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
(整理)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

科普知识
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
我们在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以及试验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材料中存在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缺陷可能直接影响到使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识别缺陷成因及其对构件的影响,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第一部分为“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第二部分为“缺陷图谱”;“图谱”部分是笔者多年收集、整理、编写而成,供大家参考。
(一)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型钢常见缺陷
重轨常见缺陷
线材常见缺陷
中厚板常见缺陷
热轧板(卷)常见缺陷
冷轧板(卷)常见缺陷
镀锌板(卷)常见缺陷
镀锡板(卷)常见缺陷
彩涂板(卷)常见缺陷
硅钢产品常见缺陷
二:缺陷图谱
图1-8为弯曲试验缺陷,图9-21为拉伸断口
图1:刮伤图2:角钢中夹渣分层图3:角钢夹渣分层图4:夹杂分层
图5:气泡起层图6:三分层缺陷
图7:气泡形成三分层图8:角钢上的缩管分层
图9:结晶状断口和星状断口图10:全杯状断口和半杯状断口
图11:菊花状断口和燕尾断口图12:燕尾断口和斜断口
图13:中心增碳和心部增碳图14:心部增碳
图15:表面增碳图16: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增碳
图17: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缩孔断口图18:残余缩孔断口和残余缩孔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19:缩孔断口和缩孔横截面劈开成二半 图20:缩孔断口
图21:白点断口和劈开断口。
热轧带钢缺陷图谱(内容清晰)

热轧带钢外观缺陷Visual Defects in Hot Rolled Strip2.1 不规则表面夹杂(夹层)(Irregular Shells)【定义与特征】板带钢表面的薄层折叠,缺陷常呈灰白色,其大小、形状不一,不规则分布于板带钢表面。
【产生原因】板坯表面或皮下有非金属夹杂,这些夹杂在轧制过程中被破碎或暴露而形成夹层状折叠。
【预防与纠正】优化炼钢、精炼工艺,提高钢质纯净度。
【鉴别与判定】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夹层。
2.2 带状表面夹杂(夹层)(Seams)【定义与特征】板带钢表面的夹杂呈线状或带状不规则地沿轧向分布,有时以点状或舌状逐渐消失。
【产生原因】板坯皮下的夹杂在轧制出现剧烈延伸、破裂而造成。
【预防与纠正】优化炼钢、精炼工艺,提高钢质纯净度。
【鉴别与判定】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夹层。
2.3 气泡(Blisters)【定义与特征】板带钢表面凸起内有气体,分布无规律,有闭口气泡和开口气泡之分。
【产生原因】板坯由于大量气体在凝固过程中不能逸出,被封闭在内部而形成气体夹杂。
在热轧时,空洞与孔穴被拉长,并随着轧材厚度减薄,被带至产品的表面或边部。
最终,高的气体压力使产品表面或边部出现圆顶状的凸起物或挤出物。
【预防与纠正】优化精炼工艺,保证吹氩时间,使钢水搅拌均匀,避免气体残留;保证中间包烘烤时间;保护渣要符合工艺要求,避免受潮。
【鉴别与判定】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气泡。
2.4 结疤(重皮)(Scabs)【定义与特征】以不规则的舌状、鱼鳞状、条状或M状的金属薄片分布于带钢表面。
一种与带钢基体相连;另一种与带钢基体不相连,但粘合到表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产生原因】由于板坯表面有结疤、毛刺,轧后残留在带钢表面。
或板坯经火焰清理后留有残渣,在轧制中压入表面。
【预防与纠正】加强板坯切口熔渣的清理,合理调整中间坯的切头、切尾量,避免毛刺残留。
【鉴别与判定】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结疤。
冷轧缺陷图谱

