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法基本动作的说明
模特步基本走法技巧

模特步基本走法技巧模特步基本走法技巧模特在长相、身材、气质和展示能力等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条件,在文化基础、人格素养等内在涵养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模特步基本走法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模特步基本走法技巧篇11、脚:落脚点要适中,不能完全落在脚跟上,也不能脚跟和脚尖同时落地,那样看起来相当的别扭。
往往初学者都会犯这样的毛病,建议落在脚跟朝前一些。
脚跟到脚尖时要迅速,要等到脚完全稳了之后另只脚才能出,有人走路有些颠,主要原因可能是脚没落稳就急着用脚后跟刻意向上登,一定要等前脚落稳了,后脚跟上才可以有向前登的力量,迅速向前脚移动,重心始终在前脚上。
行走时身体是推出去的,而不是走出去的。
动的时候脚尖始终朝着身体的正前方,因为脚是腿的延长线,这样可以使腿显得修长,更有吸引力,脚不能内收,腿一般情况不要弯,要绷直,否则会显得佝偻。
2、腿:两腿在行走时空隙最好小点,甚至不要有空隙,这样会显的修长和挺拔,空隙太大腿的重心柱会往两边左右偏,会左右晃,缺少男人稳的基本要领。
当脚踢出去的时候,是用膝盖在找音乐,也就是说膝盖是在重心拍子上的,脚紧接着落地。
有许多人把重音直接落在脚上,这种走法是让人觉得节奏感很强,但却过于生硬,缺少缓冲!当脚踢出去时,建议速度快点,踢出去之后停留的时间要长,如果速度把握不好就会脚轻或脚晃,很多初学者脚都是特别轻的,主要原因是脚弹出去时速度没把握好,后脚向前蹬不稳造成的,我们平时训练时可以穿比较重的皮鞋或者靴子,以前我脚也是特别的轻,后来是绑沙袋解决的。
如果普通人和走模特步的人在用同样的速度向你走来时,你会发现学过模特要比普通人踢腿的速度快几倍,停留反而会很长,当然,我不提倡踢的越快越好,那样看起来不自然。
3、跨:女模是用跨来找音乐,而男模恰恰不能动跨,这对于男模来说有时是件很头痛的事,动跨大部分是当腿踢出去时,跨和腿用力不是一个平面造成的,刚开始接触走路要膝盖摩擦也是很容易动跨的原因之一,不要为了膝盖摩擦而借助大腿往膝盖上碰。
模特的基本步法

模特的基本步法
一、模特的基本步法之贴壁
1.深呼吸、縮小腹、双腿夹越紧越好
(把气集在胸口,并維持这样的姿势继续下面的动作)
2.背对墙壁
3.注意从头到脚跟都要贴到墙
4.肩膀放松
5目視前方
6.双手以轻松的方式自然垂下,不用"立正"
贴壁时间:20~40分钟
一般我们练习贴壁是用这样的方法
走路的時候,只要维持这样的感觉,保持直线,眼睛直视前方。
记得双腿要夹紧,肩膀放轻松。
二、模特的基本步法之站姿
简单的说,就是站的方式会有点像L型接近"丁"字
多观察上电视通告的线上模特
三、模特的基本步法之台步
1.贴壁练习。
2.注意呼吸并用力挺起背脊。
3.站姿、定点pose练习。
4.半转时脚背压低、眼神坚定、切忌不要东张西望。
5.重心放高、手臂自然摆动。
6.两人走位时由左肩交錯。
7.女生可以手插腰、男生可以半插口袋。
8.有自信最重要!。
模特走秀基本动作技巧

模特走秀基本动作技巧走秀的技巧和方法:1、站立的标准姿势和站立时间:头、颈、躯干在一直线上,与地面垂直,紧靠着墙或镜子保持15-20分钟不动。
2、走的练习:先不要穿鞋子,赤脚踮着脚走,然后再穿上高跟鞋走,同时头上可顶一本书(杂志之类)来配合练习稳定性。
3、走的速度和时间:练习以中速度快速走为适合,再进一步为慢速度走,一般持续走60-120分钟,可练习中、快、慢速走,也可以变换走台路线练直线走、环线走、折线走等。
4、走的要领:用胯部带动双腿迈出步子,上身保持不动,双肩自然下垂,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眼睛正视前方(水平向下十五度角走台时手的位置:手要自然摆动,定格造型时根据自己的造型风格不同而变换,做造型时不要太正对观众,更不可背对着观众,应稍微侧一些,这样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曲线。
5、切忌摆的POSE:尽量避免走台时手叉腰,特别是双手叉腰。
有道具时摆的POSE:提包在转身时可以将包从左手转到右手(或右手转到左手),背包可从肩转移到手里,如果有外套可以将外套脱掉,脱衣的动作和转身造型的动作要和谐,转完身衣服也要同时脱完,一般最好在造型前完成。
6、转身的步骤:原地跨步转身,右脚向左前方上步转身(常规)或左脚向右前方上步转身,可双腿重心左右变换一下原地转身(适合有一定基础者),男模可退半步或一步转身。
7、眼神和头部的转动:在转身时特别是上部转动时,先转身体,再转肩部、头部,这就是留头、留肩,留头时通过眼神与观众形成交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8、练习走台技巧(穿8-12CM高跟鞋练习),注意鞋跟一定要细这样更能保持走台的稳定性。
在走秀中一般模特需要注意事项:在人的方面,每个人走秀的风格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模特倾向于俏皮活泼,有的倾向于典雅高贵,有的落落大方,这就要负责人了解每个模特的风格,挑选合适的服装,不然穿着稍显高贵的晚礼服走出俏皮风格就会很怪异了,还有服装的把握,尽量把风格相似的服装放在一起出场,那样比较有层次感。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一)基本動作------上肢動作1)移動動作(M): 移動動作包括5种,分別以手指、手和手臂進行作業來區分.<1>. 手指動作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關節前的部分進行的動作,每動作一次時間值為cm的距离.M1既代表了手指的動作,也表示出該動s).如:用手指把開關拔到ON(或OFF)位置的動作.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轉栓上螺母.每擰一次為M1,即1MOD.用手指按摩密封條.<2>. 手&手腕cm左右.如:用手轉動調諧旋鈕,每次轉動不超過180∘.將電阻插在印刷電路板上.用手翻書.注意: 做此動作時,有時或多或少都牽動小臂,在分析時仍為M2.<3>. 小臂的動作M3肘關節以前(包括手指、手、小臂)的動作,每動作一次時間值為3MOD,相當移動15cm左右的距离.如:在紙上劃一條約15cm長的線.在作用范圍內,移動小臂去取放在工作台上的零件.注意: 在實際操作中,M3動作會或多或少牽動大臂,或者移動了肘關節,此時仍按M3分析.在操作中,M3的移動動作范圍叫正常作業區.在設計作業范圍時,應參考圖11-2的作業范圍,並盡量使操作動作用M3動作來完成.<4>. 大臂動作M4伴隨肘的移動,小臂和大臂作為一個整體在自然狀態下伸出的動作,其時間值為4MOD,相當于移動距离30cm.大臂移動時,也可能同時進行小臂、手、手指的動作.如:把手伸向放在桌子前方的零件.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頭部的工具.在設計作業區時,不一定能把所有的動作范圍全部設計在M3的正常作業區內,此時可將某些動作或某些工具,設計在M4的區域內.