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缺陷分析方法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是指在热轧工艺过程中,带钢表面出现的各种缺陷。
这些缺陷对带钢的外观和性能都有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带钢失效。
以下是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的分析。
1. 轧制工艺不合理: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与轧制工艺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轧制工艺控制不当,例如轧制温度过高、辊缝调整不当等,就会导致带钢表面产生热裂纹、鱼鳞鳞片状缺陷等。
2. 材料质量问题:带钢是由钢坯经过多道次轧制形成的,如果钢坯的质量不佳,例如存在夹杂物、气孔等缺陷,就会在轧制过程中扩展并形成表面缺陷。
3. 辊缝问题:辊缝是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力的集中作用点,如果辊缝调整不当,例如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带钢表面产生压痕、划痕等缺陷。
4. 轧制润滑问题: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剂来减小摩擦力,如果润滑不均匀或润滑剂存在污染物,就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涂敷不均匀、氧化皮不易剥离等缺陷。
5. 切割质量问题:在热轧带钢生产中,需要对带钢进行切割,如果切割工艺不当,例如切割速度过快、切割刀具磨损等,就会导致切口不整齐、毛刺等缺陷。
6. 后续工艺操作问题:热轧带钢在后续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例如维护不及时、设备老化等,就会导致带钢表面产生擦伤、磕碰等缺陷。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1. 优化轧制工艺:合理控制轧制温度、辊缝调整,减小轧制力度等,以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
2.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采用优质钢坯,并对钢坯进行充分检验和清洁处理,以减少杂质的含量和夹杂物的存在。
3. 确保辊缝质量:定期对辊缝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辊缝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减少对带钢表面的压力集中。
4. 加强润滑管理:优化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确保润滑剂均匀涂敷在轧制表面,并定期清洗润滑系统,减少污染物的残留。
5. 优化切割工艺:控制切割速度,保证切割刀具的锋利度,加强切割设备的维护和监测,以保证切口的质量。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金属材料。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表面往往会出现各种质量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主要包括:铁锈、麻粒、划痕、表面凹痕、擦伤、氧化皮等。
这些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原料质量不合格:热轧带钢的生产是通过将钢坯在高温条件下压延而成的,因此钢坯的质量对于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钢坯表面已经存在质量缺陷,如铁锈、氧化皮等,则在热轧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对应的表面缺陷。
2. 设备状况和操作方式:热轧带钢的生产需要涉及到一系列设备,如热轧机、冷却装置等。
如果设备存在故障或者磨损,会导致带钢表面质量缺陷。
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操作方式也对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技术水平不高,很容易导致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
3. 温度控制不当:热轧带钢的生产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如果温度控制不当,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
温度过高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氧化皮、烧焦等问题,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裂纹等问题。
4. 轧辊磨损:热轧带钢的生产离不开轧辊的使用,轧辊磨损是导致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一个重要因素。
轧辊的磨损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划痕等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5. 冷却方式选择不当: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冷却方式的选择对于产品的表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冷却方式选择不当,如冷却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导致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
