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常见缺陷及其图谱

合集下载

冷轧缺陷图谱

冷轧缺陷图谱

精心整理目录冷轧卷缺陷辊印 (2)粘结 (3)咯伤 (4)边裂 (5)平整纹 (7)划伤 (8)05011.图例2.陷;②平整辊印与轧机辊印的区分:平整辊印伤疤处无粗糙度且发亮;轧机辊印伤疤处发暗,有一定的粗糙度。

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轧钢辊表面受损;②轧辊表面粘有异物;③退火过程产生氧化皮后,脱落粘附在平整机轧辊上,平整时产生;④生产过程中其它辊面受损。

危害:①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②影响镀层效果。

4.5.05021.图例2.②一般粘结分三种:月牙状、折皱状、以及牡丹花状,一般存在于罩式炉的生产中才会产生此缺陷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板形不良②轧机卷取张力过大③退火冷却速度过快④退火前钢卷边部受冲击危害: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保证前工序板形良好;②退火工艺周期的适当调整;轧机的卷取张力的调整,以及根据轧钢过程中材质和5.05031.图例2.3.①生产过程中各辊上粘有凸起的异物引起;②钢卷摆放位置有异物,导致产生;③小车压痕;④行车吊钩撞击后产生对产品的影响。

危害:①外观不良,镀层后更加明显;②制造用面板无法使用。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生产过程中对辊面的检查,发现不良及时处理;②钢卷应搬运在适当的优越位置(放置位置环境良好);③对操作工教育,提高操作水平;5.05041.图例2.3.③在酸洗过程中,带钢跑偏或浪形严重导致边部与设备摩擦,边部间断轻折边,经冷轧后边部形成锯齿状;④带钢成分异常;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边部无法镀层。

③后道工序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断带事故。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吊运的时候防止撞伤;②酸洗过程中,对中装置适当的调整避免跑偏事故;③严格控制带钢成分及原料卷形、板形缺陷。

5.05051.图例2.3.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产品要冲压或深加工时很容易造成开裂。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应保持轧钢及平整压下量的均衡;②需保持工作辊的适当弯曲度及钢带的对中;③在酸洗过程中对钢带厚度实测,确认热轧的厚度是否均匀。

钢坯常见缺陷图谱

钢坯常见缺陷图谱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端面凹凸
冷锯锯切钢坯端面不平,产生凹、凸现象。
此为带锯锯切的端面不平整,主要发生在钢种比较硬,或钢坯厚度比较厚,或锯床的状态不好,旧的锯条也有可能锯切端面不平。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其它
其它缺陷。
连铸坯表面擦伤 连铸坯表面辊痕 连铸坯表面被硬物碰擦,表面被擦到一块。 表面有明显的台阶状的缺陷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牙痕
均热钢锭装、出炉时钳吊吊牙造成的钢坯表面纵裂缝缺陷。
此缺陷因为均热炉夹钳吊的夹钳印在轧制后形成的缺陷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压痕(轧痕)
轧件表面压入异物,孔型掉肉或粘附异物而造成的钢坯表面无规或有规律性分布的凹坑或凸痕。
此缺陷主要因轧机的翻钢钩引起的表面压痕,为与钢坯长度方向平行的纵向缺陷。 此缺陷主要由推钢机滑块突出造成。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
产生的原因可能为钢坯在传输或轧制时碰到辊道或轧机上有异物尖锐突出,与钢坯接触时,在表面留下一条强制的刮伤,发生此类缺陷应在过钢件上检查是否有设备原因。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耳 子
在钢坯表面沿轧制方向呈条状凸起,有单面、双面、局部和全长。
就是大的角裂,由于成分不当原因引起。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气泡
钢坯表面或角部有撕裂状呈鸡爪形或舌状、簇集状缺陷。
由于前工序原因引起,因浇注时保护渣卷入钢液中引起。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夹渣
钢渣及粉状物等被卷入的夹杂缺陷。
缺陷名称
代码
缺 陷 特 征

