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的国清寺景点导游词分享
国清寺

国清景区导游词游客朋友们,上午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天台山做客!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寺庙是一座千年古刹,也是一座皇家寺院。
您可以看到这里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国清寺更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佛法精深,源远流长。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教观总持”四个大字,是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王震的手笔。
教指“教理教义”,是佛学的思想真髓,也就是理论,观指“观心观法”,体现佛教的修持方法,也就是实践。
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强调定慧双修,教与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放到我们生活中讲就是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等下我们进入寺院后,请各位要文明游寺,无论您是不是佛教徒都要尊敬佛像,尊重僧人,特别进入佛堂后一定要保持肃静,切勿大声喧哗。
好,各位朋友,这边走,那现在我们踏上的呢就是通往国清寺的主通道:丰干桥了。
丰干桥是为了纪念唐代国清寺高僧丰干和尚而命名的。
关于丰干和尚的事迹呢,我们等下进入国清寺的三圣堂再跟各位细数。
站在桥上呢,大家会发现,这里的水是往西流的。
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为何这里的水是往西流的呢?大家过去一点就可以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一行到此水西流。
一行法师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他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俗名张遂,说张遂可能大家都知道了,就是编写《大衍历》的那一位了。
相传一行法师编写《大衍历》的时候,曾不远千里来到天台国清寺拜师求算。
真诚感动天地,连涧水都为之西流。
“一行到此水西流”,就成了虚心求教的千古佳话。
那实际上是因为这里的夏雨季节,经常会出现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一行到此的时候,刚好碰到北山下暴雨,造成山洪暴发,山洪顺东涧咆哮而下,但是由于涧道狭窄,泄洪不及。
而西涧刚好无雨,水位较低,于是东涧之水便漫向西涧,造成涧水西流的奇观,实际上是因为天气和地理的原因。
那如果是换一种天气,两涧水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两涧水会在丰干桥处汇合,回旋打转,交相激荡,形成天台八大景之一的双涧回澜奇观。
天台山国清寺导游词教学教材

国清寺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山旅游,我是来自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叫许某某,言午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
在我右手方开车的师傅姓B,B师傅有30多年驾龄了,开车很沉稳,大家可以安心乘坐。
【国清寺概况】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代时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晋王扬广承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
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1973年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
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
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
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塔】大家请跟着我往前走,请大家先看一下前方的这座塔,这座塔被称为“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也叫做“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我们现在看到的赭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59.4米,边长4.6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隋塔在南宋重修。
关于这座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隋朝年间的一天晚上,南海观世音路过天台,被天台的美景吸引,便和五百罗汉斗法要为天台人民做件好事,五百罗汉人多便在国清附近造塔,而观音来到罗汉道场附近的瀑布,看到两条蛟龙打斗,便把它们拉到一起,这样就在瀑布的中间形成了一座石梁,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梁飞瀑。
【七佛塔】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七佛塔,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
泰州国清寺导游词

泰州国清寺导游词泰州国清寺导游词一各位团友,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者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
首先看到的是教观总持和隋代古刹两大照壁,教观总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思。
