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家乡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1-图文

家乡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1-图文

家乡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1-图文———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了解家乡清徐的名胜古迹狐突庙,亦称狐神庙、利侯庙、狐大夫祠,位于清徐县城西南4.5公里处马鞍山下的西马峪村,始建于北宋宣和5年(1123年),明、清两代屡有修葺,距今有近900年历史。

并且知道狐突庙是后人为了纪念狐突大夫辅佐重耳即位所作的重大贡献和刚正不阿的高贵品德而修建的。

狐突,字伯行,古晋阳西境人(今属交城),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是晋献公的岳父。

狐突为重耳执政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学生有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一)、狐突庙.概述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家乡清徐的名胜古迹狐突庙,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2.关注、知道自己所生活地方的风景名胜,,获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美好的体验。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

1、导入: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名胜古迹。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中国最冷的省-黑龙江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吉林雾凇,黄河流域的山西壶口瀑布,世界文化遗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世界自然遗产—黄山,自然遗产-湖南张家界,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四川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西藏布达拉宫,最后是陕西的著名秦始皇兵马俑。

二、了解学生去过的名胜古迹。

看到这么多名胜古迹,同学们一定很想去旅游吧。

让我们坐上小火车,来,跟我出发吧!(开火车,听音乐,老师边开火车边问同学想去哪里旅游。

)三、分享相片故事。

啊,我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么多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这么多有着文化内涵的古迹,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相片,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好吗(学生分组讲)有哪位同学愿意把他的相片故事和同学分享呢?(请4位同学)四、学习狐突庙.概述(点击课件)五、谈收获。

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今天我们的《狐突庙.概述》的教学活动就要结束了,我想问问同学们,你在这节活动课中有什么收获呢?(谈收获)(二)、狐突庙.结构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家乡清徐的名胜古迹狐突庙的结构。

风景名胜行教案

风景名胜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2.通过对不同风景名胜区的比较,了解其间的相似和不同点。

3.了解各地风景名胜区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

4.培养学生的旅游兴趣和理性旅游观念。

5.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风景名胜区的美丽风景和历史文化。

二、教学内容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

2.国内外各地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介绍和比较。

3.各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

4.旅游知识和理性旅游观念的培养。

5.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课堂讲授(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

介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定义和条件,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呈现不同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国内外各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介绍。

按照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国内外 famous 的风景名胜区,如敦煌、阳朔、张家界、巴黎、纽约等。

重点介绍各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并将各景区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相似与不同点。

(3)旅游知识和理性旅游观念的培养。

介绍旅游常识和旅游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旅游观念,鼓励学生选择绿色、环保、文化、健康的旅游方式,避免各类旅游陷阱和黑幕,真正享受旅游的乐趣。

3.实地考察通过安排学生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景区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民族地理意识,加深对各地社会风貌、民俗风情的认知。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图片、视频资源等,生动直观地展示不同景区的风景和文化,引发学生兴趣,增强记忆,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丰富课堂气氛,提高互动性和教学效果。

3.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

这是一种最直观、最生动的学习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民族地理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有效途径。

西湖风景名胜区优秀教学设计

西湖风景名胜区优秀教学设计

西湖风景名胜区优秀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标志性景区之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西湖文化,培养人们对西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来指导教师开展教育与引导。

二、教学目标- 了解西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熟悉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地理位置和景点分布- 掌握西湖景区的保护与环境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西湖、保护西湖的意识三、教学内容1. 西湖基本概况介绍- 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历史- 西湖的文化传承和重要性2. 西湖景区分区与景点介绍- 分区介绍,包括断桥、苏堤、白堤等- 景点介绍,如雷峰塔、三潭印月等3. 西湖独特景观的保护- 西湖水质保护措施- 突出西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4. 西湖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西湖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西湖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资料展示,介绍西湖的基本情况和景点详情。

2. 场地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亲自体验西湖的优美景色和独特魅力。

3. 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就西湖保护与环境意识、西湖文化传承等话题进行自由讨论与展示。

4. 互动游戏:设计与西湖相关的知识问答游戏,提高学生对西湖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五、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他们对西湖的了解和体验,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知识测验:通过给学生出题测试他们对西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口头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视等多媒体设备展示西湖的图片、文献资料等。