示,時間值為5MOD,相當于移動距离為45cm,在進行改動作時,有一种緊張感,感到筋或肩、背的肌肉被拉緊的情況.如:把手盡量伸向工作台的側面.盡量伸直胳膊取高架上的東西.坐在椅子上抓放在地上的物体.從方法研究的角度講,用這些姿勢取物不恰當,屬5級動作,不符合動作經濟原則,在實際中應取消或盡量避免.2)終結動作**每一個移動動作必然有一個對應的終解動作<1>. 抓取動作(G) 移動動作后,手或手指握住(或触及)目的物的動作叫抓取動作,用符號G表示.抓取動作隨著對象與方式的不同分為三种:a.触摸動作G0用手、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動作,它沒有去抓取目的物的意圖,只是触及而已,所以為0MOD.如:用手去按計算器的按鍵時,必先伸手去接触按鍵,然后再按數字鍵.用手推動放在桌子上某一物體時,必先接触該物件,才能推動物體.b.簡單地抓G1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動作,在被抓物件的附件沒有障礙物,是比較簡單地抓,時間值為1MOD.如:抓起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抓起放在書桌上的鋼筆.兩手同時伸出捧住電視机.該動作屬于抓取容易取的物件,不太需要注意力,一抓即可.c.複雜的抓取動作G3需要注意力的動作,是G1所不能實現的.在抓取目的物件有遲疑現象,或是目的物周圍有障礙物; 或是目的物比較小,不容易一抓就得,或是目的物易變形、易碎,時間值為3MOD.如:抓起放在工作台面上的墊片.抓起放在零件盒內的零件(零件不至1個).抓起放在零件箱中的小螺釘,抓時必須排開周圍其它物件.件不同,有的需要注意力,有的不需要注意力.分為以下三類:a.置動作中最簡單的一种,它不需要用眼注視周圍的情況,放置處也無特殊要求,被放下的物體允許移動或滾動,因此無需時間值,所以為0MOD.如:將拿著的旋具放到桌子旁.把放下工具的手,移回原來位置.**若空手移回則表示僅僅移動,沒有放置b.需要注意力的放置動作P2放置物體時,需要用眼睛看,以決定物件的大致位置,時間值為2MOD.如:把墊圈套入螺栓的動作.電烙鐵用完后,放到烙鐵架上.將裝配完了的零件放到輸送帶上.把茶杯蓋蓋在茶杯上.有自動定位治具時的零件放置動作.c.需要有注意力的複雜的放置的動作,即裝配動作.P5將物體正确地放在所規定的位置,或進行配合的動作.是比P2更複雜的動作,從始至終需用眼看其精确的位置,時間值為5MOD.如:把旋具的頭放入螺釘頭的溝通中.把導線焊在印刷線路版上.把電阻插入印刷板的孔中.(插件作業)把軸與套配合的動作.基本動作注意點:11种基本動作中,M1、M2、M3、M4、M5、G0、G1、P0是不需要注意力的動作,而G3、P2、P5是需要注意力的.移動動作和終結動作總是成對出現的.例如伸手是移動動作,伸手去干什么(目的)必然有一個目的,這就是伸手去拿某件物件或是去放置某件物件.例如:伸手取筆,伸手為移動M3,取筆為抓取G1.所以伸手取筆的基本動作是移動加抓取,表達為M3G1,其時間值為M3G1=4MOD.又如伸手去拿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的動作,其移動動作為M3,終結動作為G1,則表示為:M3G1=4MOD.例如:將軸套套入軸上,把軸套放在A點上,為M3P5.到B點時為少量插入軸中.從A點到C點,要加算必要的移動動作M2P0(M3P0),但若在B點放開手,套依靠自重自然落下,則不需要加算移動動作.3). 反射動作(又稱特殊移動動作) 不是每次都特別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別意識的反复的動作叫反复動作.例如用銼刀銼物;用鐵錘釘釘子等.這种反射動作一般速度快,使用的工具與本身部位不變,因此其時間消耗為正常動作時間的70%.所以反射動作的時間值為:手指的往复動作M1,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1MOD/2;手的往复動作M2,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1MOD;手臂的往复動作M3,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2MOD;手臂的往复動作M4,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3MOD;M5的動作一般不發生反射動作,即使有也必須進行改進,所以反射動作的時間值最大為3MOD.如前所述,模特法中移動動作與終結動作都是成對出現的,唯有反射動作沒有終結動作,所以稱它為特殊移動動作.4). 同時動作手的同時動作為佳(排除一手空閒的情況),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見前面動作經濟原則).如桌上放著橡皮和削尖的鉛筆,兩手同時伸出(M3),用左手抓橡皮(G1) 、右手抓筆(G1),然后放到自己面前.桌上放著螺釘箱,另在高于頭的地方吊著旋具.兩手同時伸出(M3、M5),左手抓螺釘(G3),右手抓旋具(G1),拿到身前,螺釘槽與旋具尖對好.桌上放著零件箱,A箱裝螺釘,B箱裝墊圈.兩手同時伸出(M3),左手抓螺釘(G3),右手抓墊圈(G3),然后同時拿到身前安裝.<1>. 同時動作的條件兩手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同時進行動作的,以下兩种情況下可以同時動作.a.當兩只手的終結動作都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時候.例如一只手去抓旋具,另一只手去拿螺釘,因為兩只手的終結動作都是G1,都是不太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動作.又如雙手同時伸出去拿箱子中的銷子,每只手拿一只,都是G1的終結動作,所以可同時進行.b.當一只手的終結動作是需要注意力的,而另一只手的終結動作是不需注意力的時候.只手的終結動作是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動作.作都需要注意力.例如兩只手同時去拿放在工作台面上的平墊片,就不可能同時進行,而只能完成一只手的終結動作,再做另一只手的.兩手的終結動作均不需要注意力,可以同時動作;只有一只手選用阿注意力時,也可以同時動作.兩只手都需要注意力的終結動作是不可能同時進行的.<2>. 時限動作和兩手同時動作的時間值,兩手可以同時動作時,時間最大的動作叫做11-8.表11-8 終結動作兩手動作分析表表11-9 時限動作舉例表由于左、右兩只手的終結動作均為G1,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進行.時限動作.左手的時間值小稱為被時限動作,被時限動作的標記符號用( )號表示,它不影響分析結果.當兩手動作的時間值相同時,可任取一只手的時間值計算.注意力的,所以兩手可同時伸出.當左手伸到所需位置時,就進行抓取G3的動作, 此時右手不能同時亦做G3的動作,所以在目的物旁等待,等到左手做完動作后,去取物,這個動作為M2.這樣左手先做完M3G3的動作,隨后右手做M2G3的動作,其時間值為M3G3+M2G3=11MOD.表11-10 左手先動作情況表假若上面這個例子中,左、右手動作先后不同,如左手先動作,其情況見表11-10.