板带钢常见缺陷介绍

板带钢常见缺陷介绍

产生原因:热轧带钢开卷或者重卷过程中,主要由于张力过大超过材料屈 服极限,表层金属局部形成横向的折印; 宏观特征:垂直于轧制方向,贯穿板宽;目视可观察到细微褶皱,严重 的有手感;沿长度方向断续分布,常发生于带钢头、尾部。
21
1 板带钢常见缺陷
缺陷介绍(表面类)
精整周期性压痕 卷取周期性压痕 振动痕 腰折
产生原因:带钢受压不平衡造成的带钢局部金属破碎或严重褶皱缺陷; 宏观特征:缺陷处无带钢基体以外的异物;金属破损或相互堆积。
23
1 板带钢常见缺陷
缺陷介绍(表面类)
掉肉
产生原因:轧件在轧制过程中,带钢边部与精轧侧导板、导轮、卷取侧导 板接触,损伤后产生的金属颗粒滞留在带钢表面,后续被碾压入表面,金 属颗粒脱落后留下凹坑状缺陷;
测量方法
35
1 板带钢常见缺陷
缺陷介绍(外观类)
浪形
产生原因:由于辊型曲线不合理、轧辊磨损不均、轧件及轧辊温度不均、 精轧后机架压下量过大、轧件跑偏、辊缝等原因,造成轧件在变形过程 中,宽度方向上边部与中部金属延伸率不一致;
宏观特征:带钢不平坦,长度方向上呈波浪状;单边浪、双边浪、中浪。
36
1 板带钢常见缺陷
宽度超差
一般热轧机组出口有两台测宽仪,在F7精轧出口有一台, 在卷取前有一台,正常情况下,以精轧出口宽度为准,但是 热轧在卷取建张过程中,可能会把带钢局部拉窄,从而导致 局部宽度不符。
45
1 板带钢常见缺陷
缺陷介绍(尺寸重量类)
重量不符
欠重、超重:厂内未进行磅秤校验,标签贴错等; 欠重会导致用户索赔;超重对设备、安全有影响。
产生原因:除鳞水系统跳泵、延迟等原因,未能正常投入冲刷轧件表面, 表面大范围金属氧化物被轧辊碾入轧件。 宏观特征:覆盖面积大,内有密集的氧化铁颗粒压入,氧化物延伸方向 与轧制方向相同;

新钢 mm热轧卷板质量缺陷判定标准及图谱

新钢 mm热轧卷板质量缺陷判定标准及图谱

新钢1580mm生产线热轧卷板质量缺陷判定标准及图谱本标准主要根据表面检测仪上的带钢上下表面缺陷等级和近来热卷质量异议情况来确立判定依据的,并对热卷的质量异议图片、表面检测仪上的图片和现场钢卷图片缺陷组成缺陷图谱,对缺陷的特征、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检查判定进行了归纳。

本标准主要分以下三大部分。

一、表面检测仪缺陷等级划分;二、钢卷缺陷判定标准;三、热轧卷缺陷图谱。

本标准起草人:唐小勇、朱永宽。

一、表面检测仪缺陷等级划分上下表面仪上表面缺陷等级分为5级:轻微为1,2级——显示为鲜绿色。

一般缺陷为3级——显示为黄色严重缺陷为4级——显示为淡红色极严重缺陷为5级——显示为红色1级的缺陷面积<2mm*2mm2级的缺陷面积在(2mm*2mm——5mm*5mm)之间3级的缺陷面积在(5mm*5mm——10mm*10mm)之间4级的缺陷面积在(10mm*10mm——15mm*15mm)之间5级的缺陷面积>15mm*15mm二、钢卷缺陷判定标准(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特殊要求进行;否则,按以下标准判定。

)表1缺陷类型钢种国内或出口判定标准补充规定结疤或重皮(见缺陷图谱1)冷轧基料和管线钢国内只允许边部10mm以内存在,否则判订单外。

对于只是在带钢头尾存在重皮或结疤,要对其进行切除处理。

出口热轧商品卷国内只允许边部15mm以内存在,否则判订单外。

出口只允许边部10mm以内存在,否则判订单外。

气泡(见缺陷图谱2)冷轧基料和管线钢国内只允许边部15mm以内存在气泡,且在带钢边部的长度方向每米不多于1个,缺陷宽度<6mm、长度<20mm,可放行。

对不符合判定标准的钢卷判订单外,临时封锁,上平整线做第二次判定。

出口只允许边部10mm以内存在气泡,且在带钢边部的长度方向每米不多于1个,缺陷宽度<6mm、长度<20mm,可放行。

热轧商品卷国内①允许边部25mm以内存在气泡,且在带钢边部的长度方向每米不多于1个,缺陷宽度<6mm、长度<20mm,可放行;②对于国内的热轧商品卷,带钢宽度其它部位若出现翘皮,只要在表面缺陷等级≤3级,且相邻两个缺陷沿轧制方向的距离超过3米,可放行。

