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gis地形分析

合集下载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1、打开gis 点击“启动”-显示设备“正在运行”-点击“确定”
2、打开arcmap
3/添加数据添加“CAD地形图”-“添加”
4、打开工具箱-选择“数据管理工具”-选择“要素”—“要素转点”
5、点击编辑器-开始编辑
6、打开新建图层的属性表-删除<=0的数据
7、打开工具箱-3D分析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
8、选择工具箱-3D分析-转换-由TIN转为栅格
9、添加外框线文件
10、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提取分析-按俺膜提取
12 坡度分析: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分析13坡向分析: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分析
14 选择“文件”-“导出地图”存储为jpeg格式
PS注:由于lz直接将整个CAD导入GIS做的分析导致有一些高程点不准确,最好是直接在cad里的高程点另存为一个文件,导入GIS制作,数据更为准确一些。

干货分享GIS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分析攻略

干货分享GIS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分析攻略

干货分享GIS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分析攻略CAD文件—tin文件—dem文件—单因子分析—重分类—叠加分析前期数据准备1.Cad数据转换与导入打开cad文件。

由于导入gis的原始高程数据,一般为等高线或者等高点,所以先检查cad等高线是否具有标高信息(右键—特性)。

案例中,由于等高线具有标高值,所以可以直接导入使用。

而地形图中大部分农田线型不具备标高值,如果只用等高线,分析范围内将确实大量数据。

而案例中,除了等高线,cad中仍有等高点高程数据源,所以,可以用湘源的“字转高程”将等高点文字转为多段线(图层孤立—字转高程)。

字转高程后,再对等高线和转换出来的等高点多段线(即DX-离散点图层)进行图层孤立,再拷贝到新的cad上,保存为原始地形数据文件。

(文件名随意,这里用了dx.dwg)。

最后通过导入多段线到gis中。

2.检查并修正高程数据在生成tin文件之前,先检查cad文件高程数据是否有明显错误。

右键选择cad图层,打开属性表。

双击elevation,观察是否存在离谱的数据。

(就像高程为0,或者负值,或者1w这种明显的错误)。

(或者用其他方法检查,或者你生成tin之后发现不对头,再返回来修改)由于案例中等高线存在明显错误,所以要对数据源进行修改。

又由于,gis貌似不能对cad文件直接进行编辑(或者可以,我不会……),所以要先将cad文件在gis里面先转换成shape文件。

再打开editor,选择start edit。

通过属性表里的select by attributes,选出高程属性有问题的多段线,按DEL删除。

将有问题的线都删除完毕后,点选editor里面的save edits,再点选stop editing。

Dem文件的生成数据检查并修正完成后,通过3d analyst,生成tin文件。

Height source里面,选Elevation(或者用其他具有高程数据的字段)。

据说tin文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都要转成raster栅格文件,以提高运行速度(3d analyst—convert—tin toraster)。

GIS地形分析方法步骤

GIS地形分析方法步骤

G I S地形分析方法步骤-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做地形分析:等高线必须是有高程的才行。

但是很多情况下地形图中的地形线都没有高程,那就需要在香源中进行转换,步骤如下:1. 地形工具---字转高程---然后框选地形图中的所有高程数据,回车;2. 地形工具---地表分析---三角剖分—回车后会生成三角网格线(红色的线条);3. 地形工具---地表分析---等高线图—根据地形和高差大小选择等高线高程间距;4. 将生成好的等高线用原基点复制粘贴命令重新保存个只有一个等高线图层的CAD文件。

备注:如果向前面提到的:等高线有高程的话,也需要1.2.3.的操作生成等高线后,用香源的默认等高线图层将原地向等高线刷下(因为香源生的等高线不圆滑,后面的效果就不好看了;如果原来等高线有高程那么直接刷下图层就好,这样的等高线圆滑些。

)GIS文件不能移动,否则就打不开了。

所以之前就把文件都固定在一个地方。

二. 打开MapInfo Professional 9.0,页面如下:1.点:Tools 工具栏——Universal Translator——Universal Translator,出现如下对话框:2. 下面要进行2次格式转换:一是DWG文件转成TAB文件如图:二是TAB文件转成Shape(也就是GIS的文件了)文件如图:转换完成。