右手由于同左手同時伸出,等待左手做完M3G3的動作后,右手再手腕動一下(M2),做抓取的動作,所以右手動作為M2G3.手先做完M4的移動(此時左手也同時伸出M3)接著做取物動作G3,然后左手做可見,即使同一動作,終結動作均需注意力時(均為左手先做)的時間值(表11-12).表11-11 右手先動作情況表表11-12 兩手同時動作情況表分析要點:a.首先分析兩手是否可以同時動作,如可以,則看哪一只手為時限動作,時間按時限動作取.如表11-12序號1的例子中,左、右手最先的動作是M4G3、M4G1.由于兩手動作中,左手是需要注意力的,右手不需注意力,所以兩手可以同時動作.左手M4G3為7MOD,是時限動作,時間值為7MOD.再看M4P2和M3P0,也是可以同時動作的,時限動作為M4P2,為6MOD.b.如果是兩手均需注意力的,則看哪只手是先做、哪只手后做,后做的那只手在等待先做的手做完后,做一個M2的動作,再做終結動作.如表11-12序號3的動作,首先分析左、右手的動作:M3G1(左),M4G1(右),都是終結動作不需注意力的,則M4G1為時限動作,所以時間值為M4G1.再看M3P2(左) 、M4P2(右),兩手的終結動作都是需注意力的,因為左手先做,所以是M3P2+M2P2=9MOD,再加上先做的M4G1=5MOD,所以共為14MOD.(二)身体及其它動作1)不离踏板,否則就不是F3.F3是單程的,如果踏一下又回來,因為足頸活動了兩次,所以是兩個F3,必要時,連續壓放腳踏板的時間值,要使用計時器有效時間.如:腳踏縫紉機制衣.腳踏汽車油門(或剎車蹄、离合器).腳踏沖床的開關.2)步行動作W5運動膝關節,使身体移動或回轉身体的動作.包括向前、向后、向橫側,凡屬用腳支配身体的水平移動的動作均屬此動作,每進行一次為5MOD.在F3腳踏動作中如果腳跟离開踏板,則應為W5.如果走6步,最后的一只腳拖上來,則拖上來的不計,即時間值為W5*6;如果最后的一步要求立正,則要算一步,即為W5*7.如果步行的目的是去拿物,則因為在走步的過程中已把手伸出,作好拿物的准備,所以此時手的移動為M2.有時伸手區物時,需把臂伸長向橫側;為保持身体的平衡,而把腳亦向橫側走一步,此時是以臂的動作為主,而足僅是輔助手的移動,就不再分析為W5,而只計取手臂移動的值.3)身体彎曲動作B17從站立的狀態,則必須加上重量因素,重量因素的考慮將在后面敘述.B17中是單膝触地,不是雙膝,因為如果是雙膝触地,則不能一站即起复原位,必須按實際情況測定.4)站起來再坐下的動作S30坐在工作椅上站起來,再坐下的往复動作,一個周期為30MOD.這個動作包括了站起來向后推椅子及坐下時拉椅子的動作.5)搬運動作的重量因素L1搬運重物時,物體的重量影響動作的速度,并且隨物體的輕重而影響時間值,因此應予以考慮.重量因素按下列原則考慮:有效重量小于2kg,不考慮;有效重量為2~6kg的,重量因素為L1,時間值為1MOD;有效重量為6~10kg的,重量因素為L1*2,時間值為2MOD;以后每增加4kg,時間值增加1MOD.有效重量的計算原則為:單手負重,有效重量等于實際重量;雙手負重,有效重量等于實際重量的1/2;滑動運送物體時,有效重量為實際重量的1/3;滾動運送物體時,有效重量為實際重量的1/10.兩人用手搬運同一物體時,不分單手和雙手,其有效重量皆以等于實際重量的1/2來計算.重量因素在搬運過程中只放置動作時附加一次,而不是在抓取、移動、放置過程中都考慮,且不受搬運距离長短的影響.6)目視動作(E2)(獨立動作)為看清事物而眼睛移動(向一個新的位置移動視線)和調整焦距兩种動作中,每做其中一個動作,都用E2表示,時間值為2MOD.所謂獨立動作,是指做這個動作時,其它動作都停止的情況下獨立進行的.例如要看清儀表盤上的讀數,首先必須轉移視線,將視線由別的地方轉移到儀表盤面上來,這時E2=2MOD.然后再進一步看清盤面的讀數(調整焦距),則給一個焦距的E2=2MOD.眼睛是重要的感覺器官,對于人們的動作起著導向作用.手在移動時,一般要瞬時看一下物體的位置,以控制手的速度和方嚮.這种眼睛的動作,一般是在動作之前或動作中進行的,而不是特別有意識地使用眼睛的動作,動作分析時不給時間值.只有眼睛獨立動作時,才給時間值,如讀文件、找圖的記號,注意認真檢查;為了進行下一個動作,向其它位置轉移視線或調整焦距.一般作業中,獨立地使用眼睛的頻率不多.在生產線裝配工序和包裝工序中,進行包含某种檢查因素的作業,一般都是同其它的動作同時進行的.所以要很好地進行觀察分析,不能亂用E2.其動作舉例還有:看儀表指針的位置;看裝飾品表面;看布朗的波形;看安全規格表等.人的眼睛不可能在廣闊的范圍內看清物體,一般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的范圍叫做正常視野.在正常視野內,不給眼睛動作時間值.但是在正常視野內,對于調整焦距的動作,必要時給以E2,因為在眼睛動作中,移動視線時不能同時調整眼睛的焦點.從正常視野向其它點移動視線時,用E2進行的動作約30∘角和20cm范圍內.看更廣的范圍時,伴隨眼球運動,還有頭的輔助作用,而且兩者同時進行,這時相當于110∘的范圍,應給予E2(眼的移動)*3的時間值(不分析頭的動作).7)矯正動作R2(獨立動作)矯正抓零件和工具的動作,或將其回轉,或改變方嚮而進行的動作.例如拿起鋼筆然后矯正為寫字的方式(筆尖對著紙);又如抓取一只二極管並矯正好方嚮,以便插向二極管座,這是出現在抓取(G)之后或放置(P)之前進行重新校正操作物位置的動作,必須獨立進行時,才給時間值,每動作一次2MOD.如:給收音机裝一只五號電池,用手抓起電池后,要按“+”、“-”方嚮裝好電池,則有一個矯正動作.向一個印刷板的規定孔內,插進二極管,因為二极管有“+”、“-”極性,所以要校正拿在手中的二极管方向,分析舉例見表11-13.表11-13 矯正動作舉例在操作過程中,操作熟練者為了縮短動作時間,在進行前一個動作時,已經使用身体其它部位著手下一個動作的准備,這個矯正准備動作,不給予時間值.如用M4的動作抓零件或工具,運到身前.在其移動過程中,矯正成為最容易進行下一個動作的狀態(改變其位置或方嚮).這种狀況,只記移動和抓取的時間值,不記矯正的時間值.8)判斷動作D3(獨立動作)動作与動作之間出現的瞬時判定.例如看壓力表的表盤面,看壓力是否在正處值,除了E2之外,還必須判斷讀數反應的壓力是否屬正常值.D3适用于其它一切動作間歇的場合.在流水線生產中,檢驗產品(或零件)是否合格,只有當判斷出次品時,才加D3動作時間值,與其它動作同時進行的判斷動作不給D3時間值.眼睛從看說明書移向看儀表指針,判斷指針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此動作應分析為E2E2D3.如:一個檢驗工位的工人,其工作是用手去拿上道工序已裝配好的無線電裝置並放在自己身前,然后再雙手各拿一支萬用電表的表筆,校正表筆對正放于接触無線電裝置兩支腳的位置,測量其電阻是否符合要求.其分析如表11-14.表11/14 分析表又如抓取一只二極管,拿到自己身前,看極性、改善方向,然后插入儀器指定位置,眼睛移向儀器表頭指針,判定是否在正常數據范圍內,分析如表11-15所示.表11-15 分析表9)施加壓力A4(獨立動作)操作中需要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動作.用A4表示,時間值為4MOD.** 确認某些排線是否需要增加此時間.A4一般在推、轉等動作終了后才發生,用力時,發生手和胳膊或腳踏使全身肌肉緊張的現象.