板带钢常见缺陷介绍PPT文档61页

板带钢常见缺陷介绍PPT文档61页
板带钢常见缺陷介绍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

轧制缺陷图谱、形成原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

轧制缺陷图谱、形成原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

缺陷名称纵裂 Longitudinal Crack照片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纵裂纹是距钢板边部有一定距离的沿轧制方向裂开的小裂口或有一定宽度的线状裂纹.板厚大于20mm的钢板出现纵裂纹的机率较大.缺陷成因:1。

板坯凝固过程中坯壳断裂,出结晶器后进一步扩展形成板坯纵向裂纹,在轧制过程中沿轧制方向扩展并开裂;2。

板坯存在横裂,在横向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预防:防止纵列纹产生的有效措施是使板坯坯壳厚度均匀,稳定冶炼,连铸工艺是减少纵裂纹产生的关键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纵裂可采用修磨去除。

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火切切除、改规的方法,由于纵裂有一定长度,一般不采用焊补的方法挽救;3。

纵裂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可能混淆的缺陷1. 边部折叠2。

边部线状缺陷缺陷名称横裂 Transvers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裂纹与钢板轧制方向呈30°~90°夹角,呈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等形态,有可能呈M或Z型,横向裂纹通常有一定的深度。

缺陷成因:板坯在凝固过程中,局部产生超出材料迁都极限的拉伸应力导致板坯横裂,在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

有可能是板坯振痕过深,造成钢坯横向微裂纹;钢坯中铝,氮含量较高,促使AIN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也可能诱发横裂纹;二次冷却强度过高也会造成板坯上的横裂预防:1. 减少板坯振痕;2. 控制板坯表面温度均匀并尽量减少板坯表面和边部的温度差;3。

根据钢中不同合力选用保护渣;4. 合理控制钢中的铝、氮含量.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横裂可用修磨的方法去除;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厚度改规或切除缺陷后改尺的方法;3. 缺陷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 可能混淆的缺陷1。

夹渣2. 折叠3。

星型裂纹缺陷名称边裂 Edg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边部裂纹是钢板边部表面开口的月牙型,半圆型裂口,通常位于钢板单侧或两侧100mm 范围内,一般沿钢板边部密集分布。

钢坯常见缺陷图谱PPT课件

钢坯常见缺陷图谱PPT课件
19
20
多发生在小方坯,主要由于两架轧机的对中性不好造成的。
21
因为轧制原因造成。
22
主要是由压缩比不够,造成的。
23
部分合金钢由于硬度比较高,在火焰切割后由于受热而产 生应力使得端部切割后产生裂缝。
24
主要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孔型对中不好。
25
此为带锯锯切的端面不平整,主要发生在钢种比较硬,或钢坯厚度比较厚,
常见缺陷图谱
板、方、管区域精整的坯料中存在的缺 陷种类很多,具有一定的特点,下面对钢坯 存在的缺陷的形状和部分产生原因进行介绍
1
形成原因:多为角裂的扩展
2
钢锭浇注凝固时,发生体积收缩,先凝固部分的体积收缩可由尚未凝固的钢液 补充,当钢液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冷却的过程中,在铸锭上部中间最后凝固的 部分,因得不到钢液的补充,集中形成了倒圆锥形的收缩孔洞,称为缩孔。这 3 里主要因为剪切不够,在剪切端面上的缩孔。
某些钢坯需要进行热火焰清理,表面会产生点火坑的深度比较深,影
响外观和用户使用。在精整用火焰枪清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点火坑超
13
标。
此缺陷因为均热炉夹钳吊的夹钳印在轧制后形成的缺陷
14
此缺陷主要因轧机的翻钢钩引起 的表面压痕,为与钢坯长度方向 平行的纵向缺陷。
此缺陷主要由推钢机滑块突出造 成。
15
缝缺陷在精整为最常见缺陷之一,小方坯可以用磁粉探伤设备进行探测,在板坯目前
使用肉眼进行人工检查标记。
6
形成原因:可能为钢锭浇铸时钢水飞溅,致使飞溅钢水无法与钢锭本身融合,形成 结疤,也有可能为钢材料加热表面产生厚氧化铁皮,轧制时嵌入钢材表面,形成结 疤。此类缺陷在头部发生的情况比较多。
7
多发生在小方坯,主要因为原料角部尖锐,在轧制的过程中角部