由于“国清”两字寓意“国家清明,天下太平”的意思,深受当政者和僧俗百姓的普遍欢迎,所以这个吉祥的“国清”寺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清寺的山门。
一般来说,寺院山门都是坐北朝南开的,而国清寺的山门要别具一格朝东开。
这就和我们刚才所说的寺院园林的布局相关,刚才我们提到寺庙园林善于顺应地形立基架屋;善于因山就势重叠构筑;善于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素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象进行组织剪辑,深化景观意蕴,等等。
那么国清寺这种将大门朝东开主要原因是国清寺前方开阔地很少。
寺门东开,不仅避开了寺前开阔地不足的缺陷,反而平添了几分“步至佛寺不见寺,停立门前门何处”的含蓄之美。
这就是国清寺在修建之初抓住了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这一个布局特点。
除此之外,有人说国清寺建在“八桂峰”南麓,此峰的风水龙脉刚好通过寺院的中轴线,寺院前方不开门而建照壁,就可锁住风水龙脉,保证国清寺长盛不衰。
同时寺门东开也符合“紫气东来”的风水学说。
还有人说,当年智者大师修持和创建的十二道场,多数在东北方向的天台山中。
寺门朝东开可以表示对智者大师的崇敬。
我们现在看到在山门的门楣上方悬挂寺额,上书“国清讲寺”四个金色大字。
国清寺的寺名在这里加上一个“讲”字,讲是指注重研修讲说佛教义理的天台、华严等佛教宗派。
因为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一个寺院,所以被称为讲寺。
寺院园林中,寺院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建筑形式。
寺院在佛教中,至始至终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
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
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两千多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
国清寺导游词

国清寺导游词国清寺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多次修缮,是济南市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国清寺是中国禅宗寺庙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绝妙的建筑艺术、精湛的佛教文化享誉于世。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国清寺的历史、建筑和佛教文化。
一、历史国清寺始建于唐朝,初名“圆通寺”,当时是一座普通的佛寺,供奉着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佛像。
唐朝晚期,寺庙逐渐式微。
到了北宋时期,寺庙才恢复修葺,并改名为国清寺。
元、明、清时期,国清寺经历了多次重建和扩建,而且一度成为了济南佛教的中心,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参拜、朝拜。
二、建筑国清寺的建筑风格与中原地区的佛教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寺庙主要采用了南方佛教寺庙的风格,建筑风格具有南方的特色与北方文化的融合,实为中国佛教千年传统建筑风格的经典代表。
国清寺内最为著名的建筑就要数舍利塔了。
舍利塔是佛教中常见的一种建筑,用于存放佛教信仰中的舍利子(佛教圣物)。
国清寺的舍利塔位于寺内正中央,高54米,是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中高度最高的塔楼之一,不仅体现着中华建筑的特色,更是具有世界知名度。
此外,国清寺还保存有明代和清代的一些建筑,如弘法楼、天王殿、四天王殿等,均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
其中弘法楼是国清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建于明代中期,殿内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是寺庙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
三、佛教文化国清寺不仅是一座建筑精美的寺庙,更是中国佛教文化千年传承的重要载体。
寺内保存有大量佛教历史著作,收藏有大量佛像和珍贵文物,展示着中国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
在国清寺,游客可以享受到佛教的修身养性,参与到佛教文化活动中来,感受到佛教的修炼之道。
寺庙内还设有“禅修院”,供游客进行禅修修行,让参观的游客能够真正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内涵。
国清寺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
每年的佛诞、释迦牟尼成道日、佛涅槃日等重要佛教节日,都会在寺庙内隆重举行佛教法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信众前来朝拜、参观、旅游。
天台国清寺导游词

国清寺,坐落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华顶山麓,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被中、日两国佛教奉为发祥地。
与齐州灵岩寺(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润州栖霞寺(在今江苏南京市)、荆州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县),并称天下“四绝”。
国清寺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位于距城北3.5公里的五峰山麓。
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命司马王弘按智顗yǐ遗意建造(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按传老僧定光曾对智顗说“寺若成,国即清”,隋大业元年,隋炀帝亲赐寺额,遂名国清寺。
