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诗歌与小说

合集下载

岳麓版本 历史第三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汇报课

岳麓版本 历史第三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汇报课

司马相如(?~前117), 字长卿,小名犬子,成都人, 西汉辞赋家。景帝时,他为 武骑常侍,曾为梁孝王门客, 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 家交游。所作《子虚赋》 《上林赋》,为武帝所赏, 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 有功,后为孝文园令。作品 还有散文《谕巴蜀檄》《难 蜀父老》《凡将篇》,明人 辑有《司马文园集》。
1、【春秋战国】——楚辞
艺术特点:
①采用楚国方言
②句式灵活,句子不局限在四字,易于表达情感
③常用语气助词“兮” ④楚辞以瑰丽华美、想象独特著称,开创了中国 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 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 而文治不足。 “风”是指《诗经》中的 《国风》,“骚”即《楚 辞》中的《离骚》。《诗 经》《楚辞》分别开创了 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的诗风,“风骚”成为中 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课堂小结】
春 秋 诗 经
战 国 楚 辞
汉 赋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明 清 小 说
趋势:
1、格律渐渐变淡,更加灵活自由。
2、平民化、世俗化。语言日益通俗 易懂,白话日益增多。
原因: 商业、城市、市民、文化、印刷术…
【当堂达标】
<构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1-5题。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 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C.《楚辞》 )
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
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
5、【元代】——元曲感悟之特点和背景
作品风格:
①虽有格律曲牌限制,但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衬字。 ②与音乐、戏曲结合紧密。 ③感情基调是压抑愁闷。

文化史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文化史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
2、明清小说的突出成就
(1)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2)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三言”: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冯梦龙)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3)三大批判现实的作品 ①背景: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
曹雪芹—《红楼梦》 ②作品:
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 梓—《儒林外史》
(4)四大名著
中国古代诗歌历程
1)春秋:《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歌的源头 2)战国: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 为《离骚》 3)汉代:出现文采华丽的汉赋 4)唐代:唐诗,前期体现了豪放、想像力丰富的特 色;后期体现了 深沉、 凝重和悲壮的特 色。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代:宋词,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苏轼、辛 弃疾 6)元代: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7)明清:小说,四大奇书、“三言”“二拍”、批判 现实文学三部曲
9、在明清小说中揭示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及必 然衰亡历史趋势的是( ) B A、《水浒传》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10、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的文学作 品广受人们青睐,主要与哪一社会风尚密切相 关? A A、拜金逐利 B、重农抑商 C、科举仕途 D、西学东渐
11、明清小说名著中反封建色彩不明显的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A
4、屈原: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政 治改革家。
二、唐诗(课本P38) 代表 时间 特色
原因
经济繁荣,思想活跃, “诗仙” 盛唐 张扬个性 文化开放,中外交流广 李白 浪漫主义 泛 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 “诗圣” 由盛 现实主义 潜伏已久的各种社会矛 杜甫 转衰 “诗史” 盾爆发

《诗歌与小说》

《诗歌与小说》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诗经》、楚辞与汉赋 ■唐诗 ■宋词与元散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唐 宋 元 明 诗 词 曲 清 小 ( ( 说 传 话 奇 本 ) )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 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 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春 秋 诗 经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思考四:楚辞与《诗经》有哪些不同?
《诗经》
体 四言句式 例 多采用重章叠句结构
楚辞
句式灵活自由 音节舒缓婉转
①吸收民歌精华加以创造 风 ②风格朴实,生活气息 提高; ②楚文化色彩鲜明; 格 浓,是现实主义诗歌 ③浪漫主义色彩。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诗经》:风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作
国风·硕鼠(部分)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在不堪忍受像硕鼠一样 的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下,准备 远走逃亡。更为可贵的是,诗歌提出 了建立“乐土”、“乐国”的美好理 想,试图寻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 迫、人与人平等的社会,这虽然在当 时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达到,但 毕竟比单纯的指责前进了一大步。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二、唐诗
1.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2.唐诗代表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初唐 王勃、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高适、岑参 盛 孟浩然、王维 唐 李白 杜甫 “三吏”“三 别” 中唐 白居易 晚 唐 杜牧 李商隐 时期 风格与特征 边塞诗 山水诗 浪漫主义;热情奔放 现实主义;深沉浑厚 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反映衰落现实
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2、楚辞:屈原和《离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知识点汇总与课文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知识点汇总与课文解析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知识点汇总与课文解析
问题归纳:
1、第1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亰安全温馨的感觉我安静地趴在母亯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知识点汇总与课文解析
课文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
膝(膝盖)漆(漆黑)涛(波涛)铸(铸造)
近义词:
漫灭—磨灭回忆—回想
理解词语: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思潮】(1)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2)某一时期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9诗歌与小说

