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病害及防治(谷风医疗)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工程技术DOI:10.16660/ k i.1674-098X.2017.23.041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梁育生 蔡报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成都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200)摘 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性高级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疲劳、抗冲击、抗滑性好、环境适应性好、养护费用少和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但也存在诸多质量通病,如易出现脱皮露骨、坑洞,易产生裂缝、断板及碎板,易出现接缝破损及错台,易出现拱胀等。
若在施工阶段对以上问题加强预防和治理,将大大延长路面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 病害分析 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b)-0041-041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1.1 脱皮露骨及坑洞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皮露骨是指混凝土表面细集料散失、粗集料暴露。
坑洞是指由于砂石材料夹杂泥土或者施工工艺不规范等施工原因造成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出现的凹槽及孔洞的现象。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皮露骨及坑洞形成的原因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1.1 材料方面的原因(1)水泥成分中的非活性物掺量过多,或者使用低标号、过期、受潮的水泥,使成型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表面因外界磨损或撞击而出现脱皮露骨或坑洞。
(2)砂的含泥量过大,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或砂粒径不符合规范要求,粒径过细或粗颗粒过多,使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上层形成软弱面,降低混凝土强度。
(3)碎(砾)石风化严重,含泥量过大,有机物含量过大,针片状含量过大等原因致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1.1.2 施工方面原因(1)混凝土搅拌时水的掺量过大或过小,造成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或过小。
前者使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多,后者使混凝土提浆抹面困难,工人洒水收面,使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
(2)碎(砾)石级配不好,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搅拌不足或过分,使混凝土体强度下降。
水泥砼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水泥砼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使用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破坏,如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
这里仅对刚性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商搓。
关键词:水泥砼路面,破坏原因,防治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highway traffic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quite a part of the damage, such as cracking, so, settlement, wrong Taiwan, etc. Here only for rigid pavement slab damage caus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talk about some personal opinions, rub with peers in the business.Key word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e damage cau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由于公路具有机动、灵活、直达、迅速、适应性强、服务面广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迅猛,高等级路面的舒适、平坦已日益为人们所注重。
但对于高等级水泥砼路面板,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使用情况看,有相当部分破坏,如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
这里仅对刚性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商搓。
1水泥砼路面板破坏的原因1.1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1.1.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适宜的材料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规定,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被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和不能形成稳走填方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