三. 打开GIS (其中还要装个附带软件:ArcView_3D_Analyst_1.0)1. 工具栏:file——extensions——选择3D Analyst ——OK!2. 工具栏:View——Add Theme 出现对话框选择文件;3. 工具栏:Surface——Create TIN from Features出现对话框,直接OK,——出现Output TIN Name 保存文件的对话框;选择文件保存(保存的文件不可移动,否则打不开)。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8、选择工具箱-3D分析-转换-由TIN转为栅格
9、添加外框线文件
10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分析
13坡向分析: 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分析
14 选择“文件”-“导出地图”存储为jpeg格式
PS注:由于lz直接将整个CAD导入GIS做的分析导致有一些高程点不准确,最好是直接在cad里的高程点另存为一个文件,导入GIS制作,数据更为准确一些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打开gis 点击“启动”-显示设备“正在运行”-点击“确定”
2、打开arcmap
3/添加数据 添加“CAD地形图”-“添加”
4、打开工具箱-选择“数据管理工具”-选择“要素”—“要素转点”
5、点击编辑器-开始编辑
6、打开新建图层的属性表-删除<=0的数据
7、打开工具箱-3D分析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

arcgis地类分析学习

arcgis地类分析学习

ARCGIS 地类分析1.打开arcmap图1 arcmap 界面2.添加数据:可以点击,或者点击图层右键-添加数据,来选择你要的数据。

图2 添加数据3.找到所要分析的数据,之前做好的CAD文件,双击且只打开polygon(面)文件。

4.把CAD文件转为shp文件:右键点击刚才添加的数据,选择数据-导出数据,选择要存储的位置即可,点击确定。

图3 导出shp文件5.添加现状图层,并把它移到最底层,删去面状的CAD文件。

6.裁剪图层:把我们需要的数据与现状图层裁剪到一个图层上。

点击ArcToolbox-叠加(overlay)-intersect,首先拖入现状图层,再拖入贺兰段教学图层,并选择输出要素类的存放路径。

图4 裁剪图层7.配色:根据二调符号库的颜色给裁剪的图层配色。

右击裁剪的贺兰段教学-属性,点击符号化(symbolic)-类别-匹配样式库中的符号,其中值字段选择DLBM,匹配到样式中的符号选择二调符号库.Style,然后点击匹配符号点击确定即可。

可以看到不同的地类有不同的颜色匹配。

8.添加字段:右键点击裁剪贺兰段教学-打开属性表,点击选项-添加字段,输入名称<面积米>,类型选择float,精度15,比例尺4。

再次添加另一字段<面积公顷>,字段属性同上。

右键点击<面积米>-计算几何体,单位选择平方米,就把所有块的面积计算出来。

右键点击<面积公顷>-计算字段,面积公顷=面积米/10000。

在属性表里面可以看到所有地块的地类编码、权属范围等等基本信息。

图5 打开属性表图6 计算几何体图7 计算字段图8计算好的字段9.转换成CAD在ArcToolbox-转换工具(conversion tools)-to CAD,选择裁剪的图层,并选择保存位置。

图9 导出到CAD10.如果想要标注要素,则右键点击裁剪图层-属性-标注,在<标注这个图层中的要素>打对勾,标注字段选择DLBM,字体样式和大小可以选择。

GIS地形分析方法步骤

GIS地形分析方法步骤

GIS地形分析方法步骤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形分析是利用GIS技术对地形特征进行量化、模拟和可视化的过程。

地形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和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以及对地形特征进行测量、分类和解释。

下面是GIS地形分析的一般步骤:1.数据获取和准备2.数据地理参考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数据的地理参考是重要的。

地理参考包括坐标系、投影方式和地理坐标。

在进行地形分析之前,需要调整和统一数据的地理参考,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数据预处理地形分析的数据预处理步骤包括去除噪声、填补缺失数据和重采样。

去除噪声可以通过滤波或其他数据平滑算法来实现。

填补缺失数据可以通过插值或其他空间插值方法来完成。

重采样是指将不同分辨率的数据统一到相同分辨率上。

4.地形参数计算地形分析的核心是计算和提取地形参数。

常见的地形参数包括高程、坡度、坡向、曲率、流域分析等。

这些参数可以基于DEM数据进行计算,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显示和分析。

5.地形分类地形分类是将地形特征分为不同的类型。

地形分类可以基于高程、坡度、坡向、曲率等不同的参数进行。

常见的地形分类方法包括聚类、分类树和支持向量机等。

地形分类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地形的特征和规律。

6.地形模拟和预测地形模拟和预测是利用地形数据进行未来地形变化的模拟和预测。

地形模拟可以基于地形参数和其他环境要素进行,可以使用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方法。

地形模拟和预测可以用于研究地质、水文等领域。

7.地形可视化地形可视化是将地形数据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显示和呈现。

地形可视化可以基于高程、坡度、坡向等参数进行,可以使用等高线、颜色图等方式进行。

地形可视化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8.结果分析和解释地形分析的最后一步是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地形参数和地形分类结果的分析来理解地形特征和分布的规律。

此外,还可以将地形分析结果与其他环境要素进行关联研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手把手教你做gis地形分析