钢带常见缺陷

钢带常见缺陷

冷轧板(卷)常见缺陷板带材工艺废品种类及产生原因1.贯穿气孔熔铸品质不好。

2.表面气泡铸锭含氢量高组织疏松;铸锭表面凸凹不平的地方有脏东面,装炉前没有擦净;蚀洗后,铸块与包铝板表面有蚀洗残留痕迹;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铸块表面氧化;第一道焊合轧制时,乳液咀没有闭严,乳液流到包铝板下面。

3.铸块开裂热轧时压下量过大,从铸锭端头开裂;铸块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

4.力学性能不合格没有正确执行热处理制度或热处理设备不正常,空气循环不好;淬火时装料量大,盐浴槽温度不够时装炉,保温时间不足,没有达到规定温度即出炉;试验室采用的热处理制度或试验方法不正确;试样规格形状不正确,试样表面被破坏。

5.铸锭夹渣熔铸品质不好,板片内夹有金属或非金属残渣。

6.撕裂润滑油成分不合格或乳液太浓,板片与轧辊间产生滑动,金属变形不均匀;没有控制好轧制率,压下量过大;轧制速度过大;卷筒张力调整得不正确,张力不稳定;退火品质不好;金属塑性不够;辊型控制不正确,使金属内应力过大;热轧卷筒裂边;轧制时润滑不好,板带与轧辊摩擦过大;送卷不正,带板一边产生拉应力,一边产生压应力,使边沿产生小裂口,经多次轧制后,从裂口处继续扩大,以至撕裂;精整时拉伸机钳口夹持不正或不均,或板片有裂边,拉伸时就会造成撕裂;淬火时,兜链兜得不好或过紧,使板片压裂,拉伸矫直时造成撕裂。

7.过薄压下量调整不正确;测厚仪出现故障或使用不当;辊型控制不正确。

8.压折(折叠)辊型不正确,如压光机轴承发热,使轧辊两端胀大,结果压出的板片中间厚两边薄;压光前板片波浪太大,使压光量过大,从而产生压折;薄板压光时送入不正容易产生压折;板片两边厚差大,易产生压折。

9.非金属压入热轧机的轧辊、辊道、剪刀机等不清洁,加工过程中脏物掉在板车带上,经轧制而形成;冷轧机的轧辊、导辊、三辊矫直机、卷取机等接触带板的部分不清洁,将脏物压入;轧制油喷咀堵塞或压力低,带板表面上粘附的非金属脏物冲洗不掉;乳液更换不及时,铝粉冲洗不净及乳液槽未洗刷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疤(重皮)图1图21.缺陷特征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呈现叶状、羽状、条状、鱼鳞状、舌端状等。

结疤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板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板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重皮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后残留在钢带表面上;②板坯表面留有火焰清理后的残渣,经轧制压入钢带表面。

危害: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金属剥离或产生孔洞。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板坯质量验收,发现板坯表面存在结疤和火焰清理后残渣应清理干净。

气泡图1 开口气泡图2 开口气泡1.缺陷特征钢带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凸包缺陷称气泡。

其外缘较光滑,气泡轧破后,钢带表面出现破裂或起皮。

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因脱氧不良、吹氮不当等导致板坯内部聚集过多气体;②板坯在炉时间长,皮下气泡暴露或聚集长大。

危害:可能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产生分层或焊接不良。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加强板坯质量验收,不使用气泡缺陷暴露的板坯;②严格按规程加热板坯,避免板坯在炉时间过长。

压入氧化铁皮图1 一次(炉生)氧化铁皮(压入)图2 二次氧化铁皮(轧制过程产生)图3 二次氧化铁皮(轧辊氧化膜脱落)1.缺陷特征热轧过程中氧化铁皮压入钢带表面形成的一种表面缺陷称压入氧化铁皮。