如:沼泽土,泥炭、含有树根、杂草和易腐朽物质等材料;液限指数大于50%,塑限指数大于25%的材料;有机质含量大于3%的材料;压实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之差大于2%的材料等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防治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可分为: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
断裂类主要指纵、横、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断裂板等;竖向位移类主要指沉陷和胀起;接缝类主要指裂缝的填缝料损坏、唧泥、错台和拱起等;表层类主要指坑洞、露骨、网裂和起皮、粗集料冻融裂纹、修补损坏等。
下面对几种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发生的颗粒不均匀分层离析实际是粗骨料从混合料中分出,集中颗粒下沉,水分向上迁移,从而形成表面泌水。
表面泌水的结果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含水量增加,当混合料表面水的蒸发速度比泌水速度快时,水的蒸发面就会深入到混合料表面内,水面形成凹面。
由于表面凹面较凸面所受压力大,同时固体颗粒问产生毛细管张力,促使颗粒凝集,当混凝土表面尚未充分硬化,不能抵抗这一张力时混凝土表面则出现裂缝。
裂缝的发生时间大抵与泌水时间相对应,在混凝土浇筑后数小时混凝土表面将普遍出现细微的、各方向均存在的裂缝。
(二)错台由于基层或路基体压实不均匀,致使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接缝处产生的垂直高差。
(三)拱起和沉陷胀缝被硬物阻塞,或胀缝设置过少,使路面板受热时不能自由伸张导致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抬高;填缝料损坏导致雨水从接缝处下渗,软化基层,甚至软化路基体,使路面板接缝下方的基层和路基体承载力下降,路面板跟着下沉,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下沉。
(四)板底脱空板底脱空病害是指板接裂缝或边缘下的基层细料被渗入并滞在板底的有压水从缝中或边缘处唧出,并由此造成板底面与基层顶面出现局部范围脱空。
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如路面横坡设置不当或路基排水不畅时,路基、路面被水浸泡时会使路面产生唧泥现象,进面出现板底脱空;另外由于基层材料局部松散,路基土压实不均匀或基底不均匀沉降同样会导致底板出现脱空。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摘要:虽然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应用广泛,且具有路面耐重压、耐磨损、强度高和维护资金少等优点,但其路面使用不久后会出现质量问题,影响路面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防治措施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建设中最受关注、应用最广的一种路面,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设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病害,不仅影响美观,还对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了威胁。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关键点(一)配合比控制对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并不能绝对保证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因此在对原材料进行配合比时,应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需考虑其工程经济成本。
在混凝土工程中,并不是水泥用量越大越好,若水泥用量过大,会使水泥浆增多,集料之间的嵌锁力减小,抗折强度提高并不明显,且会增加干缩变形,影响路面平整度,易产生开裂,从而白白增加了工程的经济成本。
因此,路面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应按规范规定确定。
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数据,合理控制集料级配,级配组成要合理,且根据水泥混凝土的特殊要求,要控制好外加剂的质量、种类和用量。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路面的许多常见病害都与路面混凝土的强度息息相关,而混凝土路面的强度直接与浇筑路面混凝土的材料相关。
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过程中,原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首要因素,必要时,应控制游离氯化钙及碱含量,以防止发生碱骨料反应,影响路面的耐久性。
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清净的材料,如火成岩和变质岩,以保证岩石的强度,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采用反击式、冲击式或锤式二级破碎设备对粗集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其针片状含量要求。
细集料选择时,应重点控制其含泥量,因为其含泥量一旦超标,将大大降低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并增加干缩变形。
