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物理量及单位换算表

合集下载

初中常用物理量及部分单位换算

初中常用物理量及部分单位换算

物理量及其单位S----路程,距离单位:m km面积单位:m2cm2h----深度,高度单位:mt----时间单位:s min h温度单位:℃V----速度单位:m/s km/h体积单位m3dm3(L) cm3( ml)频率单位HzQ---热量单位:J电量单位:cC----比热容单位:J/Kg. ℃c----波速,光速3×108m/sλ-----波长单位mq----热值单位:J/Kgm----质量单位:Kg g mgρ----密度单位:Kg/m3 g/cm3P--- 功率单位:w压强单位:PaI----电流单位:A mAU---电压单位:V kvR----电阻单位:ΩKΩMΩW---功单位:Jŋ----机械效率F----力单位:NG----重力单位:Ng---常量9.8N/Kg单位换算及要求记住的量1m3=1m×1m×1m=100cm×100cm×100cm=100×100×100×cm×cm×cm=106cm31m3=103dm3=103L 1dm3=103cm3=103ml1g/cm3=1000Kg/m31m2=1m×1m=100cm×100cm=104cm21Km=1000m 1m/s=3.6Km/h 1Kg=1000g 1g=1000mg1A=1000mA 1 KΩ=1000 Ω1MΩ=1000KΩ1Kw.h=3.6×106J ρ水=1.0×103 Kg/m3C水= 4.2×103J/Kg. ℃V空=340m/s 200 cm3= m3560ml= L180cm2= m20.03m2= cm2公式及其变形V=S/t (t= , S= )V平=S总/t总ρ=m/V (V= , m= )P=F/S (F= , S= ) S是受力面积P=ρgh (ρ= , h= )G =mg (m= ) F1L1=F2L2W=FS=Pt W有用=Gh=fL (注意是水平还是竖直)W总=FS=G物h+G动h(不记绳重和摩擦时)ŋ= W有用/ W总P=W/t=FVP总=FV绳= P有= =G物V物=P额=P总-P有=G动h(不记绳重和摩擦时)C=λv (v= , λ= )I=U/R (R= , U= )强调:必须是同一导体,同一时刻W=UIt=Pt=I2Rt=U2t/R=UQ(Q表示电量)P=UI=W/t =I2R=U2/R I2R多用在串联U2/R多用在并联R= U2/P 该公式应用频率非常高Q吸=Cm(t-t0) Q放=Cm(t0-t)Q=mq=qV Q放ŋ =Q吸不记热量损失时,ŋ为1计算电热用Q= I2Rt=UIt=Pt=U2t/R=UQ(Q= I2Rt,可用于求电热的所有电路,加横线的应用条件是纯电阻)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I=I1=I2 U=U1+U2 R=R1+R2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I=I1+I2 U=U1=U2 R=R1R2/R1+R2W1/r1=W2/r2V排/V物=ρ物/ρ液U额2/P额=U实2/P实求浮力的几种方法1、称量法F浮=F空—F液,有弹簧测力计出现时,可考虑此公式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物体漂浮时,F上为零3、漂浮法(悬浮) F浮=G物,物体漂浮时多用此公式,如轮船,鸡蛋,木块,密度计4、公式法F浮=G排=ρ液gV排,比较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多用此公式,此外重点理解G排物体浮沉判断(实心物体全部浸入),1、F浮>G ρ物<ρ液上浮(静止后最后漂浮在水面)2、F浮=G ρ物=ρ液悬浮3、F浮<G ρ物>ρ液下沉(静止后最后沉在水底)力、密度、状态三者可以互推部分基础知识:1、真空不能传声,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

物理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换算.doc

物理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换算.doc

物理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换算物理量符号国际单位单位符号单位换算质量m 千克kg 1t=103kg 1kg=103g=106mg 体积v 立方米m31t=103kg 1kg=103g=106mg 温度t 摄氏度℃速度v 米/秒m/s 1m/s=3.6km/h路程s 米m 1m=1000mm=106μm=109nm 密度ρ千克/米3kg/m31g/cm3=103kg/m3力 F 牛顿(牛)N重力G 牛顿(牛)N压强p 帕斯卡(帕)Pa面积s 平方米m21m2=100dm2=104cm2=106mm2功W 焦耳(焦)J 1kw•h=3.6×106J功率P 瓦特(瓦)w 1MW=106W 1kW=103W 电流I 安培(安) A 1A=103mA=106μA电压U 伏特(伏)V 1MV=106V 1kV=103V 电阻R 欧姆(欧)Ω1MΩ=106Ω 1kΩ=103Ω电功W 焦耳(焦)J电功率P 瓦特(瓦)W 1MW=106W 1kw=103W热量Q 焦耳(焦)JJ/(kg•℃)比热容 c 焦/(千克•摄氏度)时间t 秒s 1h=60min=3600s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初中物理全部的单位换算及公式

