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指导

合集下载

季度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季度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季度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对于医院的运行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对我医院前一季度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护理质量分析2.1 护理记录完整性分析根据对护理记录的审核和抽查,发现一些护理记录存在不完整的情况。

其中主要表现为患者病历记录的护理信息不全面、病情观察记录不及时和详细、护理措施执行情况没有详细记录等。

这种不完整的护理记录会影响医疗团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潜在的风险。

2.2 护理操作规范性分析在护理操作中,发现有些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例如手卫生操作不正确、注射操作不规范等。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和患者的安全问题。

2.3 护理沟通协作分析在与医生和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中,护士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不畅的情况。

有时候护士之间对于患者的护理要求没有明确地传达,导致护理措施的落实不到位或出现误解。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痛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整改措施3.1 护理记录完整性整改为了提高护理记录的完整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护理记录的培训。

针对护士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包括病历信息的填写规范、病情观察记录的要求等,提高护士对于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

2)建立护理记录审查机制。

设立专门人员对护理记录进行抽查和审核,及时发现不完整的护理记录并及时进行整改。

3)加强护理质量监督。

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和内部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护理记录进行纠正和再教育。

3.2 护理操作规范性整改为了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护理操作培训。

通过定期的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能力和规范性,确保护理操作的流程正确无误。

2)建立护理操作监督机制。

设置监督员,对护理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对操作不规范的护士进行纠正和培训。

第一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

第一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

第一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护理部于3月27-29,对我院7个临床科室进行分级护理检查,每个科室现场抽查5个一级护理病人,采取查、问、考等方式进行。

查病人护理是否到位,问病人分级护理是否按要求做了。

考负责护士对病人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主要是通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对用药、饮食、康复运动等方面知识的了解。

现将具体的情况通报如下饮食和药物指导不到位原因分析1护士对药物作用、副作用掌握不牢2.护士对宣教重视不够,未对宣教效果及时评价3.科室质控检查不到位整改措施1.对检查到的问题,当场反馈,科室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写出整改措施,及时整改。

2.培训护士的饮食知识和药物知识,加强晨会提问,尤其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3.各科室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科室宣教资料,做到人手一份,并要求掌握。

4.将健康宣教贯穿治疗全过程。

5.护士宣教后,对病人进行及时评估,查看患者知晓情况,对个别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单独指导。

6.要求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宣教,对个别护士,薄弱环节进行特别指导。

7.发挥质控小组作用,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8.护理部对整改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病人不知道责任护士原因分析1.护士对沟通重视程度不够2.未严格执行工作流程3.患者重医疗轻护理整改措施1.岗位职责不明确科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职责,责任到人。

2.根据病人接受能力及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天进行效果评价。

3.责任护士加强护患沟通,热情接待新入院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O输液巡视卡使用不规范原因分析1多个患者同时换瓶时护士较忙,容易漏签。

2.护士长检查缺乏计划性。

3.患者没有陪护,输液完毕不方便签字。

4.患者知识水平低不会签字。

整改措施1对不会签字患者,科室备好印泥,便于患者使用。

2.患者输液完毕,可稍后再去取输液巡视卡,便于患者签字。

3.要求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对个别护士、中午等薄弱环节进行特别督导。

科室护理质控季度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科室护理质控季度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科室护理质控季度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季度总结在本季度内,我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在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按照医院护理部的要求和质控标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存在问题1. 护理文书不规范:在质控检查中发现,部分护理文书存在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此外,医护文书记录不相符,部分文书有涂改、挖补现象,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困扰,也可能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2. 病情观察不细致:护士在病情观察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对患者病情的动态连续性观察不足,对患者变化的敏感性不够。

这可能导致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3. 抢救车药品管理不规范:抢救车药品的登记、存放、使用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如登记不及时、存放不当、使用不规范等。

这可能导致抢救时药品的缺失或使用不当,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4.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方面存在不足,这可能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5. 护理服务理念未深入人心:虽然我们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对此理念理解不深,导致护理服务不到位,影响患者满意度。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文书管理:科室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同时,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确保医护文书的相符性。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和敏感性。

要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

3. 规范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定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度,明确护士在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职责。

