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想象飞——浅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策略
幼儿绘本阅读与想象力培养

幼儿绘本阅读与想象力培养绘本阅读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拓宽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绘本阅读与想象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一、绘本的特点与优势绘本具有丰富的图像和简洁生动的文字,非常适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幼儿可以通过欣赏绘本中的图画,感受丰富的色彩和形状,培养观察和辨别能力。
同时,绘本中的文字也能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通常简单而有趣,引人入胜。
幼儿在绘本的故事中可以遇见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物,通过模仿和对比,激发想象力。
此外,绘本的故事情节往往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幼儿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二、绘本阅读与想象力培养1. 创造性想象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给予幼儿丰富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
幼儿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描述想象出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绘本中描述一只会说话的动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想象出这只动物是什么样子,说什么话,从而拓宽他们的思维。
2. 情感想象绘本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和事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可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经历各种情感,例如快乐、悲伤、怀疑等。
这种情感体验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3. 角色想象绘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可以激发幼儿丰富的角色想象。
幼儿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绘本的故事情节中,成为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与其他角色进行互动。
这种角色想象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三、有效的绘本阅读方法和建议1. 给予足够的阅读时间为了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阅读时间。
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独立阅读或与他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同时,家长和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
基于绘本教学谈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

基于绘本教学谈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一、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绘本是指通过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来讲述故事或者介绍知识的书籍,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绘本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兴趣绘本的图画色彩鲜艳,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思考和探索。
2.丰富语言环境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画相互呼应,能够创设激发学生联想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促进学生的想象力绘本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奇思妙想的情节和场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1. 选择适合年龄段的绘本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语言水平选择适合的绘本。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选择内容简单、情节生动、图画精美的绘本,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通过绘本中的情节和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想象。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表达。
3.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绘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往往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想象力。
4. 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还要激发他们的表达愿望,让他们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5. 联系生活实际绘本中的情节和场景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绘本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绘本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激发表达愿望、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希望未来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充分地发挥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基于绘本教学谈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

基于绘本教学谈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绘本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绘本,学生可以看到生动的插图,听到有趣的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些基于绘本教学的对策,用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绘本:在绘本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绘本非常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绘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绘本。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内容生动有趣的绘本,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2. 利用绘本中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绘本中的插图常常是非常生动、有趣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绘本中的图片,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想象出图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觉得这个人物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你认为他的性格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为绘本故事中的主人公。
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绘本中的某个角色,然后请他们描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到的。
这种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鼓励学生绘制绘本中的场景和人物:绘本中的插图往往非常吸引人,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将绘本中的人物和场景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或者重现故事中的场景。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和角色,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绘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或者编写续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作品。
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绘本教学谈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

基于绘本教学谈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绘本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
在绘本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读绘本、讲故事、带领学生发散思维等方式,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阅读环境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绘本在绘本教学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绘本。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因素来选择绘本。
绘本内容丰富,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故老师需要审慎挑选绘本,使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找到共鸣,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又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二、通过绘本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绘本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绘本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问或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脑海中勾画故事中的场景,想象角色的形象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创造的场景、角色、情节通过绘画、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绘本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绘本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在故事后面提出一些问题: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是怎样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挫折,是如何克服的?等等,让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绘本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将故事中的场景还原在教室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
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或者将故事的内容创意性地表达出来,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
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在绘本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拼图、编故事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同时,老师也应该适当给予一些鼓励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创意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实用途径

