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以及票价最终方案

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以及票价最终方案
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以及票价最终方案

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以及票价最

终方案

苏州轨道交通票价听证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准时、快捷、安全、舒适、环保等优势,对支持城市发展战略、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完善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于2012年5月投入试运营,目前,围绕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票价制定是运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轨道交通的长远发展。为完成好这项工作,去年以来,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对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进行了调研,委托苏州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客流预测,委托本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了成本监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公共交

通发展政策、居民经济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价关系、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的总体水平、苏州轨道交通的特点等因素,研究制定了苏州轨道交通票价初步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江苏省价格听证目录》的有关规定,现将方案提交听证。一、苏州轨道交通线网概况及其特点苏州轨道交通线网概况苏州轨道交通自2007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 1 划到2015年前后建成1、2、4号线及4号线支线;到2020年前后,建成两横两纵的“井”字型骨架网络,线网规模达到公里,站点126个。表1 苏州轨道交通建设计划时间表线路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号2号2东延4号4支线3号 1. 轨道交通1号线概况1号线概算总投资亿元,计划于2012年5月开通试运营。线

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西起吴中区灵天路,东至园区钟南街,运营线有效长度公里,设车站24座,全部为地下站,最大站间距公里,最小站间距公里,平均站间距约公里。规划与2号线在广济南路站换乘,与3号线在苏州乐园站、星塘街站分别换乘,与4号线在乐桥站换乘。1号线电客车设计速度为90公里/小时,线路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列车单程行驶时间约为43分钟,平均运行速度约为35公里/小时。电客车为4节编组,列车总长度为米,配臵座椅156客位,最大载客量为942人。 2 图1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走向示意图2. 轨道交通2号线概况2号线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亿元,计划于2014年6月通车试运营。线路整体呈南北走向,北起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南至吴中区迎春南路,全长公里,设车站22座,最大站间距公里,最小站间距公里,平均站间距约公里。与3号线在宝带西路站、与4号线在苏州火车站和石湖路

站换乘。2号线延伸线总投资亿元,包括北延伸线和东延伸线,其中北延伸线起点为太平车辆段西侧的太东路站,终点为一期工程起点苏州高速站,全长公里,设站2座,均为地下站;东延伸线起点为一期工程终点迎春南路站,终点位于工业园区星华街站,全长公里,设站11座,均为地下站。 3 图2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走向示意图 3. 轨道交通3号线概况3号线是一条西北至东北“U”型骨干线,连接苏州高新区、吴中区和工业园区,西起沪宁城际铁路新区站,东至城铁唯亭站,衔接了两座对外交通的客运站点。主线全长公里,设车站30座,最大站间距公里,最小站间距公里,平均站间距公里。与4号线在宝带东路站换乘。

4. 轨道交通4号线概况4号线概算总投资亿元,计划于2016年底通车试运营。线路整体呈南北走向,北起相城区苏蠡路站,南至吴江市同津大道站,是联系苏州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4号线

主线全长公里,设车站31座,均为地下站,最大站间距公里,最小站间距公里,平均站间距 4 公里。4号线支线在红庄站与主线接轨,向西延伸至越溪,止于吴中区友翔路站,预留有继续向西延伸的条件。全长公里,设车站6座,均为地下站,最大站间距公里,最小站间距公里,平均站间距公里。图3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走向示意图苏州轨道交通的特点一是成网速度较快。苏州轨道交通从2012年1号线开通试运营,到2015年前后即可建成1、2、4号线及4号线支线,构成经过城市核心区的“一横两纵”骨架网络,对苏州市古城区、周边四区以及吴江松陵均有覆盖;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两横两纵”的“井”字型骨架网络,建设速度较快。 5

二是站间距差异较大。于苏州的城市规模和功能布局特点,轨道交通在中心城区的站间距小,在外围城

区的站间距大。根据规划,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最大站间距公里,最小站间距只有公里,差异较大;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形成,这种差异将进一步扩大。三是工程造价较高。出于古城保护的需要,苏州轨道交通大部分采用地下站,加上近几年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建设投资相对较大。按照概算数据计算,1号线每公里造价约为亿元,2号线每公里造价高达亿元。四是运输能力有限。以1号线为例,仅为4节编组,车厢和地下空间较小,难以满足超大量客流的运输需求。二、国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及其借鉴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常用的票制主要有单一票制和计程票制,北京实行一票制,其他城市大都采用计程票制。计程票制有区间分段计价和里程分段计价之分,区间分段计价简便直观,便于市民理解和计算;里程分段计价则更为科学合理,适合站间距差异较大和网络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营单位可

