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四) 语文含答案
xx省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试卷四(B卷含解析)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试卷四(B卷,含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何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
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
《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
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
《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独立人格。
《象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即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
《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
2020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语文

2020届河南省天⼀⼤联考⾼三阶段性测试(四)语⽂天⼀⼤联考2019-2020学年⾼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语⽂考⽣注意:1.答题前,考⽣务必将⾃⼰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
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疆域是经过众多王朝的分分合合⽽逐渐形成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前半期,尽管中国的疆域有统⼀,但都是局部的统⼀。
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后半期,元和清两个王朝真正实现了中国的统⼀。
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循环与拓展中,成就了现在的中国疆域。
这个疆域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且总在变化,但在中国⼈的⼼中,它始终就是处于东亚、名称为中国的地域。
这个地域,当我们⾛出国门反观⾃⾝或其他国家的⼈询问我们时,我们会脱⼝⽽出,⾃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国家。
因此,由陆海空疆域共同构成的中国版图就是我们认同的地缘基础。
东部平原区域或北部蒙古⾼原的中国⼈均为蒙古⼈种,⽽统⼀与分裂相间的中国古代王朝虽有不同区域的族群之间的融合,但多为蒙古⼈种内部的融合。
虽然,现在体质⼈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种之间的显著区别只是表象,从⼈类创造的⽂化成果来看,⼈类的⼼智具有⼀致性,但由于⼈类肤⾊、头发及其他外在的体质特征是显⽽易见的,因此它就成为古代⼈类分类的标准并延续⾄今。
现今蒙古⼈种仍然集中在以中国为核⼼的东亚区域,以蒙古⼈种为主的⼈类构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缘基础。
中国境内的猿⼈、直⽴⼈及现代⼈⽣活在长城、丝绸之路和藏彝⾛廊地带,这些地⽅我们称为通道地带。
虽然中国⼈为适应⾼原、绿洲、⼭区的⾃然环境⽽在社会和⽂化⽅⾯存在差别,但因⼀直沿这个通道地带保持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得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从⽣计到信仰都达到了深度融合,这就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化基础。
2020年河南天一大联考高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2020年河南天一大联考高考语文模拟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
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
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
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
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
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
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
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
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改良者不仅以西方文明为圭臬,而且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中国文明的主体性。
一味以当下的优势文明作为模板追赶,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
因此,中华文明复兴也意味着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重建中华文明自信。
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西方文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
文明的复兴是复现与新兴的统一。
二者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复兴。
但相比之下,后者是文明复兴更为本质的方面。
没有文明的自我创新,中华民族就不能浴火重生。
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以文明的创新作为基本内涵的。
无论是对传统文明的再造,还是对西方文明的扬弃,指向的都是文明的创新,都是在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基础上建构新的文明。
中华文明复兴,不只是经济总量这种硬实力的复兴,也不只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复兴,甚至也不只是文明名次跃居榜首,而更在于创造出较之现今主导文明更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为优越和高级的新型文明。
【语文】2020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联考-答案

