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师:如果把2496放到万级,个级上如果用0来占位,那么这个数你会念吗?自己尝试着念一念。
(媒体出示)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2 4 9 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 4 9 6 0 0 0 0 读作:
(多请几个学生念5—6人,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
我们再来念几个数。
(媒体出示:练习一)
练一练1: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5 6 9 0 0 0 0 读作:
2 3 2 0 0 读作:
7 8 1 8 3 8 读作:
2 0 5 3 0 0 0 读作:
(每个数至少请两个同学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媒体依次出示:五百六十九万、二万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一千八百三十八、二百零五万三千)
师:现在老师将不出示数位顺序表,这些数你还会读吗?
(媒体出示:练习一的练一练2)
练一练2:
读出下列各数
5960000207000003005000050000000
师:这些数有很多位,你有什么好办法读这些数?
生:可以先将这些数进行四位分级。
师:这个方法很好!(媒体出示)我们可以将这些数进行分级,然后在读就相对简单了。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0,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
交流汇报:这些数中的0都是每一级末尾的0
师:对呀!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板书:每一级(补充第三条))
(媒体出示练习二练一练1)
练一练1:
读出下列各数。
7508500 202000 12006350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把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1.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读信息。
2.师:再读一读信息中的数,想一想,万以内数如何读。
(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就读零)(二)点明课题1.课件出示:2.师:在生活中,还有比万更大的数,如此的数又如何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信息中的数,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学生亿以内数的读法做预备。
】二、探究新知(一)整万数的读法1.2496写在个级上提问:读出那个数。
(二千四百九十六)2.把2496写在万级上,个级补上4个0师:那个数你会读吗?读一读。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或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师:这两种读法,哪种简便?再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3.试一试:3080000 40500000师:这两个数如何读?4.比较(1)师: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读法相同,只是数在万级时后面加一个万字)(2)师:万级上的数如何读?(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5.练习:读出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设计意图:把个级上的数移到万级上,使学生感到两级上数的读法有练习,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1.出示:54621师:那个数如何读?读一读。
(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2.出示: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1)师:这些数如何读?读一读。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七册(P1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计数单位及相应数位(2)能够较熟练的按照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正确读出多位数(3)掌握多位数各个数级中末尾0及中间0的正确读法过程与方法(1)以旧引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2)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掌握规律,培养学生抽象、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填空:(1)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2)10个一亿是()10个十亿是()(3)一百万里有10个()有100个()生归纳:上节课所学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2.填空(1)2100350是有()个一组成的1023003405是有()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复习从右起每四个数是一级,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3.回忆多位数读法:指名学生读一读奉贤区人口:588721;闵行区人口:1081693(思想教育)归纳多位数读法:四位一级,从高位读起,读亿级和万级时,按照个级读法来读,然后再读出一个亿字和一个万字,最后读个级4.想一想读一读8500和85000000 8050和80500000 8005和80050000二、引入新知1.(1)小组讨论:个级数中0的读法是怎样的?◆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读个级数时末尾的0不读,如果中间出现1个或2个0都只读1个零。
而在万级中出现一个或若干个0该怎样读?万级和亿级读法和个级一样,所读0的读法也是一样的。
得出规律后,读一读每组数体会一下(小组讨论)(2)生归纳:在读个级数时末尾的0不读,如果中间连续出现2个0都只读1个零。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大数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明白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明白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白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好处。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大数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1、课件出示: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读信息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明白什么?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明白了什么?(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二)点明课题(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这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教案。
【设计意图:透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透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1、认识“十万”(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样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那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样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
《大数的认识》教案(精选7篇)

《大数的认识》教案(精选7篇)《大数的认识》篇1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一)导入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
(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2.课件出示:图片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
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
怎么办?【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
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大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大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第一课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数的概念及阅读、写作和比较方法。
在第二课时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对大数进行四则运算,为提高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需要使用教材和课件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1.理解大数的概念。
2.掌握大数的四则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1.大数的概念复习通过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大数的概念、读法、写法和比较方法。
2.大数的四则运算(1)大数的加法通过课件和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加法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补数计算。
(2)大数的减法通过课件和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减法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补数计算。