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公示线路站距和价格,做到票价公开透明,因此,越来越多地被采用。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 1.北京 6 北京地铁于1971年1月开通试运营,现有线路14条,运营里程约300公里。2007年10月,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并提倡公共交通出行,北京地铁采用全线网单一票制,票价2元/人次。 2.上海上海地铁于1995年4月开通试运营,现有线路11条,运营里程公里。运营初期实行区间分段计价票制,2003年起统一适用里程分段计价票制。为引导短途客流转移至常规公交,2005年上海地铁起步价原来的2元/6公里提高至3元/6公里。目前票价为起步价3元,可乘6公里,6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10公里。使用公共交通卡乘地铁当月满70元后可享受9折优惠。 3.南京南京地铁于2005年9月开通试运营,现有线路3条,运营里程公里。南京地铁实行区间分段计价票制,起步价2元可乘坐8站,9-12

站3元,13站以上4元。使用金陵通卡的乘客可享受折优惠。 4.深圳深圳地铁于2004年12月开通试运营,现有线路5条,运营里程约178公里。运营初期实行区间分段计价票制,为适应网络化运营的需要,2010年起改用里程分段计价票制,起步价2元可乘4公里,4公里至12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7 4公里,12公里至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6公里,超过24公里,每1元可乘8公里。使用深圳通卡的乘客可享受折优惠。 5.成都成都地铁于2010年10月开通试运营,现有线路1条,运营里程公里。票价实行区间分段计价制,起步价2元,可乘6个区间,超过6个区间部分,3元可乘10个区间,4元可乘坐16个区间,5元可乘坐24个区间。使用天府通卡的乘客可享受9折优惠。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见附件2。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水平,起步价除上海3元、武汉元外,其他城市为2元;起步距离大多位于4公

里~6公里之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的经验借鉴从国内轨道交通实践经验来看,票价的制定受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消费者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比价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1.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部、财政8 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效率。” 轨道交通是公共客运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城市把轨道交通定位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目前,苏州市区公交出行分

担率较低,个体交通发展迅速,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同时,出于古城保护的需要,地面道路资源拓展空间有限,更加需要发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作用。轨道交通票价政策的制定应把培育客流放在突出重要的位臵,通过较低的票价吸引乘客,逐步改变居民出行习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2.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轨道交通票价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票价水平应与市民消费水平相符。从居民收入水平看,2010年苏州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9元,在已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分别为北京的%、上海的%、广州的%、深圳的%、天津的%、南京的%、武汉的%、成都的%、重庆的%、西安的%、沈阳的%和昆明的%,略低于上海、广州和深圳,而高于北京、天津、南京等其他城市。

9 图4 2010年部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

0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成都西安沈阳武汉深圳昆明苏州2907324293208351753222244205412080 6188763283830658283123238129219

从居民交通消费支出结构和水平看,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市区居民用于汽车购臵等相关消费支出增幅较大,带动交通消费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人均交通消费支出从2006年的1401元上升到2010年的2056元,增长了%。在绝对额增加的同时,交通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的%下降到2010年的%,总体呈下降趋势。表2 苏州市区居民交通费用与收入变化情况年份项目1.人均可支配收入2.人均交通消费支出⑴家用汽车购置费⑵其他交通费用3.交通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⑴家用汽车购置费占比⑵其他交通费用占比2006年18532 1401 824 577 % % % 2007年2008年21260 1389 801 588 % % % 23867 1153 438

715 % % % 2009年26320 1885 1007 878 % % % 2010年29219 2056 1118 938 % % % 10

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线路图

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线路图 2012-05-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苏州地铁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开通,起点钟南街站,终点木渎站,全长26.1公里,分为24站,欣欣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途经的站点,以及如何换乘公交线路。 苏州地铁一号线各站点线路图——公交车搭乘攻略 苏州地铁1号线:钟南街站至木渎站 具体行车路线 钟南街——星塘街——南施街——星湖街——时代广场——文化博览中心——东方之门——星海广场站——中央公园站——东环路站——相门站——临顿路站——乐桥站——养育巷站——广济南路站——桐泾北路站——西环路站——滨河路站——塔园路站——苏州乐园站——玉山路站——汾湖路站——金枫路站——木渎站 换乘方式 钟南街站: 现代大道钟南街东:106路、148路、205路、215路。 星塘街站: 星塘公交中心:快线1号、16路、110路; 津梁街北:16路、110路、128路、215路; 琉璃街:106路、215路。 南施街站: 园区青少年中心:快线1号、16路、28路、110路、206路、215路、28路、206路;白塘公园:126路、158路、208路; 园区城管大厦:28路、126路、158路、206路。 星湖街站: 现代大道星湖街: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206路、215路、258路、812路; 园区行政中心西:快线2号、115路、176路、228路。 时代广场站:

国际博览中心东:快线2号、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108路、120路、129路、138路、156路、206路、215路、219路、258路、812路; 圆融天幕街:108路、117路、120路、138路、156路、219路、258路。 文化博览中心站: 科文中心:快线2号、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108路、120路、129路、138路、156路、206路、215路、219路、258路、812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国际博览中心:快线2号、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108路、120路、129路、138路、156路、206路、215路、219路、258路、812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东方之门站: 中茵皇冠:园区公交1号专线、28路、47路、68路、307路; 香樟园:106路、138路、258路、307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湖滨大道:138路、258路、307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苏惠路:28路、106路、258路。 星海广场站: 都市花园:4路、26路、206路; 都市花园南:178路、307路、818路; 师惠坊:4路、146路、518路。 中央公园站: 海关大楼:32路、68路、110路、178路、200路、307路、518路; 中央公园西:32路、53路、148路、200路; 中央公园北:178路、307路、818路; 中央公园:4路、146路、518路。 东环路站: 苏大北校区:2路、游5路、9路、32路、40路、60路、68路、89路、112路、146路、178路、200路、261路、307路、518路、800路、900路; 中新路:32路、68路、110路、178路、200路、307路、518路; 中新路西:2路、3路、9路、10路、40路、56路、78路、89路、100路、109路、142路、162路、261路、800路; 现代大道西:2路、3路、9路、10路、40路、56路、78路、89路、100路、109路、142路、162路、261路、800路。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规划方案

一、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规划方案 遵循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按照“对外强轴、中心加密、外围联通”的总体原则,全市共规划城市轨道线路32条,总规 模约1142km(含弹性发展线路约53km),由市域快线和普速线路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市域快线8条,总规模约412km,普速线路24条,总规模约730km。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为支撑深圳建设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发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产业升级、优化空间结构的作用,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与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实现“45/70/70”发展目标。 1.轨道交通出行“45目标”:城市主副中心之间45分钟通达; 2.公共交通出行“70/70目标”: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7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70%以上。 (二)规划策略 1.区域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国家铁路、城际铁路相协调的城市轨道网,大力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城市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相协调的城市轨道网,积极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 3.综合交通协调策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4.弹性发展协调策略:构建适应未来都市圈发展和通勤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网,充分预留城市轨道网的发展弹性。

三、市域快线方案 规划构筑“双心放射、外围串联”的市域快线体系,实现城市主副中心快速联系,发挥城市主中心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外围副中心发展。 既有规划6、11、13、14、18号线共5条市域快线,规划延长1条线路,新增3条线路。规划延长18号线串联外围副中心和组团中心,新增20号线实现空港新城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1号线实现龙岗副中心与前海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2号线实现龙华副中心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规划形成“七放射、一半环”的市域快线布局结构,总规模约412km。

苏州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苏州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特别是在地域并不广阔的苏州。近年来,随着苏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问题已逐渐成为苏州地方政府加强中心城区辐射功能、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形成完善的科学合理的交通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而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又起着主干作用。 目前线网的规划 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11条线路组成,包括有轨电车在内总长为 540km,共设车站245座,其中换乘车站70座。按功能等级划分,其骨干线路为5条:3条市郊线,其中S1,S2为穿越中心城区的直径线,是整个线网的基本骨架,S3为布置在市郊的环线,向东与上海市域级线网相衔接;2条市区轨道交通线M1,M2,为贯穿中心城区南北、东西向德两条直径线,连接了最主要的城市活动中心。另有6条有轨电车线,满足未来市区范围内市民的出行需求,对线网内骨干路进行补充。 因此,轻轨的建设拉近了中心城区以外的其他乡镇区域。同时,沪宁城际跌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拉近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距离,缩短城市之间的往来时间。 苏州轨道交通线网络规划体现了以下原则: 1,特殊城市的针对性,体现了保护苏州古城风貌的原则;2.周边城镇的互动性,体现了长三角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则;3.网络规划的经济性,体现了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则;4.线路覆盖的区域性,体现了适应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5.采用轨道类型的多样性,体现了满足城市交通客流的原则; 6.轨道交通的环保性,体现了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空间变化的影响

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以及票价最终方案

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以及票价最 终方案 苏州轨道交通票价听证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准时、快捷、安全、舒适、环保等优势,对支持城市发展战略、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完善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于2012年5月投入试运营,目前,围绕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票价制定是运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轨道交通的长远发展。为完成好这项工作,去年以来,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对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进行了调研,委托苏州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客流预测,委托本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了成本监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公共交

通发展政策、居民经济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价关系、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的总体水平、苏州轨道交通的特点等因素,研究制定了苏州轨道交通票价初步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江苏省价格听证目录》的有关规定,现将方案提交听证。一、苏州轨道交通线网概况及其特点苏州轨道交通线网概况苏州轨道交通自2007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 1 划到2015年前后建成1、2、4号线及4号线支线;到2020年前后,建成两横两纵的“井”字型骨架网络,线网规模达到公里,站点126个。表1 苏州轨道交通建设计划时间表线路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号2号2东延4号4支线3号 1. 轨道交通1号线概况1号线概算总投资亿元,计划于2012年5月开通试运营。线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2017届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专业系轨道交通系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一、课题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二、指导老师: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大城市常住人口越来越密,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给城市的交通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路权基本隔离的公共交通方式,与普通公共汽车相比,具有速度快、运量大等优点,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以及提升城市功能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规划好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名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课题主要面向轨道交通系城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要求学生通过此课题能够全面地了解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现状,能够对线网规划的理论进行探讨,总结其技术路线并明确轨道交通规划的思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在各大城市的发展壮大提供指导性意见。 本课题以就业为依托,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城轨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和课堂上所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工程应用中的本专业的相关难题。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现状 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本理论基础 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技术体系 4.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公交的综合研究 5.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背景分析(分组进行) 6. 大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背景分析(分组进行) 四、设计参考书 1、李建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陆锡明,王祥,朱洪.《综合交通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0546-2009,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李朝阳.《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