2020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3分)C【解析】C项理解错误,“信任”问题只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等于说解决了信任问题,就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3分)C【解析】“论证的重点是‘信任’与‘协作’”不对。
本论部分从“存证、共享、信任、协作”四方面展开论证,四个方面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孰轻孰重;另外,说“信任”与“协作”是区块链“最核心的价值”,也于文无据。
3.(3分)A【解析】B项,“我们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原文并未明确提及。
上链内容的真实性是解决“存证”难题的前提,而多主体的协作是为解决成本和高效的问题。
C项“社会征信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推断过于绝对,原文的意思是“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
D项“从‘信息互联’到‘信任互联’需要‘共识机制’”与“完善区块链须从‘集体维护’着手”不存在因果关系。
4.(3分)D【解析】“表情包、广告每年产生的流行语最少”,信息理解错误,并非每年产生的流行语都是最少的。
5.(3分)C【解析】“来自于没有真正流行开的事件”,信息理解错误,原文为“没有真正流行开来的事件性热词热语不收”,指的是热词热语没流行开,而非事件没真正流行开。
6.(6分)①体现“新与旧”的辩证法,“个体户”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热词,而“创客”是当下的流行热词,却都是围绕创业的词汇;②体现“小与大”的辩证法,“个体户”和“创客”,指涉的虽是个体创业行为,但都能充分展示大的时代热潮;③体现“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尽管二者的叫法及创业方式不同,但都能展示始终不变的拼搏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每点2分)7.(3分)A 【解析】“孩子与同事带给他的压力”只是刘一竿的主观感受,并非客观原因。
8.(6分)①没钓到鱼觉得丢了脸时,发现了鱼囤,满载而归;②钓鱼前他精心藏好车,可后来自己却找不到藏车的地点;③他想用偷来的鱼满足自己的虚荣,但回家后却陷入懊悔、恐惧。
第四次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现代文阅读1.(3分)B 【解析】A 项,“作为加官的团练副使没有现金收入”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人,历来众说纷纭”,也就是说本文的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且团练副使并非加官,原文说的是“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
C项,“最主要原因”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提到了苏轼诗歌中化用孟子的“五亩之宅”,但并没有表明“主要原因”。
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强加因果,马梦得为苏轼谋得“东坡”之地的原因并不是“知道苏轼深受具有人间烟火味的白居易的影响”,而是如原文中说的“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二是“马梦得知道苏轼深受具有人间烟火味的白居易的影响”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
2.(3分)A 【解析】“为了论证苏轼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低下”的说法错误,作者引用何忠礼的相关研究结论是为了证明苏轼收入的微薄以及处境的艰难。
3.(3分)B 【解析】“在苏轼心中,陶渊明比白居易地位更高”的说法无中生有。
4.(3分)C【解析】C项,张冠李戴,“表明5G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改变了社会”错误。
5G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的特点应体现在“环境监控、智能路灯、智慧政务”等方面,而“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4K超高清信号回传,成都与凉山小学远程实时教学等”应是表明5G 具有网络传输信号更清晰、传输速度更快的特点。
5.(3分)D【解析】D项,无中生有,“保密性”于文无据。
6.(6分)①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政府一直在指导中国移动运营商部署大规模5G测试网络,并承诺向中国运营商提供大量5G频谱。
②基础建设条件优越。
基础设施搭建快,且中国运营商能使用一些现有的基站,便于5G的普及。
③中国企业坚持创新。
中国企业大规模投资研发5G相关技术,坚持研发与创新,获得了多项专利。
(每点2分)【思路分析】根据材料一第1段”中国政府.... ..一直在指导他们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部署大规模5G测试网络和第2段“中国政府还承诺向中国运营商提供大量5G频谱",可以概括出中国的5G发展具有政府的保障。
2020届河南省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大联考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疆域是经过众多王朝的分分合合而逐渐形成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前半期,尽管中国的疆域有统一,但都是局部的统一。
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后半期,元和清两个王朝真正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循环与拓展中,成就了现在的中国疆域。
这个疆域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且总在变化,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始终就是处于东亚、名称为中国的地域。
这个地域,当我们走出国门反观自身或其他国家的人询问我们时,我们会脱口而出,自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国家。
因此,由陆海空疆域共同构成的中国版图就是我们认同的地缘基础。
东部平原区域或北部蒙古高原的中国人均为蒙古人种,而统一与分裂相间的中国古代王朝虽有不同区域的族群之间的融合,但多为蒙古人种内部的融合。
虽然,现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种之间的显著区别只是表象,从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来看,人类的心智具有一致性,但由于人类肤色、头发及其他外在的体质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它就成为古代人类分类的标准并延续至今。
