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所考博高分子专业试题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98.15 K,已知气相反应2CO(g)﹢O2(g) → 2CO2(g)的r m ΔG﹦-514.2 kJ/mol,则发生1 mol 反应进度的Δr Am: (C)A. r m Δ A﹦-514.2 kJ/molB. r m Δ A﹦0C. r m Δ A>-514.2 kJ/molD. r m Δ A﹤-514.2 kJ/mol2.1mol 苯(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C)A.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B. 热力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C. 温度、总(系统和环境)熵、吉布斯函数D. 热力学能、焓、熵3.在一定压力下,纯A 的沸点、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b T∗,A p∗,A μ ∗,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形成溶液后分别变成b T ,A p ,A μ ,因此有:(D)A.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B.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C.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D.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4.298 K,浓度均为0.01 mol·kg−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γ±最大者是:(A)A.KC lB.CaC l2C l3D.ZnSO45.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是:(B)A. s g σ < l s σB. s g σ > l s σC. s g σ﹦l s σD. g s σ< l g σ6.298 K 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l)和NaCl(2)溶液,两溶液中Na+的迁移数1 t 与2 t 之间的关系为:(C)A. 1 t ﹦2 tB. 1 t > 2 tC. 1 t < 2 tD.无法比较7.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A.有导电性B.易于分散在油中C.无导电性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正吸附的是:(D)A.烧碱B.蔗糖C.食盐D.肥皂二、填空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个过程:(a)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由始态(p1,V1,T)变化到末态(p2,V2,T)(b)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c)物质的量分别为n B,n C的纯液体B,C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状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d)绝热,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
宁波大学分析化学2018,2020年考博初试真题

A. 稀 H2SO4
B. HCl
C. 邻二氮菲
D.NH4F
5. 仅设想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读数误差±0.01 mL,若要求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0.1%,消耗滴定
液应大于( )
A. 10 mL B. 20 mL C. 30 mL D. 40 mL 6. 在 pH=5.0 时,用 EDTA 溶液滴定含有 Al3+,Zn2+,Mg2+和大量 F-等离子的溶液,已知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10 题,共 20 分):
分析化学
1. 用 0.100 mol∙L-1 NaOH 滴定同浓度 HAc (pKa = 4.74)的 pH 突跃范围为 7.7~9.7,若用 0.100 mol∙L-1
NaOH 滴定同浓度某弱酸 HB (pKa = 2.74),pH 突跃范围是( )
c1 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6. 在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内标元素与分析元素的关系是( )。
A. 激发电位相近
B. 电离电位相近
C. 蒸发行为相近 D. 熔点相近
7. 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 )。
A. 光谱线干扰
24.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且峰很窄,但只能部分分离,其原因是(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 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25.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
A. 分配色谱法 B. 排阻色谱法 C. 离子交换色谱法 D. 吸附色谱法
28. 荧光分析法是通过测定( )而达到对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川大高分子考博91-98真题及答案.

1991-结构与性能1.试从聚合物的本体结构和极性扼要叙述能够相互容混的聚合物应满足的条件。
相容同晶型高分子共混物和相容络合型高分子共混物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测定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答:能够相互容混的聚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为:结构和极性上组分聚合物之间应相近或相似,或不同聚合物间能形成化学键或氢键。
相容同晶型高分子共混物是由于组成共混物的组分聚合物间相容性好且它们的结晶晶型相同,共混后不同聚合物间共同形成结晶,从而形成相容同晶型高分子共混物;相容络合高分子共混物是聚合物共混后能在不同聚合物间形成络合作用,从而形成相容络合高分子共混物。
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的测定方法有:a将共混物溶解在溶剂中观察是否发生相分离;b将共混物溶液浇铸成膜,观察膜的透明性及脆性来了解其相容性的好坏;c测Tg,观察是否只有一个Tg;d动态力学方法及动态流变方法;e显微技术;h小角X射线衍射。
