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5
医科类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特征?答:原子核外电子运动遵守量子力学规律,具有波粒二象性,不能同时准确测定电子地位置和动量,在核外空间出现地概率遵从统计规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波函数和原子轨道?答:波函数是人为定义地一个用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地波动性质地直角坐标系函数ψ()或球极坐标系函数ψ(,θ,φ).为了表述方便,习惯上把波函数称为原子轨道,二者含义相同.“原子轨道”只是借用了经典力学描述宏观物体运动状态时所用地“轨道”地说法,并无电子沿固定路径运动地含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概率、概率密度和电子云有何关系?答:概率密度ψ指波函数ψ(,θ,φ)表示地特定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θ,φ)这一点周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地概率,电子在核外空间某一区域出现地概率等于概率密度与该区域体积地乘积.电子云是用统计地方法对电子出现地概率密度ψ地形象化表示,可认为是电子运动行为地统计结果,就是用小黑点分布地疏密程度形象化地表现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地概率密度相对大小地图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量子数地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地合理组合方式有什么规律?答:主量子数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最大地区域离核地远近,是决定电子能量地主要因素.可取任意正整数,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角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地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配合主量子数一起决定电子地能量,地每一个取值对应一个亚层.取值受主量子数地限制,可取小于地正整数和零,即=、、、……() ,共个数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磁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地伸展方向,其取值受角量子数地限制,可取包括、±、±、±……直至±,每一个对应有个不同地取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旋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自旋”运动地方向,自旋量子数取值只有和-..填充合理地量子数:() ?, , ,() , ?, ,() , , , ?() , , ?,答:() ≥;() ;() ;()..指出、、各能级相应地主量子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和每个能级各有几个轨道.答:: ,,;:, ,;:,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地?说明理由:() ,,,;() ,,,;() ,,,.答:量子数(),,,不合理,因为取值范围为到±地整数,即本例中只能取和±;量子数() ,,,不合理,因为取值范围为到()地正整数,本例,就不能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举例说明核外电子排布地三个原理及特例.答: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时,电子在原子中所处地状态总是尽可能使整个体系地能量为最低,体系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占据能量最低地允许轨道,然后依次填入能量较高地轨道.例如随着原子序数地增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依次填入能量较高地轨道,随之出现了元素性质地周期性变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不能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地电子,或者说同一原子中不能存在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地个电子,也就是说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二个自旋方向相反地电子.由于每个电子层中原子轨道地总数是个,因此各电子层中电子地最大容量是个.例如第一、第二周期中地元素个数分别为、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洪特规则:电子在能级相同地原子轨道(称为等价轨道或简并轨道)上分布时,总是尽可能以自旋平行地方式分占不同地轨道,使体系地能量最低.例如核电荷为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电荷为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洪特规则特例: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地状态是能量较低地稳定状态.例如,地电子排布式为,而不是;地电子排布式为,而不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下列各元素地基态原子地电子排布式如果写成以下形式,各自违背了什么原理?请写出更正后地电子排布式:()()()答:() 写为,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更正为:;() 写为,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更正为:;() 写为,违背了洪特规则,更正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能级交错是怎样产生地?