【精品】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西安市总共建设6条地铁线路,总长251.8公里.共设16座换乘站,150座车站(不含一号线东、西延伸段),10座车辆段,4座停车场,2处控制中心。轨道交通线网形成“棋盘+放射式”网状结构布局,线网中一、二、三号线为骨干线,既满足了城市东西向、南北向主轴线上的客运交通需求,又向外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四、五、六号线是轨道交通网的辅助线,主要满足城市功能组团之间的交通需求,对线网进行加密完善。 1.一号线(后卫寨-纺织城):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线路起迄点后卫寨、纺织城是西安市对外交通枢纽。该线路穿越西安城区的东西,通过市区最繁华的地区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线路连接主城东西轴向上城西客运站、西安城运站、康复路批发市场、长乐路客运站、半坡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和长途客运枢纽。一号线向西延伸至咸阳森林公园,为西咸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向东延伸至临潼旅游渡假区,可大大促进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西安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的地位。该线为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

2.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西安北客站、张家堡广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长安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沿途分布有张家堡客运站、城北客运站、明德门客运站等长途客运枢纽.二号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十字骨架,是线网中的骨干线。 3.三号线(新筑—侧坡村): 该线路为东北、西南走向。线路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东二环敷设,毗邻西安浐灞新区、兴庆公园,经国家级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客流及人口密集区,促进城市发展空间向东北、西南方向拓展.三号线与一、二号线共同构成规划线网中的骨干线。 4.四号线(草滩农场—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张家堡广场、曲江旅游度假区、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园,途经既有西安火车站、明城墙内五路口及大差市、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区。四号线对于城市南北向客流转换起到了辅助和补充作用,为规划线网中的辅助线。 5.五号线(纺织城火车站——六村堡(纪阳)): 线路东端的纺织城火车站为既有西康铁路客运站,是西安铁路枢纽的辅助客站.西端主线连接六村堡工业园区、支线连接纪阳组团,途经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及三桥交通枢纽等大的客流集散点,将辅助一号线分流城区内东西向客流,为规划线网中的辅助线。6.六号线(纺织城—长安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东郊纺织城、明城墙内东西大街及钟楼、南郊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工商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可辅助一号线对主城区客流起到较大的分流作用,缓解主城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可带动东郊纺织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南郊大学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规划线网中的辅助线。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设计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设计研讨会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新型城镇化、交通一体化的引导和支撑作用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 Design Seminar 今年3月,备受瞩目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8-2028年)》正式落地,规划明确提出,要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如何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如何使得轨道线网规划对交通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好地作用,使得规划更加严密、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将成为本次研讨会的重点议题。 ‘National Model Town Planning (2014-2020)’ has formally issued in March. The planning put forward clearly that relative department should build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trengthen transport links between the city group, and accelerating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traffic system. The seminar’s topic is how to make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a supporting role of urbanization and traffic integration. 1.在工程项目审批下放的背景下,如何从源头上保障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如何从规划层面保证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发展; 2.如何线网规划层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州市地铁轨道交通一号线综合监控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苏州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施工组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编制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施工部署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主要人员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经理部及主要人员岗位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工速度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计划总体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进度横道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施工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施工总体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施工组织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施工工艺和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进度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保证工期组织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保证工期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人员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监督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交叉作业工期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保证工期物资供应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质量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质量保证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安全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施工现场主要安全隐患与预防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备安全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人身安全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行车安全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安全保护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环境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苏州地铁介绍

