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

合集下载

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通用8篇)

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通用8篇)

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通用8篇)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篇1记得林语堂对苏轼的作品有一句评价:“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虽需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

”大异其趣指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他备受喜欢的很大一个原因是诚恳,对待自己很诚恳,所以作品写得也很真实,尽管受了“乌台诗案”的影响,避讳一些,不过他还是很能直接面对自己,所以遒健朴茂。

读完这本书,对于苏东坡的人生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时间轴,感觉只是一堆耳熟能详的事件串在一起,看起来热闹,所组成的。

虽然陈词泛滥,也有几句话能够牵住我的心,在“瑜伽与炼丹”这一章的最后一句,说到:“蚂蚁爬上了一个磨盘,以为这块巨大的石头是稳如泰山的,哪知道又开始转动了。

”很巧妙的表述了命运对苏轼的嘲弄,好不容易归到红尘世俗作文/,快要修炼成仙,又被卷进命运的漩涡。

还是不得不称赞林老的智慧与才气。

苏轼的政治理想和文章都是相匹配的,澄明,深湛。

苏轼这个人不复杂,单枪匹马走在自己的独木桥上,有着远大报复也能安于世俗,正因如此,所以他的文章才会更加有意味,作者赋予它们的意义在于背景,更在于作者的内心,文人写东西说是给自己看,那是日记,可文章就是给外人看,要证明自己,自己的报复也好,还是清白。

所以就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有“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过,江海寄余生”的洒脱超凡,有“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的自持己见,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悲凉,有“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拣尽寒枝不可栖,寂寞沙洲冷。

”的清高卓绝......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篇2如果说有谁最与百姓为友,谁的诗最朴实,谁最生性爱开玩笑,谁是最仁慈的官员,那便是苏东坡了。

苏东坡亦名苏轼,一生可谓坎坷,青年时中进士,后又因王安石而谪居黄州,元祐年间因太后摄政,步步进升,是朝庭的翰林学士,后又因反对派掌政,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儋州谪居,穷苦之至,太后再次摄政,用她独具慧眼发现了苏东坡的才华,在徽宗年间,调升至常州,因已垂垂老已逝世在途中。

《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苏东坡传》读后感1“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苏轼用他豪放的笔墨挥洒着,用诗句诠释着自己的人生。

而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更是如一颗闪亮的明星,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读完《苏东坡传》,我依旧感叹着这位大文豪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可又为他在苦难中豁达大度而感到敬佩。

他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朝代的忠臣,老百姓的挚友。

苏轼多次被贬官谪迁,他豁达、乐观,无时无刻关心百姓,为百姓着想。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苏轼任杭州通判,西湖本身的诗情画意,让苏轼的诗意大发,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让人回味无穷。

他为百姓做过很多事情,曾经立过一家公立医院,在三年内治疗了一千个病人,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解决杭州居民用水的大问题,因为沿海的长墙常年未修,因此有许多淤泥,运河河床的疏浚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苏轼根据潮汐来控制水,通过自然环境将水过滤,并开通了一条新运河与西湖相通,他还解决供水问题,选择用黏性大的胶泥烧成陶瓦管子来代替大竹管,使杭州家家都有西湖的淡水喝。

我不禁感叹苏轼的聪明才智,也为他有这份关心百姓的用心而感到骄傲,在满是淤泥的官场中,他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为百姓做事,不贪污钱财,人人道好的良官,让我更为敬佩。

“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战士”,正是苏轼的代言词。

但在生活中,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不忮不求,纯然随心。

元丰四年,苏东坡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

“身着紫袍,头戴黑帽,手持藤杖,倚石而坐”最朴实的平民形象,为他添了几分淳朴和自然。

那时候的他,或许是最卸下包袱的时候吧,他种的地上冒出针尖般的绿苗时,他会欢喜得像个孩子般跳起来。

他看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

那份自得,是在这个乱世中少有的吧,也因为他的洒脱,才让后人铭记。

我欣赏苏东坡,因为他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迈气概,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真挚情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旷爽朗,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壮志踌躇。

苏东坡传读后感(5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5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5篇)篇一:苏东坡传读后感篇一1.相信真的有天才,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天性。

虽然苏东坡不断被小人谗言,但还是不能影响到皇帝对他的喜爱。

皇后说每次皇上举箸不思食的时候就是想看苏东坡的诗了。

古今几人能做到?我等碌碌无为之辈,常常思索活着是为了什么。

跟他们相比,我们活着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只是为了人类繁衍?繁衍的轮回中几千年会出几个这样的人,等待他们为人类的文明增添浓墨的一笔。