9诗歌与小说
1 、特点: 忧国忧民,句式灵活 2、代表人物: 屈原 —《离骚》 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汉赋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 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1、特点: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2、代表人物 —司马相如
四、唐诗
1、繁荣之因: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 科举制度的确立。
第九课
诗歌与小说
一、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时间: 2、内容:
西周初期——春秋中期 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3、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具二、楚辞
2、代表:(1)浪漫诗 ---- 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李白(“诗仙”)
(2)现实诗 ----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杜甫(“诗圣”、“诗史”) 白居易
(3)边塞诗---- 昂扬进取 高适、岑参、王昌龄 、王翰 (4)田园诗 ---- 清新恬静 王维、孟浩然
原因: ①面对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
②印刷术不断完善。 ③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粮食需求的 刺激。 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矛盾逐渐加深
2、代表:明朝: “四大奇书” “三言两拍” 第一次歌颂商人 清朝:《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李白浪漫称“诗仙” 西周春秋归《诗经》 杜甫现实为“诗圣” 诗歌总集排第一 居易讽刺成愤青 风雅颂来赋比兴 豪放苏辛为代表 叠句质朴与现实 婉约柳李是象征 楚辞《离骚》掀浪漫 同和《诗经》称风骚 《三国》第一长小说 汉赋唐诗又宋词 《水浒》武侠开先河 明清小说为主流 《西游》神魔为典范 《金瓶》世情合“奇书” “三言两拍”颂商人 《红楼梦》中显现实 《聊斋志异》成“孤愤” 《儒林外史》贬科举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

1、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 如:李清照、柳永等 2、豪放派视野广阔,恢弘雄放; 如: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六.明清小说
1、条件 (1)工商业城镇兴起和市民阶层壮大 (2)宋元话本的影响 (3)印刷术不断完善,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 的需求。 (4)一些市井文人将说书的话本加工创作为供人阅读 、情节复杂的小说。 (5)明清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矛盾尖锐 2、代表
二、楚辞:屈原和《离骚》(战国)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 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楚 辞,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 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 时代。突破了《诗经》的表 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 的表现力。
屈原的《离骚》 离 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明朝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反映了市民生活中 追求财富和享乐的 社会风气,同时反 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时期人们渴望爱情 和平等的自由主义 思想。商人第一次 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进入文学世界。

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省优精品课件:9诗歌与小说

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省优精品课件:9诗歌与小说

作家
代表作
地位
“四大 奇书”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兰陵笑笑生
《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 小说
《水浒传》
开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 先河
《西游记》 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
《金瓶梅》 世情小说的经典之作



作家
短篇 冯梦龙、 小说集 凌濛初
批判 小说
曹雪芹 蒲松龄
吴敬梓
代表作
地位
“三言” “二拍”
《红楼梦》
-21-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首页
Z自主预习 IZHUYUXI
H合作学习 EZUOXUEXI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1.(2017课标全国Ⅲ)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 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种新体诗歌。
(2)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自主思考 《诗经》与楚辞在艺术特点上有何不同?
提示:(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子
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造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



自主思考 想一想,《诗经》在文学史上影响怎样? 提示:《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为后代现实主 义的诗歌提供了范例;“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我国诗歌 创作上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有 力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对劳动人民创作的重视。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

第9课诗歌与小说1.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诗情画意 D.雅俗共赏解析:《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因此选B项。

答案:B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 )A.楚辞B.唐诗C.宋词 D.元曲解析:楚辞想象力丰富,其作品带有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宏、辞藻华丽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 )A.社会动乱与经济凋敝B.国力的强盛C.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D.宏阔广大的文人气度解析: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国力强盛,因此体现在汉赋上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特征,故B项正确。

答案:B4.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X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 B.杜甫C.李白 D.王维解析:结合材料某某息“盛唐”“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X可循”反映的是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

