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建模UG

合集下载

UG软件设置及使用技巧

UG软件设置及使用技巧

UG软件设置及使用诀窍一、N X 软件设置1、运行环境语言是简体中文。

请问如何将之改变成英文?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将变量名为:UGII_LANG的改为:english就OK了~~~~中文环境变量为:simpl_chinese2、怎么把工具栏图标下的文字去掉、大图标变成小图标?3、工具条上提示信息消失前两天改了一下UGII_ENV.DAT文件,怎么现在把鼠标放在工具条上不动都没有提示了在工具条上进入定制,在“选项”里勾选“显示菜单和工具条上的屏幕消息”中“显示屏幕提示”4、菜单栏的系统字体在哪里改?如图所示:菜单上的文字看着不清楚,字体也不好看在哪里能改一下字体?我的很清楚呀,你看看这里管不管用!5、如何设置ug快捷键我用的是NX2.0,如何更改(软件默认的快捷键),自己设置建模模块里指令的快捷键,请指教!NX4.0的是, 工具-----自定义------键盘出现如下图所示:方法一:1.使用类别清单(1)操纵想要的命令。

2.命令清单(2)会显示这个命令的名字和ID。

3.当前键(6) 可以让你辨别类别清单(1)中的命令已用到的键。

在当前键中用于(Used in)会表明此快捷键是用在全局中还是特定的应用模块。

4.把指针放在(3)处,键入一个有效的快捷键。

5.在使用快捷键(4)中选择你赋予的新的快捷键是应用与全局还是仅应用于模块。

6.选择赋予按纽(5) 创建新的快捷键。

如果你赋予的快捷键与已存在的快捷键有冲突,系统将会有一个提示。

你可以重新赋予,也可以继续操作,如果你继续操作被冲突的快捷键将会被移除。

你可以移除已存在的快捷键也可以选择重置来重新定义快捷键。

当你选择重置时,会有一个提示问你是选择全局的还是仅用于应用模块。

使用报告选项会为你提供当前快捷键的一个清单。

这是UG4.0 CAST里的介绍.方法二:用记事本打开D:\eds\ug2.0\UGII\menus文件下的.men文件,研究一下就可以了6、怎么把UG4.0的背景该成图片修改UG背景图片的方法1)在UG安装目录下,找到UGII文件夹,用记事本打开这个文件夹下的ugii_env.dat文件。

UG教程-零件建模

UG教程-零件建模

的工艺信息,这些非几何信息也是加工该零件所需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实体建模 的数据结构中却难于像几何信息、拓扑信息那样,有效而充分地描述非几何信息。这样就 会影响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直接使用 CAD 系统生成的产品信息,造成这些后续系统需重新输入产品设计信息,难以实现 CAD/CAM 的集成。因此如果能在实体建模的基础上,在已有几何信息上的基础上附加诸如形位公差、 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信息等制造信息从而建立特征模型则能很好地解决上面的问 题。而在实体建模的基础上,除了对几何造型的尺寸、形状加以描述外,还附加上工艺信 息,例如尺寸、公差、加工要求等,这就是特征(Feature)建模技术。
2.1.2 几何建模
几何建模 (Geometric Modeling) 就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对产品的几何形状进行确切的定 义,并赋予一定的数学描述,再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形式在计算机内部存储,从而构造出一 个数字化产品的模型。
几何建模对产品的描述和表达,是建立在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几何信 息一般是指产品在空间中的形状、位置和大小;而拓扑信息则是产品各几何分量的数目及 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几何信息包括有关体、面、棱、顶点及其相互连接的信息。这些信 息可以以几何分量方式表示,如空间中的一点以其坐标值来 x, y, z 表示,空间中的一条直 线用方程式 Ax By Cz D 0 表示等。但是,只用几何信息表示产品并不充分,常会出 现产品表示上的二义性,即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说明对几何建模系统来说,为了确保所 描述的产品的完整性和数学的严密性,必须同时给出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在 CAX 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的三维建模方法有: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实 体建模。

