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

3.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旳是( )
①学会游泳、划船 ②学习救生演练知识 ③训练爬高
能力 ④收听汛期天气预报 ⑤准备锤子、斧子等营救工具
⑥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4.下列洪水应急措施,错误旳是( )
A.登上大树
B.爬到电线杆上
C.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D.爬到房顶
课堂小结
一、地震中旳自救与互救 (一)震前——防震准备—一般以家庭为单元 (二)震中——避震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二、洪水中旳自救与互救 (一)防洪准备 (二)洪水应急 (三)洪水中旳救济
三、其他自然灾害旳自救和预防
随堂练习:
1.下列避震措施,正确旳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
二、洪水中旳自救逃向高处,登上 结实建筑旳屋顶、大树、 山丘和高坡等。
②借助家中旳木制家具 或尽量抓住木板、树干 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 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预防被毒蛇、 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 上电线旳电击。
( 三 ) 洪 水 中 旳 救 济
①把落水旳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措施: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②急救溺水人员
最主要旳措施: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三、其他自然灾害旳自救和预防
风灾 大雾
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 旳低洼处。
大雾天气,尽量降低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沙尘暴 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具,如风镜、
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 互救
学习目的
▪ 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旳内容、应急避震措施 和震后自救与互救旳措施。

自然灾害来临时该如何自救

自然灾害来临时该如何自救

自然灾害来临时该如何自救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等。

当这些灾害突然降临时,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就能极大地提高生存的机会,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在各种常见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策略。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室内,要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且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直到震动停止。

千万不要慌张地往室外跑,因为在震动过程中,建筑物可能会有物品掉落,容易造成砸伤。

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前往空旷的地方。

洪水来临时,也是十分危险的。

首先要尽快向高处转移,比如山坡、楼房等。

如果来不及转移,要抓住漂浮物,如木板、盆子等,以增加生存的机会。

在水中行走时,要注意避开漩涡和水流湍急的地方,最好使用棍子等试探水深和路况。

台风的威力不容小觑。

当台风来临前,要提前关好门窗,检查并加固室外易被风吹动的物体。

如果在室外,要尽快寻找坚固的建筑物躲避,不要在广告牌、大树等危险区域停留。

泥石流通常伴随着暴雨发生。

在山区或者地势陡峭的地方,要留意周围的环境变化。

一旦发现山谷有异常的轰鸣声或者水流突然变大,要迅速向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两侧山坡跑,千万不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保持冷静是至关重要的。

恐慌只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决策。

同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在家里准备应急包,里面应包含食物、水、药品、手电筒等基本生活用品和应急物品。

另外,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理情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居住在容易发生洪水的地区,就要提前了解洪水的预警信号和疏散路线;住在地震多发区,要熟悉房屋内的安全角落和紧急出口。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如果被困,要节省体力,尽量寻找可以发出求救信号的物品,如哨子、镜子等,通过声音和光线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总之,自然灾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自救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够在灾害来临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自然灾害防范与自救

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自然灾害防范与自救

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自然灾害防范与自救1、洪涝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加强堤防建设、河道整治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的机会。

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可以减轻涝灾害的损失。

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最后措施。

自救方法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2、雷电天气自救方法1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线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

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

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

不要从事电话或电线、管道或建筑钢材等安装工作。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承载的易燃物品。

小学生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安全及自护自救知识

小学生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安全及自护自救知识

小学生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安全及自护自救知识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

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抗自然灾害的破坏。

但是完全可以依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激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状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马上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储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地震来临之前有征兆吗?对地震灾害,目前还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报。

但长期的观察研究说明,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征兆的,能够提醒人们提升警惕。

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

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

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那么,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是什么?下面和店铺一起看看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吧。

自然灾害自救措施一:水灾自救方法1.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预报、洪水信息,选择好最佳撤离线路和目的地,及时转移避难。

2.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手机、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及常用药品,搜集木盘、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在急需时加工成救生装置。

3.下大暴雨时,不要在河道及沟谷、洼地中行走或停留;不要在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不要沿山洪暴发的行洪道方向跑。

4.洪水袭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等地转移,或爬上屋顶、大树、高墙暂避,并向当地政府报告。

5.如洪水将要上涨到暂避地方,要利用准备好的器材或迅速找一些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6.万一被卷入洪水中,要保持镇定,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自然灾害自救措施二:山体滑坡自救方法1.居住在地区灾害隐患点周边的群众,在暴雨天要及时观察周围山体是否发生松动,检查房屋是否存在裂缝,主动转移避难。