所以答案选C。

答案:C5.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通俗化的发展趋势解析:材料信息体现出其内容出现通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宋词
什么是词?
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宋代文学的 主流形式。词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地表达情 感,并可配乐演唱。
词为什么在宋代时得到繁荣发展?
1.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面对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3.宋代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六、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制作而成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 夸。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社会背景:
压抑愁闷 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②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辛弃疾(1140年-1207
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代表作
《菩萨蛮.书 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风格
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豪放派词人 的风格,取得很高成就。
辛弃疾的词最突出的 内容是什么?辛弃疾的词 风与苏轼有何共同之处?
破阵子
(南宋 ·辛弃疾)
远大的政治抱负和 醉里挑灯看剑, 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梦回吹角连营。
鸟鸣涧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维 人闲桂花落, (4)田园诗人 ----清新恬静 夜静春山空。 王维、孟浩然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中唐以后: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现实主义诗人 白 居 易
红绒毯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猛烈抨击黑暗现实,表达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豪放、慷慨激昂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
宋代杰出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 “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 也独具一格,词多哀愁伤 感之作,称“易安体”。
代表作《如梦令》《声声 慢》《点绛唇》《永遇乐》
最富创造力的女词人李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七、明清小说 繁荣的原因:
1、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 2、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3、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粮食需求的刺激。 4、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危机、 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为小说提供了素材。
苏轼 ( 1037 - 1101 年 )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属 四川省)人。
代表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1037-1101年)
北宋著名词人,开 创了豪放词风。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 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 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时期
代表作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地位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明代 中前期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开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之 先河
神魔小说的典范 描摹世态人情、社会风尚变迁 的世情小说之经典
兰陵笑笑生
明代晚期
“三言”、“二拍”
冯梦龙
凌蒙初
红楼梦 曹雪芹 蒲松龄 吴敬梓
以市井众生为主人公,生动 细腻的反映市民的人生理想 与价值观念变迁。 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 借谈狐写鬼,宣泄对现实社会
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文学的“起点”? 它辑录了什么时期的诗歌?由几部分组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约 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 三百”,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分类标准是乐调。
一、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时间: 西周初期——春秋中期 2、内容: 风——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
第9课
课标要求:
诗歌与小说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
诗歌是情感的精灵,
诗歌是灵感的造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 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
感悟不同时代多姿多彩的风情。
《诗经》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聊斋志异》(蒲松龄)
雅——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颂——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3、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 的艺术手法
欣赏
关 睢
——《诗经·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问:该诗歌反映出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浪漫爱情的追求。
硕 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宋词主要有几种流派?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各有什么特色? ①豪放派 代表——北宋苏轼和南宋辛弃疾
特点: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 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②婉约派
代表——北宋柳永和两宋之际李清照
特点: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 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岳飞的《满江红》属于哪个流派?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 “二拍”与“三言”并提,同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 短篇白话小说集。《两拍》几乎全部出自明末凌蒙初个 人创作,标志着我国白话小说由民间创作进入文人创作 时期,小说有许多男女爱情,婚姻故事,反映了要求自 由和自主的市民阶层反对封建伦理、贞节的婚姻观念。
《红楼梦》(曹雪芹)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
(2)现实主义诗人----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诗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圣”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
(3)边塞诗人 ----昂扬进取
高适、岑参 王昌龄、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
《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明)冯梦龙 “三言”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宝库 明代优秀的白 话短篇小说,与《二拍》并称明代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开创中国小 说的新领域。 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有口头艺术转为书 面文字的第一座丰碑。它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 建官吏的,有暴露治黑暗的;有讴歌信义任挟的,谴责望恩负义的。 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三国演义》推崇诸葛亮、关羽,就因为他们忠义赤诚,肝胆 照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的“拚将一死酬知 己,致令千秋仰义名”,都足以让人们领悟到这种文化精神的魅力。 《水浒传》以忠奸斗争贯穿全书,宋江等梁山好汉虽被奸臣逼迫, 不得不反,但始终忠心不忘朝廷,因此得到作者高度赞扬。他们聚 义梁山,是因奸臣当道,“蒙蔽圣聪”,不得已而为之。一旦皇帝 醒悟,他们立即以接受招安表现自己的忠良。《杨家府演义》、 《说岳全传》等英雄传奇小说,也多以忠奸斗争为线索,讴歌了杨 继业子孙五代忠君报国的高尚品格、赞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伟大精 神,同时鞭挞了王钦、潘仁美、秦桧等权臣奸相的阴险毒辣、卖国 求荣。
四、唐诗
1、繁荣之因:
黄金时期
繁荣、统一、开放、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 科举制度的确立 文人创作 统治者的重视
2、时代风格、特色、代表: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的“孤愤之书”
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书影
罗贯中隐居地碑亭 (河南省鹤壁市)
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明代)
《水浒传》封面
施耐庵雕像
明代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西游记》书影
吴承恩墓
明代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是一部以现实社会和市井生活为题材的 白话章回小说
明清小说非常重视人物的德行节操,总是倾尽全力赞扬 那些大忠大孝、品行高洁之士,人物形象的善恶良莠,有 如泾渭之水,分明易辨。
屈原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汉赋
为什么会出现汉赋?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汉赋有什么特点?
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手法夸张、
带韵散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
文化气度。
代表人物: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 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所 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 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