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若施工不当,极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因此,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混凝土用量大: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单方混凝土用量较大,这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和运输。

2、结构厚实:其结构尺寸较大,使得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难以散发,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3、施工技术要求高:需要精心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水泥: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降低水泥水化热。

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宜选用中砂。

骨料的含泥量应严格控制,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适量掺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可选用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在满足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降低水化热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水胶比、砂率和水泥用量,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骨料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施工设备准备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等施工设备,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同时,还应准备好测温设备,如热电偶、电子测温仪等,以便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4、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场地平整、畅通,为施工设备的进出和混凝土的浇筑提供便利条件。

搭建好混凝土浇筑所需的临时设施,如溜槽、卸料平台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1、混凝土原材料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除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外,应尽量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外加剂选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粗细骨料严格控制有害物质含量,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防止裂纹。

2、混凝土配合比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及工艺性要求外,还应考虑混凝土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温度应力及裂纹控制的要求,提出必要的技术措施,控制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1)、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水化热及混凝土收缩、混凝土结构环境等因素,通过多组比较试配的试验,选择最优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在满足强度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含砂率等指标。

2)、适当使用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硅粉,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收缩。

掺量根据试验确定。

3)、混凝土配合比应选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4)、根据工程结构,可适当掺加微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掺量根据试验确定。

5)、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大于350kg/m3。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度应力,避免结构开裂。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上配筋除应满足承载及构造要求外,应结合施工方法增配承受混凝土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扩展的钢筋,以及构造钢筋来控制裂缝产生。

2)、在结构截面突变的部位,混凝土散热、温度应力较为集中,结构容易开裂,增设局部构造钢筋防止结构开裂。

3)、避免在气温高时浇筑混凝土,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冷却水或加冰碴搅拌、对砂、石料降温、混凝土泵送管加铺草包及喷水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4)、为降低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可布置冷却水管,通循环水降温;冷却水管可根据混凝土散热计算来布置,采用Ø30~45mm钢管,间距为1.5~2m,上、下层呈梅花型布设。

5)、混凝土浇筑①在保证混凝土生产能力和温控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可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方式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包括以下要求:
选用质量稳定、活性较高、需水量低、流变性能好的中低热硅酸盐水泥,烧失量≤5.0%;三氧化硫≤3.5%,氧化镁≤5.0%,氯离子≤0.06%;安定性,沸煮法合格;抗压强度:28d强度≥42.5MPa,3d ≥17.0MPa;抗折强度:28d≥6.5MPa,3d≥3.5MPa;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10h,各项指标均需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在实际的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工程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混凝土,它的特点是单批次浇筑量大,施工难度大,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较高。

本文将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施工前的准备、现场施工的操作流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交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在国家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中有详细规定。

其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级配与气含量:粒径大于40mm的骨料应占非高强混凝土总骨料的10%以上,空气含量不得超过6%。

2.材料要求:水泥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P.O 42.5。

骨料应选用坚硬、完整无损的石子或砾石骨料。

3.浇筑方式:大体积混凝土应尽量采用滑模浇筑或泵送浇筑方式。

4.水泥浆比:水泥浆比应按设计强度和材料的实际情况确定。

5.浇筑工艺:应采用分层浇筑、一次浇筑高度不超过2m、先浇墩后浇梁或板、滑动模板尽量不移动等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1.确定混凝土浇筑块数和块高,以及每块的浇筑量。

2.按浇筑顺序,确定浇筑块号和浇筑块的尺寸和高度,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3.选定施工现场,并根据特殊要求配置施工设备,如泵车、水平仪等。

4.试制混凝土并进行试块强度检测,根据试块强度确定是否需要加强措施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

5.做好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立隔离带和施工标志牌等。

现场施工的操作流程1.确定测量控制点、建立施工坐标系,防止施工误差。

2.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温和清扫,铺设挡土布、隔离带等。

3.按施工方案确定好浇筑块号和浇筑块的尺寸和高度,并用标识牌清晰地标明。

4.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模板安装、骨料水分调节、钢筋绑扎等工作。

5.进行混凝土浇筑,按层留缝,超过2m的高度应进行分次浇筑。

6.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进行表面养护,保湿措施要持续不断,至少持续7天。

7.混凝土固结完全后,进行喷涂保护层、抹灰等收尾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头戏。

为啥这么说?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如果施工不当,那可就麻烦大了,裂缝、变形,啥问题都可能出现,这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1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就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大体积混凝土要是没做好,整个工程的质量就没了保障。