初中物理全部的单位换算及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一、基本物理量:二、常用公式:见表格后三、常用数据:四、初中物理单位换算:物理公式tsv=公式变形:求路程——vts=求时间——vst=F = F1 + 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1 - 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Vm=ρ压强公式:p=SFp=ρgh帕斯卡原理:∵p1=p2 ∴2211SFSF=或2121SSFF=F1L1=F2L2或写成:1221LLFF=滑轮组:F = n1G总s =nh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G s =2 hP =t W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电流定义式:t Q I =欧姆定律:RUI=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W = U I t 结合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如电热器。

P = W /tP = I U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I1=I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U1+U2分压原理:2121RRUU=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1+ W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2121RRWW=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1+ P2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RPP=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I1+I2分流原理:1221RRII=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初中物理的所有单位换算和公式-中考物理千瓦换算

初中物理的所有单位换算和公式-中考物理千瓦换算

初中物理的所有单位换算和公式【1】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 °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 J/(kg°C)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单位、单位换算、重要规律

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单位、单位换算、重要规律

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单位、单位换算、重要规律义概念主单位常用单位长度L(s)米(m)Km、dm、cm、mm面积S米2(m2)Km2 dm2 cm2 mm2 体积V米3(m3)dm3 cm3 mm3时间T秒(s)小时h、分钟minⅱ、单位换算一、长度(L)、路程(s)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цm)、钠米(nm)进位:1m dm cm mm千进位:1km m mm цm nm1 m =103mm =106 μm =109nm二、面积(s)国际单位平方米( m2 )面积公式:s=ab常用单位: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 m2、平方毫米mm2百进位:1m2 dm2 c m2mm21m2=dm2=cm2=mm2三、体积单位国际单位立方米( m3 )体积公式:v=sh常用单位: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毫升(ml)、升(L)千进位:1m3 dm3(1L)1cm3(1ml)1 m3 =103 dm3(升L)=106 cm3(毫升mL)=109 mm31L=1dm31mL=1cm3四、速度(v)国际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1m/s=1m/s=3、6km/h五、时间(t)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1h=60min,1min=60s,1h=3600s(六、质量(m)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千进位:1t1031kg1031g1031mg1t=1 x103kg1g=1 x10-3kg1mg=1x10-6kg七、密度(ρ)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1====1 x103 kg/m3 =1 g/cm3-ρ水 =1 g/cm3=1 x103 kg/m3八、力(F)国际单位牛顿(N)g=9、8N/kg或者10N/kg九、压强(P)国际单位:帕斯卡(Pa)1 Pa=1N/ m2 常用单位:千帕(kpa)1k Pa=1x103pa、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 =760 毫米高水银柱 =1、01105 Pa(帕一、功(w)国际单位:焦耳(J)1J=1N、m二、功率(P)国际单位:瓦特(w)1w=1J/s常用单位:千瓦(kw)1kw=1 x103w三、电流(I):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微安1A=1000mA1mA=1000uA四、电压(U):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毫伏1KV=1000V1V=1000mV五、电阻(R):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千欧、兆欧:1KΩ=1000Ω1MΩ=1000KΩ六、电功(能)(W):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度、千瓦时(Kw h)1 度=1Kw h =3、6106 J八、电功率(P)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1kw=1 x103w九、电热(Q):国际单位:焦耳(J)ⅲ、常数1、声音在15℃的空气的传播速度:v =340m/s2、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3、0108m/s =3、0105 km/s3、水的密度:ρ=1g/cm3 =103 kg/m34、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 ℃)5、1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照明电路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6、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7、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40分贝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3℃-25℃8、1个标准大气压 p0 =1、013105 Pa =76cmHg≈10m水柱9、重力加速度g =9、8N/kg,粗略取10 N/kg10、密度:ρ水=ρ人=103 kg/m3 ρ水>ρ冰11、ρ铜>ρ铁>ρ铝ⅳ、初中物理规律Ⅰ、定义、一、物理规律定义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F 1英里/小时=1.609 344千米/时=0.447 04米 /秒

