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件可靠性考试规范v.

合集下载

可靠性试验规范

可靠性试验规范

可靠性试验规范-试验方法目次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2.1 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 environment) (1)3 试验项目 (1)3.1 A 组环境可靠性试验 (1)3.2 B 组结构可靠性试验 (10)4 记录 (17)附录 A 外观检查项目 (18)附录 B 功能检查项目 (19)附录 C 射频检查项目 (20)图表目录表1 外观检查项目 (18)表2 功能检查项目 (19)表3 射频指标检查项目 (20)可靠性试验规范-试验方法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2.1 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 environment)温度T = 20 –25 ℃ ,相对湿度RH = 40 –60 %。

3 试验项目3.1 A 组环境可靠性试验3.1.1 气候环境试验3.1.1.1 低温运行a) 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b)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30℃ (CDMA 手机, Gota 产品,车载产品);-20℃(便携式手机);-10℃(网卡、接入盒、固定台、监视终端);2) 持续时间: 16H (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电压拉偏:在开机电压下进行试验(如在 3.5 V 进行电压拉偏试验);4)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

c) 测试设备:综合测试仪,温度试验箱d)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放进温度试验箱,连接好充电器,开机,样机处于充电待机状态。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下降到设定的温度。

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 4 小时,对试验样机进行在线射频监测。

量测时,样机不应从试验箱中取出。

5) 接着,使样机的处于开机电压(例如 3.5 V)下进行电压拉偏试验,拉偏作用时间为 4 小时,然后对样机的射频性能按附录 B 进行测试。

量测完成后,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低温恢复到常温。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1.......................... 测试标准框架361.1整体框架361.2测试样品数361.3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422........................ 外观等级面划分422.1外观等级面定义42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433.1距离433.2时间443.3位置443.4照明443.5环境44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444.1膜厚测试44试验目的 (44)试验条件 (44)合格判据 (45)4.2抗MEK(丁酮)测试45试验目的 (45)试验条件 (45)程序 (46)合格判据 (47)4.3附着力测试47试验目的 (47)试验条件 (47)程序 (49)合格判据 (51)等级描述说明 (52)测试工具 (53)4.4RCA纸带耐磨测试53试验目的 (53)试验条件 (53)程序 (54)合格判据 (55)4.5酒精摩擦测试55试验目的 (55)试验条件 (55)程序 (56)合格判据 (57)4.6橡皮摩擦测试57试验目的 (57)试验条件 (57)程序 (58)合格判据 (58)4.7振动摩擦测试59试验目的 (59)试验条件 (59)程序 (60)合格判据 (61)说明 (62)4.8铅笔硬度测试62试验目的 (62)试验条件 (62)程序 (63)合格判据 (66)测试工具 (67)4.9抗脏污测试67试验目的 (67)试验条件 (67)程序 (68)合格判据 (69)4.10牛顿笔测试69试验目的 (69)试验条件 (69)程序 (70)合格判据 (70)说明 (70)4.11显微维氏硬度测试71试验目的 (71)试验条件 (71)程序 (71)合格判据 (72)4.12耐化妆品测试72试验目的 (72)试验条件 (72)程序 (72)合格判据 (73)4.13耐手汗测试73试验目的 (73)试验条件 (73)程序 (74)合格判据 (75)说明 (75)4.14低温存储76试验目的 (76)试验条件 (77)程序 (77)合格判据 (77)4.15高温存储78试验目的 (78)试验条件 (78)程序 (78)合格判据 (78)4.16交变湿热79试验目的 (79)程序 (80)合格判据 (80)4.17温度冲击81试验目的 (81)试验条件 (81)程序 (81)合格判据 (82)4.18太阳辐射82试验目的 (82)试验条件 (82)程序 (83)合格判据 (84)说明 (84)4.19盐雾测试86试验条件 (86)程序 (86)合格判据 (87)4.20水煮测试90试验目的 (90)试验条件 (90)程序 (90)合格判据 (90)说明 (91)4.21切片测试91试验目的 (91)试验条件 (92)程序 (92)合格判据 (95)4.22内部件附着力测试95试验目的 (95)试验条件 (95)程序 (96)合格判据 (96)4.23内部件交变湿热96试验目的 (96)试验条件 (96)程序 (96)合格判据 (97)说明 (97)4.24内部件温度冲击97试验目的 (97)试验条件 (97)程序 (97)4.25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98试验目的 (98)试验条件 (98)程序 (98)合格判据 (99)4.26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100试验目的 (100)试验条件 (101)程序 (101)合格判据 (101)4.27钢丝绒测试101试验目的 (101)试验条件 (101)程序 (102)4.28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1023D涂层 (102)小部件 (103)5.................... 