对外加剂的选用也是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外加剂的选择方面:第一,应与水泥性质相适应,否则会增加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而降低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第二,要符合设计要求的抗折强度;第三,应满足施工方法对拌和物工作性能的要求;第四,满足混凝土路面的最小变形和耐久性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刚度大、扩散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的路面结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路建设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近年来城市交通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面板的纵缝、横缝、胀缝设置和构造存在缺陷等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10~15年后,裂缝、错台、拱起、剥落等病害已相当严重。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病害后,如何对其进行维修和补强本文着重总结、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早期裂缝、断板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处治,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其处理方法。
关键词:断板;裂缝;温度小时;切缝;水泥砼路面;病害分析;预防;处理措施1 养护期混凝土面板出现裂缝、断板的原因分析1.1裂缝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裂缝包括纵向、横向、斜向和交叉裂缝。
裂缝损坏是指通底的裂缝将板块分割为两块或三块,初期可能未贯通板面,但终将发展为贯通板面。
1.1.1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发生的颗粒不均匀分层离析实际是粗骨料从混合料中分出,集中颗粒下沉,水分向上迁移,从而形成表面泌水。
表面泌水的结果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含水量增加,当混合料表面水的蒸发速度比泌水速度快时,水的蒸发面就会深入到混合料表面内,水面形成凹面。
由于表面凹面较凸面所受压力大,同时固体颗粒问产生毛细管张力,促使颗粒凝集,当混凝土表面尚未充分硬化,不能抵抗这一张力时混凝土表面则出现裂缝。
裂缝的发生时间大抵与泌水时间相对应,在混凝土浇筑后数小时混凝土表面将普遍出现细微的、各方向均存在的裂缝,亦即龟裂。
1.1.2贯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贯穿裂缝指贯穿板全厚的裂缝,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交叉裂缝、板角裂缝等。
裂缝的产生的原因可分为:(1)基层的影响水稳施工时气温对稳定料的影响较大,昼夜温差较大,使含水量难以控制,造成基层干湿不一致;搅拌时间较短,导致混合料搅拌不均匀,造成骨料分布不均匀。
(2)水泥存放时间短水泥存放时间短,未等到温度冷却就进行混凝土搅拌,在水泥凝固阶段释放出大量热量,使混凝土路面产生应力而出现早期裂纹。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开展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有效防治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措施。
结论证实: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操作人员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很多种,例如有钢筋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以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等。
和其他路面开展比照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成本非常低,因此受到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但在其施工操作中,容易发生一些病害,因此需要对这些病害开展合理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理,进而提高路面施工的质量。
1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1I路面板内损坏病害分析开展道路路面施工时,使用混凝土板面容易发生裂缝,主要原因是使用混合料时里面的水分失去速度过快,然后发生碳化和干缩问题。
除此之外,开展水泥路面施工时,还会出现颗粒不均匀分层离析问题,主要是粗骨料从混合料中发生了分离,剩下的集料颗粒就会出现下沉,里面的水分开始向上移动,这样表面就会发生沁水[1],如果实施有效的处理,路面表面的含水量就会增加,在一定环境下,沁水速度慢于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水的蒸发情况就会深入到混合料的表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就出现了凹陷,从而产生非常大的张力。
除此之外,各个固体颗粒之间还会产生非常大的张力,导致颗粒间发生凝集,混凝土如果没有到达一定的硬化强度,就不能有效和张力开展相互作用,最终在表面出现裂缝。
同时,发生裂缝的时间和沁水的时间一般都是相互的,浇筑混凝土道路表面几个小时后,就会先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然后逐渐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出现混凝土龟裂,在干燥的时候这些裂缝开始蔓延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12接缝位置发生病害分析如果在施工中出现错台问题,便是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填缝料出现损失以及材料质量有很大关系。
处理横向接缝的时候,尤其是在膨胀系数范围内,由于会发生滑动,造成传力杆位置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导致一部分滑动出现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强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多年来它一直在不断的建设当中。
