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拍摄中掌握正确的曝光解读

合集下载

光线与曝光的基础知识

光线与曝光的基础知识

光线与曝光的基础知识摄影是一门利用光线来记录世界的艺术,而了解光线与曝光的基础知识对于拍摄出优质照片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线的特性以及如何正确曝光照片的方法。

一、光线的特性1. 光线的颜色光线由不同波长的光子组成,不同的波长对应了不同的颜色。

在拍摄中,白平衡的调整可以消除色温的影响,使照片还原真实的颜色。

2. 光线的方向光线的方向对于拍摄的效果至关重要。

侧光、背光和正对光都会产生不同的阴影效果和明暗对比。

合理运用光线的方向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细节和形状。

3. 光线的强度光线的强度指的是照射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的数量。

强光和弱光条件下的拍摄方式会有所不同。

掌握曝光的技巧可以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获得正确的照片亮度。

二、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指相机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的数量和质量。

正确的曝光可以保证照片的明暗适中,细节得以保留。

1. 快门速度(时间)快门速度指的是相机镜头打开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的选择会影响到照片的亮度和动态效果。

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会产生动感模糊效果。

2. 光圈大小(孔径)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机镜头的聚光能力。

较大的光圈能够聚集更多的光进入相机,使照片更亮。

同时,光圈的大小也会影响照片的景深效果。

较大的光圈可以产生浅景深,将焦点置于被摄物体上,而较小的光圈则可以产生较大的景深,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

3. 感光度(ISO)感光度指的是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

较高的感光度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拍摄,但会引入噪点。

选择适当的感光度可以保证照片的细节清晰,背景噪点较少。

三、曝光的调整1. 手动曝光模式在手动曝光模式下,摄影师可以根据光线条件进行独立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感光度。

通过合理地调整这三个参数,可以得到准确且符合预期的曝光效果。

2. 自动曝光模式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提供了一系列预设的配置选项,如自动快门优先、自动光圈优先和自动感光度等。

摄影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的自动曝光模式,相机会根据光线条件进行相应的曝光调整。

第四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方式

第四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方式

第四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方式第四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方式景物亮度是指,在必然的照明条件下和观察角度上所见景物的敞亮程度。

在画面中,必然的景物亮度表现为相应的明暗影调,这是在技术上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在艺术上,景物亮度所形成的画面影调、色调及其内涵。

当了解了各类不同的景物亮度以后,在创作中摄制人员还必需结合所使有的感光材料的宽容度和摄录设备的性能指标,按照感光材料的宽容度和摄像机中摄像管允许容纳的动态范围,调整景物的亮度散布,通过选择景物、光线、安排照明,控制景物的亮度范围,以便使画面的亮度取得平衡。

第一节画面的亮度平衡与曝光所谓画面的亮度平衡,指的是在拍摄进程中按技术和艺术创作的要求,在感光材料的宽容度或摄像管有效的动态范围之内,把景物的亮度范围(又称亮度间距)恰如其分地容纳在图像中,使景物亮度得到较好的表现。

在自然光条件下,景物的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的差距是很大的,最高可达上万倍。

据有关材料统计,普通景物的平均亮度范围约为160:1,而此刻用于再现景物亮度转变的电影胶片和磁性录像带记录的能力却是有限度的。

现代电影胶片能够按正比例关系记录景物的亮度范围为128:1;电视摄录设备能按正比例关系记录的亮度范围,通常只有30:1。

从上述几个数字关系可以看出,胶片或摄像机对自然景物的亮度范围只能做到有限的记录,而难以全数还原。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由于节目内容无所不包,创作领域极为普遍,景物转变超级复杂,随着季节、时间、气候条件和光源类型等转变,景物以不同的明暗、不同的颜色呈此刻人们眼前。

当咱们把各类景物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头组合在画面中时,便组成了景物间的明暗对比和色调对比。

