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ppt3

合集下载

苏东坡传介绍推选优秀ppt

苏东坡传介绍推选优秀ppt
宋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
范镇 (元老重臣(zhònɡ chén),苏家“叔伯”辈好 友) 欧阳修
第八页,共10页。
原文(yuánwén)节选
❖ 王安石在热衷于自己那套社会改革新法之下,自然为目的而不择手段, 自然会将倡异议之人不惜全予罢黜。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永远是 为害甚大的。因为在一项主张成为不可侵犯之时,要实现此一目的的手 段,便难免于残忍,乃是不可避免之事。当时情况如此,自然逃不出苏 东坡的慧眼,而且兹事体大,也不是他可以付之轻松诙谐的一笑的。他 和王安石是狭路相逢了,他俩的冲突决定了苏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也 决定了宋朝帝国的命运。
第六页,共10页。
王安石变法(biàn fǎ)
❖ 当权派(新党) ❖ 王安石(拗相公) ❖ 宋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 ❖ 曾布(活跃的政客) ❖ 吕惠卿(声名狼藉,后出卖(chūmài)王安石) ❖ 李定(母丧不奔,后弹劾苏东坡) ❖ 邓绾(两面人,先后服侍吕惠卿和王安石) ❖ 舒亶(与邓绾一同弹劾苏东坡) ❖ 王雾(王安石之子)
第五页,共10页。
简介(jiǎn jiè)
❖ 书中讲述了苏东坡一生中的跌宕起伏,他一生经历了宋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位皇帝的统治 (tǒngzhì),经历从仁义有道的宋仁宗到穷奢极侈的宋徽 宗过程中的各种政治变革,亲历了宋朝的盛世和衰败。
❖ 苏东坡虽文章名闻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 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 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 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 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 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苏东坡传介绍(jièshào)
第一页,共10页。

读苏东坡传ppt课件

读苏东坡传ppt课件
P037~038
14Biblioteka 苏轼和妻子妻子王弗(结婚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 实际、聪明、能干
妻子眼里的苏轼:
易于激动、不轻易向别人低头,而说话说得 滔滔不绝。
P042~043
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厉害方面,似乎远胜过
丈夫。
P056
26岁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P067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P029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P126
苏辙→苏轼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P029
兄弟二人在政治上虽然看法相似,而且也 立场相同,二人个性则迥然相异。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 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子由为人可靠,东坡则使人害怕。
P122
毛泽东还曾夸赞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豪迈奔 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 , (转引自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代序言》, 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充分肯定苏轼词的巨 大成就和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
3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 之比较
毛泽东称赞苏轼的词“气势膀礴,豪迈奔放, 一扫晚唐五代词之柔靡纤弱的气息”,这种 豪放词风在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 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其一,描写山川景物,毛泽东词比苏词更显 阔大、雄伟、壮丽。苏词描写长江和赤壁古 战场景物壮观、气势浩大,但终不如毛词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空间无比寥廓,气象雄伟非常。
26
苏东坡自评与他评
自评: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
狱。
P344
苏辙: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东 坡先生墓志铭》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 白。

《苏东坡传》读书分享PPT模板

《苏东坡传》读书分享PPT模板
• 丰厚渊博的学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 书。”
• 豁达超旷的修养。“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 安处是吾乡。”
• 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 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好苏东坡,做好职场人
• 胸怀理想,高扬信念之帆。 • 勤学善思,锻炼人生之基。 • 脚踏实地,汇聚发展之力。
《苏东坡传》
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苏东坡传》——4卷28章
• • • •
流老壮童
放练年年





少年得志,文章遍行天下
苏轼22岁便进士及第轰动京师。苏

轼的考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

得到欧阳修的大力赞赏,欧阳修一

度认为如此好的文笔,一定是自己
乐观豁达、随越而安的“美男子”。
不变的中轴线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不变的中轴线——爱国为民、勤勉干事、清 廉为官、清白做人。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最推崇的风骨,也是苏东坡的 初心与使命。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的会心一 笑”——林语堂《苏东坡传》
• 不变的爱国情怀。多次遭贬,忠君爱民之心不变。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学生曾巩的。欧阳修为了避嫌给了

个第二名,苏轼也就阴差阳错的获

得第二名,也同样因此这个噱头苏 轼名声大噪,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 少年才子。
至 论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登科后》
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
从政40余年,先后在杭州、 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 地方官。他抗洪水、挖煤 炭、抓冶铁、造兵器、劝 农桑、修水利、建黄楼、 兴旅游,并以其生花妙笔, 对山水人事进行描述,留 下了330多篇诗词文章, 充分践行了 “兼济天下” 的初心和使命。