天台山国清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600多间屋宇的大型建筑群殿宇分布于4条纵线上。
东(1)线依次为聚贤堂、说法堂、迎塔楼。
东(2)线为修竹轩、禅堂、客堂。
中线依次为门神殿、雨花殿、大雄宝殿。
弥勒殿前一对石狮,系汉白玉所雕。
雨花殿两侧有钟楼、鼓楼。
西线依次为安养堂、观音殿、罗汉堂、妙法堂。
此外,还有三贤堂、鱼乐国、五百罗汉堂、千手观音殿、玉佛阁、吉祥楼、五峰塔院、天台宗祖师显彰碑亭、妙法莲华经幢、独笔鹅字碑。
大雄宝殿正中置释加牟尼铜像,重13吨,连座高6.8米。
两侧列坐十八罗汉,为楠木精雕。
殿后有慈航普渡群像。
藏经阁珍藏雍正钦赐佛经及智者遗物、贝叶经、宋僧元通所写《大方广陀罗尼经》及日本宗教文物,共2000余件。
景观特色与其他名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具有地方特色。
从自然景观来看,国内大部分古刹均选址于三面环山的谷地(如宁波天童寺、普陀法雨寺、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国清寺却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环境之中。
出城关三五里,先见“雁塔高排出青嶂”,高达59.3米的隋塔忽隐忽现,直到国清寺“南大门”木鱼山下,才窥塔身全貌。
而国清寺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门不知开于何处。
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
天台国清寺导游词

天台国清寺导游词【篇一:天台山国清寺导游词】国清寺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山旅游,我是来自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叫许某某,言午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
在我右手方开车的师傅姓b,b师傅有30多年驾龄了,开车很沉稳,大家可以安心乘坐。
【国清寺概况】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代时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晋王扬广承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
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1973年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
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
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
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塔】大家请跟着我往前走,请大家先看一下前方的这座塔,这座塔被称为“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也叫做“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我们现在看到的赭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59.4米,边长4.6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隋塔在南宋重修。
关于这座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隋朝年间的一天晚上,南海观世音路过天台,被天台的美景吸引,便和五百罗汉斗法要为天台人民做件好事,五百罗汉人多便在国清附近造塔,而观音来到罗汉道场附近的瀑布,看到两条蛟龙打斗,便把它们拉到一起,这样就在瀑布的中间形成了一座石梁,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梁飞瀑。
【七佛塔】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七佛塔,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国清寺 导游词

国清寺“龙楼凤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
今天啊,我就要带领大家往天台山走一遭!天台山以“山清水秀,佛教道源”名扬中外,其中这佛宗发源地便是我们今天浏览的主要景点了。
大家可知到底是哪里呢?唉,有朋友说对了,是天台国清寺。
它是中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南宋时列为“江南十刹”之一,更是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
当杨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
百闻不如一见,接下来我们就先去雨花殿一饱眼福。
请大家注意,进入大殿请勿大声喧哗,不要随意触摸法器。
谢谢配合。
说到雨花殿,在别的寺庙可看不到。
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登台讲解《妙法莲华经》,感动天庭,下起法雨天花,故而得名。
不过,里面供奉的人物,我们可是耳熟能详的。
他们就是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的佛教界的“男子偶像组合”——四大天王。
哎,请别误会,可不是刘德华,张学友他们啊。
这四位天王个个都是法力高强。
咱们先来看这位,有着一张青脸和一把火红大胡子的乃是南方增长天王,他手持青光宝剑,用来保护佛法不被侵犯,宝剑因为有剑锋,其意为风:其实,这还是一把智慧之剑,正所谓“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再来和这位白脸的大帅哥打个招呼,他是东方持国大王,手持碧玉琵琶的是他在老家印度是一位音乐工作者,享有乐神的美誉,表明用音乐来昄依佛教,而琵琶因为有弦,其意为调就是说做事和琴弦一样不能紧也不能松,琴弦松了不能出声,紧了又容易断。
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只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头,也无欠缺,就圆满了。