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1055.1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105试验目的 (105)试验条件 (105)5.2落锤测试106试验目的 (106)试验条件 (107)程序 (109)合格判据 (110)5.3弯折测试111试验目的 (111)试验条件 (111)程序 (114)合格判据 (114)5.4拉力测试115试验目的 (115)试验条件 (115)程序 (116)合格判据 (116)5.5NMT粘合质量初判117试验目的 (117)试验条件 (117)程序 (117)合格判据 (118)5.6NMT剪切强度测试119试验目的 (119)试验条件 (119)程序 (121)合格判据 (121)5.7NMT定向跌落测试121试验目的 (121)试验条件 (122)程序 (123)合格判据 (124)5.8按键手感124试验目的 (124)试验条件 (124)合格判据 (125)5.9按键弹力曲线测试125试验目的 (125)试验条件 (125)资源要求 (125)测试步骤 (126)合格判据 (128)5.10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128试验目的 (128)试验条件 (129)程序 (130)合格判据 (131)5.11表面能测试131试验目的 (131)试验条件 (132)程序 (132)合格判据 (134)说明 (135)附OWENS 计算方法 (135)5.12装饰件拉拔力测试136试验目的 (136)试验条件 (136)程序 (136)合格判据 (137)5.13卡托三杆弯测试137试验目的 (137)试验条件 (137)程序 (138)合格判据 (139)5.14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139试验目的 (139)程序 (140)合格判据 (140)5.15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141试验目的 (141)试验条件 (141)程序 (142)合格判据 (142)5.16卡托扭曲测试143试验目的 (143)试验条件 (143)程序 (144)合格判据 (144)5.17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144试验目的 (144)程序 (145)合格判据 (145)5.18卡托弯折测试146试验目的 (146)试验条件 (146)程序 (147)合格判据 (147)5.19螺钉防松扭力测试147试验目的 (147)试验条件 (147)程序 (148)合格判据 (148)5.20螺钉破坏扭力测试149试验目的 (149)程序 (149)合格判据 (150)6............ 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1506.1抗化学试剂测试150试验目的 (150)试验条件 (150)程序 (150)合格判据 (151)6.2附着力测试151试验目的 (151)试验条件 (151)程序 (151)合格判据 (151)说明 (151)6.3铅笔硬度测试152试验目的 (152)试验条件 (152)程序 (152)合格判据 (152)测试工具 (153)6.4显微维氏硬度测试153试验目的 (153)试验条件 (154)程序 (154)合格判据 (155)6.5耐化妆品测试155试验目的 (155)试验条件 (155)程序 (155)合格判据 (156)6.6耐手汗测试156试验目的 (156)试验条件 (156)程序 (156)合格判据 (157)说明 (157)6.7低温存储157试验目的 (157)试验条件 (157)程序 (157)合格判据 (157)6.8高温存储158试验目的 (158)试验条件 (158)合格判据 (159)6.9交变湿热159试验目的 (159)试验条件 (159)程序 (159)合格判据 (160)6.10温度冲击160试验目的 (160)试验条件 (160)程序 (160)合格判据 (161)6.11酒精摩擦161试验目的 (161)试验条件 (161)合格判据 (162)6.12钢丝绒测试162试验目的 (162)试验条件 (163)程序 (163)合格判据 (163)6.13盐雾试验164试验目的 (164)试验条件 (164)程序 (165)合格判据 (165)6.14水煮测试165试验目的 (165)试验条件 (165)合格判据 (166)说明 (166)6.15太阳辐射167试验目的 (167)试验条件 (167)程序 (167)合格判据 (167)说明 (167)6.16背面油墨阻抗测试167试验目的 (167)试验条件 (167)程序 (168)合格判据 (168)6.17挤压测试169试验条件 (169)程序 (169)合格判据 (170)6.18镜片推脱力测试171试验目的 (171)试验条件 (171)程序 (171)合格判据 (172)6.19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172试验目的 (172)试验条件 (172)合格判据 (172)6.20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172试验目的 (172)程序 (173)合格判据 (174)6.21落球测试175试验目的 (175)试验条件 (176)程序 (176)合格判据 (176)6.22环对环挤压测试177试验目的 (177)试验条件 (178)程序 (178)合格判据 (178)6.23透光率179试验目的 (179)合格判据 (179)说明 (179)6.24水滴角180试验目的 (180)试验条件 (180)合格判据 (180)6.25表面能测试1807...................... 特殊工艺测试方法1807.1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180试验目的 (180)试验条件 (181)程序 (181)合格判据 (181)7.2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181试验目的 (181)试验条件 (181)判定依据 (182)7.3贴片logo环境测试182试验目的 (182)试验条件 (182)合格判据 (182)7.4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183试验目的 (183)试验条件 (183)程序 (183)合格判据 (184)7.5屏蔽罩性能测试184高温测试 (184)吃锡测试 (184)绝缘电阻测试 (184)耐电压测试 (185)8................... 供应商ORT测试要求1858.1应用说明18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可靠性测试规范.公司名称:XXX文件编号:ZGG-xxx-1-2016发行日期:2016-xx-xx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修订履历表修订次数修订内容修订日期备注1 可靠性测试规范批准 2016-xx-xx可靠性试验规范1 目的根据客户要求及产业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特制定本检验标准,作为物料及成品可靠性检验依据和质量基准,以保证本公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公司使用的所有物料(塑胶件、五金件、螺丝、电池、适配器、数据线、LCD、触摸屏、接口、连接器、按钮等)及成品均适用。