《苏东坡传》ppt课件

《苏东坡传》ppt课件

1、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 者亦属罕有。 3、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 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4、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 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 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 在那种气氛中了。 5、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 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 的下午。
①重新阅读:“美是运动”的概念最初我是在第二 十章“国画”中,于是我便再次阅读关于“美是 运动”的数段。
②重找原句:书中说“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 奏的问题”,而“艺术”让人联想至“美”, “节奏”必然由“运动”而来。无论任何的艺术 方式,其中皆蕴含着节奏。例如绘画、雕刻、音 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隐藏着节奏,而节奏的不 同,导致了美的千姿百态,不拘泥于单调,此点 也正诠释了美的真谛。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 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 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 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 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 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 和县坂仔镇)人。笔名毛驴、宰予、岂 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 言学家、翻译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 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 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 《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 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 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 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 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 香港逝世,享年80岁。

千古奇才——苏东坡 PPT课件

千古奇才——苏东坡 PPT课件
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
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
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我曾经说 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 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 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 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 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 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生活的艺术》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 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 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 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生活的艺术》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 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 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传世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识字烦恼始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

苏东坡传(节选)PPT课件

苏东坡传(节选)PPT课件

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
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
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2019/11/27
.
11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 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 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 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 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2019/11/27
1084 往 常州
.
1080 谪 居黄州
1079 任湖州太 守;入狱
3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 后执政(1085-1093)ຫໍສະໝຸດ 1086 以翰林 学士知制诰
1089 1091 任吏部尚书; 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4 往惠州 贬所;谪居惠
世的经典作品,而是一句玩笑,片言只语、不显眼的行为等
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微节。传记事实的选择就构成了传记
的生命。
2019/11/27
.
8
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 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 便都“余词尽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 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 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 ”、“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 文化色彩。

苏东坡传PPT课件

苏东坡传PPT课件
?3
10
苏轼的思想 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
思想较复杂。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 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 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 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 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1
乌台诗案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 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 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 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 苏轼,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含冤 103天后终被赦,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第三部分评述了苏轼的哪些诗文? 分别体现了他什么个性?
? 两篇随笔 ? 前后《赤壁赋》 ? 《承天寺夜游》
诙谐幽默,善于自嘲 旷达乐观,寄情山水 宁静欣悦,光明澄澈
25
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性格特点?
(1)旷达乐观。 即便被贬到黄州,苏东坡依然快乐潇 洒地过着“神仙般生活”。
(2)放浪不羁,率性自然。 苏东坡喜欢饮酒夜游,有 时喝醉以后,就在草地上躺下便睡。
?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 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 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 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
34
感悟与总结
? 我们知道,有时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将 之视为偶像,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 做到。无论是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气 度性情,或者是大时代给与的波澜壮阔。 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变 成了尘埃,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 情就会让我们在暗夜里羡慕嫉妒恨。

(2021)苏东坡传课件完美版PPT

(2021)苏东坡传课件完美版PPT
第一次是有目的、预先计划好的月下泛 舟,人不离舟,所写的只是江与月;第二次 无江游的预先安排,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 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才再度泛舟的, 而且还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 折得多。
前游赤壁是舟中确实发生的实事;后游 赤壁,则有了道士化鹤的虚幻联想。
3、第18节“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中的“另 外一个境界”是指什么?
7、引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文中有何作 用?
文末引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既 真切地展示了苏东坡月下漫步宁静欣悦的心 境,又强化了文章的观点——“苏东坡现在 过的是神仙般生活”。诗文的引用,增强了 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韵味。
总结全文
1、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特点?
(1)旷达乐观。即便被贬到黄州,苏东坡依然快乐 潇洒地过着“神仙般生活”。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 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 者。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代表作有《京华烟云》《吾国 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