接下来这位威风凛凛,有着一张蓝脸的是西方广目天王,他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在古印度,他还是财神爷哩,或许到了中国之后被本土的财神爷抢了饭碗,他的表情才会如此严肃,宝伞可以遮雨,取其雨。
其实宝伞还有净化心灵的寓意,在万千世界,要预防不被污染,还得靠心灵之伞来保护自己。
最后面如重枣的红脸大汉,乃是北方多闻天王,他手绕青龙,用来捉不信佛的人,使其昄依佛教,龙因身体绵长,能屈能伸,取其顺。
浙江天台国清寺导游词

浙江天台国清寺导游词【篇一:浙江天台国清寺导游词】(来到碑亭)在这里大家还可以年到隋塔.寺前祥云峰西麓矗立着始建于隋.重修于北宋初期的大塔,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都辟有壶门.塔身黄赭色,楼阁式砖木结构,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大塔下面有七座白石砌成的小佛塔,大塔北面有唐一行禅师与中国佛教协会长巨赞法师之塔.现在请诸位年这祖师碑亭,1982年落成,整个亭子仿明建筑.亭子的匾额”清乳千秋”是赵朴初先生所书的,意思是:天台宗教义好像乳汁一样千秋万代地哺育着天台宗信徒.亭内所竖的三块长方形石碑高3米,宽1.3米.正中是”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长篇诗文赞颂了智者大师于天台山创寺立宗,弘扬佛法的伟大业绩.右边是”行满赠别最澄大师诗碑”,记载了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为探求佛学真谛,入唐求学于天台宗十祖道遂法和行满座主,业成加国前行满法师赠诗相别.左边是”最澄大师天台得法灵迹碑”.记述了最澄大师加国后,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的业迹.三座碑石背面有日本山田惠谛长老1982年5月写的敬白长篇日记,铭记了高祖先德,祈念中日两国永远亲善友好的虔诚心意.(路经观音殿)观音殿内供奉的是千手观音菩萨及她的三十二位化身.此殿由美藉华人夏荆山先生等人捐资建造.1988年10月夏荆山等一行60多位美藉华人前来参加此殿的开光典礼并成立了美国洛杉机天台山国清寺护法会.请看,这与碑亭相对峙的是”南无妙法莲华经幢”.高3米,通体绿岩琢成,覆着萦铜瓦,黄铜顶,工艺精致.是天台宗的支派,白莲宗信徒捐赠建造的.该宗创始人白莲僧人曾登上比壑山学习天台宗教十余年,位奉(妙法莲花经).信徒们认为自己的祖庭在天台山国清寺,于是特地寻根来此,并建成这一经幢,以致不忘.经幢前面”知恩报恩”四字,”知恩”大,”报恩”小表示他们所要报的恩是永远都报不尽的.(进入祖师纪念堂)这祖师纪念堂于1995年6月17日落成,由韩国天台宗信徒出资建造,采用了明.清两代传统建筑样式.纪念堂内部,奉安着天台宗开山鼻祖智者大师与在韩国正式开立天台教学的高丽义天大觉国师及近代中兴韩国天台宗的中兴祖上月圆觉大师的青铜坐像,还设置了记有三位祖师行状的碑刻,墙壁画着的是两国天台宗道统继承过程表,使观者一目了然.(路经妙法堂)妙法堂为僧众进经说法行佛事之处.一层是法堂,是高僧讲解天台宗经藉的地方,上层为藏经阁,内藏大量的中外佛教文物,十分珍贵,如隋代画石,梵文贝叶经,清雍正龙藏等.不过,一般游客无法一饱眼福. (来到玉佛阁)玉佛阁陈列着大量的天台宗文物,琳琅满目,是中国佛教文化与中日交往源远流长的见证.在此,大家可以看到天台宗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和地位.(进入五百罗汉堂)这是美籍华人,海外国清寺护法会夏荆山先生等为主出资重建的1997年9月16日落成.关于五百罗汉的由来等一会大家到下方广寺浏览再作介绍.(路经独笔”鹅”碑厅)安养堂右方有一块独笔”鹅”字碑,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到天台华顶山灵墟向白云先生学书后写下的.可惜只留下半块.现在我们看到的独笔”鹅”字右半边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曹伦先生补写的,但也浑然一体,功力不凡.(去石梁飞瀑的会堂途中)各位嘉宾,同属国清寺景区的还有智者塔院和高明寺,因这里景点太多,故不能都去浏览,现在趁乘车的机会,我向诸位作一简单介绍.智者塔院,俗称塔头寺,坐落在佛陇山冈.隋开皇十七年(597),智者大师圆寂于新昌县石城寺,其徒舆葬于此,并建肉身塔,名定”真身塔院”.因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影响深远,1963年6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知者塔院”.现在修葺一新,正殿三开间,”智者大师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镂刻粗细,2层6面.第一层正面佛龛设智者座像,殿壁列天台宗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位于浙江中东部的天台县境内,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又是活佛济公的故里,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00年底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最新的国清寺景点导游词分享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清寺导游词,仅供参考。
国清寺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台山国清寺。
国清寺离天台县城仅3公里,是中国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发详地,日本、韩国、朝鲜“天台宗”的祖庭,它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了。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隋代古刹”四个字引人入胜。
国清寺殿宇屡经修缮,现存主要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建。
诸位知道这座寺院有多大吗?下面听我介绍:国清寺占地面积7.33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
全寺依山就势,缓缓升高,共有四殿、六楼、八堂、二亭、二室。
全寺现有80余幢建筑物,连以各式各样的廊亭,穿堂,组成350多个院子。