2.发生山体滑坡时,要尽快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3.当无法继续逃离时,要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4.遇到山体崩塌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5.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

自然灾害自救措施三:泥石流自救方法1.应尽快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2.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跑,逃生时要抛弃重物。

3.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躲避。

自然灾害自救措施四:火灾自救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接乱拉电线,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平时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3个)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3个)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1)雷电1.雷电的产生: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的一种集声、光、电为一体的天气现象是太空中携带不同电荷的云与云之间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

2.室内如何避免雷击:(1)关闭门窗闭开有金属管道的地方。

(2)不要使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

(3)不要穿潮湿的衣服,更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4)尽量不要打电话3.室外如何避免雷击:(1)在户外躲避雷雨,应该选择低洼地蹲下,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手不要接触地面。

(2)取掉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

(3)尽量避免接触金属制品。

(4)不要躲在孤独的大树下、电线杆旁。

(5)不要站在高楼的平台上、高坡上(6)不要躲在孤独的小屋中,(7)要远离水面。

(8)不要站在旷野中,不在雨中做运动。

(9)不要用手机打电话。

4.遭了雷击的紧急救助:首先对伤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其次做心脏按摩,并迅速拨打120求救(说明地点,伤者的具体情况)。

若衣服有着火,应让伤者躺下避免面部烧伤,并迅速把火扑灭。

5.当心,防盗门变成导电门:现在许多家里都装有防盗门,在雷电交加时,这种铁制或钢制的防盗门就会因静电感应而带上电,而一旦附近有落地雷发生,触门者就会应接触导体而遭受雷击。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2)地震1.地震的发生:地球在不断运动中积累了大量能量,这些能量突然释放,就会在地壳脆弱的地带造成岩层断裂,或使得原来的断层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用震级来表示分1—8级。

目前为止有史料记载的最大震级为8.9级,是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大地震。

2.地震的前兆:(1)井水、泉水会突然变浑浊,有怪味,冒泡或水位大幅度上升、降落。

(2)有些动物变的异常。

(3)大震来临前10分钟左右,会出现地光、地声。

3.怎样做防震准备:(1)检查和加固房屋,清理楼道以便逃生。

(2)腾空桌子及床下物品,以便地震来临时藏身。

(3)准备水和救生食品,以高能量食品为主。

(4)准备救生物品(手电、手机、哨子、救生药品等)。

(5)救生食品和物品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因自身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十大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方法。

一、地震预防措施地震是世界各地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震安全意识,学习地震应对知识,如躲避、撤离等;2. 建立坚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采用抗震设计标准;3.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4. 避免在地震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活动的建设。

二、台风预防措施台风是一种大规模的强风和暴雨天气系统,通常伴随着海啸和洪水。

为了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破坏和伤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台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做好台风防护工作,如修剪树枝、安装防风网等;4.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洪水预防措施洪水是指河流水位上升超过警戒值,导致水涌入旁边的地面或建筑物。

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建设有效的防洪系统,包括拦河坝、排水设施等;2. 加强水文监测,提前发现洪水可能的迹象;3. 建立完善的河流管理和洪水预警机制;4. 避免在洪水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居住点的建设。

四、干旱预防措施干旱是指气候异常导致区域长时间缺乏水源。

为了应对干旱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措施;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3. 推广抗旱作物,改善耐旱性;4.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干旱可能导致的问题。

五、飓风预防措施飓风是一种狂暴的大风和强降雨的天气系统,通常造成巨大破坏。

为了减少飓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飓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4. 加强飓风科学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的常识,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避免站在高楼建筑物旁边、窗户下面等危险区域。

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到桌子下面或者门框边,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被玻璃碎片等物品伤害。

在地震停止后,要迅速撤离高楼建筑物,避免发生余震造成的伤害。

洪水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遭遇洪水,人们往往无法预料洪水的来临和规模。

因此,在洪水季节,要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避免在低洼地带居住,及时清理排水渠道,保持河道畅通。

在洪水来临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切勿贪图一时方便,冒险涉水,以免发生危险。

台风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台风来临时往往会带来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关好门窗,固定好室外的杂物,确保室内外的安全。

