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板 支 撑 系 统 自 检 表
高支撑模板支架重点监测措施

高支撑模板支架重点监测措施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
本方案重点采取如下监测措施:(1)模板支架搭设前,由工长及安全员对所支撑的楼顶板进行检查,按规范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强度时方可进行本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并要求待高支部分砼浇捣完毕后强度达到75%时,下层模板支撑方可拆除。
(2)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工长及安全员负责对支架搭设施工进行监测,确保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检查、巡查重点要求如下: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板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5)脚手架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6)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3)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模板统一按全跨长度的1/1000起拱。
(5)上层支架立杆是否与对准下层支架立杆,立杆底部是否铺设垫板。
(6)模板支架立杆外侧周围是否按方案要求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7)立杆是否有搭接现象,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8)支架立杆成一定角度倾斜,或者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式,是否有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脚底是否有防滑的可靠措施。
(9)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10)高支架四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是否已按方案要求设置拉结点。
(11)在浇捣梁板混凝土之前,必须由项目部组织对高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必须随时对高支架进行观测。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验收表

项目负责人(签名): 参加验收人员
专职安全员(签名):
项目负责人(签名): 专职安全员(签名):
企业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 企业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
业技术人员(签名):
业技术人员(签名):
(项目章)
(项目章)
(项目章)
注:1.危大工程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 2.危大工程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参与验收及签名,其他工程可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验收及签名。
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钢管立杆顶部应设可调之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
14
立杆
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 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托座支撑点
至顶层水平杆的高度应不大于0.5m
扣件式钢管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验收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执行 标准及编号
验收部位
立柱材料和规格
搭设 跨度
m
搭设 高度
序号 检查项目
项目负责人
m 施工总荷载
安装日期
模板材料和规 格
kN/m2 集中线荷载
检查内容与要求
年月日
kN/m 层高
m
检查结果
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
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
19 剪刀撑 45°~60°。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
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
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模板的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预制构件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4—2002说明020101主控项目:1、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观察检查。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模板内无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观察检查。
3、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符合规定。
尺量检查。
5、预制构件模板允许偏差,2m靠尺和塞尺检查,拉线和尺量检查。
主控项目: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下表规定。
检查同条件试件试验报告。
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摸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方案,并不得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对照技术方案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观察检查。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观察检查。
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4—2002。
模板支撑系统自检-表

符合要求
3
立柱稳定
立柱底部的垫板材料,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不准用砖块垫高
满足要求
符合要求
按施工组织要求,立杆纵横间距1000m,距离楼板200mm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平面设剪刀撑连接牢固。
可调托座调节高度控制在200mm以内,采用100*50木方,18厚胶合板;
局部梁高800mm时,纵向立杆间距800mm,横向立杆间距700mm。
搭设规范
符合要求
立杆、横杆接长杆件接头应错开500㎜,不得设在同一跨间内。木杆接长按设计要求
搭设规范
符合要求
4
木杆连接及扣件
支撑木杆连接应采用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采用铁丝、麻绳等绑扎;采用扣件回定其紧固力矩为4~6。5N。m,钢管支撑接长,应采用对接,不准绑接
满足要求
符合要求
5
作业环境
2m以上高处支模作业,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立足点,防护设施完善
模板支撑系统自检表
模板工程名称:施工部位:
施工单位:支撑材料:飞监安:11-表三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点记录
结果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施工方案
方案完整,支撑系统设计计算、审批手续齐全,作业前应进行安全交底,交底材料完整
资料完整
符合要求
2
支撑材质
支撑立柱材质:木杆应用松木或杉木,不得采用易变形、腐蚀、拆裂、枯节的木材:如采用钢管,管子外径不小于Φ48×3.5的钢管,无严重锈蚀、裂纹、变形
安全可靠
符合要求
结论意见:
支撑系统满足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
方案编制人:年月日
支撑架高度
2。9m
搭设班组级负责人
娄进忠
模板和支撑体系监理实施细则(新)

模板和支撑体系监理实施细则(新)本工程的模板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板材尺寸、平整度、拼缝等满足要求。
模板支撑应稳定可靠,支撑点应均匀分布,支撑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应安装平整,板面不得有凹凸不平、翘曲、开裂等缺陷。
模板拼缝应紧密,不得有漏浆、漏水等情况。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三)模板的支撑要求模板支撑应设置牢固、平稳,支撑点应均匀分布,支撑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支撑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梁、板上,支撑点与混凝土表面应垂直,支撑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梁、板的中心线上。
支撑点应选用木方、钢管、钢板等材料,支撑点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垫木,以防止对混凝土面的损坏。
模板支撑点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设置,支撑点高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浇筑高度确定。
四)模板的堆放模板堆放应整齐、稳定,堆放面应水平,不得有倾斜、错位等情况。
堆放时应注意避免板面受到损坏,应在板面上垫木或垫板,以防止变形。
堆放时应注意避免模板与其他材料发生碰撞,以防止表面损坏。
模板堆放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受雨淋等情况。
五)模板安装的监理验收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监理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模板材料、支撑、拼缝、安装平整度、支撑间距等方面,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整改。
六)模板拆除的监理验收模板拆除前,应进行监理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表面质量、模板拆除后的表面质量等方面,确保拆除过程中不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坏。
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整改。
五、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措施一)监理事前控制要点与方法监理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等进行审核,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监理还应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材料选用、工艺流程等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方案合理、施工计划合理、材料选用符合要求、工艺流程合理。
二)监理事中控制要点与方法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表