整个古建筑群既有佛教建筑严整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
与其他各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具地方特色。
它坐落在四面环山,“五峰层叠都苕绕,回环锁佛寮”的封闭性的地理环境中。
来此观光的游客都已经看到高达60米的隋塔了,国清寺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当转过木鱼山麓的“寒拾亭”后,第一眼看到的也只是写着“隋代古刹”的黄色照壁。
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门一反常规,朝东不朝南。
此举符合中国人“紫气东来“的吉祥心理。
现在各位请随我一起进寺浏览。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25米长的甬道,两旁为高1.7米的黄墙,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汉白玉石狮蹲坐在弥勒佛殿前。
进了弥勒殿,各位看到袒胸露腹的弥勒佛笑口迎宾,至此国清寺奇观“到眼宛如展花屏”。
出了弥勒殿继续往前走,通过17米长的甬道,便来到了雨花殿,四大天王手里分别拿着琵琶、剑、伞、蛇,威严而神勇。
民间将四大天王所执的法器隐喻风、调、雨、顺,寄托“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此殿因灌顶大师登台讲解《妙法莲花经》感到天雨散花的传闻而得名。
然后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
殿前的铜鼎高3.8米,双耳三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雄宝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所题。
殿前唐樟宋柏,花卉环拱。
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青铜坐像,连座高6.8米,重13吨。
佛祖端坐莲台,慈眉善目,庄重端详。
十八罗汉依墙列坐,大佛后背以普陀山和天台山为背景,雕有飘海观音,善财童子和龙女。
现在我们来到了梅亭。
亭前右梅为国清寺开山祖师灌顶手植,旁有画家赖少其所书的“隋梅”二字。
隋梅经寺僧精心培育,古木回春,花开时节,清香四溢,繁花累累,缀满虬枝。
来到国清寺,我们还要欣赏一下独笔“鹅”。
独笔鹅字碑嵌在三圣殿东首莲船室壁上。
现在我们看到的“鹅”字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曹伦先生经过七年摹写上去的。
此字字势雄逸,如龙跳门,虎卧凤阙,极具气势和神韵。
最后,我们来到了鱼乐园。
鱼乐园为寺中园林,古木扶疏,鸟语花香,中间为圆形放生池,明董其昌题碑。
池中各色鲤鱼,金鱼,鲫鱼,乌龟等在池中尽情嬉戏,毫不怕生,乐得其所,其乐融融,故为“鱼乐园”。
园内颇多楹联碑刻。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国清寺之旅结束了。
我衷心希望大家游得舒心,过得愉快。
谢谢大家! 国清寺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台山国清寺。
国清寺离天台县城仅3公里,是中国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发详地,日本、韩国、朝鲜“天台宗”的祖庭,它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了。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隋代古刹”四个字引人入胜。
国清寺殿宇屡经修缮,现存主要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建。
诸位知道这座寺院有多大吗?下面听我介绍:国清寺占地面积7。
33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
全寺依山就势,缓缓升高,共有四殿、六楼、八堂、二亭、二室。
全寺现有80余幢建筑物,连以各式各样的廊亭,穿堂,组成350多个院子。
整个古建筑群既有佛教建筑严整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
与其他各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具地方特色。
它坐落在四面环山,“五峰层叠都苕绕,回环锁佛寮”的封闭性的地理环境中。
来此观光的游客都已经看到高达60米的隋塔了,国清寺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当转过木鱼山麓的“寒拾亭”后,第一眼看到的也只是写着“隋代古刹”的黄色照壁。
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门一反常规,朝东不朝南。
此举符合中国人“紫气东来“的吉祥心理。
现在各位请随我一起进寺浏览。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25米长的甬道,两旁为高1。
7米的黄墙,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汉白玉石狮蹲坐在弥勒佛殿前。
进了弥勒殿,各位看到袒胸露腹的弥勒佛笑口迎宾,至此国清寺奇观“到眼宛如展花屏”。
出了弥勒殿继续往前走,通过17米长的甬道,便来到了雨花殿,四大天王手里分别拿着琵琶、剑、伞、蛇,威严而神勇。
民间将四大天王所执的法器隐喻风、调、雨、顺,寄托“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此殿因灌顶大师登台讲解《妙法莲花经》感到天雨散花的传闻而得名。
然后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
殿前的铜鼎高3。
8米,双耳三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雄宝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所题。
殿前唐樟宋柏,花卉环拱。
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青铜坐像,连座高6。
8米,重13吨。
佛祖端坐莲台,慈眉善目,庄重端详。
十八罗汉依墙列坐,大佛后背以普陀山和天台山为背景,雕有飘海观音,善财童子和龙女。
现在我们来到了梅亭。
亭前右梅为国清寺开山祖师灌顶手植,旁有画家赖少其所书的“隋梅”二字。