其動作舉例有:鉚釘對准配合孔用力推入;用力拉斷電源軟線;用力推入配合旋鈕;旋具最后一下擰緊螺釘;手最后用力關緊各种閘閥.A4是一獨立動作,但加壓在2kg以上且其它動作停止時,才給予A4時間.上述例中,加力時伴有少許動作作,此移動動作不給分析及時間值.分析舉例例如表11-16所示.表11-16 裝鉚釘動作分析心,旋轉一周的動作.用C4表示,時間值為4MOD.如:搖車床的把柄.攪拌液体.kg以上負荷的旋轉動作,由于其負荷大小不同,時間值也不同,應按有效時間計算.(三)動作分析時使用的其它符號1)時間值.2)保持H 表示用手拿著或抓著物體一直不動的狀態.有時為了防止零件倒下,而用固定的工具也為H.H也不給予時間值.3)表分別确定其時間值.例如,用電動旋轉具擰螺母、焊錫、鉚接鉚釘、塗粘接劑等.在動作分析時,應把有效時間值如實地填入分析表中的有效時間欄內.在不影響安全生產或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應充分利用有效時間的等待時間進行其它作業.所以靈活地運用有效時間是改善作業的重點.在改善作業中,BD和H出現得越少越好.4)模特排時法分析記錄表的填寫方法動作只有一次時,次數欄不用填寫.有效時間、MOD總計時間和合計時間應以普通時間為單位,換算時按1MOD等于0.1或0.129S填入.在填寫分析記錄表的同時,還需在分析記錄表的下面畫出其作業圖,以便對照分析表進行改善.二﹒動作的改進根据應用模特排時法的實踐經驗,對改善各种動作的著眼點歸納整理如下.(一). 替代、合并移動動作M1). 應用滑槽、傳送帶、彈簧、壓縮空气等替代動作作.2). 用手或腳的移動動作替代身体其它部分的移動動作.3). 應用抓器、工具夾等自動化、機械化裝置替代人體的移動動作.4). 將移動動作盡量組合成為結合動作.5). 盡量使移動動作和其它動作同時動作.6). 盡可能改進急速變換方向的移動動作.(二). 減少移動動作M的次數1). 一次運輸的物品數量越多越好.2). 采用運載多的運輸工具和容器.3). 兩手同時搬運物品.4). 用一個复合零件替代几個零件的功能,減少移動動作次數.(三). 用時間值小的移動動作替代時間值大的移動動作.1). 應用滑槽、輸送帶、彈簧、壓縮空气等,簡化移動動作,降低動作時間值.2). 設計時盡量采用短距离的移動動作.3). 改進操作台、工作椅的高度.4). 將上下移動動作改為水平、前后移動.5). 將前后移動動作改為水平移動動作.6). 用簡單的身体動作替代複雜的身体動作.7). 設計成有節奏的動作作業.(四). 替代、合并抓的動作G1). 使用磁鐵、真空技術等抓取物品.2). 抓的動作與其它動作結合,變成同時動作.3). 即使是同時動作,還應該改進成為更簡單的同時動作.4). 設計成能抓取兩种物品以上的工具.(五). 簡化抓的動作G1). 工件塗以不同顏色,便于分辨抓取物.2). 物品做成容易抓取的形狀.3). 使用導軌或限位器.4). 使用送料(工件)器,如裝上、落下送進裝置,滑動、滾動運送裝置等.(六). 簡化放置動作P1). 使用制動裝置.2). 使用導軌.3). 固定物品堆放場所.4). 同移動動作結合成為結合動作.5). 工具用彈簧自動拉回放置處.6). 一只手做放置動作時,另一只手給予輔助.7). 工件采用合理配合公差.8). 兩個零件的配合部分盡量做成圓形的.9). 工具的長度盡可能在7cm以上,以求放置的穩定性.(七). 盡量不使用眼睛動作E21). 盡量與移動動作M、抓的動作G和放置動作P結合成為同時動.2). 作業范圍控制在正常視野范圍內.3). 作業范圍應豁亮、舒適.4). 以聲音或觸覺進行判斷.5). 使用制動裝置.6). 安裝作業異常檢測裝置.7). 改變零件箱的排列、組合方式.8). 使用導軌.(八). 盡量不做校正動作R21). 同移動動作M組合成為結合動作.2). 使用不用校正動作R2而用放置動作P就可完成操作動作的工具夾.3). 改進移動動作M和放置動作P,從而去掉校正動作R2.(九). 盡量不做判斷動作D31). 與移動動作M、抓的動作G和放置動作P組合成同時動作.2).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判斷動作盡量合并成為一個判斷動作.3). 設計成沒有正反面或方嚮性的零件.4). 運輸工具和容器塗上識別標記.(十). 盡量減少腳踏動作F31). 與移動動作M、抓的動作G和放置動作P盡量組合成為同時動作.2). 用手、肘等的動作替代腳踏動作.(十一). 盡量減少按、壓、磁力動作A41). 利用壓縮空气、液壓、磁力等裝置.2). 利用反作用力和沖壓.3). 使用手、肘的加壓動作代替手指的加壓動作.4). 改進加壓操作机构.(十二). 盡量減少行走動作W5、身体彎曲動作B17、站起來動作S301). 設計使工人一直坐著操作的椅子.2). 改進作業台的高度.3). 使用零件、材料搬運裝置.4). 使用成品搬運裝置.5). 前后作業相連接.。
模特走秀基本步伐练习

模特走秀基本步伐练习概述模特走秀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模特们通过优雅、自信和专业的姿态和步伐来展示服装。
作为一位模特,掌握基本的走秀步伐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模特走秀的基本步伐练习,帮助模特们提升他们的走秀技巧。
第一部分: 姿态和站姿姿态和站姿对于成功的走秀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姿态能够展现模特的自信和优雅,为服装的展示提供最佳效果。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姿态和站姿练习:1. 笔直的站姿:模特应该站直身体,颈部放松,肩膀放松自然下沉,眼睛注视前方。
保持直立的站姿能够让模特看起来更加自信。
2. 小腹收紧:模特应该收紧腹部肌肉,这样能够支撑好脊椎,使模特的姿态更加挺拔。
3. 肩膀放松:模特应该确保肩膀保持自然的下沉状态,不要紧张或者抬高肩膀。
4. 自然摆臂:模特在站立时应该让臂部自然下垂,不要太僵硬或者太放松。
练习这些姿态和站姿,模特可以通过站立在镜子前,反复观察自己的形象来进行。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纠正,模特可以逐渐达到正确的姿态和站姿。
第二部分: 步伐练习步伐是模特走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优雅的步伐能够为服装的展示增添美感和灵动性。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伐练习:1. 步幅控制:模特应该掌握合适的步幅。
步伐过大显得笨拙,步伐过小则缺乏力量感。
模特应该通过练习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步幅。
2. 协调移动:在走秀时,模特的手臂和腿部应该协调配合。
每一步迈出时,相应的手臂应该有相应的动作,这样可以增强整体的协调性。
3. 注意脚步:模特的脚步应该轻盈,不要在走秀过程中发出大声的脚步声。
同时,模特需要注意脚步的准确性,确保每一步都稳定地踩在地面上。
4. 转身技巧:模特在转身时应该保持平衡和优雅。
转身时,模特应该先转动上半身,然后才转动下半身,以确保转身的流畅性。
练习这些步伐可以通过在平地上走着练习,或者参加专业的模特训练班来进行。
