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探析
怎样介绍美丽武汉

怎样介绍美丽武汉美丽武汉,是中国中部的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
它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被誉为“九省通衢”。
武汉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美丽的湖泊、山脉和森林。
东湖是武汉最著名的湖泊之一,被誉为“武汉之魂”。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公园和花园,如黄鹤楼、东湖樱花园等,供人们休闲娱乐和观赏花卉。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武汉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
黄鹤楼是武汉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写作地。
另外,武汉还有许多博物馆和纪念馆,如湖北省博物馆、中山舰博物馆等,展示了武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武汉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科技。
作为中国的大型工业基地之一,武汉是许多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总部所在地。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都设有分支机构在这里。
此外,武汉还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武汉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独特的魅力之一。
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有许多传统的湖北菜和武汉特色小吃。
如热干面、麻婆豆腐、豆皮等,这些美食口味独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
总的来说,美丽武汉以其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现代化的经济和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历史文化,还是品尝美食,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乐趣。
武汉的美丽将给每位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愿意再次回到这个迷人的城市。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被誉为“九州通衢、天下三岸”。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为了了解武汉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武汉旅游资源1. 历史文化资源武汉有悠久的历史,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名胜,如黄鹤楼、户部巷、琴台路等,这些都是旅游者热衷于参观的景点。
此外,武汉还有南湖、花湖等美丽的湖泊,吸引着众多游客。
2. 现代城市景观武汉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
特别是武汉武汉中环广场、万松园、东湖磨山景区等,都是旅游者喜欢逛街购物和观光的地方。
二、武汉旅游市场现状1.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武汉的旅游业发展迅猛。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游客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
2. 旅游消费水平提升与游客数量增长相对应的是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游客在武汉的旅游消费多样化,不仅购物消费增加,还有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
三、武汉旅游问题与挑战1. 缺乏专业化旅游管理人才目前,武汉的旅游行业还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缺乏专业化的旅游管理人才,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 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武汉的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比如,停车位不足、厕所不够、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
3. 缺乏特色旅游产品虽然武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需要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四、武汉旅游的发展建议1. 加强人才培养要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服务人才,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2. 提升旅游设施建设应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停车位、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品质,改善旅游环境。
3.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要发挥武汉的特色,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如举办特色文化节、开展民俗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
武汉旅游形象推广

一
中 圜 蕾 漠
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 Ha n Ch i n a
图1
H| 明I £ l
溪
圈2
U H N
在具体 的设计之前还有很多准备性 的工作 。 1 . 2 . 1 调研分析 个 城市 的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应该 源于城市 的城市旅游 形象定位 , 也就是说它试 图传达给旅游 消费者一 个怎样 的城市 形象 。当代的城市旅游形象 的推广其进一步的发展不 再像 过去 那样依赖于天然的资源 , 而是更 注重整体 的旅游形象 , 力求 通过 主题 口号的提出 、 旅游形象的定 位、 视觉形象 的设计与 推广 等来 全面发展城市的旅游。 优秀的城市旅游是分为 以下三种要 素 : 首先是 要具有 一个 多元化 的发展模 式 ; 其次是 要有 明确 的主题 , 其展示 手 法要 突 出; 再就是旅游产 品的开发 要吻合 消费者的需求 。作 为 中部 重 点发展旅游的城市来说 , 武 汉也有着最具本质特色的丰 富资 源。 无论是天然景象美丽 的东湖风景区 , 还是家喻户晓的黄鹤楼 , 又 或是华中唯一辛亥革命 旅游 文化资源——首义 文化 区, 对消 费 者来说都具有 着毋庸置疑 的吸引力 。 1 . 2 . 2 要素挖掘 首先 , 在 仔 细 筛 选 武 汉 的旅 游 景点 之 后 , 我将 武 汉 的城 市 旅 游产品分为四大系列 , 分别是革 命文化 系列 、 名 胜古迹 系列 、 宗 教旅 游系列和锦绣 山水系列。之所 以将武汉 的旅游景点分为 四 大系列 , 是因为我发现 , 武汉原本 的旅游市场没有进行很好 的划 分。我保 留了武汉的名胜古迹 系列和革命 文化 系列 , 因为它们 本身最具有代表性和识别度高。特别是革命文化系列在辛亥革 命的 1 0 0周年纪念之 时 , 更应 能够将 首义 的文化发扬 光大 。锦 绣山水 的构思先进流行 的都 市 自驾游 , 大多数 的人在周末 休息 更愿意 的郊外去散心放松 , 可以缓解 工作 生活上 的压力 , 因此我 选 的四个风景秀丽的地点作 为锦绣 山水系列 。在宗教旅 游系列 中, 经过 我的调查发现 , 归元寺 的香火 很旺盛 , 来 自于它 的知名 度, 可同样作 为武汉 四大佛教丛林的宝通禅寺 、 古德寺 和莲溪寺 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关注 , 于是我将其列 出来归类 , 希望 通过我的
武汉出游感悟3000字