UG-Direct Molding

UG-Direct Molding

大傻设计工作室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E-mail:zlzhusr@QQ:1163902017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解UG同步建模模块的操作流程和指令首先,我们打开UG软件在工作盘新建一个part文件以为我自己的工作界面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嘛。

下面我们开始讲解操作:一、我们先画个长方体二、上面依次就是同步建模的指令图标,我们开始一个一个讲解:A、Move face:用来移动一个面,可以按需求操作。

B、上面就是可以操作的途径。

可以移动距离(Distanse)、角度(Angle)等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就讲移动距离的指令,其他的指令希望大家自己琢磨一下。

在移动前,长方体的高度是100mm,现在我们想将上边面一定20mm。

这就是移动面的指令,当然也可以发方向去除材料的移动。

这个指令可以帮助我们在实体去除参数之后对实体进行特种操作,快速方便。

下面我们讲解第二个指令:Pull face 用来填充或者去除实体材料。

Offset face与pull face的区别:该指令和OFFSET FACE很像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就演示一下到底区别在哪里。

我们对长方体进行拔模操作:我们在对此实体进行offset face和pull face操作:Offset face:看的出来,offset face指令在偏移面的时候,是沿着拔模角度增加或者减少的。

Pull face:在利用Pull face指令时候,不是沿着拔模校对增加或者减少材料的。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个指令:Offset region指令,该指令是用来移动一系列区域的。

首先我们先该实体进行一定操作先去除一个长方形槽子。

现在,我们想把左边全部区域向右移动5mm。

上面的两个指令就很难做到。

移动前的距离大概在96左右。

移动后的距离大概在91mm,左边整个区域向左移动了5个mm该指令可以快速便捷的帮助我们在设计中修正一些实体参数,在结构设计中是十分常用的。

《UG编程培训教程》(2024)

《UG编程培训教程》(2024)

17
复杂曲面造型案例
汽车车身设计
利用UG的高级曲面造型工具,如NURBS曲面和多段 线曲面,设计流线型的汽车车身。
航空航天零件设计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对零件高精度的要求,利用UG的 精确曲面造型功能,如参数化设计和分析工具,设 计复杂的零件形状。
消费品外观设计
运用UG的自由曲面造型功能,设计出具有艺术美感 和实用性的消费品外观,如手机、家电等。
2024/1/26
18
05
数控编程基础
2024/1/26
19
数控加工基本概念
数控加工定义
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床进行操 作和控制的一种加工方法。
2024/1/26
数控机床组成
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 检测系统、机床本体等部分组 成。
数控加工原理
通过编制加工程序,将加工信 息输入到数控装置中,由数控 装置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机床 各运动部件的动作,从而完成 零件的加工。
05
多边形工具
用于绘制多边形,可以通过指定多边形的边数和中心 点来确定多边形的大小和位置。
8
草图编辑技巧
选择与删除
通过选择工具选择需要编辑的草图元素,使用删 除键或删除命令将其删除。
修剪与延伸
使用修剪工具对草图元素进行修剪,或使用延伸 工具将草图元素延伸至指定位置。
2024/1/26
移动与旋转
使用移动工具或旋转工具对草图元素进行位置调 整或角度旋转。
镜像与阵列
使用镜像工具对草图元素进行镜像复制,或使用 阵列工具创建多个相同的草图元素。
9
草图约束与尺寸标注
01
02
03
04
约束类型
UG支持多种约束类型,如水 平、垂直、平行、相切等,用 于限制草图元素的位置和形状