加强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管理的培训,确保护士掌握正确的药品登记、存放、使用方法。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共5篇)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共5篇)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共 5 篇)第 1 篇: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室:检查时间:年月日存在的问题护理文件书写: (1)眉栏、页码、诊断、填写不全(2)离院责任书上患者信息填写不全(3)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不完整如血糖、血压等,内容欠规范(4)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不相符,血压未填写院感:(1)手卫生欠规范(2)湿化瓶、压脉带未及时浸泡病房管理:(1)夜间床单元凌乱(2)床头柜物品放置过多,太乱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复查时间效果评价检查人(1)工作不严谨(2)认真学_护理文件书年 7 月 23 日写规范并指导整改中(3)宣教告知到位,信息填写完整(1)院感意识薄弱(2)认真学_,加强手卫年 7 月 23 日生规范已整改(2)加强院感管理(1)病房管理不到位(2)催促病员将物品整理年 7 月 23 日好,病房管理质量有所提高整改中(3)催促夜班护士落实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整齐 (1)组织学_安全输液操作规范(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3)必须落实每日由两人查对医嘱,夜班医嘱次日再次查对护理安全管理:输液操作不规范:如配药、点药、及查对不严格转抄医嘱是查对不认真年 7 月 23 日已整改护士长:第 2 篇:.4 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护理组织管理: 1、个别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上班有玩手机的现象 2、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 3、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 4、按要求完善业务学_,次数不够 5、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 6、护士长手册按要求及时填写,有人员变动的及时登记 7、科室应急预案没有培训二、病房管理、安全管理 1、重症病人的床单元进一步完善,床下物品放置杂乱,窗台有杂物 2、无床头牌,过敏标识不完善 3、办公室物品放置杂乱,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4、氧气筒用后要放余气并关总开关, "空""满"标识按要求挂(不要自己写的) 5、输液瓶签加药后未签名及时间。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一、引言护理质量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此,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是卫生机构必须重视和推行的重要工作。

本文旨在对某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期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患者安全。

二、护理质量问题分析1. 护理操作不规范在对护理操作进行观察与分析后发现,部分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有的护士在给患者打针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导致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

2. 护士沟通不畅沟通是医疗卫生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护士间的沟通却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护士在与医生沟通时表达不清晰,导致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把握不够准确,进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3. 护理记录不完整护理记录是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依据,能够为后续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然而,部分护士在填写护理记录时存在疏漏,导致了部分重要信息的缺失,影响了后续医疗工作的进行。

4. 护士责任心不强部分护士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负责,敷衍了事,如不按要求及时更换患者的导尿袋、不按时巡视、未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等。

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变化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5. 缺乏培训和学习机会护理是一个长期学习和提高技能的职业,然而,部分护士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导致其专业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护理质量。

三、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1. 加强规范培训针对护理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规范培训,提高护士遵守规范操作的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无菌操作规范、手卫生等。

在培训后进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护士进行再次培训,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考核,通过护理操作规范的整改,能够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提高护士沟通能力为了解决护士沟通不畅的问题,医院应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提升护士的沟通能力和专业词汇的运用。

培训形式可以包括模拟沟通练习、角色扮演等。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以及工作计划(精编)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以及工作计划(精编)

中心医院护理质控问题汇总分析根据2023年护理部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在2022年护理质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质控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023年上半年共组织院内临床护理质量检查6次,专项检查6次,现汇总检查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问题,组织质控组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如下:一、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护士长手册书写不及时,内容不全面2次(3、6月)2、护士培训计划不具体,不全面,流于形式2次(3、5月)二、护理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未达到100%,汇总分析及整改措施不全2、患者不知晓责任护士3次(3、5、6月)3、缺陷讨论内容无意义,分析不深入,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3次(4、5、6月)4、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讨论分析整改不全面3次(3、4、5月)三、责任制整体护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高危患者评估与病情不符,缺少连续性3次(2、4、6月)2、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护理问题及措施欠全面3次(3、4、6月)3、护理记录不全面,缺乏连续性3次(3、4、6月)4、健康教育效果差5次(1、3、4、5、6月)5、压疮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3次(2、3、4月)6、坠床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5次(1、2、3、5、6月)7、留置针回血,固定不规范3次(4、5、6月)8、输液卡签字不全3次(1、2、5月)9、患者指甲长,床单位乱3次(1、3、5月)10、吸氧病人宣教差3次(1、4、5月)四、患者安全: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抢救车物品过期3次(3、4、6月)2、换液核对不规范4次(1、4、5、6月)3、病人未戴腕带3次(3、4、5月)五、药品安全: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近期药品无标识3次(2、3、6月)2、甘露醇结晶2次(2、4月)一是个别护理人员未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存在对病人不负责任的现象。

二是未有效地落实病床分管责任制。

三是个别护理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测量体温存在漏登记14:00所测的体温记录和未按实测体温绘画于体温表的现象。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服务、促进病人安全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优质的护理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病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护理质量的分析和整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某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二、护理质量分析1. 护理记录不完整在医院中,护理记录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经过对某医院护理记录的分析发现,记录不完整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护理人员只是简单地记录了病人的基本信息,而没有记录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这导致护理过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