武汉出游感悟3000字武汉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最近,我有幸去武汉游玩,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在这次旅行中,我体验到了武汉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也深刻地领悟到了一些人生哲理。
我被武汉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
在武汉,我参观了黄鹤楼、武汉大学和东湖等知名景点。
黄鹤楼是武汉的象征,它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
站在黄鹤楼上,我俯瞰着整个武汉城市,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发展。
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学府之一,这里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校园里漫步,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武汉的自然景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湖是武汉最大的湖泊,它拥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我在湖边散步,欣赏着湖水的清澈和湖岸的美丽。
这里有着独特的湖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
此外,我还参观了武汉的樱花园和莲花山,这些地方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花朵盛开,给人带来了无限的美好和喜悦。
除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我还深刻地感受到了武汉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武汉的街头巷尾,我遇到了很多热情的武汉人民,他们热情地向我介绍武汉的美食和特色。
我品尝了武汉的著名小吃,如热干面、豆皮、梨皮酥等,它们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武汉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深受感动。
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公园,我看到了很多人在晨练、跳舞、唱歌等,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在这次旅行中,我还意识到了一些人生哲理。
首先,我明白了旅行的意义,旅行不仅是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开阔眼界和丰富人生的方式。
通过旅行,我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风景,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
其次,我认识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
武汉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繁华,它让我明白了生活有很多种可能,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美丽。
最后,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友谊的重要性。
在旅行中,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的热情和友善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让我明白了友谊的宝贵。
武汉市户部巷游览古老的街区感受历史与文化的氛围

武汉市户部巷游览古老的街区感受历史与文化的氛围武汉市户部巷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是一条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街区。
这个古老而又繁华的街道,曾是明清两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将一同踏入户部巷,领略这片街区所散发出来的浓厚历史与文化的氛围。
户部巷区域由东西大街、税务巷、中州路、胜境巷等构成,街道两侧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包括民居、商铺、官署等,全都呈现出独特的古风韵味。
这里的房屋建筑采用了古老的木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儒雅的古典气息。
在游览户部巷的过程中,我们可体验到不同的历史文化。
这里曾是秦汉时期武昌地区的政治中心之一,因此有许多历史名人和政治人物曾在这里活动,他们为这条街道增添了独特的历史色彩。
同时,居民和商家也在这里代代相传,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氛围。
另外,户部巷也是艺术家和手工艺者的聚集地。
走进街区的小巷深处,你会发现一些独特而精致的工艺品店铺。
这些店铺所展示的艺术品包括陶瓷、剪纸、木雕等,每一件都是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民间艺术的精湛技艺,还可以亲手体验制作过程,亲自参与到这些传统工艺中。
这是一次与历史和文化进行亲密接触的机会。
除了古老的建筑和传统工艺店铺,户部巷还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号称中国第一家民族商会的“陈胜社”。
这个商会于清朝康熙年间创建,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里曾是武汉地区的商贸中心,商人们在这里交流、合作,为这条街道注入了巨大的商业活力。
如今,“陈胜社”已经成为了一个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清代商人们的生活和商业繁荣。
此外,户部巷还有许多美食店铺,提供着各种传统的湖北菜和武汉特色小吃。
在这里,我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武汉美食,如热干面、热干鸭血、豆皮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独家秘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食客,让人回味无穷。
武汉的城市形象

