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会响的小路》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

《会响的小路》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2.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了解字母、拼音等音节。
4.培养孩子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加强幼儿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声音的特征来认识字母、拼音等音节。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老师从口语、发音入手,讲解声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字母的发音和用法。
2.游戏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巩固知识。
3.互动式教学法: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课件、幼儿图书、海报、幼儿玩具、小乐器、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1)音乐引入: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跳舞等。
(2)游戏:老师说出一个字母,让幼儿说出它所代表的声音,让幼儿回忆它在哪些单词中出现过,既增加了幼儿学习字母和音节的兴趣,也调动幼儿的思维能力。
2.展示环节(15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字母卡、拼音卡等器材,让幼儿学习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同时也可让幼儿逐渐认识字母、拼音等音节。
(2)老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模仿各种声音的发声方法,并引导幼儿模仿发出声音,加深幼儿对声音的记忆。
3.实践环节(35分钟)(1)游戏一:猜谜游戏。
老师出一个物品,让幼儿猜出这个物品的名称。
幼儿在猜的时候可以给出物品相关的声音提示。
通过猜物品名称让幼儿加深对生活中常见声音的认识,又加深了幼儿对字母和拼音的记忆。
(2)游戏二:唱歌游戏。
老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歌曲,歌中加入大声、小声、高声、低声等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模仿并重复跟唱。
通过唱歌这一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声音的特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现力。
(3)游戏三:声音找茬。
老师在班级里播放两种相似但是有细微差别的声音,幼儿要听出声音的不同点,以力争找茬的方式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一些微妙变化,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听力。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5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5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5篇教育教学中还需要注重评估与反馈,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水平。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精选篇1)第二课时重点:1、展示作者的散文意境美;2、品味华美的技法内容:1、回顾上节内容。
月光下的荷塘细腻而静美(比喻,拟人)2、导入本节内容。
我们会熟悉这样的场景:炎阳下,割麦的农民口渴会大口大口地喝水,那是在——喝水;再如,在老舍的笔下,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口渴时,象骡马一样大灌一通。
等等情形,是喝水,好听一点是——豪饮。
再比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等金陵十二钗的用小盖碗小口小口地喝水,是什么,那是——品。
阅读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散文,再尤其是象这样的散文,只能象林黛玉喝水那样细细地品,,才能解其高妙之境,才能了解大师的文字魅力。
3、这里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大师的散文的优美。
①荷塘上的月色a、月光——流水(照下来与水流下来相似)叶子和花——轻纱的梦(朦胧、恬静、柔美:特殊——具体→抽象)黑影——鬼(黑,不可捉摸)光与影——名曲(和谐、悠扬)b、灵动的词语:泻——照(写出了接受月光的饱和)浮——升(写出了雾的轻盈,还带出了质地)画——落(写出了无工而工——工巧)c、月光是本段的重点(上段是写荷塘):柔和、静美,让不安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宁静。
② 荷塘的四周:课外小引: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和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苏轼此诗说明理解是需要联系的。
因此,作者写荷塘,不能仅仅写荷塘急、月色,四周也应该写到。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层次感,错落有致,还有绘图美。
比“周围都是树”要好得多;特为——“树”有人情味→“和谐”;树色——烟雾(迷茫、朦胧);丰姿——美好姿态;灯光——瞌睡人的眼(昏暗、没有精神——拟人)蝉声和蛙声——以动写静;不过,作者有点根深蒂固的“不宁静”时常袭上心头。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6篇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6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式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学习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3、学习主人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之精神二、重点难点: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检测自主学习成果,营造课堂氛围(2)、教师导语,为走进新课作铺垫(3)、交流作者资料2、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整体感知课文(1)、理解题意作为切入点,带动对全文的总体把握(2)、“我”为何窃读?以“这是一个讲述的故事”为题每人说一句话,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的目的第二部分:多方梳理课文(1)、划出文中描写“我”窃读的语句,分析理解“我”当时的心情(3)、每人说话练习:“我是一个的人”,把握人物特点第三部分:细细品读课文(1)、质疑、讨论、解惑(2)、主旨概括3、结束、作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篇2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后记第一课一去二三里》是一首饶有趣味的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风景,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孩子们观察课本插图,说说插图里都画了些什么,然后引出课题《一去二三里》,接着请他们读一读童谣,用铅笔圈出本课的生字。
因为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经认识了,因此教起来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比较顺利。
而就童谣本身来说,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已经能背诵,但存在朗读拖沓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进行了纠正,不过效果不是很好。
看来,这是一项需要时间慢慢来的工作。
就整篇课文来说,我认为难点在于字的书写。
孩子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书写是从这节课开始的。
在认识了田字格之后,我指导孩子们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告诉他们字不要写得“顶天立地”。
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对写字还是很有兴趣的,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的。
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字写得不够好,就一直擦,直到写得自己满意了为止。
对这样的孩子,我及时进行了表扬,同时告诉他们一笔一划看清楚,找准位置再写,这样就不会不停地返工了,《一去二三里》这节识字课就这样上完了。
反思和教学设计的关系

反思和教学设计的关系引言:在教育领域,反思和教学设计是两个相互关联且互相支持的概念。
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以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正文:1. 反思的定义和重要性:反思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深入思考和评估自身行为和行动的过程。
在教学中,反思涉及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堂环境等方面的思考。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强项和改进的空间,以促进个人和专业的成长。
反思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困难,并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反思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指导。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困难。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表现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效。