• 苏轼,字子瞻,又字

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北宋著
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引出关于顺江而逃的叙 写。 3、这侧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这则材料体现了苏东坡恬适自得的性格特 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苏东坡在当时社会上 的影响力之大。
和曾巩同时去世的谣言
1、苏东坡对这些谣言的态度怎样? 平生所得毁誉,皆此类也。
2、谣言的出现和苏东坡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这一方面说明,苏东坡由于牵连政治,
名文学家、书画家、
诗人、词人、政治家、
美食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史上
少有的全才之一。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 披沙拣金 取精用弘 ——传记素材的选择
苏东坡传
诗海探珠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 不觉青林没晚潮。
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 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
【赏析】 ①第一首的第一句“倦客愁 闻归路遥”,开门见山,点明诗人的心 境和处境,直接抒发思乡盼归之情;第 二首化用典故,抒发浓烈的思乡之情。 ②这两首七绝,虽然都是在抒写羁旅思 乡的愁怀,但前一首以景写趣,诗人 “贪看”白鹭横飞、凝然不动的身影,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林语堂(1895~1976),福 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 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 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935年创办《___宇__宙__风》,
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著 有《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 《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 所不读》《京华烟云》《风声鹤唳》 和《语堂文存》等。
显得清雅悠闲;而第二首以景写情, 诗人翘首北望,以远渺之景抒写对故 乡的怀念之情,情感炽热绵长。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戏谑.(xuè)
鹤唳.(lì)
颖.河(yǐnɡ)
上无道揆.(kuí)
草木腓.(féi)
无以侑.(yòu)
縠.纹(hú)
鲈.鱼(lú)
例:①弟弟说:“但是你要了解你说 话的对方,有人你可以__________, 有的推不心可置以腹。” ②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面对任何矛 盾和问题,只要大家心平气和,_开__诚_ _布__公__ , 我 觉 得 都 是 能 够 找 到 解 决 的 办法的。
四、词语释义
①盘桓:____逗__留__,__徘__徊_ 。 ②匀停:____均__匀__,__适__中_ 。 ③狂放不羁:____狂__放__不__受__约__束_ 。 三缄其口:____形__容__说__话__十__分__谨__慎__, ____不__肯__或__不__敢__开__口。 ⑤如泣如诉:___像__在__哭__泣__,__又__像__在__诉_ 说 ___。__形__容__声__音__(_多__指__音__乐__)_哀__怨__,__悲__凉_ 。
日常生活多如河滩之沙,但就在这“沙” 中就有闪闪发光的“金子”在,这些“金 子”如同一滴水一样,可以折射出太阳 的光辉。文中所选的都是苏东坡日常生 活中点点滴滴的琐事,但它们都反映出 了传主苏东坡身上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 格。
在语言表达上:叙述、描写、议论、抒 情相结合。 通篇以叙述为主,不时地使用着描写、 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六、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阅读“两兄弟”部分 1.文章除了一些主体事件外,还写了 一些细节,诸如写“苏轼帮助苏辙的 儿女婚配”,写了“张方平、欧阳修喝 酒的海量”,写了“苏轼与晁端彦的一 段对话”,写了“苏轼给好友李常的一 首诗”等等,其目的何在?
【提示】 目的都在补充完美传主苏 轼的形象与品格: “ 帮 助 苏 辙 的 儿 女 婚 配 ” —— 突 出 苏 轼对弟弟的帮助; “ 张 方 平 、 欧 阳 修 喝 酒 的 海 量 ” —— 突出苏轼的自信及深刻;
被贬黄州,所居闲职,让他摆脱了案头 的劳形,俗务的缠身。他有机会接触生 活的底层,有机会去真切感受生活的真 谛,有时间去思考人生的真理,于是他 不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诉之于笔端, 便创造出了他一生的代表作,如《赤壁 赋》《赤壁怀古》等。
阅读“赤壁赋”部分 4.请同学们说说这一部分共写了苏东 坡的哪几件事? 【提示】 (1)苏东坡的闲居生活。 (2)苏东坡在东坡之地的生活。 (3)苏东坡的夜游生活。 (4)苏东坡黄州生活的伟大成就。
5.作者在这一部分里所选择的一些素 材,意在表现苏东坡身上的一些什么东 西? 【提示】 作者所选素材都有一个指向: 苏轼在面对人生灾难时所秉持的一种人 生态度:安然自在、解脱自由、超然物 外、积极面世。
②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着手起草新的 统一合同法时,就对情_事____变更原则十 分关注。 (2)透露·透漏 两者都有“泄露”之意。“透露”指显露消 息、意思等;“透漏”指透露,泄漏。 例:①最能_透__露__他特性的,就是他那 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
② 这 家 工 厂 长 期 _透__漏__ 废 气 , 制 造 污 染,民愤极大。 (3)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两者都有“真诚相待”之意。“推心 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常用于私下场 合;“开诚布公”指诚意待人,坦白 无私,常用于公开场合。
“与晁端彦的一段对话”——突出苏轼 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的品格; “给好友李常的一首诗”——突出苏轼 对弟弟的情深。 2.从这一部分的叙述与描写中,可以 看出传主身上的一些什么特点?试分 析之。
【提示】 从这一部分的叙述与描写中 可以看出苏东坡身上的如下特点:求善 求真的做事之法;毫无掩饰的处身之道; 轻快率真的为人之风;至大至刚的英雄 之气。 3.这一部分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提示】 选材上:披沙拣金——苏东 坡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沙”,
2.资料链接 作者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说: “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 只是想写罢了。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 着为他做传的念头。1936年我携家赴 美,身边除了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 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作或者
时候我就希望能写一本书来介绍他,或 者将他的一部分诗词文章译成英文,就 算做不到,我也希望出国期间他能陪在 我身边。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 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 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剂。 现在我能动笔写这本书,我觉得很快乐, 单单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惝.怳.(chǎnɡ huǎnɡ)
二、字形辨认
斐.然fěi ①翡.翠fěi
姓裴.Péi
陶冶.yě ②怡.然yí
迨.慢dài
木讷.nè ③采纳.nà
呐.喊nà
缆.绳lǎn ④包揽.lǎn
橄榄.lǎn
三、词语辨析 (1)情势·情事 两者是同音词。“情势”指事情在一定 阶段上的状况和发展的趋势、形势。 “情事”即情况、现象,多用于法令文 件。 例:①一天,二人正在讨论国家_情__势__, 子由向哥哥进了忠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