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期末复复习 学案——成语、标点、病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专项复习(三) 标点符号与病句

专项复习(三) 标点符号与病句一、标点符号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解析: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等”就表示省略、未完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现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D.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解析:A句冒号应改为逗号;B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是逗号,这是一个选择问句;C句感叹号应在引号内。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2018年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究竟手机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儿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解析:A句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B句问号应为逗号;C句逗号应在引号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解析:A项应该去掉省略号;B项“都到齐了吗”后面应该用逗号,“同学们”后面用问号;D项“十三四岁”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 病句成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翻来覆去:指不断地翻转身体。形
容多次重复。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
特别高兴。
暴怒无常:指经常没有理由的生气愤怒。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
合适的安顿。
不知其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 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辨析: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主语“悬 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无从搭配,属 于用错对象。
4.不合情境 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 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其他常见的褒义成语有:凤毛麟角、蔚然成风、无微不至、自食其力等。
贬义成语有:无所不为、倾巢而出、罄竹难书、弹冠相庆、八面玲珑等。 中性成语有:侃侃而谈、名噪一时、耿耿于怀等。
尤其要注意褒贬两可的成语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标新立异、左右 逢源等的辨别和使用。
部编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上 期末专项复习 标点符号、语法及病句(含应用文) 习题课件 PPT

12.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①生命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创造。②只有属于生命的创造,就 能彰显生命存在的价值。③创造有大有小,意义也有轻有重,但只要 努力过,创造了,就无怨无悔。④应当明白:失败不会击垮自己,平 淡不会淹没自己,面对失败、接受平淡,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 生命。 (1) 第①句应在“创造”前面加上“能否”。 (2) 第②句应将“就”改为“才”。 (3) 第④句应在句末加上“的最高处”。
D.去年全市有 500 多名交警在路上为春运保驾护航,交通事故减少了一倍。(把 “一倍”改为“一半”)
【解析】A 项,“30 多个”既可指“学校”,也可指“志愿者”,可将“30 多个”移至“学校的”之后。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有些网络平台对出售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 一只眼,完全没有起到监管。(在“监管”后加上“作用”) B.几千年来,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 往开来的宗师。(删掉后一个“不”) C.国强则民安,我们之所以得以享受安稳生活的原因,是因为有强 大的国力,我为我的中国人身份自豪。(删掉“的原因”) D.我们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 思考和鉴别的能力。(把“思考”和“鉴别”互换) 【解析】D 项,可删掉“和鉴别的能力”。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语病(教师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语病一、单选题1.(2022七上·富阳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B.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C.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答案】C【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前后不一致【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
B语序不当,应把“研究”和“了解”调换位置。
D 前后不一致,前面“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是一个方面,可以删去“能否”。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其次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掌握好语法知识,所以平时要对语法知识多研究。
2.(2022七上·宣威期中)下列句子解说及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入初中,学习任务繁重,同学们切忌不要懒惰。
(否定不当,删去“不要”。
)B.我生气的原因是他无缘无故骂我造成的。
(句式杂糅,删除“造成的”。
)C.通过《春》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缺主语,删除“通过”) D.学校实行“双減”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增加。
(“积极性”和“增加”搭配不当,把“增加”改为“提高”)【答案】C【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解析】【分析】运用排除法,A、B、D、修改正确;C.修改不当,句子完整且正确,不需要修改,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修改,首先要明确中考病句常见的八大类型(成分残缺、语义重复、前后矛盾、语序颠倒、分类不当、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表意不明),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学案:成语运用+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正确使用成语教学目标:1.梳理课内成语,理解常见成语的意义。
2.掌握一些常见的成语辨析方法。
3.能正确判断考题中成语错误类型,提高成语运用题得分率。