法 定 非 法 定
千米/小时 Kn

1英尺/秒=0.304 8米/秒
说明:(1)“法定”表示中国法定计量单位。无论在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原则上均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2)“非法定”表示不属于中国法定计量单位。除某些特定情况外,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3)“不规范的名称或符号”应一概停止使用。
立方千米、立方公厘 千米³、公里³
m³ km³ cm³ mm³ L、l mL、ml ft³ in³
1千米³=10 米³ 1厘米³=10 1毫米³=10
-6
9
米³ 米³
cc 公升、立升、 公撮、cc、
-2
-9
1升=1/1000米³=1000厘米³ 1毫升=1厘米³ 1英里³=4.16818千米³ 1英尺³=1728英寸³=2.831685×10 米³
4
法 定 非 力
kgf tf dyn pdl lbf
1吨力=9.80665×10³牛 1达因=1/100 000牛=10 1磅达=0.138255牛 1磅力=4.44822牛
-5与 否 法 定 质 非 法 定 克 毫克 吨 原子质量单位 磅 盎司 量 短吨、美吨 长吨、英吨 [米制]克拉 [市]担 [市]斤 [市]两 压 力 · 压 强 · 应 力 温 度 法 定 非 法 定 法 定
帕斯卡 千帕斯卡 巴 标准大气压 毫米汞柱 千克力每平方厘米 磅力每平方英寸 开尔文 摄氏度 华氏度 焦耳 电子伏 千瓦特小时 卡路里
Pa kPa bar atm mmHg kgf/cm² lbf/in² K
℃ ℉ J eV kW·h cal kcal kgf·m erg Btu

初中物理全部的单位换算及公式

初中物理全部的单位换算及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一、基本物理量:二、常用公式:见表格后三、常用数据:四、初中物理单位换算:物理公式求时间——v s t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压强公式:p =S F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滑轮组:F = n 1G 总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G s =2 h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t ?P = I U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分压原理:21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2121R R W W =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12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1221R R W W =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初中常用物理量及部分单位换算