我的博客 导航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日志 sj_epo 加博友关注他 被推荐日志 最新日志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更多>> 苏州金鸡湖烟火喷泉表演 Logo语言 苏州轻轨规划示意图 2008-10-13 16:11:0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号线: 起点在天平山东侧灵山路站,终点在金鸡湖钟南街站,途径苏州乐园、市政府、苏州大学、园区商贸中心。线路长26.1公里,设站24座,计划2011年建成。 一号线(26.1公里,24站〔扣除塔园路、养育巷站为22〕,预计2011通车):灵天路-金枫路-汾湖路-玉山公园-苏州乐园-滨河路-三元村-桐泾路-广济路-养育巷-人民路-临顿路-仓街-东环路-中央公园-星海街-星港街-国际博览中心-华池街-星湖街-南施街-星塘街-钟南街 2号线: 起于相城京沪高通铁路苏州站,由北至南沿古城区西外域河纵横市区,止于吴中区迎春南路,途径平江新城、火车站、石路、沧浪新城。线路长27公里,设站22站,计划2012年建成。 二号线(27,22,2012):高铁站-相城大道-富阳路-安元路-春申湖中路-阳澄湖中路-齐门北大街-金民东路-天筑路-火车站-三医院-石路-广济路-三香广场-劳动东路-胥江路-桐泾公园-长吴路-宝带西路-旺吴路-石湖路-迎春南路 3号线: 起于沪宁城际线路苏州新区站,经古城区南面横穿苏州市区,途径高新区中心、吴中区、工业园区,止于沪宁城际铁路唯亭站。 全长43.5公里,设站31座,计划2020年建成。 三号线(43.5,31,2015-2016(预计)):新区城铁站(浒墅关)-鸿文路-泰山路-马运路-华山路-何山路-苏州乐园-狮山路-玉山路-竹园路-横山路-横塘镇-吴中西路-新郭路-友新路-宝带西路-宝带东路-迎春路-吴中东路-吴东路-娄葑镇-独墅湖路-国宾路(望湖角)-斜塘镇-莲葑路-苏胜路-金塔路-星塘街-沈浒路-苏虹东路-唯亭城铁站 4号线: 起于相城区旺埂上村,途径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街、南门、石湖风景区、国际教育园,止于吴中区苏旺路。 线路长31.2公里,设站22站,计划2020年建成。

淮南城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淮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3月郑州

目录 1 规划概况 (1) 2 规划的相容性与协调性分析 (7) 2.1 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7) 2.2 与上层位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7) 2.3 与同层位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9) 2.4 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分析 (12) 3 环境影响分析 (14) 3.1 声环境影响分析 (14) 3.2 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14) 3.3 地表水水环境影响分析 (15) 3.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5) 3.5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5) 3.6 社会环境及诱发、积累环境影响分析 (15) 4 规划方案调整建议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6) 4.1 规划方案调整建议 (16) 4.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8) 4.3 污染控制措施 (18) 5 评价总结论 (20)

1 规划概况 (1)线网规划:淮南市轨道交通线网全长188.7km,其中市区线由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6号线组成,总长度为134.3km;市域线由2号线延长线、4号线、6号线延长线组成,总长度为54.4km。线网共设站105座,换乘站15座,共设置车辆段6座,停车场3座。 (2)建设规划:淮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0年)由1号线及2号线一期工程组成。 1号线自淮南东站向西沿朝阳东路向西至龙湖南路其中洛九路至中兴路沿路北侧敷设,其余路段沿路中敷设,左转沿龙湖南路路中敷设至淮南市火车站,右转沿舜耕中路沿路南侧绿化带至淮南大道向南上跨舜耕山,线路继续沿淮河大道路中敷设至南纬二十一路左转,止于拟建商合杭客专淮南南站。线路于起点设淮南东车辆段,于终点预留淮南南停车场。线路全长27.15km,共设站18座,均为地上车站。 2号线一期工程东起十五中,起点沿洞山路,线路自东向西贯穿洞山东路、洞山中路、洞山西路洞山路沿路北侧绿化带敷设,沿十涧湖西路至西经十五路(夏郢孜路)沿路中敷设,左转至蔡新路进入凤台老城区,沿蔡新路路中敷设向北止于八公山站。线路于起点十五中设教育基地停车场,于西端八公山站末端设停车折返线。2号线一期线路总长24.62km,设站20座,均为地上车站。 (3)系统制式: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均选择跨座式单轨。 (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年度: 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远景2050年。

苏州轨道交通热点关注

苏州地铁线路 年苏州轻轨线网图】【2020:灵天路-金枫路-汾湖路-玉山公园-2012通车)站,(26.1公里,24地铁一号线东环路人民路-临顿路-仓街-桐泾路-广济路-养育巷-苏州乐园-滨河路-三元村-钟南星湖街-南施街-星塘街--中央公园-星海街-星港街-国际博览中心-华池街-街-相城大道-富阳路-安元路-春高铁站通车):站,地铁二号线(27公里,222014-广济-三医院-火车站石路申湖中路-阳澄湖中路-齐门北大街-金民东路-天筑路--旺吴路-石湖路-迎路-三香广场-劳动东路-胥江路-桐泾公园-长吴路-宝带西路春南路-鸿文路-泰山:通车)新区城铁站(浒墅关)31地铁三号线(43.5公里,站,2016-狮山路-玉山路-竹园路-横山路-横塘镇-路-马运路-华山路-何山路-苏州乐园娄葑镇吴中西路-新郭路-友新路-宝带西路-宝带东路-迎春路-吴中东路-吴东路--斜塘镇-莲葑路-苏胜路-金塔路-星塘街-沈浒路-苏-独墅湖路-国宾路(望湖角)唯亭城铁站虹东路- 1 :苏蠡路站—安元路站—春申湖路站—阳通车)30站,2016地铁四号线(41.5公里,十—乐桥站—澄湖中路站—金民西路站—苏锦村站—苏州火车站站—北寺塔站—观前街站—竹辉路站—南门路站—宝带东路站—石湖路站—澄湖路站—南湖路站—兴昂路站全街站—花港路站—江陵西路站—江兴西路站—流虹西路站—笠泽西路站—顾家荡路站—人民路—汽车客运站站—苏嘉城际松陵站—同津大道站。站—江陵大道站—中山路站2008-9-1 苏州轨道交通标志揭开神秘面纱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征集、评审等,昨天,苏州轨

