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科学公开课《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物的分类方法及其科学依据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索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

3.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方法,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动物分类的科学依据。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形态、习性等特征,自主探索动物的分类方法。

2.比较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分析其分类依据。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形成对动物分类的共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动物图片、视频资料、分类卡片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分类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动物分类的好奇心。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种不同种类的动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类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分类的科学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分类卡片,让学生根据动物的形态、习性等特征,对卡片上的动物进行分类。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依据,知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种类动物的特征,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如按照有无脊椎进行分类。

(2)认识常见动物的特征,并能准确分类。

2、教学难点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结构差异及演化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动物模型或标本,如鱼、鸟、昆虫等。

3、分类卡片和表格。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在这个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类繁多的动物。

(二)讲授新课1、动物的分类方法(1)介绍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2)重点讲解按照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的特点(1)展示鱼、鸟、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身体结构,如脊柱、骨骼等。

(2)讲解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如具有脊椎骨、内骨骼、发达的神经系统等。

3、无脊椎动物的特点(1)展示昆虫、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身体形态。

(2)介绍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及特点,如昆虫具有外骨骼、分节的身体;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等。

4、动物的多样性(1)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并尝试进行分类。

(2)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多样性的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课堂活动1、动物分类游戏准备一些动物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分类,看哪个小组分类又快又准确。

2、动物特征描述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向其他小组描述其特征,让其他小组猜测是什么动物。

教科版科学六上《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分类以及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认识各类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对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类动物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需要在这一节课中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方法,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动物分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各类动物特点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动物分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类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动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各类动物的图片、标本等教学素材。

3.教学用具:准备分类卡片、小组讨论表格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展示各类动物的标本或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发分类卡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动物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分类结果,讨论各类动物的特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动物特点的掌握情况。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常见动物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3、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动物的特征。

(2)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

2、难点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准确分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动物卡片,每组一套。

3、记录表格,每组一张。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视频,展示各种动物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2、认识常见动物的特征(1)展示多种动物的图片,如猫、狗、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蜜蜂等。

(2)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3)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动物分类(1)介绍分类的方法,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动物卡片。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动物卡片进行分类,并填写记录表格。

(4)小组展示分类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拓展延伸(1)介绍一些珍稀动物,如大熊猫、朱鹮、东北虎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存现状。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5、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物分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了解动物。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小组讨论、发言等。

2、检查学生填写的记录表格,评估其对动物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

3、通过提问和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常见动物特征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来掌握知识。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2、能够识别常见动物所属的类别,并列举各类别的典型动物。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动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常见动物所属类别的识别。

2、难点理解不同类别动物的特征差异,并能准确分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动物卡片,每组一套。

3、分类表格。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精彩视频,展示各种形态各异、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动物?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引导学生积极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类繁多的动物。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动物分类的依据,如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2、按照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方式,讲解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

3、结合图片和简单的例子,分别介绍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小组活动(15 分钟)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6 人。

2、发放动物卡片,卡片上印有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3、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卡片上的动物进行分类,并填写分类表格。

4、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小组展示与交流(10 分钟)1、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分类结果,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2、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讨论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拓展与应用(10 分钟)1、展示一些比较特殊或者难以分类的动物,如鸭嘴兽、蝙蝠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分类归属,进一步加深对动物分类的理解。

2、联系实际生活,讨论动物分类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六)课堂总结(5 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动物分类知识,包括分类的依据、各类动物的特征等。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4、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为全班同学准备: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组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的动物图片,不同的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物跳舞的录像,看后要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物?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你们知道么,地球上已知的动物有150多万种,这么多的动物,我们要想做更多的了解,就必须知道它们都属于那些种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新课——《种类繁多的动物》二、给常见的动物分类: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四个认为一个小组,自己定标准,为教材15页的这些动物分类。

并把分类的结果填在16页的表格里。

【学生讨论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分类表格)师: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刚才的分类,哪种更合理?理由是什么?三、了解科学分类方法:师: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呢?【出示动物骨骼标本】师:请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摸一摸后背中间,你发现什么?生:有一节一节的骨头。

师:这叫做脊椎骨,它一节一节的组成脊柱。

科学家根据有无脊柱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四、猜一猜:师: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动物学家对动物的科学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依据这个分类进行一个小游戏。

(游戏规则:一名同学被对大屏幕,提问猜测大屏幕中出示的动物。

全班同学只能用“Yes”或“No”回答对方提问,用较少的问题在最短时间猜出动物名称。

)【师生进行游戏】师:其实这个游戏是有窍门的,只要我们把动物分的再详细一些,我们很容易就能猜出来。

教科版科学六上《种类繁多的动物》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种类繁多的动物》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种类繁多的动物》word教案一、教材解析《种类繁多的动物》是科教版第四单元第课,本课重在让学生了解各种种类繁多的动物的同时学会给动物分类,把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将学生对动物的认识范畴进一步扩展,关心学生切实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究生命世界的意趣。

