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常见病的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疾病抗生素治疗

呼吸内科疾病抗生素治疗

试论呼吸内科疾病的抗生素治疗【摘要】抗生素对于病原菌具有抑制与杀灭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类细菌感染性病症,其中对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也能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呼吸内科疾病常用抗生素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怎样合理运用呼吸内科疾病常用抗生素。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治疗【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20-01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患者,对于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与杀灭作用,能够挽救了大量病人生命。

据统计,在呼吸内科疾病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感染的比例达到了80%至90%。

因此,对于呼吸内科患者而言,选择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显得十分重要。

然而,抗感染药物如果使用不合理,将造成抗生素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所以,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应当引起呼吸内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1 呼吸内科疾病常用抗生素及其特点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常用抗生素主要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药物能够直接杀灭患者支气管分泌物中的细菌,属于快速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肚之合成,从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进而发生水内渗,使菌体胀破。

一是青霉素类,主要有不耐酸青霉素类、耐酸青霉素类、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和抗g-杆菌类药物。

二是头孢菌素类,属于广谱抗菌药物,目前已有四代。

前两代对绿脓杆菌是无效的,第三代当中的一部分品种与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疗效。

因为头孢菌素均无后效应,所以一定要足量使用,一直到病人痊愈为止。

三是非典型β-内酰胺类,其中又包括了新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共同构成的复合制剂。

前者对于g-杆菌、g+球菌和厌氧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脆弱拟杆菌等都有十分强大的抗菌活力,对于大多数耐药菌的活性都超过了第三代头孢菌素。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本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

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9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95.0%,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19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患者有72例,比例为38.89%,好转的患者有106例,比例为55.78%,未治愈的有12例,比例为6.32%。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发生率为1.58%。

结论:抗菌药物在门诊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抗菌药物;呼吸内科疾病;治疗;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2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抗菌药物在医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但是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可能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1]。

下面,我们就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院门诊呼吸内科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院门诊呼吸内科的200例患者,男122例,女78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42±2.4)岁。

其中,200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有136例,所占比例为68%,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54例,比例为27.0%,真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患者有10例,比例5.0%。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感染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用法、药量、使用频率等)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记录和分析。

2 结果2.1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0例患者中,有190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95.0%,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抗真菌类、多肽类等8类24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具体使用情况如下表(表1)。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一、【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无法经口进食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

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记录24h痰液的排出量。

观察咯血的颜色、性质、量。

观察患者的缺氧情况,是否有发绀、胸闷气促等表现及呼吸困难的类型。

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合理用药并观察用药反应。

5.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

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6.专科护理: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技巧。

2)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合理氧疗。

3)痰液黏稠无力咳出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

大量痰液者给予体位引流。

4)咯血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5)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肌功能锻炼。

6)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7)根据病情准备急救器械、急救物品、抢救药品等。

7.安全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身状况,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压疮及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诱因,避免吸烟、接触过敏原。

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

3.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坚持运动,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4.指导患者掌握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指导患者按时复诊。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气急等。

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呼吸内科的规范治疗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一、个性化治疗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个性化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都需要被充分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例如,年轻人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不影响正常的生育功能。

老年患者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要选择对身体负担小的治疗方法。

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治疗方案也需要因人而异,予以妥善调整。

二、积极管理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到治疗中,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

医生需要引导患者制定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有助于控制病情。

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允许患者通过数字化技术监测自己的病情,例如自行检测呼吸量、血氧饱和度、心跳等生理数据,并上传到云端,以便医生随时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三、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环节。

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治疗手段和副作用,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例如,应用开放性和闭合性气道扩张剂、皮质激素和磷酸氟米松等吸入治疗药物,能够在最小的剂量下达到最佳的效果。

对于一些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合理的药物使用也需要更具体的设置。

四、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以便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病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结果进行下一步调整。

同时,定期随访也能够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掌握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呼吸系统疾病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专家论坛・编者按水随天去春无际,约期寻梅共聚,又是玉楼清明雨,寄语热点重提。

基于倡导合理用药的宗旨,一年一度的《呼吸系统疾病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于6月21日在京举行。

