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爱上海 摄影远足活动》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远足》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远足》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远足》这个主题,引导幼儿了解远足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准备1.《远足》绘本2.手势卡片:走路、观察、欣赏、感叹、休息3.班级户外活动场地三、教学活动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播放音乐,欢迎幼儿进入教室。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上次的户外活动,并与今天的主题——远足进行串联。
第二步:呈现绘本故事1.教师出示《远足》绘本,向幼儿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适当停顿,给幼儿留出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时间。
第三步:团队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个主题,例如野餐、拾草莓等。
2.幼儿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用手势卡片进行讨论和表达,展示他们为远足活动准备的内容。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步:户外实践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远足实践活动。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小组的主题进行活动,观察、欣赏、感叹,用手势卡片进行交流和表达。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提醒幼儿注意环境和其他成员的感受。
第五步:反思总结1.教师带领幼儿回到教室,进行反思总结。
2.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远足活动,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远足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中的收获和困难。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远足》为主题,通过绘本故事的呈现和户外实践的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并体验远足的乐趣。
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和手势卡片的运用,培养了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观察和描述的训练,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户外实践中,教师需要提前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幼儿的安全。
另外,在反思总结环节,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意见和感受,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总的来说,本节课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挑战自我: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

“挑战自我: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是一项针对幼儿园大班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项活动旨在通过户外远足的方式,促进幼儿自我挑战的能力,同时也让幼儿们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一、教育目标1.了解自然风光,提高幼儿们的自然观察能力;2.锻炼幼儿园大班的合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3.提高幼儿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鼓励幼儿们勇敢尝试、挑战自我。
二、教学内容1.自然观察:对自然风光进行观察和探索,如观察山水景色、动物、植物、天空、白云等;2.团队合作:在活动中,幼儿需要遵守规则、与同伴协同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3.想象与表达:通过参加活动,幼儿们需要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一些创作和表达任务;4.自我挑战: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幼儿们挑战自我,自我突破,发挥潜力。
三、活动准备1.活动地点:选择山野或者公园等户外环境;2.环境准备:准备好幼儿们需要的物资,如水、食物、穿戴等;3.分组准备:将幼儿分组,每组3-4人,确保每组有成人陪同;4.宣传准备:将活动宣传出去,让家长知晓,同时告知注意事项。
四、活动流程1.远足开始:在园的门口或在指定的集合点集合,进行远足前的策划和讲解,告知幼儿们活动流程和本次活动的目标。
2.自然观察:在正式远足之前,幼儿们需要对环绕着他们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比如说山峰、湖泊、植被等等,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3.团队合作:在远足过程中适度安排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如缆车游戏、抢红头巾等游戏,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建立同伴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4.想象与表达:在下山的途中,可以组织一些小的创意活动,如在小河边拾捡石子做成心形,或者在草地上拼出自己的名字等等,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幼儿的想象性和表达能力;5.自我挑战:在远足过程中,可以设定一些难度适中的挑战,如攀爬丛林、越过水沟、穿越障碍等等,让幼儿体验挑战自我的乐趣。
五、教育效果通过这次户外远足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然观察能力;2.增强幼儿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与语言能力;3.启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审美情趣的发展;4.培养幼儿们的自我挑战精神和勇气,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世界的热情,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一、活动目标1. 了解远足的意义和价值,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增强幼儿的体质,锻炼他们的身体。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地图、图片、故事书、环保袋等。
2. 活动材料:水壶、零食、帽子、太阳镜等。
3. 场地:公园、森林或其他适合远足的场所。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远足的意义和价值。
2.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远足的目的地、时间、注意事项等。
3. 准备:教师带领幼儿准备远足所需的物品,如水壶、零食、帽子、太阳镜等。
4. 出发:教师带领幼儿开始远足,途中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的美景。
5. 休息:教师组织幼儿在途中休息,分享带来的零食,互相交流感受。
6.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回到出发点,总结远足的经历和收获。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进行家庭远足活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班级创设“远足分享角”,展示远足照片和心得体会。
3. 主题故事:教师讲述有关远足的故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安全,注意幼儿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2. 关注幼儿的体能,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活动强度。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保护大自然,不乱扔垃圾。
4.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六、活动教学内容1. 学科知识:让幼儿认识远足活动的基本知识,如远足的意义、目的、准备物品等。