按其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炉生(一次)氧化铁皮、轧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氧化铁皮或轧辊氧化膜脱落压入带钢表面形成的(二次)氧化铁皮。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钢坯表面存在严重纵裂纹;②钢坯加热工艺或加热操作不当,导致炉生铁皮难以除尽;③高压除鳞水压力低、喷嘴堵塞等导致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④轧制节奏过快、轧辊冷却不良等导致轧辊表面氧化膜脱落压入带钢表面。

危害:影响钢带表面质量和涂装效果。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加强钢坯质量验收,表面存在严重纵裂纹的板坯应清理合格后使用;②合理制订钢坯加热工艺,按规程要求加热板坯;③定期检查高压除鳞水系统设备,保证除鳞水压力,避免喷嘴堵塞;④合理控制轧制节奏,确保轧辊冷却效果,防止轧辊表面氧化膜脱落。

辊印图1 前机架轧辊网纹图2 轧辊网纹1.缺陷特征钢带表面呈周期分布、外观形状不规则的凸凹缺陷称辊印。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辊子龟裂、局部掉肉,或表面粘有异物,使局部辊面呈凹、凸状,轧制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带表面形成凸凹缺陷。

危害:凸辊印可能导致后序轧制过程中产生折迭缺陷;凹辊印可能导致后序轧制过程中产生孔洞。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定期检查轧辊表面质量,发现辊子掉肉或粘有异物时及时处理;②轧制过程中出现卡钢、甩尾、轧烂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检查辊子表面质量,防止辊面损伤或异物粘附;③检查发现轧辊网纹时,立即停机检查轧辊表面质量。

轧烂图1图21.缺陷特征带钢表面出现多层重叠或轧穿、撕裂等现象称轧烂。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辊缝调整不当或辊型与来料板型配合不良,带钢延伸不均;②板坯局部加热温度不均或轧件温度不均;③精轧侧导板开口度设定不合理;④精轧过程中秒流量不匹配。

危害:轧制过程中断带,存在轧烂缺陷的钢板无法使用。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合理配置轧辊辊型,注意辊缝调整;②加强板坯加热温度控制,保证轧件温度均匀;③合理设定精轧侧导板开口度;④保持连轧过程中秒流量一致。

压痕(压印、压坑)图11.缺陷特征钢带表面无周期性或周期性分布的凹凸印迹称压痕。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异物压入,脱落后形成压坑;②轧辊掉肉,破辊,辊表面粘上异物。

危害:在后续加工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孔洞或断带。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防止异物压入;②加强卸卷小车托辊表面质量检查和修磨,定期更换托辊;③加强卷筒、卸卷小车点检,防止部件松动;④精心搬运钢卷,防止机械损伤;⑤防止带钢跑偏。

扁卷图11.缺陷特征钢卷呈椭圆形的现象称扁卷。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钢卷在搬运过程中,承受过大的冲击;②钢卷卷取张力偏低,卧卷堆放或多层堆放钢卷。

危害:影响钢卷包装和搬运,严重的扁卷无法开卷使用。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精心搬运钢卷;②合理设定卷取张力,控制卧卷堆放的层数,必要时采用立卷堆放。

镰刀弯L 带钢长度W 带钢宽度A 镰刀弯值图11.缺陷特征沿钢带长度方向的水平面上向一侧弯曲的现象称镰刀弯。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调整不当,使轧件两侧压下量不均,压下量过大或过小;②轧件两侧温度不均(阴阳面)影响,使轧制过程中延伸不一致;③进口导位间隙过大,安装不好,侧导板磨损严重;④轧辊冷却不均,膨胀不一致,轧辊磨损严重及产生局部粗糙,使轧辊横向窜动;⑤来料尺寸厚薄不均,导致精轧8平有镰刀弯、荷叶边;⑥轧辊轴承磨损不均,轴瓦磨偏或传动轴托架、支承棒损坏等,没及时调整。

危害:影响钢带外观形象,严重时可能导致后工序无法加工使用。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加强辊缝检查,保持两侧辊缝水平一致;②加强板坯加热和钢带冷却控制,保证钢带两侧温度均匀;③检查侧导板中心线及导板磨损情况;④检查轧辊两侧轴承磨损情况;⑤检查侧导板开口度,确保钢带对中。

