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精品PPT课件

•
西溪湿地上的旧有民居有多种类型,居民将多年临水而居的经验凝结
在不断变换的界面处理上。从中,我们提炼出形态模型A.B.C。湿地公园中
不乏新的形态的建筑和界面的处理手法,如模型D。在湿地二级核心保护区
域内,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民自己新修了二楼的房屋,在河
道驳岸上见缝插针种上了蔬菜:如模型E 。
青 衣
西溪湿地呈现显著的块状景 观空间格局特征。不同特征的单 元格以不同规律聚集在一起,形 成了不同性状的斑块,用统计数 据来表达。在64个单元格中,如 果一类格数量较多,说明该斑块 中水面分布较为集中,明水面积 较大;如果二类格或三类格数量 较多,则水面分布较均匀且量多 ;如果四类格数量较多,则该斑 块以农田地貌为主或水面面积较 少;五类格的数量说明了该斑块 内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青 衣
青 衣
西溪湿地独特的肌理特征
现状问题
•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
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
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
方公里。
青
衣
1980-2003年西溪湿地变迁
•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
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
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
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
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
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3年,杭州市
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青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衣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湿地公园设计任务书例子

湿地公园设计任务书东方-红星湖湿地公园选址于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水库东侧。
本案面积约37万平方米,从选址的区位和现状来看,在此地建设湿地公园,有利于协调整个红星湖旅游区的生态系统,有利充分利用湿地现有环境;有利于红星胡旅游区的后续利用,能更好为打造北方水城,建设科技新城而努力。
东方-红星湖旅游区基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位于北疆腹地,都市近郊,集旅游、居住、度假于自然山水之中,形成碧湖翠林、山峦岛岸。
依据东方红星湖的区位特征与现状条件,设计任务书必须明确湿地公园功能,根据功能,确定相关限定性技术指标和明确的设计引导。
1.设计范围本案由自然水岸、生态岛、人工内湖和湿地景观4大景观要素组成,内含水上高尔夫、酒吧、咖啡吧、水上餐厅及中式茶馆等多种小型水休闲配套设施,集水上运动、滨水休闲、生态观光、湿地花园为主的复合型水岸景观湿地公园。
2.周边环境及城市文化特点本案位于红星湖水库的东侧,北临高尔夫别墅,南接山地度假住宅,东侧为旅游区主干道,西侧为红星水库,西北为山地公园。
本案集合哈尔滨文化、北方黑土文化、冰城冰雪文化及金源文化于一体,打造北国水城,建设科技新城为目标。
3. 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以保护湿地生态体系,打造天然负氧离子基地为主旨,根据水岸湿地景观休闲区的设计要求,湿地公园要求建设的景观项目有花港观鱼、生态绿岛、观鸟休闲亭台,中式茶馆,渔人码头,西式餐厅,水上高尔夫,湿地花园及临水休闲木屋等项目,规划方案要有适当的管理、服务等配套设施;为了紧密连接各个景观区域,建议设计桥园的形式连接各个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桥.云.天”完整体系。
3.1交通组织湿地公园道路系统应与园区内的交通有机结合,以桥园为特色,形成“水.桥.云.天”,与整体规划相协调。
原则上禁止社会车辆的进入,建议考虑尺度合理的景观道路,注意游览路线与其他功能性线路的衔接。
考虑游人的行为方式、感受,和立体交通、水上交通的需要,可设置多用途、多级别园路,形成功能齐备、分布合理的道路系统。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案例分析

一、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1. 公园概况湿地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水域23平方公里,成为集拦洪、蓄水、调节气候、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区。
域内除湖泊湿地外,大部分为荒丘沙地,有部分渔池和农田。
在低洼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现象比较突出,盐碱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在湿地边缘分布有芦苇和菖蒲等,植物种类较少,覆盖度低,生物多样性相对匮乏。
2. 区位交通星海湖湿地公园地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下沿,毗邻石嘴山市老城区东侧,距银川市84公里。
3. 景观特色整个公园由“六景一山”组成,即:鹤翔谷、百鸟鸣、白鹭洲、新月海、金西域、南沙海和中华奇石山。
其中,中华奇石山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分为世界园、西北园、东北园、民族园、西南园、华南园、石嘴山精神园等10个园区以及民族大团结雕塑园、民族之花雕塑园、世界名人雕塑园、中国著名科学雕塑园等8个雕塑园,还有三十六计擎天柱、三十六计碑。
4. 功能分区目前,已形成南域、北域、中域、东域、西域、新域6个湖面景区,总面积32Km2。
5. 项目设置游览项目:鹿儿岛水上体育运动观光看台、2万平方停靠船舶的渔人码头和南沙海码头、3000平方米供游人观光的木制码头、2000平方米的钓鱼岛餐饮服务中心、豪华游轮1艘管理项目:地管理站、湿地鸟类救护站、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站、鸟类投饲点、观测瞭望塔(台)、鸟类救护等设施。
6. 开发运营投资25亿元集中打造星海湖南域旅游景观开发项目。
2012年12月,石嘴山市与中基浩泰投资集团签订星海湖南域开发合作项目协议,该项目规划星海银河秀场、开心繁星岛、星辰欢乐广场、星海银河娱乐、星海体育休闲广场、中央地产景观、旅游度假商业区、观湖地产景观等八大功能组团,建设30个景点和景区,开启“星海银河”的新景观。
项目计划三年建成主体景观,五年建成全部景观。
编制《石嘴山市环星海湖开发景观规划》。
规划总面积68平方公里,分三级圈层开发,其中一级开发区域45平方公里,二级开发区域23平方公里,三级开发区域为周边辐射区域。
《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中央湿地公园规划》