答: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个电子不仅受到原子核地吸引,而且不同电子间还存在着同性电荷地排斥作用.通常地近似处理方法是将其他电子对指定电子地排斥作用简单地看成是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屏蔽效应就是指其他电子对指定电子地排斥作用归结为核电荷降低地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钻穿效应指较大较小地外层轨道电子由于其概率分布特点,穿透内层电子,钻入原子核附近,从而避开其他电子地屏蔽作用,有效电荷增加,能量降低地现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钻穿能力强地轨道与钻穿能力较弱地(-)或(-)轨道之间,由于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地综合作用结果造成了能级能级交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请写出下列各元素基态原子地电子排布式., , ,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请列出硫元素地四个电子所有可能地各组量子数.答:(), , , ;(), ,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 ;(), ,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根据下列元素地价电子构型,指出其在周期表中所处地位置:() () () ()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第三周期,Ⅰ族,区;():第四周期,Ⅴ族,区;():第四周期,Ⅳ族,区;():第四周期,Ⅵ族,区;():第五周期,Ⅰ族,区;():第四周期,族,区..外层电子排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地是哪一族或何种元素?()具有个电子;()量子数=,=地电子有个,和=,=地电子有个;()电子全充满,电子半充满.答:()Ⅴ族元素;()是元素,外层电子排布为;()是元素,外层电子排布为..简述元素地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周期性变化地规律?答:原子半径:通常情况下,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随该原子电子层数地增加而依次增大.同一副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总地趋势也增大,但幅度较小.由于镧系、锕系元素地原子半径十分接近且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地镧系收缩现象,第和第周期同族元素地原子半径很接近.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地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地原子半径减小幅度较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一电离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核电荷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地吸引力也增加,半径减小,故第一电离能总趋势逐渐增大,其中由于某些元素具有全满或半满地电子结构,稳定性高于左右相邻元素,故较高.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地引力减小,半径增大,元素原子地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副族元素原子地第一电离能变化幅度较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电子亲和能:一般随原子半径地增大而减小.在周期系地主族元素中,一般从左到右元素地电子亲和能增大,从上至下元素地电子亲和能减小.Ⅴ族元素由于原子最外层构型为半充满地稳定状态,因此电子亲和能较小;碱土金属元素难以得到电子,电子亲和能为负值;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外层已达稳定结构,故其电子亲和能为最大负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电负性: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地电负性依次增大;同族中自上而下元素地电负性逐渐减小,副族元素规律不明显.在所有元素中,周期表右上方地氟地电负性最大,左下方地钫()地电负性最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 第一章 习题参考答案3. (1) 5位,(2) 3位,(3) 2位,(4)1位,(5)2位。
4. %1.0001.01024.00001.01024.01024.01023.0-=-=-=-=RE5. kPa}){}{}({m N 10}){}{}({dm m N }){}{}({ L J }){}{}({K mol K J L mol }){}{}({ ])[][]([}){}{}({][}{][}{][}{2331111-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T R R c c cRT Π⨯⨯=⋅⨯⨯⨯=⋅⋅⨯⨯=⋅⨯⨯=⨯⋅⋅⨯⋅⨯⨯=⨯⨯⋅⨯⨯=⋅⨯⋅⨯⋅==-----式中,花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6. 