创意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实用途径绘本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创意绘本阅读活动旨在提供一种途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建立丰富多彩的思维世界。
本文将探讨几种实用的方法,帮助幼儿通过创意绘本阅读活动培养想象力。
一、以情境创设引发幼儿的联想能力创意绘本阅读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设情境。
通过绘本的内容,教师可以创造各种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
比如,可以选择一本关于海洋冒险的绘本,在幼儿园教室中模拟海底世界,设置相应的装饰和道具,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海洋的魅力。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发幼儿的联想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参与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二、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的思考与想象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想象。
比如,在阅读一本描绘森林生活的绘本时,教师可以问:“如果你是这个故事中的动物,你会做什么?”或者是“你希望和这些动物一起冒险吗?在冒险中你想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绘本的故事情境中。
三、鼓励幼儿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创意绘本阅读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阅读绘本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创作和表达。
这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讲故事或者编写小书等形式。
通过自由创作,幼儿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应该鼓励幼儿放松自己的思维,勇于尝试,不拘一格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四、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多样的角色角色扮演活动是创意绘本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扮演绘本中的角色,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适当的道具和服装,引导他们更好地表演和演绎。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五、与亲子共读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创意绘本阅读活动也可以延伸到家庭中,与亲子共读。
阅读,让想象飞——浅谈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阅读,让想象飞——浅谈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摘要:绘本运用图文结合、交织、互动的方式演绎故事情节的独特性以及幼儿的想象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对阅读绘本的喜爱。
孩子的想象为顺利地阅读奠定基础,同时,想象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关键词:幼儿绘本想象力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式的书籍。
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个媒介在两个不用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
幼儿绘本的呈现方式似乎比纯文本的故事更加易于幼儿想象。
一、封面的阅读教学封面是读者再熟悉不过了,拿起一本书,首先映入孩子们眼帘的就是封面。
多数绘本的封面都是取自于正文里的一副图,但也有的不是。
培利?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书中说:“封面是我们对书进行预测的最重要的来源。
”因此对孩子阅读绘本的指导中,我们更应该充分地利用绘本的封面,引导孩子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猜想,使其想象得以有效的发展。
1.通过封面角色间的联系分析猜测故事内容,促想象力发展。
一般的绘本总是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置于封面,孩子们可以通过封面的角色间的关系来猜测故事的主要情节。
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孩子们会发挥想象,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故事的主要情节在孩子丰富的想象下展开。
2.引导幼儿观察封面角色的表情、动作猜测故事的内容,促想象力发展。
绘本封面角色的表情与动作也是引导孩子猜测故事内容的最好依据。
封面上角色的表情往往是故事情节主要感情基调的体现。
幼儿可以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观察,猜测引起大猩猩这种神态的原因与事件,为孩子提供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想象力得以发展。
3.根据封面的画面色调猜测故事的感情基调,促想象力发展。
孩子们对各种颜色的反应是来自这些颜色与某些自然物之间的联想一一例如红色与血、黑色与暗、蓝色与海等等。
绘本的色彩艺术性是任何书籍都无法比拟的,包括角色的形象和色调的调配。
从封面的创作到故事内容上非常地注重绘画的手法。
如何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联想与想象力

如何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联想与想象力绘本是培养幼儿联想与想象力的有效工具,通过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开拓思路、丰富想象、拓展知识。
本文将从选择适合的绘本、鼓励幼儿参与互动、引导幼儿探索绘本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联想与想象力。
一、选择适合的绘本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选择绘本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因素。
对于幼儿来说,绘本需要有丰富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便于理解。
在选择绘本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水平来确定合适的绘本。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我们可以选择带有重复性的绘本,以培养幼儿的联想能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选择情节丰富的绘本,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鼓励幼儿参与互动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幼儿参与互动,以提高其联想与想象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1. 提问引导: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停下来,问幼儿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和回答。
例如,“你猜一下下一页会发生什么?”或者“你觉得主人公会怎么做?”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
2. 角色扮演:可以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并将故事情节进行重新演绎。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深入理解并加深对绘本内容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联想创作:阅读绘本后,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联想创作,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绘制绘本中的场景或者角色。
这样的创作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联想和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绘画和表达能力。
三、引导幼儿探索绘本内容除了积极参与互动,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绘本内容,以加深他们对故事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1. 绘本地图绘制:在幼儿阅读绘本后,可以鼓励他们用绘本中出现的地点和角色来绘制一个地图,以展示故事情节的连接和发展。
这种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2. 绘本情节延伸: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绘本故事的续篇或者改编版本,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创作新的情节。
阅读,让想象飞——浅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策略