这些不同的景物亮度,在画面中要想表现出相应的明暗影调,直接受到感光材料(胶片)的宽容度和摄录设备允许容纳的动态范围的限制。

当景物的亮度范围超出胶片或摄录设备允许记录的有效范围时,景物就不可能在画面中全数取得再现,有一部份景物在画面中不是曝光过度,就是曝光不足,失去正常的影调层次和质感。

摄影曝光操作规程

摄影曝光操作规程

摄影曝光操作规程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决定着图像的明暗和细节。

掌握好曝光操作规程对于拍摄出好的照片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摄影曝光操作的规程。

1.了解曝光三要素。

曝光的实质是光的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其主要由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三个要素决定。

快门速度决定了进光的时间长短,光圈决定了光线的通过量,感光度决定了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拍摄对象和场景的不同,合理调整这三个要素,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2.使用光圈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是指在拍摄过程中,由摄影师设定合适的光圈值,然后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保证曝光的正确度。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部分情况,在人物、风景等静态场景下表现较好。

3.使用快门优先模式。

快门优先模式是指在拍摄过程中,由摄影师设定合适的快门速度,然后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值,以保证曝光的正确度。

这种模式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如体育比赛等场景。

4.注意使用曝光补偿功能。

有些场景下,光线条件会比较复杂,相机的测光系统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曝光不准确。

这时,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进行微调,提高曝光的正确性。

在强光场景下,可以进行-1.0EV或更小的曝光补偿,减少过曝;在暗光场景下,可以进行+1.0EV或更大的曝光补偿,增加曝光量。

5.使用灰卡进行曝光测光。

灰卡是一种具有均匀中灰色调的卡片,可以用来测光。

通过将相机对准灰卡,调整相机的曝光参数,保证灰卡上的灰色调曝光正确,然后进行实际拍摄。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场景中明暗差异较大而导致的曝光错误。

6.使用直方图进行曝光检查。

相机的直方图功能可以显示图像的亮度分布情况,通过观察直方图,可以判断图像曝光是否正确。

如果直方图分布偏左,表示曝光过度;如果分布偏右,表示曝光不足。

结合这些信息,可以及时调整曝光参数,保证图像曝光正确。

7.注意避免过曝和欠曝。

过曝是指图像亮部细节丢失、明暗对比度下降;欠曝是指图像暗部细节丢失、细节噪点增加。

在拍摄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避免过曝和欠曝的发生。

曝光是什么意思

曝光是什么意思

曝光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知道曝光是相机的基本参数之一,很多新手也在学摄影的时候,会问:曝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拍?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读。

曝光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让我们了解相机参数后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相机的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曝光曝光量是指相机对光线的采集,感光元件通过成像反射后所获得的图像。

曝光量有四个主要的参数:曝光时间、曝光补偿和光圈(f/5.6- f/4)。

曝光补偿:把相机光圈调节到 F值,在感光元件不工作时,感光元件上被一层不透明物质覆盖住的光。

比如感光度为100的镜头感光度为50,我们就会看到这个镜头有一圈白边呈黑色(也有白色有)。

而光变暗(蓝光)是曝光不足。

这里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很红很白就是曝光不足。

我们把这个光圈叫 f/2/3或者 f/2还没有到f/4,就说明你可能曝光不足啦!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值,我们可以将光圈缩小到 f/11左右就是正常曝光了。

二、对焦方式自动对焦:就是自动对焦,也就是自动对焦。

相机自动对焦是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对焦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种: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三种模式。

拍摄时只需按下快门即可完成对焦。

手动对焦就是你需要手动对焦了。

由于没有了自动对焦所需要的点测光方式,所以在使用自动对焦时要记住点:光圈优先原理、三脚架原理等。

(如果要拍摄移动或静止的物体或移动对象时采用快门对焦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变焦时必须使用手动对焦的话,必须将对焦环打开或者直接按下焦键将相机中的光圈变成 f/1.8或 f焦段(不到1/30 s),然后用手按下快门才可以拍出清晰照片来。