材质进场时严格验收。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 裂缝、结疤、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的锈 蚀等缺陷,严禁打孔,表面刷防锈漆;扣件不允许有裂 缝、变形、螺栓滑丝,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 皮;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 小于1mm,扣件表面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紧固力矩应符合要求。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 应大于65N.m。
按方案要求搭设。
26 立杆搭接接长
脚手架坍 塌
三级
单双排脚手架及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 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架 工
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表(脚手架、模板、卸料平台)
风险点 序号
可能存在的隐患
27 立杆接头设置在同步内
28 脚手架搭设高度不足 29 横向水平杆设置数量少 30 横向水平杆固定位置不符 31 横向水平杆设置长度不足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表(脚手架、模板、卸料平台)
风险点 序号
可能存在的隐患
可能导致 的事故
17 锚固位置不当或承载力不足
脚手架坍 塌
18 悬挑工字钢锚固螺栓使用单螺帽
19
悬挑脚手架和结构间距大、无防 护
20
悬挑脚手架首层未防护或防护不 严
21 钢悬挑梁未拉设钢丝绳
脚手架坍 塌 坠落
坠落 脚手架坍 塌
悬挑工字钢U型钢筋拉环不符合要 脚手架坍
求
塌
类别 三级 二级 四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四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控制措施
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工人必须签字。达到专家论证 的公司给项目经理签订责任状,交底给项目技术负责人
严禁无资质专业分包队伍,无证人员上岗
钢板模验收检查表

28
冲母座安装是否正确 Are buttons fixed correctly?
0.03MM~0.07MM
高于平面0.3mm Higher plane 0.3mm
2021/4/18
各部门签字(Signature)
组立部最高主管
设计部最高主管
项目部最高主管
品检部最高主管
验收 buyoff
OK
负责人 principal
顶料是否晃动 24 Are lifter shaking?
下模顶料高度是否一致 25 Are lifting height the same?
压料版上的导板间隙 26 Is guide plates clearance in pad ok?
27
是否有到底标记 Is bottoming mark present?
10
所有重量超过10KG或取出困难的部件是否有起吊孔 Have steel blocks which are over 10 kgs or difficult to take out got lifting hole?
氮气缸是否连线并标示压力 11 Are gas springs hosed together and working pressure indicated?
第2页
钢板模检查表
模具号/Die No
模具尺寸 Die dimension 材料尺寸 Blank size 材料材质 Material 钣件合格率 Part Percentage
标准 standards
N/A NG
压料板与冲头间隙是否正确 29 Is clearance between stripper and punches ok?
模板工程自检自查表

模板工程自检自查表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成型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模板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特制定本自检自查表,对模板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一、模板材料1、模板的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
检查方法:查看材料采购合同、质量证明文件,现场观察模板材质。
合格标准:材质与设计要求一致,无腐朽、变形、开裂等缺陷。
2、模板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使用量具测量模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
合格标准: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为±2mm。
3、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检查方法:进行模板的承载能力计算,或进行现场加载试验。
合格标准:模板在承受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等作用下,不变形、不开裂。
二、模板安装1、模板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包括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等。
检查方法:使用全站仪、水准仪、铅垂线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合格标准:轴线偏差不超过 5mm,标高偏差不超过±5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3mm。
2、模板的拼接是否严密,有无缝隙和漏浆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模板拼接处,用手触摸检查是否平整。
合格标准:拼接处缝隙不超过 2mm,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如粘贴海绵条、涂抹密封胶等。
3、模板的支撑系统是否牢固可靠,包括立杆、横杆、斜撑等的设置。
检查方法:检查支撑系统的杆件间距、连接方式,用力摇晃支撑系统检查其稳定性。
合格标准:支撑系统的杆件间距符合施工方案要求,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能够承受模板和混凝土的重量及施工荷载。
4、模板内的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检查方法:观察模板内部。
合格标准:模板内无木屑、铁钉、钢筋头等杂物。
三、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的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确定。
检查方法:查阅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报告。
合格标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百分比后方可拆除模板,一般情况下,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柱稳定
立柱底部的垫板材料,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不准用砖块垫高;
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支撑高度为()m时,立柱间水平撑设()道水平支撑,纵向剪刀间距为()m,横向剪刀撑间距为()m。立柱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纵向()mm,横向()mm;
立杆、横杆接长杆件接头应错开500mm,不得设在同一跨间内。木杆接长按设计要求。
施工负责人
检查日期
注:首层支模立杆基础必须夯实、垫板。经方案编制人验收后方才能搭设。
宜宾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制
4
木杆连接及扣件
支撑木杆连接应采用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采用铁丝、麻绳等绑扎;采用扣件固定其紧固力矩为4.5~5N.m,钢管支撑接长,应采用对接,不准绑接。
5
作业环境
2m以上高处支模作业,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立足点,防护设施完善。高度
搭设班组及负责人
合格牌编号
技术负责人
JD—028
模板支撑系统自检表
模板工程名称:施工部位:
施工单位:支撑材料:表B2—4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点记录
结果
1
施工方案
方案完整,支撑系统设计计算、审批手续齐全,作业前应进行安全交底,交底材料完整
2
支撑材料
支撑立柱材质:木杆应用松木或杉木,不得采用易变形、腐朽、拆裂、枯节的木材;如采用钢管,管子外径不得小于<<48×3.5的钢管,无严重锈蚀、裂纹、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