2. 社交技能:培养幼儿在远足活动中与同伴沟通交流,学会合作与分享。
3. 环保教育: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
4. 生活技能:培养幼儿在远足活动中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如喝水、进食等。
七、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次活动:介绍远足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讨论远足的目的地和2. 第二次活动:学习远足活动的准备物品,如水壶、零食、帽子、太阳镜等。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一、活动目标:1. 了解远足的意义,体验集体远足的乐趣。
2. 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3. 观察远足过程中的自然环境,提高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
二、活动准备:1. 远足路线图、指南针、计时器等物品。
2. 背包、水壶、雨具等个人用品。
3. 急救包、旗帜等安全用品。
4. 教学课件、图片等辅助材料。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介绍远足的概念,引导幼儿关注远足的意义和乐趣。
2. 路线规划:展示远足路线图,讲解路线规划的方法,引导幼儿参与路线规划。
3. 准备出发:讲解背包和个人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5. 休息与分享:途中设置休息点,幼儿分享远足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2. 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远足活动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远足活动。
3. 远足日志:鼓励幼儿记录远足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写作兴趣。
4. 环境教育:结合远足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活动评价: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 团队合作:评价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分享、互助等。
3. 观察能力:评价幼儿在远足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如发现自然环境中的细节。
4. 安全意识:评价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如遵守规则、避免危险等。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提前准备:活动前与幼儿讨论远足的意义和目的,让他们对远足有基本的了解。
2. 环境创设:选择一个适合远足的户外环境,确保环境的安全和适宜性。
3. 安全教育:在活动开始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如何避免危险、如何与同伴合作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活动开始前,向幼儿讲解远足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进行远足。
2. 实践操作法:在远足过程中,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参与,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成长。
3. 观察法:在远足过程中,鼓励幼儿观察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呼吸新鲜空气: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

一、前言呼吸新鲜空气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行为,它可以提供氧气给身体细胞,有助于身体代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呼吸着室内空气,甚至在室内的空气也比较污浊,对身体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到户外空气的清新和自然,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也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体验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二、教学目标1. 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好通过参加远足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和奥妙。
让学生在新鲜的空气中,呼吸到大自然中的氧气,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 培养学生作为全球公民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珍爱自然,学习保护环境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需要从小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做一份力量,成为全球社会责任的一份子。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学会互相帮助和关注团队友谊。
通过注意力集中、分工合作、协调沟通、资源整合,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1. 远足计划安排在开展远足活动前,需要安排好活动的时间、路线、参与人数、人员结构、用品准备等方面的事宜。
老师需要与学校领导、安保人员、家长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课前准备(1)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必要的用品,包括:便携式水壶、雨具、防晒霜、帽子、瑞士军刀、针线包等。
(2)在远足当天,老师和班级负责人需要核对学生的用品,防止需要用到的物品漏。
(3)对于口罩等防护用品,需要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
3. 活动准备远足活动可以在公园、山区、海滨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进行。
老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远足活动的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范围确定、环境评估、安全检查等,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愉悦的远足环境。
4. 远足活动实施学生们在远足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远足》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远足》一、教学目标1.了解远足的意义和好处,培养孩子们的户外意识和探索精神;2.提升孩子的合作能力和自理能力,让孩子们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完成任务;3.发展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让孩子们能够简单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4.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更加安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远足?为什么要进行远足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自由发言,老师可以适时引导和提问。
2. 体验环节(40分钟)在体验环节中,我们需要准备相对宽敞、平坦、安全的场地给孩子进行活动。
具体活动设计如下:(1)团体活动—寻找指定物品(10分钟)老师将孩子分为几组,每组5个孩子左右。
然后,老师会让孩子分别在场景中寻找一些指定的物品,例如:“请你找到一片五叶草”、“请你找到一枚松果”等等。
寻找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配合,认真观察、搜索。
当找到指定物品后,需要大声喊出来,并将找到的物品拿回到指定位置。
最后,老师会询问孩子们,找到物品的过程中有何感受,包括开心、紧张、困难等等。
(2)小组活动—自主编队(1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自由组成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进行一个自由编队的展示。
编队可以是任何形式,可以是手牵手的圆圈、可以是家庭模拟场景、可以是小狮子跟大狮子等等,只要符合安全和低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范围即可。