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原料质量、设备状况和操作方式、温度控制、轧辊磨损以及冷却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
只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带钢起筋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 . col f t isSineadE gneig et l ot U i ri ,hn sa 10 3 C ia 1 Sho e a e c n nier ,C nr uh n esyC agh 4 0 8 , hn ; o Ma r l c n aS v t
2 Laya rnadSel r pC .Ld ,o d 47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 ia . i u nI n t o o t. L ui 10 9,hn ) n o eG u
An An l ss o dg a y i f Ri e Buc l s o i d S e k e n Co l he t e
a d Pr c u i n a n t Th m n e a to s Ag i s e
BAILid n ,W U n — a ,L U u mi g .o g Ka g min I Ch . n 2
得 到有 效 控 制 。2 1 00年 9月 , 着 2 5 随 2 0常 规 热 轧 线 冷轧 基板 的扩 产 , 起筋 缺陷 问题更 加严重 , 轧板 冷
厂 发生 5次 大批 量 起 筋 质量 问题 , 重 扰乱 了正 常 严
的生产 组 织 。分 别对 两个 热 轧原料基 板 与冷轧 生产
白立 东 , 康 勉 刘 楚 明 伍 ,
(. 1 中南大学材料 与2 程学院 , 1 2 湖南 长沙 40 8 ; . 源钢铁集团有限公 司, 10 3 2 涟 湖南 娄底 4 7 0 ) 10 9
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

130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刘 涛(邯钢品质部用户服务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0)摘 要: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冷轧带钢;板形质量;缺陷问题;控制中图分类号:TG3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2-0130-2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刘涛,男,生于1980年,宁夏中宁人,本科,研究方向:于冷轧产品的研发及售后。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于各种规格高品质带钢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冷轧板带及汽车板、家电板等深加工产品已成为钢铁企业当前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各钢铁企业围绕提高冷轧产品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质量改进,以满足市场客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冷轧带钢产品生产工序较多、工艺控制复杂、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缺陷。
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冷轧带钢的板形控制冷轧是常温条件下,利用冷轧机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对钢板、热轧带钢等进行的轧制加工。
因此,作为一种物理式的加工方式,带钢的板形质量缺陷主要来自于轧件的机械性能,以及轧制加工的各项参数。
冷轧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板带横断面形状和平直度不良问题,均可归结为带钢的板形缺陷。
板带横断面形状是指宽度方向上板带厚度的分布规律,由于冷轧时压扁变形远小于轧辊弯曲挠度,因此对于带钢横断面形状通常以凸度作为其描述特征和控制对象;平直度主要是指带钢翘曲,包括板带各种浪形,在轧制时应尽量排除。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表面质量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改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
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表面质量缺陷,常见的缺陷有:氧化皮、夹杂物、坑洞、划痕、波纹、卷边、折叠、皱曲等。
这些缺陷会影响带钢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并且可能导致产品退货和生产中断,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1. 滚轧工艺参数不合理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与滚轧工艺参数密切相关。
如果轧机的温度、轧制力、轧辊表面状况等参数设定不合理,容易导致带钢表面出现坑洞、波纹、卷边等缺陷。
过大的轧制力也容易导致皱曲等严重的表面质量问题。
2. 原料质量不佳热轧带钢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坯和热轧辅助材料。