《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中央湿地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申请单位: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题负责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九年八月1规划背景哈尔滨市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畔最大的国际化都市,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
哈尔滨市位于北纬44度以北,夏季气候温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寒冷干燥,具有鲜明特色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美丽的松花江绕城而过,夏季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冬季则成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神话世界,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松花江是哈尔滨市的母亲河,是哈尔滨市的地理标志,也是令哈尔滨市民最骄傲的城市名片。
在哈尔滨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松花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
松花江两岸的广袤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松花江的航运作为城市货运和客运的主要方式在城市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松花江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历史的作用外,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旅游业发展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松花江上建设的太阳岛旅游区是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以松花江为主要载体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
松花江在具有一年四季全天候旅游特征的哈尔滨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临近城市的河岸带和滩地被大量地无序开发;沿岸带产业布置不合理,致使沿岸带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由于上游的污染和城市的污水排放,松花江水质有持续变坏的趋势。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松花江哈尔滨段河道的沿江滩地被大面积占用,开荒种地、挖塘养鱼、猎兔捕鸟、烧砖取土、私建滥建等活动普遍存在,逐年在蚕食着松花江沿岸的湿地生态资源。
目前,已有58 km2滩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占哈尔滨滩地总面积的28%。
无序开发和人为的破坏,使沿岸及岛滩的自然风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据哈尔滨滩涂部门的资料,哈尔滨市松花江沿岸滩地、沙洲面积达211 km2,城区段有大套子滩岛、阳明滩、苟岛滩等滩涂资源18处,有优越的土地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哈尔滨城市发展规划已把松花江沿岸和岛滩开发纳入了城市发展的范围。
洋湖湿地公园总体设计

洋湖湿地公园总体设计洋湖⽚区功能定位是长沙⼤河西总部经济基地、⽣态居住区、教育科研配套居住区和⾼校创业园区,总部经济区内有五星级商务酒店和甲级写字楼,绿⾊宜居区建筑⾯积将有60万平⽅⽶,规划⽚区内总⼈⼝将达到26万。
先导区规划展⽰馆位于猴⼦⽯⼤桥西往南2公⾥的潇湘风光带与潇湘南⼤道交会的三⾓地带,布展⾯积6000平⽅⽶,共三层。
洋湖湿地公园定位为修复湿地⽣态系统,保护⽣物多样性,发挥湿地净化⽔质功能,构件城市、湿地⽣态与⼈居和谐发展的⽰范新城区。
预计2014年建成后,这⾥的植物种类多达3000种、鸟类多达200种、⽔质达到地表三类⽔标准。
洋湖湿地公园的总体设计中,是集⽣态、⽂化、休闲、教育等多功能于⼀体的湿地公园。
分湿地科教区、湿地⽣物多样性展⽰区、湿地⽣态保育区、湿地休闲区以及管理服务区等五⼤区。
湿地科教区位于湿地公园西端与其他地块分割。
包括⼈⼯湿地、湿地植物培育、湿地植物观赏等内容。
湿地⽣物多样性展⽰区位于湿地公园的中部,是湿地公园的核⼼景观区域。
湿地⽣态保育区位于湿地公园的⽣态核⼼区域,植物层次最丰富的区域以及鸟类与动物栖息的区域。
湿地休闲区位于湿地公园的东部,包括欢乐花园、丝⽵动⼼、湿地会所、艺术天地、欢沁⽥园、⾃然展园等⽣态休闲景区。
管理服务区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休息、餐饮、购物、娱乐、商务会议、医疗、停车转换等活动场所,为湿地公园的标志形象。
湿地休闲区的景观⼀廊⼀带四园:⼀廊即⽣态⾛廊;⼀带为湿地体验带;四园则是沁⼼花园、⽔景花园、⽣态展园和⾃然展园,沁⼼花园临近湘江,相对独⽴,以游客服务中⼼作为其重点功能;⽔景花园、⽣态展园和⾃然展园三园则融为⼀体,拥有步⾏游览线、电瓶车道、⽔上游览线三条游线,并由“⼀台⼀榭⼆亭⼆廊⼗三桥”将三园的⽔景与陆景错落有致的分布开来。
三条游线游⼈可按照⾃⼰的喜好⽅式来参观:3公⾥的步⾏游览线,1.2公⾥的电瓶车道2公⾥的⽔上游线,给游⼈提供了多种⽅式参观湿地休闲区,同时也各有特⾊,当然,你选择三种⽅式相结合,也别有意思。
艾依河绿趣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块城设计项目任务书