精心整理目录冷轧卷缺陷辊印 (2)粘结 (3)咯伤 (4)边裂 (5)平整纹 (7)划伤 (8)05011.图例2.陷;②平整辊印与轧机辊印的区分:平整辊印伤疤处无粗糙度且发亮;轧机辊印伤疤处发暗,有一定的粗糙度。
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轧钢辊表面受损;②轧辊表面粘有异物;③退火过程产生氧化皮后,脱落粘附在平整机轧辊上,平整时产生;④生产过程中其它辊面受损。
危害:①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②影响镀层效果。
4.5.05021.图例2.②一般粘结分三种:月牙状、折皱状、以及牡丹花状,一般存在于罩式炉的生产中才会产生此缺陷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板形不良②轧机卷取张力过大③退火冷却速度过快④退火前钢卷边部受冲击危害: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保证前工序板形良好;②退火工艺周期的适当调整;轧机的卷取张力的调整,以及根据轧钢过程中材质和5.05031.图例2.3.①生产过程中各辊上粘有凸起的异物引起;②钢卷摆放位置有异物,导致产生;③小车压痕;④行车吊钩撞击后产生对产品的影响。
危害:①外观不良,镀层后更加明显;②制造用面板无法使用。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生产过程中对辊面的检查,发现不良及时处理;②钢卷应搬运在适当的优越位置(放置位置环境良好);③对操作工教育,提高操作水平;5.05041.图例2.3.③在酸洗过程中,带钢跑偏或浪形严重导致边部与设备摩擦,边部间断轻折边,经冷轧后边部形成锯齿状;④带钢成分异常;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边部无法镀层。
③后道工序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断带事故。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吊运的时候防止撞伤;②酸洗过程中,对中装置适当的调整避免跑偏事故;③严格控制带钢成分及原料卷形、板形缺陷。
5.05051.图例2.3.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产品要冲压或深加工时很容易造成开裂。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应保持轧钢及平整压下量的均衡;②需保持工作辊的适当弯曲度及钢带的对中;③在酸洗过程中对钢带厚度实测,确认热轧的厚度是否均匀。
带钢常见缺陷及其图谱

结疤(重皮)图1图21.缺陷特征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呈现叶状、羽状、条状、鱼鳞状、舌端状等。
结疤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板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板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重皮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后残留在钢带表面上;②板坯表面留有火焰清理后的残渣,经轧制压入钢带表面。
危害: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金属剥离或产生孔洞。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板坯质量验收,发现板坯表面存在结疤和火焰清理后残渣应清理干净。
气泡图1 开口气泡图2 开口气泡1.缺陷特征钢带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凸包缺陷称气泡。
其外缘较光滑,气泡轧破后,钢带表面出现破裂或起皮。
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因脱氧不良、吹氮不当等导致板坯内部聚集过多气体;②板坯在炉时间长,皮下气泡暴露或聚集长大。
危害:可能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产生分层或焊接不良。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加强板坯质量验收,不使用气泡缺陷暴露的板坯;②严格按规程加热板坯,避免板坯在炉时间过长。
压入氧化铁皮图1 一次(炉生)氧化铁皮(压入)图2 二次氧化铁皮(轧制过程产生)图3 二次氧化铁皮(轧辊氧化膜脱落)1.缺陷特征热轧过程中氧化铁皮压入钢带表面形成的一种表面缺陷称压入氧化铁皮。
按其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炉生(一次)氧化铁皮、轧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氧化铁皮或轧辊氧化膜脱落压入带钢表面形成的(二次)氧化铁皮。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钢坯表面存在严重纵裂纹;②钢坯加热工艺或加热操作不当,导致炉生铁皮难以除尽;③高压除鳞水压力低、喷嘴堵塞等导致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④轧制节奏过快、轧辊冷却不良等导致轧辊表面氧化膜脱落压入带钢表面。
危害:影响钢带表面质量和涂装效果。
3.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加强钢坯质量验收,表面存在严重纵裂纹的板坯应清理合格后使用;②合理制订钢坯加热工艺,按规程要求加热板坯;③定期检查高压除鳞水系统设备,保证除鳞水压力,避免喷嘴堵塞;④合理控制轧制节奏,确保轧辊冷却效果,防止轧辊表面氧化膜脱落。
轧制缺陷图谱、形成原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

缺陷名称纵裂Longitudinal Crack照片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纵裂纹是距钢板边部有一定距离的沿轧制方向裂开的小裂口或有一定宽度的线状裂纹。
板厚大于20mm的钢板出现纵裂纹的机率较大。
缺陷成因:1. 板坯凝固过程中坯壳断裂,出结晶器后进一步扩展形成板坯纵向裂纹,在轧制过程中沿轧制方向扩展并开裂;2. 板坯存在横裂,在横向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
预防:防止纵列纹产生的有效措施是使板坯坯壳厚度均匀,稳定冶炼,连铸工艺是减少纵裂纹产生的关键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纵裂可采用修磨去除。
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火切切除、改规的方法,由于纵裂有一定长度,一般不采用焊补的方法挽救;3. 纵裂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可能混淆的缺陷1. 边部折叠2. 边部线状缺陷缺陷名称横裂Transvers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裂纹与钢板轧制方向呈30°~90°夹角,呈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等形态,有可能呈M或Z型,横向裂纹通常有一定的深度。
缺陷成因:板坯在凝固过程中,局部产生超出材料迁都极限的拉伸应力导致板坯横裂,在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
有可能是板坯振痕过深,造成钢坯横向微裂纹;钢坯中铝,氮含量较高,促使AIN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也可能诱发横裂纹;二次冷却强度过高也会造成板坯上的横裂预防:1. 减少板坯振痕;2. 控制板坯表面温度均匀并尽量减少板坯表面和边部的温度差;3. 根据钢中不同合力选用保护渣;4. 合理控制钢中的铝、氮含量。
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横裂可用修磨的方法去除;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厚度改规或切除缺陷后改尺的方法;3. 缺陷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可能混淆的缺陷1. 夹渣2. 折叠3. 星型裂纹缺陷名称边裂Edg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边部裂纹是钢板边部表面开口的月牙型,半圆型裂口,通常位于钢板单侧或两侧100mm 范围内,一般沿钢板边部密集分布。
64个带钢常见缺陷图谱