现今蒙古人种仍然集中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区域,以蒙古人种为主的人类构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
中国境内的猿人、直立人及现代人生活在长城、丝绸之路和藏彝走廊地带,这些地方我们称为通道地带。
虽然中国人为适应高原、绿洲、山区的自然环境而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存在差别,但因一直沿这个通道地带保持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得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从生计到信仰都达到了深度融合,这就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
这和欧洲不同。
欧洲自然环境优越,易于人类生存,但欧洲罗马帝国分裂后再没有建立起强大而统一的政权,没有形成像中华民族这样一脉相承的认同体系。
究其原因,欧洲在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上存在相对制衡的局面,加之英国从外部不断调解欧洲大陆的矛盾,导致欧洲没有形成共同的认同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保障,巩固了各民族的政治地位。
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试题(后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22-2023学年高三阶段性测试(四)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敏捷治理”的提出借鉴了计算机软件开发中“敏捷方法”的概念。
敏捷治理主张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持续地追踪和分析那些重要的变化,并为适应这些变化不断微调政策。
敏捷治理能快速回应复杂问题,主要是因为人工智能极大地化简了决策复杂性,将多数公共事务还原为“运算”问题,从而利用卓越的算力快速筛选出具有优势的方案。
这种“还原”基于计算机和传感器的微型化及高密度分布,以及大数据技术对社会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分类和预测。
数字化是现时代的根本现象之一。
但是,仅靠数据相关性进行组合(或联想)的人工智能,尚无法与真正的人类创造力相媲美。
从当下几种主流算法的发展趋势看,机器所展现出的“智慧”其本质是数据支撑下的运算能力,只能用于解决有限的、程序化的和确定的问题。
看似人工智能向每个人推送了许多建议,远低于人类的错误率和耗时,但这只是算法“过滤”后的可能性。
因为,人工智能给出的建议只是针对既有的公共利益进行的配给,而不是针对社会合作生产体系进行的分配,它只考虑当下的存量博弈,不考虑未来的增量预期。
在现在崇拜效率的时代,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纷纷将效率作为核心价值。
在公共管理领域,效率则是公共部门追求的众多价值之一。
在人工智能介入后,算法的效率追求会放大功利主义价值权重,此时,效率成为行政目的本身和人们崇拜的对象,被算法赋予新的价值,公共管理随之出现企业管理化倾向。
敏捷治理下,社会数字化可能抑制创新、催生民粹。
大多数人类的创新行为,被人工智能看作“异常数据”,在创新的试错期会被人工智能当作破坏社会秩序的“病症”加以消除。
此外,敏捷治理相较传统的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加强监管的协同治理而言,其优势在于敏捷治理可以更有效地回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迭代创新来实现快速响应。
因而,敏捷治理要求治理行动者在尽可能短的流程内获得授权,从减少政策推进受阻的角度来看,那些令多数群体确利上升且不向少数群体作出让步或妥协的公共政策会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最高“支持率”(但这些方案显然不是最公正的),可能与民粹主义结合,加剧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
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四)+数学(文)+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文科数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x|log2x<0},N={x|x≥-1},则M∪N=A.{x|-1≤x<1}B.{x|x≥-1}C.{x|x<1}D.{x|0≤x<1}2.若复数z满足i·z=1-i,则|z|=A.2 C.1 D.23.已知两个平面α,β,直线l⊂α,则“l//β”是“α//β”的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a ba b-=>>的离心率为2,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y xB.y=±2xC.y=±3xD.y5.《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勾八步,股一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大意:“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8步和15步,问其内切圆的直径为多少步?”现若向此三角形内随机投一粒豆子(大小忽略不计),则豆子落在其内切圆外的概率是A.310πB.320πC.3110π- D.3120π-6.函数f(x)=sin ωx(ω>0)的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ω的一个可能取值是A.12B.32C.3D.6 7.若向量a ,b 满足|a|=1,|b|=2,|2a +b|=23,则a 与b 的夹角为A.4π B.2π C.6π D.3π 8.已知正实数a ,b ,c 满足(12)a =log 3a ,(14)b =log 3b ,c =log 32,则 A.a<b<c B.c<b<a C.b<c<a D.c<a<b9.函数f(x)=333x xx --+的图象大致是10.设正项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4S n =(1+a n )2(n ∈N *),则a 5+a 6+a 7+a 8=A.24B.48C.64D.7211.已知斜率为k(k>0)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且与圆(x +2)2+(y +1)2=2相切,若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AB|=2 3 C.8 D.1212.已知正数x ,y 满足(x -2y)(x -y)≤0,则P =222x y xy+的取值范围是 2,+∞) B.(0,32] C.[1,32] 2,3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疆域是经过众多王朝的分分合合而逐渐形成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前半期,尽管中国的疆域有统一,但都是局部的统一。
