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 (2020高二下·宁波开学考)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B .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老舍《想北平》)C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D . 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2.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形体,容貌)尚小。

[2]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有才华且不拘礼节的样子)。

[3]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4]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不应得到的利益)。

[5]可怜(这里指可惜)辜负好韶光。

[6]莫效此儿形状(样子)。

[7]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夸说,张扬)之意。

[8]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疲惫、懒惰)人物。

[9]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近乎荒诞,不合常理)之谈,也没人理他。

A . ①②③④⑦B . ②④⑤⑥⑦C . ①③⑤⑦⑨D . ①②④⑥⑨3. (6分)(2019·嘉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古徽州建筑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其盛,是徽派建筑追求细节精美的典型代表,“三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使之既能融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

特别是木雕艺术,更让古色古香的建筑如虎添翼。

在青砖上雕刻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

(乙)粉墙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石凳等点缀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为一体,但石雕、砖雕囿于材质坚硬,并未见有特别精妙之处。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一、混合默写1.按要求填空。

(1)歌台暖响,。

,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2)彩舟云淡,,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3),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汤显祖《游园》)(4)苏洵在《六国论》中设身处地为六国出谋划策,认为秦国以外的诸侯国如果能够做到“,”,秦国必将寝食难安。

二、选择题组2.按要求选择。

(1)小朱在上次考试中成绩不甚理想,心情十分低落。

请问以下哪句古诗适合作为安慰他的话?()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2)以下人物与判词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林黛玉B.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薛蟠C.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薛宝钗D.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可以放弃理想吗?①提出当代文学中的“理想”问题,并不是企图在文学中重新设定一种统一的“终极价值”,重新宣扬用唯一“客观阐释”来解释世界的世界观,以及肯定用单一模式来组织、规范所有人的生活、情感的这种狂妄企图。

所有这一切,我们都曾经历过,它们对社会和个体留下的损害、创伤,至今仍记忆犹新。

提出当代文学的“理想”,是因为痛切感觉到,我们“当下”的文学,精神性的因素、力量,越来越薄弱,文学的精神独立性,以及作家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心受到嘲笑,文学写作表现对人的同情心、智慧、健全和情趣的关切,被看作幼稚和可笑,而那些以严肃、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写作的作家,则显得势单力薄。

②不过,这并非问题的全部。

最主要的恐怕是这样的现实:一种讨好、认同流俗、贬低精神探求的思潮,始终横亘在我们的文学界上空,难以驱散。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共11分)“亲爱的爸爸妈妈,”妹妹拍了拍桌子说道,“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

可能你们不明白,但是我明白。

这个怪物,我没法再开口叫他哥哥了,所以我要说,我们得把他弄走才行。

我们耐心地照顾他这么久,也算仁至义尽了。

我敢说,没有人能挑出我们半点不是。

”“她说得对极了!”父亲自言自语道。

而母亲现在呼吸还是不顺畅,她用手捂着嘴干咳着,眼里流露出疯狂的神色。

……“一定要把他弄走!”妹妹大叫。

“爸爸,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你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不要把他当成格雷高尔。

一直以来我们都这样想,结果这就是我们不幸的根源。

但那怎么可能是格雷高尔呢?如果真是他,那他早就该意识到,这样的动物根本就没法和人一起生活,会自动走开的。

那样虽然失去了哥哥,但却能够继续活下去,而且还会怀念他。

但是这只怪虫让我们痛苦不已,他还赶走了房客,马上就要霸占整个家,让我们到走廊里过夜了。

看啊,爸爸!”她突然哭喊着,“他又来了。

”格雷高尔不明白妹妹为什么突然这么惊慌,她连母亲也不顾,甚至还把她坐的椅子往外推了一把,好像宁愿牺牲母亲也不想靠近格雷高尔。

接着她跑到了父亲身后,而父亲也让她给弄得激动起来,他站起身来,张开双手挡着身后的妹妹,仿佛要给她保护似的。

但是格雷高尔根本没想给任何人制造麻烦,更不要说是自己的妹妹了。

他只是转了个身,想爬回自己的房间。

但是由于身体上的疼痛,他只能靠一次一次的抬头撑着地板,才能艰难地转过身去。

这个转身的样子一定很可怕,他停下来,看了看四周。

他的好动机可能已经被家人看出,他们一会儿就不再害怕了,只是默默看着他,脸上的表情都很痛苦。

母亲躺倒在椅子上,两腿伸开,紧并在一起,眼睛由于疲劳几乎全合上了。

父亲和妹妹紧挨着坐在一起,妹妹的手揽住了父亲的脖子。

“或许现在我可以转过身去了。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2024.06(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应用(7分)1.按要求填空。