在台风来临时,要远离易受风暴影响的地方,尽量躲避户外,避免被树木、玻璃等物品砸伤。

同时,要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火灾是常见的人为灾害,火灾发生时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在火灾发生时,要迅速逃离火灾现场,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在火场内乱跑。

如果被困在火场内,要迅速找到安全地点躲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同时,要及时报警求助,尽快得到救援。

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范准备,提前制定应对预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在灾难来临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确保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的危害
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
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
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 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
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 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
6
7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 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 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 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 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 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 院。
自然灾害防范及逃生自救
1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
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 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 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 ;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 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 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 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 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 2 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 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暴雨灾害防护
● 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 地坑等。 ● 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 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 坑、洞中。 ● 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 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避震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要 部位。躲避时要 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可能时,可用身边的物品 ,如书包,被褥 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有可 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8
29
暴雨灾害防护常识 主要内容
1、暴雨的定义
2、暴雨的危害
3、暴雨的预警
4、暴雨灾害的防护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灾害的防护
●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
暴 雨 前 的 准 备
移。
● 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 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高
处。
● 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如遇暴雨天气,且车辆周围已经形成积水,最佳选择是立刻打
车 辆 被 困 应 对 措 施
开车门离开车辆。若积水已经较深,没过车体超过二分之一,打
开车门不再可能,这时车窗就成了最佳的逃生路径。如果积水尚 未堵住车窗,则应抓紧时间解开安全带,打开中控锁,摇下车窗 逃生。 当车体被整个淹没,水压致使车窗无法摇下,就要利用身边 的防盗锁、羊角锤等工具敲打玻璃的边缘和四角尤其是玻璃上方 边缘最中间的地方,一旦玻璃有了裂痕,就很容易将整块玻璃砸
处转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点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围困,
寻找门板、洗衣盆、衣柜等作为逃生用具;如果无法逃脱,将手 机集中起来,只留一个开机,等待救援,这样能尽可能长时间的
寻求外界救援。如果当时通讯工具无法正常使用,应该使用烟火、
光照、燃烧衣物等方法,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所在地。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灾害的防护
14000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190万,其中房山区80万人。全市道路、桥梁、
水利工程多处受损,全市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全市经济损 失近百亿元。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的预警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 雨可能持续。
四川地震图
唐 山 大 地 震 图
刑台地震,周恩来亲临灾
15
地震的防范及自救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 破坏平均只有 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 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 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24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臵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 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 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5、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 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6、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暴雨的预警
暴雨橙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 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 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
暴雨的定义
暴雨是降水强度很大的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 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 “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 雨”。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 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 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灾害的防护
●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 袋或堆砌土坎,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暴 雨 应 急 要 点
● 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 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 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城 市 内 涝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的危害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
米,为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其中,最大降雨点房山区
河北镇达到460毫米。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 暴雨共导致37人死亡,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 人,触电死亡5人。此次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成灾面积
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
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的危害
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 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据住建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 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 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的城市有137个。逢大 雨必涝,现在已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在城市中地势比较低洼 的地区,最容易形成内涝。具体到发生率较高的特定地点,包括 立交桥下、过街的地下通道、铁路桥、公路桥等,建筑密集、排 水系统落后的城市旧城区也是内涝多发的地点之一。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统,做好排涝准备。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的预警
暴雨黄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 雨可能持续。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 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 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 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 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
,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
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5
雷电灾害主要包括:
(1)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不完全统计估算我国每年因雷击伤 亡3000人以上;(2)由于防雷设施不完善,雷击建筑物、 军事设施、油库等恶性事故频繁发生;(3)雷击是森林火 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的森林火灾有30-70%是雷击造 成的,雷击还同时破坏森林生态平衡;(4)雷击事故一直 是电力供应部门最重要的灾祸之一,供电线路和设备都是雷 电的袭击对象;(5)随着通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雷击破 坏计算机网络和通讯设施成为一种新的、快速增长的、破坏 严重的灾害,尤其对邮电、电信、金融、宣传、广播、电视 、教育和其他信息传播行业危害性更大;(6)雷电还威胁 着航天、航空、火箭发射等事业。雷电还威胁着航天、航空 、火箭发射等事业。
8
9
地震发生在地下深处,发 生地震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离 地面的距离叫作震源深度,地面 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叫作震中。
房 屋 痛失亲人
倒 塌
无家可归 受 困 废 墟
生 命 受 威 胁
引起别的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