64个带钢常见缺陷图谱1不规则表面夹杂(夹层)(Irregular Shells)【外观特征】板带钢表面的薄层折叠,缺陷常呈灰白色,其大小、形状不一,不规则分布于板带钢表面。
【产生原因】板坯表面或皮下有非金属夹杂,这些夹杂在轧制过程中被破碎或暴露而形成夹层状折叠。
【检查判断】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夹层。
2带状表面夹杂(夹层)(Seams)【外观特征】板带钢表面的夹杂呈线状或带状不规则地沿轧向分布,有时以点状或舌状逐渐消失。
【产生原因】板坯皮下的夹杂在轧制出现剧烈延伸、破裂而造成。
【检查判断】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夹层。
3气泡(Blisters)【外观特征】板带钢表面凸起内有气体,分布无规律,有闭口气泡和开口气泡之分。
【产生原因】板坯由于大量气体在凝固过程中不能逸出,被封闭在内部而形成气体夹杂。
在热轧时,空洞与孔穴被拉长,并随着轧材厚度减薄,被带至产品的表面或边部。
最终,高的气体压力使产品表面或边部出现圆顶状的凸起物或挤出物。
【检查判断】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气泡。
4结疤(重皮)(Scabs)【外观特征】以不规则的舌状、鱼鳞状、条状或M状的金属薄片分布于带钢表面。
一种与带钢基体相连;另一种与带钢基体不相连,但粘合到表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产生原因】由于板坯表面有结疤、毛刺,轧后残留在带钢表面。
或板坯经火焰清理后留有残渣,在轧制中压入表面。
【检查判断】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结疤。
5分层(Split layer)【检查判断】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分层。
翘皮(Spills)【检查判断】根据标准和使用要求不同进行【检查判断】。
飞翅(Spills)【外观特征】以不同尺寸的箭形微小折叠不连续地出现在上下任一表面,常出现在带钢边部。
翅。
边裂(Edge cracks)【检查判断】肉眼检查,钢板和钢带不得有边裂。
边部过烧(Burnt edges)【外观特征】沿带钢边部出现的裂痕和裂纹,它可能在带钢的一侧或两侧出现于整个长度上。
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

科普知识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我们在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以及试验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材料中存在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缺陷可能直接影响到使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识别缺陷成因及其对构件的影响,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第一部分为“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第二部分为“缺陷图谱”;“图谱”部分是笔者多年收集、整理、编写而成,供大家参考。
(一)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型钢常见缺陷重轨常见缺陷线材常见缺陷中厚板常见缺陷热轧板(卷)常见缺陷冷轧板(卷)常见缺陷镀锌板(卷)常见缺陷镀锡板(卷)常见缺陷彩涂板(卷)常见缺陷硅钢产品常见缺陷露晶带钢表面上可看到隐约可见的晶粒。
(1)CA3线MgO底层含水率较高。
(2)带钢在CA3线过氢化或油污清洗不净。
(3)CB炉露点高。
保护气体中的含氧量高或含有水份。
(4)保护气体供给量不是。
(5)钢卷装CB炉前滞留时间长使MgO含水率增高。
(6)密封不严吸人空气。
二:缺陷图谱图1-8为弯曲试验缺陷,图9-21为拉伸断口图1:刮伤图2:角钢中夹渣分层图3:角钢夹渣分层图4:夹杂分层图5:气泡起层图6:三分层缺陷图7:气泡形成三分层图8:角钢上的缩管分层图9:结晶状断口和星状断口图10:全杯状断口和半杯状断口图11:菊花状断口和燕尾断口图12:燕尾断口和斜断口图13:中心增碳和心部增碳图14:心部增碳图15:表面增碳图16: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增碳图17: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缩孔断口图18:残余缩孔断口和残余缩孔图19:缩孔断口和缩孔横截面劈开成二半图20:缩孔断口图21:白点断口和劈开断口。
(全)冷轧薄板质量缺陷图谱