三、光圈光圈是相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光圈是相机光圈大小的简称。

可以用来改变景深,光圈越大,光圈就越小;光圈越小,光圈就越小。

因此在拍摄时光圈越大曝光时间越长。

例如 AF是最小光圈, f是光圈值, f (光)是数值的乘积: f (光圈)表示光圈。

摄影曝光知识:曝光控制方法——利用强光调节曝光

摄影曝光知识:曝光控制方法——利用强光调节曝光

摄影曝光知识:曝光控制方法——利用强光调节曝光摄影中曝光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于拍摄出理想的作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拍摄中,如何通过强光来调节曝光是摄影师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巧之一。

曝光是指相机在拍摄时通过快门时间和光圈的设置来决定底片或感光芯片的曝光时间和光线量,从而达到正确的图像明暗度。

一个好的曝光是图像能够展现出更加全面的细节和色彩,在创意性和艺术性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摄影中,强光是一种常见的条件,它常常会影响到曝光的控制,从而导致图像的曝光不准确。

因此,摄影师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强光来调节曝光,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方法一:利用测光模式相机的测光模式主要有三种: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多区域测光模式和点测光模式。

这些测光模式可以帮助摄影师确定适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在强光条件下,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是最好的选择。

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是指相机只测量取景中心的光线,以便正确地确定曝光,而不会受到背景的影响。

这种测光模式适用于拍摄对比度较大的场景,比如强烈阳光下的人像拍摄。

如果拍摄的景致比较复杂,比如存在背景和前景等,那么多区域测光评估模式是比较适合的选择。

这种测光模式可以从各个区域内收集光线信息,计算出整个场景的曝光情况,避免了曝光错误。

方法二:利用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设置中通过人为调整,改变相机的感光度或增加曝光时间,以达到更优的曝光效果。

在强光条件下,使用曝光补偿可以更好地避免过度曝光。

适当地增加曝光补偿值可以让光线更充足,同时保持曝光正常。

在拍摄阳光下的照片时,曝光补偿通常需要增加一个EV值。

此外,在拍摄不同时间的照片时,曝光补偿也是必需的。

例如,在拍摄日落的照片时,需要减小相机的曝光值,让画面呈现出日落特有的温馨与浪漫。

方法三:利用逆光曝光控制逆光是指拍摄对象的背光条件,这种条件下如果不进行逆光曝光控制,背景就会被过度曝光,图像细节也会严重损失。

在强光条件下,逆光曝光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逆光拍摄知识:逆光拍摄中如何处理背景黑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

逆光拍摄知识:逆光拍摄中如何处理背景黑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

逆光拍摄知识:逆光拍摄中如何处理背景黑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逆光拍摄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拍摄技巧,但是在逆光拍摄中,摄影师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背景黑暗、边缘模糊等。

本文将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方法。

一、背景黑暗的解决在逆光拍摄中,如果光线的强度非常大,摄影师就很有可能会遇到背景黑暗的情况。

这是因为背景面对光源时的亮度非常低,摄像机难以捕捉到细节并表现出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1.确定正确的曝光值曝光是照片亮度的关键,因此在逆光拍摄中确定正确曝光值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曝光值太高,整张照片就会失真;而如果太低,则照片就会太暗,细节无法呈现。

因此,在逆光拍摄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曝光值,以获得通透明亮的照片。

2.合理运用测光模式在逆光拍摄中,一般采用矩阵测光或点测光模式。

矩阵测光模式会根据整个画面的亮度自动调节曝光值,因此不太适用于逆光拍摄。

点测光模式则可以通过对焦框来快速锁定亮度区域,并调整曝光值,从而获得较好的照片效果。

3.使用滤镜滤镜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器材之一,可以通过调整色温、亮度等参数来改善拍摄效果。

在逆光拍摄中,使用逆光滤镜可以减轻背景黑暗的问题。

这种滤镜可以减少亮度差异,保证整个画面亮度均衡。

二、边缘模糊的解决在逆光拍摄中,边缘模糊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这是由于逆光照射造成的光晕和虚影使得图片边缘处变得不清晰。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1.调整光圈光圈对照片的清晰度影响非常大。

