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

合集下载

弘扬铁人精神作文征文(精选7篇)

弘扬铁人精神作文征文(精选7篇)

弘扬铁人精神作文征文(精选7篇)时光荏苒,铁人已经成为现在的新时代的符号,但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却还是始终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弘扬铁人精神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弘扬铁人精神作文(篇1)铁人王进喜,对于我们70后的一代是不太熟悉的,只是经常听到老人们在耳边述说他们那时候的故事,说铁人怎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从未真正去设想父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现在我有机会学习两进精神的时候,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太多的感受,深深体会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油田出现了井喷,在危机的时刻却偏偏没有重金石,只有用水泥代替,但是水泥容易凝固,在没有搅拌机的条件下,铁人王进喜拖着那条伤腿,毅然跳下了搅拌水泥的池子,充当人肉搅拌机,看着石油工人们纷纷跳进去,最终抑制住了井喷。

我的心情有点激动,在那危急的关头,他们想到的不是个人利益,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保住国家的利益,牺牲自我的精神,现在已经很难再看的到了,那样宝贵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曾经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但是我每次都是动不动就轻言放弃,从没想想该怎样努力让难题圆满解决,在“铁人”精神面前,我顿时觉得惭愧万分。

作为80后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就是“铁人”精神,学习和发扬不怕艰苦、坚持到底、勇于奉献的精神,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铁人精神的伟大是学习王进喜的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学铁人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

学习铁人精神,找出自己的不足,总结出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学习。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文篇一:铁人精神代代传我是一名让“石油”养大的大庆人,在这块充满宝藏气息的土地上,有我一直敬仰的东西,我爱它爱得深沉。

此时,我就站在创业广场的中央,面对着群雕,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大庆钻井模范——王铁人!铁人是第一任1205钻井队队长。

现在,1205钻井队已经成为我国的一支王牌钻井队。

他的实力早已超过美国王牌钻井队和英国功勋钻井队。

是什么让1205钻井队由一只普通队伍发展到中国的一支王牌钻井队?是什么让1205钻井队在世界上享有美名?这是由“五面旗帜”之一的“铁人”王进喜所带领的部队所凸显出来的,我们中国钻井工人所拥有的钻井意志——“铁人精神”!1955年,国家队包括大庆地区所在的松辽盆地进行了石油勘探,发现又存在石油的可能性。

1958年3月初,邓小平《石油勘探战略东移》方案正式启动。

1958年7月,“松基一井”正式钻进。

1958年9月26日下午4时,“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流油,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自己才有的能力。

在中国建国十周年之前打出工业流油,黑龙江第一书记欧陽钦,决定在这大喜大庆的日子里把松嫩平原上的这块土地命名为大庆油田,“大庆”名称由此而来。

{分页}年3月,大庆石油会战开始。

一万多名石油职工同三万名官兵及专院学生开始了大庆石油会战。

正是在这时,出现了大庆第一模范——“王铁人”王进喜。

4月29日,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召开,吼出了“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

在会战初期,钻井工人战胜条件艰苦、设备不全、生活必需品供应不上等多方面困难,为会战打开了坚定的基矗而1205钻井队,1953年9月在玉门油矿组建。

在石油大会战中是一个标兵,一代中国钻井工人的代表,是中国石油工人的领袖。

共获锦旗、奖状、奖杯大小物件共295(件)个。

创造了“月上五千,年上双万”年约开进尺20万米的世界纪录。

那,到底是什么指引1205钻井队创造出这么辉煌的成就呢?是铁人精神!是铁人的“五个精神”!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的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800字征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800字征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800字征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工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奉献奋斗,是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弘扬。

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其中,艰苦创业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石。

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初期,面对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条件,石油工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拼搏,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求真务实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本质特征。

在实践中,石油工人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

奉献奋斗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最高境界。

在石油工业的发展中,石油工人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意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体现。

首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石油工业的发展中,石油工人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品格。

其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实践中,石油工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拼搏,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实践中,石油工人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