出席圆桌会议的呼吸内科专家有赵鸣武、陆慰萱、林耀广、马屿、王丹琪、何冰、夏国光;药学专家有孙忠实、鲁云兰、张石革、林阳等。

与会专家围绕着呼吸内科疾病药物治疗的热点和关注热点进行探讨,分别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进展、抗感染药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核病的治疗进展及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糖皮质激素防治哮喘等问题进行主题报告,并相互讨论,达成合理用药的共识意见,先现整理纪要如下,作为常例以飨读者。

呼吸系统疾病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赵鸣武1,陆慰萱2,林耀广2,马屿3,孙忠实4(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10008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市100730;3.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市101149;4.海军,总医院,北京市100037)中图分类号R974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672—2124(2006)04—0193—04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及治疗进展1.1流行病学报告作为一种常见病,COPD的患病率至今仍居高不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期值得关注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以下几方面。

NHANESDI(NationalHealthandNatritionExaminationSurvey)报告,美国1988年~1994之间,25岁一75岁的COPD患病率为16%,其中轻中度患者,男性>女性,白人>黑人。

而PLATINO(PmyectoLatinoameficanoparalaIvestigaciondeOaEnfermedadObstructvaCronica)报告,在拉丁美洲5个城市,2001年~2004年间,患病率>8%(Mexicocity)~19.7%(Monterideo),男性>女性,低教育者>较好教育者。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目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可引起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可见千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那么,儿童吸道多重病原体感染,如何用药呢?特殊人群如何选用呢?流感病毒感染的用药对高热、有较多合并症、全身症状明显、婴幼儿、体弱人群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等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可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

奥司他韦可用千婴幼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通过口服给药。

扎那米韦可用千7岁及7岁以上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可通过吸入方式给药。

帕拉米韦可用千新生儿、婴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治疗,不推荐为甲、乙型流感的预防用药,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用千重症流感及因怀疑或已知胃涨留、吸收不良、胃肠道出血而不耐受或吸收口服的奥司他韦、不耐受扎那米韦吸入的患儿。

药物剂豆推荐<1岁:贮8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mg/(kg·次)、2次i d。

9-11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Smg/(kg 次)、2次d。

习岁:体质量<15kg治疗剂量建议30mg/次、2次奥司他韦d;体质爱15-23kg治疗剂呈建议45mg/次、2次I d;体质量24-40kg治疗剂量建议60mg/次、2次I d;体质量>40kg治疗剂量建议75mg砍、2次/d。

一般疗程为5d.治疗用药建议吸入10mg/次,2次I d,间隔约12h,疗程扎那米韦5d,重症患丿抚汗呈可适当延长。

<30d新生儿建议6mg/k g,31-90d婴儿建议8mg/k g,帕拉米韦91d一17岁儿童建议10mg/k g,1次/d,疗程1-5d,最大剂量建议600mg,重症疗程可适当延长。

特殊人群:奥司他韦不推荐用千肌酐清除率<lOmL/min、因严重肾衰竭而需定期血液透析与持续腹膜透析者。

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浅谈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摘要:目的:探讨浅谈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186例患者,均应用抗生素治疗,分析抗生素的种类、选择原则、使用方法。

结果: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是头孢他啶,其次为头孢哌酮、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等;一联用药占41.94%,二联用药占29.03%,三联用药占19.89%,四联用药占9.14%。

结论:临床应结合感染病因合理用药,尽量减少使用时间,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合理用药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28【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20-01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治疗细菌感染类疾病,在各种传染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普及,临床中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不断出现,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威胁人体健康,易发生菌群紊乱,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而导致抗生素失效[1]。