教学重难点: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教学过程:一、梳理课内成语1.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2.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3.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4.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5.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褒义)6.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7.人迹罕至:罕: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8.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9.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10.疲倦不堪:倦:疲倦,劳累。
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11.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2.不求甚解:甚:很,极。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贬义)1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14.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15.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油然:自然而然地。
16.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17.美不胜收:胜:尽。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18.拈轻怕重: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贬义)19.漠不关心:漠:冷淡。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贬义)20.麻木不仁:不仁:没有感觉。
肢体麻痹,失去知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贬义)21.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四 病句修改共19页文档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成语)导学案

初一期末复习语文导学案(成语)【复习目标】1.了解成语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几种错误;2.学习辨别成语使用正误;3.在实战演练中加深所学知识。
【复习过程】【导入】教师简单提示:成语是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
正确使用成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②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③正确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④正确辨别同义成语。
【独学】认真阅读有关材料,理解吸收理论知识及所给示例【解题技巧】(1)弄清试题提供的语境特点,判断语境适合选用表达什么意义的成语,在脑海中先形成一个“意义取向”,特别是设题中有暗示作用的邻近成语,务必比照一下,这对判定选择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如“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只要我们能确定其中一个成语能与语境契合,那么另一个词义不同的成语肯定是误用成语。
(2)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
把成语的意义与语境需要的意义进行比较,细心琢磨,发现吻合点或疑点,从而作出恰当的判断和正确的取舍。
(3)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熟悉命题者常用的设置干扰的办法。
【误区警示】(1)望文生义。
成语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条件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若用现代汉语的习惯意义去解释就会出错。
如“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中的“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经过时的事物,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就会得出成语使用不当的结论。
(2)褒贬混淆。
由于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从而导致误用。
如“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中“指日可待”指不久就可以实现(多指好事情、希望等)。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字词、病句专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附答案专题一语音与文字班级姓复习效果评价【知识识记】第一单元1、为下列加点字。
粼粼.()匿.)仿膳.()欹.斜()可鄙.()絮叨()怦怦.()憔.悴.()树杈.()分歧()2、根据拼音写汉字。
hàn d àn() tāhu ) ju é别)荫 b ì( )分q ) 翻来 f ù) 一shà时chuí打()z ǐ妹) d ǎo 告( ) p ái hu ái(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憔悴.荟粉碎.猝.不B. 诀.别决.定抉.择绝.对C. 愤怒.宽恕.努.力强弩.D. 花瓣.辨.别辩.论辫.子4、指出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1点辍笑柄烂漫“ ”改为“2惊惶析散花瑞“ ”改为“3祷告什物碗豆“ ”改为“4淡雅沉寂俳徊“ ”改为“第二单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尴.尬.(gān 炽.热感慨.(kǎi黑痣.(zhìB. 绰.号(chu ò)搓捻.(niǎn)屏.息(bǐn)嘈.杂(cáo)C. 威慑(shè)榆.钱(yú)须臾.(yú)辛辣.(là)D.开拓.(tu 停焚.香( f én)半晌.(shǎng2、根据拼音写汉字k ē( )头tu ì( ) 色遗hàn( )眉shm íng()记小心yì ì() 军 f á( )3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纠纷企绽开独具惠眼B争执叛惭愧绝然不同C狡猾激悔恨鸦雀无声D仁慈承舒畅花团锦族)迁徙.(xǐ) 钥.匙( yuè) 觅.食( mì) 预兆.(zhào ) 喷.水( pēn ) 利益.(yì) 遨.游(ào ) 栖.息( qī)第三单元3、列加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 啜泣. (qì) 堕.落( 扒.窃( bā) 耸.立 (s ǒng) B. 诱.惑( yòu) 痴.想( chī) 沉浸. (j ìn) 琼.浆( qi óng ) C. 迸.溅( bìng) 童稚.(ch ì) 怡.然( yí) 雏.形( chú) D. 倔强. ( qi áng) 绽.开( dìng ) 蜕.变( tu ì) 伫.立( chǔ)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刹.那( ) 应和.( ) 镶.上() 凝.固( ) 栖.息( ) 竦.峙.() li áo( ) 起 水 z ǎo ( ) zhu ī( )形 肥 shu bi ān( ) 鱼第四单元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A . 炫.目xuàn) 绽.开( ) 喧.腾( )迸.溅( ) B . 瞬.间( shùn) 聒聒(guō) 啜.泣( chuò) 酒酿. (ni àng) C . 痴.想( chī) 训诫.( ji è) 收敛.(li ǎn ) 伫.立 ( zh ù) D . 迂.回( yū) 隐秘( mì) 响彻(chè) 佳肴. (yáo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闷颤动 头晕目眩 峰围蝶阵B 把耸立 仙露琼桨 瘦骨嶙峋C 篷峭壁 盘虬卧龙 一丝不苟D 纳精致 小心翼翼 知知不休A 酝酿.( ni 屋檐.(yán 清(li è) B . 偌.大ruò)发髻. (j ì) 蜷.曲 ( ju ǎn) C . 黄晕. (yùn)贮.蓄( zhù) 栅.栏 (zhà) D . 倏.忽( shū) 澄.清( chéng ) 枯涸.(hé)、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 )A 寥肥硕 花枝招展 B. 