3 权责3.1 质量部:负责进行到料材料、试产及量产阶段成品的可靠性实验,实验结果的判定,问题点的反馈及追踪。

3.2 研发部DQA:负责零件承认时可靠性测试验证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3.3 工程部:协助RD之问题点分析改善。

3.4 生产部:试验机的制作。

4 可靠性检验实施原则4.1 根据量产实验需求,以随机抽样形式从生产线抽取相应的机台作实验,实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2 新机种、机构变更(包装材料或方式变更等)按实际需求抽取相应试投机器至少2台以上进行试验。

4.3 在新产品量产初始,关键元器件变更,重大制程变更或发现不符合项时,应增加抽样数量和抽样频率。

这些变更应由质量工程师通知。

4.4 所有产品需要进行100%老化测试合格方可转入下一工序。

4.5 到料材料的可靠性试验IQC根据抽样计划依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成品可靠性试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6 所有试产机器可靠性测试项目通过后才可转入量产阶段。

可靠性测试fail需由研发或工程分析整改重新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

4.7 试验前,依据对应的《成品检验规范》、《进料检验规范》文件进行100%的电气性能和机构性能及内外观检验。

5 参考数据文件编号:DZ-049-1-2015发行日期:2016-1-15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RUIYI-PD8.3-20165.2 《来料检验规程》ZGG-003-1-20165.3 《进料检验规范》ZGG-004-1-20165.3《GB2828.1-2012抽样计划》5.4 客户规格和各供货商的产品型录、图面、规格6定义6.1 抽样计划(Sample Plan):到料材料抽样计划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

第04章 结构可靠度与可靠指标

第04章 结构可靠度与可靠指标
0 s
4.1 结 构
பைடு நூலகம்
假定 R 和 S 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二 者在 ds 区域内同时发生的概率应等于上 述两种概率的乘积,即
f S (s)ds f R (r )dr
0 s

靠 度 与 失 效 概 率
结构的失效概率 Pf 是在整个区间 (0 , ∞) 上R小于S的概率,所以有
Pf
0 s f S ( s ) f R (r )dr ds FR ( s ) f S ( s )ds 0 0
1. 正态变量表示的线性极限状态方程
对于具有两个正态变量R、S的线 性极限状态方程 Z=R–S=0 由前面的讨论得到可靠指标 β 的计算 公式为:
Z
mZ mR mS

2 R
2 S
(4-22)
4.4 计 算 可 靠 指 标
式 (4-22) 可以推广到 n 个变量的情况, 设具有n个正态变量Xi(i = 1,2,…,n)的 线性极限状态方程为:

2
dz (4-10)
4.1 结 构
2. R、S为非正态分布变量
设 抗 力 R、 荷载效应S的概 率密度函数分别 为fR(r)、fS(s),如 图4-2所示。
f S ( s) f R ( r)