在逆光拍摄中,调节适当的光圈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为清晰的照片。

较小的光圈能够增加景深和清晰度,但可能会导致光照不足;较大的光圈则能够提高光线亮度,但会降低景深和清晰度。

因此,在逆光拍摄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光圈,以获得最清晰的照片。

2.使用遮光罩遮光罩也是解决逆光拍摄中边缘模糊的重要工具。

在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遮光罩来阻挡照射到镜头的部分光线,从而减少虚影和光晕现象。

这样拍摄的照片就会更清晰。

摄影中的曝光控制与技巧

摄影中的曝光控制与技巧

摄影中的曝光控制与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传递情感和故事。

在摄影中,曝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曝光控制能够直接影响照片的明暗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

掌握曝光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对于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一、曝光的基本原理曝光是指在相机感光材料上接收到足够的光线,使成像区域记录下正确的图像信息。

曝光的主要因素包括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1. 光圈:光圈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由一个表示光圈大小的F值来表示,如F1.4、F2.8、F4等,F值越小,光圈越大,相应地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在感光材料上曝光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由一个表示时间的单位来表示,如1/1000秒、1/60秒等。

快门速度越快,相机感光材料接收到的光线越少,曝光时间越短。

3. 感光度:感光度决定了相机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用ISO值来表示,如ISO100、ISO200等。

感光度越高,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越高,曝光时间相应地可以减少。

合理地调整这三个因素,以达到正确的曝光,是摄影中的关键。

二、曝光的控制技巧1. 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是一种摄影模式,允许摄影师手动设置光圈值,而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保持正确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比如人像摄影或者拍摄细节。

2. 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是一种摄影模式,允许摄影师手动设置快门速度,而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值以保持正确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冻结动态的情况,比如拍摄运动员或者快速移动的物体。

3. 使用手动模式手动模式允许摄影师手动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这种模式需要摄影师有对曝光的准确把握。

手动模式适用于光线条件复杂或者需要特殊创意效果的情况。

4. 使用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一种调整曝光的技巧,用于在拍摄中主动偏离相机的自动曝光设置。

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值,摄影师可以在不改变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曝光量。

快速调整曝光度的技巧

快速调整曝光度的技巧

快速调整曝光度的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而曝光度对于摄影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曝光度指的是相机在拍摄时所接收的光线的量。

合理的曝光度能够保证照片中的细节和色彩都得到恰当的展现,因此掌握快速调整曝光度的技巧对于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几种常用的快速调整曝光度的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在拍摄中更好地控制曝光。

1. 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大多数相机都配有曝光补偿功能,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在拍摄前或者拍摄过程中调整曝光度。

通常情况下,曝光补偿以“EV”为单位,向右调整曝光度会增加亮度,向左调整会减少亮度。

当你拍摄环境比较亮时,可以向左调整曝光度,避免画面过曝;而在拍摄暗场景时,可以向右调整曝光度,增加画面的明亮度。

2. 利用光圈和快门速度的关系光圈和快门速度是决定曝光度的两个重要参数。

当你需要提高曝光度时,可以使用较大的光圈孔径,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或者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让相机接收更多的光线。

相反,当你需要降低曝光度时,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孔径或者较快的快门速度。

这两个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到画面的深度和运动模糊程度,需要根据拍摄主题和需求进行调整。

3. 使用ND滤镜ND滤镜是一种中性灰镜,可以限制光线的进入,帮助摄影师在明亮的环境下控制曝光度。

当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拍摄景物时,常常会遇到过曝的问题。

此时,可以使用ND滤镜来降低光线的强度,减少曝光过度的情况发生。

根据需求,你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ND滤镜,轻松调整曝光度,获得理想的效果。

4. HDR摄影技术HDR摄影技术通过在不同曝光度下拍摄多张照片,并将它们合成为一张照片,使得照片能够同时呈现出更多的细节和光线范围。

在高动态范围的场景中,相机往往无法通过一次曝光将景物的亮度范围完整地表达出来,此时HDR技术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许多数码相机和手机上都有内置的HDR模式,你可以尝试使用它们来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