答:聚合物的内聚能密度是反映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物理量,一般来说,对于内聚能密度小于290兆焦/米3的聚合物,都是非极性聚合物,由于它们的分子链上不含有极性基团,分子间主要是色散力,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弱,加上分子链的柔顺性好,使这些聚合物材料易于变形,富有弹性,可用作橡胶,只有聚乙烯是个例外,它易于结晶而失去弹性,只能作为塑料应用;内聚能密度大于420兆焦/米3的聚合物,由于分子链有强极性基团,或者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加上分子链结构比较规整,易于结晶、取向,使强度更高,成为优良的纤维材料或工程塑料;内聚能密度在290—420兆焦/米3之间的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居中,适合于作塑料使用。
3.试扼要说明分子量及其分布、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对聚合物熔体粘度的影响。
为何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的熔体粘度高于按按该共聚物分子量和组成的估算值?答:分子量及其分布(一般情况下,分子量越大,粘度越大;在平均分子量相同时,在高剪切速率下分子量分布越宽,粘度越小)、温度(温度上升,粘度降低,刚性分子对温度的变化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压力(压力越大,粘度越大)和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对刚性分子链和柔性分子链,粘度对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依赖性不同,柔性分子比刚性分子有更大的敏感性,即随剪切速率增加和剪切应力,柔性分子的粘度降低更明显)。
2012中科院化学所考博高分子化学真题

2012中科院化学所考博高分子化学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2分每道题,共20分)
1.可生物降解高分子
2.邻近基团效应
3.理想共聚和交替共聚
4.热塑性
5.自动加速效应
6.导电高分子
7.活性聚合
8.低密度聚乙烯
9.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
二合成题(要求写出反应条件)(每题5分)
1.用开环聚合和ATRP来制备聚环氧乙烷-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合成尼龙-66
3.合成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
4.合成聚乙烯醇
5.用光气和双酚A合成PC
6.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三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成,催化机理、以及适用的单体种类。
四简述ATRP的基本原理、相对自由基聚合的优势
五就分子量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讨论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区别
六自由基聚合的引发效率,主要终止方式有哪几种?
七高度支化的聚合物,与线性聚合物的区别?
八计算题
1.一个关于缩聚反应中数均分子量和反应程度关系P,基团比的计算。
记住公式就好。
2.异丁基锂作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引发剂浓度=1.2mol/L,st=50g。
问制备分子量为一万的聚苯乙烯需多少毫升引发剂?如果体系中存在2mmol甲醇,得到的聚苯乙烯分子量为多大?若想制备分子量为一百万的聚苯乙烯,需多少毫升引发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九实验题
设计一个界面聚合的实验,写出基本原理、所需药品和仪器,以及实验操作流程。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2003~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2003~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 高物
一、解释20分:溶胀(解);增塑(韧);热力学相变(一级、二级);Mw,Mn;
共聚物均相(非均相)。
二、液晶分类
三、传热速度与T关系
四、Tg的影响因素。
五、η=Aexp(ΔEn/RT),测ΔEn。
六、时温等效原理。
七、三种聚合态研究方法。
八、高物内容、联系。
2004 高物
一、名词解释(20分)
1.交联结构;
2.构象、构型;
3.内聚能、内聚能密度;
4.液晶态、液晶;
5.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
二、根据非晶态聚合物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特征,说明其随温度变化表现
出的三种力学状态和两个转变温度。
(8分)
三、写出描述聚合物结晶的Avrami方程,并说明其中参数的含义。
聚合物结
晶过程与该方程的符合情况如何?影响聚合物结晶过程的因素有哪些?(20分)
四、解释聚合物晶体的平衡熔点,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聚合物的平
衡熔点。
(8分)
五、指出高分子分子量分布的三种测试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20分)
六、说明高分子θ态的特征以及它在高分子科学中的意义。
(8分)
七、试说明分子振动光谱在聚合物链结构和形态研究方面能提供的定性和定
量信息。
(16分)。
华工高分子考博试题荟萃

华中理工大学二00一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分子化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自动加速现象2.理想衡比共聚3.凝胶点4.扩链5.化学计量聚合二.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7分)1.在阳离子聚合中,异丁烯以SnCL4作引发剂,下列物质为共引发剂,其聚合速率随引发剂增大的次序是。
a.硝基乙烷》丙烷》氯化氢b.丙酮》氯化氢》硝基乙烷c. 氯化氢》硝基乙烷》丙酮 2.作为α-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的主引发剂,其价态不同的过度金属组合物的定向能力大小的次序是。
a. TiCL3(α,γ,δ)>TiCL2>TiCL4 b. TiCL2>TiCL4>TiCL3(α,γ,δ) c. TiCL4>TiCL3(α,γ,δ)>TiCL2 3. 既能进行阳离子聚合,又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和。
a. 异丁烯b.甲醛c.环氧乙烷d.丁二烯e.乙烯基醚4.在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中,聚氯乙烯的平均聚合度主要决定于向转移的速度常数。
a. 溶剂 b. 引发剂 c .聚合物d. 单体5.下列聚合物中和是热塑性弹性体。
a.ISI b.BS c.BSB d.SBS e.SIS 注:I表示聚异戊二烯链节B表示聚丁二烯链节S 表示聚苯乙烯链节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每题3分,共6分)1.氨氧化法制备聚丙烯腈2.以乙烯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四.填空(每空1分,共17分)1.在缩聚反应中聚合的聚合度稳步上升,延长聚合反应时间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而不是提高。