道交通标志征集来源:中国江苏网) (号作品中选,至此,苏州轨道交的17大赛结果出炉,最终主题为“互往互动,和谐交通”通的标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苏州轨道交通标志【新编号,于这一中选标志图形以12月19日组织天。大赛共收到来自江苏、开展了公司员工评眩中国北京、上海、广东、吉林、向左向右轻轨车头为主要艺术设计联盟网站的网络21个省市和新加坡、设计元素,如传统回纹般的甘肃等评选和名城苏州网站的市香港、线条恰巧形成负行为“S”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民评选也于同期展开。12份。的图标,代表了姑苏,又似和地区的有效作品8468月29日,苏州轨道交通标中文的“互”字,一来一回日,苏122007年月5志征集大赛组委会在综合的互动,传达快速、便捷的州轨道交通标志征集大赛多方意见,蓝色象征并参考员工评选轨道交通的属性。组委会邀请来自苏州大学和网络评选结果的基础上,时尚,红色象征捷运、科技、苏州市美术家协艺术学院、评选出20热情,环抱、融合的标志体幅入围作品进入苏州日报社等单位的五会、标志终评阶段。现和谐社会下的和谐交通。2008年2位知名专家对应征标志作月18日,经综合评选,从共评2610年2007月品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苏日,前20名入围作品中评选出 40选出幅初评作品。州轨道交通标志征集公告了9幅入围作品和中选标志在“中国苏州”网站正式作品。 40随后,组委会对这标志征集应征阶段正发布,幅作品制作了效果图并重2008-2-18 式启动,征集阶段历时43 2 苏州地铁3号线、太仓公交拟连接沪轨交11号线4太仓首个公交首末站已 通江苏太仓的公交线未定西站和嘉定北站;支线座车站自东向西依次命名过项目设计和前期认证,11号线在进来将与上海轨交昌吉东路嘉定西站对接,而计划2015为上海赛车场站、入清场围土阶段,预计年底站、上海汽车城站和安亭2016至年建成的苏州地铁前竣工并投入使用。站。3号线,其主线也计划与上号线北段也将上海11号线在嘉定“牵手”,海11号线对接的太仓与1611于今年年底投入试运营,号线支线其支线与上海11公交站位于新区朝阳东路、座车站自南向北依次命名在安亭衔接。沿江高速跨线桥兴业路口,为江苏路站、隆德路站、曹号线开通后,待上海段。真如站、杨路站、枫桥路站、11就太仓公交站与上海建成后的太仓公交站将开号线嘉 定西站对接事宜,11上海西站站、李子园站、祁实现与上太仓方面多次与上海嘉定通直达公交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概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 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同时又是城市的大 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 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 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我 国对线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受理论体系的制约,进行现代意义 上的线网规划却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 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 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 法体系,并得到国内城市交通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可。为了进一 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 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 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2.线网规划发展 2.1线网规划的历史 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 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 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有一些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 完善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 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最长的巴黎线网, 整体规模已经超过550km。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

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地铁站建设结构设计说明

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地铁站建设结构设计 第二分册车站结构 1.概述 1.1 工程概述 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相城区、苏州古城区、吴中区、吴江市松陵镇等重要组团,是苏州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与轨道2号线共同支撑城市发展副轴。主线线路起于相城北部新城区的苏蠡路,经相城区中心城区,沿人民路穿越古城中心,途经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业中心、吴中区中心、吴江规划滨湖新城、吴江汽车站、苏嘉城际铁路松陵站等客流集散点,止于吴江市同津大道。主线全长41.1km,设车站30座,均为地下站。 苏蠡路车站为全线的第1座车站,车站位于规划苏蠡路与文灵路T型交叉口南侧,沿文灵路布置,周边为厂房及二三层的民居。站址处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约3.0m,车站埋深约16.61m。 1.2工可评审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1)《可研报告》推荐苏蠡路等10座地下车站,采用放坡+SMW工法桩做基坑围护结构,基坑深度约16m左右,而在围护结构设计原则中规定SMW工法仅适用于≦14m深的基坑,故苏蠡路等站均需放坡2m左右,但《可研报告》没有明确放坡段采用什么支护型式以及浅层地下水如何处理等措施,应补充完善。 执行情况:车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形式采用SMW工法桩+