5. 后期处理如果在拍摄时没有得到满意的曝光度,后期处理也是调整曝光度的一个有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拍摄中掌握正确的曝光一、正确曝光应该是最佳曝光在数码时代,获得正确曝光的方式往往要依赖相机的测光系统,它们现在已经非常完备,能够胜任几乎所有复杂的拍摄场景。

从技术上讲,最原始的测光系统会将画面亮度还原为18% 灰,但由于拍摄场景千变万化,摄影师所希望表达的情感也千差万别,因此,技术上的正确曝光往往不是一张照片的最佳曝光。

作为摄影师,应该寻求作为照片最佳表现效果的曝光,而不是技术上的正确曝光。

在数码时代,要获得最佳曝光的方法除了摄影师对照片的构思以外,还需要能合理运用相机上的其他辅助功能,比如机身后部可以预览拍摄效果的LCD 显示屏、相机所显示的关于照片正确曝光信息的直方图,以及各种丰富的测光模式、曝光补偿甚至包围曝光。

二、曝光的正确顺序摄影师在拍摄完成一张照片的过程中,测光以及正确曝光的工作和构图一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能让新手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下面将讲解一下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时的曝光操作顺序。

第一,选择测光模式:测光模式大体分为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评价测光等,摄影师要根据被摄体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测光模式。

第二,选择感光度:摄影师要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结合拍摄焦距和安全快门等因素,来设定适用的感光度。

第三,设定白平衡:根据光线条件确认白平衡,通常可选择自动白平衡模式。

第四,确定曝光模式:从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程序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等几种曝光模式中选择,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光圈优先模式。

第五,取景构图:根据拍摄意图完成取景构图。

第六,考虑是否使用曝光补偿:如果摄影师需要对曝光进行微调,在这一步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第七,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三、测光模式:评价测光评价测光是最常用的测光方式,不同厂商赋予它不同的技术名称,尼康称为矩阵测光,佳能称为评价测光。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反光镜不同区域的明亮度得到光量范围,根据各厂商海量的照片曝光值分析数据来确定更准确的曝光值。

评价测光并不是简单地将画面还原成18% 灰的平均测光,而是一种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测光方式,它的算法综合考量画面大部分区域的各种因素。

虽然如此,但其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当拍摄者需要快速拍摄或是画面中亮度分布相对均匀的时候,推荐使用评价测光功能。

四、测光模式: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相比于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更多地考虑画面中央区域被摄体的曝光准确性。

这种测光模式在特写或半特写的人像摄影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应用效果,因为它更多地考虑画面中心的人物,往往能正确地还原人物的肤色。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在拍摄中心构图的景物时效果非常理想。

例如本例中的彩色佛像,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威严神秘,画面中央的大部分区域是曝光的重点和依据,此时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就显得恰到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拍摄场景也推荐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例如拍摄几十人的合影,由于人物都位于画面中央位置,因此,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方式往往能获得最准确的测光数据。

五、测光模式:局部测光或点测光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局部测光和点测光能派上大用场。

在数码时代,它们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推崇备至的一种测光方式,因为它们更加依赖技术,也更加纯粹。

当画面中的景物光比很大时,到底依据哪一部分来进行测光就成为棘手的问题。

这时,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意图,对画面中需要着重表现和正确还原曝光的位置进行局部测光或点测光,以此设定整张照片的曝光值。

使用局部测光或点测光时的测光区域往往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和着力表现点,在人像摄影中往往是人物的面部,在风光摄影中往往是那些获得光线恩宠的小景。