――2010年3月30日2.做翰林学士时,苏东坡常在夜里深锁宫中。

有一个极为崇拜苏东坡的,勤于搜求苏东坡的字,苏东坡每一个短简便条若由苏东坡的秘书交给他,他就给秘书十斤羊肉。

东坡已经风闻此事。

一天,秘书对友人的口信请苏东坡回复,东坡已经口头回复了。

秘书第二次又来请求,苏东坡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秘书说:“那人一定要一个书面的答复。

”苏东坡说:“告诉你那位朋友,今天禁屠。

”苏东坡是个很风趣幽默的人。

篇二:《苏东坡传》读后感篇二我们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他让我们知道人生在世总会有分离之时,不会有完美的事物存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让我们懂得了美好的祝愿。

可在把苏东坡当作挚爱的林语堂的笔下,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同时,也把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他称苏轼的一生是“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早年成名,登上仕途,不曾想随后的人生却是在宦海漩涡中坎坎坷起伏。

乌台诗案入狱后被贬黄州,后又放置定州、惠州、儋州,大半个中国的穷山恶水,都有他的足迹。

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1要理解一个死去已经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

最主要是如何正确地走进这个古人。

可以凭借传记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就在这个寒假,我在国学大师林语堂老师的带着下,正确地走进伟大诗人与政客——苏东坡的内心。

元气淋漓、富有活力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还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沉、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商,有天真浪漫的赤子之心;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

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格格不入;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创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强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也未尝不可比作他的诗句:“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游行人行。

”在我读完书时,我深深得感受到这位旷古奇才的人生是坎坷曲折,富有传奇色彩。

他是一个万事通,更是一个体恤人民的好官员。

几乎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他涉猎的足迹。

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那乐天派的精神,而我却是遇到挫折﹑困难总是不能乐观的面对这些挫折,总是低头丧气。

俗话说得好:书是一味良药。

正是如此,我也因此学起了苏东坡的乐观的性格,是自己开朗。

苏轼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那么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此维持众生万物。

这一生,他只是永久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终究是哪个微粒,有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妙的,所以他享尽人生。

让我们走进苏东坡,见证这个传奇人物,领悟他的传奇人生。

《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苏东坡传》读后感12篇,以供借鉴。

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8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8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8篇读书是一种启迪智慧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才能写出有意义的读后感,写读后感能够激发我们对作品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苏东坡传》读后感1苏东坡,一位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会诗人。

他那样的人物,世间是独一无二的。

在一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的人都是那么喜欢这位大诗人,我一直不解,直到读了《苏东坡传》,才能稍微理解一些,不是那么透彻,也不是那么清晰明了。

但就是这么一些,冷我有了深深的感触。

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生活多次多彩的人。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百姓们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月下的漫者,是诗人,这些还是永不足一勾画出苏东坡的全貌,也许到现在也没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他的人品品性。

苏东坡,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

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与厉害谋算,与苏东坡格格不入,他反而好像是和弗兰西斯。

培根相反的人。

他的诗词__,或一时有感而发,或随兴而为之。

但都是真性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陈春鸟秋虫之声”。

虽然他一直卷在政治的旋涡当中,但他却觉月吟诗作赋,独处于政治之上。

但他有体恤民众,为百姓做好事。

书中有一回这樟写道,苏东坡现在自己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

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

当年在他所住的地方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所以他立刻提笔给本地太守写了一封信,请朋友带信亲身去见太守。

由此可见,苏东坡他是一个有仁爱,体恤民众的人。

事后,苏东坡自己还成立了一个救儿会,为乡村贫苦的孕妇提供帮助。

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够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

而且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

他行的才是最上等的佛义,这本书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是不因俗见而改变。

所以,苏东坡过的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苏东坡传》读后感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推荐12篇)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推荐12篇)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推荐12篇)篇一: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苏东坡传》这本书我才只读了一半,便对苏东坡这位大文豪有了足够的认识。

书中提到过许多地名,多得数不清,这也正提示了我们苏东坡一生漂泊。

在书中,我最喜爱的是苏东坡爽朗的笑声——他的笑声告诉了我许多道理。

他的笑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笑,他被贬之后赏景便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苏东坡常对着风景写诗,写完之后总会为自己又完成一篇文章而高兴地笑;苏东坡的笑,还包含着一种不与人斤斤计较的笑,朝廷的官员为了针对他,因挑不出苏东坡平时表现完美,就拿他的文章骨头里挑刺;苏轼显然没与他们计较,反而还写出“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话中毫无归罪之意;苏东坡的笑,更多的是苦中作乐。

谁被贬之后不低落?就像你突然由组长被降到普通成员一样,不再被人肯定你的潜质。

时势造英雄,苏东坡之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谈论上经久不衰,多半是因当时所处的环境,造就他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正正因苏轼的思想超乎常人,才使他的作品犹如一颗璀璨的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我喜爱他毫不恭维、仗义执言的性格。

