成。
标本描述: 新鲜面为灰黑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砾石粒径一般为mm,最大为 mm,最小为mm,磨圆好,分选中等,砾石含量达95%,滴钼酸铵显示黄色 沉淀,含有磷质成分。填隙物滴盐酸剧烈气泡,为钙质胶结,含量约5%。颗 粒支撑,孔隙式胶结。 岩石定名:钙质胶结砾状磷质岩 镜下描述:
砾状结构,磨圆好,分选中等,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
膜。
硬度:小于硅质岩。 比重:比重大。与P2O5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击打:捶击具韧性,出现坑。
化学反应:滴钼酸胺形成黄色沉淀物。 4.分类 与碳酸盐岩相同,把“灰岩”改为“磷质岩”、“磷块岩”即可。 如泥晶鲕粒磷质岩、砾屑泥晶磷质岩、泥晶磷质岩。
实验五、硅质岩及其它自生沉积岩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各岩类的分类命名原则。 2.认识岩石的常见结构特征。 3.学习岩石的一般鉴定和观察描述方法。 二、观察内容 详细观察与鉴定砾状磷块岩手标本和岩石薄片(#)。 三、报告要求 1. 提交砾状磷块岩手标本和岩石薄片鉴定报告。 2.描述鉴定1~2块手标本。
《岩石学》课件第二十二章 硅质岩

非生物成因:燧石(岩)、碧玉岩、硅华等。
三、主要类型 1.硅藻土(岩)
主要由硅藻组成,一般<0.02mm,硅藻呈三角形、圆形、纺锤形、 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
质纯呈白色,土状质软,结构疏松,孔隙度大,吸水性强,强烈粘 舌,密度很小,仅0.4~0.9。
具块状构造时,称为硅藻土。固结成岩后,称为硅藻岩。 具水平层理时,称为板状硅藻土,风化面常因失水翘起,形似翻卷 书页状。山东临朐。 硅藻仅保存于侏罗纪以后形成的硅藻土中。
分布在湖泊、沼泽地带,粘土、粉砂等杂质多,发育水平层理,似层 状、透镜状,顶部常发育的黑色页岩或煤层(泥炭沼泽相)。
二、铁质岩类
是指Fe2O3>21.4%、或 FeO > 19.3%、或Fe >15%的岩石。 若赤铁矿>30%、或菱铁矿>25%时,则称为铁矿石。
基本特征 1.矿物成分 氧 化 型——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针铁矿。 碳酸盐型——菱铁矿、铁白云石。 硫化物型——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 硅酸盐型——鲕绿泥石、鳞绿泥石、黑硬绿泥石。 磷酸盐型——蓝铁矿。
基本特征
1. 粒度细小,显微镜下难以鉴别。
主要靠化学分析、X衍射分析等手段鉴定。
若Al2O3>40%, Al2O3/ SiO2 ≥2:1时,称为铝土矿。
若
Al2O3/ SiO2<2:1时,称为铝质岩。
若
SiO2 > Al2O3时,属于泥质岩。
若
SiO2 远大于 Al2O3时,属于硅质岩。
2.铝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 三水铝石(水铝矿) 一水软铝石(勃姆铝矿) 一水硬铝石(水铝石) 常为胶状结构、隐晶质结构、 或颗粒结构(鲕状、豆状、内碎屑)。块状构造。
2.分类 (1)据矿物成分
氧化铁质岩 红色、黄色、褐色,鲕状、豆状、肾状结构。如华北震旦纪串岭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定名:钙质胶结砾状磷质岩
镜下描述: 砾状结构,磨圆好,分选中等,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 砾石主要以胶磷矿胶结的石英砂岩为主,含有少量胶磷矿砾石。 石英砂岩砾石中石英为细砂结构,磨圆好,分选好,颗粒支撑,孔隙式
颜色:新鲜面为灰色、黄棕色、棕色、黑色,风化面具蓝灰色或白色膜。
硬度:小于硅质岩。
比重:比重大。与P2O5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击打:捶击具韧性,出现坑。
化学反应:滴钼酸胺形成黄色沉淀物。
4.分类
与碳酸盐岩相同,把“灰岩”改为“磷质岩”、“磷块岩”即可。
如泥晶鲕粒磷质岩、砾屑泥晶磷质岩、泥晶磷质岩。
实验五、硅质岩及其它自生沉积岩
沉积岩实验五、 硅质岩及其它自生沉积岩
一、硅质岩主要特征
1.颜色: 灰黑、灰、灰白、绿、红等色。 2.结构: 胶状结构、隐晶质结构、微晶结构、生物结构。
有时具鲕状结构、内碎屑结构、交代结构,重结晶后颗粒特征 消失。 3.构造: 一般为块状层理、块状构造,结核状、条带状构造、叠层构造, 有时条带内具水平层理、交错层理、粒序层理。 4. 其它特征:致密、坚硬、性脆、声响、抗风化、贝壳状断口、刀刃状边 缘、蜡状光泽等。 5. 产状:主要为层状,结核状、条带状、透镜状,与泥岩、碳酸盐岩、火 山岩、火山碎屑岩组合在一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岩类的分类命名原则。 2.认识岩石的常见结构特征。 3.学习岩石的一般鉴定和观察描述方法。
二、实验要求 学习肉眼和镜下鉴定沉积岩的方法与技能,认真观察手标本,按照
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观察内容 详细观察与鉴定砾状磷块岩手标本和岩石薄片(36#)。
标本描述: 新鲜面为灰黑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砾石粒径一般为mm,最大为
二、磷质岩类主要特征
1.矿物成分:
主要为胶磷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碳~氟磷灰石组成。
2.结构、构造
与碳酸盐岩相似。内碎屑结构、鲕状结构、球粒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结晶 粒状结构、交代结构。
胶结物具有胶状结构、放射状结构、环带状结构等。
交错层理、粒序层理、波痕、结核等。
3.物化特征
貌似硅质岩、粉砂岩、灰岩。区别为:
胶结,局部具基底式胶结,胶结物为胶磷矿,经重结晶后具多重环带结构。 胶磷矿砾石具中正突起,全消光,。 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晶体粗大,结晶程度高。 岩石后生作用较强,部分胶磷矿围绕石英结晶形成针状磷灰石,组成环
带结构。
岩石定名:钙质胶结砾状磷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