隋梅经寺僧精心培育,古木回春,花开时节,清香四溢,繁花累累,缀满虬枝。
来到国清寺,我们还要欣赏一下独笔“鹅”。
独笔鹅字碑嵌在三圣殿东首莲船室壁上。
现在我们看到的“鹅”字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曹伦先生经过七年摹写上去的。
此字字势雄逸,如龙跳门,虎卧凤阙,极具气势和神韵。
最后,我们来到了鱼乐园。
鱼乐园为寺中园林,古木扶疏,鸟语花香,中间为圆形放生池,明董其昌题碑。
池中各色鲤鱼,金鱼,鲫鱼,乌龟等在池中尽情嬉戏,毫不怕生,乐得其所,其乐融融,故为“鱼乐园”。
园内颇多楹联碑刻。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国清寺之旅结束了。
我衷心希望大家游得舒心,过得愉快。
谢谢大家! 国清寺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
现在我们来到的景点是国清寺,它位于浙江天台城北3公里的地方,和济南灵岩寺、镇江栖霞寺、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祖庭。
国清寺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看,这就是隋塔,出天台县城,往东北方向山中行去,即可望见一座巍巍古塔,它就是国清寺的标志之一,建于1300多年前。
塔身黄褐色,高59.3米,六面九级,空心,砖壁。
壁上的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
这座隋塔建造别致,塔顶上没有塔头,因此,从塔内仰望可见蓝天。
现在我们进入了寺内,左边这儿就是鱼乐国,相传董其昌来国清寺避暑,老方丈知道他是海内闻名的大书法家,请他题碑额,可是董其昌不肯下笔。
一天晚上,董其昌来到放生池边纳凉。
阵阵轻风,吹得他睡意顿起,恍惚间遇到了名叫鱼珠、乐珍、国珍的三位仙女。
她们为董其昌唱起优美的歌曲,跳起优美的舞蹈,吹起优美的玉笛,乐得董其昌赞美不已……董其昌醒后,若有所失,便依梦中情景,吟诗:鱼珠妙歌喉,乐珍柳枝腰;国珍金玉笛,游梦实逍遥。
这时方丈来到他的身边,听了他的诗,笑呵呵的说:“你的诗真好,他把这道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不就是“鱼乐国游”四字吗?”于是董其昌应方丈之请,写下了“鱼乐国”三个大字,同时题写了“清心亭”亭匾。
这是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里面还有许多尊佛像。
大雄宝殿一侧有一颗隋梅,相传为章安大师手植,至今已1300多年,是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
隋梅高10米,胸径粗45厘米,冠幅7米。
古干虬枝,主干已经腐朽,旁生支干,攀附于主干,犹似千年古藤的窃窃私语,大家可以仔细观看。
从大雄宝殿过去,就是五百罗汉堂。
里面的罗汉神态各异,有的怒目相视,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窃窃私语,大家仔细观看。
国清寺导游词(四) 各位,在一般寺院我们这座雨花殿被称为天王殿,传说国清寺建成后,章安灌顶大师登台讲述《妙法莲华经》,感动上天神灵,天降花雨,故名“雨花殿”。
现在我来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这座雨花殿要供奉四大天王呢?因为佛教把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达到涅盘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
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
六欲天的第一重天是四大天王,为四天王及其随从所住所,天王殿因此得名。
各位,这位手持琵琶的就是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
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是总统。
那他要求我们怎样去做呢?那就是一定要负责尽职。
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能把自己本分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
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
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能不及,事情才能圆满。
这位就是南方增长天王。
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
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
你看!佛门不落伍啊!佛门真是讲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跟着时代走,是领导时代走啊。
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
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实践的方法。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
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参学、考察,到处去看看。
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警惕、改进。
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
这叫真正的护法!所以这些塑像供在那儿,是在给我们上课的!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这理想目标精进!能这样做,则佛教哪里是迷信,哪里是拜偶像呢?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顺,顺的意思,代表变化!什么是顺?就是没有角,没有鳞片的龙的神兽。
人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
”表示这个世界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它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