同时,也给医生的治疗决策带来了困扰,造成了病人的治疗延误。

2. 护理操作不规范规范的护理操作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操作的分析中发现,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操作的规范要求掌握不够。

例如,在换药、输液、打针等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有时,护理人员甚至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洗手和戴手套,从而增加了交叉感染和医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3.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的分析中发现,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例如,在病人导尿、留置导管、护理疼痛等方面,存在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护理沟通不畅护理沟通是护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意愿,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沟通情况的分析中发现,护理沟通不畅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给病人的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记录的培训和管理为了提高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可组织护理培训,重点培养护理人员记录的意识和技巧。

护理质量分析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分析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分析整改措施一、引言医疗服务中的护理质量是检验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护理服务旨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并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体验。

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程序不完善、护理文化不够良好等。

因此,有必要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二、护理质量分析1. 护理操作不规范护士在接触患者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护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在进行注射时,护士未正确洗手或采用无菌技术;在更换创口敷料时,未正确处理伤口;在执行输液时,未正确选择输液部位等。

2. 护理程序不完善护理程序是指一系列的护理步骤和措施,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的按排和操作均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但在一些护理中,未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例如,在执行患者转床时,未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和观察;在患者更换床单时,未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动作和操作等。

3. 护理文化不够良好护理文化是指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表现。

良好的护理文化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信任感,并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和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然而,在一些医院中,护理文化不够良好,护士缺乏爱心和耐心,不够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三、整改措施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操作培训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培训内容应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和技巧,如正确洗手、无菌操作等。

同时,医院还可以组织培训班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护理操作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完善护理程序医院应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护理程序,确保护理操作符合相关规定。

护士应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护理过程和结果,以便评估和监测护理质量。

同时,医院应定期对护理程序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与现有的科学、规范的护理理论和技术相适应。

3. 增强护理文化建设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文化教育和培训,提高护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 3月4日至26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从1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0份,平均满意度87.13%,发放患者满意护士调查表20份,评出2名患者最满意的护士。

基础护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3%,常用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96.3%,患者最满意的护士:杨欣、杨萍萍好的方面:1、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2个科室为98%。

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

存在问题:1、新招聘护士对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整体护理及急救知识掌握不全。

2、护理标识(床头卡、健康教育处方)不全。

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

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

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

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2、制定下发《2007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

3、组织专场安全教育讲课,明确护理标识的重要性,要求各科护理标识统一、齐全。

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召开新来院护士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对本次“三基”考核不及格护士进行补考。

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2008年3月29日2008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6月17日至25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病人普遍反应用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

4、新上岗护理人员病人满意度较高。

二、存在问题:1、各科输液卡落实不到位。

2、配药室存在无关人员进出现象。

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

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

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

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三、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2、妇产科带头落实输液卡的问题,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

3、重点区域限制人员进出。

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召开实习生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

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2008年第三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9月20日至26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各科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门诊注射室所有护士的服务态度较好;2、妇产科护理记录单书写比较全面;3、儿科住院部基础护理落实较好。

4、各科输液卡已落实到位。

二、存在问题:1、与辅助科室配合不够;2、妇产科病区大环境不够好;3、儿科住院部护理文书书写过于简单。

三、整改措施:1、护理部召开科护士长会议,要求各科护士加强与各临床科室和后勤科室的协作,团结一致,共同做好工作;2、加强卫生员队伍的管理和人员的配备,加强护理人员与卫生员的协作,共同搞好医院保洁工作;3、儿科科室进行全员护理文书书写培训,以提高全科护理书写质量。

护理部二00八年九月三十日2008年第四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12月20日至25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各科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完善输液卡签字制度及透明输液制度;2、规范供应室的管理;3、病区环境有所改善。

二、存在问题:1、个别科室的护士着装不规范;2、夜班护士值班比较散漫;3、儿科穿刺成功率下降。

三、整改措施:1、强化护士长的管理责任,加强护士礼仪培训,请市一医院护理部胡主任就护士的行为规范进行上课;2、加强行政总值班的职责,科护士长和护理部加大了夜查房制度;3、改善儿科就诊环境,配备了两台空调机和取暖片,改变因环境温度所至的穿刺率下降的问题。

四、分析评价:针对以上各种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有力地提高了全院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提升了单位整体形象,增强了科室效益。

护理部二00八年十月三十日2009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3月22日至26日,院护理部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各科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重新调配,配置比较合理;2、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所提高;3、护理人文化关怀度增加;4、基础护理质量有提高。