放坡,放坡深度四米,坡面采用网喷砼+土钉。 2)应进一步补充分析场地承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影响, 给出工程安全性评价以及应对措施。 执行情况:场区内无承压水影响;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1)《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0.08) 2)《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可预评审专家意见》(2010.08)3)《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08)4)《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08) 5)《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地下建(构)筑物调查报告》(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苏州> 2010.9 )6)《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地下管线调查成果报告》(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苏州> 2010.9 )7)《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010.9) 8)《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地形图》(江苏省测绘院2010.7) 9)《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初步设计车站防水通用图》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09) 苏州轨道交通指挥部、苏州市各区政府、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及4号线总体组下发的相关会议纪要、技术联系单。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作者:————————————————————————————————日期:

东西“四横” 一横—地铁1 号线(在建):东至黎明文化宫,西至张士开发区。全长28 公里。 二横—3号线:张士开发区—沈抚连接带。途经:张士开发区、于洪新城、五爱等地区。 三横—5号线:沈阳大工业区—浑南新区。途经沈阳站、南塔等地区。

四横—7号线:沙岭地区—东部汽车城。途经:张士开发区、铁西、五爱、中街、东站等地区。 南北“四纵” 一纵—2号线一期(在建):北至松山路南至上深沟站,并计划延伸十余公里。 二纵—4号线(第三条建设线路):北起蒲河岛,南至哈大客运线新沈阳站,全长37 公里。途经:虎石台、724 地区、望花居住区、北大营地区、沈阳大学、吉祥地区、沈阳北站商贸区、北市地区、西塔地区、太原街商业区、砂山居住区、长白岛、浑南产业区。 三纵—6号线:沈北平罗——南桑林子。途经:蒲河、北站、中街、南塔、浑南等地区。 四纵—8号线:二台子地区——苏家屯。途经:中街、五爱、三好街、浑南地区两L(构成环线的关键) L1—9 号线(第四条建设线路):淮河街至沈抚连接带,全长36公里。途经:塔湾地区、北二路地区、九路地区、铁西广场、滑翔地区、于洪新城、奥体中心、浑南居住区、浑南产业区、浑南新城。 L2—10 号线(第五条建设线路):丁香湖地区至哈大客运线新沈阳站,全长39 公里。途经辽宁大学、省政府、长客总站、北大营

地区、吉祥地区、和睦路地区、淮河街地区、东城商业区、方家栏地区、长青地区、浑南居住区、桑林子、航空产业园。弦线弦线—11号线:农业高新区—沙岭地区。途经沈北、张士开发区等地区。 城际铁路 地铁东西线地铁南北线地市域快线至康平、法库沈阳市地铁线网规划方案地铁L线和弦线 至辽阳、鞍山至本溪至辽中至新民至抚顺至铁岭沈北新区苏家屯新沈阳站桃仙机场沈阳站东陵棋盘山沈阳北站北陵公园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1标创优规划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IV-TS-01标项目经理部项目创优规划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创优目标 (3) 三、创优工程的策划 (3) 四、质量创优保证体系 (4) 五、质量管理职责 (7) 5.1管理职责 (7) 5.1.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7) 5.1.2生产副经理质量职责 (7) 5.1.3项目总工质量职责 (8) 5.1.4项目质量部长职责 (8) 5.1.5计划部长质量职责 (9) 5.1.6专职质量检查人员质量职责 (9) 5.1.7生产班组长质量职责 (9) 5.1.8操作工人质量职责 (10) 六、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11) 6.1施工过程管理流程控制 (11) 6.2施工过程纠正和预防工作流程控制 (12) 6.3施工过程不合格产品管理的流程控制 (13) 6.4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流程控制 (14) 6.5现场施工资料管理流程控制 (15) 6.6劳动力培训的管理流程控制 (16) 七、质量保证措施 (17) 7.2管理措施 (17) 7.3技术管理措施 (18) 7.4主要分项施工措施 (18) 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3) 8.1成品保护 (24) 九、持续改进 (24)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1标工程质量创优规划 一、工程概况 苏州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1标段土建工程主要包括两站两区间、一个明挖段、元和停车场±0以下土建部分:苏虞张路站、苏蠡路站、元和停车场出入场线~苏虞张路站盾构区间、苏虞张路站~苏蠡路站盾构区间、出入场线明挖段、元和停车场±0以下工程(包括新建箱涵一座、公路桥一座、路基加固、拆除旧节制闸并新建节制闸、站场工程)。工程总造价4.79亿元,工期为1095天。 二、创优目标 质量目标:创“安康杯”优胜单位,项目争创“省优”,配合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创“国优”。 具体目标:每个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保证资料:符合苏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相关要求;工程完全备案。 三、创优工程的策划 3.1、前期策划:实现本工程的创优目标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才能确保本工程创优目标顺利实现,项目经理部将成立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部署、落实创优工作,并明确责任,各司其责,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运做。 3.2、全员培训:优质工程生产线的直接管理者是项目总包和分包管理人员,操作者是工人,只有将他们的创优意思和能力提高了,才能使创优战略贯彻执行。因此项目部要特别重视对各级员工的培训工作,组织学习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把项目的创优战略战术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中,使他们领会、掌握,并加以执行。 3.3、剖析工程的特点、难点、质量控制要点,找出本工程在创优工程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并且制订出相对应的技术措施,严格预控措施,加强管理,就能使工程质量得意保证,最终实现创优计划。