局部测光或点测光功能使相机的测光系统只依据设定的小范围区域来计算曝光值。

本页的两张风光小景中,拍摄者都是对画面中被照亮的景物进行了局部测光或点测光。

在它们获得正确曝光的同时,画面背景也暗了下来,营造了低调的画面效果,被摄体在画面中更好地呈现了出来。

六、反差与宽容度在一张照片中,即使被摄体处于平均光照下,其最亮部和最暗处的亮度差距也可能很大。

典型的例子就是身着黑色的西服和白色衬衫的人物,都至于自然光下,用入射式测光表测光,它们的反差能达到6 档之多。

光比是摄影上重要的参数之一,指照明环境下被摄体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

同时拍摄光比很大的元素时,它们的细节往往不能完美记录下来,因为相机的宽容度是有限的。

现今数码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感光元件的宽容度有所增加,但还是无法与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明暗细节相媲美。

相机的宽容度一般为5~7档。

下图表现了夕阳下在湖边嬉戏的儿童,画面中亮部细节和暗部细节都有所缺失,人物以剪影的形式呈现出来。

虽然画面反差大、细节少,但照片的表现效果依然非常理想。

可见,相机优先的宽容度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并不是限制摄影师创作的绊脚石。

七、灵活运用曝光补偿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系统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被拍摄者信赖,但在复杂的光线情况下,拍摄者同样可以利用曝光补偿这一特殊的工具对相机测定的曝光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

面对光效复杂的拍摄场景,有些拍摄者选择使用点测光功能,而有些拍摄者则凭经验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大胆运用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功能的实现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光圈优先拍摄模式下,通过在测定曝光值的基础上调整快门速度来实现曝光的增减。

下图是拍摄者在使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减2 档曝光补偿所获得的低调效果。

八、最后的武器:包围曝光包围曝光是所有曝光手段中最为可靠的“武器”。

在难以选定合适的曝光值的情况下,拍摄者可以在±3 档范围内以1/2 档或1/3 档曝光量为递进拍摄多达7 张甚至9 张曝光不同的照片,以便在后期整理时获得最佳曝光。

更为重要的是,只要进行简单的设定,包围曝光功能便可以自动完成,这大大减少了拍摄者的工作量。

当拍摄跋山涉水辛苦获得美丽的景色时,获得曝光正确的照片对拍摄者来说是最重要的,虽然包围曝光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但它却是最可靠、最有效的。

数码时代,即使是曝光的大师、高手也离不开包围曝光功能。

因为它还有另一个巨大的作用,那就是在光比很大的拍摄场景中,可以获得曝光值不同的多张照片,以便在后期处理中将它们进行合成,生成HDR 影像这种特殊效果的图像。

九、舍弃暗部的曝光方法由于自然界中光线营造的明暗反差和相机宽容度较为优先的事实,拍摄者在曝光时往往难以做到将画面中所有的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出来。

面对拥有极端光比的拍摄场景,拍摄者必须在曝光时做出相应的取舍——是舍弃画面的暗部,还是舍弃画面的亮部。

舍弃一定细节的曝光方式虽然损失了拍摄现场的一些信息,但很多时候却能让照片产生更强的形式感或得到完美的低调和雅致的高调效果。

在曝光倾向的选择上,必须为照片的主题所服务。

除了使用点测拍摄那些被光线照亮的花花草草以外,一些复杂的拍摄场景则考验着拍摄者的决断力。

图片拍摄于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建设时期,作为一张新闻照片,拍摄者必须将画面中工人的形象很好地展现出来。

因此,拍摄者采用对画面中心亮部区域点测光的方式,保留画面亮部的细节,因为工人正在这一区域内活动,同时,画面中逆光的区域由于光比过大,都以黑色几何线条的形式呈现出来,整个画面充满了形式感和现场感。