阅读,让想象飞——浅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策略内容摘要:绘本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形式,旨在通过绘本教学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文字、画面交互作用,发挥想象让语言表达更精彩。
那么如何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极大力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文拟通过在绘本教学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放手、如何引导幼儿表达来更有力地推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想象力《纲要》中有这么一段话“把阅读纳入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
”这段话的提出让我们深刻地明白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要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和对书的感悟能力、要培养幼儿对图画和文学的审美情操、自主阅读的能力等等。
于是绘本以画面精致,少文字,多想象空间的特点渐而风行,而绘本教学活动便由此而衍生。
绘本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过程。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幼儿阅读,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观察,让想象有了腾飞的翅膀。
绘本的画面唯美、精致,它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
所以观察画面所蕴含的信息成为幼儿打开绘本阅读大门的钥匙,观察让儿童的想象有了凭借。
目的不同引导幼儿观察的方法也就不同。
例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第4页中当狐狸打开门,小猪惊讶地发现他敲错门了,这时小猪的表情、动作如何。
幼儿通过单页独立地观察然后进行模仿就得以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
绘本《会飞的抱抱》讲述的是小猪阿文请邮递员帮忙邮递一个真正的抱抱给奶奶的过程,在每一次抱抱交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点、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感知抱抱在邮递员的帮助下不断地传递。
通过观察,通过观察幼儿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把握故事情节及发展线索;绘本《爷爷的肉丸子汤》讲述的是奶奶去世了,有一天,爷爷忽然想吃奶奶做的肉丸子汤,他在不断地与人分享中终于掌握了肉丸子汤的做法,同时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孤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让想象飞——浅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
想象力的策略
内容摘要:
绘本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形式,旨在通过绘本教学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文字、画面交互作用,发挥想象让语言表达更精彩。
那么如何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极大力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文拟通过在绘本教学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放手、如何引导幼儿表达来更有力地推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想象力
《纲要》中有这么一段话“把阅读纳入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
”这段话的提出让我们深刻地明白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要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和对书的感悟能力、要培养幼儿对图画和文学的审美情操、自主阅读的能力等等。
于是绘本以画面精致,少文字,多想象空间的特点渐而风行,而绘本教学活动便由此而衍生。
绘本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过程。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幼儿阅读,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观察,让想象有了腾飞的翅膀。
绘本的画面唯美、精致,它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
所以观察画面所蕴含的信息成为幼儿打开绘本阅读大门的钥匙,观察让儿童的想象有了凭借。
目的不同引导幼儿观察的方法也就不同。
例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第4页中当狐狸打开门,小猪惊讶地发现他敲错门了,这时小猪的表情、动作如何。
幼儿通过单页独立地观察然后进行模仿就得以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
绘本《会飞的抱抱》讲述的是小猪阿文请邮递员帮忙邮递一个真正的抱抱给奶奶的过程,在每一次抱抱交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点、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感知抱抱在邮递员的帮助下不断地传递。
通过观察,通过观察幼儿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把握故事情节及发展线索;绘本《爷爷的肉丸子汤》讲述的是奶奶去世了,有一天,爷爷忽然想吃奶奶做的肉丸子汤,他在不断地与人分享中终于掌握了肉丸子汤的做法,同时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孤独。
绘本通过色彩的变化、细节的变化讲述爷爷内心由暗到明的绘本。
在这本绘本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隐匿在画画中的细节和难以用语言述说的精彩纷呈的世界。