一旦出现裂缝,那雨水、潮气啥的都能往里钻,时间长了,钢筋生锈,混凝土强度下降,这房子还能住人吗?1.2 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别以为只是质量问题,安全也受影响!混凝土要是承受不住压力,发生坍塌,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不得半点马虎。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原材料的选择。

2.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就像做菜的配方,得恰到好处。

水灰比、砂率都得算清楚,既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要尽量减少水化热,这可需要技术和经验。

2.3 施工工艺。

施工的时候,那得讲究方法。

浇筑得分层分段,振捣要密实,不能有漏振的地方。

养护更是关键,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得精心呵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裂缝问题。

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

一旦出现裂缝,就得赶紧想办法补救。

小裂缝可以表面封闭,大裂缝就得灌浆处理。

3.2 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这就得做好温控,埋冷却水管、覆盖保温材料,办法多得是,就看你会不会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个技术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操作,这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工程,让老百姓住得安心,用得放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1.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施工现场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超过500m³的工程,这些工程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制定本规范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2. 施工前准备2.1 工程筹备2.1.1 施工前需进行项目计划编制,包括总体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

2.1.2 确定施工团队,并明确各个责任分工及施工人员的资质要求。

2.2 设备准备2.2.1 确定施工所需设备,包括搅拌站、泵车、输送管道等,并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2.2.2 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并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

3. 混凝土材料3.1 砂石料要求3.1.1 砂石料应符合《混凝土用细集料及砂石料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颗粒分布、骨料表面无粘附物等特点。

3.1.2 砂石料应进行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等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3.2 水泥要求3.2.1 水泥应遵循《水泥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包括水泥的标号、活性指数、含水量等。

3.2.2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防止吸湿团块。

4. 施工工艺4.1 浇筑前准备4.1.1 对浇筑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安装牢固、嵌缝严密。

4.1.2 确保施工前的地基处理工作已完成,地基平整、清洁,无积水。

4.2 混凝土浇筑4.2.1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湿度、温度控制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太早或太晚凝结。

4.2.2 在浇筑过程中,及时修补和挤压混凝土,确保浇筑的稠度和均匀性。

5. 施工质量控制5.1 混凝土强度测试5.1.1 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5.1.2 采用取样测试的方法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5.2 施工质量检查5.2.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对浇筑模板、设备、混凝土表面质量等进行检查。

5.2.2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记录,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大体积混凝土浇捣顺序及技术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浇捣顺序及技术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浇捣顺序及技术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梁墩台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若施工不当,极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正确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顺序及技术要求至关重要。

一、浇捣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捣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量、浇筑方式等设计参数准确无误。

同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人员分工、机械设备配置等。

其次,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品种;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石子和中粗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外加剂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用合适的减水剂、缓凝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此外,还要做好模板和钢筋的安装工作。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且拼缝严密,不漏浆。

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规定。

二、浇捣顺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顺序一般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方式。

1、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不大的情况。

在浇筑时,应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

2、分段分层先从底层开始,浇筑一段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各段。

这种方法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斜面分层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

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结构的特点、混凝土的供应能力、施工设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浇捣顺序。

三、浇捣技术要求1、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混凝土搅拌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和易性。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

2.原材料的选用: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或拆除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进行试算,预测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芯部与表层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对首个浇筑体应进行工艺试验,对初期施工的结构体进行重点温度监测。

5.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6.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时间进行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和抹面工作,以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

7.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工作。

可以采用覆盖浇水、喷涂养护剂等方法进行养护。

同时,应定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测温,以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8.应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在模板安装、钢筋加工、预埋件安装等高处作业中,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等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9.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于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10.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材料、技术要求
混凝土强度C50,抗渗等级P8。

一次性浇筑最大体积约为7500m³。

1、水泥选用矿渣低热水泥(3d≤230KJ/kg,7d≤260KJ/kg,28d≤310KJ/kg),最好选用32.5#水泥。

2、减水剂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商混站提供聚羧酸的厂家及指标)。

3、S75级矿粉、二级粉煤灰双掺。

4、塌落度控制为190mm~230mm(入模时的塌落度)。

5、入模时混凝土温度小于30摄氏度。

6、初凝时间控制在16~20h,试配完成后现场做缓凝时间实验论证。

7、龄期为90天。

8、外加剂:抗裂防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8%。

注:
1、拌合混凝土时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品种必须一致,严禁不同品种混合使用。

2、现场泵车需要最大限度为4台泵车。

3、商混站有关技术人员浇筑过程中必须现场进行指导。

4、混凝土供应必须保证一个主供应站,至少一个备用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