粘结纹
表面质量缺陷
气泡
表面质量缺陷
1、定义与外观
气泡是指钢板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的、大小不等的凸 包,其外缘比较圆滑,大多是鼓起的,也有不鼓起的,经酸洗 后表面发亮,其截面有分层并呈现凸起性空隙。
2、鉴别
很容易用肉眼判定。
表面质量缺陷
气泡
3、成因
(1)因铸坯存在较多的气泡等缺陷,虽经多道轧制没有 焊合,残留在钢带上。 (2)热轧时,铸坯在加热炉时间长,气泡暴露。
过酸洗
表面质量缺陷
氧化色
表面质量缺陷
1、定义与外观
钢带表面被氧化,其颜色由边部的深蓝色逐步过渡到浅 蓝色、淡黄色。
2、鉴别
很容易用肉眼判定
表面质量缺陷
氧化色
3、成因
(1)退火时,保护罩密封不严或漏气,发生化学反应;
(2)保护罩吊罩过早,高温出炉,钢卷边缘表面氧化;
(3)保护气体成份不纯;
(4)加热前予吹扫时间不足,炉内存在残氧,钢卷在氧化性气氛中退火。
4、消除及预防 (1)加强原料把关。
(2)减少轧制变形率。
孔洞
表面质量缺陷
粘结纹
表面质量缺陷
1、定义与外观
退火钢卷层间互相粘和在一起称粘结。粘合的形式有点状、 线状和块状粘结。粘结严重时,手摸有凸起感觉,多分布于带 钢的边部或中间。平整后为横向折印展平状或弓形。
2、鉴别
很容易用肉眼判定。
表面质量缺陷
(1)吹氩时间短,夹杂物未充分上浮;
(2)连铸时,保护渣带入钢中;
(3)中包液面低,钢渣卷入钢水中。 4、消除及预防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吹氩时间; (2)控制好连铸拉速; (3)保证中包液面。
表面夹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知识
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
我们在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以及试验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材料中存在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缺陷可能直接影响到使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识别缺陷成因及其对构件的影响,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第一部分为“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第二部分为“缺陷图谱”;“图谱”部分是笔者多年收集、整理、编写而成,供大家参考。
(一)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型钢常见缺陷
重轨常见缺陷
中厚板常见缺陷
热轧板(卷)常见缺陷
冷轧板(卷)常见缺陷
镀锌板(卷)常见缺陷
镀锡板(卷)常见缺陷
彩涂板(卷)常见缺陷
硅钢产品常见缺陷
氧化色
(无取向
硅钢)
产品涂层前、后带钢表面有兰色、黑色,
或涂层后有浑苇色出现。
(1)
炉内的露点高或吸人空气。
(2)保护气体的含氧量高或保护气体
使用中断。
涂层过烧
(无取向
硅钢)
绝缘层起泡、剥离、无玻璃光泽,有时
伴有板型发生改变(不平坦)。
电气、机械故障跑偏断带等造成停
机,带钢在炉内时间长。
露晶
带钢表面上可看到隐约可见的晶粒。
(1)CA3线MgO底层含水率较高。
(2)带钢在CA3线过氢化或油污清洗
不净。
(3)CB炉露点高。
保护气体中的含氧
量高或含有水份。
(4)
保护气体供给量不是。
(5)钢卷装CB炉前滞留时间长使MgO
含水率增高。
(6)密封不严吸人空气。
二:缺陷图谱
图1-8为弯曲试验缺陷,图9-21为拉伸断口
图1:刮伤图2:角钢中夹渣分层
图3:角钢夹渣分层图4:夹杂分层
图5:气泡起层图6:三分层缺陷
图7:气泡形成三分层图8:角钢上的缩管分层
图9:结晶状断口和星状断口图10:全杯状断口和半杯状断口
图11:菊花状断口和燕尾断口图12:燕尾断口和斜断口
图13:中心增碳和心部增碳图14:心部增碳
图15:表面增碳图16: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增碳
图17: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缩孔断口图18:残余缩孔断口和残余缩孔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图19:缩孔断口和缩孔横截面劈开成二半图20:缩孔断口
图21:白点断口和劈开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