UG NX12.0产品设计基础教程 第六章 几何特征的基础操作

UG NX12.0产品设计基础教程 第六章 几何特征的基础操作

“全屏”的操作
单击该按钮退出全屏
6.5 同步建模
命令或工具栏图标的位置 (1)菜单插入同步建模。 (2)工具栏中点击若干同步
建模的按钮。
同步建模的功能解析
6.5 同步建模
命令或工具栏 图标的位置
(1)菜单插 入同步建模。
(2)工具栏中 点击若干同步建 模的按钮。
6.5 同步建模
命令或工具栏 图标的位置
2
阵列。
“变换”之“环形 阵列”的操作
3 6
4
5
分两次选取中心点作 为阵列参考点和原点
6.4 对象操作
6.4.1 控制对象模型的显示
“视图”的部 分工具条
C1 C2 C3
A1 A2 A3
A4 A5 A6 A7
B8
B1
B7
B2
B6
B3
B5
B4
C4 D1
D3
C5
D2
6.4 对象操作
6.4.2 删除对象 方法一:在绘图区选择模型上的若干几何特征,随后按路径:菜单编辑删除或者
第六章
几何特征的基础操作
6.1 特征的编辑
6.1.1 编辑参数
“编辑参数”指令的对象是已经完成创建的某个几何特征,调用该指令之后系统会弹出对话框,需要您
选择需要编辑的特征或在绘图区中选择需要编辑的特征,随后系统会根据您的选择弹出当初创建该特征使
用的指令窗口供您编辑。
“编辑参数”对话框的操作
对话框中 可选的特 征与模型 树中的项 目是一样 的
可编辑“拉伸6”的参 数,也可双击框中的 草绘尺寸编辑
6.1 特征的编辑
6.1.2 重排序 “重排序”可以改变 特征模型树中的次序 (即建模顺序),即 将重定位特征移至选 定的参考特征之前或 之后。对具有父子关 系的特征在重排序以 后,其子特征也会被 重排序。

模具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模具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1.UG运用能力:基础建模、出工程图、产品分模、结构设计等,现在分模的主流为手动加自动分模,即半自动分模方法,利用基础建模,曲面,曲线,同步建模等基础再加上MOLDWIZARD及胡波外挂工具进行模具设计。

在工厂里一般不用全参数化的分模方法。

2.模具结构理论知识:1)模架:主要分为三大类(32种)大水口:工字型模架四种AI/BI/CI/DI、无面板直身模架四种AH/BH/CH/DH。

选择方法:(1)制件结构简单、外观要求不是很严格、允许侧边有浇口痕迹,无其他特殊结构(2)能用大水口模架时不用细水口模架,大水口模架用于一次分型的模具细水口:有/无水口板的工字型模架、有/无水口板的直身行模架----适用于点浇口。

选择方法:(1)单型腔和成型制件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较大,要求多点进胶时常用细水口模架(2)一模多腔,其中有个别制件客户要求必须多点进胶或者制件必须中心进胶(3)一模多腔,个别型腔大小悬殊较大,用大水口时浇口衬套要偏离模具中心(4)齿轮模,多型腔的轮胎吹气模等(5)高度尺寸的的桶形、壳形或者盒形制品(6)制件精度高,尺寸公差范围小,寿命要求高的模具应使用细水口模架简化细水口:有/无水口板的工字型模架、有/无水口板的直身行模架。

(1)两侧有较大的侧抽机构(滑块、油缸),用细水口模架时间很长(2)母模侧有滑块的大水口模具常用简化型细水口模架中的GAI和GCI系列2)成型系统:分型面的设计:原则:1.要通过产品的最大外形轮廓线。

2.让产品外观漂亮、美观“不留”痕迹。

3.让模结构简单,而又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4.开模时产品要留后模。

5.保证产品的制造精度。

6.应满足注塑生产时的排气要求。

7.应考虑脱模斜度的影响。

8。

能做碰穿绝不做插穿。

行位、斜顶:3)浇注系统:浇口:普通大水口入水方式:优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注塑速度快。

生产率高、补压方便、易调模改模。

缺点:产品表面会有一个小疤痕,增加了注塑工的修剪工作量。

UG模具设计常用命令

UG模具设计常用命令

UG模具设计常用命令UG重要命令的常规操作:一.角色设置,需要设置成具有完整菜单的高级功能二.模块:1)注塑模向导:1只适合于简单产品的自动分模,2产生的垃圾文件很多,弃用2)装配模块:1每一个工件都有一工件名,文档的管理很不方便,2修改工件时需要设置为工作部件,很不方便。

3)建模模块:最为方便,文件管理方便,修改方便,适合于手动分模三.个性化的设置:UG的命令启用方式:1下拉式菜单,2图标,3快捷命令在定制里要知道: 1.如何去掉图标下面的文字 2.工具条的调用与否 3.图标大小的调整,图标的移动 4.快捷命令的设置,角色的创建与加载。