碣石 梦寐 呼朋引C缭抖擞 繁华嫩叶 D. 朗润 烘托 轻风流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A. 搓.捻.( cuō ni 恍.huǎng B. 绽.开( zàn ) 譬.如( pì)C. 截.然( ji é) 繁衍. (yán )D. 涨.红( zhàng ) 筑(cáo )4、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A瞬间喧.腾凝.成.B. 训诫.( ji 啜.泣( cuò) 嶙.峋( lC.骚.扰(shāo ) 辜.负( gū) 茁.壮( zhuó)D.伫.立(zhù) 鹤唳. (l ì) 伶.仃 ( l íng)4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A.心紧肉跳 头昏目眩B. 忍俊不禁 蜂围蝶C.盘虬卧龙 小心冀冀D. 仙露琼桨 恰然称5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宽 sh ù( ) 砂 l ) chu ò( ) 泣 忍 j ùn( ) 不伶.仃.( )卑.微) 挑.逗( ) 教学相长.( 第五单元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专题复习一、成语(一)课内成语整理【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疲倦不堪】疲倦: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
【小心翼翼】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也比喻花色繁多,华美艳丽。
【美不胜收】美景多得看不过来;艺术品太美而目不睱接。
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不亦乐乎】用来表示非常快乐的意思。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参差不齐】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怪诞不经】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惊惧。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
自己也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附和:跟着别人说。
【神通广大】本为宗教称神道法力无边、无所不能。
泛指本领极大。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二)判断下列划横线的词语是否用得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小张性格文静内向,平时说话总是咄咄逼人。
()2、饭馆里坐着几位文质彬彬、花枝招展的男子,他们正谈笑着。
()3、同学们特别爱上英语课,每节课都对老师的提问随声附和。
()4、桂林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5、我今天的发言很重要,希望大家洗耳恭听。
()6、我说的这些话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7、“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8、他在100米赛跑时小心翼翼,跑得飞快,获得了第一名。
()9、看到他这种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10、科学频道的电视节目就是以刨根问底的方式来解读世界上奇特的事物。
()11、听了妈妈的教导,我恍然大悟,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
()12、我在默写小测中拿了满分,因为昨晚我铭记了这学期的古诗文。
()13、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14、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和许多智者在谈话,真让我们获益匪浅。
()15、有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乱闯红灯,真是扣人心弦。
()16、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17、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18、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的人将被人们唾弃。
()19、为了防止罪犯畏罪潜逃,警方已经在各口岸设下关卡,禁止其离境。
()20、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21、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22、他经常迟到,被老师多次批评也不改,真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2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为两路,两全其美,终不愿意。
()24、他学习非常认真,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待每道题,力争不出现一点儿错误。
()25、虽然我知道,任何便宜价钱对于我都是枉然,但我还是煞有介事地问了价钱。
()26、1937年,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27、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28、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29、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30、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二、标点符号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 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
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了工人,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C.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D. 据王璨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有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予》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D.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D.教材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自主阅读的书籍,如《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创业史》等。
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周梅森用“人民的名义”为篇名,代表两种含义:一是人民必须是为政者的坚实信仰。
二是少数人以“人民”为伪饰,谋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B.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
C.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 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 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蓝梦谷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我还会再来!”B.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C.怎么可能不来?谁决定的?你吗?没搞错吧?D.“创卫工作”让黔东南州各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靓丽一新。
三、修改病句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