随着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尝试,模特可以逐渐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的步伐。
第三部分: 其他技巧和建议除了基本的姿态和步伐练习外,模特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技巧和建议来提升走秀技巧。
模特法21种动作说明[整理版]
![模特法21种动作说明[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9c055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2.png)
模特法21种动作说明(参考文件)一.模特法的21种动作都是以手指动作一次(移动距离2.5cm)的时间消耗值为基准进行试验、比较来确定各动作的时间值.MOD法把人的动作分为上肢、下肢,其它等动作,分别由符号M、G、P、F、W…..代表,符号后仅赋予数字1、2、3…..代表模特时间值,如M1代表1MOD= 0.129秒,M2即代表2MOD,以此类推.利用此系统,IE工程师只要清楚判定了动作类型,就可以立即知道一个连续动作的时间值.用MOD法进行动作分析时还会碰到非动作产上肢动作1.)移动动作:移动动作用符号M表示,是指手指、手和臂活动的动作.因所使用的身体部位不同,所要迖到的目的也不同,固而使用的身体部位及移动距离不同,同样的间值也不同.时间值分五等.1.1)手指的动作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时间值为1MOD,动作距离为2.5CM(参考值)动作举例:手指的移动,手指拨动弹片式开关,回转小旋钮,抓住空气传动器的旋钮,用手指拧螺母.注意事项:手指的移动是很微小的,2.5CM之间的反复移动很容易看漏掉,注意移动次数,时间是以次数计的,1次1MOD,3次3MOD.1.11.)手的动作M2:表示用手碗以前的手部进行的移动.动作距离为5CM(参考值).1.1.2.) 动作举例: 持住零件在手腕的移动笵围内安装、对准.或手内工具在作业前的对准移动,转动烙铁,门轴及小零件于电路板孔内.1.1.3.)注意事项:由于手腕的动作可进行横向,上下,左右,斜向和圆弧动作.因此根据M2的动作方式,伴随手的动作,小臂多少也要动作,但主动作是手的动作,小臂的动作是辅助动作, 且现场作业中往往M2的动作频率很高所以应仔细观察.1.2).小臂的动作M3:表示以肘关节为中心的,肘以前的小臂(包括手,手指)的动作.M3的移动距离为15cm.1.2.1)动作举例: 拿取及放下加工部件,伴随手部动作碰触与装配,拿烙铁,及放工具的小臂的移动.1.2.2)注意事项:由于手臂及手的动作会伴有肘关节的前后移动.此时肘关节的前后移动被看作是主动作M3的辅助动作.M3的移动动作范围,通常被称作正常作业范围,是人作业时的动作最合理高效的范围,作业标准的编制应尽可能在这一区域内完成,同时工装的使用,及设备的操控也应设计在这一范围为佳.1.3.)大臂的动作M4:表示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做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动作, 移动的距离为30cm.1.3.1) 动作举例:伸手拿上本位传递过来的产品,及传递给下一工位时的移动,或从传送带上拿零件.1.3.2) 注意事项:当手臂充分伸展时,伴有身体前倾的辅助动作,从时间值上来看仍是M4.1.3.3)大臂尽量伸值的动作M5:表示在胳膊尽量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前伸的动作,另外将胳膊向反向侧伸也是M5,移动距离一般为45CM(参考值).1.3.4)动作举例:坐在生产线旁拿放在传送带对面的零件,拿放在地上的物品.1.3.5)注意事项:从劳动生理学的角度看连续做M5的动作是不可取的,应尽量减少M5的动作.1.4).反射动作:反射动作是将工具牢牢握手里,反复性,重复作业时进行的动作.它不是每一次都特别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别意识的动作,是上述各种移动动作的连续反复动作.没有终结动作与之成对出现,所以又称为特殊移动动作.反射动作因其是反复操作,所以其时间值比通常移动的小. 手指的往复反射动作M1----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0.5MOD;手指的往复反射动作M2-----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1MOD手指的往复反射动作M3----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2MOD;手指的往复反射动作M4-----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3MODM5的动作一般不发生反射动作,如果有必须马上改进,反射动作的时间值最大为3MOD.动作举例:在零件上涂防护剂,用锤子敲东西,擦污迹.2.) 终结动作:终结动作是移动动作进行之后的目的动作.如触及或抓住零件,把拿着的零件移向目的地之后放入,装配,配合等动作.2.1)触及动作G0: 用手指或手去接触目的物的动作.这个动作没有抓住目的物的意图,只是触及而已,它是瞬间发生的动作,所以没有动作时间,时间值为0MOD.2.1.1).动作举例:按动起动开关及关掉紧急剎车开关,推动(拔键)推放在夹具上的印刷电路板,左手抓住相对较大的零件推动快速夹.2.2).抓的动作G1:用手指,手掌简单地抓住的动作,抓的时候动作自然顺畅,无犹豫踌躇现象,被抓物附近没有障碍物,时间值为1MOD.动作举例:抓单独放置一个零件,已经进行位置预置的工具如电动螺丝刀(气动),拿上工位传递下来的半成品(零件本身不需太多注意力),拿记号笔.2.3).抓的动作G3: 需要注意力,用G0或G1的动作不能完成的复杂的抓的动作,时间值为3MOD. 一般会伴随有迟疑踌躇的现象,需要准确定位及高度注意的抓取.2.3.1). 动作举例:拿易损的精密零件,拿供料盒中不规则放置的小零件,要求按规定位置抓取精密零件,轻轻地拿易变形的零件.2.4)放置动作P0: 表示拿着物品到目的地后,直接放下的动作.放置场所没有特殊的规定,一般不需要注意看,没有时间值即时间.值为0MOD .2.4.1) 动作举例:放回使用过的工具,拿半成品放在作业台面(不用对位),安装只需一放取可的零部件.2.5).放置动作P2:需要注意力,往目的地放东西的动作,并需要用眼睛盯着进行一次修正的动作.时间值为2MOD .一般P2动作适合干能够大体上确定位置或指定位置,虽有配合公差但配合不严的场合.2.5.1).动作举例:将垫圈套在螺栓上(同样精度牟任何装配),或取半成品放入固定夹具中,把烙铁放在烙铁架上,将半成品放在给下一工位的传递位置上.2.5.2)放置动作P5: 需要注意力,将物品准确放在规定位置,进行装配的动作.它是比P2更复杂的动作.P5需要伴有两次以上的修正动作.自始至终需要用眼睛观察,动作中产生犹豫,时间值为5MOD,P5需要将物品放在精确定位的位置,或装配公差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2.5.3) 动作举例:将电器零件的插脚对准电路板放入.