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后半期,元和清两个王朝真正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循环与拓展中,成就了现在的中国疆域。
这个疆域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且总在变化,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始终就是处于东亚、名称为中国的地域。
这个地域,当我们走出国门反观自身或其他国家的人询问我们时,我们会脱口而出,自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国家。
因此,由陆海空疆域共同构成的中国版图就是我们认同的地缘基础。
东部平原区域或北部蒙古高原的中国人均为蒙古人种,而统一与分裂相间的中国古代王朝虽有不同区域的族群之间的融合,但多为蒙古人种内部的融合。
虽然,现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种之间的显著区别只是表象,从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来看,人类的心智具有一致性,但由于人类肤色、头发及其他外在的体质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它就成为古代人类分类的标准并延续至今。
现今蒙古人种仍然集中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区域,以蒙古人种为主的人类构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
中国境内的猿人、直立人及现代人生活在长城、丝绸之路和藏彝走廊地带,这些地方我们称为通道地带。
虽然中国人为适应高原、绿洲、山区的自然环境而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存在差别,但因一直沿这个通道地带保持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得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从生计到信仰都达到了深度融合,这就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
这和欧洲不同。
欧洲自然环境优越,易于人类生存,但欧洲罗马帝国分裂后再没有建立起强大而统一的政权,没有形成像中华民族这样一脉相承的认同体系。
究其原因,欧洲在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上存在相对制衡的局面,加之英国从外部不断调解欧洲大陆的矛盾,导致欧洲没有形成共同的认同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保障,巩固了各民族的政治地位。
经过70年的脱贫致富和兴边富民,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入。
最明显的案例就是中国任何省区的民族成份均为两位数,此外,城镇虽然民族成份少一些,但几乎没有单民族的城镇。
还有一点,多源基本成为中国现代民族的最显著特征。
从目前出版的民族史著作来看,所有中国现代民族的源头均为多源头。
当我们想要知道并且探寻我们的祖先是谁时,总是探不到心中想要的那个唯一,原因只有一个,各民族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在民族起源源头较多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寻找到的共同点就是所有以上民族都生活在这个叫做中国的国度中,这就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现实基础。
在全球化和新时代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平等融合的,是既具有共同的地缘和泛血缘因素、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一致性,又具有共同的现代政体和法律制度的,具有共同的命运、利益和发展前途的由全中国各族人民及全体国民组成的一大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体。
可以说,中华民族认同是基于共同地域、共同血缘、社会文化交融和现代民族多源性而逐渐生成的对“祖国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的认同。
(摘编自徐黎丽、杨丽云《论中华民族认同的根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在的中国疆域是我们中国人共同拥有的领土,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B.从现代研究成果看,文化成果、心智才是人们应该采用的人类分类的标准。
C.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导致社会和文化方面出现差别,从而阻碍着民族的认同。
D.多源是中国现代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单一源头只存在于人口较少的民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把问题放在了历史的层面进行论证,时间跨度大,论证深入,更有说服力。
B.文章用对比论证,论证了不同民族间的相互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
C.文章第四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状况,是为了论证中国现代民族具有多源性的特征。
D.文章采用了“分-总”这一论证结构,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根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疆域在不同的王朝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无论有着怎样的变化,在任何时候,它始终是我们认同的地缘基础。
B.今天大多数中国人黑眼睛、黑色直发、黄色皮肤的体质特征表明我们仍是以蒙古人种为主的国度。
C.当中国人从通道地带向四周边疆区域迁徙时,会弱化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但不影响最终的文化融合。
D.中华民族是一大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体,其民族认同基于共同地域、共同血缘、社会文化交融和现代民族多源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为核心内容的新兴产业,被视为21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
作为一种构建和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手段,文化创意产业自诞生伊始,就是构建全新国家形象、刺激国家经济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8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对文化或文化因素进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包含文化产品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生产活动。