2. 实地参观:安排学生到西湖景区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

七、教学时长本教学设计预计为3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八、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展示、知识测验和口头反馈进行评估,以学生对西湖的了解程度、保护意识以及对西湖文化的认知为评估指标。

教学设计参考了西湖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对西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西湖的意义和价值。

祖国风景名胜区教学设计

祖国风景名胜区教学设计

祖国风景名胜区教学设计祖国风景名胜区教学设计引言:祖国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祖国的美丽,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融入祖国风景名胜区的元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互动体验。

一、教学目标1. 认识祖国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性和特点。

2. 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的著名景点和其代表性特征。

3. 学习祖国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

4.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祖国风景名胜区的分类及代表性景点介绍。

2. 祖国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特色。

3. 祖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祖国风景名胜区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点,如长城、故宫、黄山等。

2. 探索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一个祖国风景名胜区的介绍。

可以要求他们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编写一篇简短的介绍文章,然后进行汇报。

3. 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具、地图和模型等辅助工具,向学生介绍不同祖国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文化和历史。

可以根据学生的芳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4. 互动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虚拟旅游,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或线上游戏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祖国风景名胜区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导游、游客或当地居民,互动交流,增进了解。

5.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讨论,让他们对祖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矛盾和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探讨。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意见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理由。

6. 总结与反思教学结束时,进行一个总结与反思环节。

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他们对祖国风景名胜区有什么新的认识、孰重孰轻等。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对祖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检查学生编写的介绍文章的完成度和准确性。

小学六年级教案认识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

小学六年级教案认识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

小学六年级教案认识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第一课:国内名胜古迹目标:通过学习国内著名的名胜古迹,使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课程内容:1. 茂名西湖(广东省茂名市)- 位置: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特点:以潮汕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有美丽的湖泊、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表演。

- 简单介绍:茂名西湖是广东省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 故宫(北京市)- 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特点:建筑宏伟壮丽,是明清两代中国的皇家宫殿,被誉为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现存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 简单介绍: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吸引了国内外游客。

第二课:国外名胜古迹目标:通过学习国外著名的名胜古迹,使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课程内容:1. 埃菲尔铁塔(法国巴黎)- 位置:法国巴黎塞纳河畔- 特点: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达324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 简单介绍:埃菲尔铁塔是巴黎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其壮观的外观和独特的结构吸引了无数游客。

2. 金字塔(埃及开罗)- 位置:埃及开罗市- 特点: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陵墓建筑,通常是国王法老逝世后的陵墓。

- 简单介绍: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古老的历史和庞大的建筑引人入胜,是了解古埃及文明的重要途径。

第三课:名胜古迹的保护和利用目标:通过学习名胜古迹的保护和利用,培养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了解人类对历史文化的负责。

课程内容:1.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简单介绍: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见证,对其进行保护是保护人类文明的责任。

- 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名胜古迹?2. 名胜古迹的利用- 简单介绍:名胜古迹可以进行旅游开发和文化利用,为国家经济和历史文化的推广做出贡献。

- 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名胜古迹,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结课活动: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名胜古迹,制作一份简单的介绍海报。

中国美景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中国美景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中国美景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以下是一个关于中国美景教学设计的优秀案例,以此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教学主题:探索中国的自然美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不同地理区域及其自然美景;2. 培养学生对中国自然景观的兴趣和爱护之心;3.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地图阅读技巧。

教学内容与活动:1. 导入活动(20分钟):介绍中国的自然美景,如黄山、张家界、三峡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让学生对中国的自然景观产生兴趣。

2. 学习活动1(4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自然美景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点,然后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该景点的图片、资料和地理信息。

学生需要编写一份小组报告,包括景点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等。

3. 学习活动2(4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进行展示,如制作海报、PPT或视频。

学生可以参考之前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呈现他们所选择的美景特点,例如:山脉、河流、湖泊、动植物、特色建筑等,同时考虑到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对美景的影响。

4. 整合与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所选择的美景,并分享他们所了解到的有关中国自然美景的知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讨论,以加深对中国自然景观的理解。

最后一起总结,了解不同地理特征对自然美景的影响。

评估方式:1. 小组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小组报告中所包含的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展示评估:评估学生的展示形式是否清晰、有条理,以及对美景特点的描述是否准确。