(1),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思厥先祖父,,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3)《阿房宫赋》开篇,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 ,”。

2.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乡土中国》与《红楼梦》虽然是不同类型的作品,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两本书参照起来阅读。

用《乡土中国》的观点分析《红楼梦》,,,;,。

①丰富对《红楼梦》的理解①有助于深化对《乡土中国》核心概念的认知①一方面有助于“转换视角”①体会《红楼梦》人物形象与“乡土社会”的内在联系①另一方面借助《红楼梦》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2)下列用《乡土中国》的观点分析《红楼梦》,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家本是大户人家,家族势力变化后,树倒猢狲散,体现了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

B.秦可卿临终托梦王熙凤,嘱咐她多置田舍,体现了乡土社会以“土地”为重的观念。

C.王熙凤识字不多,却能把家族治理得井井有条,体现了乡土社会中文字不是必需品。

D.贾母在贾府几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为众人所敬仰,体现了典型的同意权力。

二、阅读53分(一)班级开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活动。

(11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

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

近期,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公民在线判断能力”调查显示,学生在区分媒介信息的真实性方面普遍存在困难。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部分 (共9题;共19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翱翔竹篾稠密金璧辉煌B . 帐篷诳语发轫纵横捭阖C . 蜇居掣肘蜚声沆瀣一气D . 眷写憧憬急燥罄竹难书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 这些不法分子还利用手机短信行骗,没想到一开始就图穷匕见,被人们识破。

B .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C . 春日的早晨,漫步小路,朝阳照着大地,路边有树木花草,一幅草长莺飞的美丽画面呈现在眼前,让人心旷神怡。

D . 在世界31一个被遗忘之地,独特的民族和部落孩子休养生息。

他们历史悠久的文化和风俗无法与全球化浪潮抗衡,终将成人类历史上的雪泥鸿爪。

3. (2分) (2017高二下·厦门期中) 下列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刘向等人的诗赋。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B .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

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也因《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C . 《夜归鹿门歌》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

他是继谢灵运之后,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著名诗人。

他与王维合称“王孟”。

D . 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项是()A . 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B . 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默写。

(1)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六国论》)(4),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5)诗中描写仙人出现时的装束车马的句子是“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按要求选择。

(1)小强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你认为哪句话送给他最合适?()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山水花木,不只是人物房舍,可以,;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从而,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①构成境、象①得到清晰的再现①成为笔下的境、象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二、阅读(50分)(一)(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①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

这条手又肿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

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下的野花。

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

①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被污染所侵袭。

随着卡车和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

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

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

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10个八度的声音和朋友们聊天。

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的胸口。

①即便整个城市都变成草地,而非水泥路面并且遍地狗屎,你仍然会觉得它太小太小了。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粗鄙是中国社会的癌症徐贲①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似乎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那就是变得越来越要面子,但却又越来越粗鄙。

这是由于“荣誉”与“不荣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荡然无存之故。

不久前,某名艺人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录制中放泼撒野、大爆粗口,母亲对着一位观众挖苦道,我能把女儿培养成亿万人喜爱的明星,你母亲做得到吗?显然,她觉得当名艺人的母亲是特有面子的事,而正是为了争这个面子,夸耀这个面子,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行为嚣张,言语粗野,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阵势。

②有人把这种粗鄙称为“不要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寡廉鲜耻、不知羞耻。

其实与“要面子”同生共长的“不要脸”并不是没有羞耻感,而是不知道什么是该羞耻的,什么是不该羞耻的。

粗鄙是一种羞耻心像癌症一样的病变,这种病变在特定的被污染的社会环境中特别容易发生,就像污染了的自然环境容易诱发癌症病变一样。

③例如,在一般的文明社会里,“绅士风度”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以绅士风度待人接物也是体面人会自然而然地要求自己的行为。

但是,在“文革”时期的中国,“绅士”成了革命的对象,而革命者又以越粗鄙越光荣为行为准则,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有面子”与“要脸”的关系:粗鄙不仅不再是“不要脸”,而且是有觉悟、混得开的事,不仅如此,甚至还能为粗鄙者带来特别“有面子”的头衔、荣誉称号、地位或职位,让他们成为成功人士。

④这种成功人士的传人在“文革”以后把施展才能的领域从政治转向了经济,祝东力曾这样描述他们粗鄙化的成功:“一口糙话、一身匪气,这才是‘爷们儿’,是吃得开、混得好的标记。

粗鄙化--粗野、鄙俗,是当今世俗社会的主流价值。

粗鄙代表‘强悍’、‘有力量’,彰显着粗鄙者的‘有胆儿’、‘拔份儿’”。

上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题(含解析)