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色彩、细节等,让幼儿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绪、所表达的意蕴。
让幼儿遐想文字、图画以外的世界。
二、放手,让想象有了腾飞的高度。
在组织绘本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老师急于教授绘本内容,留给幼儿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的时间不足、匆匆过场,以致幼儿无法较好地意会绘本所传达的思想。
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对绘本十分的熟悉,能充分挖掘绘本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然后设计教学活动。
特别是像《沙发底下藏着什么》、《胡椒生长在哪里》等绘本内容都极具有想象,前一种可以无限期地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沙发底下会藏着什么?而后一种则是在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可以有无限的猜想,在鼓励幼儿充分猜想以后再引导幼儿推测哪种答案比较符合科学的道理。
所以放手让幼儿去想象,并不意味着放任让幼儿无边边际的乱想。
同时我们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也有遵循的策略,紧密围绕绘本内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优秀的绘本教学活动,可以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而且可以丰富地自由想象。
如绘本《小猪变形记》,孩子的想象不仅可以基于绘本原有的画面内容,更可以向外延伸小猪遇到了谁他怎样让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结果会如何。
所以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绘本带给孩子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还给孩子的发展也会是无限制的。
三、表达,让想象有了高飞的精彩。
有了丰富的想象,最后应该鼓励幼儿将其表达出来。
表达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口头语的表达,而是要提炼到书面语言、文学语言的表达。
如何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关键还在于老师。
首先,对于孩子而言“听”是他们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
回想我们幼时学习语言也是从听开始,听多了自然就会讲。
所以在“听”的来源上我们就要比较讲究,不要给孩子造成“听觉污染”。
在绘本教学中幼儿听的主要来源还是我们老师的语言。
语言是传播的手段,但如果语言不能激活意象的话,那它也就不能进行传播。
而利于语言激活意象的,就是老师自己丰富的体验和意象。
想象力缺乏、内心浅薄的人讲故事,与内心丰富的人讲故事,即便是用同一种语言讲同一个故事,其差异也是很大的。
比如,讲述“过去在某个地方有三只熊,一起住在森林中的小屋里。
”如果老师没有关于三只熊和森林里的小屋的意象的话,那将与读印刷文字没什么不同。
倘若内心带着丰富的意象来讲故事,那三只熊,就会以毛茸茸、肉墩墩的行动的印象,留在幼儿心中。
同时老师在选择绘本的时候也要注意绘本中的语言是否是通俗易懂的、令人快乐的、戏剧化的。
因为具有这些特点的语言更容易引出孩子们的一些体验,并让他们有所共鸣。
而威严的、有品位的、有着微妙的含蓄性的语言,孩子们则是不擅长的、不易理解的。
当孩子的想象被老师生动地讲述和绘本中易懂的语言相结合后就容易被吸收,而后便转化成孩子自己的语言。
在有了这些“粮食”作为积奠的话,想要让孩子精彩表达,老师的引导便只是点睛之笔了。
在引导幼儿表达时老师主要还是要鼓励、鞭策幼儿大胆表达,只要开口那就离精彩不远了。
幼儿最初的表达还处于零散状态,常常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当幼儿在漫漫之谈时老师要注意聆听,老师的聆听是向幼儿传达一种态度,在聆听的过程中要搜罗孩子讲话的中心思想,以帮助孩子提升语言经验。
以后在讲到同样的内容时孩子就会用所学到的文学语言进行讲述。
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让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情况,我们发现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讲述绘本时也就停留在看图讲述的表面上。
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当孩子在讲到星期六毛毛虫吃了冰淇淋、面包、西瓜……,此时孩子的讲述还只停留在看图讲述的表面上,老师要引导孩子“谁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毛毛虫每样东西各吃了多少?”这里主要是要让幼儿准确地用量词表示物体的数量。
进一步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这些东西是什么味道的,或者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上好听的词说说这些食物的数量、
形状或者味道,让听到的人就觉得是自己也好像吃到了呢?”当最后毛毛虫变成一只蝴蝶时,画面呈现的是一只多彩颜色的蝴蝶,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孩子讲出“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在前面各个环节的奠定下,在这里我们发现孩子会讲出“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蝴蝶”(这是能力较弱的孩子讲的),有的孩子会说“这是一只七彩蝴蝶”(这是能力较强的孩子讲的),还有的孩子会说“这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这是能力更强的孩子讲的)。
这还是单句的拓展表述。
在经过单句拓展练习后,在完整讲述绘本时孩子们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
语言的表述让孩子的天真烂漫的想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听众的意象中。
让听众与说者产生共鸣,让说者体验成功的乐趣。
绘本阅读引领着孩子们进入文学语言的世界;绘本阅读让孩子的心灵体验更丰富;绘本阅读让孩子的想象更精彩。
让我们带领孩子们在绘本的世界里徜徉,让阅读带着想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