第二,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摘编自陈小龙《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 材料二:【注】上市公司,基本上代表了一个产业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是反映一个产业发展状况最为灵敏的“晴雨表”。
(摘编自臧志彭等《三次爆发式增长,文化创意产业进“稳定期”》) 材料三:光影流动、视觉上还原立体空间……走进“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展,一幅近5米高、30余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巨幅动态高清投影呈现在眼前,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繁华的汴京,一观“两岸风烟天下无”的人文盛景。
作为2019广州文交会开幕系列活动的“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展·广州展5日启动,通过全新的数字科技与艺术语言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清明上河图》,吸引了不少媒体的目光。
据介绍,此次文交会希望通过“文化科技融合”的主线,聚合高端要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合作、人文交流、文化传播等,搭建全国性的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在于走向跨界融合的创意经济,其中,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的创意产业是核心。
在5G发展的背景下,打破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鸿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双轮驱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
(摘编自黄垚《科技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发展》) 材料四:2019年6月11曰,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发改委公布《关于大坊村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原则同意建设大坊村一期。
”“希望明天就开始建设。
”作为项目合作方之一,荷兰文化遗产专家、荷兰文化遗产和市场研究院院长贺江柏对这个项目有些迫不及待。
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员,贺江柏在打造传统文化创意发展项目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荷兰创意村,位于金溪县秀谷镇。
荷兰创意村项目是由金溪县、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荷兰文化遗产和市场研究院三方共同打造的古村落项目。
该项目将借助荷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利用为目的,引入荷兰创意文化,打造“荷兰创意村”,使这里成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交融的地方。
据了解,中荷两国已签署了文化谅解备忘录,涉及电影、创意产业、博物馆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一座亟待开采的文化宝库,我们应深入.挖掘,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跨越文明之间的边界,达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统一。
我们需要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谈冕等《荷兰创意村落地江西大坊》)4.下列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第一层面产业的一项是(3分)A.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
B.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玩具类特许商品销售。
C.传统金属工艺创新人才培养。
D.文化交流活动和娱乐所用的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创意产业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和美国相比在数量上差距较大,2007年增长迅猛,增长率有起伏变化,但自2012年始,增长率一直高于美国。
C.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经1950-1959年的缓慢发展,1960年开始明显增长,1999年达到最高值,2000年开始下降,2010年有企稳势头。
D.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着眼于发展创意经济,融合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呈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的特色。
6.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分析应如何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6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湖光山色(节选)周大新有一天晚饭刚吃过,住在楚地居的一个男游客提出要见公司老板。
暖暖有些意外。
那人四十来岁,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
暖暖模糊记起来,这人好像来楚地居住过几回了,有时还在村里转来转去。
你是高中毕业?那人问。
是。
暖暖有点反感:你为何要了解这个?是高中生我们就基本上可以对话了。
你没发现你们的村子正在没落?没落?我在你们的村子里做了个调查,你们村里已经有四十来个青壮年村民外出打工,已经有十一小块坡地搖荒,人在减少,地在变荒,这不是没落是什么?哦,你是在说这个。
暖暖叹了口气,人人都想去城市里落脚挣钱,这有啥办法?你们这儿的没落只是出现了端倪,你们这儿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向东是一望无际的丹湖,向西向南向北都是无边绵延的大山,牛羊点缀在绿树碧草间,田畴散落在湖畔山坡上,渔船帆影漂隐在白水碧波里,相对原始的耕作方法,楚国的文化遗存,古老的处理食物的方法,等等。
这样的环境最适宜人安定心神。
可以盖点高档度假屋,让城里人住下就不想走。
俺们哪有那样多的钱?谁会舍得把钱给俺们盖房子?暖暖吃惊了。
那人掏出一张名片递过来:认识一下,我叫薛传薪,省城五洲旅游公司负责项目开发的经理。