上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题(含解析)
上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题
(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8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根据17段“庄子写过的那只由鱼化成的大鸟,伸展着巨大的翅膀,一跃飞起,一飞就是九万里。我们的先人是喜欢飞翔的,会造房子的圣贤被称为“有巢氏”,很多古文就写着许许多多的人在天上飞来飞去。而且也真的有人身上插着翅膀,在椅子上绑着火箭,想要飞上天去。而今天被刻制在奥运火炬上的那朵朵祥云,正是向往飞翔的见证”可以得出:从古到今的飞天梦。
3. 解释第(9)段中加点的词语“桌子”在文中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4)段的意思是来到这类大型运动会,都是为了实现人类共同梦想。
B. 第(6)段的画线句意味着黑人拳击手阿里点燃奥运圣火就是因为他是拳王。
C. 第(9)段告诉我们,朋友安德鲁·扬见证了马丁路德金梦想的实现。
(16)我们消失了这样深邃的思想多少年了?谁告诉我们建筑只是宫殿式严格的对称,是森然的阶梯,是被红墙规范的空间。
(17)庄子写过的那只由鱼化成的大鸟,伸展着巨大的翅膀,一跃飞起,一飞就是九万里。我们的先人是喜欢飞翔的,会造房子的圣贤被称为“有巢氏”,很多古文就写着许许多多的人在天上飞来飞去。而且也真的有人身上插着翅膀,在椅子上绑着火箭,想要飞上天去。而今天被刻制在奥运火炬上的那朵朵祥云,正是向往飞翔的见证。鸟巢就是它飞起的地方,又是在等待远征回来的大鸟安恬地睡下。那也是一种温暖关怀,就如远征归来的将士,就如辛劳终日的农人,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憩园。在人类可以在太空行走的时候,鸟巢可以唤醒多少平凡人对不一般生活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教师卷(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学号等填写淸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

本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20分)孟浩然的疏离①“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②《夜归鹿门歌》是孟浩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特色,用闻一多先生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

起笔平平写去,从黄昏□□的渡口,到月下□□的松径,似乎不过是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前后平仄两组韵脚把诗切割为两个部分,照应了时空转化;作为过渡的“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句,平淡的叙述中,同样让人感到“切割”的意味:诗人仿佛正把自己从喧闹的尘世中剥离出来,投身于另一个寂静而不免于荒凉的世界。

③在孟浩然的诗集里,这种与世间疏离的感觉随处可见。

孟浩然诗歌的取材,比诸其余盛唐诸大家,未免狭隘,除了他精擅的山水诗之外,差不多就是一首一首的送别诗了。

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些诗里,一如“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的意境,“君”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这样的比照,时常跳出。

这虽是送别诗套数,在所存无几的孟浩然诗作中,用得未免也频密了点: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

——《送友人之京》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④这些诗句里,青云与青山,水国与京华,“君”与“我”的剥离,似乎不仅在眼前的旅途,而在于他们的人生目标根本背道而驰。

若把“君”看作入世者,那个“我”自然成了避世者;前者准备“兼善天下”,后者准备“独善其身”。

“我”对“君”的心态也颇可玩味。

《鹪鹩赋》乃是张华所作,赋前序云:“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以“鹪鹩赋”对“王佐才”,既有谦抑之态,又有自得之情;以“乘槎客”对“失路人”,自得之情更是宛然。

⑤闻一多说:“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

”他认为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这项矛盾在他身上并不太显著。

他举“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为例,赞扬孟浩然止于羡鱼而并不结网,是难得的一贯,超出他的时代。

⑥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恰作于孟浩然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

同时他还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这类句子。

其实,那个“羡鱼”而不“结网”的姿态,恰是孟浩然矛盾行止的最佳写照。

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从前那些诗人们的作品里,每每颠倒了过来,或者说,诗中所表达的理想时常与他们现实的身份形成反差——穷时幻想兼济天下,达时渴望退步抽身。

对与孟浩然同时代的诗人们来说,功名富贵是一种正大光明的追求。

李白入京求官时,会大方地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张九龄功业极盛之时,诗作表达的反而都是恬淡之情、归隐之志。

孟浩然呢?他并非没有入世之热望,却又始终不肯、不敢或者不能放弃出世的姿态。

他不曾经历大进大退、大起大落的跌宕,而是把身形凝固在了提步将迈不迈的一瞬。

⑧关于他的那个著名传说,似乎是他这种“两头不着”的境况的写照: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

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

至“不才明主弃”之句。

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⑨因友人引荐而忽然有了“面圣”的奇遇,朗诵的却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句子,不但“明主”不悦,“故人”也不见得欢喜。