3. 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和有序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达到的学习成果。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
这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
然后,教师需要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教科书、多媒体教具、实验器材等,以支持学生的学习。
最后,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并在下一次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4. 反思和教学设计的互动关系:反思和教学设计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识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指导。
反过来,教学设计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也可以提供给教师新的反思材料,以促进进一步的改进。
这种反复的反思和教学设计过程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论:反思和教学设计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 学生在理解知识点时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引入问题、故事、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4. 课堂练习-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归纳-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6. 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成功之处;-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出教学不足之处。
2. 教学方法- 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评价其有效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评价- 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了解学生的需求;- 结合学生的评价,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分析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前教育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学前教育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与教案概述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其关系到孩子们未来的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学前教育需要科学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案。
本文将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份学前教育教学设计和教案,并进行教学反思。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学前教育,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
基于此,本次教学的目标设定如下:(1)认知能力:能够认识和识别英文字母Aa和Bb,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2)语言能力:能够正确地朗读和书写英文字母Aa和Bb,并能够在简单的情境下运用它们。
(3)社交能力:能够和同伴愉快地玩耍,并能够遵守纪律,礼貌待人。
(4)情感能力: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且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5)运动能力:能够在简单的指导下做好基本的运动动作,如跳、跑、跳绳等。
2.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地符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它可促进孩子们的观察、认知和思考能力。
(2)讨论式教学法: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发表意见。
通过讨论,他们可以建立自信和语言能力,同时在相互协作和合作中提高了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学前儿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和角色扮演来学习,这可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交流技巧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学内容和活动(1)英文字母识别:教师在黑板/白板上呈现出字母Aa和Bb,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询问字母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其他与字母相关的问题。
(2)英文字母拼写: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字母,并从字母名称和字母的发音方面解释它们的含义,然后指导孩子们写出它们的形态。
(3)眼睛动作和口腔锻炼:引导学生做肢体和口腔锻炼,以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和口腔发育,如:鸟儿在飞、鼻子叽哩呱啦……(4)英文字母游戏:通过游戏和互动,鼓励学生使用英文字母,如利用拼音表玩猜字母游戏、使用小球和篮筐进行捉迷藏等。
“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

“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教学设计与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撰写教学设计与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就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撰写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
3.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示范等多种形式,要灵活运用,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评价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完成后,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考试、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满意度,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1.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结束后,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要认真思考教学过程中自己的表现和学生的反应,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
2.展望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反思,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要定期检查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反思教学态度: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道德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意识;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学内容: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意义和要求;2.比较“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和“只要我自己好,谁也别告诉我怎么做”的不同。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是什么意思,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Step 2: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讲解“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含义和要求。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并且指出只有履行这些责任,才能得到别人对我们的尊重和帮助。
Step 3: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利用教材或者网络进行信息查找,围绕“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补充。
Step 4:个人反思(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自己有没有充分体现“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理念?自己是否有些懒散或者对别人的帮助有所求而无所作为?在日常行为中是否有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发生?学生写下自己的反思。
Step 5: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建议一个共同的座右铭,包括“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小组成员讨论并确定座右铭内容,最后选出一个小组中最能代表组员意愿的座右铭。