1 mi 3 = 1.609 3443 km 3 = 4.168 182 km 3, 所以水资源的总体积V = (317 000 000 + 7 000 000 + 2 000 000 + 30 000) × 4.168 182 km 3 =1.3590 ×109 km 37.m ol 0.25 kg 1g1000 m ol g )00.10.160.23(kg 0.010(NaOH)1-=⨯⋅++=nmol1.89 kg 1g 1000 mol g )00.16301.1299.222(21kg 0.100 )CO Na 21(mol4.99 kg 1g1000 mol g 08.4021kg 0.100 )Ca 21(1-321-2=⨯⋅⨯++⨯⨯==⨯⋅⨯=+n n8. m ol 2.57 m ol g )35.45 239.65(g350)(ZnCl 1-2=⋅⨯+=n1-21-2k mol 3.95 kg 1g1000 650mol 2.57 )(ZnCl L mol 3.48 L1mL1000 mL 39.57mol 2.57)(ZnCl g g b c ⋅=⨯=⋅=⨯=9. 1-1--3L mmol 5.1 mol 1mmol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9.13g 10 20 )(K ⋅=⨯⨯⨯⋅⨯=+c1-1--3-L mmol 103 mol1mmol 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5.453g 10 366 )(Cl ⋅=⨯⨯⨯⋅⨯=c10. 设称取含结晶水的葡萄糖(C 6H 12O 6·H 2O)的质量为m ,052600. molg 16.0)1.01g/[(2 50)-(1000 mol 0.28mol0.278 )O H (C Lmol 0.278 mol g )0.16601.1120.126(L g 0.05 )O H (C g 27.5L g 50.0 L.50001g )0.1601.120.16601.1120.126(g)0.16601.1120.126( O)H O H (C 1-61261-1-1-61261-26126=⋅+⨯+=⋅=⋅⨯+⨯+⨯⋅==⋅=⨯+⨯+⨯+⨯+⨯⨯+⨯+⨯⨯=⋅x c m m ρ11. L .41 L g .091g 3.02g )5.350.23( g 5.0 (NaCl)1-=⋅⨯+⨯=V12. ∵ 10KI + 2KMnO 4 + 8H + = 12K + + 2MnO 2 + 5I 2 + 4H 2O∴ mol 0.004 mol g )9.1262(21g 0.508 )I 21( )KMnO 51 (KI 1-24=⋅⨯⨯==+n n基础化学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1. 根据 BA AA n n n x +=,mol 56.5mol 18.0g 100g O)(H 1-2=⋅=n mol 0292.0molg 342g 0.10)(1=⋅=-蔗糖n 995.0mol0292.0mol 56.5mol 56.5)(O)(H O)(H O)(H 222=+=+=蔗糖n n n xkPa 33.2995.0kPa 34.2O)(H 20=⨯==x p p2. (1) mol 004912.0molg 342g68.1)(1=⋅=-甲n mol 003551.0molg 690g45.2)(1=⋅=-乙n 1kg mol 2456.0kg0200.0mol004912.0-⋅==(甲)b1kg mol 1775.0kg0200.0mol003551.0-⋅==(乙)b溶液乙的蒸气压下降小,故蒸气压高。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 (2)3-甲基-4-异丙基庚烷 (3)3,3,-二甲基戊烷 (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2,5-二甲基庚烷 (6)2-甲基-3-乙基己烷 (7)2,2,4-三甲基戊烷 (8)2-甲基-3-乙基庚烷 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 3)3CC(CH 2)2CH 2CH 3 (2) (CH 3)2CHCH(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3CCH 2CH(CH 3)2 (4) (CH 3)2CHCH 2C(CH 3)(C 2H 5)CH 2CH 2CH 3 (5)(CH 3)2CHCH(C 2H 5)CH 2CH 2CH 3 (6)CH 3CH 2CH(C 2H 5)2(7) (CH 3)2CHCH(CH 3)CH 2CH 3 (8)CH 3CH(CH 3)CH 2CH(C 2H 5)C(CH 3)3 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 (2)2,4-二甲基己烷 (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 (5)4,4-二甲基辛烷 (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 H HHHHH H Br BrBr Br交叉式 最稳定重叠式 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 构造异构(4),(5) 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 3)4 (2) 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CH(CH 3)CH 2CH 3 (4) 同(1)10、 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 (CH 3)2CHCH(CH 3)CH 3 (2)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 , (CH 3)3CCH 2CH 3 (3)CH 3CH 2CH(CH 3)CH 2CH 3 (4)CH 3CH 2CH 2CH(CH 3)2 14、 (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eH H i-PrEt Men-PrMe Me Et i-Prn-P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H 2CH 3CH 3CH 2CCHCH 3CH 3OH BrCH 3CH 2CCHCH 3CH 3Cl ClCH 3CH 2C CHCH 3CH 3OH OHCH 3CH 2CH CHCH 3CH 3OHCH 3CH 2COCH 3CH 3CHOCH 3CH 2CH CHC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 (2)3-甲基-4-异丙基庚烷 (3)3,3,-二甲基戊烷 (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2,5-二甲基庚烷 (6)2-甲基-3-乙基己烷 (7)2,2,4-三甲基戊烷 (8)2-甲基-3-乙基庚烷 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 3)3CC(CH 2)2CH 2CH 3 (2) (CH 3)2CHCH(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3CCH 2CH(CH 3)2 (4) (CH 3)2CHCH 2C(CH 3)(C 2H 5)CH 2CH 2CH 3 (5)(CH 3)2CHCH(C 2H 5)CH 2CH 2CH 3 (6)CH 3CH 2CH(C 2H 5)2(7) (CH 3)2CHCH(CH 3)CH 2CH 3 (8)CH 3CH(CH 3)CH 2CH(C 2H 5)C(CH 3)3 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 (2)2,4-二甲基己烷 (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 (5)4,4-二甲基辛烷 (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 H HHHHH H Br BrBr Br交叉式 最稳定重叠式 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 构造异构(4),(5) 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 3)4 (2) 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CH(CH 3)CH 2CH 3 (4) 同(1)10、 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 (CH 3)2CHCH(CH 3)CH 3 (2)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 , (CH 3)3CCH 2CH 3 (3)CH 3CH 2CH(CH 3)CH 2CH 3 (4)CH 3CH 2CH 2CH(CH 3)2 14、 (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eH H i-PrEt Men-PrMe Me Et i-Prn-P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H 2CH 3CH 3CH 2CCHCH 3CH 3OH BrCH 3CH 2CCHCH 3CH 3Cl ClCH 3CH 2C CHCH 3CH 3OH OHCH 3CH 2CH CHCH 3CH 3OHCH 3CH 2COCH 3CH 3CHOCH 3CH 2CH CHC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基础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5】1.何谓沉淀溶解平衡?同物质的量的bacl2和h2so4混合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浓度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答:难溶电解质溶解和沉淀速度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的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ba2+、cl-、so4、h+、oh-2?2.活度积、溶度积、离子积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活度积、溶度积指平衡状态下的活度积或浓度积,对给定的难溶电解质其活度积只与温度有关,溶度积不但与温度有关,还和溶液离子强度有关,对于ma型难溶电解质:?ksp(ma)。
离子积指任意状态下的浓度积,其值是任意的。
?(m?)??(a?)3.无副反应时,沉淀的溶度积与溶解度有何关系?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否一定小?举例说明。
答:s?mmnn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能根据溶度积数值大小直接判断。
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不一定小,如ag2cro4与agcl。
4.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还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碱效应、配位效应等。
5.判断下列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并予以解释。
(1)将少量caco3固体放入稀hcl中。
(2)将少量mg(oh)2放入nh4cl溶液中。
答:(1)caco3固体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caco3(s)ca2+ + co32-+2h+h 2co 3→co2 +h 2o(2)mg(oh)2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的氨水,有肉色沉淀生成。
原因是饱和h2s水溶液提供的s2-很少,此时mg(oh)2(s)mg2+ + 2oh-+2nh4+(4)黑色固体变成白色固体。
so42- +h2o(5)白色沉淀变成黄色沉淀。
agcl(白)+ i-(6)浅兰色沉淀消失,生成深兰色溶液。
cu(oh)2 + 4nh3pb2++so42-→pbso4↓(白)agi(黄)+cl-[cu(nh3)4](oh)2答:(1)(2)减小(同离子效应);(3)增大(盐效应);(4)增大(配位效应)。