靠 度 与 失 效 概 率
mS
mR
干涉区
s,r
失效概率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Pf P(Z 0) PR S 0
4.2 结 构
式(4-15)表示了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的关系。利用式 (4-5) 还可导出可靠度与 可靠指标的关系为
Pr 1 Pf 1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一、测试目标1.评估结构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2.验证结构件在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

3.发现和解决结构件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二、测试内容1.重复负载测试:通过施加结构件设计负载或超过设计负载进行重复负载测试,以模拟结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工况,检测结构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变形、应力和疲劳性能。

2.静态载荷测试:施加静态载荷至结构件设计极限,测试结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3.冲击负载测试:施加冲击载荷至结构件设计极限,测试结构件的抗冲击性能。

4.环境适应性测试:将结构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湿热等,测试结构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5.振动测试:施加结构件所处环境的振动载荷,测试结构件的振动耐久性。

6.结构件连接测试:测试结构件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方法1.根据结构件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测试参数、测试加载方式和测试持续时间。

2.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仪器进行测试,并确保测试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进行多组测试,每组测试都应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4.在测试过程中,记录结构件的变形、应力、位移等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5.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评估结构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6.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

四、测试报告1.测试报告应包括结构件的基本信息、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2.报告应详细描述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

3.报告还应包括结论和建议,用于指导结构件的设计改进和使用。

五、测试组织1.对于大型和关键结构件,应设立专门的测试组织和实验室,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测试组织应有相应的测试设备、仪器以及专业的测试技术人员。

3.测试组织应定期对测试设备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六、测试周期1.测试周期应根据结构件的复杂性和测试内容的多少进行合理安排,并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结构件检验标准

结构件检验标准

结构件检验标准结构件检验标准1、目的:用以规范和统一产品注塑、喷涂工艺标准,维护产品注塑、喷涂、电镀质量,指导生产人员和QA检验人员的依据。

2、适用范围:本标准建立了免疫荧光分析仪的注塑喷涂工艺质量标准,适用于免疫荧光分析仪的注塑喷涂质量检验,用于规范和统一产品喷涂外观检查标准。

3、编制依据:《可靠性试验程序》、《QA结构测试标准》4、测量面定义:A面:用户在使用经常看到和十分介意的表面,如:仪器机壳前面、后面,顶面和左右面B面:除去A面的所有表面C面:用户在使用中看不到的表面,如:机壳内表面5、缺陷定义5.1 注塑件缺陷定义: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尺寸。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凹凸点: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塑料件表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顶白: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痕迹或白印。

白化:因脱模应力关系产生的注塑件表面或背面或筋、柱、槽、墙刻印等部位的发白的印记。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在塑料件表面上的裂纹。

油渍:在塑料件表面残留的油污。

翘曲及变形:塑料件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应力而造成塑料件的形变。

飞边:由于注塑工艺或模具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细碎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线印记,目测看不出深度。

硬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损伤。

碰伤: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视的缺损、变形或凹坑。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银纹: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可靠性试验规范-康华

可靠性试验规范-康华

文件名称: 可靠性试验规范文件编号:版本:A/0文件等级: 3级本文件为受控文件未经批准不得影印或打印1. 目的1.1 在产品设计阶段用以暴露试制产品各方面的缺陷,评价产品可靠性达到预定指标的情况。

1.2 在生产阶段用以监控生产过程提供信息,确保产品从出厂到交付及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

2. 范围2.1 适用于本公司在新产品设计、来料(包括外协加工件)、成品量产及出货过程中有关的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均适用。

2.2 部品可靠性测试可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其中的个别试验内容进行试验。

3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本公司新产品设计阶段及量产阶段产品可靠性试验。

3.2 设计部:负责新产品设计阶段及量产阶段在可靠性试验失败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4. 作业规范4.1 可靠性试验的时机及试验数量4.1.1 新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工程师根据产品功能的实际达成情况提出可靠性试验要求,品管部按试产产品测试要求选取部份试验进行,试验结果必须填写在《可靠性试验报告》上。

