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数乘分数例4
六年级数学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PPT课件新人教版

三、巩固练习 提高认识
1 2. 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 t,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 50 1 ×42×100 50 2 1 = ×42×100 50 1 =84(t)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
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
三、巩固练习 提高认识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 1 × ×3 3 4 1 2 1 1 × ×3 = 3 4 2 1 1 = 2 8 4 ( + )×27 9 27 3 1 8 4 ×27+ ×27 = 9 27 1 1 =24+4 =28
3 (1+86)× 86
2. 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左右两边的结果相同。)
小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二、运用定律 简便计算
例7 3 1 ×( × 5) 5 6 5 1 ( + )×12 6 4
问题:请你先独立计算上面两道题。 1 1 5 1 3 1 3 预设1: ×( ×5)= = × 6 2 5 6 5 2 1 研讨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先做小括号里的,再做括号外的。) 1 1 1 1 3 1 3 1 预设2: = ( ×5)× = 3× ×( ×5)= 2 6 6 5 5 6 2 1 研讨问题: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小结: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 顺序相同。)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问题:1.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 1 1 1 × × 2 3 3 2
1 3 2 ( × )× 4 5 3 1 1 1 ( + )× 2 3 5 1 2 3 ×( × ) 4 3 5 1 1 1 1 × + × 5 2 3 5
六年级数学上册1-5单元教案

6.1.4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教案)))问: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思考:与例1的约分形式有什么不同?第(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6.1.5 小数乘分数(教案)6个6.1.6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教案)个6.1.7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案)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阅读与理解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仔细读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意思是说以( )为单位“1”,( )是( )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
意思是说以( )为单位“1”,( )是( )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助于提高收集、处理、分析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继而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与解答1. 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动手操作。
2. 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3.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21=240(㎡);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41=60(㎡)。
师:求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整个大棚面积)6.1.8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案)3. 交流解题思路。
学生结合线段图,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4. 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5. 全班交流。
组织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种解题思路进行解答的。
(1)先求出婴儿比青少年多的,再加上和青少年同样多的,就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
算式是75+75×54=75+60=135(次) (2)先求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几分之几, 也就是求青少年的(1+54)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例4)》教学课件

•
1
(1)这台收割机
1 2
公顷的
1 4
1
2
4
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1
1
公顷
求
2
公顷的
1
4
,就
是把 2 公顷平均分成4份
,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
2×4份,取其中的1份。
1 2
×
1 4
=
1 2×4
×1=
1×1 2×4
=
1 8
(公顷)
例题讲授 1
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 2 公顷。
•
3
(1)这台收割机
1 2
公顷的
3 5
1 2
5
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1
3
公顷
求
2
公顷的
1
5
,就
是把 2 公顷平均分成5份
,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
2×5份,取其中的1份。
1 2
×
3 5
=
1 2×5
×3=
1×3 2×5
= 130(公顷)
知识讲授
请视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与得数之
间分子、分母的数字有什么关系?
分数乘分数
课前导入 把一张长方形纸照样子折一折,涂一涂。
对折
涂色
再对折
你发现 了什 么?
再涂色,展开
例题讲授 •
对折得到这张纸的
1 2
再对折得到
这
1 2
张纸的
1
2
1212的,张是12 纸整就的张是12纸14 的几分之几?
例题讲授 1
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 2 公顷。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4 分数乘分数(2)人教新课标(2014秋 )

3
5
3
1
5
3(
km )
10
10
2
2
答:23
分钟飞行
1 5
千米,5分钟飞行
3 2
千米。
对应练习 (教材第5页“做一做”3)
3.一头鲸长28m,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
2 35
。
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2 8 2 2 8 2 8( m ) 35 4 35 5
5
答:这个人身高
8 5
m。
•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
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
5.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
6.痛苦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过客,一种磨练,一番考验。
(1)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4
4
5
。
探究新知
理解题意
9 10 4 45
探究新知
解法探究 你是怎样理解“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
445”
这句话的?
把乌贼的速度平均分成45份,李叔叔的游泳速度
有这样的4份。
12
9 ×4 10 45
=
9×4 10×45
=
2 25
(km)
55
答:李叔叔每分钟游
2 25
km。
探究新知
(2)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
9 10
探究新知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2016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授课课时:11课时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第2、3页。
授课时间:1.2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一、 复习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61+62+63= 103+103+103=2、引出课题。
103+103+103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 新授 1、利用103+103+103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103)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103×3) (3)103+103+103=9,那么103+103+103=103×3,所以103×3=____________=9。
六年级数学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PPT课件2新人教版