三、如何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铁人的励志征文学习铁人精神作文

学铁人的励志征文学习铁人精神作文

学铁人的励志征文学习铁人精神作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学铁人的励志征文篇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助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是吻合的:从当年与“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到今天与世界级的勘探开发难题作斗争,从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英雄气概,无不体现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说到大庆精神,我不由得想到那刚强的“铁人”王进喜,他虽然是贫苦人家生的,但人穷志不短!翻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回到历史的47年前。

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上,一位居住在当地的王进喜的房东大娘,当年王进喜带领工人打大庆的第一口油井时,是住在老乡家的。

王进喜为了打井,日夜不离土地。

打井前后一、二十天,他一次也没回家吃饭休息;房东大娘十分感动,对回去的工人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铁人哪!”从此王进喜就被叫铁人了。

正是这句话,发自于中国普通人众者的声音,涵盖了对铁人----王进喜的尊称。

这声音,象春天惊蛰时的春雷,在中国的大地上,一片雷场,开始奏响“中国贫油论”的有力呐喊!也从此,大庆会战成为中国国人骨气和正气的代名词而永垂青史。

也从此,一个闪耀着:“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真正成为领导中国石油的一种强音!而且经久不衰!王进喜,也象一座丰碑,屹立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国石油一代又一代后来者为之骄傲的榜样。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精选7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精选7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精选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的大庆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人精神是石油工人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我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不仅需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

铁人说过:“干革命,就会遇到困难,有困难就要去斗争,这不是看戏,不是下馆子。

国家缺油就要把油搞出来。

有了困难怎么办?这就像打仗一样,不能退下来。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大的困难也要上。

”对照铁人找差距,作为新时期的员工,就要争创一流、精益求精,创造更加优秀的业绩。

我认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三点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一是责任感,二是精神头儿,三是奉献劲儿。

从自身来说,我决心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要求认真务实,扎实工作。

我认为,“创业”在大庆精神中有着鲜明的实践特征,最根本最突出的就是一个字:干!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是干的精神!因此,干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要干负责任的事,负责任地干事。

要在任务面前,困难面前,不惧不退,不等不靠,挺身而出,知难而上,敢打敢拼,像铁人那样去创业,去努力工作,去艰苦奋斗。

说到底,就是要干,要大干苦干、真抓实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2022关于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三篇

2022关于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三篇

2022关于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三篇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感悟15月31日,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巡回宣讲报告团来到乌石化,在乌石化文体中心为广大干部职工和先进模范代表作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场宣讲报告,让乌石化的干部职工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深刻内涵,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艰苦创业教育。

报告会上,宣讲团两位首席宣讲员以"继承大庆优良传统,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题,用文字、图片、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大庆油田艰苦卓绝、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讲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诠释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思想内涵。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等铁人的名言和生动感人的经典故事,令人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会场多次爆发阵阵的热烈掌声。

听着两位首席宣讲员精彩的演讲,油田开发初期的艰苦岁月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油田工人风餐露宿"天当被、地当床';人拉肩扛搬运钻机;破冰取水保证开钻;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

想到这些我不由肃然起敬,老一代石油工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的豪迈誓言和雄心壮志,战天斗地,勇往直前,攻克了种种无法想象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下了中国石油发展的坚实基础,甩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它创造了大庆油田一次创业的辉煌,洗涮了我国贫油的耻辱,让我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
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征文
大庆精神是指在艰苦环境下,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

它源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人民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过程中锻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

铁人精神则是指具备坚强毅力、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品质。

铁人精神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的众多英雄人物息息相关,他们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无比的毅力与坚持,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许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两者的结合可以产生更为强大的力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首先,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都强调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在挑战和困难面前,我们应当保持坚强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正如大庆精神所体现的,在石油开采的困难环境中,人们面对技术难题和恶劣条件,却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而铁人精神中的英雄人物,如钱学森、朱德等,也都以他们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坚定信仰,跨越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次,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都注重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团结一致是战胜困难、攻克难题的重要保障。

大庆精神所强调的团结合作,使得原本艰苦的石油开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促使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