手把手教你做gis地形分析

用gis做地形分析一、准备工作:1.拥有授权过(破解过的)ArcGis10.0软件;2.拥有一个DWG文件(其中需要有高程点的图层);3.认真按照这个文章的步骤做;4.参照以上三点。

二、含高程点DWG文件准备1.首先,找到你需要分析高程(坡度、坡向等)的DWG源文件。

打开后,如图所示。

2.随意找到一个高程点,仔细观察CAD软件左下角的Z坐标是否为0,不为0,且有一定的数值,则请看第三步。

如果没有Z坐标的值,则看下面的红色字体。

因为这次选用的CAD文件的高程点是没有值的,所以要利用湘源控规\飞时达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打开飞时达,打开有高程点的CAD文件,除了高程点图层,在图层管理器中关闭其他所有的图层。

使用飞时达的“地形——高程点转换——输入最小有效高程值〈不限制〉——输入最大有效高程值〈不限制〉——选择一个高程点——该图元已有标高,是否直接采用〈Y〉——是否生成标高文字〈N〉——转换同类型图元〈A〉——确定”。

(2)打开湘源,打开有高程点的CAD文件,除了高程点图层,在图层管理器中关闭其他所有的图层。

使用湘源的“地形——字转高程——标高最低值0——标高最高值100——是否过滤小数点选择1——框选所有高程点——确定”。

按照这个步骤后,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高程点的Z值已经生成了。

将转好高程值的DWG文件,放至“文档——ArcGis文件夹”。

PS:请大家养成好习惯,所有gis要用到的文件夹和文件一定不能用汉字命名,作者经常碰到错误是因为这类习惯造成的,此外,尽量在磁盘根目录下新建文件夹用来进行GIS分析,因为这样好找。

3.打开GIS软件(ArcMap)。

如图所示:4.打开GIS后,先确认你的Spatial模块是否开启。

点击“自定义——扩展模块”,检查里面的spatial analyst 是否开启,作者为了方便,全部都勾选了,反正不影响系统速度。

如图所示:5.开启这个模块后,打开ArcToolbox(不会打开的朋友请在菜单栏里面点击图标)。

GIS地形分析步骤

GIS地形分析步骤

ARCGIS 地形分析步骤TIN数据结构: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在GIS中常用的储存曲面的一种数据结构。

通常用于数字地形的三维建模和显示。

它能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是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它主要是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

DEM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

一、数据处理GIS和CAD有很多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

最大的区别就是GIS的属性库结构复杂,功能强大,二CAD的图形功能特别是三维图形功能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较弱。

GIS采用的是地理坐标系,而CAD则是空间坐标系,所以在保存和管理数据的时候,GIS所存储的数据包含了许多地学方面的特性,包括空间位置,投影方式等。

故而我们在利用CAD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方能进行需要的分析操作。

数据处理包括坐标系统转换(如果没有要求,可以不用进行转换,因为地块小的话,作分析时误差不会很大。

),修剪,拼接等。

以此图为例:1对指定地块进行地形分析,我们只需保留一个地形图层即可,其他的所以图层都要关闭。

然后保存。

接下来就是裁剪和补充:将框外的数据剪掉,然后补充一个能够覆盖整个将要分析的对象的面域。

2(由于这个地块很小,所以在导入ARCGIS之前,无需进行系统坐标的定义,误差不会很大。

)二、导入ARCGIS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1)添加CAD数据:3(2)从点图层中转换高程点数据,从线数据中转换高程线数据,接转换为SHAPE 格式的数据,如下图所示:文字标注层点图层线图层面图层多面体全图显示加载数据目录窗口工具箱4 (3)对导出的SHAPE 格式的数据进行编辑,因为数据在导入GIS 中会出现错误,同时转换的时候也会有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 做地形分析
一、准备工作:
1.拥有授权过(破解过的)ArcGis10.0 软件;
2.拥有一个DWG 文件(其中需要有高程点的图层);
3.认真按照这个文章的步骤做;
4.参照以上三点。

二、含高程点DWG 文件准备
2.随意找到一个高程点,仔细观察CAD软件左下角的Z 坐标是否为0,不为0,且有
一定的数值,则请看第三步。

如果没有Z 坐标的值,则看下面的红色字体。

因为这次选用的CAD 文件的高程点是没有值的,所以要利用湘源控规飞时达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打开飞时达,打开有高程点的CAD文件,除了高程点图层,在图层管理器中关闭其他所有的图层。

使用飞时达的“地形——高程点转换——输入最小有效高程值〈不限制〉——输入最大有效高程值〈不限制〉——选择一个高程点——该图元已有标高,是否直接采用〈Y〉——是否生成标高文字〈N〉——转换同类型图元〈A〉——确定”。