虽然他比较冲动、做事不经过“大脑”思考,但正正因这一点,才使他更富有魅力。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面说过:“不好以为你是大学教授,因此作研究比较重要;不好以为你是杀猪的,因此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好以为你是个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

你这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苏轼这种激烈的性格,对当时、和我们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他告诉我们:不能让那些不好的东西继续下去,要阻止他们,阻止他们务必要有带头人。

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谁也不想当那第一个人,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那样去做,苏东坡正正因“没头没脑”,就毅然去当带头人。

尽管在仕途路上坎坎坷坷、得罪过许多人、多次被贬,但苏东坡依然不乏幸福笼罩。

他有十分爱他的妻子、生死相依的弟弟、陪伴他的朋友、非敌即友的王安石、以及朝廷上的众多好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长相
生而颅骨高,下巴颏儿和脸大小极为 相配,不但英俊挺拔,而且结实健壮。 P043 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称。由他 的画像,我们不难判断,他是五尺七 八寸高,脸大,颧骨高,前额高大, 眼睛很长而闪闪发光,下巴端正,胡 须长而末端尖细。P121
苏东坡(兄)和苏辙(弟)
苏轼→苏辙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P029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P126 苏辙→苏轼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P029 兄弟二人在政治上虽然看法相似,而且也 立场相同,二人个性则迥然相异。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 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子由为人可靠,东坡则使人害怕。 P12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意本是 用来反映他两兄弟情的。现多用来表达 男女爱情。
政治上专唱反调
王安石:青苗法发展为贪贷,有的人 不想借钱,规定你必须要贷,后来又 发展到城市户口,家里没有田也要贷, 这是荒谬的。苏轼反对。 王安石先上后下,司马光先下后上。 司马光:全面否定王安石新法,苏轼 反对,认为免役法比较合理,免役法 就是有一部分人不想服兵役,或者家 里人力不够,出一点钱,交点钱让人 家来服兵役 。 苏东坡:平正通达,不太偏激。
林语堂(1895~1976,80岁)
《苏东坡传》简介
作者:林语堂(1895~1976),上世 纪40年代在美国时用英语写的。 译者:张振玉(台湾)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原著英文名:The Gay Genius(快乐 的天才) 另一个译者:宋碧云(女,台湾) 两位译者翻译的现在都很流行。
《苏东坡传》英文原著和中文版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沁园春· 雪》 之比较
毛泽东称赞苏轼的词“气势膀礴,豪迈奔放, 一扫晚唐五代词之柔靡纤弱的气息”,这种 豪放词风在这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 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其一,描写山川景物,毛泽东词比苏词更显 阔大、雄伟、壮丽。苏词描写长江和赤壁古 战场景物壮观、气势浩大,但终不如毛词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空间无比寥廓,气象雄伟非常。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冯梦龙 编的《警世通言》
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 王安石: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 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 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 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 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 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 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王安石变法中的王安石和苏轼
王安石作为主持者,有大智大勇,挽狂澜 于既倒的胆识和才华,有雷励风行的实 际行动,苏轼则稳妥求全,深思熟虑,拾遗 补缺,功自不可磨灭。他们是宋代积弊 的清扫者,同时又是宋代腐朽政治的牺 牲品,政治上的悲剧的性质是相同的。 苏轼既不是变法的反对派,也不是忽左 忽右的动摇派,而是一个中庸的改良派。
苏轼和苏小妹
苏小妹是苏东坡的妹妹吗?他嫁给了 秦观吗? 属于传说,无稽之谈。
P031
苏轼和初恋情人
堂妹 慈孝温文 听伊逝世,心如刀割 P032 这个初恋情人没有根据。 后面说苏东坡成天练习瑜伽功,北宋 根本没有瑜伽这个名称,而是道教的 一些气功,不准确。
苏轼和欧阳修
考生与考官 欧阳修主试,苏轼得以高中进士。 欧阳修示儿: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 再谈论老夫。
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 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 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 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 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 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 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 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 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 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 文。
苏轼和辛弃疾词比较(两宋词坛双壁)
苏轼(1037~1101) 辛弃疾(1140~1207) 寿命:66,北宋 67,南宋 王国维评:东坡之词旷 稼轩之词豪 东坡词:潇洒疏朗、旷达超迈 稼轩词:慷慨悲歌、激情飞扬
读《苏东坡传》的现实意义