轴与轴承的装配,对准测试触点进行测试.装配准确的组合零件,将电动螺丝刀对准螺丝,将锡线对准焊点.3.0)移动动作与终结动作的结合.无论什么动作,移动动作之后,必定伴随着终结动作.例如拿电动收螺丝机,移动动作为M3,终结动作为G1,其动作符号的标记为M3G1,时间值为3MOD+1MOD=4MOD.4.)同时动作: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一样或不一样的两个以上动作叫同时动作.一般以两手的同时动作为佳.但两手无法同时进行都需注意力的工作.4.1)两手同时动作的条件时间值以用时较长的一方为准.同时作业时要注意两个动作的次序,同时动作的作业方法会影响到最终时间结果.下肢和腰的动作1).蹬踏动作F3将脚跟踏在板上,压脚踏板的动作,时间为3MOD注意当脚再次抬起时则视作第二F3.如脚踏开关的使用,踏下时为F3,机器动作则视炙有效时间,当脚离开断掉开关时又是一次F3.2).步行动作W5身体水平移动,走步使身体移动的动作.回转身体也要挪动脚步,同样视作步行动作.步行时每一步用W5表示,时间值为5MOD.3).身体弯曲动作B17从站立状态弯腰蹲下单膝触地,然后再返回原来状态的整个过程,时间值为17MOD.4).站起来再坐下动作S30坐在椅子上站起来再坐下的周期动作.包括同时进行的两手推拉椅子的动作,时间值为30MOD .辅助动作1).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1不合理作业,需改善.2)眼睛的动作E2独立动作,眼睛的动作分为眼睛的移动(向一个新的位置移动视线)和调整眼睛的焦距丙种.每种动作用E2表示.时间值2MOD.注意只有眼晴独立动作时,才给眼睛动作以时间值,在可以清楚地看物体的正常视野范围内不给眼睛动作时间,但在正常视野内对于詷整的动作在必要时给E2,所谓正常视野眼睛的移动范围为20CM,300的范围.看更大的范围时,伴随着眼睛的移动还有头的辅助动作用,而且两者同时进行,这相当于1100的范围,应给予E2*3的时间值.3).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在一只手的手指与手掌内进行的改变方向或调整握姿的复杂连续动作,用R2表示,R2的时值为2MOD.注意只限于用R2独立进行动作时,才给R2的时间值,往往熟练的作业员会在拿取后移动的同时进行矫正的操作.此时给抓和移动的动作时间.不计矫正时间.常见的动作有拿取零件后在手中詷整方向,及拿到工具后在手中调整握姿等.4).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连续的动作之间发生的瞬间时判断.这个判断及其反应的作用D3表示,时间值为3MOD,如检查工作,对外观,加工结果进行的判断,或对性能测试的结果进行的判断,以及对颜色,声音,手感等进行的判断等动作.需注意的是只能当判断发生时,才给出D3,即当出现非正常结果时判断才发生并给D3的时间值.5).加压动作A4独立动作,在作业时需要推,拉等克服阻力的动作,用A4表示,时间值为4MOD.注意A4一般是在推,转等动作终了后且其它动作停止时发生,同时伴有手和胳膊及全身肌肉紧张.要求加力在2kg 以上才计时.由于用力产生的少许移动动作不计时,如在关紧闸门的最后一紧,间隙限小的装配时压入,拧螺丝时最后的收紧,闭合紧密的产品外壳等动作.6) 旋转动作C4以手或肘关节为轴发生的圆周旋转动作,转一周的时间值C4即4MOD .注意: 转1/2周2以上才视为旋转动作,不到1/2周时,视作移动动作,且当旋转带有2kg以上的负荷时,时间值按有效时间计算.动作: 如转动机械的手柄,搅拌液体等.。
工作测量法(模特法)操作细则

工作测量法(模特法)操作细则工作测量法也称模特法,是工业工程(IE)理论中的动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用模特法进行生产系统设计,将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模特法具有形象直观、动作划分简单、好学易记、使用方便的优点。
模特法适用于加工、设计、管理、服务等方面,可用于制定时间标准、动作分析等。
模特法将动作分为四大类:移动动作、终止动作、身体动作、其他动作,共计 21 个动作。
模特法以 MOD 为时间单位,1 MOD =0.129 秒。
1.移动动作移动动作是指抓住或挪动物件的动作。
移动动作分为如下 5 种:(1)手指动作(M1)指用手指第三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每动作一次时间值为1MOD。
(2)手的动作(M2)指手腕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每次时间值定为 2MOD。
(3)前臂动作( M3)指肘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每次时间值定为 3MOD。
(4)上臂动作(M4)指上臂及前面各部分以自然状态伸出的动作,每次时间值定为4MOD。
指整个胳膊伸出再伸直的动作,每次时间值为 5MOD。
以手拿着工具反复重复上述的移动动作,称为反射动作,可看做是移动动作的特殊形式,所用的时间值小于正常移动动作。
如手指反射时间值为 1/2MOD,手反射时间值为 1MOD,前臂反射时间值为 2MOD,上臂反射时间值为 3MOD。
2.终止动作终止动作是指在移动动作之后,动作的终结。
动作终结时,操作者的手必定作用于目的物。
终止动作有下列 6种:(1)触碰动作(GO)指用手接触目的物的动作,如摸、碰等动作。
它仅仅是移动动作的结束,并未进行新的动作,每次动作的时间值定为 OMOD。
(2)简单抓握(G1)指在移动动作触及目的物之后,用手指或手掌捏、抓、握物体的动作。
简单抓握必须保证目的物附近无妨碍物,动作没有迟疑,每次时间值定为1MOD。
(3)复杂抓握(G3)指抓握时要注视,抓握前有迟疑,手指超过两次的动作,每次时间值定为 3MOD。
(4)简单放下(PO)指目的物到达目的地之后立即放下的动作,每次时间值定为OMOD。
MOD法动作简析

MOD法动作解析1 MOD = 0.129S (正常值) 或 0.143S (含疲劳宽放值)在模特法的21种动作中,不同的时间值只有0,1,2,3,4,5,7,17,30共8个一、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 . 移动动作(1)手指的动作M1(2)手的动作M2(3)小臂的动作M3(4)大臂的动作M4(5)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6)反射动作手指的往复动作M1,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1/2MOD ;手的往复动作M2,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1 MOD ;手臂的往复动作M3,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2 MOD ;上臂的往复动作M4,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3 MOD ;M5的动作一般不发生反射动作,即使有也必须进行改进,所以,反射动作的时间值最大为3MOD 。