2.配位聚合的概念最初是解释α-烯烃聚合(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极力时提出的,配位聚合是指单位分子首先在的空位上配位,形成某种形式的(常称)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中进行增长。
3. 在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时作了,------------和三个假设。
4.悬浮聚合是单体以悬浮在中进行的聚合,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和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二O一O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物质的量为n 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A〕p 〔B〕V 〔C〕T,U 〔D〕T, p2. 273 K,10p 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A) μ(l) >μ(s) (B) μ(l) = μ(s)(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3. 一封闭钟罩中放一杯纯水A 和一杯糖水B,静止足够长时间后发现:〔〕〔A〕 A 杯水减少, B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B〕 A 杯水变成空杯,B 杯水满后溢出〔C〕B杯水减少, A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D〕B杯水变成空杯,A杯水满后溢出4.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 3 种(B) 2 种(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5. 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假设参加B 可使A 的熔点提高,那么B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不能确定6. 反响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响(1/2) N2+(3/2) H2= 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C) 2 (D) 17.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响,能用以判断其反响方向的是:( )(A) Δr G m(B) K p(C) Δr G m(D) Δr H m8. (1) 处于标准态的CO2(g) 和O2 (g),其标准燃烧焓值为零(2) 因为Δr G m= -RT ln K p,而K p是由平衡时的组成表示的,所以Δr G m表示平衡时产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响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之差(3) 水在25℃, p 下蒸发,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S m=(ΔH m-ΔG m)/ T(4) 在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反响,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r S m= Δr H m/ T上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1 , 2(B) 2 , 3(C) 1 , 3(D) 3 , 49.对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实现的反响.(B)催化剂有“中毒〞现象。
浙大高分子化学博士07真题和答案...pdf

中心,吸附单体定向配位,络合活化,插入增长,类似模板地进行定向聚合,形成立构规整 聚合物。
引发剂的使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能引发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如 Ziegler-Natta 引发 剂还有派-烯丙基镍和烷基锂类及茂金属引发剂中的金属离子半径小,它们的配位能力强, 所以容易引发烯类和二烯类和其他共轭烯类单体生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4、 CH2 = CCCOl OH 为什么其主链中含有内酯?
CO NH
NH CO
CO OH
106
132
n
结构单元平均分子量M0=(106+132)/2=119. 所以 r=Na/(Nb+2Nc)=0.7226/(0.7222+2*0.00844)=0.9777 ∴ X n = (1 + r) /(1 + r − 2rp) =88.69
Mn=M0*Xn=119*88.69=10554
10554+122=10676
③ Xn=(10676)/M0=89.71
Xn=1/(1-p) 所以 P=0.9888
区别就是一个有端基封顶,一个没有。
四、合成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嵌段长度和接枝长度能否控 制。 答: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的嵌段共聚物的长度能控制。而用 BPO 引发的 Ps/MMA 体系属于 链转移接枝法范畴,此法就是接枝聚合物的均聚物共存,接枝数和支链长度难以定量和测量。 五、简要介绍可控聚合?可控聚合主要有哪几种?举出一种已经工业化的可控聚合例子。 可控聚合包括阴离子可控聚合,阳离子可控聚合和自由基可控聚合。传统的自由基聚合反 应条件温和,工艺比较成熟,可聚合的单体种类多,但是聚合物的微结构,聚合度和多分 散性不好控制,这和自由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的机理有关。阴离子聚合是快引发, 慢增长,无终止和无转移,反应终止端基还保留活性,加入新的单体可继续反应,所以, 阴离子聚合的端基组成,聚合度等都是可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非牛顿流体。 二、根据非晶态聚合物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特征,说明其随温度变化表现出的 三种力学状态和两个转变温度。(8 分) 三、写出描述聚合物结晶的 Avrami 方程,并说明其中参数的含义。聚合物结晶过 程与该方程的符合情况如何?影响聚合物结晶过程的因素有哪些?(20 分) 四、解释聚合物晶体的平衡熔点,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聚合物的平衡熔 点。(8 分) 五、指出高分子分子量分布的三种测试方法,并简述其原理。(20 分) 六、说明高分子θ态的特征以及它在高分子科学中的意义。(8 分) 七、试说明分子振动光谱在聚合物链结构和形态研究方面能提供的定性和定量信 息。(16 分)
6 时温等效原理。 ( 10 分)
7 三种聚合态研究方法。(15 分)
8 高物内容、联系。( 8 分)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2004 年博士生高分子物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20 分) 1 交联结构;2 构象、构型;3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4 液晶态、液晶;5 牛顿流
始时 PH=2,反应一段时间后 PH=4,请问此时反应程度 P 时多少? X n 为多少?