当试验结果不能通过要求时,应立即知会设计部责任工程师。

设计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分析原因并改善。

4.1.2 试产阶段由设计部通知品管部进行可靠性试验,试验样品数按4.2执行。

试验结果必须填写在《可靠性试验报告》上。

当试验结果不能通过要求时,应立即知会设计部责任工程师。

设计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分析原因并改善。

4.1.3 量产阶段第一次量产由品管部提出并进行可靠性试验,试验样品数按4.2执行。

试验结果必须填写在《可靠性试验报告》上。

当试验结果不能通过要求时,由品管部召集设计部、生产部、采购部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

如果属于物料不良引起的,则由采购部联络供应商改善;如果是工艺不良引起的,则由生产部改善工艺;如果是设计不良引起的,则由设计部责任工程师解决处理。

4.1.4 供应商变更当任何物料涉及供应商变更,则按4.1.2执行。

4.1.5 例行阶段在产品正常批量生产阶段,每3个月做一次例行检查,按4.1.3执行。

五金件可靠性测试标准

五金件可靠性测试标准

1.目的:作为指导生产人员和品质测试人员的依据,用以规范和统一五金件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维护产品品质。

本规范为终端产品上所采用五金件的铝合金与镁合金阻抗、盐雾测试与高温高湿规范,外观五金零件盐雾测试请参考各产品的外观盐雾测试规范。

2.范围:适用于捷荣客户五金件、测试规范、压铸镁合金、压铸铝合金。

3.权责:3.1.实验室测试人员:负责执行本作业程序,并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审核结果。

4.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5.术语和定义Term&Definition:第2页共12页6.内容6.1.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规则6.1.1.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6.1.2.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0s (10s内检验不出的缺陷可以不算);6.1.3.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6.1.4.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 mm-550mm(照度达800 Lux-1200 Lux)。

6.1.5.实验室测试环境要求温度:+15℃ - +35℃相对湿度:40% - 60%对应参考标准:6.2.测试项目6.2.1.阻抗检验6.2.1.1.检验环境及仪器•检验环境:温度25+/-2摄氏度,相对湿度40%+/-5%•检验仪器:镭雕区阻抗检测精度以美国FLUKE电阻仪测试数据为准,或同等水平测试仪器。