3. 课堂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提问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本地的旅游专家或自然保护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中国自然美景的保护与发展。

2. 组织观察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的自然美景,进一步加深对景观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美景,并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也会培养出对中国自然景观的兴趣和爱护之心,感受到自然景观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优秀苏州园林拙教学设计(通用5篇)

优秀苏州园林拙教学设计(通用5篇)

优秀苏州园林拙教学设计(通用5篇)优秀苏州园林拙教学设计【通用5篇】教学设计需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和节奏控制,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教学设计应该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苏州园林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苏州园林拙教学设计【篇1】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休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二、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采用比较教学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子:用比较的方法导入课文,解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认读:朗读课文,认字解词,熟悉课文内容。

疏导: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懂得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时间要延续到下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子〔预习:看电影、看画片、看课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所了解。

〕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影片介绍了哪些园林?学生先口述后,老师明确。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说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二、认读。

1.结合“思虑和练习”四,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以同桌为互助组,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由几位学生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2.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把需要认读的字和理解的词提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归类或出示小黑板。

三、疏导。

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指导学生将重要的句子划出,重要的词加黑,养成自学的习惯。

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精选3篇

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精选3篇

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精选3篇或许"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每一步行动,都会深刻影响自己的学生,教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理解透彻,记忆牢固,掌握熟练。

教师可通过教案学习如何更好的教学。

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乐意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并且尽量说具体、说生动,使听的人也想去。

?2、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时真诚有礼、认真倾听的态度与习惯。

?3、鼓励学生树立交际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积极参与交际。

重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介绍清楚,让听的人也想去。

难点:启发学生介绍更多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教具:课件以及学生收集的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的图片(包括自己的纪念照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2、那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学生回答去过的地方)3、大家去过的地方真不少啊!那么你能把欣赏到的优美景色向大家介绍吗?二、明确方法,进行交流1、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2、教师先介绍一个地方(校园),李老师呢,也去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大家都去过,想不想知道(图片呈现),猜猜这是哪?3、学生一起回答:校园4、教师介绍校园景色: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多像一个个小心脏,花瓣层层包裹,裹得那么严密,那么结实,真是精致极了!一个个剑兰花连成一串,多像一个个小铃铛,风一吹,仿佛听到了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听你瞧!一阵秋风吹过,银杏树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宛如无数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漫天飞舞。

同学们兴奋地叫喊着,快乐地追逐着这一只只金色的蝴蝶。

5、听了李老师的介绍,下面也请同学们自己来说一说(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6、小组介绍后,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汇报交流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大多数四年级学生会利用暑假时间出门旅游,看看中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风土人情。

但是,视野仅仅局限于国内是不全面的,为了能让学生具有世界眼光,了解世界上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同时沐浴在国际的人文情怀下,体验国外文化,因此鼓励学生在假期中搜集资料、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并完成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展示汇报方式进行总结、交流,了解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及其相关知识,感受世界风景名胜的不同特色。

2.通过搜集资料并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培养获取、阅读以及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3.树立世界眼光,激发探索世界名胜古迹的兴趣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喜爱。

【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及其相关知识,感受世界风景名胜的不同特色。

【教学难点】
树立世界眼光,激发探索世界名胜古迹的兴趣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暑假里你们去哪里旅游了?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生答)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可以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魅力以及名胜古迹的悠久历史。

其实不仅是我国,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有着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

(板书课题,齐读)
假期中同学们查阅网络或者书籍,了解了自己喜欢的外国风景名胜,这节课我们来相互交流学习、汇报研究的资料。

二、小组汇报展示
师:汇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出示)
1、声音响亮,吐词清晰
2、认真倾听,遵守纪律
3、活动结束,评出优秀活动小组,我们将设立最佳合作奖,最佳表达奖,最佳成果奖,最佳听众奖。

一)亚洲组(形式:导游讲解)
伴随着一曲泰国民歌,亚洲组的四位同学身着泰国传统服装“绊尾幔”出场表演舞蹈,课件出示“大皇宫”图片。

生:欢迎各位来到泰国,首先我们要游览的是泰国保存最完美、规格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宫——大皇宫。