2 以双阴离子化合物为引发剂,THF 为溶剂合成线型三嵌段共聚物 SBS,引发剂 的投入量是 0.2mol,请问: 1)与合成分子量是 10 万的 SBS(S/B=1:1),则两种单体的投料量各是多少? 2)当反应进行到 30%时,由于操作不慎,体系中进入 1.8gH2O,(假设用水终止
1) 若要求起始聚合速率为 Rp=2.0×10-7mol/L·S,引发剂的浓度为多大?
2) 产物的数均聚合度 X n 为多大?
中科院化学所 2000 年博士生入学考试高分子物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聚电解质 球晶 临界缠绕分
子量 折叠长度 蠕变
构想熵 储能模量 空间立构
二、什么叫高斯链?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种模型主要被用来说明了什么实验 现象?有什么不足之处?应该如何对这种模型加以改进? 三、普通柔性高分子聚合物?(例如 PE)熔体粘度具有那哪些特点?为什么?熔 体的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测定熔体的粘度与弹性(各指出两种方法)? 四、什么叫做线性粘弹性?Boltzman 叠加原理包含什么物理内容?说明时间温度 叠加原理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个原理具有什么重要的实际应用? 五、说明液晶高分子的主要的结构因素,以及将液晶分类的各种方法;每类液晶 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或性能上的特点。 六、说明玻璃态、橡胶态和粘流态高分子运动的主要特点?玻璃化转变的意义和 橡胶高弹性的由来。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2003 年博士生高分子物理试题
1 解释 20 分 溶胀(解);增塑(韧);热力学相变(一级、二级);Mw,Mn;共聚物均相(非均 相)。
2 液晶分类(8 分)
3 传热速度与 T 关系(12 分)
4 Tg 的影响因素。( 12 分)
5 η=Aexp(ΔEn/RT),测ΔEn。(15 分)
克定律,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
八、几乎等量的小分子与高分子 10%重量浓度的溶液,他们的黏度的差别非常大,
试说明为什麽高分子溶液有如此特征的行为。
中科院化学所 2001 年博士生入学高分子化学试题
一、 解释名词 1 热塑性与热固性 聚合 2 均缩聚与混缩聚 二、 选择填空
1 右图(略)
3 阻聚剂与缓聚剂 4 逐步聚合与缩合 5 界面聚合与溶液聚合
五、MMA 在 60℃下用 BPO 引发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单体浓度为 1.0M,动力学
参数如下:
f·kd=4.0×10-8S-1; kp/kt1/2=4.0×10-2(L/mol·S)1/2, 其中的 f 为引发效率,kd、kp、kt 分别为引发剂裂解反应、链增长反应和链终止反 应的速率常数。假定 1)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成正比;2)kp 和 kt 与自由基的大小 无关;3)自由基浓度为稳定值;4)链终止方式以偶合为主。
4
a 严格交替共聚
b r1=r2=1;
c r1>r2 (r1*r2)=1;
d r1<r2 (r1*r2)=1; 2 下列单体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是:
a) CH2=CHOR b) CH2=C(C6H5) c) CH2=CH(CH3)
d) CH2=C(CH3)COOCH3 3 下列单体 进行阳离子聚合活性大下
1)CH2=CHCOOCH3 2)CH2=CH-CH=CH2
3)CH2=CHNO2
A 1>2>3 B 1>3>2 C 3>2>1 D 3>1>2
4 自由基聚合 阳离子聚合
引发 引发
增长 增长
终止 终止
阴离子聚合
引发
增长
终止
5 Zieglar 三、合成下列物质(单体-聚合物) 1
Natta
O
(催化剂组成)
5
5 用氢氧离子和烷氧根负离子引发的环氧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常在醇存在的条件 下进行,为什麽? 五、回答题 如下反应式:
Al(CH2R)3/WCl6 n
详细机理 ,推断以下反应生成物的结构。