联系到他后来终于没能留任张九龄幕府,这究竟是自觉的选择,还是背运的笑料,真是难说得很。

⑩要说谁最好地“解决”了出世入世的矛盾,那一定不是孟浩然,而是王维。

荣与辱,进与退,王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拥有的都拥有了,该看破的也都看破了,所以他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

孟浩然的恬淡里仍然有焦灼:“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⑾孟浩然是幸运的,他不曾经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流离,不曾经历李白暮年流放夜郎的狼狈,甚至不曾经历王维身陷贼中的尴尬,他生死河山全盛时。

但也因为他总是提步又止,不曾真真切切的去“走上一遭”,他与“外面”的世界始终疏离。

不够丰富的人生与对世间有限的关照,确实限制了他的创作。

我们不能不欣赏他那些精妙自然的篇章,但如以现存诗作而论,则不免于单调。

一些诗意,有类一桶水倒来倒去。

他与王维齐名并尊,但王维诗从体裁、题材到意象丰富变化,都非他能及。

1、请将文章第②段“两组韵脚”中的字分别写出来昏、喧、门和处、去。

(2分)2、文章第②段空格处应填入的形容词依次是□□和□□。

(2分)(喧闹、寂寥)3、文章第④段内容看,孟浩然觉得自己与“鹪鹩”的相似之处在于地位卑微,却可以自得其乐。

(2分)4、文章第⑤—⑦段中作者的观点和闻一多并不一致。

闻一多认为孟浩然超脱功名之外,不为羁绊;而作者则认为他既有着入世的热望,又不愿放弃出世的姿态。

(2分)5、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B )( F )(6分)A.文章题目中“疏离”表现的是孟浩然始终不愿与现实社会妥协的品质节操。

B.文章开篇引用孟浩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孟诗中“与世间疏离”的特点。

C.孟浩然诗歌创作取材比较狭隘,原因是他只精擅山水诗和送别诗。

D.从孟浩然“面圣”的奇遇中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是一位不愿趋附权贵的的君子。

E.文章大量引用了唐人诗句,旨在增添文章的文化含量,并使语言生动华美。

F.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对孟浩然诗歌创作中的不足进行了理性客观的分析。

6、就本文来看,孟浩然的诗歌成就比不上王维的原因是他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对世间的观照有限。

(2分)7、作者认为“王维……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诗歌《终南山》的具体诗句及主题作简要分析。

(4分)诗句1分诗句内容1分主题1分语言表述1分(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8分)求乞者鲁迅。

微风起来,露在墙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

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

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

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灰土……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四期。

8、本文收录在鲁迅的散文诗集《 野草 》中。

(1分)9、文中“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多次出现,象征了 当时疏远的人际关系 。

(2分)10、“我”在文中的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既是 布施者 ,又是 求乞者 。

(2分)11、谈谈在本文中,鲁迅对“布施”行为的态度,并结合鲁迅的思想分析这一态度的原因。

(3分)作者认为“布施”是一种错误的救世方式,施舍于人只能增添求乞人的无知与贪婪。

在鲁迅看来,仅给予穷人物质帮助是不能拯救他们精神上的缺失的。

(三)、默写(6分)【任选6题,超过6题,按前6题评分】12、(1)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4)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5)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四)、阅读下面的汉乐府民歌,完成13——16题。

(7分)羽林郎【汉】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注释】(1)姬:美貌的女子。

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

(2)裾:衣襟。

襦(rú):短衣。

(3)蓝田玉:指用蓝田产的玉制成的首饰,是名贵的玉饰。

大秦珠:西域大秦国产的宝珠,也指远方异域所产的宝珠。

(4)鬟(huán):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

良:确实。

(5)娉婷:姿态美好的样子。

庐:房舍。

(6)煜爚(yùyuè):光辉灿烂,光耀。

翠盖:饰以翠羽的车盖。

踟蹰(chíchú):徘徊不进的样子。

(7)珍肴:美味佳肴。

脍(kuài):细切的肉。

(8)贻:赠送。

(9)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

多用以制作妇女衣裙。

裂:古人从织机上把满一匹的布帛裁剪下来叫“裂”。

(10)逾:超越。

(11)谢:感谢,这里含有“谢绝”的意思。

金吾子:执金吾,是汉代掌管京师治安的禁卫军长官。

这里指调戏女主人公的豪奴。

私爱:单相思。

徒:白白地。

区区:指拳拳之心,恳挚之意。

【赏析】羽林郎,汉代所置官名,是皇家禁卫军军官。

诗中描写的却是一位卖酒的胡姬,义正辞严而又委婉得体地拒绝了一位权贵家豪奴的调戏,谱写了一曲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