武汉的城市形象【内容摘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城市形象是外界对该城市的认知和评估,是历史和文化的积累,它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一武汉,在未来中部地区崛起和承担协调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城市形象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塑造武汉城市形象的方法。
【关键词】:武汉、城市形象、现状、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形象作为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
每一个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再完善、再更新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而且空间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和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潜在影响。
由可见,武汉必须鲜明地表达个性,树立良好的形象,注重与市场、社会持一种良好的互动和协调关系,否则难以获得自身的发展。
一、武汉市的城市形象现状分析(一)、鲜明的市民文化色彩,城市形象感知不太好1、武汉的饮食文化很发达,特别是小吃文化。
从早些年的“精武鸭脖”为市民追捧,现在已经走向许多城镇,已成武汉小吃的新名片,到“土掉渣”烧饼的一度风行,再到这些年的“潜江油焖大虾”、“公安牛肉鱼杂”、“周黑鸭”迅速红遍三镇的大街小巷,显示了武汉小吃新兴的力量。
一方面,这些新兴小吃或依托湖北乡镇小吃,显示了武汉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新兴小吃价廉物美,因此更受普通市民的欢迎。
武汉的小吃文化广为人知。
2、武汉市民的素质不高。
武汉人的大大咧咧、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常常被认为与现代文明不合拍。
武汉人骨子里是非常善良和热情的,他们很愿意帮助别人,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给外地人一种凶和俗的感觉,首先是武汉话,武汉人的嗓门一般都比较大,再加上武汉话特殊的语音语调,武汉人讲话总给人一种在吵架的感觉。
然后是武汉人的不拘小节,由于这种不拘小节,所以往往不懂得管理自身的形象,随地吐痰、翻越栏杆、脏话连篇都给别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最后,服务行业,多数待人怠慢而缺乏耐心,遇事急于推卸责任,在服务行业这个对外窗口,显现的城市形象是极为不好的一面。
武汉旅游形象传播营销研究

武汉旅游形象传播营销研究作者:张燕燕来源:《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5期摘要:各城市间的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的旅游城市发展中旅游形象营销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武汉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形象传播营销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传播营销策略,以促使武汉市旅游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形象旅游营销武汉一武汉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是旅游资源要素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的综合印象。
基于武汉得天独厚的楚文化的遗韵,作为中部城市“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以及现代发达的商品市场。
武汉可以定位为“楚风水韵”与“购物美食之都。
”武汉拥有非比寻常的水域风光。
其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被一个被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与其第一大支流——汉水交汇分割,三镇沿江展布,隔江互望又联成一体,是一个典型的滨江城市;其次,它是古代湖北“千湖之国”的缩影,市区中有大小湖泊10多个,其中有我国第一批风景名胜之一的东湖是我国城市市区第一大湖泊。
在购物美食方面,武汉市现代化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连销超市、专卖店、量贩店、配送中心等现代商业比较多,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较为合理、门类齐全、大中小结合的商品市场流通网络。
武汉的美食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首义园、户部巷等是楚味食品的聚集地,武汉的鸭脖子、热干面、豆皮也很出名,对旅游者来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二、武汉旅游形象传播营销现状(一)传播的文化内涵薄弱旅游活动是人们生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后才会产生的需求,它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消费,包括精神享受。
武汉市的旅游形象广告和宣传,大部分停留在传播产品和服务阶段,精神文化内涵较为薄弱。
(二)新媒体潜能未能很好发挥武汉市在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媒体,武汉市的旅游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成熟,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未能很好地发挥。
手机、楼字电视等媒介在旅游信息传播方面的潜能也有待开掘。
(三)传播营销参与主体单一近年来,武汉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由最初单一的旅游观光阶段发展到如今的商务会议、探亲访友、体闲度假等多种旅游类型,旅游者面对的是综合的旅游系统。
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报告