Al(CH2R)3/WCl6
六、计算题 1 以 HO(CH2)COOH 为原料合成聚酯树酯,若反应中羧基的离解度一定,反应开
一、说明术语含义(2×10)
1. 数
3. 竞
均分子
聚率
量
4. Q-e
2. 分
方程
子量分
5. 链
布
转移反
二、
a) 怎样合成下述聚合物(2×5)
应 6. 阻 聚剂 7. 活 性聚合 8. 逐
步聚合 9. 嵌 段共聚 物 10. 凝 胶点
1)
CH2 CH2 n
CH3 2) OCH2CH2OCONH
NHCO n
4) Cl2Si(CH3)2 H2O
H2N 5)
NH2 PhOOC +
COOPh △
H2N
NH2
三、Ziegler-Natta 催化剂包括哪些主要组分?简述 Z—N 聚合反应机理。
四、在一个由苯乙烯(M1=3.0M)和甲基丙烯酸(M2=1.5M)组成的共聚物体系 中,如果用 BPO 在 60℃下引发聚合,求初始共聚物的组成(r1=0.52,r2=0.62)。 试讨论影响共聚物组成的因素和共聚物组成方程的应用范围。
二、 填空
1.下列单体只能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是
是
、只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是
是
。
4. 活性聚合与嵌段共聚 5. 模板聚合与固相合成
、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 、三种聚合均可行的
CN a. CH2 C
COOR
b. CH2 CH Cl
CH3 c. CH2 C
CH3
d. CH2 CH CH CH2
2.表示自由基理想共聚的是
d. PS
三、配位聚合反应中,经典的 Zigler—Natta 催化剂组成是什么?以α-烯烃为例图
示说明 Natta 双金属模型。
四、由适宜的单体及反应制备:
CH2 OO
R
O
O
CH2
NHC
N n
O
N
N
O
O
OCH2CH2OCNH
CH2
NHC
NH
NH
n
n
3
CH2
CH n
CH2 CH CH CH2 n
CH2
O
O
O
C
C
C
3)
O
N
N
C
C
n
O
O
4) NH
NH CO
O
CO
n
O
5)
CH2
NHCO
C N
Cn
O
b)写出下述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的化学结构(2×5)
1
CH3
△
1) CH2 CHCH2O
C
OCH2CH CH2 + NH2
CH2
NH2
O
CH3
O
2) CH2O + 3) OCN
H+ OH
CH2
NCO + HOCH2CH2OH △
goodgood
中科院化学所 1999 年博士生入学考试高分子物理试题
1.阐述下列概念
a 高分子链的立体结构
e 银纹现象
b 支化度
f 分子量分布指数
c θ溶剂和θ温度
g 溶度参数
d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
h 聚合物基本的力学松弛现象
2.阐述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所包含的 content,以及表征这些结构的参数,测量这
6
5 溶剂对 PS 活性影响 四、计算 12 分(4 分/个) 1 求 PMMA 头-头、头-尾序列百分数 2 PS 4000,Xn? 3 利用公式平均分子量与反应程度的关系 五、反应式 1 双酚 A+光气-------2 —(NH-(CH2)-C(O)-O-)—,-(Si-O-)3 羧甲基化纤维素 4 PS 接枝 PMMA 5 (-CH-CH-O)-共聚物+酰亚胺 6 AIBN 引发 C=C-CN 聚合基元反应。 六、试验 8 分 1 苯乙烯聚合的阻聚剂怎么除去? 2 悬浮聚合原理,PS 实例 七、论述 10 分 高化进展(举例、原理、意义)
五、两种聚合物体系的相容的表征方法有那些?他们涉及什麽样的观测尺寸?
六、什麽是分子自组装?他的机理是什麽?高分子的自组装有那些示例?
七、材料在拉伸实验中,其应力应变曲线有屈服的表现。对于金属材料,屈服前
的曲线几乎 100%是一条直线,符合虎克定律。而对于高分子玻璃的拉伸,其屈服
剪切的曲线中只有 40~60%符合虎克定律,而后面的一段在不断的弯曲,偏离了虎
和继续反应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均为 1),则最终完全反应时, X w, X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