由于呼吸内科中感染高发,故本研究浅谈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186例患者,男92例,女94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36.5±4.5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血常规检查确诊为呼吸道感染,都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种类达27种;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抗生素的分类:临床分为:①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②四环素类,如金霉素、土霉素等;③β-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④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⑤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⑥林可霉素类,如林克霉素、克林霉素等;⑦多肽类,如万古霉素;⑧磺胺类,如柳氮磺吡啶、磺胺米隆等;⑨抗结核药,如异烟肼;⑩抗真菌药,如灰黄霉素;其他抗生素[2]。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用药分析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用药分析
染药的应用情况 ,回顾性分析 2 0 1 1年我 院内科 呼吸 系统疾 病 患者 的病历资料 ,现报道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2 . 1 抗 感染药物用药情 况
2 0 张处方 中,抗感 染药处 方共 4
1 9 3 张 ,占 8 0 . 4 2 % ;单用处方 1 5 5张 ,占使用抗 感染药 物处 方数 的 8 0 . 3 l % ;二联处 方 3 1 张 ,占使用抗 感染 药物处 方数
病和高脂血症 ,其联合应 用 最多 的药 物为他 汀类 、阿 司匹林
和硝酸酯类 。值得注意 的是 ,尚有部分 临 床 医生 将 氯吡 格雷 与奥美拉唑合用 。所 以 ,应 加强 对 医师进 行氯 吡格 雷 与奥美
因此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可能 同时使用 P P I s 以 防止或减 轻相 关症状 。在 1 1 3张氯吡格雷合 并 P P I s的处 方 中,合 用奥 美拉 唑有 8 8张 ,其说 明书 中明确指出 ,奥美 拉唑能抑 制 C Y P 2 C 1 9 酶活性而有降低氯 毗格雷 的作用 ,建议用 氯 吡格雷 时避 免与 其合用 。有研究报道氯 吡格雷 一奥 美拉 唑联用 会增 加心 血管 事件 、病死率 、心肌梗死及再 次 血栓 的风 险 。我 院还有 一
用频率 最高的药物 为头孢 菌素类 ,其次是 青霉素类。结论 头孢 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能够降低感 染和 炎性反 应 的发
生率 ,虽然有 个别不合理 用药情 况存在 ,但全年 用药基本 合理。
【 关键词 】
呼吸 系统 ;疾病 ;用药 系统 ,医院
【 中图分类号】R 9 7 4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6 7 4— 3 2 9 6( 2 0 1 3 )1 2 — 0 0 0 8 — 0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常见病的合理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病如何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需要进行长期的规范化治疗。

对它的治疗除了戒烟、康复锻炼、增强体质外,还应注意合理用药。

(1)抗感染治疗。

漫阻肺急性加重的最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其致病微生物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汉菌、病毒等。

如果一时无法进行药敏试验,可根据临床经验给予抗生素7,14天的治疗,如阿莫西林、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氟臻酸等),新型头孢菌素(如先力腾)。

大环内酯类(如琥乙红霉素、乙醚螺旋霉素等),氨基糖甙类(如立克菌星等)。

近年来由于葡萄球菌、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等有所增加,如果初期经验性治疗效果不佳,应尽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适当的抗生素。

(2)解痉平喘。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解痉平喘药:?β2受体激动剂如喘乐宁、喘康速气雾剂等。

?抗胆碱能药如溴化异丙托品等。

?甲基嘌呤类如优喘平、茶喘平等。

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使用,尽管并非所有患者用药后肺功能都会有所改善,但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3)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每千克体重0(4,0(6毫克,每日服用,连续2,3周。

如果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可考虑长期应用,但应及时减量到最低有效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可使用化痰剂、粘液溶解剂等药物配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107(治疗哮喘的气雾剂有哪几种,治疗哮喘的气雾剂有以下几种:(1)舒喘灵气雾剂:主要兴奋β2受体,有显著的支气管扩张作用,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及慢性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者。

本品在治疗剂量内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妊娠初期、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甲亢及糖尿病人慎用。

(2)喘康速气雾剂:为选择性β2受体兴奋剂,可显著地扩张支气管,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喷雾每次1,2漱,每日3次;或气喘发作时用,一般每日喷雾吸人不超过8次。

(3)哮喘气雾剂:又叫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常用于哮喘发作时或有哮喘预感时喷雾吸入。

此药可立即见效,但维持时间仅1小时左右,用药时间较长时可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因此吸人时每喷1,2次,每日3,4次,仍无效者不宜再用,切勿随意增加次数和剂量,尤其是每分钟心率120次以上和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应禁用。

本品治疗量不仅无升压作用,且会使血压下降,故也适用于有高血压的哮喘病人。

(4)愈喘气雾剂:含异丙肾上腺素及愈木酚甘油醚及维生素C等。

本品既可平喘又可祛痰,适用于哮喘发作,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高血压、甲亢病人慎用。