2 . 终结动作终结动作的种类有:触及、抓,用G来表示;放置、配合,用P来表示(1)触及动作G0(2)抓的动作G1(3)抓的动作G3(需要注意力)(4)放置、放下动作P0(5)放置动作P2(需要注意力)(6)放置动作P5(需要注意力) P5需要伴有2次以上的修正动作3 . 移动动作与终结动作的结合二、基本动作——下肢和腰的动作(1)蹬踏动作F3(2)步行动作W5(身体水平移动)(3)身体弯曲动作B17(4)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三、辅助动作(1)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1有效重量小于2千克的,不考虑有效重量为2 ~ 6千克的,重量因素为L1,时间值为1MOD有效重量为6~10千克的,重量因素为L1 × 2,时间值为2MOD以后每增加4千克,时间值增加1MOD (2)眼睛的运作E2(独立动作)(3)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4)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5)加压动作A4(独立动作)(6)旋转动作C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特法基本动作的说明一、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移动动作(M)A.手指动作M1。
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每动作一次时间值为1 MOD,相当于手指移动了2.5CM的距离。
M1既代表了手指的动作,也表示出该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值(1 MOD=0.129S)如:用手指把开关拨到ON(或OFF)位置的动作。
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转螺柱上的螺母。
每拧一次为M1,即 1MOD用手指按檫密封条。
B.手的动作 M2 。
用碗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当然也包括了手指的动作,每进行一次为2 MOD。
相当于动作距离为5CM左右。
如:用手转动调谐旋钮,每次转动不超过180度将电阻插在印刷电路板上。
用于翻书。
注意:做此动作时,有时或多或少都有牵动小臂,在分析时仍为M2C.小臂的动作M3。
肘关节以前(包括手指,手,小臂)的动作.每一次时间值为3 MOD, 相当如移动15CM左右的距离。
如:在纸上划一条约15cm 左右的线。
在作业范围内,移动小臂去取放在工作台上的零件。
注意:在实际操作中,M3 动作会或多或少牵动大臂,或者移动了肘关节,此时仍按M3分析。
在操作过程中,M3的移动动作范围叫正常作业区,在设计作业范围时,尽量使操作动作用M3动作来完成。
D.大臂动作 M4。
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动作,其时间值为4 MOD ,相当于移动距离30 cm。
大臂移动时,也可能同时进行小臂,手,手指的动作。
如:把手伸向放在桌子前方的零件。
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头部的工具。
在设计作业区时,不一定能把所有有动作范围全部设计在M3 的正常作业区内,此时可将某些动作或某些工具设计在M4的区域内。
E.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
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用M5表示,时间值为5 MOD,相当于移动距离为45cm。
在进行该动作时,有一种紧张感,感动筋或肩、背的肌肉被拉紧的情况。
如:把手尽量伸向工作台的侧面。
尽量伸直胳臂取高架上的东西。
(2)终结动作2.1.抓取动作(G)。
移动动作后,手或手指握住(或触及)目的物的动作叫抓取动作,用符号G表示。
抓取动作随着对象与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A.触摸动作G0。
用手、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动作,它没有去抓取目的物的意图,只是触及而已,所以为0 MOD。
如:用手去按计算器的按键时,必先伸手去接触该按键,然后再按数字键。
用手去推动放在桌上某一物件时,必先接触该物件,才能推该物件。
B.简单地的抓取G1。
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动作,在被抓物件的附近没有障阻物,是比较简单地抓,时间值为1 MOD。
如:抓起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
抓起放在书桌上的钢笔。
两手同时伸出棒住电视机。
该动作属于抓取容易的物件,不太需要注意力,一抓即可。
C.复杂的抓取动作G3。
需要注意力的动作,是G1所不能实现的。
在抓取目的物时目的物周围有障碍物;可是目的物比较小,不容易一抓就得,或是目的物易变形,易碎,时间值为3 MOD。
如:抓起放在工作台面上的垫片。
抓起放在台子上的一支绣花针。
抓起放在零件箱中的小螺钉,抓时必须排开周围其它物件。
2.1.放置动作(P)。
将手中的物体放置在一定的位置所作的动作。
由于放置的方法与条件不同,有的需有注意力,有的不需注意力。
分为以下三类:A.简单的放置P0。
把抓着的物品动送到目的地后,直接放下的动作。
该动作是放置动作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不需要用眼注视周围的情况,放置处也无特殊要求,被放下的物体允许移动或滚动,因此无需时间值,所以为0 MOD。
如:将拿着的旋具放到桌子旁。
把放下工具的手,移回原来的位置。
B.需要注意力的放置动作P2。
放置物体时,需要用眼睛看,以决定物体的大致位置,时间值为2 MOD。
如:把垫圈套入螺栓的动作。
电烙铁用完后,放到烙铁架上。
将装配完了的零件放到传送带上。
把茶杯盖盖在茶杯上。
C.需要有注意力的复杂的放置动作P5。
将物体正确地放在所规定的位置,或进行配合的动作。
是比P2更复杂的动作,从始至终需用眼看其精确的位置,时间值为5 MOD。
如:把旋具的头放入螺钉头的沟槽中。
把导线焊在印制线路板上。
把电阻插入印制板的孔中。
二、身体及其它动作1.脚踏动作F3 将脚跟踏在踏板上,作足颈动作,其时间值为3MOD。
这个动作必须是脚跟不离踏板,否则就不是F3。
F3是单程的,如果踏一下又回来,因为足颈活动了两次,所以是两个F3。
必要时,连续压放脚踏板的时间值,要使用计时器计算有效时间。
如:脚踏缝纫机制衣。
脚踏汽车油门(或刹车蹄、离合器)。
脚踏冲床的开关。
2.步行动作W5 运动膝关节,使身体移动或回转身体的动作。
包括向前、向后、向横侧,凡属用脚支配身体的水平移动的动作均属此动作每进行一次为 5 MOD。
3.身体弯曲动作B17 从站立的状态,弯曲身体或蹲下,单膝触地,然后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往复动作。