当在定制里定制好一个自己常用的命令方式时即可创建保存二胺后在复制一个.mtx,在见工的时候随身带着当在用别人的ug时即可随时调用,个性化设置随身带着。

四. 下拉菜单命令的重点掌握(1)文件:1导入导出:x.t igs stp dxf 。

x.t通常是指UG的高版本转到低版本,igs,stp三D软件之间的共享,IGS基于面形式,STP基于体形式,有时客户提供的后缀为STEP,我们需要改为STPDXF调用的2D组立图,利用燕秀的组立图输出。

UG4.0会出现一个单位冲突,就需要用变换的比例把线条缩水25.4倍。

利用组立图画模具结构(2)编辑:1.复制显示,这作幻灯片抓图用的也就是复制绘制好的模具放在ppt上打开给客户看的。

2选择的优先级别了解就行,主要是在对产品进行鼠标选择时优先选择面还是体或线等。

3.隐藏命令重点掌握,其中ctrl+B隐藏,ctrl+shift+U取消全部隐藏,ctrl+shift+K选择要取消的的隐藏.4.对象显示(ctrl+j)重点了解:1)改变对象色,透明,检查有无干涉。

2)局部着色,检查分型面。

5.曲线里掌握曲线长条命令,曲片分模时用来延长线做片的剪切。

6.特征里,移除参数与实体密度,设置密度与分析里的质量属性一起用,用于报价。

7.面:重点掌握移动面,删除面,删除面主要用在去R,4.0在编辑的最底下,在6.0里单击右键有一个同步建模的工具.(3)视图:操作里的查看剖面(ctrl+H),检查产品与分模后有无干涉或破穿.(4)插入:1)草图,用来作一些简单的实体和拼镶时作节面,重点了解投影,偏置,镜像,转化为自参考,了解一下简单的约束与标注。

如何在UG里采用关联技术设计模具

如何在UG里采用关联技术设计模具

1、打开UG2、新建一个装配文件,文件名自取;3、进入文件(如果最开始出现了一个“添加组件”对话框,把他叉掉),如下图(图中画圈的两个标签分别是“装配导航图”和“部件导航图”);此时根部件(modelCAD_show部件)自动设为为根部件,如果没有设为工作部件,双击即可。

4、在根部件下建立上模和下模:在菜单栏中的“装配”->“组件”->“新建部件”,出现“新建”对话框(下左图),输入文件名“shangmo.prt”,点击“确定”,弹出“新建部件”对话框(下右图),注意图中圈的复选框,要选为“模型(“model”)”,不然会出错。

点击确定即可:同理插入“xiamo.prt”部件,最后的装配导航图如下:5、在已建立的上模部件中的零件将“shangmo”选为工作部件(双击,或者右键点击“设为工作部件”),利用步骤4的方法创建上模板、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和凸模。

同理,创建下模的零件下模板、凹模和螺钉,如下图(灰色部分因为不是工作部件而变成灰色):、6、设置尺寸参数:将根部件设为工作部件,在菜单“工具”->“表达式”打开“表达式对话框”,在名称和公式中分别输入变量的名称和数值,点击应用,添加变量,共添加以下变量。

如下图:L、B分别表示卸料板(同时也是凹模座、凸模固定板)的长、宽。

WAI_L、WAI_B分别指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长、宽H1 、H2、HC、H3、H4、H5分别指上模板板厚、凸模固定板厚度、弹簧间隙、卸料板的厚度、凹模座厚度和下模板的厚度t指料厚7、绘制草图:将根部件设为工作部件,添加一个“caotu.prt”部件,再将“caotu”部件设为工作部件,绘制草图,如下图:图中三个圆分别表示(从外到里)零件尺寸、凹模尺寸和凸模尺寸。

(注:UG中自动生成的尺寸不算约束尺寸,只有手动标注或者手动改过的尺寸才是约束尺寸,否则这个尺寸在表达式对话框中看不到。

)退出草图,“工具”->“表达式”进入表达式菜单,添加如下变量其中,D为零件的标准直径,最小偏差是指零件允许的最小偏差,间隙是指凸模与凹模的最佳间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真服了这是同步建模不是建模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 Mode)利用一种显示在部件导航器中有时序的特征线性树,建立与编辑模型。