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

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 关键词:线网规划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方法 1.概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同时又是城市的大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我国对线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受理论体系的制约,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线网规划却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并得到国内城市交通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可。为了进一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2.线网规划发展 2.1线网规划的历史 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有一些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最长的巴黎线网,整体规模已经超过550km。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建设一条线、研究一条线”,强调本线的合理性、忽视线网整体的科学性。比如一些城市可以看到一条街道下敷设5、6条线路的不合理现象。这些城市目前已经普遍意识到没有科学的长远规划的“遗害”,近年来开始对线网整体合理性的研究,但限于线网已经形成规模,这种规划完善往往是“补丁”式的。而对于前苏联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受其规划学术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长远性的线网规划研究,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也比较丰富。因此,莫斯科地铁线网是世界上公认的规划得最合理、

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单位) 20110711(颁布时间) 20110901(实施时间) 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0号(文号) 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管理 第三章保护区管理 第四章土地综合开发 第五章运营管理 第六章应急处理 第七章罚则 第八章附则 《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已于2011年7月4日经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和轨道交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快速轨道公共客运系统。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轨道交通的轨道、隧道、高架线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风亭)、车辆、设备、机电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以及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而设置的相关设施。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综合开发、设施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轨道交通实行统一规划、多元投资、优先发展、规范运营、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的轨道交通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轨道交通管理涉及的重大事项。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市轨道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具体承担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国土、公安、环保、民防、园林和绿化、市容市政、安监、水务、物价、审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轨道交通的相关管理工作。 轨道交通沿线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轨道交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35个站名公示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35个站名公示 本次公示的2号线及延伸线车站站名原则如下: 一、用与线路行进方向垂直相交的道路名称来命名; 二、用车站周边相对稳定的标志性公共建筑物或设施来命名; 三、用车站所在的大区域或片区主地名来命名。 经与市地民办开会讨论并结合1号线经验, 2号线及延伸线各车站站名(含英文翻译)初步方案如下:

另附苏州市轨道交通车站标识中英文译法 一号线交通标识 1范围 适用于苏州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标识的中英文翻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 GB/T18574-2008《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 17733.1-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名标牌城乡 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关于重申地名标志上地名书写标准化的通知中地发【1992】4号 GB/T15565.1-2008《图形符号术语》第一部分通用

GB/T15565.2-2008《图形符号术语》第二部分标识及导向系统 GB/T15565.1-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GB/T15565.3-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三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GB/T15565.4-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四部分公共区交通车站 GB/T10001.1-2006《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 3 其他城市地名中英文翻译原则(参照北京、青岛、成都地方标准) (1)中国地址翻译成英文的翻译基本原则是:音译。用汉语拼音拼写,参考《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但不用标记调号。 (2)双语标志的英文译法基本模式一般为:地名专名(音译)+地名通名(音译)专名的音译和通名的音译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的全部小写。(注:有的城市存在音译字母全大写根据相关资料对比属于不规范情况) (3)双语标志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同时考虑汉语地名命名的特殊性。 (4)汉语拼音用法符合GB/T16159的要求。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为汉语拼音字母。 (5)标识上地名的英译文中一般不使用冠词,尽量不使用介词。 (6)标志上地名的英译文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4 苏州轨道一号线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我国提出的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的提案。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中国地名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城乡地名标牌国家标准》,对地名标志上的地名书写及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做了强制性规定。200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这就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标准。中国地名的罗马化法规已经基本完善。苏州轨道一号线站名翻译使用汉语拼音翻译,严格按照以上相关法律、规范、标准真正实现标准化,保证了不同语言书写的地名都能让人看明白(这里是“看”,而不是搞懂地名的字面含义和内容)。一、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二、它与其他地名标志配套;三、能够起到分段指引的作用,与地图、路牌等相配套,能够逐步地把路人引向目的地;四、用汉语拼音拼写地名完全可以起到指明方位、区别此地与彼地的作用。可以说,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既兼顾了内外的需要,也体现了汉语地名命名的特殊性。 实例: 早在2002年5月28日新华网的一篇题为《民政部:用汉语拼音标注地名事关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报道。其中提到:“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地名通名是地名的组成部分,把通名用另外一种语音书写,实质上就改变了这个地名。同时,地名标志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应当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样说来,三马路、南大街的正确译法就只有一种:Sanma Lu, Nanda Jie。其他的翻译方法,如Sanma Road/No.3 Road, Nanda Street/South Stre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