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1篇】《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学习“彻、迁”等9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革命、街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1.学习“彻、迁”等9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革命、街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你在哪里看到过“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呢?2.你在哪里听到过这句话呢?预设:阅兵式上。
3.谈话导入。
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你知道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吗?你知道他是在什么场合提出来的吗?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
4.历史解读。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
张思德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二、认读生字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革命解放彻底利益意义剥削压迫批评兴旺五湖四海目标责任牺牲死得其所制度寄托哀思2.和同桌互相指读生词。
三、内容感知(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论点讲了哪些?(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任务。
要求:(1)把文章读通顺,读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除作者外还涉及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谁?(3)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谈了几点?(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课文,交流讨论:(1)谁来为人民服务?(2)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四)再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号,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内容?试着找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通用5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通用5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篇一】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剥削、追悼”等10个词语,学习“鼎”字的书写和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及围绕观点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并尝试运用。
4、抓住重点词,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
理解死的不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生死教学重点: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知道围绕观点从哪几方面写的。
学习引用、对比、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论证方法完成练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演讲词。
1944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今天,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依然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请同学们有力而响亮地再读课题——为人民服务。
二、检查预习文中有些不太容易读准的词语你能读正确吗?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强调“剥削”等难读的词语。
2、指导“鼎”的笔顺。
“李鼎铭”的“鼎”是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
(出示鼎的图片或者放在宗庙作铭记功绩的礼器。
后来“鼎”字又引申出多种意义(出示ppt),学生组词。
这个字笔画较多,笔顺易错,仔细看老师怎么写。
师范写,生书空,写一个带“鼎”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同学们,既然这篇课文是演讲词,那么演讲是有目的的,演讲者在演讲中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让听众形成共识。
请几位同学读读这篇课文,想想毛主席在文章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里直接提出并解释了这个观点?引出第一自然段)1、出示句子: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汇总三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汇总三篇第1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2、如何感受主席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聚情感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国庆60周年庆典的阅兵式盛况。
(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盛况)2、同学们,“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上个世纪开始,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永恒不衰。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来,整齐响亮地读一遍!(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3、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在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
那你们对张思德有哪些了解呢?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初识张思德二、了解体裁,掌握学习方法1、师导: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却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而且,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增添了演讲的感染力。
2、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特别?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对,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
[板书:议论文] 介绍议论文: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
你们知道吗?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议论文的观点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读后交流: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4、了解议论文的学习方法这里要特别跟大家介绍个规律,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
只要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再难的议论文也会引刃而解。
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1、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一、发谈话,引出课题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挖掘学生已知,自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进一步认识:⑴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⑴交流收集到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论述上的特点,通过读书,加深体会。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但读书活动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或简单重复。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在读书中理解,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体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1、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2、填空,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二、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为人民服务》教案(共五篇)

《为人民服务》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为人民服务》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
如: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
其中有3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
如:这样可以利用熟字帮助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记忆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
特别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
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通用12篇)《为人民服务》篇1教学流程板块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那壮观的场景真让人荡气回肠啊!值得一看。
(播放阅兵式片断)2、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什么?——(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这口号,流传了一代又一代,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到了今天,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啊!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3、大家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它和我们以前的很多课文不太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说)板块二:预习汇报,初读课文(一)初读课文,找重点句,提炼关键词。
1.这篇课文非常特别,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它是一篇议论文,(板书:议论文)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
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也是最后一篇,六年等一回啊!所以得好好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哦!第一次,所以有点儿难,但我相信大家能学好。
这篇课文很特别,还特别在它也是主席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演讲辞。
(板书:演讲辞)(图片演示)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2.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都有要说的重点,要说的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3.现在我们读书,一起寻找每段的关键句,并提取关键词。
(根据学生讨论板书: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二)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不仅找到了每一段的重点和要点,而且,还概括了几个关键词。
这样的概括和提炼很有意义,简单明了,对于主席来说,想到这几个关键词,他便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啦;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一看这几个关键词就知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那些问题。
板块三:抓住重点段落,体会论证方法。
过渡: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万事大吉了吗?(不行,得展开说,就是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得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呢?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第二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一起研究研究。
2023最新-《为人民服务》教学案例【优秀10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案例【优秀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为人民服务》教学案例【优秀10篇】,欢迎参考阅读。
《为人民服务》教学案例篇一一、说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是: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一、说教材《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
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1】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理清文章层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
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2.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本文的体裁是什么?3、我会读: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5、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并加小标题:6、课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口述)三、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背诵第二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彻底:(3)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4)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3)理解司马迁的话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为人民服务》学案
备课人:学生姓名: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一、导入课文
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学习过程:
作者简介、字词的读音、解释词语、课文朗读、课文主要内容、理层次、好词好句积累、相关课外资料的搜集等完成知识树脑图。
三、学生针对知识树进行交流
四、小组展示
五、全班进行展示
六、作业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2根据词语的意思并选词填空。
鸿毛死得其所追悼会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追悼哀思
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 )
泛指全国各地。
( )
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 ) 、
悲哀思念的感情。
( )
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
3、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人总是____,但死的意义____。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____一死。
或____,或____。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还重;替____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还轻。
4、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炊()旺()彻()哀()标()
吹()汪()砌()衷()票()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完全()支持()光明()
兴旺()批评()集中()痛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
3、围绕这一主题,这五段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先从文中找关键句再提炼概
括)
三合作交流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读课文,思考:
课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2、理解句子,先理解加点的词,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
..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
完全:彻底:
句子意思: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段。
自学,完成下面练习并练习背诵: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我们()。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为(),我们这个队伍就()。
1、完成填空。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3、这段话共有()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思考:文段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
(四)学习第四段。
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学习第四自然段后完成练习并练习背诵:
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
)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要(),要提高()。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解救他们,我们要()。
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
),想到(),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
我们的干部要(),()都要(),(),()。
(五)学习第五段。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四、回归课文,深化感受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
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我们谨记党的宗旨及毛泽东爷爷的教导,从现在起,好好掌握本领,将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知识链接
毛泽东经典语录
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出政权!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震撼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六、作业检测
1搭配要恰当
遵守看到提高战胜改正改进
工作缺点制度成绩困难勇气
( )——( ) ( )——( ) ( )——( ) ( )——( ) ( )——( ) ( ) ——(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3.()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接受了大家的批评,()改正了错
4我能阅读课文段落,并回答问题。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这一段话是由句组成。
(2)第一句讲的是
(3)第二句讲的是八路军、新四军这个队伍的宗旨。
这个宗旨是,是。
(4)这个句子中的和四个字明确地指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的密切关系。
(5)这一段话是《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它指明
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你怎么理解这
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