这是传统的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模式,也是在NX设计中的主要模式。

此模式对创新产品设计的部件是有用的。

通过它,可以基于构入草图、特征内的设计意图、预定义的参数和用于建模部件的时序去修改设计的部件。

图1-1所示六角螺母的建模模式是一种基于历史的模式,它是一个相关参数化模型。

1.2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Free Mode)是一种独立于历史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改变是修改模型的当前状态,并用同步关系维护已存在于模型中的几何约束条件。

在几何构建或修改时,特征操作历史不被存储,不对一系列特征建立时间顺序的依附。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提供对基于历史建模的另一种可替换的建模模式,用户可在一个更简单、更开放的环境中快速地设计。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有如下优势:
∙不限制模型中一系列特征操作的时间顺序。

∙同步建模命令允许修改模型,而不管其由来、相关性和建立过程。

∙因为特征操作没有时间顺序,所以也没有特征回放。

∙自由建模模式并不意味着没有特征。

在此模式中,某些NX命令,
如孔、倒圆、倒角和同步建模的尺寸命令被处理为“同步特征
(Synchronous Feature)”。

可以用与创建它们相同的方式对其进行编
辑。

在后续发布的版本中,将添加更多的同步特征。

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基于模型的当前状态,没有一个排列好的特征顺序去建立与编辑模型,仅建立不依附时间顺序结构的同步特征。

同步特征是一个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建立和存储的特征。

同步特征仅修改局部几何体,无须更新和回放全程特征树。

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可以比在历史模式中更快地编辑特征。

当需要探测设计概念且无须预先规划建模步骤时,独立于历史的模式是非常有用的。

对后续设计的修改,如加工时,这种场合下的部件模型可以没有或是缺乏历史,或机械师不想在修改编辑模型时冒风险,它也是有价值的。

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可以使用许多在基于历史的模式中有效的相同命令。

某些命令用于建立局部特征,它们作为一特征集合被列在部件导航器中,独立于任一回放时序。

尽管同步特征在部件导航器中看上去类似于基于历史的特征,但编辑它们需要的时间不会随特征列表的增长而增加。

当对特征进行编辑时,没有历史反转或回放,这使得模型特征更新的效率显著提高。

利用History-Free Mode可以快速设计和探究新概念,而无须预先计划建模步骤。

可以方便地考察询问设计与理念,进行测试和在周围移动对象并删除那些不工作的对象。

对于所有导入的或遗留的模型,History-Free Mode是最佳的建模方法,因为这些模型已经没有历史。

History-Free Mode基本上是一种环境,在其中不累积线性历史,没有特征回放。

当工作在History-Free Mode中时:
∙可以同时使用传统建模命令和同步建模命令。

 ∙可以利用同步建模命令方便地修改模型,不管它是怎样建立的。

在History-Free模式中,这些命令可以建立与在History模式中一样的特
征,并且显示在部件导航器中。

∙当Face Finder有效时,在命令中利用它可以帮助用户选择要修改
的其他相关面。

∙可以在与建立它们使用的相同的对话框中,通过改变它们的参数,
编辑同步特征。

∙可以在图形窗口中选择局部特征。

∙可以分割体到多个体(例如,利用Extrude和Trim Body命令)。

History-Free模式的特点如下:
∙Part Navigator没有Timestamp Mode。

∙仅对产生同步特征的命令建立表达式。

∙没有整体特征更新或特征回放(因为没有历史)。

注意:尽管在History-Free Mode中因为不保存历史,没有特征回放,但是在History Mode中建立的同步建模特征将和其他在此模式中建立的传统建模特征一样回放。

∙没有反转有效(尽管Undo是有效的)。

∙一个装配可以包含历史和无历史组件的组合。

图1-2所示模型的建模模式是独立于历史的模,它利用同步建模方法添加线性尺寸约束,从而改变两同轴柱面与顶面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