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佳,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氧化皮、夹杂物等缺陷。
特别是在钢坯表面存在夹杂物或氧化皮时,会使其在热轧过程中将夹杂物或氧化皮轧入带钢中,从而形成相应的表面缺陷。
3. 冷却不当热轧带钢在轧制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如果冷却不当,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过热区或冷却速度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
4. 轧辊磨损严重轧辊是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设备之一。
轧辊的表面状况对于带钢的表面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轧辊磨损严重或者表面状况不良,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划痕、坑洞等缺陷。
5.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水平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折叠、皱曲等缺陷。
三、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解决方法为了避免因滚轧工艺参数不合理而导致的表面质量缺陷,需要对滚轧工艺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轧制力、温度、冷却速度等参数的设定,可以有效地改善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
板带钢常见缺陷介绍

目录
• 引言 • 板带钢常见缺陷类型 • 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 缺陷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预防和改进措施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 板带钢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 领域。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板带钢容易出现各种缺陷,这些 缺陷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因此, 了解板带钢常见缺陷的种类、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产 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板带钢表面出现细微的裂纹, 可能是由于轧制过程中温度变
化或材料内部应力导致的。
表面粗糙
板带钢表面不平整,有凸起或凹陷, 这可能是由于轧制过程中轧辊磨损 或材料内部夹杂物引起的。
氧化皮不均匀
板带钢表面氧化皮分布不均匀,颜 色不一,这可能是由于加热或冷却 过程中的不均匀处理导致的。
划痕和压痕
板带钢表面出现划痕或压痕, 可能是由于在运输或加工过程
颜色不均
某些缺陷可能导致板带钢表面颜色不均,影响其外观质量。
使用寿命缩短
腐蚀加速
缺陷的存在可能使板带钢的耐腐蚀性 能下降,加速其腐蚀过程,从而缩短 使用寿命。
疲劳寿命降低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缺陷可能成为疲 劳裂纹的萌生地,导致疲劳寿命降低 。
预防和改进措施
05
提高原料质量
选用优质原料
确保原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冶金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减少缺陷的产生。
中与其他硬物接触所致。
内部缺陷
内部裂纹
偏析
板带钢内部存在裂纹,通常在轧制或冷却 过程中形成,可能是由于材料内部应力集 中或轧制工艺不当导致的。
板带钢内部不同区域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 ,这可能是由于熔炼过程中成分控制不严 格或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引起的。
带钢轧制常见缺陷原因分析

带钢轧制常见缺陷原因分析结疤(M01)图7-1-1图7-1-21•缺陷特征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呈现叶状、羽状、条状、鱼鳞状、舌端状等。
结疤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板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板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重皮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后残留在钢带表面上;②板坯表面留有火焰清理后的残渣,经轧制压入钢带表面。
危害: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金属剥离或产生孔洞。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板坯质量验收,发现板坯表面存在结疤和火焰清理后残渣应清理干净。
4•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结疤缺陷,对局部结疤缺陷,允许修磨或切除带有结疤部分带钢的方法消除,如结疤已脱落,则比照压痕缺陷处理。
7.2 气泡(M02)图7-2-1闭合气泡图7-2-2 口气泡图7-2-3开口气泡1•缺陷特征钢带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凸包缺陷称气泡。