作为政治家的高风亮节: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少而仕,老而休,知进能退。宦 海沉浮,忠君不变。 勤政爱民的地方官:修苏公堤(苏堤)、发 明东坡肉、江苏徐州做知州抗洪等。 平易近人的大名人:文(欧苏)、诗(苏 黄)、词(苏辛)、书(《黄州寒食帖》被 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皆优 。兴趣广泛,恃才 傲物但平易近人。在词坛勇于创新,有突破, 有建树。 一生坎坷的“淡定哥”:问汝平生功业,流 放三次:黄州、儋州、惠州,变逆境为顺境, 有所贡献。 一个快乐的天才!——The Gay Genius.
(1048―1085)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
《上神宗皇帝万言书》 P106 皇帝对司马光说:“似乎苏轼 人品欠佳,卿对他评价过高。” 司马光答:“…王安石煽动而 起…” 王安石使之任附近一县的判官, 但皇帝予以改动,任命他为杭 州太守。 P111
苏轼和王安石
王安石是个怪人:不换衣,不挑食。 P070 苏轼在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出了 一道乡试考题《论独断》激怒了王安 石,立遭罢黜。 苏轼对王安石:从恃才傲物到拜服谢 罪 王安石对苏轼:器重、培养
读《苏东坡传》
苏东坡的人际关系
目录
卷一 童年与青年(0~14岁) 卷二 壮年(15~32岁) 卷三 老练(33~46岁) 卷四 流放岁月(47~66岁)
林语堂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 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 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 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 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 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 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 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 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 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 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 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王安石——苏轼的领导
苏轼与王安石的比较
苏轼 王安石 寿 命: 66 65 最高官职:翰林学士(中央的秘书长) 宰相(总理) 作传之人:林语堂 梁启超 万言书:《上皇帝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名 言: 结人心 天变不足畏 厚风俗 人言不足恤 存纪纲 祖宗之法不足守 方 式:有破少立 有破有立 头 衔:政治家、文学家 文学家 王安石是苏东坡的救命恩人,苏44岁因诽谤皇帝罪名 遭捕,王虽不当宰相,上书皇帝求情,说苏乃国家 人才,绝对不能杀,祖母皇太后(曹太后)也亲自 求情,最后赦免,贬到黄州。
毛主席对苏轼的评价
1956年5月30日,毛泽东在南方各省作调查,从 广州来到长沙。他要再次畅游湘江,触景生情,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长于词赋,有许多 独创,‘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 度’,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千古绝唱。然 而此人政治上坎坷坷不平,宦海中升降沉浮, 风云莫测。因此常寄诗清风明月、扁舟壶酒以 消情。”(参阅龚固忠、唐振南、夏远生主编: 《毛泽东回湖南纪实》,第44-45页。) 毛泽东还曾夸赞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豪迈奔 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 , (转引自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 代序言》, 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充分肯定苏轼词的巨 大成就和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
苏轼和妻子
苏轼悼亡妻《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 夜记梦》
苏轼和章惇(dun)(1035年—1105),字子厚,
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苏轼后半生宦途上的克星 P065 苏轼预测过章惇的前途 “终有一天你会杀人的”
苏轼和神宗赵顼[xū]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沁园春· 雪》 之比较
毛泽东的豪放词风,继承了苏轼的豪 放风格,而又超越苏轼,高于苏轼, 柳亚子评价他的《沁园春· 雪》时说 “黄州太守,犹输气概”。“黄州太 守”即指苏轼;“犹输气概”是说毛 泽东的《沁园春· 雪》其“气魄之大, 乃不可及”,连中国词史上豪放派的 开山鼻祖苏东坡,相比之下也要输几 分。显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林先生为什么要用英文版写此书?
首先林语堂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他是 为数不多可以直接英语写作的中国作 家,而且其水平之高堪比英文作家。 其次林语堂一直以传播中国文化到西 方为己任,从《吾国与吾民》,《武 则天传》,《京华烟云》等都是直接 用英语写成。这些作品成功打入了美 国市场,成为畅销书,还使林语堂获 得国际性的声誉, 其中《京华烟云》 获得了四次诺贝尔奖的提名。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沁园春· 雪》 之比较
其三,毛词表现了更先进、更科学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苏词以“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作结,格调转入低沉, 思想消极,只能无可奈何地自解自慰。 因此苏词的豪放,终究是有限的。毛 词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结, 格调更为高昂,催人奋进,坚信无产 阶级英雄人物必然胜过古人。这种豪 放才是彻底的,气魄更大,所向披靡。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沁园春· 雪》 之比较
其二,毛泽东词评论历史人物比苏词更多, 时间更为久远,立足点更高。苏词集中评论 三国英雄人物周瑜,而毛词评论上至秦皇、 下至成吉思汗五位历史人物,涉及整个中国 封建社会最有影响的帝王。更重要的是两词 作者对待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态度完全不 同:苏词中,词人只能仰视、艳羡古代英雄 而自惭形秽;毛词中,词人对待古代英雄则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俯视之,采取批判 态度。
如何记住“三苏”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