Step 6:合班交流(10分钟)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陈述自己小组的座右铭,并解释座右铭的理念及内涵。
其他小组进行观点交流和互动,通过交流加深学生对“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理解和感悟。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绿色环保”为题材,利用对话形式,从学生自己创办的网络杂志引入,谈到“绿色学校”,讨论了如何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语法重点主要为构词法。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大纲词汇和构词法。
To obtain new words and phrases2. 能力目标:1 )能听懂有关环保日常对话,获取准确信息。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2 )能比较自如地谈论环保等相关话题。
3. 文化意识:注意在日常口语中存在的中外文化的不同;学习外国在环保方面先进的理念和做法。
4. 学习策略:能学会使用口语中的一些常用功能句;能够有礼貌地和别人交谈;在泛读中学习、熟悉加前缀、后缀的构词法。
教学内容:1. 大纲词汇waste, wasteful, throw away, metal, energy, pollution, recycle, environmental, hopeless。
2. 前缀、后缀的构词法。
教学重点:前缀、后缀的构词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步骤教学第一个环节:利用图片导入新课1. 向学生展示PPT中有关图片,从而引出课文标题及新词汇。
2. 引导学生注意新词汇的结构,从而引出前后缀的构词法。
3. 结合图片,重点展示前后缀的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4. 学习新单词waste, wasteful, throw away, metal, energy, pollution, recycle, environmental, hopeless5. 检查单词1 )集体朗读单词。
2 )单词抢答竞赛(小组活动,老师说中文,学生抢答英语单词)设计意图:本课时需要学生掌握的词汇不多,但是,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也不简单,因此,我利用图片易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欢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单词抢答竞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单词的印象。
为后面的对话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全课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载体,一路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和总结学习规律。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1.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何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T: What on earth should we do?2.针对刚才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头脑风暴,讨论出解决方案。
3.以小组汇报的方式整理出一份解决方案,以供全体学生学习。
4. 听录音完成以下练习(对文章细节信息的获取)Listen for the followings:1.The email is from ______________.2.Zhao Ming studies at _____________ in Dalian.A. an ordinary schoolB. a green school3. They raise money to help the ______ in poor areas.A. studentsB. old people设计意图:头脑风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收集所有有用的信息,为下一步的阅读和书面表达提供清晰的思路;同时,听的环节是“输入”的过程,带着问题听,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有效捕捉信息,同时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发现需要注意的表达方式,为后面的语言实践准备实用句型。
这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发现新句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抽象的语法说教,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平台。
第三个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5.同桌之间练习,完成Activity4,然后全班核对答案。
6.快速浏览对话,回答问题(Activity5)。
1. How did Zhao Ming feel when he read the article?2. What is a green school?3. Why is it wasteful to throw away glass and paper?4. What happened if we don’t turn off lights?7.课堂小测。
Quiz: what problems are we facing?1.The air is 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脏) because of the factories and the cars.2.There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多)dead fish in the river.3. More and more trees ______________ (被砍伐) by people.4.As a result, our enviroment ________(被污染)badly.5.Glass, paper and ment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乱扔) everywhere。
8.指出本课重点短语Key phrases:1. Hey, you guys! Guess what! 喂,伙计们猜猜看2.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环境教育3. at a green school 在环保学校4. be careful about/of sth. 对某事仔细认真5. throw away 扔掉6. collect reusable waste 收集再利用的废品7. sell sth. for recycling 卖某东西再循环8. raise money筹款9. save energy/ waste electricity节能/费电9.根据课文完成句子。
1. Zhao Ming first saw New Standard whi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Zhao Ming wants to know wh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In a green school everyo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We can save our world i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课堂测标。
(巩固词汇)enjoy, environment, care, waste, reuse, hope1. Cycling to school is both ___________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2. You really need to be ___________ with things bad for the environment.3. Everybody can do a little bit to help with _________________ problems.4. It is __________ to throw away the __________ shopping things.5. Scientists are _____________ about new ways to save energy.11.作业布置。
Homework:1. Copy the new words.2.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Unit One.3. Find out some problems around you and think how to solve them. Then write them down.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
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不但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都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的语言知识还得到了复习和巩固。
这样的练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老师们的评价教师组织学生的能力比较强,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突出,思路清晰,形式多样化,很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寓乐于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效果较好。
课后反思:虽然这节课同事们给与较高的评价,但本人认为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容量过多,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应该适量而止;小组活动时应该发出明确的指令,让学生能更清楚该做什么。
教学反思: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
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