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钳助产术

合集下载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产钳助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产科领域,旨在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本文将对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分析进行讨论。

一、产钳助产的背景随着医疗技术和理念的不断进步,产钳助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产钳助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使用的是原始的产钳。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界对产钳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现代产钳的设计更加安全有效。

二、产钳助产的原理产钳助产通过将产钳安置在胎儿头部和产妇盆腔之间,以提供额外的力量,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产钳通常由两个弧形钳夹组成,分别安置在胎儿头部的侧面,然后医生慎重地使用产钳施加力量,协助胎儿通过产道。

三、产钳助产的适应症1. 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营养不足、缺氧等情况可能导致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此时使用产钳助产可以缩短产程,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2. 产妇盆腔疾病:如骨盆狭窄、骨盆畸形等情况,使得自然分娩成为困难的可能。

此时使用产钳助产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分娩,避免产程延长或并发症发生。

四、产钳助产的操作要点1. 选择合适的产钳:根据产妇盆腔和胎儿头部的大小及位置,选择适合的产钳,确保产钳与胎儿头部充分贴合。

2. 安置产钳:医生在产妇阴道内插入手指,轻轻将两个产钳夹夹住胎儿头骨,然后将产钳头轮流插入产道,注意掌握好力度和方向。

3. 施加力量:医生需要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确定施加力量的时机和方向,同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避免给产妇和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五、产钳助产的优势与风险1. 优势:a. 缩短分娩时间:产钳助产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缩短产程,减少阵痛和疲劳。

b. 降低剖宫产率:对于一些无法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来说,产钳助产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c. 减少围产儿并发症:产钳助产可以减少胎儿在产程中的窘迫和缺氧风险,降低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2. 风险:a. 头皮或软组织损伤:不当的产钳应用可能会导致胎儿头皮或软组织的损伤,需要医生慎重操作。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产钳是一种常见的助产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助产中。

它通过夹持胎儿头部,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本文将对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优势和风险。

一、产钳助产的应用产钳助产适用于以下情况:1. 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供氧和营养不足,常见的原因包括胎盘功能不全和胎儿畸形等。

在这种情况下,产妇可能无法通过自然分娩顺利生产,因此需要借助产钳来辅助分娩。

2. 分娩进展缓慢:有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面临分娩进展缓慢的问题,如宫口开张不全或产力不足。

产钳可以帮助加速分娩进程,保障母婴安全。

3. 快速分娩需求:某些情况下,如胎心异常或突发并发症,需要迅速完成分娩。

产钳助产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顺利分娩,有效预防并减少可能的风险。

二、产钳助产的优势1. 减少剖宫产率:剖宫产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紧急分娩方式,但它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子宫破裂、感染等。

产钳助产可以帮助产妇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减少相关风险。

2. 提高分娩效率:产钳能够增加产力,加速分娩进程。

对于那些分娩进展缓慢的产妇,使用产钳可以有效地提高分娩效率,缩短产程。

3. 保护母婴安全:产钳助产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确保操作的安全有效。

在正确使用产钳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护母婴的安全,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三、产钳助产的风险1. 头部外伤:错误使用产钳可能导致胎儿头部外伤,如头皮血肿、颅骨骨折等。

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产钳时必须非常小心和谨慎,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2. 会阴撕裂:使用产钳时,可能会导致产妇会阴组织的损伤,增加会阴撕裂的风险。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临床医生需要注意操作技巧和分娩力度的掌握。

3. 母婴感染:在使用产钳时,如果材料没有得到有效的消毒或操作时不洁净,可能会引发母婴感染。

因此,医生在使用产钳前需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材料的无菌性。

四、产钳助产的操作注意事项1. 选择适应症:产钳助产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正确使用。

产钳助产术

产钳助产术

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术和产钳术是解决困难分娩的重要产科助产手术。

两者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但不能完全相互代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施。

在实施助产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助产器械的先决条件,综合评价产妇的一般情况、骨盆情况、胎儿的一般情况、大小、胎位、颅骨重叠程度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能得到的设备及人员的支持、施术者使用助产器械的熟练度。