其外缘较光滑,气泡轧破后,钢带表面出现破裂或起皮。
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因脱氧不良、吹氮不当等导致板坯内部聚集过多气体;②板坯在炉时间长,皮下气泡暴露或聚集长大。
危害:可能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产生分层或焊接不良。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加强板坯质量验收,不使用气泡缺陷暴露的板坯;②严格按规程加热板坯,避免板坯在炉时间过长。
4•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气泡缺陷。
7.3表面夹杂(M03)图7-3-1图7-3-21•缺陷特征板坯中的夹杂或夹渣经轧制后在钢带表面暴露的块状或长条状的夹杂缺陷称表面夹杂。
其颜色一般呈棕红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带钢表面。
危害:可能导致后序加工过程中产生孔洞、开裂、分层。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板坯检查验收,不使用表面存在严重夹杂或夹渣的板坯。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带钢表面氧化是造成质量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导致表面出现氧化物,影响产品表面质量。
带钢表面夹杂物也是一个常见问题,会使产品表面出现不良痕迹。
轧辊表面缺陷和卷取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也会对表面质量造成影响。
涂油不均匀也容易引起质量缺陷。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通过合理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控制来减少和避免。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原因,可以帮助生产厂家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氧化、夹杂物、轧辊表面缺陷、卷取过程、涂油不均匀、生产技术、工艺控制。
1. 引言1.1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带钢表面氧化是导致质量缺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热轧过程中,带钢表面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膜,使表面出现氧化斑点、氧化皮等缺陷。
带钢表面还存在着夹杂物,如硫化物、磷化物等,会导致表面不平整、坑洞等问题。
轧辊表面的缺陷也是一个常见原因,轧辊表面的不洁净、磨损不均匀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带钢表面的质量。
在卷取过程中,也容易引起质量缺陷。
卷取张力不均匀、卷取速度过快等因素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皱纹、印痕等问题。
涂油不均匀也是一个常见问题,涂油不足或涂油过多都会导致表面质量不佳。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生产厂家通过合理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控制来减少和避免这些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正文2.1 带钢表面氧化带钢表面氧化是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带钢在高温轧制过程中易受氧化影响,尤其是在轧制过程中的高温区域,带钢表面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氧化膜。
带钢在冷却过程中容易因表面残余的热量造成局部高温,使得表面氧化的速度增加,从而形成氧化层。
带钢在运输、堆放等过程中也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的影响,导致表面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带钢缺陷分析方法摘要在带钢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为了便于缺陷产生原因的查找,促进生产中的质量改进。
本文通过平时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几种常用的缺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缺陷特征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验证分析法,并通过列举生产中的实际质量问题分析过程具体说明了各种缺陷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方法。
关键词缺陷;热轧;质量;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3-0090-03当今囯内外钢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钢铁企业如果要保持其领先地位,不断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钢铁产品的质量包括其尺寸公差、板形、表面质量、外形及性能等方面。