观察下面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 1 1 × 5 ( 2 + 3)
=
1 1 1 1 × + × 2 5 3 5
1 1 1 1 1 11 1 5 = 10 + = + × + × × ( ) × 15 6 2 5 2 33 5 6 5
第一个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乘 1 ; 5 符合乘法分配律。 1 第二个算式分别与 相乘,再相加。
简便。
计算
5 1 × 12 ( 6 + 4) 5 1 = 6 ×12 + 4 ×12
加数 5 和 1 分别与12
6
4
相乘时都可以进行约分,
且相乘的积都是整数, 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 计算简便。
= 10 + 2
= 1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
2 1 × × 3 3 4
8 4 × 27 ( 9 + 27) 3 87 × 86
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分数乘法》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
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 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1 m 2
4 m 5
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
4 m,宽是 1 m, 5 2
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 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 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1 m 2
5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 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计算
3 1 × × 5 ( ) 5 6 3 1 ( 5 ×6) = 5 ×
3 的分母5和另一个因数 5
5可以约分,应用乘法交
3 1 = × 5 × 5 6 1 = 2
1 换律先把 6 和5换位置, 3 和5合在一起,即 再把 5 3 先计算 5 ×5可以使计算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 1.4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 新人教版优选教学课件

例7 利用运算定律计 算分数混合运算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教学例6,出示信息:
1
m
2
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个
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4 m
5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也就是求什么? (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3. 可以怎样列式?
你会因为一首歌曲,一种颜色,想起他,想起他的真挚,想起他的执着,想起他那曾经一起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朋友,你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活,因为你知道他希望你过的很好,他希望你能好好的照顾自己,再见面时,他希望你能告诉他你很幸福。
那些世俗的观念,在你的心中,因为他的存在而变的苍白无力,你只是在心底深处为这个人设置了一处小小的空间,静静地固守着那份美好的回忆,从一开始你就知道,在你们之间不会有什么爱情,似乎谈起爱情就亵渎了这份情感,这只能是一种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你想了许多年,却始终没有头绪。
×(
1 6
×5)=(
3 5
1 ×5)×
1 6
1 = 3×
1 6
=
1 2
1
2
研讨问题: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二、运用定律 简便计算
3 5
×(
1 6
×5)
1
预设3:
3 5
×(
1 6
×5)=
3× 5
1 6
1 ×5
=
1 2
12
研讨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同级运算去掉括号,一次约分计算简便。)
宁亚喊她,蕊敏,你去哪?她头也不抬地回,去死。 因为心里憋闷,杨蕊敏决定去护城河边溜达。她总觉得数学成绩不好跟她小时候摔破过脑袋有关,要不就是自己资质太差。转来转去,才发现后面有个人跟着。杨蕊敏心下一惊,想八成是遇上劫匪了吧?怎么办,这僻静的地方,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1 分数乘法 知识梳理(二)(课件)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
+
×
+…+
− + ⋯+
×
−
1.5 小数乘分数
■考点
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 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一般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
,再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如果所乘分数能化成
有限小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如:0.5×
×
=
。
=
第 5 课时 小数乘分数
考
点
清
单
解
读
典例
简便计算:98×
[解题思路]
第 7 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考
点
清
单
解
读
[答案] 98×
= + ×
= ×
= 96+
=
+×
第 7 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方法:运用转化法巧算分数乘法
算减法。
第 6 课时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考
重难突破
× ×2 和 ×2+ ×2 的运算顺序分别
点
清
单 是怎样的?
解
答: ×
×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
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4课时设计者张腾
课题: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5、6、7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⑷交流讨论。
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千米)
⒊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5
⑴学生独立解答,约分:
⑵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
⒋试一试。
× 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
板书:(计算过程)
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用
拓展提高
三、巩固练习。
⒈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
一、复习导入
×30= 12× =
× = × =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
⑴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⑵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二)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二、探索新知
⒈出示例题。
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千米/分。
⒉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⑴阅读理解。
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 千米/分。
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千米/分的 。
⑵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 = = (km)
⑶启迪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4.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阅读与理解,求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就是求28米的 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
5.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6题。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
(四)
全课反思
总结方法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 = = = (km)
× = = (km)
教学反思
优点:
问题: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及关键: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预设
实际调整预设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