虽然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上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路面荷载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也会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
下面,本文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原因和防止措施开展详细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形式及其原因(一)荷载原因:交通荷载的增加应该算是水泥於路面破坏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交通荷载急速增加,导致路面负担困难,最终形成损坏。
(二)路面板的断裂: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均超过抗弯拉强度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就会发生断裂,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在路基填筑时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例如,冻土、有机土、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等,材料不过关是导致路基塌陷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造成路面损害。
2、基层标高失控及平整度太差会导致路面厚度的不均匀且不一致,容易使路面薄弱处出现裂缝。
3、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基层太过干燥,会将混凝土拌合物的水分大量吸收,从而使底部混凝土失去水分,强度也随之降低,最终产生裂缝。
(三)路基土石方填筑:1、在施工时路基填筑的有效宽度与路基的超宽填筑不够,且常常在路基填筑完成之后才发现问题。
为了到达路基的有效宽度,施工单位常常不按规范要求挖台、分层、填筑、压实使路基宽度合格,而只是将一些松散的土倾倒在边坡上,再用人工对其开展摊铺拍实,这的样方式远远不能让路基到达规定的合理密实度,容易造成路基滑坡,层层冲刷。
3、路基填筑时每一层所使用的填料没有用平地机和其他专业器械开展整平,或是整平的效果不好,这会造成低凹的部分地方达不到相应的密实度,从而造成积水。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防治措施(一)路面施工方面:1、在路面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材料,保证路面根底厚度与顶面标高,并保证其压实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针对河西地区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分析了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治措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1981年起,长期从事农村公路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0年,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
一、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及其防治意义1.随着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公路建设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十一五”期间,投入了数千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以上,连接了广大的县、乡、村,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完善公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抗灾害能力强、抗疲劳特性好、使用年限长、养护费用少、施工简单、取材方便、运输费用低等优点,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村道硬化,在低等级公路尤其是村道硬化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3.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柔性路面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路基、基层稳固支撑的要求很高,如不坚强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就会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过早出现三大病害:裂缝、错台和接缝破坏。
其中裂缝破坏最为普遍,也是近年来最为关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之一。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八成是因为裂缝引起的。
由于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路面承受车辆荷载的往复作用,裂缝将随时间扩展贯穿,在裂缝处发生应力集中,混凝土发生沿裂缝碎落、在裂缝处断裂、混凝土面板产生破损现象,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当破损发展到一定程度,裂缝处开始翻浆唧泥,板面出现交叉裂缝,并且导致其它板裂缝,最终使混凝土板丧失应有的承载力,整个板发生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 裂缝
块以上
m和
重 板被裂分为5块以上,或
块
被中等裂缝分为3块以
上
医疗学识
17
类型 板角断裂
错台 唧泥
损坏特征
分类标准
计量单位