二、教学目标1、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

2、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要紧特点。

2、能依照动物的特点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观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漂亮。

三、教学重点1、明白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四、教学难点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五、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小组合作,体会种类丰富的动物世界1、直截了当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种类繁多的动物,要在动物前面加上种类繁多那个定语,绝对不夸张,目前为止,在动物王国中,已发觉的种类差不多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那么这么多的动物中你们都明白哪些呢?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伙儿的储备量,看看大伙儿到底认识多少动物。

2、小组讨论,在纸条上写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名称,以三分钟为限。

3、小组汇报,量多者为胜。

(二)图片观赏,初步分类同学们认识的动物可真多,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动物,让大伙儿来观赏一下。

1、多媒体图片观赏动物图片2、摸索:这么多的动物我们该如何给他分类呢?试着用自己的标准给图片上的动物分类。

完成表格。

预设:可依照动物的体型大小来分类,分为大的动物和小的动物2类;可依照动物生活的场所分为水中的动物,陆地上的动物;也能够分为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等等。

3、指名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评,有疑问共同探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4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4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含教学反思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为全班同学准备: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组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的动物图片,不同的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除了校园里的动物,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生活在哪?(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二、自主探究: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吗,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下面的动物分一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并说说分类方法(预设: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2、比较动物的骨骼观察比较鸟、狗、鲤鱼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摸一摸人的骨骼有这样的特征吗?总结: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1、说说鸟,兔子,金鱼,蚂蚁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根据此标准把动物分成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四、拓展性活动:播放动物世界短片,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教学反思】:在分类教学时,着重应让学生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了解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的身体特征。

借助实验室里的部分动物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结合平时生活中吃鱼、吃鸡时的感受,学生对脊椎动物的特征能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公开课《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
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按自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的特征,并分别举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并能体验到分类过程中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根据科学的分类标准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动物中各个种类的特例。

教学准备:各组自己写好20种动物的卡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动物的卡片。

学情分析:与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为教学内容有着相同的原因,这一节课以学生经验中已有的动物种类为研究基础,让学生在给动物的分类中,感受动物的多种多样,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老师讲出的动物,并从你的20种动物中把它找出来贴到黑板上来。

A教师先演示一种:如:“鸽子是空中飞的动物”,并把它贴到黑板上。

B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别说出:蜗牛、带鱼、蝴蝶、牛、虎、蝗虫、草鱼、鸭子。

2.思考:你的介绍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刚才你们小组找这种动物的时候方便吗?怎样做可以方便一点呢?
二、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1.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给这9种动物进行分类呢?先小组统一好一个标准,再动手分分看。

2.抽2组到黑板上来展示。

并说说你们的分类理由。

3.其他小组补充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分别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说说你们的分类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由进行板书:按运动方式:游、飞、爬。

按生存方式:家养、野生。

按食性:肉食、植食、杂食。

按身体特征:鸟类、鱼类、哺乳类、昆虫、软体。

4.教师总结。

提出疑问:看黑板上的分类方法,你们感觉到满意吗?为什么?能不能寻找到更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呢?
三、比较动物的骨骼
1.请大家看看老师给出的几个动物的骨骼,说说它们有相同放入地方吗?
小结:科学家就是根据动物的身体中是否有脊柱,把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具有脊柱的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叫无脊椎动物。

2.请男同学之间、女同学之间大家相互摸摸我们的后背中间有没有刚才我们看到的脊柱?说说我们人应该分在哪一类动物中?
3.小结: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请大家看书本第78页2个方框的内容。

看看科学家根据这一标准把动物分成了哪几类?
四、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1.请大家按照科学家的统一的分类标准再一次来对这9中动物进行分类。

2.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来展示你们的分类结果。

五、给各类动物增添新成员
1.你们手中还有没分完的动物吧。

每组选送2种动物贴到黑板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2.你们手头还有没有没有分完的动物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说说还剩下来的是一些什么动物啊?他们都有些什么特征呢?我们能不能给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呢?
3.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这几种动物的特点,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分类的结果。

完善分类的项目。

六、趣味竞猜
规则:共有马、麻雀、青蛙、金鱼、蛇、蜗牛6种动物,请一个学生上台拿着其中的一张,你们可以来提问这位学生,但是他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你们,看谁的提问次数最少而能猜得出的。

七、补充一些特例。

鲸、海豚、蝙蝠、鸭嘴兽、蜘蛛、蜈蚣等动物。

八、总结巩固并出示课题。

1.今天我们通过对动物的分类研究,知道了用科学的分类标准可以对种类繁多的动物进行认识和研究。

板书设计:种类繁多的动物
按运动方式:游、飞、爬
按生存方式:家养、野生
按食性:肉食、植食、杂食
按身体特征:鸟类、鱼类、哺乳类、昆虫、软体
作业:《同步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