编队过程中,需要让孩子们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可以交流设计理念、合作形式等等。
每个小组进行完毕后,老师会让孩子们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并在评价中提醒各个小组需要注意的地方。
(3)个人活动—观察自然界(10分钟)在让孩子们走到户外环节中,老师先分享一个小故事,然后发给每个孩子一个小盒子,盒子中装有一个放大镜和一个小笔记本。
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小朋友在户外漫步的经历,孩子们可以透过放大镜,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并在小笔记本上记录自己发现的美好事物。
孩子们需要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将发现的事物在笔记本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营造出小小自然学家的氛围。
幼儿园远足活动教案

幼儿园远足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体验远足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户外活动兴趣。
2. 帮助幼儿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4. 加强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地图、指南针、望远镜、笔记本、水壶、遮阳帽等。
2. 活动场地:公园、森林、郊外等适合远足的场所。
3. 安全措施:确保活动场地安全,准备急救包,安排安全员随行。
三、活动流程:1. 集合整队,教师讲解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出发,沿途观察自然景观,收集有趣的事物。
3. 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团队游戏和互动活动。
4. 休息时间,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四、活动内容:1. 认识地图和指南针,学习基本的户外生存技能。
2. 观察植物、昆虫、鸟类等自然界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3. 探索自然环境,发现有趣的地理地貌和人文景观。
4. 团队游戏:接力赛跑、拔河比赛、捉迷藏等。
5. 培养环保意识,学会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户外活动能力。
2.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如绘画、观察笔记等),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3. 听取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
六、活动实施:1. 活动前准备: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远足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幼儿表达对远足的期待和想法。
2. 活动当天:教师带领幼儿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前往活动地点,沿途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3. 活动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探索和团队活动,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享受远足的乐趣。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地点安全,避免拥挤和危险的区域。
2. 注意幼儿的防晒和保暖,根据天气情况准备相应的衣物和遮阳用品。
3. 提醒幼儿注意脚下安全,避免摔倒和受伤。
4. 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安全,设置安全员随行,准备急救包以应对突发状况。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案《远足》

2.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爱护环境。
4.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地图、指南针、望远镜等。
2. 材料:水壶、零食、垃圾袋等。
3. 场地:公园、山林等户外活动场所。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远足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教授幼儿使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指导幼儿观察户外环境。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远足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注意幼儿的防晒、保暖工作,准备充足的水和零食。
3. 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4. 教师应密切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确保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参与活动。
五、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远足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开展“远足照片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3. 让幼儿绘制远足体验画,锻炼幼儿的绘画能力。
4.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1. 准备阶段:教师与幼儿讨论远足活动的时间、地点和行程,让幼儿了解活动的具体安排。
2. 活动启动:教师带领幼儿出发,沿途观察自然景观,引导幼儿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
3. 活动进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如拔河、接力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休息时间:教师安排合适的休息地点,让幼儿喝水、吃零食,进行环保教育,提醒幼儿不乱扔垃圾。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远足活动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让幼儿了解活动要求。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使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户外环境。
3. 实践法:幼儿分组进行远足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环保意识等。
2. 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审美能力的发展。
3. 幼儿对远足活动的满意度及对户外活动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爱上海摄影远足活动》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
摄影是许多成人的爱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先进,数码类产品也层出不穷。
有一位家长无意之间和我谈起了他自己宝宝的摄影经历,当时我们正好开展“我爱上海”的主题活动,因此,为了给幼儿一次不同寻常的有意义的活动,我设计了本次“我爱上海”儿童远足摄影活动。
旨在通过幼儿自己坐公交车、自己去东方明珠附近进行摄影、自己去麦当劳就餐,通过一系列独立行动,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上海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独立自立的能力,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拍摄的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上海的美好情感。
2、培养幼儿独立自立的能力。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拍摄的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与幼儿确立活动内容,学习拍摄技术。
2、家长准备:准备摄影器材,引导幼儿学习摄影技术。
3、教师准备:网络通知--活动安排。
活动过程:
1、乘出租车前往东方明珠目的地集合。
2、自由选择景色、人物进行拍摄。
3、幼儿集体参观正大广场。
4、幼儿自己用购餐券购买麦当劳快餐。
5、幼儿自由分组用餐。
6、幼儿自己投币,坐公交车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