二、存在问题:1、科室护士责任不明确;2、重点时段的人员岗位应用存在缺陷;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1、重点科室逐步推进护理责任管床制度,明确护士职责和工作要求;2、重新调整重点科室人员结构,做到结构布局合理,人力资源合理应用;3、加强重点护理岗位和护理工作流程的落实,实行护士长职责明确制度。

护理部二00九年三月二十八日2009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6月21日至27日,院护理部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住院患者对各科护士长的满意度高;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抢救药品、抢救应急技术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存在问题:1、住院环境较差,不能很好地解决尿片的问题;2、手术室的管理最近比较松散;3、新入院的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掌握情况不理想。

三、整改措施:1、护理部协同后勤科室在三、四、五楼层分别设置了晾衣绳,但尿片晾晒依然从视觉上不能很好地解决(限于建筑问题);2、与手术室沟通,加强手术室管理,限制无关人员进出频率;3、各科室护士长对新护士进行了综合培训。

四、分析评价:通过整改学习,使全院护士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得到保障。

护理部二00九年六月二十九日2009年第三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9月21日至24日,院护理部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和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儿科门诊在业务创新和拓展方面取得了成效(腹泻灌肠疗法);2、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提高;3、综合病房基础护理落实较到位。

二、存在问题:1、儿科住院部护理记录单记录过于简单,并有涂改现象;2、实习护士劳动纪律较差;3、病区消毒隔离达不到要求。

三、整改措施:1、要求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湖北省病历书写规范》,工作中对照标准,逐一改正;2、召开实习护士座谈会,重点加强劳动纪律管理;3、更换病区紫外线消毒灯管,病房一旦空出立即进行消毒,并有登记(查登记)。

护理部二00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第四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12月23日至29日,院护理部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好的方面:1、儿科门诊部新开展了小儿鼻窦转换技术,每名护士都能熟练地操作,并对患儿及家属做好宣传和告知。

2、儿科门诊部注射室把工作台搬到门口,杜绝了病人到配药室进进出出,消除了安全隐患。

3、儿保科在甲型H1N1流行期间做好了全院在岗人员的免费预防接种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1、儿科住院部的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楣页填写不全,字迹不易辨认。

2、手术室的门坏了,没能及时修理。

三、整改措施:1、儿科住院部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更要加大处罚力度,从严要求,规范文书书写。

2、及时与后勤保障联系,做到出现问题及时有效地处理。

护理部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与追踪(2008-2009)广水市妇幼保健院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8年4月1日-2008年4月30日追踪内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追踪结果:1、新招聘护士知晓十三种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应霞、聂巧玉、韩蕊)。

2、各科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3、护理安全标识明确(皮试阳性结果标识)。

4、各科护理文书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5、科护士长加大了管理力度。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8年7月1日-2008年8月30日追踪内容:第二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追踪结果:1、全院各科室在7月1日晨8时都能很好地执行输液卡落实。

2、配药室仍然存在着无关人员进出的问题。

3、手术室能在7月4日始落实分区域划分。

4、护理部会同各科室护士长于7月11日下午对来院进修和实习的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对该类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5、综合儿科的病区管理尤其是病区环境管理加大了力度,使病区变得整洁干净。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第三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8年10月1日-2008年11月20日追踪内容:第三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追踪结果:1、护理部召开了科护士长例会就与相关科室相互协调与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要求科护士长务必在10月10日就各科室的工作问题与辅助科室主任进行沟通。

现已能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了部分内容的共识。

2、院方就卫生员的问题已与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了商讨,要求科室在目前配备卫生员有困难的情况下科室要想方设法与卫生员进行解决卫生问题,并与住院病人的家属共同做好保洁工作。

3、儿科住院部已组织了护理文书书写培训,但收效甚微,科护士长还需加大处罚力度,护理部还须下大力督查。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第四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9年1月1日-2009年2月20日追踪内容:第四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追踪结果:1、全院六个重点科室都进行了护士礼仪培训和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教育。

并对新员工进行了护士礼仪的岗前培训和护士素质要求教育。

2、增强了科护士长夜查房的力度,护理部也不定期、不通知地进行了夜查房,规范了夜班护士的当班行为,杜绝了夜班护士串岗、脱岗、在岗不规范值班的情况。

3、儿科门诊组织了新轮岗护士的操作培训,尤其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的模拟演练,提高了护士的穿刺能力。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9年4月1日-2009年4月30日追踪内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赵小春追踪结果:1、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和各科护士的职责,让各科护士明白各自的岗位职责,明确规定什么班次什么岗位的人员当班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

2、科室重新调整了护理人员的岗位,让岗位与效益挂钩,能力强的护士与能力一般的护士进行综合搭配,这样合理地利用了护理人力资源,并让能力差的护士能边工作边学习,有利于整个护理队伍的梯队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