就产品表面质量而言,在热连轧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有些缺陷甚至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也没有相关的参考资料,作为质量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搞清是一种什么样的缺陷,摸索其产生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的实践、摸索、试验和总结,形成一套带钢缺陷的分析方法,就有利于缺陷原因的查找和消除。
即使随着热连轧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发展,热连轧带钢表面在线检测技术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也离不开质量检查人员对带钢表面缺陷的正确判定,以提供在线自动检测装置的判定标准和不断学习之用。
本文通过平时工作中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缺陷分析方法。
1 缺陷特征分析法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会产生种种缺陷,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出一些规律来,比如:按照缺陷的特征如形貌特征、宏观慨貌、分布规律及微观分布等,根据这些特征,再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查找归纳,就可以对带钢表面缺陷有一个清晰的分析。
1.1 宏观形貌分析法通过对带钢表面缺陷的宏观形貌特征来判断缺陷产生的原因的方法为宏观形貌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热连轧带钢生产中较常出现的、原因明确的表面缺陷。
通过观察带钢表面缺陷的宏观形貌,可以大致确定缺陷的程度以及所属缺陷大类。
这种方法要依靠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对于生产中常见的缺陷根据形貌进行分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实用的一种方法。
目前热轧主要依靠在线表面检测仪并结合尾部开卷检查来对缺陷宏观形貌进行观察。
例如:对于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目前就主要依靠其宏观形貌特征来进行判定。
由于氧化铁皮在热轧中发生频率较高,因此在多年的生产经验中我们已经总结出了较为成熟的根据缺陷宏观形貌来判断产生原因的方法。
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按照产生原因共分为四类:温度类、板道类、轧辊类、除鳞类[1]。
不同类型的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因找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得到控制。
这4种氧化铁皮的典型形貌如图1所示。
1.2 缺陷分布规律分析通过对带钢表面缺陷的分布规律来判断缺陷产生的原因也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
有些缺陷的宏观形貌是非常相似的,但不同原因产生的缺陷分布情况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缺陷分布的观察就可以判定缺陷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目前热轧主要是依靠在线表面检测仪和精整开卷来对带钢缺陷的分布进行观察。
例如:划伤和黑线缺陷,其缺陷宏观形貌极为相似(见图2),但是这两种缺陷由于产生原因不同,所以在带钢上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划伤缺陷由于是机械性的损伤,跟据其特点,我们可以知道缺陷在带钢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而黑线是一种钢质缺陷,而钢质缺陷的分布一般是无规律的,所以缺陷在带钢上应该是随机分布的,划伤和黑线的分布情况见图3。
通过缺陷的不同分布我们可以快即的明确缺陷的产生原因。
1.3 微观形貌分析和成分分析微观分析法就是通过对缺陷微观形貌的观察并辅以成分的分析来找到缺陷的特征点,从而明确缺陷的产生原因。
目前该项工作主要由技术部门完成。
例如:冷轧异物压入和热轧氧化铁皮缺陷,在冷轧轧后的形貌和分布规律极为相似。
通过缺陷宏观形貌特征和缺陷分布规律来判断这两种缺陷显然是困难的。
但是由于其产生原因不同,其缺陷处的微观形貌和成分都存在明显差异[2],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对缺陷的微观形貌和能谱分析就可以很好的区分这两种缺陷,成份分析图谱见图4。
通过微观形貌可以发现,热轧氧化铁皮压入表面破碎后呈颗粒状,且缺陷底部较毛糙锐利,而冷轧异物压入缺陷底部较平缓光滑;通过成分谱图我们可以发现异物压入的缺陷处一般含有橡胶辊及聚胺脂类辊剥落的较柔软的有机物或酸洗沉淀物、机架落尘等异物中的特征成分。
而氧化铁皮压入缺陷主要是o和fe的成分,为热轧过程中压入带钢表面。
2 缺陷相关性分析法热连轧带钢表面缺陷种种色色。
有些缺陷是无法按形貌特征来分析的,只能寻求别的方法加以考虑。
相关性分析则可以对有些缺陷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2.1 工艺相关性分析工艺相关分析法就是将缺陷带钢与正常带钢的各项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差异,来查找缺陷的产生原因,该分析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对比,即对同一时间段内生产的正常带钢与缺陷带钢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和对同一品种带钢的历史数据和近期数据进行对比。
例如:带钢边部线状缺陷,一般分布在带钢的边部20mm以内,带钢的两侧上下表面均有可能发生。
该缺陷最初发生时无法明确产生原因,怀疑为钢质缺陷,取缺陷样做缺陷成分及截面金相的分析,结果如下:翘皮缺陷底部夹有密布的氧化铁;缺陷处晶粒大小不一,混晶严重。