轻 缝隙宽小于3mm的细裂缝
裂缝垂直通底, 并从角隅到 断裂两端的 距离等于或
中
边缘有中等或严重碎裂,高 度小于13mm错台的裂缝, 缝宽小于25mm的裂缝
m和 块
小于板边长
上拱起的现象。
发生原因: • 主要是非高温季节施工时,胀缝设置过长,缝隙过窄; • 缝内收缩时嵌入硬杂物,气温突变受热膨胀时,产生这种纵
向屈曲失稳现象。
医疗学识
8
3. 错台 接缝两侧混凝土路面板端部出现竖向相对位移,
原因: • 胀缝两侧混凝土壁面不垂直,使缝旁两板在伸胀挤压过程
中,上下错开; • 地面水沿缝隙渗入基层并使其软化; • 接缝传荷能力不足,轮载作用下相邻端部出现挠度差,都会
一半
重 13mm以上错台或缝宽大于
25mm的裂缝
接缝或裂缝两边 轻 错台量为6——12mm
医疗学识
5
三、水泥路面病害与缺陷界定
序号 名称
标准范围
1
沉陷 路面连续数块板下沉,低于相邻板面深度大于30mm
2
破碎板 裂缝将整块板分割开,并有严重剥落或沉陷
3
坑洞 路面板粗集料脱落形成局部凹坑,面积大于0.1m2
4 板角断裂 裂缝将板角切断
5
露骨 路面板表面细集料散失、粗集料暴露,面积大于1m2
• 水泥路面养护,必须做好预防性,经常性养护,通过经常的巡视 观察,及早发现缺陷、查清原因,不失时机的采取措泥路面在使用中, 必须对其使用质量进行定期的调查评 价,有计划地进行修理和改善,选用良好的养护材料
• 水泥应具有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等性 能,以采用硅酸盐道路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宜,其标号 不应低于 425 号。
• 卿泥的出现,使面板边缘部分失去支承,因而往往在离接缝 1.5~1.8m 以内导致横向裂缝。
• 此外, 纵缝两侧的横缝前后搓开、纵缝缝隙拉宽, 填缝料
长尖和脱落等也都属于接缝的破坏。
医疗学识
10
除上述四种外, • 纵缝两侧的横缝前后搓开; • 纵缝缝隙拉宽; • 填缝料长尖和脱落等,也都属于接缝的破坏。
城市道路工程
医疗学识
1
模块五 路面病害与防治
医疗学识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防治
一、养护的基本要求 •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下简称水泥路面)是以水泥混凝土板作为
主要承受结构层,而板下的基(垫)层和路基起支承作用。
• 这种路面刚度高、脆性大,又需设置接缝, 因而路面的损坏形 态及其原因也就不同,其养护维修的内容与要求亦各异。
在路面板的胀缝上或在板的搭接处产生倾斜的剪切挤 碎,甚至造成整块路面板碎裂或断裂成很多块。
原因: • 胀缝内的滑动传为杆位置不正确; • 施工时胀缝内有混凝土搭连或落人坚硬的杂屑等原因,使
路面板的伸胀受阻而发生板边的剪切挤碎。
• 超重车辆的大轴载作用也可能导致混凝土板的直接断裂。
医疗学识
7
2. 拱起 混凝土路面板在热膨胀受阻时, 接缝两侧的板突然向
医疗学识
13
2. 坑槽 ( 剥落 ) 水泥混凝土表面局部破损, 面层出现一定深度的洞穴
产生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 • 由于使用了质量差的水泥或矿渣水泥;或水灰比增大;
或高温下施工,水份蒸发快,养护不及时。 • 还可能由于轮胎防滑链或履带车辆通过造成剥落; • 混凝土强度不足出现露骨; • 施工不良、冻融作用产生起皮等病害发展而成。 • 在抹面时,用砂浆找平或集料表面不洁被土粒包裹,使胶结
导致错台产生。 • 当交通量或基础承载力在横向各幅板上分布不均匀,各幅
板沉陷不一致时,纵缝也会产生错台现象。
医疗学识
9
4.唧泥
车辆行经接缝或裂缝时,由缝内喷溅出稀泥的现象,称为唧 泥。
• 在轮载的频繁作用下,基层(地基)产生塑性变形积累而同 混凝土板脱空,水份沿缝隙下渗而积聚在脱空的间隙内,又 在轮载作用下积水变成有压水而同基层内浸湿的细料混搅 成泥浆,并沿缝隙喷溅出来。
6
拱胀 相邻板块相对邻近板向上突起30mm
7 平整度差 3米尺量测尺底间隙大于8mm
8
错台 相邻板块垂直高差大于8mm
9
唧泥 路面接缝处或裂缝处挤出泥浆,板底出现脱空
10
裂缝 长度超过1m的开裂
17 缝料散失 接缝内填料散失,或填缝料与板边脱离、凹陷10mm
以上
医疗学识
6
四、水泥路面常见破损的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一 ) 接缝破坏 1. 板边挤碎
医疗学识
15
医疗学识
16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分类分级和性状描述
类型
损坏特征
分类标准
计量单位
纵向、横
轻 缝隙宽小于3mm的细裂缝
向、
斜向 面板断裂2块 中 边缘有中等或严重碎裂,
m和
裂缝
高度小于13mm 错台的
块
裂缝,缝宽小于25mm
的裂缝
重 13mm以上错台或缝宽大 于25mm的裂缝
破碎板或 面板破裂分为3 轻 板被裂分为3——4块
• 接缝材料应选用粘结力强、回弹性能好、不渗水、抗嵌入 能力强、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用、且施工方 便、价格低廉的材料。
医疗学识
4
二、水泥路面的破损类型 水泥路面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重复作用下, 出现的各
种病害, 依据其路面特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接缝破坏:板边挤碎、错台、唧泥、拱起
2、混凝土板损坏:裂缝、断裂、坑槽 、剥落 、麻面、 磨光
力下降导致集料被剥离造成剥落。
医疗学识
14
3. 磨光
路面磨成光滑面,其摩擦系数已达到极限以下,致使路面平 整度和抗滑性差。原因在于宏观或微观纹理不当。
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 如重型交通下的表面磨损; • 采用了太软的骨料; • 施工期间,混凝土还未达到足够强度,雨水就冲刷了新刻痕
的表面; • 或由于初凝后才压纹,效果不理想等。
医疗学识
11
( 二 ) 混凝土板损坏
1. 裂缝 ( 断裂) • 混凝土板的破坏主要是断裂和裂缝。
• 裂缝出现的形式有 : 横裂、纵裂、网状裂缝或边角 裂缝等。
• 断裂是贯穿全厚的开裂状裂缝。
医疗学识
12
裂缝出现的原因很多。如: • 缩缝切割太迟; • 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 • 板厚不足; • 板长过大; • 伸缩应力超过抗拉应力; • 温差大,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 • 水泥质量差, 施工操作粗糙, 养生不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