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按操作规范进行,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产钳术:产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期或17世纪初始。

常用的产钳有适用于枕前位牵引娩出的Simpson产钳,适用于枕横位、枕后位的牵引和旋转的Kjelland产钳,适用于臀位后出头助产的Piper 产钳。

[常用器械]1.骨盆出口产钳①在阴道口不用分开阴唇就可以看到胎儿头皮;②胎儿骨质部已到达盆底;③矢状缝位于骨盆前后径上,或为左枕前、右枕前或左枕后、右枕后;④胎头位于或在会阴体上;⑤胎头旋转不超过45°。

2.低位产钳胎头骨质部最低点位于或超过坐骨棘水平下2cm,但未达盆底,①旋转45。

或少于45°(左枕前或右枕前转至枕前位,或左枕后或右枕后转至枕后位);②旋转超过45。

3.中位产钳胎头衔接但先露在坐骨棘水平下2cm以上。

4.高位产钳在上述分类中未包括的。

(一)适应证1.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2.需要缩短第二产程,如产妇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以及有胎儿宫内窘迫者。

3.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者、臀位后出头困难者。

4.胎头吸引术失败者,经检查可行产钳者用产钳助娩,否则改行剖宫产。

(二)禁忌证(1)不具备产钳助产条件者。

(2)异常胎方位,如颏后位、额先露、高直位或其他异常胎位。

(3)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不能结束分娩者。

[助产指征]产钳助产不当可导致母儿严重创伤,因此决定施术时,除有上述适应证外,还应具备下列施术指征。

(1)宫口必须开全,阴道检查扪不到宫颈边缘,胎头双顶径平面已通过宫颈口。

产钳助产术-医学课件

产钳助产术-医学课件

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02
正确的产钳助产术操作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
安全。
推广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应用
03
通过本课件的推广,促进产钳助产术在临床中的规范应用,提
高产科质量。
课件内容概述
产钳助产术的基本原理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步骤
介绍产钳助产术的定义、作用原理、适应 症和禁忌症等基本知识。
详细阐述产钳助产术的操作过程,包括产 妇的准备、产钳的选择和放置、胎儿的娩 出以及产后的处理等。
分类
根据产钳的放置位置和作用方式,可分为低位产钳、中 位产钳和高位产钳。
应症与禁忌症
01
适应症
适用于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母体合并症等 需要尽快结束分娩的情况。
02
禁忌症
包括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儿巨大、产道异常 等。
手术器械介绍
01 产钳
由两个弯曲的叶片组成,形似钳子,用于夹住胎 儿头部协助娩出。
术前宣教
向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手 术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 险,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 消毒铺巾,导尿排空膀胱。
术中操作
麻醉选择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特殊 情况可选择全身麻醉。
牵引或旋转
按照分娩机制,牵引或旋转产钳协助胎儿 娩出。
产钳放置
根据胎儿先露部的高低和产钳的类型,选 择合适的产钳并正确放置。
产钳助产术的注意事项
产钳助产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强调产钳助产术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预防感染、避免产道损伤、确保胎儿安 全等。
介绍产钳助产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 理措施,如产后出血、产道裂伤、新生儿 窒息等。
02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区别与选择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区别与选择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区别与选 择
目录
• 引言 • 产钳助产术 • 胎头吸引术 •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的区别 • 如何选择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在 临床实践中的区别,以便为医生 在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时提供参 考。
02
分析两种手术的优缺点,以便更 好地满足产妇和胎儿的需求。
探讨如何降低两种手术的并发 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母婴预后 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 更多参考依据。
谢谢观看
产钳助产术可能导致胎 儿头皮损伤、颅内出血 等并发症,胎头吸引术 可能导致胎儿头皮水肿 、血肿等并发症。
在适应症选择正确的情 况下,产钳助产术和胎 头吸引术的成功率均较 高,但存在个体差异。
术后护理对于两种手术 的成功至关重要,需要 密切观察母婴情况,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两种手术在特殊情 况下的应用,如多胎妊娠、早 产等情况。
适用范围
01
02
03
胎儿胎位异常
如横位、臀位等,使得胎 儿无法正常娩出。
胎儿缺氧
当胎儿在母体内出现缺氧 情况,需要尽快娩出时。
其他情况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胎 盘早剥、子宫破裂等,可 能需要使用产钳助产术来 迅速娩出胎儿。
操作方法
准备
医生会对产妇进行会阴切开术 ,以便于产钳的插入。
放置产钳
医生会将产钳放置在胎儿两颊 部,确保产钳与胎儿头部的弧 度相吻合。
对胎儿的影响
产钳助产术可能对胎儿的头部造成一 定的机械性损伤,而胎头吸引术可能 引起胎儿头皮损伤、颅内出血等并发 症。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引言助产术是指在产程过程中,在必要时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以协助胎儿出生的过程。