(3)大数的乘法通过课件和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乘法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公式计算。
(4)大数的除法通过课件和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除法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分解因数计算。
3.练习与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大数四则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1.讲授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四则运算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对大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课堂讨论或引发学生兴趣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回顾大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2.复习通过教材和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大数的写法、读法和比较方法。
3.讲授通过课件和教材,讲解大数的四则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
4.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大数四则运算的题目,经过讨论和交流,既巩固了学生对大数运算方法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课堂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大数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通过自主学习和解答,巩固学生对大数四则运算的应用和计算能力。
大数的认识教案(共5篇)

大数的认识教案(共5篇)第一篇: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教学课时10课时第一课时认读亿以内的数教学内容p2—4例1 知识准备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认识,并已知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
教学目标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掌握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出亿以内的数。
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学习等,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分析、推理、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间的区别和“位值”的理解。
教学方法问题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具准备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学具准备纸卡表格计数器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活中的大数课件出示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出示1张100元人民币,让学生说出面值。
如果有10张、100张百元人民币是多少元?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二、探究新知——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1.认识“十万”(1)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师及时评价(2)数卡片问:小组内每人拿十万,一共有多少万?几个小组拿的数卡够十万?三个小组共拿多少万呢?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是多少?(拨珠)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
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七册(P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计数单位及相应数位
(2)能够较熟练的按照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正确读出多位数
(3)掌握多位数各个数级中末尾 0 及中间 0 的正确读法
过程与方法
(1)以旧引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2)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掌握规律,培养学生抽象、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填空:(1)10个一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2)10个一亿是() 10个十亿是()
(3)一百万里有10个()有100个()
生归纳:上节课所学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填空
(1)_0_50是有()个一组成的
1_30_4_是有()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复习从右起每四个数是一级,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3.回忆多位数读法:
指名学生读一读奉贤区人口:5887_;闵行区人口:1__93(思想教育)
归纳多位数读法:四位一级,从高位读起,读亿级和万级时,按照个级读法来读,然后再读出一个亿字和一个万字,最后读个级
4.想一想读一读
8500和85000000 8_0和8_00000 80_和80_0000 二、引入新知
1.(1)小组讨论:个级数中 0 的读法是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例2、例3)
“一”p/1,“作”p/1的分析
课时进度
4-1-2
学习目标
1、分析“一”p/1,“作”p/1,使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亿以内数,知道该数的某一位在什么数位上,且表示什么;是由什么组成的。
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前分析
教材
重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学生
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读写很是熟练,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关键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
教学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
设计意图
由于时间的关系(一天只有一节数学课),所以在新课前,先分析前一天的作业,而后在进行新授。
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读写很是熟练,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安排学生先自由读、写,而后组织讨论,老师参与引导,最终得出含两级的数怎么读,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的异同及如何写数。
而后进行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作业的讲评
利用课前准备时间与学生交流,使得在黑板上出示数位顺序表
1、“一”p/1
(1)借助数位顺序表
(2)一个多位数加上1后等于100万,这个数是()填一填第四小题
方法一:可以将100万写成1000000,而后用1000000—1,算出结果就可以了。
方法二:将100万对照数位顺序表写下来,而后去掉1,这样看着顺序表也能知道答案了。
2、“作”p/1
(1)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84507600,8表示8个(),4表示()个(),5表示()
第四题
要看清题目意思,认真仔细
二、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拿出作业本上的最末题
……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8
4
5
7
6
(1)让学生自由读
(2)小组交流讨论,该怎样读,为什么
(3)反馈,老师做引导,而后作结
读作:八千四百五十万七千六百
a、从高位读起
b、按照个级的读法,每一级的数读后加读‘万’或“亿”
(4)思考:怎样去分辨这个数是在个级或万级?
目的在于明确在读数之前必须先分级,有助于简单的读数。
2、读数:
13819000各自读,交流
分级-从高位读起-按照个级读法,只是在后面加读级名最好在数位顺序表上体现,或进行分级。
2496640700085000300
先各自读,将其读法写下来,而后集体交流读法
3、小结
我国习惯上把多位数按四位分级,即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四位,称为“个级”;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位,称为“万级”;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位,称为“亿级”。
个级、万级、亿级、……称为“数级”。
按照四位分级的原则,我国的读数法则是:(1)四位以内的数,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读起。
(2)
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最高位起,顺次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
(3)如果一个数末尾有“0”,末尾的“0”不读;每一级末尾的“0”也不读;其他数位上,不论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例如30500804500,读作三百零五亿零八十万四千五百。
三、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六千八百五十万四千二百学生尝试写数-交流-确定方法(分级,借助数位顺序表)
2、三千零八万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二
学生练习后,指名到前板演,而后讲评,最终得出写数的方法:先分级,从高位写起,某一位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3、讨论:
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三、复习巩固
书本p/5做一做,p/7做一做
四、回顾总结:
收获、有什么遗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