折叠图1图21.缺陷特征钢带表面局部区域金属折合的现象称折迭。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立轧孔型错位,立轧上下窜动;②导位磨损严重,安装不好;③轧辊严重龟裂或爆辊使轧后产生凸块以后轧制压迭而成;④平轧工作辊横向窜动,磨损严重;⑤精轧机组轧机速度匹配不合理,套量过低易产升折叠;⑥卷取速度设定不合理,带钢在卷取中出现堆钢、起套。

危害:可能导致冷轧断带,存在折迭的钢板无法使用。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密切注意轧机电流,转速变化,设备运转情况,严格执行换辊制度,勤观察,勤调整;②合理配置辊型和分配轧制负荷,避免带钢出现大波浪;③检查轧辊、导位、导板的磨损情况;④合理设定卷取速度,防止卷取过程中堆钢、起套。

折边图11.缺陷特征钢带卷取后边部凸出部分被压折的现象称折边。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钢带卷取不良,存在塔形,在搬运和堆放过程中出现折边;②钢卷卷边错动,或因钢卷松动,使一些带圈层突出,搬运和堆放过程中出现折边,这类折边常发生在厚度较薄的钢卷上;③侧导板的衬板严重磨损,导致薄规格带钢边部刮折。

危害:可能导致钢带宽度不合;后工序切边不良,甚至轧制断带。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通过控制钢卷塔形的方法避免钢卷卷取后出现塔形;②精心搬运钢卷,避免突出的带圈层损伤,采用卧卷堆放;③加强对侧导板衬板的检查,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衬板。

边裂图1图21.缺陷特征钢带边缘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出现破裂的现象称边裂。

边裂严重者钢带边部全长呈锯齿状。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钢坯铜含量较高,热脆性大;②钢坯边缘存在角裂、气泡暴露等缺陷;③钢坯加热不当,边部过烧;④导位侧板磨损严重;⑤轧件边部温度过低,或张力设定过大。

危害:可能导致后序工序加工使用过程中断带。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对含铜高的钢采用高温快烧的加热工艺;②加强钢坯质量验收,不使用存在角裂、气泡缺陷暴露的板坯;③严格执行钢坯加热工艺,防止钢坯边部过烧;④检查导位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⑤控制好轧件边部冷却,防止边部冷却过快。

划伤图1缺陷特征钢带表面低于轧制面的线状机械损伤称划伤。

高温划伤,常呈灰黑色;常温划伤,呈灰白色,有金属光泽。

1.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轧钢工序或精整工序工作辊道、侧导板、护板等设备有尖角。

轧钢工序划伤主要为精轧8平后卫板划伤和层冷辊道划伤。

前者常为连续划伤;后者常为间断划伤。

危害:划伤处氧化铁皮酸洗不易去除;可能导致折弯开裂。

2.预防及消除方法检查与带钢接触工作辊道、侧导板、护板等设备,确保其表面光滑无棱角。

撞伤图11.缺陷特征钢带或钢板表面、端部或侧面呈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的无规律撞击损伤称撞伤。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钢带或钢板在运输、吊运过程中撞击设备或被设备撞击;②钢卷从步进梁上跌落。

危害:影响钢带外观形象,严重时导致钢带无法使用。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精心搬运钢带,防止钢带与设备发生撞击;②加强对步进梁的检查维护,防止钢卷跌落。

麻点和凸起产生原因:①粗轧轧辊磨损严重,精轧工作辊磨损严重;②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③破辊、异物轧入带钢;④轧辊质量差,表现硬度不一,或失去冷硬层、磨损不均;⑤成品道次或成品前道次轧辊磨损、锈蚀或粘上破碎的氧化皮等物;⑥钢坯加热不当,局部或全部严重脱碳。

防止缺陷产生的方法及措施:1)勤检查轧辊使用情况,加强换辊;2)加强水除磷设备点检,确保高压水除磷水压≥16Mpa;3)加强轧辊的检验工作,防止缺陷轧辊上线;4)严格执行加热炉加热制度,防止过烧、低温等钢坯进入轧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