十、舍弃亮部的曝光方法仔细观察右图,你会发现画面中被光线照亮的区域很多都曝光过度,而画面中书柜内部处于阴影中的书籍却拥有着丰富的细节。

拍摄者在拍摄这张照片时采用了舍弃画面亮部的曝光方式。

因为被光线照亮的亮部区域大多位于书架的木质框架上,如果对这些区域进行点测光,保留它们的细节,那么书架中绝大多数的书籍都会以黑色阴影的形式呈现出来。

虽然仅仅是一张小景照片,但没有书籍细节的书架不是拍摄者所希望看到和表达的。

因此,拍摄者在拍摄这张照片时采用了舍弃亮部、保存更多暗部细节的曝光方法。

具体的测光方式是对书架中位于暗部区域的书籍进行点测光,同时减1 档曝光补偿,在保留书籍细节的同时,适当压暗影调,营造出立体感。

十一、如何完成对太阳的曝光对太阳进行正确曝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拍摄者往往会避免将太阳收入画面,因为其极高的亮度会给照片的曝光带来难以克服的难题。

唯一的例外是日出和日落时分,这两个时间段里的太阳光线相对柔和,将它们收入画面往往可以使画面的众多元素在曝光时得到相对平衡的效果。

其实,摄影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曝光更是如此。

在烈日将太阳收入画面也未尝不可,但前提是必须让它在画面中呈现迷人的表现效果。

通常对太阳的曝光都是采用逆光的拍摄手法。

拍摄者可以选择抗眩光能力好的镜头,避免出现难看的眩光和灰雾,同时采用遮挡的方式来弱化太阳光线的强度。

下左图中,拍摄者在树林里拍摄从树枝缝隙传进的太阳光,巧妙地采用了小光圈的拍摄手法,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做了减2 档曝光的处理,由于太阳被树枝遮挡了一部分,因此亮度适中。

加上小光圈的因素,画面中还呈现出了迷人的星光效果。

十二、在画面中营造点光源在户外摄影中,除了太阳这个光源以外,拍摄者还可以自行创造一些奇妙的光源,尤其是当这些光源被置于纯粹的大自然中时,人造光源与自然的结合能够擦出极大的火花。

图片拍摄于坝上草原,表现落日下一辆MINI 轿车在草原上行驶的场景。

拍摄者选择了合适拍摄时机,天空中的亮度与画面中车灯的亮度关系在照片中得到很好的平衡,整个画面呈现温馨的暖色调,让人忍不住对画面中的场景心生向往。

与拍摄太阳所不同的是,人造光源在照片中虽然是视觉中心,但却仅仅是复杂场景的一个点缀。

此时采用评价测光的方式更加适当,因为人造光源的亮度与太阳相比弱得多,它往往能够与画面中的其他元素在曝光时取得平衡的效果。

十三、曝光与意境——宗教的神圣感拍摄者在曝光的选取时要考虑照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上图拍摄于一所教堂,被摄主体是一尊非常不起眼的小圣像。

拍摄者发现它所在的区域被窗外的光线打亮,于是用长焦镜头捕捉了这一场景。

拍摄者在拍摄时对圣像做了点测光的处理,获得的照片曝光适当,很好地刻画了圣像与光线的微妙关系。

图片拍摄于博物馆,佛头头灯的透射光很亮,拍摄者在曝光处理时,如果使整个佛头获得正确曝光,那么头灯的光线必然曝光过度。

考虑到拍摄的对象是历史文物,因此采用了减曝的方法,在营造佛像神圣感的同时,选用深沉的影调来还原历史文物应有的那份厚重感。

十四、曝光与意境——完美的舞台效果好的曝光往往可以为照片带来一种特殊的意境和氛围,这种效果甚至不同于拍摄者拍摄现场所见的实景。

由于相机宽容度的限制,通过正确曝光所诞生的照片,甚至往往比观者现场所见的景象更具有一种仪式感。

图片拍摄的是大学的话剧舞台表演。

在舞台现场,射灯和环境光的亮度使这一幕场景显得并不神秘,而是充满了动感和激情。

但拍摄者通过减少曝光的方式,使它以低调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中。

高位透射灯的灯光打到绘制了各种面具的雨伞上,在画面中形成了多个高光点,同时,由于精确的曝光控制,画面中无论高光还是阴影区域,大部分都充满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