•检验探头:探针直径中1.5mm的球头探针,探针需要负重70g;6.2.1.2.检验步骤•将红黑表笔对接,仪器校准到0.1。

以内;------------------------------------------ 第3页共12页---------------------------------------五金件可靠性测试标准•如果不能校准到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落锤冲击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2套
测试目的:产品材料韧性
测试方法:使用落锤冲击测试仪调整50cm/500g,冲击机壳四边及四角。
判定标准:机壳无脆痕;油漆无脱落。
3.3钢丝绒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数量及状态:2套
测试目的:结构件表面抗磨擦能力测试
测试方法:将试验样品水平固定在万能磨擦试验台上,将0000#钢丝绒固定在面积为1*1cm的方形平面摩擦头上,并使与测试样品充分接触,并施加100gf的力来回摩擦,来回计算1次,共测试100圈,每30圈检查1次。
注:1、硬度小于3H(750gf)的素材面,才需做钢丝绒磨擦测试
2、每做完一个样品需更换新的钢丝绒进行,且需在非测试品上先摩擦50次后再进行测试品的测试
3、沿钢丝绒的逆方向进行测试。
判定标准:测试后样品表面无明显划痕。
3.4高温高湿:
测试条件:70℃,95%RH
数量及状态:5套
测试目的:测试结构件耐高温高湿性能
2.百格测试1*1mm格子过3B(脱落面积5%~15%)
3. 按键水煮测试键帽不可与导电基分离。
3.8紫外线测试
测试环境: 温度55℃辐照度为0.55W/㎡ 光照波长340nm的紫外光
数量及状态:2套(针对白色电池盖)
测试目的:喷涂抗紫外线照射测试
测试方法:在温度为55℃,在紫外线下直射油漆表面72小时(试验时按黑色胶纸贴住一部分不让照射或锡铂纸包住一部分),在常温下冷却2小时后检查喷漆表面。
针对亚克力镜片:用三菱牌2H铅笔,在45度角下,以500gf的力度在样品表面从不同的方向划出3~5cm长的线条5条。
针对没镀漆的玻璃镜片(钢化玻璃):用三菱牌4H铅笔,在45度角下,以750gf的力度在样品表面从不同的方向划出3~5cm长的线条5条(如果是球面镜片,则划线方向为横向)。
针对IML、水镀、电镀、真空镀:用三菱2H铅笔,在45度角下,以750gf 的力度在样品表面从不同的方向划出3~5cm长的线条3条。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v.-()
———————————————————————————————— 作者:
———————————————————————————————— 日期: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V3.0
版本
修订条款及内容
修订人
日期
V1.0
初版发行
张长洲
2014-11-30
V2.0
增加粘贴性LOGO附着力测试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 kPa ~106kPa
3.测试项目
3.1弯折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5套
测试目的:产品材料韧性及涂层测试
测试方法:将产品测试面以90度。对角120度进行慢速弯折测试,且均匀加力。
判定标准:产品弯折处无脆裂,喷油、电镀件无片状掉漆为合格。
试验方法:结构件放入温湿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持续96H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检查。
判定标准:外壳无变形,起泡,发霉,裂纹,变色、变形。
3.5温度冲击测试
测试条件:低温:-40℃;高温:+70℃
数量及状态:5套
测试目的:通过高低温冲击进行结构件应力测试
试验方法:使用高低温冲击箱,先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1小时后,在5分钟内迅速转入低温箱并持续1小时后,再5分钟内迅速回到高温箱。此为一个循环,共循环10次。实验结束后将样机从温度冲击箱(高温箱)中取出,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
判定标准:用橡皮擦去铅笔痕迹后,在正常光线下,离产品35cm 距离,与水平方向呈60度角度观察,并旋转360度;喷涂件不可划破油漆便面,IML、水镀、电镀、真空镀、亚克力镜片、没镀漆的玻璃镜片、不能有可见深度的划痕。
3.10纸带磨擦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目的:印刷/喷涂抗摩擦测试(表面为素材的工艺面无需试验)
判定标准:表面喷涂无异变,结构无异常。
3.6内应力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数量及状态:4套
测试目的:机壳材质与五金结构间内应力检验
试验方法:
1.按材料不同采用不同溶液及配比。PC+ABS:乙酸乙酯:甲醇=2:3;PC:甲苯:乙醇=1:3;ABS:冰醋酸;PC+20%GF:甲苯:正丙醇=2:3
2015-05-01
V3.0
更新纸带测试、水煮测试、震动耐磨测试
203
1.目的
制定手机新品及量产后机型例行试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确保公司研制的手机在量产前后各项性能指标能满足品质或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外观、结构、可靠性与寿命试验的要求及测试方法。除特殊规定外,所有测试均应在下列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
2.针对五金件,将样品放入100℃沸水中,煮30分钟
3.针对塑胶与五金热熔在一起的,将样品放入100℃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观察样品表面油漆状况,热熔是否开裂等异常。检查完无异常后再放入100℃沸水中,煮30分钟后检查;测试完成后做百格测试。
注: 试样不能接触沸水溶器壁,样品之间不能互相接触
判定标准:1.镀层、喷涂样品表面允许轻微变色、发白;接收直径小于0.5mm的麻点,不允许起泡(用手指可以抠掉),图案或字体不能缺损、不清晰,不得油漆膜脱落、分离、变色等异常;
2.时间:浸泡15分钟(PC+20%GF 5分钟)
3.取出后在水中将残余溶剂漂洗干净,操作过程中皮肤不能接触到液体
判定标准:产品表面夹水线处允许有3mm不可见的轻微裂纹,其余位置一点也不允许有。
3.7.水煮测试
数量及状态: 2套
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外壳油漆及喷涂耐水煮性能
试验方法:
1.针对塑胶件,将样品放入80℃沸水中,煮30分钟
测试数量及状态:2套
测试方法:终喷涂样品固定在RCA试验机上,用175g力对同一点进行摩擦试验。每隔50转检查样品的表面喷涂。
判定标准:油漆表面应无褪色,变色,纹路,开裂,剥落等现象。
3.9铅笔硬度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目的:表面喷涂硬度测试
测试数量:2套
测试方法:
1.测试前提
移动速度为0.5mm/S,铅笔的尖端,每道刮划后,需磨平后再使用。
2.分类测试
针对喷涂件:用三菱牌铅笔,在45度角下,以1kgf的力度在样品表面从不同的方向划出3~5cm长的线条5条。先做1H如果有划痕,则再做2H,如果2H不划破油漆则可以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