(5)丙酸培氯松气雾剂:本品不仅有解痉、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作用,而且还有消炎和抗渗出等作用,对长期依赖口服激素的支气管哮喘者,换用本品,口服激素可逐渐减量或不用,如将此药由鼻腔喷人,还可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提高控制哮喘发作的疗效。

本品无支气管扩张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急性哮喘发作,可加用支气管扩张药或激素制剂。

(6)前列腺素风气雾剂:可刺激细胞内cAMP生成,抑制过敏物质及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扩张支气管。

其扩张支气管作用比异丙基肾上腺素强5,10倍,作用时间长且无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每次喷雾1,3漱,每日3,4次。

但应注意个别过敏性哮喘病人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气雾剂每支10毫升,含3(2毫克。

108(博利康尼是什么药?博利康尼学名硫酸妥布他林,又称喘康速,为一种选择性β2受体兴奋剂,可显著地扩张支气管,抑制内源性致痉物质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过敏反应和水肿,并可提高支气管粘膜纤毛的廓清能力,是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上新出现的平喘药物。

博尼康尼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口服每次1(25,2.5毫克,每日2,3次,效果不明显可加大至每次5毫克,每日3次。

儿童按每千克体重0(065毫克计算,每日3次。

本品口服吸收良好,1,4小时即达血药浓度峰值,心肺中浓度高于血中浓度,约为2倍。

本药经肝脏代谢,部分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本品有时可引起震颤、强直性痉挛和心悸,副作用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有关,大多可自行缓解。

偶见恶心。

胃部不适等消化道反应及过敏反应。

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严重心脏病者及孕妇宜慎用。

本品还可以气雾方式经口腔吸人,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喘康速气雾剂,是把含有博尼康尼的药液经过高压灌装人铝瓶内,使用时按动阀门,药液就会以雾状喷出,随着深呼吸而进入支气管及肺部,使药物直接粘附于支气管壁上而发挥疗效,具有更为迅速和良好的平喘效果,成为哮喘病人随身携带的常备药。

本品不可与拟肾上腺素类平喘药合用,以免引起心律失常,亦不可长期使用或超量给药,以免引起淬死。

109(支气管哮喘病人应禁用、慎用哪些药物,支气管哮喘多在夜间突然发作,病人顿时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尤其是呼气更加困难,被迫端坐,严重时口唇及指甲青紫,颈部静脉怒张、出冷汗。

其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对各种刺激(包括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增强,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气道缩窄。

现将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列举如下。

(1)应禁用药物:?非选择性β一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对β1和β2受体均有阻滞作用,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鼻粘膜毛细血管收缩,哮喘病人用后可使病情急剧恶化。

?新斯的明、加兰他敏、有机磷酸酯类等抗胆碱酯酶药进入人体后可与胆碱酯酶结合,使乙酚胆碱大量增加,从而使支气管收缩;毛果芸香碱和甲酚胆碱等拟胆碱药能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M-受体,故均可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

?利眠宁、安眠酮、可待因、吗啡、芬太尼、硫酸镁、马利兰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哮喘,哮喘发作时应禁用。

(2)应慎用的药物:?青霉素类、红霉素、新霉素、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氯霉素、呋喃胆啶、利福平、抗血清、疫苗、血浆、含动物异性蛋白的中成药制剂,以及由于个体差异而致敏的药物均可作为抗原引起变态反应,使支气管收缩而诱发哮喘。

?镇痛新、噻臻类、硫喷妥钠、含碘造影剂、肼苯达臻、安氟醚和黄体酮等可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不同介质,可引发支气管收缩而诱发哮喘。

?阿司匹林及含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可使部分病人诱发哮喘。

?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倍他乐克)和氨醚心安,主要阻滞β1一受体,对β2-受体影响极小,故应慎用。

?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气雾剂,以及茶碱类药物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在哮喘病初期应用效果良好。

但若长期大量使用,反而会使哮喘加剧,甚至引起猝死。

故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

110(肺气肿病人为何忌用安眼药,肺气肿主要由于支气管慢性炎症,气道阻力增加,终未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膨胀伴有气腔壁的破坏,形成慢性阻塞引起。