而铁人精神中的英雄人物,也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与他人协作,取得巨大成功。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追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也变成了现在的一个主流趋势。

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聚焦于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两个主题,让我们来一起探寻这两个精神背后的真正内涵。

“大庆精神”是指以发掘和建设石油资源为中心,始终高举爱国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旗帜,以实现中国石油化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使命,集聚人才,自力更生,大胆探索,艰苦创业,不断突破,勇攀高峰,所创造的企业文化和优秀品质的总和。

大庆是一个不寻常的地方,它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被誉为“石油之城”,因其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在建国初期石油产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向大庆转移,于是,大庆在国人心中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也因石油财富的加持而成为一座综合性极强的现代化城市。

大庆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种时代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坚定信念,勇攀高峰,创新求实,艰苦创业。

大庆人深信“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央来了指挥棒不好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大庆精神。

这种精神支撑着大庆石油人开创出了一条标志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成为了精神世界中的宝贵财富,对于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铁人精神”,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所表现的是无比坚韧的精神特征。

铁人精神源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铁人精神是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它外部呈现出的是顽强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内部含义则更多地关乎一个人内心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铁人精神的核心就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无论遇到多么艰难险阻,都要始终坚守,在付出努力不息的基础上,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铁人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品质则是“信仰”,因为信仰是支持铁人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精神力量。

铁人精神强调的是一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精神,为国为民艰苦奋斗,以不屈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以完成最终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石油人
五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在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一座油井喷射出滚滚的黑色油流——“石油”,这座油井名为“松基三井”,这片巨大的油田被称作“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由此改写。

从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在这片土地上拉开了帷幕。

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操着不同的口音,拖家带口来到这里;他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希望,日夜劳作,无怨无悔,只为实现自己的石油梦,他们的名字叫做“石油人”。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已经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但是他们留下来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却永远地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翻开尘封的历史,走近那场人与自然较量的艰苦大会战。

1960年,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数万名石油工人连吃饭、住宿等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成了问题。

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井队搬迁没有机械设备就人拉肩扛,没有房子就挖地窨子,建“干打垒”,吃饭缺粮,就两稀一干,挖野菜充饥,60年至63年,国内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石油大军,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献身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仅用三年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在这场石油大会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铁人——王进喜。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一下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记录是多少”得知井位在马家窑附
近,他立即带队步行两个小时来到井场。

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那黑油油的土地,他万分激动地说:“我们国家就是一块宝地。

这回我们掉进大油海里啦,甩开膀子干吧,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王进喜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仅用4天的时间,就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之上;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证井架按时开钻。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不止一次说过的话。

他是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在第二口井(2589井)的井场,他拄着双拐指挥打井。

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

经过研究,决定采取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密度压井喷。

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同志纷纷跳入泥浆池,经过全队工人的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王进喜曾多次对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

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

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三大队一中队的中队长和督导员——朱洪昌,负责承建17.2公里大口径、长距离输水管线。