1现代基础化学(第二版) 课后答案(第三版也可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现代基础化学》答案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章,习题答案,P44-461. E = -B/n2 (B=2.18⨯ 10-18 J∆E = -B/52 + B/22 = 4.58 ⨯ 10-19 Jhv = ∆E, λν = cλ = c ⨯h ÷∆E = 434 nm3.①②不存在;③④存在4.Ni 3s2 3p6 3d8 4s2的四个量子数是:3s2: n= 3, l=0, m=0, m s = +1/2; n= 3 , l=0, m=0, m s = -1/23p6: n= 3, l=1, m=-1, m s = +1/2; n= 3, 1=1, m=-1, m s = -1/2; n= 3, 1=1, m=0, m s = +1/2 n= 3, 1=1, m=0, m s = -1/2; n= 3, 1=1, m=1, m s = +1/2; n= 3, 1=1, m=1, m s = -1/2 3d8: n= 3, 1=2, m=-2, m s = +1/2; n= 3, 1=2, m=-2, m s = -1/2; n= 3, 1=2, m=-1, m s = +1/2 n= 3, 1=2, m=-1, m s = -1/2; n= 3, 1=2, m=0, m s = +1/2; n= 3, 1=2, m=0, m s = -1/2n= 3, 1=2, m=1, m s = +1/2; n= 3, 1=2, m=2, m s = +1/24s2: n= 4, 1=0, m=0, m s = +1/2; n= 4, 1=0, m=0, m s = -1/25.①3d ②4f ③2s ④3d ⑤1s ⑥3p; 结果:⑤< ③< ⑥< ①= ④< ②6.①n=4;②l=1;③m=0;④m s=1/2或-1/27.8.①n>3;3d②l = 1;2p③m= -1 /0/+1; 3p④ m s = +1/2 或-1/2, 4s9.48Cd 4s24p64d105s2.10.①有三个19K;24Cr;29Cu②均第四周期, K: s区,,IA族;Cr: d区VIB族;Cu: ds区IB族11.(1) Ar: 1s22s22p63s23p6 (2)Fe: 1s22s22p63s23p64s23d6(3) I: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5 ;(4) Ag: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12.①(1)Ca: s区, 第四周期,IIA族;(2) Cl: p区,第三周期,VIIA;(3) Ti: d区,第四周期,IVB;(4) Hg: ds区, 第六周期, IIB族②Ca: +2,Cl: +7,Ti: +4,Hg: +2③(1)<(3)<(4)<(2)13.铁原子3d64s2;26Fe14.48;[Kr]4d105s2, IIB族;48Cd15.甲:3s23p5,VIIA,非金属,电负性高;乙:3d24s2,IVB,金属,电负性低。
临床药学专用第二版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五章.doc

0.8946y _ 4弓H3OH^h 2o -x h 2o第五章习题解答1.32.2g 芒硝(Na 2SO 4- 10H 2O)溶于150g 水中,求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解:Na 2SO 410H 2O 的摩尔质量为322g/mol, Na 2SO 4的摩尔质量为142g/mol 。
溶质的质量32.2 -c … X142 = 14.2g 322溶质的物质的量% =里^ = 0.100 mol B142溶剂的质量〃七=150 +(32.2 — 14.2) = 168 g质量摩尔浓度- = —°四°、= 0.595 mol/ kg"m A 168x10-32.将lOgNaOH 溶解在90g 水中配成溶液,求该溶液中NaOH 和水的摩尔分数各为多少?解:1° 1〃NaOH = —= 0-25 mol 90 _n | mo=7^ = 5.0mol1 0 0 25x Na0H =―-——=0.048 NdOH0.25 + 5.0 x H ()=—————=0.952 芯° 0.25 + 5.03.在 298K 和 lOOkPa 下,已知含甲醇的摩尔分数XB 为0.458的水溶液密度为0.8946kg/L,甲 醇的偏摩尔体积七HOII=二39.80ml/mol,试求该水溶液中水的偏摩尔体积匕°。
4解:ImoLw 为0458的甲隔水溶液的体积为m 0.458x32 + (1-0.458)x18 八,—= ---------------- ---------- ——=0.02729ml/mol= X CH 3OH ^CH 3OH +X H 2O^H 2O混合前水的体积为r(H2O) = 4.P A 56.7958.950.96= 0.96解得/ = Z7CH3OH^CH3OH + Z7H2O^H2O〃-互竺公=0.02729二。
史处39.80 = ^^ml/mol HQ s 1-0.4584.在298K和1 OOkPa下,摩尔分数郴为。
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 质子数为1的元素是氢(H)。
- 质子数为6的元素是碳(C)。
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元素周期表分为s区、p区、d区和f区。
3. 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和周期:- 每个周期代表一个电子壳层。
- 每个族代表一个价电子层。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
-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2.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具有不对称的电荷分布。
- 非极性分子的电荷分布是对称的。
3. 分子间作用力:- 包括氢键、范德华力等。
第三章:化学计量学1. 摩尔的概念:- 摩尔是化学中用于表示物质量的单位。
2. 摩尔质量的计算:- 摩尔质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克/摩尔为单位。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确保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相等。
第四章: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类型:- 包括水溶液、有机溶液等。