1.首先,找到你需要分析高程(坡度、坡向等)的DWG 源文件。

打开
后,
如图所
示。

(2)打开湘源,打开有高程点的CAD 文件,除了高程点图层,在图层管理器中关闭其他所有的图层。

使用湘源的“地形——字转高程——标高最低值0——标高最高值100
是否过滤小数点选择1——框选所有高程点——确定”。

按照这个步骤后,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高程点的Z 值已经生成了。

将转好高程值的DWG 文件,放至“文档——ArcGis 文件夹”。

gis 要用到的文件夹和文件一定不能用汉字命名,作者经
此外,尽量在磁盘根目录下新建文件夹用来进行GIS分3.打开GIS软件(ArcMap )。

如图所示:
4.打开GIS后,先确认你的Spatial 模块是否开启。

点击“自定义——扩展模块”,检查里面的spatial analyst 是否开启,作者为了方便,全部都勾选了,反正不影响系统速度。

如图所示:
PS:请大家养成好习惯,所
有常碰到错误是因为这类习惯造
成的,析,因为这样好找。

5.开启这个模块后,打开ArcToolbo(x 不会打开的朋友请在菜单栏里面点击图标)。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工具栏:
6.点击“添加数据”图标村
庄规划地形图”,如图所示。

,打开对话框,选择高程点文件DWG 文件“甸村老
7
.点击左侧“图层”,保留勾选 .dwg Point, 单击右键——打开属性表, 列数字是否有坏点,可用下拉菜单 ,选择按属性选择——输入“ AND
"Elevation" <=1970 ”,检查并过滤不正常的高程点——应用。

检查 elevation
"Elevation" >=1900
8
.单击右键——数据——导出数据,文件类型选择
shapefile
,命名为 Export-Output 并
保存。

9.双击 ArcToolbox 中 TIN 管理下的“创建 TIN ”
10.在输入要素类(可选)——添加Export-Output ,输出TIN ——选择C:\Users\Z\Documents\ArcGIS ——确定。

11.直 到 创 建

后 ,
ArcMap 界 面
右 下 角 会
提 示
如 下 图 标 , 表 示 创 建 成 功 。

12.生成高程分析,如下图。

然后“图层——不勾选 DWG ”,关闭高程点图层。

13.创建成果
在左侧 “容列表——图层” 中右键单击新创建的 TIN ——属性——符号系统。

然后,“符
号系统——添加(黄色圈)——坡度、坡向”,可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进行高程的分类数量和颜色进行相应设置,还可左下角红圈选择是否显示山体阴影效果(红色圈)。

14.高程分析图
右键单击tin ——属性——符号系统”,可对高程的分级色带进行调整。

高程分析图向我们呈现非常直观和立体感深厚的山体顶视
图,果,特意选同一色相的不同饱和度,表示高程的图例一般需
要个以上则没有必要,5 个以下则无法表现山体的高度感,本案

15.坡度分析图
依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 CJJ83-99)》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GB50180-93)》等规划设计标准与技术规可知,坡度在8%以下的用地适宜建设道路,工业和仓储用地的坡
度控制在10%以,居住用地的坡度控制在25%以,公共设施用地的坡度控制在20%以。

在坡度分析图上,图例选择4 个层级,分别是0%-8%、8%-15%、15%-25%和25%-90%,坡度在25%以上的用地不建议开发使用,或作景观绿化使用。

一般来说,用地坡度在8%以下的区域地势平缓,可直接开发利用,适宜道路与建筑建设。

坡度在8%-15%之间的区域也可以建设,但应结合地形,需要一定的填挖处理和地形改造工程,坡度在15%-25%之间的区域,可以将局部的陡坎进行填挖改造,加以利用。

坡度在25%以上的区域,地势陡峭,不适宜建设。

为了表达出明显的渐变效
5-8 个层级,最多10 个,10
8 个层级。

16
.坡向分析图
坡向分析图会产生平坦、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和北
10 个图例,
最后一个重复的“北”可以在 PS 中进行删除,值得注意的是,因等高线的零碎和不连续, 由软件分析得到的图,河流部分并非完全显示“平坦”,需要在 PS 中进行填充,才可以达 到如图的效果。

此图没什么解释,对照图例阅读即可,图例的应选择色差较大的颜色。

一般南坡、 东南坡具有较好的气候和日照条件,建议住宅和公建类建筑 (如学校、 敬老 院)尽量选择偏南坡向,有利于太的吸收,实现太阳能有效利用。

插入——比例尺、指北针、图例” ,然后“双击或者单击右键——属性” 可进行编辑。

18.“文件——导出地图”,设置格式、分辨率。

19.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