初中常用物理量及部分单位换算

物理量及其单位s----路程,距离单位:m km 米千米S----面积单位:m2cm2平方米平方厘米h----深度,高度单位:m 米t----时间单位:s min h 秒分钟小时t----温度单位:℃摄氏度v----速度单位:m/s km/h 米每秒千米每小时V----体积单位m3dm3(L) cm3( ml) 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f----频率单位Hz 赫兹Q---热量单位:J 焦耳C----比热容单位: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c----波速,光速c=108m/sλ-----波长单位m 米q----热值单位:J/Kg 焦每千克m----质量单位:Kg g mg 千克克毫克ρ----密度单位:Kg/m3 g/cm3 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P--- 功率单位:w 瓦p-----压强单位:Pa 帕斯卡W---功单位:J 焦耳ŋ----机械效率无单位F----力单位:N 力G----重力单位:N 力g---常量9.8N/Kg 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单位换算及要求记住的量1m3=1m×1m×1m=100cm×100cm×100cm=100×100×100×cm×cm×cm=106cm31m3=103dm3=103L 1dm3=103cm3=103ml1g/cm3=1000Kg/m31m2=1m×1m=100cm×100cm=104cm21Km=1000m 1m/s=3.6Km/h 1Kg=1000g 1g=1000mg1A=1000mA 1 KΩ=1000 Ω1MΩ=1000KΩ1Kw.h=3.6×106J ρ水=1.0×103 Kg/m3C水= 4.2×103J/Kg. ℃V空=340m/s 公式及其变形速度V=S/t ( t = S/V , S = V t )平均速度V平=S总/t总密度ρ=m/V ( V = m / ρ, m = ρV ) V是体积压强P=F/S ( F = P S , S = F/P ) S是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ρgh ( ρ= P / gh , h = P / ρg )重力G =mg (m = G / g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功W=FS=Pt 有用功W有用=Gh=fL (注意是水平还是竖直)总功W总=FS=G物h+G动h(不记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ŋ= W有用/ W总功率P=W/t=FV V是速度功率P总=FV绳有用功的功率P有= G物h / t =G物V物= P额=P总-P有=G动h(不记绳重和摩擦时)电流I=U/R ( R = U / I , U = I R )强调:必须是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电功W=UIt=Pt=I2Rt=U2t/R=UQ(Q表示电量) 电功率P=UI=W/t =I2R=U2/RI2R多用在串联U2/R多用在并联R= U2/P 该公式应用频率非常高吸收的热量Q=Cm(t-t0) 放出的热Q放=Cm(t0-t)吸Q=mq=qV Q放ŋ =Q吸不记热量损失时,ŋ为1计算电热用Q= I2Rt=UIt=Pt=U2t/R=UQ(Q= I2Rt,可用于求电热的所有电路,加横线的应用条件是纯电阻)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I=I1=I2 U=U1+U2 R=R1+R2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I=I1+I2 U=U1=U2 R=R1R2/R1+R2W1/r1=W2/r2V排/V物=ρ物/ρ液U额2/P额=U实2/P实求浮力的几种方法1、称量法F浮=F空—F液,有弹簧测力计出现时,可考虑此公式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物体漂浮时,F上为零3、漂浮法(悬浮) F浮=G物,物体漂浮时多用此公式,如轮船,鸡蛋,木块,密度计4、公式法F浮=G排=ρ液gV排,比较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多用此公式,此外重点理解G排物体浮沉判断(实心物体全部浸入),1、F浮>G ρ物<ρ液上浮(静止后最后漂浮在水面)2、F浮=G ρ物=ρ液悬浮3、F浮<G ρ物>ρ液下沉(静止后最后沉在水底)力、密度、状态三者可以互推部分基础知识:1、真空不能传声,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空气调节一次回风系统给定室内全热冷负荷 Q 和湿负荷 W,以及送风温度,求相关参数:
d
1.01(t1 t2 ) 1.84d1 (t1 t2 )
(1.84t2 2500)
h
1.01(t1 t2 ) 1.84d1 (t1 t2 )
1 (1.84t2 2500) /
F、f p c n S M Vm v μ S
牛顿 帕斯卡 (百每秒 千克秒每平方米
N Pa=N/m2=kg· m/s2 J/(kg· K) mol J/K kg/mol m3/mol m2/s kg· s/m2 Pa/(m3/h)2
=0.00033069 USRT =0.00028434 USRT =0.03937 in =3.281 ft =2.2046 Ib =0.5885 CFM =0.0000102Kgf/cm2 =0.07031Kgf/cm2 =0.102 mmH2O =104 mmH2O
1 CFM (ft3/min 立方英尺/分 =1.6992 CMH (m3/h 立方米/小 1 CMH 钟) 时) 1 Pa 1Kgf/cm2 (公斤力/平方厘米) =98067 Pa (帕)
1 0F(华氏度) =9/5 ℃+32
2.常用物理量单位
物理量 名称 加速度 角速度 周期 频率 波长 符号 a ω T f、v 单位 名称 米每二次方秒 弧度每秒 秒 赫兹 米 量纲式 国际符号 m/s2 rad/s s HZ m LT-1 T-1 T T-1 L
力 压强 效率 比热容 物质的量 熵 摩尔质量 摩尔体积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 管网阻力数
常用物理量及单位换算表
1.单位换算表——制冷相关
制冷量常用单位换算表 1W (瓦) 1W (瓦) 1p(马力) 1Kcal/h (大卡/小时) =0.8598 Kcal/h (大卡/小时) 1 Kcal/h =1.163 W =0.2931 W =1.34 马力 =0.252 Kcal/h
=3.412 BTU/h (英热单位/小时) 1 BTU/h =0.746KW =3.968 BTU/h ((英热单位/小 时) 1kW 1 BTU/h
其中: d ——送风与室内空气含湿量的差值,kg/kg
t1 , t2 ——分别为室内温度,送风温度,℃ d1 ——室内空气含湿量,kg/kg
——热湿比,KJ/Kg
根据:自己推导,相对于利用下式计算送风量精度要高
Q 1.01*(t1 t2 ) * L W *2500
其中:W——湿负荷,kg/s Q——室内冷负荷,kW
1USRT (美国冷吨) 1USRT (美国冷吨) 1 in (英寸) 1 ft (英尺) 1Ib (英镑)
=3024 Kcal/h (大卡/小时) =3517 W (瓦) =25.4 mm (毫米) =0.3084 m (米) =0.4536 Kg (千克)
1 Kcal/h 1W 1 mm 1m 1 kg
1Kgf/cm2(公斤力/平方厘米) =14.22 psi ((Ib/in2 磅/平方英寸) 1 Psi 1 mmH 2O (毫米水柱) 1 mmH 2O (毫米水柱) =9.8067 Pa (帕) 1 Pa =10-4 Kgf/cm2 (公斤力/平方厘 1 Kgf/cm2 米) 1 ℃ (摄氏度) =5/9 (0F-32)
LMT -2 L-1MT-2 L2T-2 ?-1 N MN-1 L3N-1
3.常用气体物理化学特性(0℃,101.325KPa)
4.几个公式
4.1 雷诺数 Re
Re
vD vD v
其中:分子分别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4.2 矩形风口的当量直径
d 4ab 1.128 a b

其中:a,b 分别为风口长和宽 根据:小林仿真题 3-305 题(P210),暖通杂志社模拟题上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