2. 溶解度的定义:- 溶解度是在特定条件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3.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包括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等。
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2. 化学平衡的定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3. 勒夏特列原理:- 描述了化学平衡对系统条件变化的响应。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与还原的定义:- 氧化是电子的损失,还原是电子的获得。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涉及电子的转移,需要考虑电子的平衡。
3. 氧化还原电位:- 描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倾向性。
第七章:酸碱平衡1. 酸与碱的定义:- 酸是能够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2. pH的定义:- pH是溶液酸度的度量,表示为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3. 缓冲溶液:- 能够抵抗小量酸或碱添加引起的pH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难容电解质溶液的沉淀溶解平衡 习题答案1.何谓沉淀溶解平衡?同物质的量的BaCl 2和H 2SO 4混合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浓度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答:难溶电解质溶解和沉淀速度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的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Ba 2+、Cl -、-24SO 、H +、OH -θsp 242]][SO [Ba K =-+,θw -]][OH [H K =+等2.活度积、溶度积、离子积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活度积、溶度积指平衡状态下的活度积或浓度积,对给定的难溶电解质其活度积只与温度有关,溶度积不但与温度有关,还和溶液离子强度有关,对于MA 型难溶电解质:(MA))(A )(M (MA)θsp θap K K =⋅-+γγ。
离子积指任意状态下的浓度积,其值是任意的。
3.无副反应时,沉淀的溶度积与溶解度有何关系?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否一定小?举例说明。
答:θθsp )A (M c n m K s nm nm n m +=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能根据溶度积数值大小直接判断。
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不一定小,如Ag 2CrO 4与AgCl 。
4.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还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碱效应、配位效应等。
5.判断下列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并予以解释。
(1)将少量CaCO 3固体放入稀HCl 中。
(2)将少量Mg(OH)2放入NH 4Cl 溶液中。
(3)向少量MnSO 4溶液中加入数滴饱和H 2S 水溶液,再逐滴加入2mol ·L -1的氨水。
(4)向盛少量PbS 固体的试管中,滴入H 2O 2溶液。
(5)向盛少量AgCl 沉淀的试管中,滴入KI 溶液。
(6)向盛少量Cu(OH)2沉淀的试管中,滴入2mol ·L -1NH 3·H 2O 溶液。
答:(1)CaCO 3固体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2)Mg (OH )2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3)向少量MnSO 4溶液中加入数滴饱和H 2S 水溶液,无明显变化;再逐滴加入2mol ·L -1的氨水,有肉色沉淀生成。
原因是饱和H 2S 水溶液提供的S 2-很少,此时(MnS)(MnS)θsp c K Q ,不生成MnS 沉淀;加氨水后,H 2S 解离度增大,S 2-增多,此时(MnS)(MnS)θsp c K Q ,就会有MnS 沉淀生成。
(4)黑色固体变成白色固体。
(5)白色沉淀变成黄色沉淀。
AgCl (白)+ I -AgI (黄)+Cl -(6)浅兰色沉淀消失,生成深兰色溶液。
Cu (OH )2 + 4NH 3[Cu (NH 3)4](OH )26.在含有AgCl 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0mol ·L -1下列物质时,AgCl 的溶解度如何变化?为什么?(1)AgNO 3 (2)NaCl (3)KNO 3 (4)NH 3·H 2O答:(1)(2)减小(同离子效应);(3)增大(盐效应);(4)增大(配位效应)。
7.已知25℃时122θsp 105.1)(Mg(OH)-⨯=K 。
假设溶于水中的Mg(OH)2完全解离,2H ++CaCO 3(s)Ca 2+ + CO 32-H 2CO 3→CO 2+H 2O+Mg(OH)2(s)Mg 2+ + 2OH -2NH 4+2NH 3·H 2OSO 42- +H 2OPb 2++SO 42-→PbSO 4↓(白)试计算:(1)Mg(OH)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Mg(OH)2饱和溶液的pH ;(3)Mg(OH)2在0.010mol ·L -1Mg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 (4)Mg(OH)2在0.010mol ·L -1NaOH 溶液中的溶解度。