艾依河绿趣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竞赛项目任务书贺兰山路是银川市东西向的快速迎宾大道和城市门户通道,依托阅海湖、艾依河、唐徕渠等良好景观资源,成为展现银川城市品质生活、体现湖城特色的景观大道,未来将是最具银川特色的滨水生态风情线。
为更好地体现银川市“塞上湖城”特色,提升贺兰山路沿线城市形象,协调贺兰山东路-丽景街交叉口地块滨水区段的建设,拟通过青年设计师大赛开展《艾依河绿趣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规划编制竞赛,设计任务如下: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艾依河绿趣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
2、规划用地范围及面积基地位于银川市德胜片区贺兰山东路-丽景街交叉口地块,用地范围内的用地性质为商务、商住混合及公园用地,东至丽景街,西至共享花园小区(红胜路),南至贺兰山东路,北至富民路(详见附图)。
总面积约27公顷(约405亩)。
二、设计内容1.滨水景观带概念规划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重要节点及滨水断面设计、街道家具等);2.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平、立、剖面)。
三、设计要求1.城市重要节点的可识别性。
场地地处银川市城区新建区域,构建“时尚银川”的城市门户通道。
用地正是构建贺兰山路沿线艾依河两岸“南湖、北湾、东水、西园”中的“西园(绿趣湿地公园)”区块。
2.城市特色与文化魅力的展现。
设计应融合艾依河整体景观风貌,突出银川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点,展现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绚丽、多彩魅力,同时注重本规划设计段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3.城市与水岸的联系。
设计应以水与城市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加强水岸与临近用地的连接,并且针对不同的使用功能采用不同的连接手法,打造富有活力的绿地休闲空间,融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景观廊道体系以及艾依河沿线慢行交通体系,以此建立起城市与水岸的联系,构建多元化的水空间及沿贺兰山路的景观连续性及线性展示效果。
4.城市滨水公共生活的构建。
结合周边地块的开发,场地内用地除了满足办公及居住功能外,应利用滨水公园绿地,策划极具银川特色的城市滨水公共生活,创造多样的休闲体验,集聚人气,鼓励市民亲近艾依河。
【湿地】云东海湖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文本

FG 3.8 FG 3.5滨户
筑 外餐饮 FG 4.0
物
行 人
FG 3.8
道
海滨 广场
FG 3.8FG 3.5FG 3.3
FG 3.3
马拉松 海滨跑 步径 FG 4.0
海 行景 滨 人观 户 道 种 FG 4.0 外植 餐带 饮
WL 2.8
28
SMEDI
云东海湖区景观规划 Yundonghai Landscape Master Plan
文化岛Cultural Island
海滨户外餐 饮
雕塑广场
四季广场
25
SMEDI
Board Walk
木栈道 Steps 滨Pr水om台e阶nade Plaza
E海v滨en广t P场laza
F节o庆ur广场
Steeapssons P台liae阶zra/ Water 四TSac季xuil广pStt场uorpe 码 Pla头za/水上的 士 雕船 塑站 广场
•在水面
W,种E水植TW 中水OOD FOREST PLANTING湿地森林种植
•浅栖水的沼花
泽卉上,的植水
生物植。物在
生长期的
•大通部过分水时
6 间生里花都卉能SMEDI
云东海湖区景观规划 Yundonghai Landscape Master Plan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 – 种植策略
生态园Eco – Garden
Shrubs and Flower Garden 特色景观花 S阶卉林te及p灌s滨木水丛台
Sitting Out
16
SMEDI
Toilet 卫生间 Steps SA消S特 卉 林滨Mhruirbts闲色 及e水aatndiarFn座l景 灌a台owgetr Gh椅观 木阶arOdoen区花 丛un Promena 马拉松海滨 跑步径
郓城宋金河湿地公园景观改造设计

05
CHAPTER
预算与投资计划
编制依据
根据项目需求,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间接费用等,并参照市场价格进行估算。
06
CHAPTER
结论与展望
设计注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确保湿地公园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水质改善
在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保护,同时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设施建设
植被养护
设施维护
环境监测
安全管理
01
02
03
04
定期进行植被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证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水质、土壤、空气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场地内道路系统不完善,部分区域缺乏步行道和休息设施。
场地内文化历史元素较少,未能充分体现郓城历史文化底蕴。
01
02
03
04
03
CHAPTER
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以生态保护为基础,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自然野趣和人文特色的湿地公园。
确定设计理念
根据地形、水文条件及生态保护需求,对公园进行合理布局,划分生态保育区、游览区、休闲区等功能区。
周边交通便捷,距离郓城县中心约3公里。
场地周边以住宅区、商业区为主,人口较为密集。
场地内河流为主要水资源,水质较好,但水量较小。
植被以落叶乔木、灌木、草地为主,局部有小片林地。
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场地内河流水域广阔,但缺乏生态多样性,水生生物种类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