产钳助产和胎头吸引助产是其中两种常见的助产方式,它们都是在产程中出现困难时使用的工具。

在临床实践中,这两种助产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本文将对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帮助临床医生在遇到产程难产时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助产方式。

一、胎头吸引助产胎头吸引助产是指使用专门的吸引器将产妇的胎儿头部吸出,在产程中解决难产的一种助产方式。

胎头吸引助产适应于产程中,胎头下降至会阴水平但是无法通过自然分娩的情况。

它的禁忌症包括盆腔狭窄、胎儿娩出偏位、胎盘早期剥离等情况。

胎头吸引助产的操作一般由专业的医生进行,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对产妇和胎儿状况的严密观察。

胎头吸引助产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对产妇和胎儿的伤害相对较小、胎儿头部表皮破损较少。

但其缺点是操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对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可能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严重的损伤。

二、低位产钳助产低位产钳助产是指在产程中,当胎儿头部已经到达骨盆出口但无法通过自然分娩时,使用专用的产钳夹夹住胎儿头部,通过轻轻的牵引来帮助胎儿出生的方法。

低位产钳助产的适应症包括头位单胎产程中产程拖延,产程阻止的胎儿为下降至会阴水平。

其禁忌症包括臀位或其他不正常胎位、外生殖器疾病、髂前联合不宜辗转之情况等。

低位产钳助产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相对简单,一般临床医生都会接受相应的训练和培训,对产妇和胎儿的损伤相对较小,对设备和环境要求相对较低。

但其缺点在于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产妇和胎儿的严重伤害,而且低位产钳助产后产妇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产后并发症。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在临床上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的不同对两种助产方式的选择和应用都有明确的限制。

在临床效果上,两种助产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与缺点。

在操作过程中,胎头吸引助产需要对身体和环境要求更高,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一旦操作不当可能造成产妇和胎儿的严重损伤。

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妇产医学论文

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妇产医学论文

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妇产医学论文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妇产医学论文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妇产医学论文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杨春霞邱娅玉光叫郑明惠杨立英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景洪666100 [摘要] 目的探究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横切口剖宫产术患者72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徒手助产,观察组采用产钳助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子宫切口裂伤情况、胎头娩出时间以及新生儿并发症。

结果对照组胎头娩出时间为(56.4±11.6) s,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为(35.3±5.6) s,对照组胎头娩出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对照组子宫切口裂伤、新生儿并发症例数均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应用产钳助产简便实用,而且能够显著缩短胎头娩出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关键词] 产钳助产;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图分类号] R7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9(b)-0173-02 产钳助产术[1]是产科常用的解决难产的手术。

产钳由金属材料制成,分为左右二叶,产钳的设计是十分合理的。

正常情况下,产钳的左、右二叶分别放置在胎儿的耳部,医生依靠均匀用力,帮助胎儿娩出。

顺利的产钳助产对新生儿没有不良影响。

剖宫产术[2-3]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

由于麻醉学、输液、输血、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某些产科合并症和难产,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现就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横切口剖宫产术患者72例,针对产钳助娩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中的优势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与常规助产方式的临床比较