一个周期为17 MOD。
如果在B17 中遇到搬运重量的动作,则必须加上重量因素,重量因素的考虑将在后面叙述。
B17中是单膝触地,不是双膝,因为如果是双膝触地,则不能一站即起复原位,必须按实际情况测定。
4.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 坐在工作椅上站起来,再坐下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30 MOD。
这个动作包括了站起来向后推椅子及坐下进拉椅子的动作。
5.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1 搬运重物时,物体的重量影响动作的速度,并且随物体的轻重而影响时间值,因此应予以考虑。
重量因素按下列原则考虑:有效重量小于20N,不考虑;有交重量为20~60N的,重量因素为L1,时间值为 1 MOD;有效重量为60~100N 的,重量因素为L1 x 2,时间值为2MOD;以后每增加40N,时间值增加1MOD。
有效重量的计算原则为:单手负重,有效重量等于实际重量;双手负重,有效重量等于实际重量的1/2;滑动运送物体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3;滚动运送物体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10。
两人用手搬运同一物体时,不分单手和双手,其有效重量皆以等于实际重量的1/2来计算。
重量因素在搬运过程中只在放置动作时附加一次,而不是在抓取、移动、放置过程中都考虑,且不受搬运距离长短的影响。
6.目视动作(E2)(独立动作)为看清事物而眼睛移动(向一个新的位置移动视线)和调整焦距两种动作中,每做一个动作,都用E2表示,时间为2MOD。
所谓独立动作,是指做这个动作时,其他动作都停止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的。
例如要看清仪表上的读数,首先必须转移视线,将视线由别的地方转移到仪表盘面上来,这时E2=2MOD。
然后再进一步看清盘面的读数(调整焦距),则给一个调焦的E2= 2MOD。
7.矫正动作R2 (独立动作)矫正抓零件和工具的动作,或将其回转,或改变方向而进行的动作。
如抓取一只二极管并矫正好方向,以便插入二极管座,这是出现在抓取(G)之后或放置(P)之前进行重新校正操作物体位置的动作。
必须独立进行时,才给时间值,每动作一次为2 MOD。
8.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 动作与动作之间出现的瞬时判定。
例如看压力表的表盘后,除了目视动作E2之外,还必须判断读数反应的压力是否属正常值。
有一个判断思考的过程,比简单的目视要多花时间。
D3适用于其他一切动作间歇的场合。
9.施加压力A4(独立动作)操作中需要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
用A4表示,时间值为 4 MOD。
A4 是一独立动作,当加压力在20N以上且其它动作停止时,才给予A4时间值。
如:铆钉对准配合孔用力推入。
手最后用力紧各种闸阀。
10.旋转动作 C4 为使目的物作圆周运动,而回转手或手臂的动作。
即以手腕或肘关节为轴心,旋转一周的动作。
用C4 表示,时间值为4 MOD。
如:摇车床的把柄。
搅拌液体。
旋转1/2周以上的为旋转动作,不到1/2的应作业移动动作。
三、模特法的应用分析应用模特法进行作业测定,通常需要完成以下工作:1.正确描述操作过程完成一项操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来进行,在用模特法测定前,首先必须够对其操作过程进行准确、细致的描述,包括操作者的活动范围、路线、使用身体部位及所用工具,以及操作程序与步骤等。
这是模特法应用前的基础工作。
另外,操作过程应当是标准操作程序,即经过方法研究后确定的标准操作程序。
2. 操作分解一项操作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可以在同一工位完成,也可以在不同工位完成。
为了便于测时,应将一项复杂的操作过程进行适当的分解。
如果在不同工位完成,则首先应按工位分解;如果在同一工位完成,应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动作组合。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处理和计算。
通常要求分解后的动作组合单无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点和终点,两组单元之间有明确的分解点。
每组动作组合单元能分解的基本动作数量应比较平衡。
3. 对动作组合单元进行动作分析这一步主要是应用模特法技术将每一动作组合单元进一步分解为模特法规定的基本动作,并按模特法作出动作的分析式。
完成这一步工作,除了要掌握模特法21种基本动作的含义外,还要用到以下两个概念。
3.1.同时动作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动作,称为同时动作。
一般以双手同时动作为多见。
在操作中希望采用同时动作,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完成双手同时的动作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的,只有当两只手的终结动作都不需要注意力的时候,或者当一只手的终结动作需要注意力,而另只手的终结动作不需要注意力的时候,才可进行双手同时动作。
3.2 时限动作两手同时动作时,时间值大的动作叫做时限动作。
在计算时间时,并不是将两手动作的时间值进行累加,而是以时限动作的时间值作为最后时间。
如左手抓零件,右手抓旋具,双手可以同时动作,左手的动作分析式为M3G1,右手的动作分析时为M4G1,则时限动作应为M4G1,时间值记为5 MOD。
5.计算标准时间标准时间= 正常时间 x (1 + 宽放率)用模特法测出的时间为正常时间,宽放率见下表:四、模特法应用举列:在车床上松开三爪自定心卡盘将零件取下、再夹紧一个毛坯,确定这一作业正常时间和标准时间。
(1).操作程序左手伸出取下卡型扳手,移向并插入三爪自定心卡盘的调整孔,双手松开卡盘。
右手取放零件后,再拿起毛坯放入卡盘,同时左手旋转T形扳手,稍微拧紧毛坯,右手随即取一金属块(或T形扳手),敲打毛坯以校正毛坯的夹持,然后双手用劲旋转T形扳手夹紧毛坯,左手将 T形扳手从调整孔中取出放回原处。
(2).操作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组合:左手伸出去拿T形扳手,并移向三爪自定心卡盘的调整孔中,右手同时伸向卡盘并拔转卡盘以调整孔的位置,以使T形扳手插入。
第二个动作组合:双手用力放松卡盘,左手握持T形扳手,右手同时取出零件,放入零件箱中。
第三个动作组合:右手拿起毛坯并放入三爪自定心卡盘,左手旋转T形扳手以稍微拧紧毛坯,右手取拿T形扳手,以校正毛坯的夹持,同时左手旋转卡盘,以使右手敲打需要矫正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