炼钢调查也无明显异常。
为了查找缺陷产生的原因,调出一定时期内轧制的带钢生产数据,通过对缺陷带钢和正常带钢生产数据的逐项对比发现:缺陷带钢的侧压量明显高于正常带钢;缺陷带钢的出炉温度也高于正常带钢。
对比数据见表1。
基于上述发现通过对侧压量和出炉温度的优化,带钢边部线状缺陷的程度和发生频率大大降低。
2.2 设备相关性分析设备相关分析法就是针对各个工序中的设备变更履历和设备的投入情况等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查找缺陷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
例如:带钢上表传动侧距边部100mm处的划伤缺陷,沿带钢全长断续分布。
通过对缺陷的分析发现存在划伤的带钢全部为边部加热器投入状态,而边部加热器不投入时无此划伤缺陷。
后对边部加热器进行检查,发现其传动侧防撞轮有明显的烫痕和粘铁,精轧边部加热器传动侧的防撞轮直接压在中间坯上,形成明显划痕,经精轧轧制后缺陷无法完全消除,后将防撞轮更换后再投入边加,划伤缺陷消失。
3 缺陷验证分析法还有的带钢表面缺陷是通过各中验证方法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消除其办法的验证包括工序验证、产线验证等分析方法。
3.1 工序验证分析法工序验证分析法就是对缺陷带钢的生产过程进行调查,并从后至前逐一排除,直至锁定异常工序。
例如:带钢擦划伤毛刺缺陷,缺陷形貌为翘起的片状,主要在带钢工作侧全长断续分布,带钢尾部偏重。
仔细观察缺陷会发现毛刺不是从带钢表面延伸出来的普通毛刺,而是从带钢端面延伸出来,且无毛刺缺陷处带钢端面质量良好,不存在异常变形等情况。
首先对精轧区域进行调查,经调查确认精轧无异常,基本可确定缺陷在精轧前已经产生。
为了验证缺陷的产生工序将一块r2轧制后的中间坯推长条。
观察中间坯边部可以发现存在明显缺陷。
该缺陷在中间坯上间断性分布,与带钢上毛刺的间断性分布特征相符。
另外该缺陷也在中间坯的端部位置,经精轧后缺陷应该在带钢的端部,这也与缺陷特征符合。
由此可以推断毛刺缺陷为该缺陷在粗轧产生。
为了进一步明确缺陷在粗轧的产生位置,将一块经r1轧制后的板坯再推长条。
观察板坯可以发现其端部已经存在明显的损伤。
根据形貌和其分布情况我们认为中间坯上的缺陷为该缺陷造成。
至此,可以推出缺陷产生于sp和r1之间。
对sp至r1之间所有可能与带钢边部接触的设备进行检查,发现r1入口导板变形磨损严重,且由于刮蹭工作侧有少许粘铁,随后,对粘铁进行处理,并对侧导板加大了开度和重新标定,随后生产中该缺陷消失。
3.2 产线验证分析法产线验证分析法就是对于同一批次或同一品种的带钢在不陷产生的工序。
该方法又可分为两类:同一原料来源不同后续产线情况对比和不同原料来源同一后续产线情况对比。
3.2.1 同一原料来源,不同产线情况验证在缺陷的产生原因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明确找到时,可以通过对同一来源地的原料在不同后续产线进行生产,收集各不同后续产线的质量情况。
对于同一来源的原料,如不同后续产线都存在相同缺陷,则可证明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原料供应工序;如不同后续产线中只有特定的产线存在该缺陷,则基本可证明缺陷产生原因在该产线。
如某牌号带钢的边部翘皮缺陷,该缺陷出现时无法明确产生的原因,为了验证缺陷产生的工序,安排了二炼钢生产的同一批板坯在一热轧和二热轧分别轧制的试验,轧制生产后一热轧和二热轧都发生了边部翘皮缺陷,则基本可明确该缺陷产生工序为二炼钢。
为了验证该结果,后对同牌号板坯进行检查,发现板坯上存在角横裂缺陷。
3.2.2 不同原料来源,同一产线情况验证同样的,对于无法查找缺陷产生原因时,采取不同来源原料在同一后续产线生产的手段也可以方便得找到问题所在。
如果不同来源的原料在同一产线生产时产生了相同的缺陷,则基本可以判断缺陷的产生工序为该后续产线;如果不同来源的原料在同一后续产线生产时只有某一原料来源的存在缺陷,则也可明确缺陷产生工序。
例如:冷轧反馈二热轧供料卷轧后存在批量“边部翘皮”缺陷,缺陷全长间断性分布,距边部(切边10mm后)10mm。
该缺陷形貌与热轧边部翘皮冷轧后形貌类似,分布也基本相同。
对缺陷进行成分分析,只含有氧元素和铁元素。
缺陷的产生原因难以明确。
针对上述情况,对冷轧退火后成品库、轧硬卷库中的不同供料厂家钢卷进行抽查,发现不同厂家的部分钢卷内外圈均存在“边部翘皮”缺陷,缺陷位置主要集中在冷轧酸轧机组操作侧,距边部10mm(切边后),且所有钢卷宽度均不同。
与二热轧供料卷缺陷情况相同。
这说明该缺陷在冷轧产生的可能性较大,后经查证冷轧切边圆盘剪存在异常。
4 结论带钢在热连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表面缺陷,通过缺陷特征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验证分析基本可以找到缺陷产生的原因或工序。
从而明确其消除办法。
1)对缺陷的分析过程一般为:宏观形貌—分布情况—成分分析—微观形貌—工艺相关性—设备相关性—工序验证—产线验证;2)对于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持续出现的缺陷适于采用缺陷特征分析法进行分析;3)对于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缺陷可以优先采用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4)对于通过各种手段都无法查明产生原因的缺陷或者产生原因牵涉较多工序的缺陷,则可以采用验证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由于生产中的缺陷品种繁多,所以在对缺陷进行分析时通常是多种分析方法并用。
参考文献[1]朱蔚林.氧化铁皮的分系与控制探讨[d].2006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2006.[2]马春学,王玉砚.带计算机的显微分析仪在钢铁材料分析中的应用[j].物理测试,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