为保证任务尽快完成,他和工人一起攻克许多难关。

供水管线通水试压时,他带着伤到各处去检查试压情况。

当发现有一处焊缝冻裂漏水时,为不影响全线试压,他决定带压带水补焊。

他不顾身上旧伤未愈,跳进水中,一边用手把漏缝的水抹干,一边让焊工补焊,飞溅的焊花刺穿了朱洪昌手上缠着的绷带。

焊工见此情景,马上停止了补焊,他却说:“现在前线各部门等水等得嗷嗷叫,不能把工期误在我们这儿,今天我就要比一比,是钢铁
硬,还是我们共产党员骨头硬。

”就这样,他忍着焊花的灼痛,一直坚持着把漏缝焊完。

人们称他是“钢铁施工队长”、永不褪色的红旗。

在大庆油田刚出油的日子里,为了尽快把原油运出去,上级决定把第一列车原油输送任务交给薛国邦所领导的采油队。

他接受任务后,不分白天黑夜地奋战在油井上,饿了啃口干馒头,困了就打个盹。

在严寒使原油凝固、输油泵打油受阻的情况下,为了把原油按预定时间运出,他毅然脱掉棉衣,双手抱住高温蒸汽管,第一个跳进油池,用蒸汽温原油。

蒸汽管把他的手烫坏了,也全然不顾,一直坚持到泵满罐为止。

1963年,唐明华到1247钻井队任党支部书记。

他到井队后,干活时总是走在最前面。

有一口井在安装时,为了当天开钻,钻杆全部由工人从两里以外的地方抬到工地上,3个班三四十人一起抬。

由于开钻后,用清水钻进,打到流沙层后不能停,唐明华带领工人一边钻进一边抬钻杆,直到把400多米的钻杆抬完。

天快黑时,四五个炊事员为八九十人的队伍送饭来了,但谁都顾不上吃。

后来,连炊事员也都加入到了抬钻杆的队伍中去。

唐明华同大家整整抬了一夜才把钻杆抬完。

1962年,制衣高手陈志训从哈尔滨来到大庆,成为缝补厂不可多得的骨干,
缝补厂的任务是把前线工人沾满油渍的脏工服拿回来,拆洗干净,缝补好,然后在送回到工人的手里。

一切从零开始,油渍洗不掉就用大锅烧热水烫;没有洗衣盆就用牛槽代替;每批衣服洗完都腰酸背痛不以,手也都是红肿的:补丁不够用就把旧的洗干净拆下来再用。

冬天手被冻裂了,陈志训视而不见,手不知被针扎了多少下,他没感觉,仍是埋头挥动手中的针线。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
大会战环境中,陈志训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的继续着收、洗、拆、缝、补,简单而又繁重的工作。

1962年4月16日,钻井指挥部机关的职工家属王秀敏、杨学春、丛桂兰、吕玉莲,在45岁的家属薛桂芳带领下,扛着铁锹,背上行李,抱着孩子,到远离住地15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开荒种地。

在那里,她们利用钻井队留下的活动房架,找了个破帐篷,搭起了简易住房。

晚上,大人孩子就睡在垫着干草的地上。

她们以石油工人家属那“天当屋、地当床,誓让荒原多打粮”的气概,克服困难,用人拉犁杖,铁锹翻土,靠自己的双手,开出了32亩土地,当年收获粮食1750斤,以实际行动支援了石油大会战,在她们的带动下,很快,五把铁锹变成了万把铁锹。

1960年3月吴崇筠教授扔下家中3个孩子,与北京石油学院一批师生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

为了提高取芯率与保证岩芯质量,她带领科研人员同井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宣讲取芯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幅度提高了取芯率,最后使关键井位上的取芯率与岩芯质量都达到了要求。

她还带领全体人员自己动手拼装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对岩芯进行保管、分析。

根据岩芯资料和其他数据建成了大庆油田第一座“生产实验区地宫”,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1年初苏联专家全部撤走,我国开始自行摸索独立设计大炼厂。

朱康福教授被派接任大庆炼厂的设计师。

他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各种矛盾,当年完成100万吨/年规模炼厂的初步设计,这在当时的苏联模式中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紧接着又进行大庆炼厂二期及扩建工程的设计,规模达到250万吨/年,是我国当时最大的炼油厂。

当年,吴崇筠、朱康福夫妇毅然决然中断在美国博士学位的学习,同大批在美国的留学生和教授乘“威尔逊总统号”
轮船回到祖国,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奉献了一生。

正如他们所说:“新中国要建设,不能没有石油,所以决定参加石油总局完全合理、正确。

至于我们两个在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中,留下一鳞半爪,也只是无负于祖国人民而已。


时光如梭,过去的茫茫荒原上早已建设起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石油之城,不断耸起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多年前的“干打垒”,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

但是,高耸的井架,永不知疲倦的“磕头机”仍然随处可见。

它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成长。

作为新时期的石油人,我们会秉承先辈的光荣遗志,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铁人精神”所蕴含的思想传递下去,忠于自己的岗位,为人民奉献,为祖国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