《市场营销学》综合项目实训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报告项目负责人武苏冉项目组成员雷婷婷孙辉李彬付思指导老师张首杰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2013年1月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3500 年前的盘龙城。
这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的城池,被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
3500 年间,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这里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
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铸就了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
武汉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
长江从城市穿过,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武汉经济发展迅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精神,这句标语随处可见,激励着武汉人。
在武汉,四季分明,旅游景点众多,因为有长江经过所以武汉大小河流湖泊众多,武汉也被称为江城。
武汉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
随着城市发展,武汉也越来越注重本城市印象,城市印象这有助于经济与外来人口的发展。
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4二、调查内容----------------------------------------------------------------------4三、调查对象----------------------------------------------------------------------4四、调查方法----------------------------------------------------------------------4五、调查时间与地点-------------------------------------------------------------5六、调查的组织计划-------------------------------------------------------------5七、经费预算----------------------------------------------------------------------5八、附调查问卷-------------------------------------------------------------------6 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报告第一部分执行摘要-------------------------------------------------------------7一、调查目的----------------------------------------------------------------------7二、调查方法设计----------------------------------------------------------------7三、调查内容----------------------------------------------------------------------7 第二部分调查说明-----------------------------------------------------------7一、调查背景----------------------------------------------------------------------7二、相关内容阐述----------------------------------------------------------------7 第三部分调查主体-----------------------------------------------------------8 一、调查结果分析----------------------------------------------------------------8 (一)调查数据分析-------------------------------------------------------------8 (二)定性预测-------------------------------------------------------------------12 二、总结----------------------------------------------------------------------------12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1、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居民对武汉的城市面貌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报/2012年/9月/7日/第012版
视野
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探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胡静
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兴起和旅游城市间的竞争加剧,旅游供给市场分类日益细化,旅游业已然在由资源驱动、产品驱动之后,逐步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
2008年初,武汉市旅游局开始进行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公开征集,历时一年多,在征集到的三万多条意见中进行反复筛选、提炼和论证,初步确定了“大江大湖大武汉”这一口号,2009年底尝试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社会反响积极,游客认同度高,遂于2010年5月正式确定“大江大湖大武汉”为武汉旅游形象口号。
这一口号充分考虑了武汉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环境,结合受众分析即旅游者、本地市民对武汉的感知形象,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精髓,强调了城市的个性要素,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吸引力。
2012年8月,在第四届亚洲城市论坛・武汉论坛上,“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形象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进一步诠释。
一、“大江大湖大武汉”,准确把握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要素
旅游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是主体个性和大众感知。
“大江大湖大武汉”抓住了武汉市的文脉、地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其主体个性。
1.文化背景。
中国近现代史上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武汉。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说:“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
辛亥首义成功,中山先生称“武汉一呼,四方响应”。
武汉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2012年5月,中共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推荐《大武汉到底什么大?》一文中谈到:“直观上,武汉之大在于吐纳江汉、包孕湖山、工商繁盛的独特都市气象。
历史地看,武汉之大越是在国势时运的关节点越被显现出来,抗战时期和新中国两次长江大洪水时节,‘保卫大武汉’都激励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武汉之大,也证明着武汉之重,体现了武汉在国家战略中的位置。
武汉之大是区位、资源、市场等城市禀赋和交通、产业、科教力量等国家布局的总成。
”
“大武汉”作为城市旅游形象主题词,既彰显了其独具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和文化背景,也寻找到了最能打动人心的城市旅游形象的意蕴和灵魂。
2.自然禀赋。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两江汇流、三镇鼎立的壮美景观。
166个湖泊、272座水库星罗棋布,165条河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湖泊水域面积779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已建和待建的“大都市水岸景观”,“百里滨江画廊”,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汉阳“一网六湖十八渠”的布局,汉口金银湖水网“七湖连通”,“大武汉”无处不彰显着“大江大湖”的城市特质。
江湖诞生了武汉,繁兴了武汉。
武泰闸一代水域的繁兴诞生了武昌;鹦鹉洲来自全国的竹林放排曾富庶了汉阳;集家嘴码头林立的帆樯使汉口在明清时期就成为南方商业巨镇,近代成为中部商贸经济中心。
现如今“大江大湖”又成就着现代武汉的魅力,已发展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工业、金融、商业、科学、文化教育中心,它们也将以新的姿态迎接这个城市的美好未来。
3.大众认知。
形象定位目的是为了激活市场,培育市场;反之,大众认知也能促进城市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1年武汉市游客市场调研》结果表明,“水资源丰富”、“长江、汉水、东湖”、“大武汉三镇格局”是来汉游客所选择的“最深刻的武汉旅游印象”;
“观湖览大江、登楼看三镇”等旅游活动被游客认为是最为精彩的旅游活动。
这些游客“最深刻的武汉旅游印象”以及游客认为“最精彩的旅游活动体验”与“大江大湖大武汉”的旅游形象主题不谋而合。
二、“大江大湖大武汉”,着重突出了旅游城市形象的个性要素
1.增强了旅游形象区分度。
“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旅游形象成功地体现了武汉的特有个性要素,能够帮助旅游者在旅游景点日益同质化和同类化的今天,有效区分武汉与其他旅游城市的形象差异,在旅游者心中建立并保持与众不同的地位。
2.体现了旅游资源优势度。
武汉江城胜景、楚风汉韵,源远流长;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形象定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旅游形象来源于对众多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形象更需突出体现城市最有价值、最有特色、最有潜力的第一资源。
3.深化了旅游受众导向度。
“大江大湖大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既反映了武汉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优势资源,又突出了滚滚长江的磅礴大气和三镇鼎立的恢弘格局。
给公众以鲜明、清晰的印象,特色突出、易于识别,能较好地代表城市在旅游者心中的综合形象,比较容易获得旅游受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