解:Mg (OH )2Mg 2++2OH -(1)设Mg (OH )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s 0mol ·L -1,则:14θ312θ32θsp 0L mol 101.14105.14)(Mg(OH)---⋅⨯=⨯==c c K s (2)[OH -]=2s 0/c θ=2.2×10-4pH=14.00+lg2.2×10-4=10.34(3)设Mg (OH )2在0.010mol ·L -1Mg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1mol ·L -1,则:122θsp 2θ1θ1105.1)(Mg(OH))2(010.0-⨯==⋅+K cs c s s 1<<0.010,s 1+0.010≈0.01015θ12θ2θsp 1L mol 101.10.0104105.10.0104)(Mg(OH)---⋅⨯=⨯⨯=⨯=c c K s(4)设Mg (OH )2在0.010mol ·L -1NaOH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2mol ·L -1,则:122θsp 2θ2θ2105.1)(Mg(OH))010.02(-⨯==+⋅K cs c s s 2<<0.010,2s 2+0.010≈0.01018θ22θsp 2L mol 105.1(0.010))(Mg(OH)--⋅⨯==c K s8.将10mL0.10mol·L -1BaCl 2溶液与10mL0.20mol·L -1Na 2SO 4溶液混合,求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忽略SO 42-的水解)。
解:设混合溶液中Ba 2+的浓度为x mol·L -1。
Ba 2+ + SO 42- == BaSO 4 起始浓度/mol·L -1 10×0.10/20 10×0.20/20 即: 0.050 0.10平衡浓度/mol·L -1 x (0.050+x )(忽略SO 42-的水解))(BaSO 05004θsp θθK cx .c x =+⋅ x <<0.050, x +0.050≈0.05019-110θ4θsp L mol 102.2L 1mol 0.0501011050.0)(BaSO ---⋅⨯=⋅⨯⨯==.c K x即混合溶液中:[Ba 2+]=2.2×10-9;[SO 42-]=0.050+2.2×10-9≈0.050; [Na +]=10×0.20×2/20=0.20; [Cl -]=10×0.10×2/20=0.10; [H +]=[OH -]=1.0×10-7。
9.某溶液中含有Fe 3+和Mg 2+,浓度均为0.010mol ·L -1,通过计算说明能否用控制溶液酸度的办法将它们分离?如何操作?解:要使Fe (OH )3沉淀,必须满足:)(Fe(OH))(OH )(Fe 3θsp -3r 3r K c c =⋅+设Fe (OH )3开始沉淀的OH -浓度为)(OH r1-c ,相应pH 值为pH 1,则1333933r13θsp r1106.50.010102.8)(Fe )(Fe(OH))(OH --+-⨯=⨯==c K cpH 1 = 14 + lg6.5×10-13 =1.81设Fe (OH )3沉淀完毕的OH -浓度为)(OH r2-c ,相应pH 值为pH 2,则1235-3933r23θsp r2106.5101.0102.8)(Fe )(Fe(OH))(OH --+-⨯=⨯⨯==c K c pH 2 = 14 + lg6.5×10-12 = 2.81要使Mg (OH )2沉淀,必须满足:)(Mg(OH))(OH )(Mg 2θsp 2r 2r K c c =⋅-+设Mg (OH )2开始沉淀的OH -浓度为)(OH r3-c ,相应pH 值为pH 3,则5122r 2θsp r3102.30.010105.1)(Mg )(Mg(OH))(OH --+-⨯=⨯==c K cpH 3 = 14 + lg2.3×10-5 = 9.36计算结果表明,若使溶液pH 值逐渐升高,则Fe (OH )3先沉淀,且Fe (OH )3沉淀完时,Mg (OH )2还没开始沉淀,完全可以用控制溶液酸度的办法将它们分离。
操作方法: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控制溶液pH 值小于7,让Fe (OH )3沉淀完毕后过滤。
10.在50.0mL 浓度为0.0020mol ·L -1MnSO 4溶液中,加入50.0mL 浓度为0.20mol ·L -1的氨水,(1)是否能生成Mn(OH)2沉淀?(2)若不要Mn(OH)2沉淀生成,求应先加入NH 4Cl 的最少质量。
解:(1)混合后氨水的总浓度为50.0×0.20/100.0=0.10 mol·L -1; Mn 2+浓度为50.0×0.0020/100.0=0.0010 mol·L -1。
353r θb 101.30.10101.8)(NH ][OH ---⨯=⨯⨯==c K132θsp 9232r 2r 2c 102.1)(Mn(OH)107.1)10(1.30.0010)(OH )(Mn )(Mn(OH)----+⨯=⨯=⨯⨯=⋅=K c c Q有Mn(OH)2沉淀生成。
(2)若不要生成Mn(OH)2沉淀,则132θsp 2r 2r 2c 102.1)(Mn(OH))(OH )(Mn )(Mn(OH)--+⨯=⋅=K c c Q5132r 2θsp r 101.40.0010102.1)(Mn )(Mn(OH))(OH --+-⨯=⨯=c K cpH < 14 + lg1.4×10-5 = 9.15abθa lgp pH n n K += 9.15100.2050.0lg 9.25a3n -⨯⨯+n a >1.3×10-2mol若不要Mn(OH)2沉淀生成,应至少先加入NH 4Cl :1.3×10-2×53.5=0.70g11.将BaSO 4置于Na 2CO 3溶液中,可否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BaCO 3沉淀?要在100mLNa 2CO 3溶液中将0.0010molBaSO 4完全转化为BaCO 3沉淀,Na 2CO 3溶液的浓度至少多大?解:BaSO 4+ CO 32-BaCO 3+ SO 42-平衡常数0.042102.6101.1)(BaCO )(BaSO ][CO ][SO 9103θsp 4θsp 2324=⨯⨯===----K K K θ当)(CO 0.042)(SO 2324--c c 时,就可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BaCO 3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