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与常规助产方式的临床比较

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与常规助产方式的临床比较剖宫产术是一种在医学上非常常见的分娩方式,对于某些孕妇来说,自然分娩并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剖宫产术则成为了唯一的分娩选择。

在剖宫产术中,助产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同时确保母婴的安全。

在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与常规助产方式是两种比较常见的助产操作方式,今天我们将就这两种助产方式进行一下临床比较。

我们来谈谈单叶产钳助产。

单叶产钳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剖宫产术的产钳,它由医用不锈钢制成,具有耐腐蚀、抗压能力强等特点。

在剖宫产术中,医生会通过腹部切口取出胎儿,而单叶产钳则被用来辅助医生将胎儿从子宫中抽出。

使用单叶产钳进行助产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操作简单,医护人员只需要把产钳悬挂在胎儿颅骨上并施加适当的力量即可完成操作;二是对母婴的伤害较小,单叶产钳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对母体、胎儿造成的伤害较小,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风险。

我们来谈谈常规助产方式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在常规助产方式中,医护人员会使用一些传统的辅助工具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比如产钳或者吸引器。

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助产方式并不是首选的方式,因为它在操作的过程中对胎儿、母体造成的伤害较大,同时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难度也较大。

常规助产方式并不适用于剖宫产术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是一种更加合适的选择,它在操作的过程中操作简单,对母婴的伤害较小,同时还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单叶产钳助产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助产方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单叶产钳助产在剖宫产术中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是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助产操作的安全性。