其症状是反复咳嗽、咳痰,随着病变的发展,出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

当气候骤变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出现紫绀、头痛、失眠,甚至神志恍惚等症状。

这些都是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所致,有些病人往往要求服用安眠药以求改善失眠和神志状态,因此而导致肺性脑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巴比妥类催眠药,如鲁米那、速可眠、阿米妥等,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的。

它亦会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浅而频率降低,这会使得漫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缺氧和二氧化碳循留加重,甚至可引发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

因此肺气肿病人应慎用安眠药,如安定类、水合氯醛、副醛等。

禁用吗啡、杜冷丁或巴比妥类安定剂,甚至氯丙臻等亦列为忌用。

必要时,在严密观察下,可用小剂量安定或奋乃静肌肉注射。

一旦出现呼吸抑制,应即给予呼吸兴奋剂并进行辅助呼吸。

111(常用的祛痰药有哪些,痰的主要来源是由气管、支气管的腺体及杯状细胞所分泌的。

当呼吸道发生急性炎症时,浆液腺分泌物增加,形成了多而稀的痰液。

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杯状细胞及粘液腺的分泌增多,痰液则变得粘稠,此时呼吸道内形成积痰。

祛痰药主要通过稀释痰液或液化粘痰,使之易于咳出,常用的祛痰药可分为两种类型。

(1)刺激性祛痰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粘膜或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促进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后者又称恶心祛痰药。

常用的有氯化铵,成人每次0(3,0(6克,每日3次。

5,碘化钠溶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适用于呼吸道漫性炎症造成的积痰不易咳出。

含皂的中药如远志、桔梗、吐根、前胡、紫菀、款冬等,除供调配中药处方外,多与其他镇咳法痰药配成复方制剂使用。

(2)粘液溶解药:能使稠厚的痰液溶解,粘度降低而易于咯出。

常用的有必嗽平(溴己新),能裂解痰中的粘多糖纤维素,使痰的粘度下降而易于咳出,口服或注射均有作用。

口服还可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分泌而有祛痰作用。

临床适用于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等积有白色粘痰不易咳出者。

竣甲基半胱氨酸,能促使痰液中主要成分的粘蛋白的二硫键裂解而使痰液粘度下降,并可润滑气管内壁使痰易于咳出,且可促进受损支气管粘膜的修复,从而达到祛痰的效果。

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癌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

112.使用镇咳药应注意什么,镇咳药可分为两种类型:凡能抑制咳嗽中枢而止咳的药物,称为中枢性止咳药;凡能抑制其他环节而止咳的药物,称为外围性止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又分为两类。

?成瘾性,如可待因等;?非成瘾性,如咳必清、咳快好、克咳敏等。

外周性镇咳药也可分为两类:?局部麻醉性,即对呼吸道粘膜末梢感受器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如退嗽等。

?缓和性,即口服药物后可缓和咳嗽,如甘草流浸膏,复方甘草合剂等。

那么,应如何选择使用镇咳药呢,(1)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当感到气管内有痰或有异物时,以主动的咳嗽运动将其排除,能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对人体有益;只有当剧烈、频繁的咳嗽时,才能应用镇咳药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应当明确诊断,确定引起咳嗽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控制感染,消除炎症等。

(2)对于一般咳嗽的治疗,应以祛痰为主,不能单独使用镇咳药,以免影响痰液的排出,而且止咳效果也会减弱。

此外,痰液滞留在呼吸道内可加重感染,也不利于抗菌消炎药充分发挥作用,延缓炎症的消退。

因此,凡是湿性咳嗽,应镇咳和祛痰药物联合使用。

(3)中枢性成瘤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对一切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的止咳效果,适用于癌症、急性肺梗塞、左心衰竭伴有咳嗽,或痰液不多而又频繁发作的刺激性干咳,以防剧烈咳嗽导致合并症,才能短时间地使用镇咳药,但必须慎重使用,尽量限制用药大数和次数。

(4)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刺激性干咳或阵咳,应选用非成痛性中枢镇咳药。

一般干咳、阵咳选用咳必清较为适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选用咳平为佳,其既无成痛性,作用又强于咳必清,还具有支气管解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