(播放大皇宫视频资料)
生:这一色的绿色瓷砖屋脊、紫红色琉璃瓦屋顶、凤头飞檐的建筑便是大皇宫,现在的大皇宫除了用于举行加冕典礼、宫廷庆祝等仪式和活动外,平时对外开放,成为泰国著名的游览场所。

这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金灿灿的,这把皇椅是用纯金打造的,不仅如此,大皇宫连墙壁上都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宝石,这里便是泰国皇家富贵的代表。

(课件出示普吉岛图片)
生:欣赏过泰国的建筑,我们再到泰国著名的小岛——普吉岛上来玩玩。

这里有碧海蓝天还有随处可见的椰子树,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这里更是你的天堂。

因为你可以在一眼望到底的水中浮潜,真实的感受一下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
(播放浮潜视频)
生:希望本次旅行能给你带来愉悦的感受,欢迎再次来到泰国游玩!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亚洲小导游带我们游览了充满异域风情的泰国,现在我们跟随欧洲小组去看看浪漫的欧洲有哪些令人难忘的风景名胜。

二)欧洲组(形式:采访)
课件播放埃菲尔铁塔视频,小组中一人扮演设计者埃菲尔,其余三人扮演采访者。

采访者1:您好,埃菲尔铁塔这座建筑的建成惊艳了全世界,但是许多人却对设计者知道的很少,您能向观众朋友介绍一下自己吗?
埃菲尔: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我在20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培养工程师的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开始了自己建筑工程师的人生,我为铁塔的建成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仅设计图纸就有5000多张。

采访者2:看得出您为铁塔的建成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您能说说您为什么设计建造了这座巨型塔吗?
埃菲尔: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为了让人们不忘革命战争,我设计了这座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这座高塔。

采访者2:据说在这座高塔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关于您的动人爱情故事,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埃菲尔:当年,身为富家小姐的玛格丽特与默默无闻的我一见钟情,她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我,与我携手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光。

后来,玛格丽特去世,我发誓要建一座最能与妻子对视的建筑。

采访者3:真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我们都知道白天登上埃菲尔铁塔,整个巴黎尽在脚下,您能再给我们细致说说铁塔的内部结构吗?
埃菲尔:它设有上、中、下三个瞭望台,可同时容纳上万人,三个瞭望台各有不同的视野,也带来不同的情趣。

中层瞭望台离地面
115米,从这一层向外张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

淡黄色的凯旋门城楼、绿荫中的卢浮宫、白色的蒙马圣心教堂都清晰可见。

采访者:感谢您接受采访,祝愿您身体健康!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欧洲组以采访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埃菲尔铁塔的浪漫,那么远在非洲的胡夫金字塔又有怎样的奥秘呢?我们有请非洲组为我们带来胡夫金字塔的研究报告。

三)非洲组(形式:研究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胡夫金字塔的基本信息、位置和材料、建造时期、内部结构等。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非洲组用研究报告为我们揭秘了这古老而又神秘的“奇迹”,而美洲组带着他们手工制作的“世界名桥”走了上来。

四)美洲组(形式:手工展示讲解)
小组合作制作美国“金门大桥”,一边展示桥一边详细讲解“金门大桥”的历史、规模、特点及主要景点等。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它的桥身本就如此美丽,华灯初上的夜晚它愈发显得熠熠生辉,我们惊叹于它的宏伟的同时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可是,人类的设计再精巧也比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面请看大洋洲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一组大堡礁手抄报展示。

五)大洋洲组(形式:手抄报展示)
手抄报展示的内容:大堡礁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多
样的珊瑚景观、大堡礁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等。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保护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刻不容缓,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有心人,呵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三、谈收获、评优秀
师:欣赏完了各组的展示,老师由衷的感到你们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通过你们的表现我知道了在这次研究中你们了解了很多东西,也有许多想要说的,那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的收获吧。

(生答)
评优秀并颁奖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假期中,你们用心付出,认真搜集、阅读信息,完成了一张张内容详实的思维导图,并整理成了研究报告,组员之间共同讨论完成了我们自己预定的目标。

这次,老师对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沐浴在国外独特的风景及文化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开罗眼界的同时,你们还学会了与人合作交流;培养了整理信息的实践能力,只要我们共同去努力,相信我们下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更加出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