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与常规助产方式是两种比较常见的助产操作方式,而单叶产钳助产则更适用于剖宫产术中。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单叶产钳助产会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助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病房 时,如麻醉 已清醒 ,立即诱导病人大 声说话,以了解
有无 喉返神经损伤 。 于术后出现 声音嘶哑者 , 对 应做好安慰解 释工作 ,也可适 当使用营 养神经 的药物 以促 进康复 。本组 2 例病人术后有 不同程度 的声音嘶哑,经氧气雾化吸入 、理疗 、 针灸等处理 , 出院前 已逐渐 好转 , 在 3个 月后复查均发音正常 。 1 甲状旁腺损伤 : 甲状旁腺损伤 可导致 甲状 旁腺功 能 . 4 低下 ,引起低钙血症 ,需终生服用钙剂 。术 中通常保 留 B r ey r 韧带附近靠背侧部分 甲状腺 组织 , 这样 可 以避免损伤后方 的甲
状旁腺 。 此类 病 人 要 特 别 注 意 饮 食 控 制 , 限制 含 磷 较 高 的 食 物 ,
及时处理 。同时 向患者 作好解释安慰工作, 减轻 患者的心理负
担 ,使之积极配合 ,早 日康复。 ( )其他 并发症 的观 察及 护 4 理。 手足抽搐常是 甲状旁腺损 伤所 致 。 故应 该注意观 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 ,如 出现上述症 状,应立 即报告医生,等 ,因 甲状旁腺 分泌 甲状 旁腺素 (T P H),其生理功 能是调节体 内钙 的代谢 并维持钙和磷 的平 衡,当血磷增高 时, 会影 响钙 的吸 收导致血 钙进一步降低而加 重病情 。 根据病情给 予 口服 ( 咀嚼碎后服用 ) 或静 脉补充钙剂, 必要时加用维生素 D3 ,以促进 钙在肠道的吸收 。 1 手足抽 搐: . 5 术后 1 3 ~ d应特别注 意观察病人是否 出现 面部、口唇周 围或手 、足针刺 感、麻木 感甚至强直感 ,重者可 有手足 阵发性痛性 痉挛 ,经及 时给予静 脉补 钙治疗病情 均缓 解 。对该类病人应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使病
系 甲亢患者 ,术后应继续 规律 口服碘剂,如 出现 高热 、脉速 、
血压升高 、烦躁等 甲状腺危象 ,立刻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如物 理降温 、肾上腺皮质激素 等应 用。 甲状腺手术是一项风 险较 大、有潜 在危 险的手术 。术 中、 术后 2  ̄4 4 8 h可发生危及 生命 的并发症 。故术 中严密仔细操 作,术后认真 、细致观 察,精心护理 和积极 的预 防是非 常重要 的,能及 时发现 病情变化 ,做出及时处理,避免和减少 并发症
并在 降低 母儿发病 率和新 生儿病 死率方面起一定 的作 用。 关键 词:产钳助产术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 2 19
文章编号 :10 — 4 4( 0 0 4 0 4 2 0 4 7 8 2 1 )0 — 1 卜0
浅析产钳助产术
盖淑珍 ( 黑龙 江省 嫩 江 县 九 三 分 局 七 星 泡 农 场 医 院 1 1 3 6 4 5)
[ 摘
要] 掌握好适应症 ,熟练 而正确地施行产钳助产术 ,是 比较安全 而实用的助产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 胎头 产程
文 献 标 识 码 :B 1 产 钳 术 的指 征
( )出血和 引流 管 的观察及 护理 。出血 多发 生 于术后 1
2  ̄4 , 4 8 主要 由于 甲状 腺血供丰富 , h 腺体切 除创面渗血 所致 。
术后注意观 察引流液的颜色 、量及性状 , 并保持 引流通畅 ,一
般根据 引流 情况 于术 后 2  ̄7 4 2h拔除。同时要减少颈部 活动 ,
甲状腺癌术后 主要的并发症 。 如术中发现喉返神经切 断或有损
伤 ,可立即行 自体静脉桥接修复 ,效果确切 可靠 。当病人术后
经损伤观察及护 理。由于 甲状腺周 围解剖复杂,处理 甲状腺血 管时易误伤神经 ,因此 术后应该注 意观察患者是否有 嘶哑、失
音 、呛 咳 等 症 状 , 有 上 述 症 状 , 及 时报 告医 生 , 明原 因 , 如 应 查
以减少手术 部位 的渗血 。敷料渗湿或污染时要及 时更换。 ( ) 2 喉头水肿及窒息 的观 察护理 。 术毕后常规予低流量吸氧 , 如痰 多黏稠 。可给予 超声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 ,减轻喉头水肿 。 另外 , 窒息也可 以由于出血压迫、气管软化或喉返 神经 损伤等 引起 ,应根据病 因相 应处理 ,必要时神经气管切开 。 ( )神 3
的发生 ,从而提高疗效 。
参 考 文 献
【】韦琼. 1 两种 心理护理对 甲状腺手 术病人的影响 【] 药理 医 J.
药 学 杂 志 ,2 0 , 1 1 0 3 6( ): 5 2 15.
【】王 志明,李新营 , 吕新生 ,等. 2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 中 J. J 国普 通外科杂志 ,2 0 ,1 1 0 3 2):7 5 0( 2.
21 0 0年 4月第 l 卷 第 0 9 8期
C ia ahC r hn He t ae 人 能够积 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
2 护 理 体 会

经验 交 流 ・
气管 内套 管 6 h消毒 1 ,严格无菌操 作。 ~8 次 1 甲状 腺危象 :甲状腺 危象发生于 甲亢患者 ,多发生 . 2 在术后 1 ~ 6 ,术 后出现高热、脉搏快而弱 、烦躁 、谵妄、 2 3h 呕吐等危象症 状,应及时报告医师 ,迅速处理 ,给氧 、镇静和 降温 ,应用碘剂和地塞米松滴注 ,迅速控制 症状。甲亢患者手 术前 均应行抗 甲亢治疗 ,待症状基 本控 制,再服用 碘溶 液 2 周后手术 ,可 减轻术后危象 的发生 。 1 喉返神 经损 伤:一侧 喉返 神经损伤 能引起声嘶 ,双 I 3 侧 喉返神经损伤 可导致失音或严重 的呼吸 困难 , 至窒息,需 甚 立 即做气 管切开 。行一 侧或双侧 甲状腺 腺叶全切和/ 或颈 部淋 巴结清扫术 , 易损伤 喉返神经, 久性的喉返神经麻痹成 为 极 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